本帖最后由 YZH姚忠华 于 2019-11-6 20:41 编辑 题 名: 毘陵姚氏宗譜三十卷首一卷 卷 数: 三十卷首一卷 修撰者: (清)姚師傳等 版本年: 清同治十一年(1872) 版 本: 活字本 谱籍地: 江蘇 堂 号: 明恕堂 始 祖: 始迁祖: 收藏地: 國圖;吉林大學;日本;美國 题 要: 該族散居武進、江陰;宜興等地。 卷首: 序、凡例、目录、宗谱记略、源流考、宗规、家训。卷1:恩荣录、诰命、像、祠记。卷2--卷6:统宗世系图,武进、金坛分世 系图。郡城、宜兴吴渎、泗河、五牧。卷7--卷26:世表。卷27--卷28:传。卷29--墓志、行述。卷30:诗内外集 据《毗陵姚氏宗谱》(明恕堂),三十卷,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武进金坛、宜兴吴渎、江阴泗河、阳湖五牧、无锡新塘五宗祠共修。 《蓉江姚氏宗谱》24卷,其中2、3,12、13合卷。共22本,保存完整,世系清楚,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己巳仲秋续修,金堂主修。主要是江阴,部分张家港,常州,无锡姚氏。一世祖为铁山(景彻)公。 附1929年江阴《蓉江姚氏宗谱》1——10世世表,11——20世简表(部分) 第一世、铁山,(字景彻)配氏,生子一,祖。按公系隋晋陵郡忠武王嫡裔,世居蜀,五季时以义勇破普州,遂为州牧,有功于民,后人立庙祀之,宋追赠英惠显灵仁泽王。 第二世、祖,铁山公子,字宏先,配氏。生子一,胜之。 第三世、胜之,祖公子,字继荣,配氏。生子一,章。 第四世、章,胜之公子,字有文。以曾孙希得贵,累赠太子太师。配马氏,累赠卫国夫人。生子一,渊。 第五世、渊。章公子,字澜水,以孙希得贵,诰赠金紫光禄大夫、资政殿大学土、太子太师,配张氏,诰赠郑国夫人。继配刘氏,诰赠蔡国夫人。渊生三子端桂、端懋、端恕。女一适岳。 第六世、端桂六(1),渊公长子,字仲友,号持堂先生,宋嘉定甲戌(1214年)进土,任广汉纠曹致仕。以子贵,敕赠金紫光禄大夫,资政殿大学土,太子太师。配杨氏,敕封许国夫人。继配李氏,敕封隋国夫人。又继配王氏,敕封庆国夫人。公卒,赐葬义兴(江苏宜兴)南岳山。生子一,希得。 端懋六(2),渊公次子,字 配氏 卒葬南岳山坟。生子二,希舜,希昭。 希舜,端懋公长子,行传二 (第七世) 希昭,端懋公次子,行传三,仕总干。生子二 峕、屷 峕 、 希昭公长子,行登九 (第八世) 屷 、希昭公次子,行登十, 生志翰、承翰。 志翰 , 屷公长子,行明九。 (第九世) 承翰, 屷公次子,行明十一。 端恕六(3),渊公三子,字 配氏 生子二,希少,希文。 希少,端恕公长子,行传四,配氏 生子一,尧。 (第 七世) 尧,希少公子 行登十一 希文,端恕公次子,行传五,配氏 生子二,蓯、峻。与侄訔同殉难。 蓯、希文公长子,号翠岩。行登十二,宋进士,著《白云吟集》。生子三, 师翰、正翰、僖翰。迁居绍兴。(第八世) 胡埭《姚氏宗谱》大宗世系 先世一 景彻 ,讳坦、号铁山,任普州牧为益王府翊善,以功追赠显灵仁泽王。先世隋大业时,太尉忠武公之后裔也。配俞氏, 合葬浙江湖州府乌程县大石村(金童)吕山癸山丁向。生子一,祖 。居郪涪。 先世二 祖,字元冲、号浩然。 追封吴兴郡公。配石少山女,赠夫人合葬钟(金童)吕山。生子一,重禄。 先世三 重禄,字至衡、号莱荆。宋天圣乙丑进士。 至和甲午晋授大将军,封吴兴郡兴安伯。尚赵定宗吴宣王 ,郡主合葬 钟(金童)吕山。生子一,掌文。 先世四 掌文,字渭南、号安之。配孔道辅龙图阁侍制之女。合葬陈山毛口。生子一,胜之。 先世五 胜之,字康壬、号厯镇。配郑荘文女,合葬毛口丁山癸向。生子二,章 、卓。 先世六 章,字察明、号熙文。至和乙未进士。授陕西西安府知府,升任陕西按察使。又以孙橘洲公贵,诰赠太师,念先世忠武公祖墓在常,而来卜弋桥居焉。配盐运司周相卿女,封宜人。以子贵,诰封卫国夫人。合葬卜弋桥东祖坟昭穴。 生子一,渊。徒居常州卜弋桥 。 卓,字熙武 。 世居浙江不复载。 以上六世,世次难详,恐有缺文,不敢妄定传疑也。 胡埭谱以上述二谱第五世渊公为一世祖。 |
[唐]太子宾客姚君墓志铭并序 堂兄处士长方撰 維有唐長慶二年(公元822年)夏六月四日,劍南西川節度右隨身將、太子賓客吳興姚君卒于成都府華陽縣錦城坊之私第,春秋冊有七。其年八月八日葬于沙坎里之北,禮也。君諱偁,字仲舉,帝舜之裔。五代祖景徹,隋大業中蜀夷不恭,承詔討叛,一舉平蕩,因創晉州兼受普州刺史,封鐵山公。薨於蒞事制,立祠廟於州城勝地,于今血(而)食焉。少子普濟,大唐受命仕至青州刺史。君則青州之曾孫也。王父奉虔,探尚黃老之術,逍遙雲松。先君天寶,璝(瑰)秀英邁(迈),文武兼器。每曰:海內未靜,我則馬上取之。天下既寧,我則棠陰坐治,腰佩長劍,手持短兵,建牙專征,無往不尅,累至太常卿、河東郡王,食邑三千戶。君則次子也。君志行沉敏,顏色溫潤。尊夫人年逾耳順,紺(髮)皓齒,人請其故。對曰:雖菜菓口給,不為心累,其溫凊色養,循曾閔之行者歟。永貞中,兇闢阻兵于益,詔司空,高公崇文,總戎討。拔君以勲業子弟,憂國侚(徇)身,驅馳三軍,更事五相勤王。孜孜言不及私,棲遲下位,隱居求志,人有不堪其屈者。君曰:余生近知命之年,口習至聖之書,借如宣尼尚不得見聖人而已矣。天(夫)何忽也,於是發潰而卒,無非命歟。嗚呼,痛哉!家道貧酷,門庭□寥,在榮死哀其是茲乎?君生不遭遇,歿多歎嗟。昔李廣不侯,悔恨煞罰,君豈非是類耶?自寢疾至于奄坎,皆元戎給賵族以為榮。嗣子文繪、文縱,哀迷焭焭,孺慕無依。舊隴普州,歲月未,葉擁封樹於斯焉,逝者永矣。曷以知仁,余具鄙詞,誌在斯文。銘曰:我舜祖明明兮,萬年其芳。子孫藟藟兮,江沠(派)靈長。間生仁人兮,代(有)其光。君能振耀兮,歿而不(朽)。□遰東土歸未得馬鬣高標旌異╱□□□□塋域□□採敢□□□□□□ |
pszyyao 发表于 2019-11-4 22:22 常郡铁山(景彻)公裔姚氏姚文哲: @武康 -建国 :我常州姚氏系铁山公后裔,宗谱上言之凿凿,但清朝以来,对到底有无铁山公其人多名学者表示怀疑,我从典藉资料中考证勾沉,并亲赴四川安岳县(古普州)实地考察,证明铁山公是隋文帝时代人千正万确。你提供的墓志铭,更佐证了我始终坚持的观点。故曰所获不菲。而且从碑文中知道了,我们这支姚氏亦源出吴兴。 以前有人提出,我常州姚或许是北方羌族姚的一支,此碑文彻底否定了这一说法。 武康姚建国:能见到祖先的墓志,也需要缘分的。 姚文哲:对!有缘,有幸,有福,是姚氏先祖眷顾,更是建国同宗所赐。有机会欢迎到常州作客。 |
YZH姚忠华 发表于 2019-11-6 20:39 五代祖景徹,隋大業中蜀夷不恭,承詔討叛,一舉平蕩,因創普州兼受普州刺史,封鐵山公。 «[唐]太子宾客姚君墓志铭并序»是铁山公裔姚氏的宝贵文献! [武康 姚建国 : 你族铁山公是隋朝人。 常州姚明祖: 我族铁山公是五季时人,我是在找蛛丝马迹,看能否联系上。 铁山公是五季时人。铁山公是隋朝人。两说应不矛盾。 @姚明祖 @武康姚建国 |
武担山,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区内,是过去成都的重要名胜。武担山历史悠久,知名度很高,史载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周朝时期,古蜀国君王因为思念已故的爱妃,便派五名大力士(即所谓的“五丁”)去爱妃的故乡武都(今甘肃境内,一说今绵竹市北之紫岩山)担土至成都,为其营建规模宏大的坟茔,后世把这座坟冢称为“武担山”。这一典故亦常出现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文中,武担山遂成为了成都平原上的一座“名山”。另外,武担山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登基的地方,因此武担山也广为人知。 |
好的,[唐]太子宾客姚君墓志铭。 |
![]() |
转发歙县武担姚姚士龙之发 墓主姓名:姚偁,字仲舉。 撰写者:堂兄处士姚长方 收藏地點:現存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錄文來源:《成都出土歷代墓銘券文圖錄綜釋》 二、墓主情况 1、派别:吴兴郡姚 2、祖籍地:成都府華陽縣 |
1;如果按我祖上記載“世居"成都華陽,應該在北宋初年以前十五代人生活在華陽本土,也許更久。華陽志上記載姚氏家族在漢代時期就有姚姓了。 2;我還在找一些資料,從四川來江南的,目前沒有發現幾家。我也在深挖古代四川姚氏。我保存了這些資料,謝謝教授與武康建國兩位宗親。 |
YZH姚忠华 发表于 2019-11-6 20:39 武康姚建国回复: @老头子 宋史有《姚涣传》。 姚涣为景徹公后,监益州交子务。 他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北宋主管交子(纸币)事务的朝廷官员之一。 |
此碑珍贵和意义重大,说明五代时四川成都已有姚氏家族。家谱的记载与碑文一致:"先祖景彻 ,讳坦、号铁山,任普州牧为益王府翊善,以功追赠显灵仁泽王。先世隋大业时,太尉忠武公之后裔也。" |
姚士龙 发表于 2020-9-9 20:55 "此碑文我与忠华宗亲说过一次,(四川姚氏墓铭志目前只发现这一块,铁山公到你族差五一六代。" 尧曰: 此碑文,四川姚氏墓铭志,目前不只发现这一块。还有宋代姚姓人的墓志铭。 还有,宋代"副宰相"橘洲公姚希得是从四川三台出来的。 @(四川姚)古歙姚士龙 @望星空 |
秦汉时期,武担山就成为了当时成都的一处重要地名。《后汉书》李贤注谓:"武担山在今益州成都县北二十步"。而三国时期,武担山更因刘备在此登基而为人熟知。《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记载:"(刘备)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之南",南朝宋裴松之注曰:"武担,山名,在成都西北,盖以乾位在西北,故就之以即阼。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