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方舆胜览》卷十九《江西路》中记载了南昌山,又有“天宝洞天”字样。 |
IMG_20190728_155148.jpg (127.59 KB, 下载次数: 488)
IMG20190728155217.jpg (120.07 KB, 下载次数: 488)
静观后叙。 |
[quote][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612202&ptid=127227]濮氱粛寮 |
2 Z' \; w" o7 E' c4 E; F; Z# m9 q 一楼匆忙中断句有误,特此更正并致歉。“程氏观”有误,应是竹院程氏,当是一个村名。观南有观音堂,天宝纸行居其中。 |
推荐阅读: 2、文明姚网“九不发”! t* l5 Z4 J1 L% p2 c+ }& J 3、不同声音:有良能良德良珊三公裔认是[唐]思廉公后# n* f) c# A P; l ?% ] 1 [- K7 d; s: k# w6 s: k, F |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7-19 23:33 编辑 ' Y ]' C+ }3 T u1 H 同音相误的问题我遇到多次。前不久我在宜春采访袁州古岗塘姚氏,家谱上记载为“古岗塘”,村民小组长说成是“古江塘”,缘于当地方言“岗”与“江”读音完全相同。而习惯上不少周围老百姓把“古江塘”读成了近音的“苦瓜塘”。无独有偶,宜春另一处本来是叫“苏家塘”的地名现在已经被百姓们普遍认为是“丝瓜塘”了。) B( ?" `5 K: \5 J/ z# {) H 回到南昌姚湾。姚湾原来归苦山乡,下游有个虎山,现在改称富山乡。有趣得很。 回到标题。永乐年间良能良德良珊“三公”离开江西的地方目标指向都是赣江之滨的烂泥湾,且有一个“天宝瓷盘”传说。而偏偏姚湾的家谱对“三公”离开烂泥湾时间的前二百年,及后一百多年的记载有遗失。清朝明朝的古南昌地图又证明,烂泥湾包括了今日之姚湾。而姚湾家谱上的《姚公洲记》恰恰记载了“天宝纸行”。这些现象值得三公后裔及有志于家谱研究者去遐想。 |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7-19 22:26 编辑 0 a! T0 a: J) A( \6 [* p) j 姚湾始祖谷清公号云谷道人,显然他是一个懂医术之人,这样就解释了南昌姚氏代代有中医传承的源流。《姚公洲记》记载的葡竹观,程氏观,观音堂正是谷清公的工作场所。南昌县是个多水患之地,道观显然是为镇水所建。这里的“天宝纸行”无法理解,是不是道观的香火旺,而旁边兴起了一家“天宝纸行”呢?还是“天宝纸行”疑为“天宝指行”之误呢? 现实的情况是,姚公洲位于赣江中央,“天宝指行”可能是一处水路上导航的标志性建筑呢。如果真是这样,那或许就是《姚公洲记》的作者误将“指行”写成“纸行”了,也可能是后面修谱时不小心捡错了字,以讹传讹了。 |
pszyyao 发表于 2019-7-19 17:345 A7 o- V( W. D 很好的建议,标题己改。' h9 t+ M2 K' n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7-19 16:163 J8 L, W! R2 P( d ^5 h) O) m 既然楼上2#说破——“所以说,三公与南昌姚湾是脱不开关系的。”——不如将标题改为: 0 \& p7 e) h" C" P5 p, F 《姚公洲记》发现“天宝纸行” ——三公也许与南昌姚湾脱不开关系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