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祠堂是国人灵魂的栖息地 《进得祠堂》

查看数: 1855 | 评论数: 4 | 收藏 1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8-5-22 14:09

正文摘要:

我一直笃信:祠堂,是大地上鲜活的遗存,是正宗的中国“国粹”,是一方方最独特的“中国印”。 # R$ ~9 G2 P! S8 W8 v% d) [  在那里,我们黄皮肤的中国人,都能寻找到我们的根,都能看到自己的“胎记”。无疑, ...

回复

姚先达 发表于 2018-5-23 10:44:59
都说的很好,支持正能量,祝各位宗亲及家人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幸福快乐、一切都好!!!
彭城姚其瑞 发表于 2018-5-23 08:42:06
   如果说流传了5千年的博大精深的泱泱中华文化对亿万炎黄子孙是个抽象而宏大的图腾,那么,散落在神州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的星罗棋布的各姓祠堂以及与它代表的传统的祠堂文化,就是我们亿万炎黄子孙现实的根,——是可感可触可崇可拜之所在!这个根牢固了,实在了,而且不断向前发达了,那么,我们已经是生生不息了5000千年的中华文化,必将有更美好的未来……# W9 C5 l' M% r& ?- w
   祠堂的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整个家族成员联系起来,并形成宗族内部的 凝聚力和亲和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祠堂代表着一个家族的同一祖先,蕴藏着一种质朴的 精神动力。而乡风离不开姓风.姓风好了,乡风.民风自然就会好!
pszyyao 发表于 2018-5-22 15:25:26
姚尚明 发表于 2018-5-22 14:24
( ^6 O2 x& h2 B9 O+ P3 E读刊于《人民日报》周伟的《进得祠堂》有感叶中平   2016年9月6日
& N7 S$ C3 S' |: K3 [# a6 @2 k7 M 推进中的中国梦,我理解是由鸦片战争以 ...

6 ^7 p; A0 K, L      “顺德祠堂南海庙”& c, Q4 M+ H$ P& }1 D( W, ^3 F
     我觉得今天是,“潮阳祠堂潮阳庙”——要看祠堂,到潮阳县旧地(潮阳县已一分为二: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要看庙,单单到潮阳东山风景区亦足矣。) \  V$ A6 h5 V. F5 m9 ]
姚尚明 发表于 2018-5-22 14:24:27
读刊于《人民日报》周伟的《进得祠堂》有感

叶中平   2016年9月6日


, c/ `* i& ]! W

推进中的中国梦,我理解是由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 y8 m! M$ d1 _% y# C$ G" z

今天,我们已于经济总量上超过了在1968年以来排老二的日本,今后的路如何走?

* f* x! ]4 G7 v2 |+ r8 F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百多年的进程中,我们经历过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这期间我们经历了很多否定自己文化的变革。

# u9 G& W* n. e- Z5 H5 R' }

到今天,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不会照搬别人的东西,应该从自己的传统文化中拿出好的东西,与西方文化中好的东西结合。这在国人的圈子内形成了一些人的共识。

/ t% D8 y% m. N, u" B1 X$ g

而我出生与生长于有“顺德祠堂南海庙”之称的顺德,对祠堂了解较多。而我祖籍广东新兴,在家乡的祠堂,实际上是村里的家祠,这十多年里,我担任了新兴县叶氏宗亲会会长的职务,深度参与了全县叶氏族谱的重修、新兴叶姓开基祖坟的修复以及全县的叶氏大宗祠的易地重建工作。对祠堂有较深的感情。


8 e# U& o- S% a

社会上不少人试图从中国传统的根和传统文化中去寻找能够支持中华文化复兴的东西,祠堂便是这种支持点之一。

  \( A' Q# o0 @2 A( I& L

而《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讲述了祠堂的多种功能,特别在“孝”字上着笔。

  l" k& h$ b( Z/ y

“孝”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很多人在讲西方的法治。有人会认为中国是帝皇社会,没有这个习惯。但据我所知,在中国千年来的基层社会治理中,乡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 S, ~) B& V8 s% S/ u2 |

皇帝年代的中国,县长负责审案!


6 y9 B  N7 m: F7 b$ |' U3 H( m    看包公的戏,就知。

5 U7 K2 N1 N/ p
    七品县令,是国家任命的最低级官员了,一个县就只有一位,不少是状员郎们的早期公职。


+ m; E( q) O% m; i( P6 \    想象下,中国千年来的基层社会治理中,乡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 X3 q( ?. t. o) @8 A
    否则,一个县,这么多百姓,很多的社会纠纷都去找县令的话,县令要学习孙大圣,要变很多个分身了!


3 x$ N4 k0 T; m0 z* {6 R4 W  t    我们说,当时的中国靠乡治,虽然与西方的法治并不等同,但我们的村规、民约和祖训等,与今天所讲的法治有一定的关系。


  `! Z& F' V' P5 H  q; N7 |    这是我对祠堂,除了孝道的传承,学习的场所外,就是有今天所言的法庭的一些主要功能的理解。以前在帝皇时代,皇帝任命的官员只到七品县官。而实际上,很多的社会问题在村一级已解决,否则一名县官根本无办法处理整个县的民事纠纷。我们说的乡治虽然与西方的法治并不等同,但我们的村规、民约和祖训等,与今天所讲的法治有一定的关系。

. d, M" h( b1 [  }

正如我在5月25日,参加《寻根顺德·祠堂行》文物保育论坛上所讲,我认为祠堂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法庭作用,详见《[url=]参加<寻根顺德·祠堂行>文物保育论坛感受与发言[/url]》。这个功能,在梁启超的《乡治》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因在网上未找到完整的内容,所以扫描来与大家分享。


. ]9 }4 q! a. L3 V; a0 |* F! |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8 12: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