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祖地濮阳风光之十一--清丰亭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兔子    时间: 2011-4-22 13:51
标题: 祖地濮阳风光之十一--清丰亭
本帖最后由 老兔子 于 2011-4-22 13:56 编辑
1 x/ e1 x- F# k  p$ y3 R/ [9 P$ L4 S$ p
隋朝时,顿丘有个叫张清丰的青年,善事父母,孝行闻名乡里,开皇年间,被举为孝廉。. r9 r: }; y& Z. z1 A: m6 L4 B' c
  相传,张清丰幼年时家境贫寒,难以从师,但他聪明好学,总是在塾学(学校)窗下偷偷窥习,懂得了行孝道理,长大以后他以开店房卖烧饼为营生,尽管生活清苦,但他对父母极其孝敬,衣食起居侍奉得无微不至。每天都把精心打出的第一炉烧饼敬奉父母,不管是谁,也不管出多高的价钱,他都从不出售。有出高价强买者,清丰就恭恭敬敬地劝解:“山高高不过太阳,人大大不过爹娘,不知父母养育之恩者,枉为人也。”天长地久,便被传为佳话。
: D9 r9 L+ ~! n  一年,适逢泰山庙会,四方官民风聚云集,有的游山观光,有的进庙焚香。其时,山东巡抚大人也赶到庙会,并且吩咐岱庙主持和尚每天一早的头炉香必须留给他烧,他不到庙门不得打开。可是,每当他起早进庙焚香时,殿堂里早已是香炷遍燃,香烟缭绕,头炉香早已烧过,一连七日天天如此。巡抚大人见此大怒,斥责主持和尚,主持和尚连说委屈,因为在巡抚没到之前确实未敢擅开庙门,人们一时莫名其妙。这一夜,& _' @! l. }7 O
   庙内和尚通宵未眠,在大殿内外,门和墙角遍设埋伏,三更刚过,就见一男青年手捧香烟,一步一叩头,来到庙门前,说也奇怪,上了闩的庙门竟然不叩自开,当青年叩拜佛像默默走出庙门后,门又稳稳关闭,和尚跟踪之后,方得知此人便是顿丘县人张清丰。原来,张清丰为给父母祈福,每天总是早早就进山焚香,人到神知,庙门总是不打自开,主持和尚告知巡抚大人,巡抚大人对此人赡养父母,以为诚心敬神,感动神明,故不再追究此事。从此,张清丰的名字越发令人仰慕了。


4 M! y3 X. e. X; R1 a2 u, W


0 A/ M' `3 E. v2 x

' ^8 H1 F6 c' g/ X5 H


- R. b$ _* b) j$ p( C


作者: 老兔子    时间: 2011-4-22 13:58
隋朝开皇年间,由于张清丰的孝行感动着人们,也感动了官府,因此被举为孝廉,他所在的村庄被命名为清丰店。在他死后,乡里百姓为他立了碑,修了祠堂,到了唐朝大历7年(772年),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以其境有孝子张清丰门阙表奏朝廷,请下诏于张清丰店置县,君准奏:“析顿丘、昌乐置以孝子张清丰名。”清丰县由此得名,沿传至今。, h1 u8 A! t& {) w" T


2 g- p+ g, B! H# U& {
8 q: X9 `% [) h


作者: 老兔子    时间: 2011-4-22 14:06
濮阳是中华孝道文化起源地之一,翻开史册典籍,我国古代的二十四孝,就有三位出自濮阳。作为二十四孝之首的舜,生于姚墟(今范县濮城镇),“年二十以孝闻”,“孝感动天”,深得百姓拥戴。濮阳第二大孝子当数子路,他自食野菜,为双亲负米百里之外,被孔子赞为“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力,死事尽思者也。”第三位大孝子为闵子骞,小时被后母虐待,当父亲要休掉后母时,他不计前嫌,下跪为后母求情,言辞恳切,感人至深。而张清丰因为孝道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以贫民百姓名字命名的县。
* v/ O/ ?6 P; @- K  B6 u( x3 f
; p$ `3 P  T% D( \  I$ c2 a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22 15:02
好资料。学习了!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1-4-22 16:38
好资料,学习学习。飞宗亲为大家编辑不少好资料,辛苦了!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4-24 16:53
好资料,孝感动天。学习了。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