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求解:“山配历山安祖墓, 水同沩水荫孙支。”之意境? [打印本页]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7 09:50
标题: 求解:“山配历山安祖墓, 水同沩水荫孙支。”之意境?
本帖最后由 姚文长 于 2012-4-12 09:44 编辑
) B! b' e/ V7 g# N
5 ~! F+ @$ D, T9 \) x求解:“山配历山安祖墓, 水同沩水荫孙支。”之意境?
" R8 e7 q. R( ~. s* }- w& Z/ V( s4 V( [& h3 K: ~2 a
山背历山安祖墓, 水同沩水荫孙支。横批:吴兴郡。这是我始祖德庆县享田公墓碑的一对联,由此至今德庆享田公由哪里迁到德庆及祖辈一直是个迷!德庆的姚就只有一始祖享田。以我个人从墓碑的对联中的见解,德庆始祖与历山和沩水有相联的关系,舜 姓姚,有虞氏,虞舜,名重华,也有舜耕历山的传说。沩水河 又名“ 沩水 ”,望各宗亲能提供湖南沩水河相关姚姓的资料供参考。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7 09:58
本帖最后由 姚东妙 于 2011-4-28 14:48 编辑 3 y3 L4 ~1 @% S, W! l: G, o$ S
& z' D6 t& v& O( j( z+ h
“山配历山安祖墓, 水同沩水荫子孙。”后两个错误,应为:水同沩水荫孙支。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1-4-17 10:10
“山背历山安祖墓, 水同沩水荫子孙。”后两个错误,应为:水同沩水荫孙枝。9 j R: u- J0 X( t5 c
姚东妙 发表于 2011-4-17 09:58 
* _$ W( e4 S$ N9 F/ y5 F: x( ~8 Z; P1 |4 ~ N
) j& ?6 L0 ]3 F' K
你自己用“编辑”功能,把一楼帖子中的两个错字改掉,尤其是标题。:lol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7 10:40
本帖最后由 姚东妙 于 2011-4-28 14:49 编辑 : U" g {- {* c- ]3 V. J
1 ?# Z; G, P/ L" X: r: V! x8 l3 T“山配历山安祖墓, 水同沩水荫子孙。”后两个错误,应为:水同沩水荫孙支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7 10:42
回复 3# 卧龙姚建中 ' b! s/ p* w5 m+ b
( y& h2 G* d' ]. n- v( b. |1 c
9 a: ?1 V# R5 Q' L& K$ j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1-4-17 10:47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1-4-17 10:50 编辑
) o! i: n6 M% ^- @3 _% J7 I: ]3 @8 i; K
我帮你修改吧。:lol
5 g. ^4 V5 J) Q3 R4 `$ I % S8 ]+ d: I& R! u
已修改好。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7 10:50
回复 6# 卧龙姚建中
+ i4 a8 ] i) Q5 N& ^! X% p" O, t$ [6 M2 X6 Y3 i8 [$ N
& ?0 u) e9 k- b5 C2 j6 D
好的,高人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7 10:58
回复 3# 卧龙姚建中 : z7 D9 M! Y4 k0 s$ _9 \! h
. i6 @, H# U$ M0 m; a9 W O* |% M9 [5 Q0 J4 \- Y2 k, L9 N8 O
你觉得这种推理合适不?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17 11:10
回复 4# 姚东妙
- G0 h4 R5 A: w9 j& n
" c5 R7 Q$ G3 E" V- s
, I% @7 ^ a. f2 y/ H% I1 D 我已发帖寻始祖享田公兄弟后代,把你我的电话作联系。你没什么意见吧?另你在德庆寻一下焓圩公的后代。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7 12:00
回复 9# 姚小平
/ M+ W& J/ P) M Q& t/ r5 P. p) p, e# U, v) q; o* q
F' b4 O: Q- T( l$ i 没问题!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1-4-17 13:01
姚姓来源有二支。1、上古时,五帝之一虞舜的后代,因居住在姚墟,他的子孙遂以姚为姓。2、由妫(guī)姓所改。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居住在沩( Wéi)水,因此姓沩,西汉末年,迁到吴郡(今苏州),又复姓姚,所以历史上姚沩同宗。
5 m) y. ]* u( z7 ^0 ^5 o( s, G- [( x 《资治通鉴.外纪卷一》载:姚姓始祖舜帝曾经耕于历山,历代姚氏家族以“历山衍派”为郡望;以“陶邱世泽”题大门额匾,以此纪念舜帝的德行;又以“吴兴世家”铭记远祖自山东迁徙到南方浙江吴兴,繁衍生息,蔚为望族的历史。(http://www.ptxw.com/wenti/xhws/200906/19/61586_0.shtml)' U: x' H G+ }! M
从上述姚姓来源知识可知,东妙宗亲介绍的德庆县享田公墓碑表达的正是不忘祖源、颂扬先祖、祝福姚氏子孙后代的意思。上句大致意思是安葬享田公的那座山与“舜耕历山”之历山永远是一脉相承(虽然一在济南[一说在山西],一在广东)的。下联的意思是德庆姚所居之地的河流永远与作为姚氏来源的沩水共源同流,沩水曾孕育了姚氏先辈几十代人,德庆姚所居之地的河流也和沩水一样,将永远泽被姚氏瓜绵椒衍、长发其祥的子孙后代;其寓义仍含有纪念祖宗功隆德崇,荫庇子孙万世的意思。- y2 E# r" g& [
妄度于兹,不知当否,还望有大方之家指点。
1 d W3 t! L7 z9 V, g1 l$ y+ T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17 15:02
本帖最后由 姚小平 于 2011-4-17 15:03 编辑
# h7 V8 r, I# \* ` k- q9 X! ~
u, m" z. u( @# L$ P7 e回复 10# 姚东妙
4 y; J/ ^$ ~; K# z
1 I% J) T$ x* @9 U$ _% z# M1 @, j
, J6 g* A& T- G; }7 E9 t" d8 K 据我所存族谱及历年口传,享田公及其三个兄弟因避难由南雄珠玑巷迁到德庆,享田公中年经商至广东封开。在南丰上街纳妾生儿(即广海公)。晚年回德庆嫡妣处而终。现在着重寻找同宗兄弟焓圩公及享田公的三个兄弟礼聪、礼明及礼睿在德庆的分支情况。迟些时候我准备到南雄珠玑巷一趟。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7 15:16
回复 11# 姚维侃
& N. P8 v1 `4 H
6 {3 C6 \9 g% g, Z. [! E) o6 R
* H+ ?0 d, J% K! ^+ l! m0 }# \ 吾始祖坟墓是在光绪年后人重新立而写下的对联,之前的位置是西江边,由于洪水的原因在光绪年先辈们将坟墓往山岗上移而重立的碑文。据对联的分析先辈是有族谱记载始祖是由哪里迁入德庆县的,要不对联也不会出现沩水二字的对联,包括在现在世人知“沩水”的也极少,固此分析德庆的姚与沩水是有关联的,由于历史的洗礼不知在哪个年代烧毁了族谱,由此至今德庆县之姚姓后裔也不真正的知道始祖的根是在哪里。
( f# K. h4 b0 j' h0 Q5 p& B 还望姚氏宗们多多指教!!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7 15:19
回复 12# 姚小平 / |" R8 R4 I$ {7 F* X+ W n6 W
{* ?& P5 d- s: }5 n
0 e% }' \/ ?1 U: P" A6 I& c, e
小平兄:哪您对享田公坟墓的对联又有什么解释?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1-4-17 15:29
回复 12# 姚小平 6 u* ?3 k1 a$ p- l
一个关键问题:是享田公(及其三个兄弟)本人由南雄珠玑巷迁到德庆,还是享田公祖上由南雄珠玑巷迁到什么地方?9 C2 X% G, W( k9 u
你到南雄珠玑巷干什么?寻根还是旅游?如果是前者,则不如先到德庆、封开各村走走,收集更多线索和材料,再决定是否去南雄珠玑巷。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7 15:36
回复 15# pszyyao
1 A. D8 W. J( r
# g4 l: p3 y! D; Q& B; }
4 t/ J0 f! k t- C, L4 O* z 你这个意见好!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17 16:33
回复 15# pszyyao ; G) J& O; ~& i8 T m5 p
2 D% H2 n7 f) O6 |- @$ U
0 s# _# G3 m7 P4 D8 [, g2 ~" }, V5 v 有朋友约去,两样都有。:lol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17 16:36
回复 14# 姚东妙 4 a+ w8 N7 P( I. ]* ^
- W0 M! O7 r) @7 y
- N# H$ m; g" L4 i' f; e 我觉得维侃宗亲所理解的对!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17 16:41
回复 15# pszyyao
0 e% T9 A E6 K* M1 U$ [8 X
7 p7 z" m& Y& A
, R/ y! e3 I, G: v9 t' T 族谱上记载是享田公带着其三兄弟从珠玑巷逃难到德庆。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1-4-17 16:59
姚姓来源有二支。1、上古时,五帝之一虞舜的后代,因居住在姚墟,他的子孙遂以姚为姓。2、由妫(guī ...1 W; z8 p% b* S
姚维侃 发表于 2011-4-17 13:01 
8 q3 I) f: ?4 D( T$ b2 w
9 O! i. a) t8 D: r3 Z7 b“2、由妫(guī)姓所改。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居住在沩( Wéi)水,因此姓沩,西汉末年,迁到吴郡(今苏州),又复姓姚,所以历史上姚沩同宗。”' P7 Z0 B/ p0 n" V6 _0 k5 q( F
7 X2 {4 h4 @% Q* x- q
/ L" V1 y) c* f4 N9 W上段文字是维侃兄从《莆田新闻网》下载的。该文“2”标题说的是“妫(gui)”,而解释的却是“沩(wei)”,这究竟是要说“姚妫同宗”呢?还是想说“姚沩同宗”呢?几十个字的小短文也自相矛盾!
, V$ ?% {1 a5 c- A , P; c! T& c: p% e: d! o$ a
7 }2 d: i; `5 r9 F% s5 d+ V
另,据不少资料讲述,舜帝与娥皇、女英成婚后,尧帝让他们居住在妫汭之间的区域。就是“妫水”与“汭水”之间,故而舜有后裔以“妫”为姓;并没有什么“沩水”,更没有以“沩”为姓的舜帝后裔。7 I, Q% X3 C {/ b# s" T
* f, D, q! O) Q5 r
4 U) z/ a, E: U这是怎么回事呢?( f/ n* N4 f6 E; O# _0 ?8 Q: @0 L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7 18:59
我查阅了,还是姚维侃的合理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7 23:33
回复 20# 卧龙姚建中
+ X" h; q* \1 V# ^/ m. Q' b( y' ?
# q. r0 W/ G- S8 z, `9 T6 V$ p h9 w4 X3 |. p: t
沩水河 又名“ 沩水 ”,发源于湖南省宁乡县的沩山,自西向东流入望城县境内,于望城县的新康乡与高塘岭镇交界处流入湘江 ,全长144 公里 。碑文的对联会不会说这个地方的“ 沩水 ”?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1-4-17 23:47
回复 卧龙姚建中
' _4 B+ v* J! @& e: ~, G% R
$ W0 \: W6 v- T0 P: l {% x# c' d
沩水河 又名“ 沩水 ”,发源于省县的沩山,自西向东流入境内,于望城县的新 .... r/ E% Z- D! }9 A6 R
姚东妙 发表于 2011-4-17 23:33 
0 P/ Z) z5 T" c! ^ ^2 s
! a% ? p' C+ N
& _' N' n! H Z# b这是湖南的沩山、沩水,不是尧帝让舜帝去居住的“妫水”和“汭水”,不能混为一谈。
5 }: ~. H5 G/ Y. c/ Q # \3 k% J- X. G; N
7 ^2 q, D& l8 k1 k要说“妫水”古称“沩水”,那就另当别论了,但不知有何证据?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1-4-17 23:50
回复 卧龙姚建中 9 E7 i+ a9 P. O% c
8 h L9 R6 z2 H
$ k* |1 J% H V( c2 x% a3 @3 G9 y
沩水河 又名“ 沩水 ”,发源于省县的沩山,自西向东流入境内,于望城县的新 ...
( R& t; u3 ]8 i i% z; W3 e! F姚东妙 发表于 2011-4-17 23:33 
2 F7 }& I$ P$ }' ]* S! [$ e
; r# m% c ]' l$ P1 y& v
2 j# Q3 J7 A: S9 m( o9 H% t可以肯定,碑文对联所指的就是湖南的沩山和沩水,并非是指舜帝居住的妫汭。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1-4-17 23:55
回复 卧龙姚建中 1 m1 O: B: A/ H% ]1 [
! `) K1 w8 {# c' y) \7 z% z/ L
3 Q3 [8 e" ^! T
沩水河 又名“ 沩水 ”,发源于省县的沩山,自西向东流入境内,于望城县的新 ...
1 {7 E# n$ ~% e; }5 B' Y: v8 H2 [姚东妙 发表于 2011-4-17 23:33 
6 U. f0 o4 \( O2 F' o$ b" E
9 n, Z4 _8 l7 W$ j @* h+ q
\! P* c" ^# u1 K
我个人理解,对联引用沩山沩水,是要说“这一方水土养育了这一方姚人”,并非是要说“这里的姚人是来自沩水”。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8 00:00
回复 24# 卧龙姚建中 1 r+ [ e9 q8 h. f' j
! i1 K5 z" O& O- G
8 D1 q6 r( m3 ?0 }8 `0 F( l) g 我也这么认为,也许始祖就是在哪迁到德庆的。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8 00:10
回复 24# 卧龙姚建中 3 q+ c9 z( s* j( U
8 U; d& ]0 v, f6 {, B) o$ f6 D4 K" p0 D+ b% u Z0 n
小平兄的族谱始祖南雄珠玑巷迁到德庆,但我听说德庆有的族谱说是来自长江口,但我没有见过。不知对联如何解才合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1-4-18 10:06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1-4-18 10:07 编辑
7 a- g1 C$ _% j! I& h' D8 H
4 |6 {: Q7 b# U5 t回复 2# 姚东妙 / ?( ]/ x0 u1 e9 i
德庆姚氏太始祖享田公墓对联应是如此吧?. v6 M, I, q0 ^4 W0 v- G
3 `8 l+ k/ G) U( X/ q
山配历山安祖墓,水同沩水荫孙枝。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18 10:30
关于享田公的记载
-
nEO_IMG_Scan05.jpg
(522.3 KB, 下载次数: 268)
-
nEO_IMG_Scan06.jpg
(506 KB, 下载次数: 301)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1-4-18 12:56
回复建中宗亲:
查工具书得:
妫
嬀、媯、潙 Guī
〈名〉
(1) 姓
妫,虞舜居 妫汭,因以为氏。 ——《说文》
(2) 即妫水 [Gui River]。中国山西省西南部的一条小河,向西流入黄河
(3) 古州名。辖境相当于今河北省赤城、怀来等地 [Gui prefecture] 潙
(4) 另见 wéi
——由义项(2)和义项(4)可见,“妫”有“guwéi”两音,也是说“妫”的一个读音和义项与“沩”相同。那么“沩水”也就是“妫水”。
又查得“沩汭”的解释为:
“沩汭(ruì)”犹 妫汭 。 舜的居地。借指有名望的贤祖。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十:“凡十餘族,按其谱牒,类皆分支 潙汭 ,衍泒 太邱 。”参见“ 嬀汭 ”。
由此条释义可知,“妫汭”又同于“沩汭”;上两条释音释义可以知道,在古代的某个时期,“妫”的一个义项与“沩”同音同义。
这里产生了一个新问题,即:“妫水”在山西,“沩水”一种可能即是山西的“妫水”又被读为“沩水”;另一种可能是指湖南的流入湘水的“沩(wéi)水”。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1-4-18 13:37
回复 30# 姚维侃
- m$ i6 J# |/ t' _: J1 m+ h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十:“凡十餘族,按其谱牒,类皆分支 潙汭 ,衍泒 太邱 。”; B3 m$ x1 M+ [0 {+ ^
王端履毕竟不是姚姓人。“凡十餘族,按其谱牒,类皆分支潙汭,衍泒太邱 ” 潙汭五姓是最古老的,振宗公已论姚氏衍别姓七十余,今濮阳人已说100多。% T& ~7 [: H1 ~ L0 E3 o9 ?
衍"泒 "?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4-18 14:02
回复 26# 姚东妙 ' O- Q: F8 P. {3 X% G n
0 u V' ~5 |' Q' F) D9 Y. W. W2 S, ~: G. ]
你在21楼认为是维侃宗亲。后到26又认为建中宗亲了、;P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1-4-18 14:10
回复 姚东妙 . a6 V( H# C4 ` ]+ n
7 R! }8 r4 W4 s6 M: e" q7 v- j+ q* R5 a' ?: ]/ P1 w" Q
你在21楼认为是维侃宗亲。后到26又认为建中宗亲了、
3 K; W1 ]# R3 n4 \! T5 P/ _5 @ g闽南姚斌 发表于 2011-4-18 14:02 
! }2 N/ E+ c0 S: \
- N% b5 \2 Q; V1 v- T6 W$ z' M
. i2 n2 r0 x- I; T& x, X$ z5 ^
我也是在探讨学习。湖南的沩水和山西的“妫水汭水”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这一点要分清的。:lol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1-4-18 14:16
回复建中宗亲:查工具书得:妫嬀、媯、潙 Guī〈名〉(1) 姓妫,虞舜居 妫汭,因以为氏。 ——《》(2) 即妫水 ...
% ?4 I. R0 ?% P: ^姚维侃 发表于 2011-4-18 12:56 
2 ?6 p& K- Q- N! y' A
( Y3 n. y) ^8 Q5 `
5 u. r6 {9 R' K9 C o谢谢维侃兄回复!学习了。:handshake 0 x q# x* s |( l$ s( g5 v
; h* g/ B9 y2 i/ e6 h0 m# c
将“妫(gui)水”也称为“沩(gui)水”,不知源于何朝何代?除了清朝有史料记载,更早的有没?:lol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8 18:20
谢谢维侃兄回复!学习了。
% q# W- t* k- f: K/ u8 q( J
9 s/ P7 f0 K9 P M8 M将“妫(gui)水”也称为“沩(gui)水”,不知源于何朝何代? ...
* Y' F3 b; c( c1 K- t4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1-4-18 14:16 
1 @ M- _1 o! w w' {: n w" V: A: V4 R
( J" f0 C9 n. r7 N5 N
德庆姚氏始祖的是在光绪写的,不知说的是哪“沩水”。望各有学识的宗亲亲教!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8 18:32
回复 28# pszyyao 8 O' w# r" `! [* |5 A& F
) Q5 f, ]- r" p1 l! f1 s
. Z& K F8 h$ S+ u5 C) ^4 x 你真的太了解德庆姚?!我问过多人了,就是“山配历山”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1-4-18 19:18
“山配历山安祖墓,水同沩水荫孙枝。”这就对了,“配”与“同”才符合对联中的“对仗”要求,这样,对联的含义也就好理解了。:lol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8 20:15
回复 37# 卧龙姚建中 7 D* U9 M4 a9 D( i/ T, r1 e
, _1 s! A$ w/ `% o$ o2 ~
! T4 D$ Y* ^! U+ W% Q, K% l1 M 不管是山西的“妫水”还是是湖南的“沩水”,但“历山”与“沩水”是有关联的,我觉得也可以从风水学中了解这对联。因为现在确定了是:山配历山。不知各宗亲对我的见解又有何解释?多多指教!!!!3 O7 X! r( r- E* d& T8 T8 ^) }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4-18 22:16
回复 33# 卧龙姚建中 4 D* }3 I$ G% P& h' g
+ [) t& t- |. \" s% w
% B6 d/ W1 q& Z1 A9 `) J/ x0 w" J
哇哈、有意思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1-4-18 22:53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1-4-18 23:01 编辑 ' n0 l- X2 Y( z; ?% d# M3 z
; f. {# K$ F1 @) }- O$ t不是指教,是相互探讨、相互学习。:lol
6 D6 N: h) z$ S+ P
7 q l5 l% ]6 P- z我对这幅对联的理解是:因为历山和妫水都是舜帝生活居住过的地方,舜帝后裔们在崇敬始祖的同时,也对这些地方十分敬仰。而湖南的沩水、沩山之“沩(wei)”字,恰又能读作“妫水”的“潙(gui)”字,更巧的是,在这能把“沩(wei)”读作“潙(gui)”的沩山沩水的怀抱里,正好又居住着舜帝的后裔姚姓人。撰联者予以发挥和巧借,把“沩(wei)山”当(配)作“历山”来比喻,把“沩(wei)水”当(同)作“潙(gui)水”来比喻。这幅对联既引出了先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又扣合了(当时)当地的山水名称,同时又是在向后人提示:“我们现在居住这地方(当然包括墓地)和始祖曾经居住的地方,不仅仅是巧合,而更是一种历史渊源;住在这里的我们姚家人,是曾经生活居住在历山妫水的舜帝的子孙。”这幅对联对仗工整,十分巧妙,真是天作之合!:victory:
6 P0 j+ c& ^! s5 N+ `0 [/ g
, K- {5 K8 F- x. t+ r6 B3 b- t n7 ~浅薄之见,意在抛砖。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8 23:35
回复 40# 卧龙姚建中
, a/ m# L8 |5 K% f0 O$ U0 Z& G3 a
$ {( M8 B* ^) R" _- \( r' j
, Q+ [$ Q, g5 h9 N/ M0 w: x 不过有部分德庆宗亲也是这样流传是与坟地有关的,这个坟地是螺,正好在西江边上,也许是风水先生要求以先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写这首对联才有条件安葬这坟墓。
. Q: ^, C# V. U3 e- B! ?7 \( @ 不知建中兄有可见解?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1-4-19 02:23
回复 卧龙姚建中
5 u5 ~- u: h, J+ e5 n- ~# E0 Q2 }% B5 K: l4 E& ^2 F0 {% u
_& [' t" c8 l' u
不过有部分德庆宗亲也是这样流传是与坟地有关的,这个坟地是螺,正好在西江边上 ...- Y9 u/ E( S: P, R8 E9 J3 {
姚东妙 发表于 2011-4-18 23:35 
8 J- k1 t: S' ?
$ ^. _- O( t: b& _0 J# s4 M
* \4 k* M5 g0 i- F风水师选择墓地,自有一套理论学说。根本不会要求有了对联才能选墓地,没有对联就选不成墓地。6 p4 @4 ]+ u. `8 a/ p
不然的话,风水师的饭碗就掌握在了写对联者的手里了。;P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1-4-19 16:38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1-4-19 16:40 编辑 & F* N5 H6 T/ c; h% L W
! t+ ]1 u1 l' y; g7 V; K \
究竟是“山背历山”还是“山配历山”啊?发帖时就错了吧?“山背历山”应当是错误的。“山配历山”的意思就明确了:配有“配享”的意思。配享的原义是“古代以有功于王朝的贤人或功臣,附祭在孔庙、帝王庙或其他祠庙中;以功臣附祭于祖庙”在对联中的意思就是颂扬德庆享田公功德崇隆,可以配享先祖。
9 n& h! B% ?* t1 s/ A( @% G 从对联的对仗要求看,下联的“沩水”与上联的“历山”是对仗的,那么,既然“历山”是有意联系“舜耕历山”的典故,下联的“沩水”必然与“妫水”故事一致(虞舜没有被选为尧的接班人时,尧为了考察和培养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虞舜与他的两位夫人当时就住在妫水之滨。这条妫河就在今天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南,它从历山发源,向西流入黄河……)。从这一点说,“沩水”即是“妫水”也是有理的。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9 23:51
回复 43# 姚维侃
% s' v' w) ~' ?+ c6 c+ o" X" v2 M, u( d- L
是“山配历山”!按你的说的:配有“配享”的意思。配享的原义是“古代以有功于王朝的贤人或功臣,附祭在孔庙、帝王庙或其他祠庙中;以功臣附祭于祖庙”在对联中的意思就是颂扬德庆享田公功德崇隆,可以配享先祖。! T& [) }* f. j- |* h4 `
据了解德庆有的族谱记载在南宋咸淳八年(公元1272年)因为胡贵妃不满皇宫生活而出走民间,歹徒肇事触犯而株连珠玑巷内三十六姓,姚始祖及其三个弟弟而远逃到德庆而居,但并没有听说有始祖是王朝的贤人或功臣,不过孔庙德倒有一个。: v# L; [. N/ Y3 m( n/ N. u9 C( ]
我觉得这对联是别出心裁,德庆姚也对这对联有多种说法,总之各有各的理解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19 23:53
回复 42# 卧龙姚建中
0 ~3 `/ k5 K( u* e* H3 ^' }. U2 U: e4 ~' L i9 k1 L
9 ], {! X; j4 p6 d2 E/ O3 l) V
你说的也是道理。
作者: 河南姚亚峰 时间: 2011-4-20 16:47
擅于思考值得肯定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1-4-20 17:52
回复 姚维侃 * I/ y8 ]9 ~. k! m/ R1 W* J
) Y& i' ` {2 \# \3 k3 y 是“山配历山”!按你的说的:配有“配享”的意思。配享的原义是“古代以有功于王朝的贤 ...
9 [ W4 y! e: L9 S姚东妙 发表于 2011-4-19 23:51 
+ j# r3 p+ m" n+ C8 k4 f7 L
4 B7 K! W" T+ O: u: g
3 R) A4 N& J" I 配享的原义是“古代以有功于王朝的贤人或功臣,附祭在孔庙、帝王庙或其他祠庙中;以功臣附祭于祖庙”——这是原义;用在对联中已经是引申或是比拟了,也就是说,对联作者把享田公比作德庆姚氏族人中的贤人或功臣,把舜及先祖比作孔圣或是帝王。不能凿凿于寻找姚氏族中在朝廷中的“贤人”或是“功臣”。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1-4-20 17:55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1-4-20 18:04 编辑
$ Y: H( ^1 M0 O5 y, h3 R回复 姚维侃
0 p1 E9 `0 u7 t( J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十:“凡十餘族,按其谱牒,类皆分支 潙汭 ,衍泒 太邱 。 ...9 @3 b, l; n3 w. O
pszyyao 发表于 2011-4-18 13:37 
1 P& \9 y" P6 d5 R4 q! L
) T8 y' o" }; S8 ^: P9 i% |
& w3 `1 j y& C6 O 回复pszyyao宗亲:查《康熙字典》,“泒”,《唐韻》古胡切《集韻》攻乎切,音孤。水名。《說文》水起雁門葰人戍夫山,東北入海。《水經》沽水至泉州縣與淸河合,東入于海。淸河者,泒河尾也。《註》淸湛漳洹,易淶濡沽虖沱,同歸於海,故曰泒河尾。 俗混入派字,非。《佩觿集》以水名之泒。爲宗派者,訛。( v$ ~" F$ _1 S* y
王端履可能正好犯了《康熙字典》上所指出的错误,把“泒(gū)”字当成“派”字来用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1-4-20 18:54
回复 48# 姚维侃
8 ~6 u% T$ H6 T! K& |承教。谢谢。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20 19:18
回复 47# 姚维侃 % g9 F0 n8 b M! V5 k
1 _! t# R! u& x9 H# K; W你看把“配”解为“配对,配比 ”。这山(指安葬吾祖的山,形如田螺,因此后人叫田螺山)能与始祖的历山配对当然是好坟山啦,而“水”这山也恰恰在西江边上,这样解就觉得对联的“山”与“水”,“配”与“同”相对,我觉得这对联完全以这坟地而写的。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1-4-20 19:35
“对联完全以这坟地而写的。”·······可以这样认为。, R/ ]9 `, }* I2 i; I$ k5 D
我理解,一般是先有坟地,后有对联,甚至对联要晚几十上百年。当然,也不排除坟地和对联是同时出现,甚至这位风水师就是对联的撰写者。
! `4 d, U6 v; f# C9 Q如果你们能考证出对联的撰写者是谁?是何年代撰写的?这两者的关系就清楚了。:lol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20 19:52
回复 51# 卧龙姚建中 - E! |+ I. Q0 y- m; S
* U; {: d9 ?9 a! S+ V
+ _) ]2 h3 \/ R3 }4 H+ |9 b 风水师撰写的对联就绝对不是,据说是始祖当时是为了寻找儿孙经过此地,由于已晚而停船在此山过夜而仙逝在此,后人就把始祖安葬于此山,绝对不是风水师点的。至于对联的意思到现在还是众说纷纭,还能考证出对联的撰写者是谁:dizzy: 吗?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1-4-21 21:25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1-4-21 21:27 编辑
2 m/ Y6 V) U0 | ~! x% |7 p+ t3 s3 m* X0 A3 L" ~+ m
回复 50# 姚东妙 . K2 a* G8 [0 ~* M0 L, i D# e
, x6 ^# X( M0 Y, t# |: O
0 t) M5 w* R/ \, j
呵呵!东妙宗亲蛮有意思的!汉语的一个词如果有几个义项的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选用哪个义项,并不是能够随心所欲的,应当是由该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俗话说的上下文——来决定的。譬如这“配”字,它本来有如下义项: (1) 结婚,婚配 又如:配人(出嫁,嫁人);配嫁(婚配出嫁)
(2) 衬托,陪衬。独有太白配残月。——韩愈《东方半明》又如:红花配绿叶;配衬(陪衬,衬托)
(3)分给;配给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生空房宿。——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4)又如:调配(调动分配);搭配(按一定目的安排分配);配率(分配的比率);配当(分配,配合);配钱(折合为现钱)
(5)充军, 流放 配向江南卑湿地。——白居易《缚戎人》
又如: 配格(依罪情的大小、流刑的轻重定配所远近的规定);配隶(流放充军);配防(发配罪人守边);配没(把罪人的家属发配为奴隶)
(6)配合;结合 。如:配搭(相配;配合);配殿(正殿左右两旁的偏殿);配本(指合版本不同的书而配成全书);配手(配合工作的帮手);配主(对事物主体的配合);配命(配合天命) 配制。如:配药方;配颜色;配眼镜
(7) 配享。如:配神(配享神灵);配祔(配享);配祭(配享);配极(配享于宗庙);配享(古代以有功于王朝的贤人或功臣,附祭在孔庙、帝王庙或其他祠庙中;以功臣附祭于祖庙)
(8) 动物雌雄交合。如:配马;配猪
那么,在德庆享田公的墓碑对联中“山配历山安祖墓”中,是该用“配享”的意思呢,还是该用你说的“配对、配比”的意思呢?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21 22:39
回复 53# 姚维侃
5 `* P: M% I! D( D3 U* a$ s0 T1 @; \2 W$ |: r6 U, T
我现在搞不清楚了,现在我在了解族谱,据了解在开头的说吾始祖有个长子也叫历山,但在小平兄的族谱就没有了说到有个长子叫历山。现在不知何解??待我收到相关资料也不防发到网上与大家研讨。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22 14:46
回复 54# 姚东妙
) y0 w. H6 c, ?
# `# K, G7 i D) z& \. m
; R& B- ^" B" u$ ^1 a( G8 m 业斌宗亲的族谱你看了没有?对照我的有多少不同之处?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1-4-22 23:01
回复 54# 姚东妙
* ?4 _8 u; ~ B+ Z" \9 f/ u( \ V! z0 d+ Y. s" A2 K
7 [! k7 ], o# ?6 h% Y
:dizzy: 就算有个儿子名字就叫历山,你以为会把儿子的名字写进墓碑对联里吗?如果这墓碑上的“历山”就是墓主人的儿子,“山配历山安祖墓”又当如何解释呢?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22 23:09
回复 55# 姚小平 " s: }' W3 a& v6 l8 A
% ^/ d m5 L" q( _
5 o4 m6 L5 ^: o/ e* D 我没有看见族谱,好快我就有相片的了。但我叫他们发了哪里过来,是这样的“田翁之长子历山之后我祖念圩”。我觉得他们是理解错了,我觉得应是样解:“田翁为之长子,历山的后裔我祖念圩”。你觉得呢?
6 w$ x! T; o( { 但是都江杰,回村,郁南都是理解为:历山为长子,是二世祖。这样就与你梧州对不上了。
1 I, e3 w0 L5 d; G' {! \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22 23:11
回复 56# 姚维侃 / u- x: N8 ~- A5 S
4 Q7 U) {; b. Z' `
8 E' \, i H O# ^. \* C :dizzy: 我现在让前辈搞乱了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23 12:19
这不是乱,可能只是口传有误,如果历山是长子,现在葬在那里?有没有人知道?我们这本族谱是在九三年润三月编的,前面部分基本上是照老族谱抄下。另外我们的广海公是妾氏生的,可能德庆下面没有记载,但不管嫡生还是庶生,都是享田公的后代。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23 12:34
回复 59# 姚小平 5 ]$ m* D9 o" g! k; @+ {4 u
+ `1 V' N& H( w5 k
没人历山的人存在,没人知历山的坟墓在哪,是理解错误了。享田之妻是郝氏,媳妇也是姓郝,葬于德庆,但历山就不知在哪了,德庆回村的老人也是这样口述,但不知享田还有三个弟弟也在德庆。9 e) X. |# n8 i# s
2010年10月1日都杰姚和我大哥到了高要大姚村了解享田的上代在哪,你的资料准确度高吗?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23 13:12
我问了近九十岁的堂叔,他当时和南丰的宗亲一起编的族谱,准确度是可信的!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23 13:23
另外,有享田公的祖坟,有念圩公的祖坟,为什么没有你们所说的历山坟。我想可能是你们那里搞错了!不过慢慢来,资料齐全就好办了。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23 14:06
回复 62# 姚小平 # v9 d# ?/ b* w! T+ |$ ~' K- r
% H4 h3 p* B0 a
: ?* K6 W3 F9 ^6 |
我的亚父今年已经96了,昨天我哥问他也是这样说,都说有个历山,但不知坟墓在哪!念圩的坟墓在都杰,没有碑文。婆媳都是郝氏。回村姚的口述也一样。
`+ f9 F, z/ U 我觉得是理解错了。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24 12:46
回复 61# 姚小平
3 Z( G/ {$ B( k6 F# w& G( y& C+ ^, N4 q3 A! a
南丰的姚是不是焓圩的后裔?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24 12:49
回复 56# 姚维侃
, B$ o8 B6 l0 i5 M" C# @7 T* s3 I6 M% |$ J" P2 \
现在还在了解中。。。。。。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24 13:04
回复 64# 姚东妙
* k4 k; I1 M' ~2 ~' g. X7 T7 G. j# q# ?1 V5 G
. ?8 S# T6 J4 ?6 A+ f 我们是享田公在南丰纳妾生的广海一支,同三圩是兄弟。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24 13:14
回复 66# 姚小平 8 p0 L$ S b% [# O3 ?
z) g2 t- u- P; r+ [2 O# [ 又有一历传:说始祖是为了寻找儿孙,夜了就停船在大河坑过夜而仙逝在哪的,后来就安葬在哪。
. I+ j# @" @1 r$ _$ G 现在就是多方面了解清楚。& r. }- l3 Y6 Q% U
0 n3 @+ h" @* k* w: y" I5 Y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24 13:19
传说归传说,我个人认为文字记载下来会真实点。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24 19:14
回复 68# 姚小平 6 B* b; F2 |$ C/ M
: R9 `8 H8 n( h/ X
% N9 M0 p! W/ D6 J' Z 总的来说,德庆的姚很乱,享田的三个弟弟的后裔又在哪?我们现在寻根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在网络上寻,又没有几个上这网,不知小平兄有可主见?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24 20:27
回复 62# 姚小平 ( l- |5 _$ o- u3 H
7 ~3 Y }* z3 t3 C/ F% z$ R
1 N' R- p& R+ E8 ^
前辈们相传下来是这样的:历山与母亲郝氏一起到广西桂平后无音讯,之所以德庆姚没有太婆拜就是这个理由。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25 11:38
回复 70# 姚东妙
# x6 P; d1 M) B% D. g- {( Y" ~( w! `2 o6 r$ p/ N; d
]& v" B+ p( D. W0 U6 T/ i “山配历山安祖墓”,你们那里可能是把这几个字理解错,把山配历山安祖墓当成历山安葬祖墓。所以得出历山是享田公儿子的传说吧。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25 18:34
回复 71# 姚小平 " [$ \" q* G* w8 d
% K5 i5 y0 t8 H$ B" _
- T2 H* g7 s- s, ~) p* p; E8 E 我也是这样怀疑,所以把这对联发到网上,还真多解说!我小时候就听说过的故事,见过你在网上的族谱才知大有文章,现在我与业斌联系上了,他的族谱也是这样说历山是长子,其妻埋葬在白玉洞。享田生于建文庚辰年公元1400年。传也这样说。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26 09:42
是不是会以错传错?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26 23:43
回复 73# 姚小平 - B1 W3 `, h4 t; Y8 e5 U, M$ F! [
5 X \. B/ ?$ t+ t8 @
4 F. C) g4 V7 B. p& l: I& S& T 应该不会,以前在文化大革命时听说还有碑文介绍的。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26 23:55
[quote]回复 姚东妙
% u$ J* V z, F2 h0 \1 T1 n) J. o; J, t$ B1 w p, e$ D8 l2 ?! c
3 P1 t6 q9 T- L* v" c- `8 V “山配历山安祖墓”,你们那里可能是把这几个字理解错,把山配历山安祖墓当成历山安葬 ...$ q# ?3 y: Y# J, c# v# h
姚小平 发表于 2011-4-25 11:38 [/quote]
8 l/ y/ |1 q! P5 U% y J9 v
6 c. k* M1 h7 M% `
& s- @) c, X* J 我也是怀疑是诗的意思来的,但碑在光绪年间重立的,在文革前好多村的族谱也有记载都是这样写。我一直对此对联觉得有别意。但众人说法不一。现在说你们的族谱有误,好多人见过我寄回去资料才知道有 “广海”。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30 12:57
不只广海,还有享田公三个弟弟礼聪、礼明和礼睿你们也没有记载。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30 13:02
现在要找享田公三个弟弟礼聪、礼明和礼睿,还有焓圩、慕圩后代的分支到底在哪里?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30 15:16
回复 77# 姚小平
0 U1 O! ~+ G+ ^3 t0 d/ {4 Z; ^' j& ]2 \9 e6 t9 `
! O4 w, J; E+ o' b- o) S 焓圩不是迁到封川吗?你有没有到过哪了解?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30 15:22
回复 76# 姚小平 / |+ m1 b4 T% m( v3 }) B
% ~9 Q) r* M# z5 N2 B
& [; ~/ F( H/ m( w7 y: x. Y$ x 可能是当时是口述写的族谱。现在上至90的老人也不知有“广海”和享田的三个弟弟的事情。按现在来看,重修族谱是必然性的,要不以后自家人也不认识了!!, e& @% K! q* O/ l( d! u
一直以来都认为广西的和封开的都是“焓圩”的分支。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30 16:49
南丰以前属开建,江口属封川。焓圩一支可能在江口附近几个镇范围内,我没有查过。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30 16:52
南丰、长安属广海一支。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4-30 19:48
回复 81# 姚小平 ' S" W/ u \ O" x& B- U0 o
. @8 p0 W0 B* e. f, x1 E: s' R2 P- } B
封开封川的哪支呢,是不是焓圩后代?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4-30 20:45
按族记载焓圩迁封川.
作者: 洛阳姚孝民 时间: 2011-5-1 06:43
姚氏发扬光大!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1-5-1 12:59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1-5-1 13:06 编辑
; y' F# h+ D3 N& A
- ?) w" [; _+ o8 b8 `德庆享田公世系,2世含圩有二子:景山(配郝氏),仰山(配江氏);并无历山。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5-1 18:35
回复 83# 姚小平
" ?7 L" k, ^/ X5 B( ~3 P& A6 k/ X# L2 x: V
* h, N: y; ^: ~' p+ E9 c
封川就是封开的吧?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5-2 10:05
封开县是由旧封川和开建合二为一的。取两个地方第一字为名称得封开。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5-2 10:08
回复 85# pszyyao
9 P k: A6 X9 b! K7 Y* j6 B# N/ l' W, q: d
$ L, x5 B3 ^, J7 P3 ^
已和德庆业斌联系上了。他已确定没有历山。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5-2 12:26
回复 88# 姚小平
$ [/ ^5 d9 C3 G8 H# U: U# K8 D: T- m- k3 K
8 U7 z* L! \( g$ }2 Z
pszyyao怎么会有焓圩的资料?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5-2 12:41
证明他知识丰富。对姚氏有研究。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5-2 12:47
回复 90# 姚小平
' S/ [ x! l2 F$ S2 Q5 }* x( Z1 O; `4 m% {/ S
6 }2 C# [* q8 I5 r 不对吧,业奔说:念圩后分仰山,景山。仰山后道安、德瑞后张保张荫。景山后分仲虞,伯虞。' ?1 {# R, ]9 x
是不是搞错了?
* C" X2 f( k0 R9 n, m3 W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5-2 12:51
我没有看过你的族谱,不知道。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5-11 15:41
回复 92# 姚小平 9 y9 i4 T: p: a6 l
" a7 o$ X+ K: \2 F3 U$ ~" ?4 B5 g( W$ m' b' x* T
马圩秀林的姚姓族谱我已经找复印好,有机会带到我这,你有没有邮箱?我发到你邮箱中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5-11 15:50
回复 93# 姚东妙 1 E+ t8 `( r- b: `' o) U9 @8 Z
5 M3 e; x: @! o+ R5 ~" L4 z! S' O- t1 P( \/ B; {! S
你不是有我QQ吗?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5-11 15:55
本帖最后由 姚小平 于 2011-5-11 15:56 编辑 ( X! @% Z0 r4 u9 f
2 h' C& _$ H- Q1 [- ?$ D
<847364072@qq.com>▼<2 Q3 L& V3 ~: T& \3 W y {' m
我的邮箱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5-11 16:08
回复 95# 姚小平 / P" W/ K0 d0 M/ X; q- K
# n: ]% v- E. q! m
3 ?: J: C" A0 T0 J 好的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5-11 23:04
回复 3# 卧龙姚建中 ( ^1 G C& G/ b2 \6 \
) {7 M$ N# |/ d5 y9 x
8 s$ m% v& C1 \( J- |) Q+ y现我作多方了解:广东省德庆姚氏始祖享田公墓有对联:“吴兴郡
' g0 l6 m5 u9 O+ U; L' X% j! _山配历山安祖墓# \: i. o0 `9 l/ i8 s
水同沩水荫孙枝” 此墓联特典型,尽显姚氏特征:吴兴郡,历山,沩水。这是姚姓人家的祖坟和祖宗来自何方。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5-11 23:07
回复 11# 姚维侃 # Q7 B: v+ Z% K) b, l* c
) \+ T: B3 J; n: z! ]1 g1 D+ I* H, Y
$ b5 e6 r1 m/ y$ K+ L+ B n# i 现我了解到广东省德庆姚氏始祖享田公墓有对联:“吴兴郡
% P& X- [- I) @2 p+ \山配历山安祖墓
" I* Q( @9 H+ i水同沩水荫孙枝” 此墓联特典型,尽显姚氏特征:吴兴郡,历山,沩水。这是姚姓人家的祖坟和祖宗来自何方。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1-5-12 20:19
回复 98# 姚东妙
% Z: p9 X ?) z5 v. {8 v! M/ k" Y- Z: T' I5 p* V5 A
! s( D5 c: {5 x) c& y7 \, t2 a1 A
:) 呵呵!想说服你不容易啊!不过你不轻信,爱独立思考,这种品质终是可贵的!
作者: 姚东妙 时间: 2011-5-12 20:36
回复 99# 姚维侃
! O9 w) m/ @4 N: _$ _- g1 m9 r. N, i2 q {4 U4 Q9 X. W. G; X+ [$ [
0 A1 e4 H5 c% a [img]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和/Local%20Setting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5D0KMF42/_13064629602122395289[1].jpg[/img]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