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E/ F4 P9 A! L& u, \ " n% b. ?6 o) s) } I, o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7-3-11 10:27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7-3-12 07:40 编辑 / w+ @2 Z T) o9 A' j' z x) X
, ^% Y; S: m4 \! M6 h 奇特的平远姚辈字! / g% F) a) g- S 1、第一句“景祖文梅仲”——应是平远姚第一世至第五世的字: 2 G- g2 ~! a) I4 [ a/ j- X$ A 一世,讳念一,字景清5 J+ c J$ n$ ^! F% A2 r @
二世:祖德/祖隆/祖盛/祖章 6 y$ j5 x' w* K6 x 三世:文馨/文新/文奏 # I2 ^% Y- [ _/ c, ~) A, Z @ 四世梅□。四世梅□是谁?特别之处!四世本是:志昌、仕昌、世昌等。 ( Y5 ?% `5 s4 T6 ?/ { 五世:仲礼/仲祯/仲兴/仲政/仲完/仲荣/仲启/仲韦/仲美等)。五世具体是谁? * _4 u4 g" N: m# R: z 这第一句说不定是平远姚原始辈字第一句“景祖文昌仲”的反映哩。在太守公二修平远姚族谱时,定制班辈名字派双表(字派表,自十六世起:臣心常贞靖,……)之前,平远姚有没有原始辈字?, F. i G {3 t7 K0 J. @7 g/ M
2、“臣心常正元”——不是“臣心常贞靖”,但“臣”字正好是第十六世!5 q/ k0 R$ V: [0 R7 p
所以说“奇特的平远姚辈字”,是精心设计的。有必要了解:是谁发的?是四川什么地方的平远姚?——以便了解和得到更多的情况。 * x d4 Z+ D7 o 这是不是一支未被所知的外地平远姚? / y; }0 C' x2 Z6 G1 w8 A& @ 8 S2 e: I7 y, t) f5 G# Z附——原帖全文:, l! [9 l) t2 `: U. m5 A7 ^
景祖文梅仲,大兴昌发子,荣初居尚廷,臣心常正元,& |, m* ~1 `4 [5 i" B$ N
有作卿宗启,科开永远天,富贵云华显,纲纪守志贤。' j5 w; p: T& ` u3 H7 Q. M4 v
我是作字辈的,父亲有字辈,祖父元字辈的。我们听说是四川三台县的,但是考证三台县的字辈跟我们的字辈不一样。. ^% F5 b8 S8 Q- P" X
# g3 |. E0 `0 O0 Z5 L/ W
+ H+ T2 q2 o: a. |$ r7 m " k2 Z5 o% [+ V& f- L5 t 1 A- K% I0 `4 {! ]3 ?2 R$ w+ b' s ! h" d# i6 x7 F& X- M(2) * S2 d2 l6 }, R * k( i5 [7 _5 G' Y, R7 }' H* V1 c) G% M& {* K6 `7 }! X
( R/ M+ p' V5 T ( f( }% |" g0 V2 o ) [7 A- q: }9 Z. @6 `2 I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7-3-13 11:49
pszyyao 发表于 2017-3-11 10:27 ) o, r. l3 d8 O: f' j/ \奇特的平远姚辈字! & ]- U/ }* p# J8 N# L$ T3 X 1、第一句“景祖文梅仲”——应是平远姚第一世至第五世的字: ( K. t" _2 ~% R/ \0 d- e 一世 ...
: N0 ]! h/ A l) R& m; i; }2 Z# `
姚仕忠回复:5 R( F, k+ x7 M8 w/ A4 T1 p1 n
那个梅应该是指我四世祖志昌公,又称梅林处士。 , e4 s8 T8 X: S8 o) o- {9 n 有这辈字的是四川一支平远姚氏,说是超竹丰盈岗(今风光村)迁出,但名字来看又像是祖盛派,江南叔公正在查。 ) G- m; {- \6 n9 I& A0 k, f4 l! o+ d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7-3-13 11:56
大连姚江南回复:, _* o) |3 W7 L: x- P
钟尧兄好! ) D+ y( k- z+ B0 d3 ^8 \/ t( ] 今天看到你发的信息,平远字派其实也很乱,十六世以前应该有过统一字派,但是没有一个正式文字记载,翻阅各地族、房谱可以看出不同的脉路,各支各房在统一字派基础上都有演变,就是十六世以后也不同统一,比如十七世“心”字辈有的房用“必”字,应该是避免重名吧。我在姚网发布的本支字派前五个字是根据我们肃房记载整理的,后面的字是我们老谱记载的,因为老谱没有记载前五个字,祖上定制字派时候出现祖字重复不可避免。平远前五世使用“景祖文志仲”只是我们仲礼公支派,这个你说的对,正确的应该是“景祖文昌仲”,可是有记载却用了“志”。# [- H1 W3 F5 z1 `4 x* |
四川字派更乱,由于当时迁川时大部分没有带族谱,很多是凭记忆补记的,或手抄的,错误极多,年代久了就一直延续使用了。你提到的那个帖子我看到了,也和法缇儿联系了,可以确定他们是以前与平远有过联系的三台平远姚,可是他提供的手抄本记载与平远谱很难对上,现在正在搜集更多资料考证。他们手抄谱记载的“景祖文梅仲”是因为他们祖上误把志昌公的“梅林处士”雅号当成了“梅林”公。9 M: @9 Z9 ~$ T! [# s
太守公的双表确实是四修搞反了,我发布到姚网时候还没有深刻研究。 % H+ k% B7 n# ?3 X' m1 F' z8 p1 _) k; s @8 b. ?. c" C
姚钟尧:要汇集能收集到的族谱和资料研究。出现那么多的差异、变异可理解,不奇怪。你的吉安肃公房的辈字帖触动了我——平远姚在十六世之前应有原始的辈字。% G, P7 s- r: ?/ R6 Z
* E( C8 \9 A! R5 ^9 ?姚江南:有,没有文字记载,记载的都是后人整理的,比如万安肃房没有前面5个字记载,有肃公开始的“仁义礼智信”,与我们相同。 4 N( L. L9 I0 {#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