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北周书•姚僧垣(附姚最)列传》
[打印本页]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1-3-2 20:21
标题:
《北周书•姚僧垣(附姚最)列传》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1-3-2 20:22 编辑
' I/ g; x" W; L% z
( Y: h: g; j0 O* M1 M/ X7 U
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吴太常信之八世孙也。曾祖郢,宋员外散骑常侍、五城侯。父菩提,梁高平令。尝婴疾历年,乃留心医药。梁武帝性又好之,每召菩提讨论方术,言多会意,由是颇礼之。
8 q6 _- d) E& l! g
僧垣幼通洽,居丧尽礼。年二十四,即传家业。梁武帝召入禁中,面加讨试。僧垣酬对无滞。梁武帝甚奇之。大通六年,解褐临川嗣王国左常侍。大同五年,除骠骑庐陵王府田曹参军。
8 r% ]7 K9 j# M3 J& p6 C( W
九年,还领殿中医师。时武陵王所生葛修华,宿患积时,方术莫效。梁武帝乃令僧垣视之。还,具说其状,并记增损时候。
梁武帝叹曰
:
“
卿用意绵密,乃至于此,以此候疾,何疾可逃。
朕常以前代名人,多好此术,是以每恒留情,颇识治体。今闻卿说,益开人意
。
”
十一年,转领太医正,加文德主帅、直合将军。梁武帝尝因发热,欲服大黄。僧垣曰
:
“
大黄乃是快药。
然至尊年高,不宜轻用
。
”
帝弗从,遂至危笃。梁简文帝在东宫,甚礼之。四时伏腊,每有赏赐。太清元年,转镇西湘东王府中记室参军。僧垣少好文史,不留意于章句。时商略今古,
则为学者所称。
8 M9 q2 _! K1 Q& b
及侯景围建业,僧垣乃弃妻子赴难。梁武帝嘉之,授戎昭将军、湘东王府记室参军。及宫城陷,百官逃散。僧垣假道归,
至吴兴,谒郡守张(嵘)嵊。嵊见僧垣流涕曰
:
“
吾过荷朝恩,今报之以死。君是此邦大族,又朝廷旧臣。今日得君,吾事办矣
。
”
俄而景兵大至,攻战累日,郡城遂陷。僧垣窜避久之,乃被拘执。景将侯子鉴素闻其名,深相器遇,因此获免。及梁简文嗣位,僧垣还建业,以本官兼中书舍人。子鉴寻镇广陵,僧垣又随至江北。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1-3-2 20:23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1-3-2 20:27 编辑
$ {0 B* p. n# i8 W0 t- f# n
& C2 O" ~ ^, `& h
梁元帝平侯景,召僧垣赴荆州,改授晋安王府谘议。其时虽克平大乱,而任用非才,朝政混淆,无复纲纪。僧垣每深忧之。谓故人曰
:
“
吾观此形势,祸败不久。今时上策,莫若近关
。
”
闻者皆掩口窃笑。梁元帝尝有心腹疾,乃召诸医议治疗之方。咸谓至尊至贵,不可轻脱,宜用平药,可渐宣通。僧垣曰:
“
脉洪而实,此有宿食。非用大黄,必无差理。
”
梁元帝从之,进汤讫,果下宿食,因而疾愈。梁元帝大喜。时初铸钱,
一当十,乃赐钱十万,实百万也。
6 O" x0 j1 P# a) o8 {8 \' I
及大军克荆州,僧垣犹侍梁元帝,不离左右。为军人所止,方泣涕而去。寻而中山公护使人求僧垣。僧垣至其营。复为燕公于谨所召
,
大相礼接。太祖又遣使驰驿征僧垣,谨(故)〔固〕留不遣。谓使人曰
:
“
吾年时衰暮,疹疾婴沉。今得此人,望与之偕老
。
”
太祖以谨勋德隆重,乃止焉。明年,随谨至长安。武成元年,授小畿伯下大夫。
/ ^4 l; O1 v* Z- y) w* g6 b+ }& k5 o
金州刺史伊娄穆以疾还京,请僧垣省疾。乃云
:
“
自腰至脐,似有三缚,两脚缓纵,不复自持
。
”
僧垣为诊脉,处汤三剂。穆初服一剂,上缚即解;次服一剂,中缚复解;又服一剂,
三缚悉除。而两脚疼痹,犹自挛弱。更为合散一剂,稍得屈申。僧垣曰:
“
终待霜降,此患当愈。
”
及至九月,遂能起行。大将军、襄乐公贺兰隆先有气疾,加以水肿,喘息奔急,坐卧不安。或有劝其服决命大散者,其家疑未能决,乃问僧垣。僧垣曰:
“
意谓此患不与大散相当。若欲自服,不烦赐问。
”
因而委去。
其子殷勤拜请曰
:
“
多时抑屈,今日始来。竟不可治,意实未尽
。
”
僧垣知其可差,即为处方,劝使急服。便即气通,更服一剂,诸患悉愈。
! ?: G- Z ~" l! O
6 }5 H4 u0 _9 e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1-3-2 20:28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1-3-2 20:29 编辑
3 r; k& }" ^! q) I: x
8 s5 {- y7 ]# e+ z3 }0 n) V% G- `4 S
天和元年,加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将军、乐平公窦集暴感风疾,精神瞀乱,无所觉知。诸医先视者,皆云已不可救。僧垣后至,曰
:
“
困则困矣,终当不死。若专以见付,相为治之
。
”
其家忻然,请受方术。僧垣为合汤散,所患即瘳。大将军、永世公叱伏列椿苦利积时,而不废朝谒。燕公谨尝问僧垣曰:
“
乐平、永世俱有痼疾,若如仆意,永世差轻。
”
对曰:
“
夫患有深浅,时有
剋
杀。乐平虽困,终当保全。永世虽轻,
必不免死
。
”
谨曰:
“
君言必死,当在何时?
”
对曰:
“
不出四月
”
果如其言。谨叹异之。六年,迁遂伯中大夫。
5 _8 ^0 }7 P; S* a) [
建德三年,文宣太后寝疾,医巫杂说,各有异同。高祖御内殿,引僧垣同坐,曰
:
“
太后患势不轻,诸医并云无虑。朕人子之情,可以意得。君臣之义,言在无隐。公为何如?
”
对曰
:
“
臣无听声视色之妙,特以经事已多,准之常人,窃以忧惧
。
”
帝泣曰:
“
公既决之矣,知复何言!
”
寻而太后崩。其后复因召见,帝问僧垣曰:
“
姚公为仪同几年?
”
对曰:
“
臣忝荷
朝恩,于兹九载。
”
帝曰:
“
勤劳有日,朝命宜隆
。
”
乃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敕曰
:
“
公年过县车,可停朝谒。若非别敕,不劳入见。
”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1-3-2 20:30
四年,高祖亲戎东讨,至河阴遇疾。口不能言;脸〔睑〕垂覆目,不复瞻视;一足短缩,又不得行。僧垣以为诸藏俱病,不可并治。军中之要,莫先于语。乃处方进药,帝遂得言。次又治目,目疾便愈。末乃治足,足疾亦瘳。比至华州,帝已痊复。即除华州刺史,仍诏随入京,不令在镇。宣政元年,表请致仕,优诏许之。是岁,高祖行幸云阳,遂寝疾。乃诏僧垣赴行在所。内史柳升〔昂〕私问曰:
“
至尊贬膳日久,脉候何如?
”
对曰
:
“
天子上应天心,或当非愚所及。若凡庶如此,万无一全
。
”
寻而帝崩。
. J- x+ R5 {! ]' B( N! `; z+ ~! r
宣帝初在东宫,常苦心痛。乃令僧垣治之,其疾即愈。帝甚悦。及即位,恩礼弥隆。常从容谓僧垣曰
:
“
常闻先帝呼公
为姚公,有之乎?
”
对曰
:
“
臣曲荷殊私,实如圣旨
。
”
帝曰:
“
此是尚齿之辞,非为贵爵之号。朕当为公建国开家,为子孙永业
。
”
乃封长寿县公,邑一千户。册命之日,又赐以金带及衣服等。
" H8 }; e# {) ~6 R9 v' l- `* k
大象二年,除太医下大夫。帝寻有疾,至于大渐。僧垣宿直侍。帝谓随公曰:
“
今日性命,唯委此人。
”
僧垣知帝诊候危殆,必不全济。乃对曰
:
“
臣荷恩既重,思在效力。但恐庸短不逮,敢不尽心
。
”
帝颔之。及静帝嗣位,迁上开府仪同大将军。隋开皇初,进爵北绛郡公。三年卒,时年八十五。遗诫衣白帢入棺,朝服勿敛。灵上唯置香奁,每日设清水而已。赠本官,加荆、湖二州刺史。僧垣医术高妙,为当世所推。前后效验,不可胜记。声誉既盛,远闻边服。至于诸蕃外域,咸请托之。僧垣乃搜采奇异,参校征效者,为集验方十二卷,又撰行记三卷,行于世。长子察在江南。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1-3-2 20:32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1-3-2 20:33 编辑
$ \- |# v' }! c+ }1 a. Q3 I
' z( o% g. _& _3 i+ t6 c+ p
次子最,字士会,幼而聪敏,及长,博通经史,尤好著述。
年十九,随僧垣入关。世宗盛聚学徒,校书于麟趾殿,最亦预为学士。俄授齐王宪府水曹参军,掌记室事。特为宪所礼接,
赏赐隆厚。宣帝嗣位,宪以嫌疑被诛。隋文帝作相,追复官爵。最以陪游积岁,恩顾过隆,乃录宪功绩为传,送上史局。
) W1 x) P2 X/ H, ]* W6 M- L+ d
最幼在江左,迄于入关,未习医术。天和中,齐王宪奏高祖,遣最习之。宪又谓最曰
:
“
尔博学高才,何如王褒、庾信。王、庾名重两国,吾视之蔑如。接待资给,非尔家比也。尔宜深识此意,勿不存心。且天子有敕,弥须勉励
。
”
最于是始受家业。十许年中,略尽其妙。每有人造请,效验甚多。隋文帝践极,除太子门大夫。以父忧去官,哀毁骨立。既免丧,袭爵北绛郡公,复为太子门大夫。
! a: f" _1 i) d' M: T
俄转蜀王秀友。秀镇益州,迁秀府司马。及平陈,察至。最自以非嫡,让封于察,隋文帝许之。秀后阴有异谋,隋文帝令公卿穷治其事。开府庆整、郝伟等并推过于秀。最独曰:
“
凡有不法,皆最所为,王实不知也。
”
搒讯数百,卒无异辞。最竟坐诛。时年六十七。论者义之。撰梁后略十卷,行于世。
+ G' Y' M7 `8 {. I. J$ k
# M% R; O0 e" `- K7 [
史臣曰:仁义之于教,大矣,术艺之于用,博矣。狥于是者,不能无非,厚于利者,必有其害。诗、书、礼、乐所失也浅,故先王重其德。方术技巧,所失也深,故往哲轻其艺。夫能通方术而不诡于俗,习技巧而必蹈于礼者,岂非大雅君子乎。姚僧垣诊候精审,名冠于一代,其所全济,固亦多焉。而弘兹义方,皆为令器,故能享眉寿,縻好爵。老聃云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于是信矣。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1-3-2 22:50
5#
姚维侃
) O* @' e) N( X/ Z U
维侃兄又发好帖,拜读了,谢谢。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3-19 12:18
学习了!谢谢!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