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辽代《姚企晖墓志铭》与蒙元姚枢、姚燧家族 [打印本页]

作者: 辉县姚勇    时间: 2016-11-17 14:12
标题: 辽代《姚企晖墓志铭》与蒙元姚枢、姚燧家族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事辽金元史研究的陈晓伟博士发来了他和内蒙古巴林左旗契丹博物馆刘宪祯发表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一篇文章——《辽代〈姚企晖墓志铭〉与蒙元姚枢、姚燧家族》,对于我们研究枢燧姚氏家族提供了又一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现将陈博士文章抄录如下。
      
辽代《姚企晖墓志铭》与蒙元姚枢、姚燧家族

( {6 G, u+ r1 f5 l9 b( A0 Q- T, g# ]3 S1 r1 P
陈晓伟  刘宪祯

7 F$ R3 N: t. k* i5 |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契丹博物馆最近征集到一方辽代乾统四年(1104)《姚企晖墓志铭》,志盖刻写“姚公墓志”四字,墓志行首题“大辽国故閤门袛侯姚君墓志铭并序”。该墓志为青砂岩石质,长76.7厘米,宽75.4厘米,共21行,每行20字。兹将墓志全文迻录如下(拓本见附录):
# ]0 L& |9 n' i" B5 v2 T! r
大辽国故閤门袛侯姚君墓志铭并序:
表姊夫进士韩长国撰。

/ o) j& H) N# B: J( u7 V. e! `1 P! z
君讳企晖,字隐之,姓姚氏。自幼诵易,至八岁,童子举登第,授将仕郎、守大定府文学。后寿昌三年,閤门袛侯。乾统元年秋七月二十五日,因卧疾,卒于乡中,时年二十。乾统四年九月二日,归葬于先茔。其始祖唐梁公讳元崇,开元中代韩休入相,尔后忌勍顗,继居将相。曾王祖讳汉英,为郭周使奉书币来,求好于我,天授皇帝嘉其远业,繇是留而不遣。至天顺皇帝嗣位,宠顾益厚,以枢密使兼政事令委之。及年,至以霸州节度,延寄其任,遂家于霸州,今升为兴中府也。曾祖讳衡之,累任南北院宣徽使,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祖皇考讳居任,嚴州刺史。皇考讳景初,静江军节度使,同知宣徽院事。母金乡郡夫人曹氏。兄企晦,左班殿直,閤门袛侯,次一旬而后逝。弟圣恩奴,幼而早逝。妹白撒,亦先逝。妻娶昭文馆直学士、制置使刘从诲女。一女曰桃仙。铭曰(奉夫人尊旨,企晦庶男,丑厮儿生,企晖为庶,所授财产,已□定之):

! z# q: O4 s5 J2 ~
景山之木兮,不为巨栋而风折之。荆岫之璞兮,不显至宝而火焚之。相阀之子兮,不享大用而天夭之。呜呼!镏文幽石,不独令人之悲,而亦使后人之悲。

1 Y0 J* G6 w+ E& m
揆诸墓志全文,由于姚企晖二十岁时便因病去逝,故叙述行迹十分简陋,不过其中有两件事情比较引人关注:其一,企晖,“至八岁,童子举登第,授将仕郎、守大定府文学”。辽朝政权仿效中原制度开设科举选拔人才,今传世文献及出土石刻资料所见的常举有进士科、明经科、律学科,制举有“举才行”、“贡明经”、“茂才异等”、“举才能”、“举贤良”等,但尚未发现有关童子举的记载,而新发现的这方《姚企晖墓志铭》则明确记述企晖以“童子举登第”,由此可进一步丰富辽朝科举制度的内容。其二,墓志末尾“铭曰”二字下补刻两行小字云:“奉夫人尊旨,企晦庶男,丑厮儿生,企晖为庶,所授财产,已□定之。”即明文规定家族内部分割财产的基本原则,可以看出他们特别注重区分继承人的“嫡”、“庶”身份,可谓是研究辽朝社会史绝少而有趣的案例。
0 n8 X3 C8 |: \& F: A
一、《姚企晖墓志铭》与姚氏族谱文献
. X% B* T0 b9 u
上述《姚企晖墓志铭》最有价值的内容,当然还是详细叙述姚氏家族发展史,其中提到姚汉英、姚衡之、姚景初三个关键人物及其仕宦。经笔者研究发现,这份资料恰好与蒙元时期姚燧为其叔父姚枢撰写的《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下文简称《姚枢神道碑》)所述姚枢及姚燧的家族谱系相互衔接,今将相关内容引述如下:

* |2 B9 }$ a% O, F1 ]! q1 s% R
惟本五季梁、唐六镇节度使勍;勍生金吾将军汉英;汉英,周广顺初,太祖遣之使辽,见留,事世、景、圣三宗,加安时制节宏(弘)化翊亮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枢密使、检校太师、兼政事令、上柱国、东阳郡公;生中书门下平章事、北面宣徽使衡之;衡之生给事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政;居政生太师、左金吾卫上将军、虔州节度使景祥;景祥生太子洗马企华;企华生金东上閤门使、金州团练使玢;玢生閤门祗候、武德将军佺;佺生武德将军、获嘉令锜;锜生安远大将军、庆阳安化丞渊,后更名仲宏;生公及弟桢、格。
+ u0 D" h# S% ^8 M; _5 ~
以上这两份碑铭可视作“姚氏家谱”,其祖先皆为姚汉英及其子姚衡之。但衡之以后则分化发展成两枝,一为《姚企晖墓志铭》“居任”,另一为《姚枢神道碑》“居政”,此二人系亲兄弟关系。
( Y0 T' ?4 [& U. E9 v
值得注意的是,蒙元时期《姚枢神道碑》称“居政生太师、左金吾卫上将军、虔州节度使景祥;景祥生太子洗马企华;企华生金东上閤门使、金州团练使玢”云云,据此,笔者进一步发现辽代《姚璹墓志铭》中也有与其密切相关的家族谱系内容:
. c+ U3 l9 \  O  C1 ^
公讳璹,幼閤门祗候,退历外差,位西头供奉官。乃唐开元梁文贞公之远裔也。皇祖左金吾卫大将军、上柱国、吴兴郡开国公讳景祥。皇考太子洗马,官石城长,母曹氏,追封谯国县太君,从兄荫也。公有昆弟二人。兄长讳球,起复西上閤门使、陇州团练使。今充南宋正旦国信副使,皇朝谓之重委;弟曰玢,起复登州刺史,知东上閤门副使。

- @+ U, s0 n7 K* j, I+ S
这方《姚璹墓志铭》刻写于辽天庆七年(1117),于1971年在辽宁省朝阳北票市桃花吐乡林四家子村出土,原石现藏辽宁省朝阳市博物馆。可惜该墓志自公布以来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通过结合乾统四年《姚企晖墓志铭》和蒙元时期《姚枢神道碑》,可知姚璹一系承启姚汉英及姚燧家族世系,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
& |3 T2 @4 {5 w
* y! ]+ n* l4 ^9 \' v. m, h
二、辽金元时期姚氏家族谱系发展史

' q/ ~% K2 J8 b* A
下文将以《姚企晖墓志铭》、《姚璹墓志铭》及《姚枢神道碑》为基础资料,并结合相关出土碑刻及传世文献,梳理辽代姚汉英到蒙元时期姚燧的家族史发展脉络,从中构建出一个尽可能较为完整的家族谱系。

' u- Y9 c3 _' p( p4 g
1.第一代:姚勍

+ Q! E# L% B$ G9 s3 i
上述乾统四年《姚企晖墓志铭》和天庆七年《姚璹墓志铭》皆标榜本家族姚氏之祖源派出唐朝名相姚元崇,但在血缘关系方面却无法传承接续,目前有据可考的姚氏祖先实则为姚勍。据《姚枢神道碑》记载说,“惟本五季梁、唐六镇节度使勍”。按“姚勍”之名在五代文献中凡三见:《旧五代史》卷九《梁书九·末帝纪中》贞明四年(918)正月庚辰,“以蔡州刺史姚勍权知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六月己酉,“以权知感化军两使留后、特进、检校太保姚勍为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十月辛丑朔,“以前感化军节度观察留后、特进、检校太保姚勍为左龙虎统军,充西都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可知此姚勍为后梁时期人,曾任感化军节度使,极有可能是《姚枢神道碑》所指之先祖。
) [; u; V( t6 z  o) m2 l9 e; R1 G& g2 f
2.第二代:姚汉英

0 E& L; L6 z' }  s6 F; D
姚汉英无疑是一位关键人物,基本决定了姚氏家族发展之转型,即由中原政权融入北族社会。《姚枢神道碑》云:“勍生金吾将军汉英;汉英,周广顺初,太祖遣之使辽,见留。”目前有多种历史文献记述此事之原委,据《册府元龟》记载说,广顺元年(951)五月己巳,“遣左金吾将军姚汉英、右神武将军华光裔使于契丹,辞各赐袭衣、银带、绢彩三百疋,银器五十两”,“既而兀欲(即辽世宗)留我行人将军姚汉英、华光裔,不令复命,由是复绝”。《旧五代史》卷一一一《周书二•太祖纪第二》广顺元年五月己巳条亦记此事。《辽史·世宗纪》天禄五年(951)二月条所述大致相同,亦称“周遣姚汉英、华昭胤来,以书辞抗礼,留汉英等”。该书卷九六《姚景行传》是这样说的:“祖汉英,本周将,应历初来聘,用敌国礼,帝怒,留之。”。辽朝在与中原王朝交往过程中羁留了很多汉人,姚汉英即在其中之列,随即“隶汉人宫分”。

" v/ z0 ?/ ^( h( L+ U
不过,以往史料对姚汉英后来仕宦辽朝政权的情况多语焉不详。新出土的《姚企晖墓志铭》则提供了重要信息,谓“至天顺皇帝嗣位,宠顾益厚,以枢密使兼政事令委之”。“天顺皇帝”是指辽穆宗,可见此时姚汉英便开始身居要职。2004年,辽宁省朝阳市旧城区发现了一座统和二年(984)《佛舍利铭记》,它详细记述捐造人的身份:“安时守节弘化翊亮功臣、彰武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政事令、使持节霸州诸军事行霸州刺史、上柱国、东阳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五百户、食实封五佰户姚汉英。”此系姚汉英在辽圣宗时期的全部官衔,其所享有的政治地位可见一斑。
8 Z, x% \3 k% q" V' f
3.第三代:姚衡之、姚柬之

! k2 P% ]& s$ }
按,《姚枢神道碑》称姚汉英“生中书门下平章事、北面宣徽使衡之”,以及《姚企晖墓志铭》谓“曾祖讳衡之,累任南北院宣徽使,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两者记述姚衡之履历相同,上述官职当是他致仕时所任之职务及封赠之官。另外还有记载说,统和二年,姚衡之曾为“彰愍宫汉儿副都部署、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3 U& r! F8 h2 Q0 d
据统和二年《佛舍利铭记》记述,姚汉英实有二子,除次男姚衡之以外,还有长男姚柬之,时任“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司空、左金吾卫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关于姚柬之的事迹,《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景德元年(1004)十二月甲申称:“(曹)利用即与其右监门卫大将军姚柬之持国主书俱还,并献御衣、食物,其郊劳馆谷,并如韩杞之礼,命赵安仁接伴。柬之谈次,颇矜兵强战胜。”[8]此次宋辽双方交聘之事,亦见《辽史·圣宗纪》统和二十二年十二月癸未云:“宋复遣曹利用来,以无还地之意,遣监门卫大将军姚柬之持书往报。” 此人盖即《佛舍利铭记》所称“姚柬之”。
6 I/ j5 F; J8 U
4.第四代:姚居任、姚居政、姚居信、姚居化

1 r  w) v, U3 V3 x
上文据《姚企晖墓志铭》及《姚枢神道碑》指出,姚衡之生有两子,一名“居任”,一名“居政”,可惜无法判断二者的长幼关系。此外,统和二年《佛舍利铭记》叙述称“次男新妇京兆郡杜氏、孙筐儿、孙杨留”。这里“次男”指姚衡之,其所称“孙”当即姚汉英之孙,知“筐儿”、“杨留”盖指姚居任、姚居政二人。

, R4 P5 y. U) ^9 H7 o% p1 ^3 U
上述《佛舍利铭记》又云“长男新妇清河郡张氏,孙新哥,孙杨七”,知姚柬之也有两个儿子,其乳名分别叫作“新哥”、“杨七”。我们发现,辽朝文献中别有称“姚居信”及“姚居化”者。据《辽史·圣宗纪》及《兴宗纪》记载,太平二年(1022)三月戊寅,“遣金吾耶律谐领、引进姚居信充宋主吊慰使副”;十一年七月甲寅,“以观察姚居信为上将军”  。这两段史料可以得到《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印证,卷九八乾兴元年(1022)六月乙巳,“契丹主闻真宗崩”,派遣“右金吾卫上将军耶律宁、引进使姚居信来吊慰” ;卷一一〇天圣九年(1031)四月丁亥,“契丹遣左千牛卫上将军萧昇、镇国军节度使姚居信来贺乾元节”。此外,卷一五八庆历六年(1046)四月辛酉,“契丹国母遣保安节度使萧德、严州团练使姚居化,契丹遣左千牛卫上将军萧伸、太仆卿李云从来贺乾元节” 。综合上述史料,进一步分析姚居信和姚居化的行辈字派及活动年代,他们很有可能是姚柬之的儿子,或即《佛舍利铭记》之“新哥”、“杨七”。
$ Z1 o  D0 e: t1 C& g1 n( K! Q
5.第五代:姚景初、姚景祥、姚景禧

, [$ Z7 I& S# t# U- ?$ R) z8 \) V
如上所述,同为一父的姚居任、姚居政已分化为两个家族,其子嗣情况如下:首先,《姚企晖墓志铭》称:“皇考讳景初,静江军节度使,同知宣徽院事。”知姚居任之子为景初。其次,《姚枢神道碑》云“居政生太师、左金吾卫上将军、虔州节度使景祥”,及《姚璹墓志铭》亦称“皇祖左金吾卫大将军、上柱国、吴兴郡开国公讳景祥”,两者所记姚居政之子景祥的官职除环卫官相同外,其赠官、勋官、爵位及差遣皆可以相互补充。

: X: l6 u  F- h/ y, T' q) e: W
由上文可见,景初与景祥为兄弟行辈,不过同辈人中最负名气及政治地位最高者要数姚景禧。按,姚景禧因犯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之名讳,后被更名“景行”,《辽史·姚景行传》详述其个人履历,其中特别重要的功绩有:“道宗即位,多被顾问,为北府宰相。九年秋,告归,道闻重元乱,收集行旅得三百余骑勤王。比至,贼已平。帝嘉其忠,赐以逆人财产。咸雍元年,出为武定军节度使。明年,驿召拜南院枢密使。”此指清宁九年(1063)平定重元之乱,这是辽代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咸雍八年(1072)《耶律仁先墓志》亦记此事,称“宰相姚秦公等驰至行在,既抃且泣”。此“姚秦公”指姚景禧,他与耶律仁先一道平叛耶律宗元之乱 。更为重要的是,辽朝文献和石刻资料屡次提到姚景禧竭力辅政之事,大安五年(1089)《梁颖墓志铭》云“故守太保、中书令杨公皙,今守太师、中书令姚公景禧连衡秉政”,此与《辽史·杨皙传》所记“清宁初,入知南院枢密使,与姚景行同总朝政”亦正相合。《耶律仁先墓志铭》也提到,“王又与相国姚秦公相善,军国大事,上多召二人议定”。这些证据都说明,姚景禧官居显位,由于此前其父祖辈归降契丹后皆隶属汉人宫分,《辽史·姚景行传》记述说“及景行既贵,始出籍,贯兴中县”。由此标志着姚氏家族发展到全盛时期。

4 L/ }4 T( o* w( Y
6.第六代:姚企晖、姚企晦、姚企成、姚企华

! Y4 R1 a* S9 t& u
目前有多种石刻资料表明,辽朝姚氏家族第六代成员的行辈祧字为“企”字,兹将相关人物考述如下:
" G: }4 w5 ]3 s
第一,《姚企晖墓志铭》自称本人“君讳企晖,字隐之”,“至八岁,童子举登第,授将仕郎、守大定府文学。后寿昌三年,閤门袛侯”。此外,企晖之兄名字为“企晦”,历官“左班殿直,閤门袛侯”;其弟名字为“圣恩奴”,这显然是效仿契丹习俗取用的乳名,不过他“幼而早逝”,没有任何事迹。
  O/ ]$ U& y# m
第二,《姚璹墓志铭》谓皇祖名讳景祥,“皇考太子洗马,官石城长”,可惜姚璹之父未详其名。所幸《姚枢神道碑》载有更为详细的家族谱系:“景祥生太子洗马企华;企华生金东上閤门使、金州团练使玢。”此与上述《姚璹墓志铭》“弟曰玢,起复登州刺史,知东上閤门副使”亦正相合。知姚璹弟曰玢,即二人同父,那么《姚璹墓志铭》所称“皇考”则为太子洗马姚企华。

0 W% n- l! ]& u$ f# {) I3 \( y5 X/ T
第三,据大安六年《陈顗妻曹氏墓志(乙)》称,“幼女瑶英,适故相、守太师、致政姚中令男企成”。首先从名字判断,姚企成显然与姚企晖等人有着家族血缘关系。按,《辽史·姚景行传》记述姚景禧重熙间任“参知政事”,道宗即位“为北府宰相”,“拜南院枢密使”及“兼中书令”,致政“加守太师”,此与上述曹氏墓志“故相、守太师、致政姚中令”的身份亦正相合,知姚企成为姚景禧之子[10]。
  p4 {: P  c; d* X) c! i
第四,上述姚企晖、姚企晦、姚企华及姚企成之家族身份皆有据可考,值得注意的是,辽代石刻及宋朝文献有三条记载或与姚氏家族成员有关。其一,寿昌三年(1097)《贾师训墓志铭》称“又在永乐,尝与严州剌史姚企回,行视其州银冶之地”;其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〇七元祐二年(1087)十二月甲辰,“充史馆修撰姚企程,来贺正旦”;其三,《宋会要》绍圣元年(1095)九月十七日,“国信所缴奏回谢北朝国信使张舜民、副使郑价与送姚企贡,问答失当,各特罚铜二十斤”;及元符三年(1100)六月一日,“太常少卿乾文阁学士姚企贡来祭奠”。[11] 综上所见,姚企回、姚企程、姚企贡三人都活动在辽朝晚期,其行辈派字均为“企”字,极有可能与姚企晖等同为从兄弟辈。
9 H3 c1 `+ ~- O1 [+ K
7.第七代:姚璹、姚玢、姚球

6 B/ `5 ?, B7 c6 O
乾统四年《姚企晖墓志铭》止称“一女曰桃仙”,知其无子继嗣。目前有资料可参考者只有姚企华一系及其后裔:首先为姚玢,蒙元《姚枢神道碑》提到,企华“生金东上閤门使、金州团练使玢”;又天庆七年《姚璹墓志铭》称玢“起复登州刺史,知东上閤门副使”。其次为姚璹,《姚璹墓志铭》谓“公讳璹,幼閤门祗候,退历外差,位西头供奉官”。第三为姚球,实际上,姚玢、姚璹还有一个长兄,名讳姚球,“起复西上閤门使、陇州团练使。今充南宋正旦国信副使,皇朝谓之重委”。知姚企华有三个儿子,他们长幼排行顺序为,姚球、姚璹、姚玢。

0 G. ?+ {. F% D) |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辽朝晚期姚氏家族总体趋于没落,每个人的仕宦经历都非常平庸,可以说,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亦无多少建树,与此同时,有关该姚氏家族的资料也日益稀少。《姚枢神道碑》叙述姚玢以后的姚氏子嗣血脉及履历,云“玢生閤门祗候、武德将军佺;佺生武德将军、获嘉令锜;锜生安远大将军、庆阳安化丞渊,后更名仲宏;生公及弟桢、格”。其中,姚佺、姚锜两代人主要生活在金源时期,自姚丞渊(仲宏)则开始仕宦蒙元政权,嘉靖《许州志·秩官表》叙述河南许州历任知州,元朝第三任姚宏,“左丞枢之父,录事判官”。姚宏即姚仲宏,中书左丞姚枢之父,担任过许州录事判官。

$ O6 @8 ^" n% ?0 |: S9 R  v
众所周知,姚枢乃是蒙元初期颇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其侄子姚燧的文学成就和儒学造诣历来受人瞩目,此二人在《元史》卷一五八《姚枢传》及卷一七四《姚燧传》及元朝文献中皆有详述的履历,故本文从略。目前有一个问题尚存争议,即姚燧的生父究竟是谁?
据《元史·姚燧传》记载说,“父格,燧生三岁而孤,育于伯父枢”。刘时中编著《牧庵年谱》亦云:“格生先生,讳燧。”[2]两书说法相同,杨新勋教授从信这一记载。关于上述问题,元朝文献中却有不同说法,按《翰林承旨姚燧父桢赠官制》云:“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姚燧父桢,名门甲姓,伟望通才。”[2]姚桢与姚格为兄弟,这里明确说燧乃是姚桢,而非姚格之子。此说应该更为可信。
# \) x% p# O& a* I) s
首先,据刘时中《牧庵年谱》及《元史·姚燧传》,这份赠官制书中姚燧所署官衔当在武宗至大二年(1309)所除授。其次,此制书乃由翰林学士承旨王构拟写,《元史·王构传》云:“武宗即位,以纂修国史,趣召赴阙,拜翰林学士承旨,未几,以疾卒。” 袁桷为王构撰写的《翰林学士承旨赠大司徒鲁国王文肃公墓志铭》明确称:“至大三年六十有六,薨京师。”综合上述《翰林承旨姚燧父桢赠官制》所见姚燧署衔及王构卒年进行判断,姚桢应封赠于至大二年或三年。并且有学者研究指出,元朝封赠之制非常严格,其所针对的对象一般限定在直系血亲范围 ;此外,至大初年,王构和姚燧的身份皆为翰林学士承旨,明显属于同僚关系,王构在封赠制中称姚燧生父讳曰“桢”,盖即当时采访姚燧本人所得,应该是准确无误的。至于《元史·姚燧传》及《牧庵年谱》称姚燧之父曰“格”,这种说法更为晚出,并且史源不明,明显缺乏有力的证据。
6 w  S- |, R0 w) K
此外,在姚燧同辈弟兄中,一为姚燉,一为姚炜。据《牧庵年谱》记述说,姚桢之子为江东宪佥姚燉,《滋溪文稿·故静观处士刘君墓碣铭》有“前至元时,江东部使者柳城姚公燉”云云。姚枢子是行河南省左丞炜,《元史·姚枢传》称炜终官平章政事。关于姚炜的详细履历,据《姚枢神道碑》述记,他历任“礼部郎中”,“中奉大夫”,“河南北廉使”等职务[2]。《元史·泰定帝纪》及《文宗纪》还四次提到姚炜的任官情况:泰定二年(1325)闰正月乙丑,“河南行省左丞姚炜请禁屯田吏蚕食屯户,及勿务羡增以废裕民之意,不报”。三年十月庚子,“陕西行台中丞姚炜请集世祖嘉言善行,以时省览,从之”;致和元年(1328)十月甲寅,“罢徽政院,改立储庆使司,秩正二品。……河南行省左丞姚炜并为储庆使”;天历二年(1329)八月庚戌,“改詹事院为储政院,……前储庆使姚炜并储政使”。河南辉县姚氏后裔姚勇先生提供一份影印《姚氏家谱》,卷首序言云:“元泰定四年春,二十世孙中丞行台陕西道御史炜。”此人当指姚炜,其仕官与上文《元史·泰定帝纪》泰定三年十月庚子条相合。值得注意的是,嘉靖《辉县志》卷五《人物》列有姚炜小传,谓“姚炜,字显甫,诚斋枢之子,先任礼部郎中,累官至陕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卒,赠推忠秉德佐治功臣、光禄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鲁国文忠公”。万历《辉县志》卷六《人物志》“乡贤”条和道光《辉县志》卷一一《人物志》“乡贤”条皆因袭此文。
/ y1 y% ]) @. M8 t5 e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元朝文献对姚炜、姚燧后裔也有相关记载。首先,许有壬《至正集》卷六七《崇文监丞姚贡夫画像赞》称:“昔我牧闇(庵)先生实主文衡,德沛渊泉,言炳日星,是宜名父之有子,亦子之克慎于继承》。”牧闇(庵)先生即姚燧,知姚贡夫是为其子。元代政书《秘书监志》卷九《管勾》亦称:“姚埴,字贡夫,大都人,牧庵先生鲁国文公燧之子。至正元年二月十八日,自同知息州事,以承务郎上。”检索《元史·姚燧传》,列传中记载姚燧子三人,即埙,圻,城。从而得知,姚燧实际上是有四个儿子。其次,《秘书监志·管勾》还提到另外一个与姚氏家族有关的人物,云“姚堉,字载夫,大都人,雪斋先生鲁国文宪公枢之孙。至元后四年闰八月初十日自资成库提点,以奉议大夫上”。知姚堉为姚枢之孙,再从《姚枢神道碑》、《元史·姚枢传》及《牧庵年谱》综合分析,姚枢似乎止有一子炜,则姚堉盖即姚炜之子。

0 Z) v9 x2 f( p+ d
三、结论

0 w; e  t5 `+ ]% ?& s$ }& k
    综上所述,本文将新见石刻资料乾统四年《姚企晖墓志铭》与传世文献《姚枢神道碑》相发明,并利用此前被人所忽视的天庆七年《姚璹墓志铭》及相关辽金元历史文献,初步钩沉出后周姚汉英到蒙元时期姚枢、姚燧整个姚氏的家族谱系,考证相关人物履历,大致清晰地梳理了一个汉人世家在北族王朝政治社会中的发展脉络。
9 o5 w/ O/ a. j2 ?$ j3 M% K
: X4 \6 q' [" O# M  y* w

, B: u# x( {$ {/ R/ {2 n  C7 M
' m9 `% c" p! Z: Z
9 f9 V- D( i1 f+ z- s

' u) q4 u) J$ K+ t: T- n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11-18 04:55

; S9 j! E% G" h# ?& V
# i, r  T5 u* @$ C/ ^& z3 u8 B1 m3 ]. O0 N
从后周姚汉英到蒙元时期姚枢、姚燧整个姚氏的家族谱系0 m: k5 `. Z% }3 K

作者: 辉县姚勇    时间: 2016-11-18 14:18
陈博士排列的枢燧姚氏世系图4 ~) Z9 g, l. R. e
, }) ~& m" n5 K  ]+ [2 ~
                             姚
" f6 L- N" v3 ?2 L3 u" y, n" F                             勍/ V; d" g/ a4 ]; ]5 H" F
                             │
# A8 B3 K$ e. y. N( K                            汉1 [( a$ Z* c( y; x
                            英
' P% ~( k) d! `/ v0 V- Z8 \   ┏━━━┳━━━┻━━━━━━━┑
# o* V- O- p9 z: A+ F! D   柬           ┇                                       衡9 a6 p; R) V/ A
   之           ┇                                       之
7 {+ Z" ~1 u, J1 `┏┻┑         ┇                         ┏━━━┻━━━┑
3 f$ E8 q0 u+ H. v! ]4 A新  杨        ┇                          居                        居
- k4 ^7 Z+ N* G9 y' g哥  七        ┇                          政                        任" S' U; |3 y) X$ u3 d4 G, S5 J7 E4 u
                 ┇                          │                         │0 G: U$ N4 N6 j2 |
                景                         景                        景
$ b( J4 @4 w7 k  x- \, m                行                         祥                        初. d" q9 q: v$ P1 h  j: K3 ?0 q! q
                │                          │                  ┏━╋━┑
- m3 e1 o( a. \- |" T9 X/ G( t                                                                              圣- b, b8 T0 O: [: r( z
                企                         企                 企   企   恩1 a$ ^, Q. O$ f' B3 ]' ]
                成                         华                 晦   晖   奴; Z; o# B8 u: Q# i
                              ┏━━━╋━━━┑            │
& ^- ^! Y4 e$ K" T/ ~9 a                                                                       桃
1 f3 q% ~/ M  M8 q! D                              球     璹(璃)    玢           仙  g  ^5 @& O) z
                                            │0 E9 g: g- d, Z+ H6 s
                                            佺( ~$ Z( m' ~$ i4 e. I# N# m
                                            │4 T- g, w9 a8 s0 a" i* ?, V1 ?
                                            錡
1 e( q$ B( i, X" I; q( T- b; b( v                                            │
" R% b$ Y( \* {' @1 }0 G& t                                      渊(仲宏): K# b! V9 Q- ~, U, W. h# ^
                                 ┏━━╋━━┑
5 X3 p) O' w7 f; t$ h+ J+ z% r                                 枢      桢      格$ w' }0 a- P2 v; f* ~" @" q
                                 │┏━┻━┑   8 C/ _2 T2 E! B
                                 炜燉         燧
6 j% f  j- e- _# M! }- o                                 ││   ┏┳┻┳┑6 V% _+ n, u8 j
                                堉埭  埴埙  圻城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6-11-18 15:58
好珍贵的资料!赞!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6-11-18 21:58
姚小平 发表于 2016-11-18 15:58
6 m+ e4 t- S) V3 u" x" d# T% ~好珍贵的资料!赞!
" D* O6 y  \- S
姚氏的家产!姚氏的脉搏!姚氏的财富!姚氏的力量!
作者: 姚桥箭    时间: 2016-11-18 22:23
难得的好资料。点赞、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6-11-19 06:34
姚桥箭 发表于 2016-11-18 22:23# E1 N3 p$ j" u7 x8 C% ?! a
难得的好资料。点赞、

" E5 ~$ B& P& G& r1 g认真学习宗族资料,增长姚氏宗族知识。/ U  v1 l; C' ]  @% t1 w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8-5-28 22:25
辉县姚勇 发表于 2016-11-18 14:18  k/ q' @5 q) M; [# s, @$ }4 ~6 O
陈博士排列的枢燧姚氏世系图
, Z1 n5 M4 q! k, O( d' `+ Z) c% S" V) v- f* ]
                             姚
" {5 ^3 w' |& A" U2 ?2 }) U
                                            錡0 e& v# A) E: g- {8 C2 [7 B$ l- J4 s0 U- C6 ?+ H" z& N# m8 L: o* Z$ a
                                            │
. Z5 ^  f1 r  m8 E6 Z2 n                                      渊(仲宏)6 ]& b# v# G7 T/ |* T+ Q4 F' {9 C* a$ P1 \" y) f
                                 ┏━━╋━━┑2 j! T% X( D2 M% B, w, I4 I$ C) t) Y" e) Y$ p! N
                                 枢      桢      格
8 ]( \% q) w( d' J/ R: X5 ^1 f                                 │┏━┻━┑   : G  ?) k) v" e8 `- X+ l1 z( f
                                 炜燉         燧' D. o) k) c* h1 _! E* j/ {1 X7 @8 E8 g" X
                                 ││   ┏┳┻┳┑' e# A; e' Z! `5 y( L8 K: D! m+ a% z" F/ x8 k& A: s1 I" r
                                堉埭  埴埙  圻城' o! [$ U$ m, |3 r; B1 q4 r. Y
) h4 {. z6 z0 A0 I) n$ Z7 {
金木水火土,五代人,古代起名很讲究!4 {- \& |0 C6 C7 K* K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5-29 06:50
引用:
' z6 k- a: U, W3 \
5.第五代:姚景初、姚景祥、姚景禧
% [' o4 K" [) G& r9 P' k) p
' P, K$ W7 X; a; {) C1 U: \
如上所述,同为一父的姚居任、姚居政已分化为两个家族,其子嗣情况如下:首先,《姚企晖墓志铭》称:“皇考讳景初,静江军节度使,同知宣徽院事。”知姚居任之子为景初。其次,《姚枢神道碑》云“居政生太师、左金吾卫上将军、虔州节度使景祥”,及《姚璹墓志铭》亦称“皇祖左金吾卫大将军、上柱国、吴兴郡开国公讳景祥”,两者所记姚居政之子景祥的官职除环卫官相同外,其赠官、勋官、爵位及差遣皆可以相互补充。

$ E. a4 @& A2 b# U  O8 `5 ^
由上文可见,景初与景祥为兄弟行辈,不过同辈人中最负名气及政治地位最高者要数姚景禧。按,姚景禧因犯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之名讳,后被更名“景行”,《辽史·姚景行传》详述其个人履历,……

8 M3 }, V% ]* h/ t
——元代也有姚璹。
姚景禧就是姚景行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5-29 06:58
姚尚明 发表于 2018-5-28 22:25
: l8 ^5 d3 e3 ~- P錡0 e& v# A) E: g- {8 C2 [7 B$ l- J+ I/ u' h7 J' v$ ?6 i3 ?# S) G4 u/ l, a9 e
                  ...

; i- g+ Y1 @. q8 |" r      你对枢燧姚氏世系图的新发现:五代人起名很讲究,金水木火土五行相生。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