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姚氏宗祠》简介--祠堂公告(福建版)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0-19 04:33
标题: 《姚氏宗祠》简介--祠堂公告(福建版)
 本帖最后由 姚廷明 于 2016-10-19 05:01 编辑 
; O; G; D0 U# Y( \  n, x. @& L1 h% b/ q
福建拍了30个祠堂,拍摄时间是今年四月份,至今已经189天了,至今只收到祠堂简介13篇,不足半数!无奈!  @4 t3 g' R" J. j- u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0-19 04:35
 本帖最后由 姚廷明 于 2016-10-19 04:38 编辑 
, D# h. R. r6 S) b+ m/ S9 M3 a1 E$ N* F; q( C
 
1.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湄洋村姚家村《祠堂》简介
 
$ ^  {- ?4 ?+ a& t
该祠堂位于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湄洋村姚家村。始建于清朝,至今已经重修两次。最近一次重建于2015年9月。该族始迁祖登仕公,清朝时居于福建福州清皎姚澳,后万九公分迁于柘荣。本族从清朝迁来后,繁衍至今有700至800人口。
! |. {8 k$ f6 w" e$ p  T- ]$ q% h本祠堂排行:萬、登、渊、義、智、伯、聪、子、景、 水、仁、文、萬、宗、伯、光、瑞、甫、仲、绳、光、兆联、步、广、进、陞、 增、发、積、餘、庆。
5 }1 z0 d" {- Q
该族迁入柘荣一直流传一段传说:有志公儿子开元八年,进贡五次荔枝,龙眼上贺曾御赐紫金带,位五品俸禄,但第六次出朝采购进贡荔枝,时值六月,遇风雨逾期未归,荔枝龙眼腐烂,不敢返朝。故在福州东街居住以打铁为生,后生四男两女,后有萬九公至義公由清皎迁入柘荣。
  Z0 v, H' G3 g5 K9 i4 w0 E    联系人:姚建新18959316531
    微信名:柘荣仔
( T( |4 X! f% Z9 I$ A' u$ H/ F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0-19 04:41
 本帖最后由 姚廷明 于 2016-10-19 04:44 编辑 & @% K: n. P$ F& J' [6 y
( I' x0 v' n3 i: x
2.福建省莆田市霓坡埔尾【凤公祠】简介
; f8 m2 _$ v) ]: l. S( g: d霓坡埔尾凤公后裔起源
闽中有姚‘世桢’起,(唐)奉礼郎侯官大尹入闽,祖籍河北江州。舜系94世弘庆传有五,长-名廷字孟玉以孙文彬贵,赠朝奉郎;次名远字孟瑜;畹-泗州参军、畴、疄皆无传。
   孟玉传一子凤公字世瑞,孟瑜传一讳天明字世桢。
   迁徙沁园
   据传天明公入闽为官,堂兄凤公旅中闻风,来闽探望,见霓坡沁园山青水秀世外桃源,择而举家居焉。有儿文彬乙丑春及第,拜枢密学士,监修国史,德闻天世;文彬传有二,长‘渠’(宋)开宝进士,次‘池’无传。
   赘婚苏州吴江
   渠公传有三,长‘玄’徙居苏州赘吴江郑氏,次‘黄’三‘白’;‘玄’传一,名‘玖’虽居苏州常念先祖文彬之训,尊祖重祀,再传而有夲传二,长‘汝继’娶和氏,早卒无嗣,次‘汝承’传一‘溥’授校尉谪戍青丘寨。
   履任上饶、复迁闽中
   ‘溥’传有二,长‘昌期’有裔孙姚华登第者其裔,姑且不表,次‘昌裔’贡士梧州训导,传二,长‘一元’无传,次‘一之’有二‘中孚’公上饶主薄寓廿五都,次‘大有’传一,名‘十一祖’再传而有‘崇’爵号尊空山,(元)进士右丞都副使,避难自苏州迁涵江书院巷口,传有二‘瑀’常州巡检,至大(1308-1311)年间随父‘崇’迁居入莆,‘琚’无传。
   闽中析居 
  ‘瑀’传有三,长‘鉴’迁埔尾,次‘铜’三‘铁’迁居仙游。由此论证:埔尾有姚从‘鉴’起,凤公十五世远孙矣。
  ‘鉴’传奕庆,刚果自持,以非罪挫郡守,奏闻于朝,越数岁得申,里人皆壮矣,传子一‘绍秩’。
    十七世绍秩,传有四--‘祺’承德郎户部主事,‘祚’、‘福’、‘寿’(莆田凤公后裔中兴)
    科第济美
    十八世‘祺’传有四:‘贤’‘良’‘方’姑且不表,四子‘正’正德辛巳进士,户部郎中迁安庆知府,授南京户部、浙江司主事兼本部员外郎北京户部郎中。
   十八世‘福’传二长‘宫’,次‘啇’-封太常博士传二,廿十世‘鸣鸾’正德辛巳进士,淳安知县、按察御史,‘鸣凤’正德丁丑进士,监察御史,疏劾郭勋忤旨罢职,得申加赠光禄寺少卿。
    霓坡埔尾祖屋(本文由凤公34世‘传’字辈1936生人洪林宗耆讲述)
    ‘凤公’埔尾派中兴,择地兴建‘大宗祠’于凤巢,坐北朝南,用地约120平米,前峙壶峰,背靠襄山,内供凤公等列代先人神主,在宗祠前立双旗杆(在祠堂前立旗杆在本地是绝无仅有);时有友人赠联一幅于宗祠:兄进士,弟进士,一天雨露;南乌台,北乌台,两地风霜。,宗祠对联:吴兴宗传家声大,韶溪待御世泽长。再传有鸣鸾子‘姚虞’嘉靖壬辰进士,按察湖广御史,形成一门三御史而再传佳话。   
   时‘啇’公挖渠引水,自洞庭沟引水河道绕古塘学社经大宗祠,出连卓坡河道,以壮地理及春节游船尝灯,在挖渠时不慎于旗杆前挖破凤穴(红土伴水溢流,挖开后里面有大量谷皮)。
   光绪未年至民国初期(与旧谱中断7世),传33世,起用对联辈字:世、传、孝、友、昭、宗、德,家、振、文、明、焕、国、章。文革时期,曾经为国家仓库、红色连驻地,文物遭受重创破坏迨尽;后来因族人无居,借住宗祠、而私占建房。现祠堂破烂未修。全村姚姓人口越500,辈字在‘世’至‘昭’间。
供稿人:姚金华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0-19 04:43
3.福建省莆田市韶溪姚氏祠堂《尚公祠》简介
 
(福莆韶溪姚氏简述:)
 
  公讳天明字世祯,江州录事参军孟瑜子;于公元897年(唐)乾宁四年,奉礼郎侯官大尹入闽,秩满卜居福莆交界江兜韶溪山,生三子分孟、仲、季三房。
   季房公讳文诗字肇周,三代单传,五世坦公得二子,长求仁公置业游洋(仙游)而析居,次安仁公,宋元符三年(1100)李釜榜进士,莆田姚氏首登科第,知书达礼,精研《四书》、《五经》官至文林郎,政和间(1111-1118)任永春知县而择居;。
   孝亲视事名臣志,采绣立坊御笔书
   八传宗之公字元仲,宋绍兴廿七年(1157)王十朋榜进士,宋室名臣,初授吉州(江西吉安市)司户参军,乾道五年(1169)应诏回京升国子学,寻迁太常博士兼吏部郎官。        
   公传有二,长‘榘’字循夫;宋隆兴元年癸未(1163)木待问榜、进士第,官从政郎建州录事参军;次‘楶’潮阳县尉。
   榘公致仕,自游洋迁居冲沁,嗣子仲房翊夫子德裕过继,数传而有公‘仲玉’子四,万一迁徙广西玉林,万二、万三失联,四子万四传三‘仕诚’旧厝、新厝房开族祖、‘仕规’顶江、下江房开族祖、(现冲沁保持四房)‘仕启’东门兜房开族公。
    恩宜褒宠披龙德,福广家邦焕凤章
   东门兜开族仕启公,三世有公鸣和字廷和,成化十九年(1483)福建乡试陈仁榜举人,成化二十年(1484)李旻榜三甲第137名进士。官户部主事,明代书法家。 
      洞庭姚氏简述: 
     洞庭有姚‘尚公’始,鸣和公玄孙,(明)嘉靖年间[ 朱厚璁世宗皇帝年号(1507-1566)]迁徙洞庭开族发祥,继有:尚、竣、孟、樊、#、#、#、#八世,(因谱丢失,曾经藏谱者作古,依老一辈零碎记忆,辈字八字难全)
       尚公二世‘竣’字有四,竣发、竣¥、竣先、竣#四房发祥,竣发顶厝房、竣¥四房头、竣先下宅房、竣#四房开科,世称顶四房;七世超九(四房头)公传有五儿,再发祺祥,九世汉、万、玉、远诸公。分下四房:石厝、顶宅、下亭、新厝。十世起八字重排‘宏、开、信、振、德、绍、祖、宗’于2009年洞庭姚氏族谱继修,延续八字‘忠、孝、仁、义、继、承、创、新’。
   洞庭姚氏宫观、祠堂;宗教是本土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载体,形成于东晋,唐初随人口迁移传入兴化大地。
   《洞庭宫》驻地八姓所有,始建于(明)成化 (公元1465--1487年)年间,(清)乾隆54年己酉(1789)重修;(清)同治13年(1874)大修,有碑记叙为证。在文革时期成为各生产小组仓库等集体场所,文物遭受重创破坏迨尽。于1991年重新全面扩建、重新。
   《毓麟府》姚姓所属,始建(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顶宅房振洪发起,土木结构进深5米,供天前圣母(陈靖姑),左边鲁部大神、鲁府姨妈,右边供田公元帅(雷海青)、张公圣君(张兹观)。民国三十六年曾经修持大醮、上刀梯,并有值得纪念的前所未有的一场‘电光影’放映。于83年重修,此后陆续扩建形成规模。
   《大孝祠》洞庭姚氏之大孝祠延续沁园香火,孝德守世,以德为邻。建于明未,距今四百多年;土木结构、民居平屋结局,建筑面积230多平米,分上下两厅连体式回廊,在鸣和荫庇下,设有前程木与马鞍石敦(象征门当户对)以显贵,内供肇姓太祖重华公,入闽始祖天明公,户部员外郎鸣和公及开族祖、各房始祖公神主。
    朱子曰‘祖宗虽远,祀不可不诚’祠堂乃族人祭祀先祖之圣洁宝墀,宣扬忠孝仁义,伦理规范神圣之场所,洞庭姚氏现有人口约3000;1991年在族人热情捐资下,祠堂进行一次全面的翻修、晋主,重新面世。
 
供稿人:姚金华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0-19 04:47
4.福建省莆田市天明公《沁园大孝词》简介
 
韶溪姚氏之源8 D' a! j! c; V. g2 d! V/ O& e7 H
  福莆韶溪姚氏源出固始,公讳天明字世祯,(唐)弘文馆学士思廉公八世裔孙;进士致仕,授奉礼郎侯官大尹,于公元897(唐)乾宁四年入闽,秩满卜居福莆交界之江兜韶溪山(今隶属福清市),生三子分孟、仲、季三房,科第继美、瓜瓞延绵、散居各地;莆田沁园姚氏系出季房。
9 q8 y$ A5 e+ e# f, M   季房公讳‘文诗’字肇周,三代单传,五世坦公得二子,长求仁公置业游洋(仙游)而居;次安仁公,宋元符三年(1100)李釜榜进士,莆田姚氏首登科第,知书达礼,精研《四书》、《五经》官至文林郎,政和(1111-1118)任永春知县而择居。. Y6 }9 w$ L3 R+ d' G# f& U
   求仁公传一讳朝宝,再传有孙宗之字元仲,江南西路提刑副使,敕命居家视事,立坊‘彩绣’御笔题书,风节名臣祀乡贤祠赐春秋谕祭,生二子,长‘榘’宋隆兴进士建州录事参军,次‘楶’潮阳县尉而卜居 。
0 c' j4 p. P: [2 F: O   ‘榘’公致仕,迁居沁园,参军无嗣,仲房诩夫子光禒谙记,德裕过继得强枝实,二传而有念一公字‘景清’广东平远县丞而卜居于斯散播烟火、念九公传千二、千三, 千二传仲玉,仲玉传有四,万一析居广西玉林,万四传三仕诚,旧厝、新厝房始祖、仕规,顶江、下江房始祖、仕启东门兜始祖;沁园支房沿用至今,辈字待考中@@@@@@8 ^  S0 ?9 R, o. X( g5 ^; C# [
   沁园姚氏《大孝祠》
8 H5 N- N# {5 f; a( t0 V  舜系110世仲玉公,率子孙感先人之德以明伦,兴土木修建安明宫及宗祠,有对联一幅佐证‘玉而食春禘秋尝;仲可怀嘉言懿行’祀仲玉公且追参军及提刑、奉礼郎等列祖;坐乾向巽面瞮塘堂二翼,两庶广三丈、深六丈,吉辰据后圣寿诸山,潘于左九峰峙于右翠菀如萁,殆天胜者,启於壬午之葛以次年春莫告竣。(万历十三年岁次乙酉族贤文炜编写的《仲玉公宗祠记》为证)
: n2 V1 J, q% S# Z3 w  再传则有公‘克芳’传二子,长鸣和(明)成化廿十年李旻榜三甲进士,重新宗祠。, v& Z4 L0 O/ d$ A
  现莆仙姚姓宗亲逾越三万之众,繁衍甚广;大多为天明公后裔,部分为世瑞(凤公)之裔。
) F# ]/ D1 m" Y9 z) k( U' j! z% N* C- V, _( M% L
韶溪世泽    
(五言)  
洞天居士  撰
    
虞舜盛名扬       万年端绪光       
儿孙勋德广       胄裔福功昌       
网络圆香梦       键盘传顺祥       
韶溪源本远       沁水沃流长           
 
供稿人:姚金华13860985899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0-19 04:57
莆田拍了三个祠堂,这三个祠堂简介都写好了,是金华宗亲一个人写的;宁德市柘荣县是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写的,这个祠堂的简介是福建省第一个写好的,我拍过祠堂一个星期他就给我了;永春县祠堂简介也全部写好给我了;晋江的我拍的最多也拍的最早,至今还有好几个没提供简介;福州的我拍了8个祠堂,至今一个未交!
, l8 m( o- G! U/ j其实我都说过多次,实在没的写就写一个地址也行,可惜福建30个祠堂至今我收到的简介不足半数!
% k3 m8 |, p# T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10-19 06:19
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写个自家的祠堂简介,为什么这么难?这么拖?——令人困惑,令人思考!
3 o& Z( a* i4 r" f) x* x9 L+ s# `: w* o: |( Q
@姚耀华 :祠堂简介不硬性要求8百字, 3百到8百字,能讲明白就行,基本要素是:明确和具体的地点,祠堂名称或堂号,始祖或始迁祖,联系人或供稿人及其电话(以上是必需的);排序辈字,祠堂概况或特色,祠堂和宗族著名人物或故事。
  W, a1 l1 E6 f- a2 c; J' o; L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10-19 06:21
0 s2 Y* J3 M6 \$ D; [* o
姚廷明说:有些祠堂简介之乎者也的搞了一大堆,但是就是不按要求写,甚至连祠堂所在地地址都不写,真不知道让外地宗亲如何寻找,你家的祠堂再厉害别人找不到有什么用呢!
; V$ I* b' c* v  g/ s
作者: yqllz    时间: 2016-10-19 16:04
  [( `) D& e( |( e( F# x. D
廷明老:晋江祠堂简介钱仓、伍堡、山头、后埭头已经送交。目前还有,古山、樟井、瑶前三个祠堂简介没有送交,庆礼已经和他们多次联系,沟通,争取早日完成。
作者: 种福堂    时间: 2016-10-19 16:06
姚廷明 发表于 2016-10-19 04:41
! `6 F( H1 U+ I2.福建省莆田市霓坡埔尾【凤公祠】简介0 I/ }1 K. r, G0 A: V$ d0 U
霓坡埔尾凤公后裔起源闽中有姚‘世桢’起,(唐)奉礼郎侯官大尹入 ...
 0 r1 f7 y  @4 F5 `3 J# d/ Y9 ~" t
祠堂简介真不好写,就如我这里的解元与文魁两款匾额问村里的老人他们也不知道所以然。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6-10-19 18:24
请福建有拍过祠堂的宗亲抓紧时间写简介,支持廷明老的工作。1 N) _8 ~; P' `+ R/ B2 A& J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6-10-19 21:35
6 o6 v7 c7 z! t2 u& I廷明宗亲书写和整理的福建三个祠堂简介完成得非常真实,全面和详尽!而且急切地期待下步自己将付出的工作和劳累!这种办事认真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对此点赞!
( S" ]2 o* v. e( @8 ]0 @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0-20 15:01
0 K; O% V* u0 H; [  ?6 h* X  n
《祠堂简介》可以知道多少写多少。* S1 L5 U7 f$ B+ o* [3 M9 |
实在不了解情况就写个祠堂所在地的地址:
* n  W2 L6 W% l% i* V; }什么省、什么市、什么县(区)、什么镇(乡)、什么村;7 |- A) S# `) |3 o# q
再写一个祠堂的联系人姓名,以便外地寻亲的宗亲联系。
6 b9 d( [3 V8 P8 @$ [5 F) ^  w如果没有这两条,拍过的祠堂也会舍去不纳入画册,因为如果连个地址都没有,仅仅印一张祠堂的照片放在画册上是没有意义的,谁也不知道是哪里!那就是一个房子的照片还有什么意义呢?除非那祠堂盖的像天安门一样,否则谁也不知道是哪里。; p# T( D, X! a; i2 u/ e' g. _; u# v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0-20 15:04
 本帖最后由 姚廷明 于 2016-10-20 15:05 编辑 0 {; u1 J) i: W( \/ T6 J" e
4 N: S& X2 ~7 u3 v8 C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桔里《姚氏家庙》简介
 
桔里,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内坑之古称。桔里姚氏为泉南望族,族裔在本乡主要集中在古山,古山位于内坑镇区,地理位置优越,南近晋江安海镇,北靠南安官桥镇,沈海高速公路及福厦高速铁路晋江站均离此不远,著名的桔里姚氏家庙就在古山村中。
桔里姚氏源溯河南固始县。入闽始祖姚天明,唐朝乾宁四年进士,入闽为侯官县令,居莆田福韶溪。天明公五世孙姚安仁乃北宋进士,以文林郎知晋江县,以从政郎知永春县,安仁公次子姚朝望乃国子监太学生,择桔里肇基拓业,是为桔里姚氏开族始祖。传数世有十六孙,俗称十六房。现居桔里(古山)有四房,即岑上房,下田房,仓边房,金厝房。至今已传三十多世,历九百多年。桔里姚氏自从以来,繁衍日盛,瓞瓞绵绵,族裔边布海内外,总人口近二万人,晋江、南安主要派衍有田坂、山头、后埭头、曾井、永宁、安海、窑前、前村、玉井、南村、丰州埔头、加塘、五堡、大霞美宅内、磁灶沟边、福州平潭等地。旅居海外主要有菲律滨、新加波、马来西亚、泰国、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人口也很多。
姚氏家庙始建于宋、历代多有修茸。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家庙破损严重,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和镇区的建设规划,经海内外诸宗长贤者提议家廟择新址重建。经族内众宗贤多次审议,最后决定择新址重建,新址按古仪择地本村龙埕,古地依上临水,有乾山龙,戊山旺,水流回东之象,实为旺族育才之佳地。新宗祠建筑设计保留了闽南古建筑艺术精华,又前瞻了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华侨大学建筑设计院绘图,最终审定,即主体建筑为三层楼宇式,1996年。桔里姚氏新祠宇落成告竣。此次姚氏家廟的重建及顺利完工得益于宗长姚荣辉、姚加波、姚琼山等先生倡举,并带动海内外宗贤踊跃捐资,衆族人齐心合力。
现桔里姚氏家廟为晋江规模最大祠宇之一,闽南建筑风格突出,整体威仪高大,耸入云天,扱富特色,堪称祠中杰作。全祠上地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二千多平方米。祠宇前设广场,万草绿树相映,并建有灯光球场。周边围墙龙跃状,琉璃顶与主体相谐调。家廟并列三大门,中门对联“桔里家声远,历山世泽长”及其横额“姚氏家廟”乃是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所书。家廟门廊宽阔,四根巨型廊柱顶立于坚稳的基座上,气势夺人。步入家廟,一层为可容二千多人的大厅,正中设戏台。二层为祀奉桔里姚氏历代先祖的礼堂,正中设龛供奉列祖列宗的牌位。三层为祀奉姚氏始祖重华圣帝即舜帝的礼堂。二、三层装饰富丽堂皇,镶金饰珠,光彩夺目;礼堂内“三省名官”“进士”等匾额高挂,昭士着桔里姚氏辉煌的过去,布列的楹联阐述了其历史的不凡。
桔里姚氏历来人才辈出,本世纪更是俊杰瓞出。现荣登大学以上学者数百,博士、硕士、工程士不断出现,各行各业均有佼佼者。军界有中将级、政界有厅处局,工商界有企业家。在海外,除已故的姚荣辉、姚加波等宗长外,还有姚琼山宗长及姚志图等一大批新秀。海外侨亲历来热心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除建宗祠外,还引自来水、铺筑道路,捐建内坑中学、教学楼、礼堂、体育场等一系列有益家乡的义举,为故乡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桔里姚氏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很小的缩影,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桔里姚氏将有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兴旺的明天。
供稿人:QQ齐峰
联系人:姚天送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0-20 15:08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湄洋村姚家村《祠堂》简介
 
该祠堂位于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湄洋村姚家村。始建于清朝,至今已经重修两次。最近一次重建于2015年9月。
该族始迁祖登仕公,清朝时居于福建福州清皎姚澳,后万九公分迁于柘荣。本族从清朝迁来后,繁衍至今有700至800人口。
本祠堂排行:萬、登、渊、義、智、伯、聪、子、景、 水、仁、文、萬、宗、伯、光、瑞、甫、仲、绳、光、兆联、步、广、进、陞、 增、发、積、餘、庆。
该族迁入柘荣一直流传一段传说:有志公儿子开元八年,进贡五次荔枝,龙眼上贺曾御赐紫金带,位五品俸禄,但第六次出朝采购进贡荔枝,时值六月,遇风雨逾期未归,荔枝龙眼腐烂,不敢返朝。故在福州东街居住以打铁为生,后生四男两女,后有萬九公至義公由清皎迁入柘荣。
    
联系人:姚建新18959316531
微信名:柘荣仔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0-20 15:12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安海镇后埭头村历山姚氏顶厝新厝柱祖宇简介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后埭头村历山姚氏顶厝新厝柱,系晋江市内坑镇山头村历山姚氏十四世祖一寿公派所传衍,海内外裔孙逾千,供职农工商军公教,皆有建树,或现役少将中教,或科局处级干部,或
博士工程师,或办厂经商,山头村姚氏系内坑桔里长房岑派一世祖望回公所肇基,因时湮远,谱牒失遗而难以详载。
后埭头村历山姚氏顶厝新厝柱祖宇先时有二。首建顶厝份“正祖厝”于“新祖厝”之东,“前祖厝”于“新祖厝”之南。正祖厝何时建造,至今唯存残址,无从考究。凭先祖言传,前祖厝,新祖厝系一百四十八年前,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岁次甲子年所建。期时有述果、事禄二公商于台,堪称富豪创建新祖厝,建前祖厝二幢,坐向艮坤兼寅申,时顶厝份派下新厝柱。另述果,述求公兄弟述印,述仍,述失名公住居台湾竹围仔,述嘉公住金门,述扶公住台湾鹿港胡仔里。然正祖厝年久失修,顶厝述求公等灵位迁徙前祖厝。岁序速易,瞬经六世有余。时公元1993年,裔孙姚庆马,姚加荐,姚庆广等倡修前祖厝,重建谱牒,讫今近念年之久。
时逢盛世,裔孙亨昌。近乡邻里诸祖宇重新者比比皆是。公元2011年辛卯九月,裔孙姚道容,姚建安等倡重建祖厝,经合族同意,山家勘察,当境信杯,择新祖厝原址翻建为顶厝新厝柱祖宇,正祖厝辟为公共活动场所。公元2011年辛卯十月初四日启土兴工,公元2012年壬辰二月廿九日上梁大吉。是年十月初五日举行落成奉先升阶庆典,工程告竣。祖厝占地758㎡,建筑面积 313㎡,耗资人民币120多万元。
家谱世系:子孙世永思,继志以述事,端望贻嘉庆,道孚焕学滋,
文章新景运,忠孝辅昌期,在尔仁恩协,于斯典则垂。
- N' g* k& A- Z6 l; D+ X
供稿人:姚道容15306967988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0-20 15:18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内坑镇山头村《姚氏祠堂》简介
 
山头姚氏家庙(宗祠)坐落在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山头村,该村东邻后山村、东宅村,西邻下洪村、石湖潭村,南邻上岺村,北邻亭顶村。相传明朝崇祯年间,此处择为金太傅之墓葬地。幸赖祖先结好地理师,改葬他处,即定为宗祠(家庙)之址。因年久失传,何时兴建,几度重修,无据可询。直至民国三十四年岁次乙酉重修,相隔半个多世纪风雨,频临倒塌。宗亲众志成城,慷慨解襄,于公元1995年岁次乙亥重建。
山头村姚氏开基始祖望回公。望回公是桔里姚氏长房长孙,岑上派第十世肖宁公之三子,于明朝洪武年间开基山头。
望回公传三子:真山、真道、真瑞,即分长、二、三房。至十七世刚直公分支安海后埭头村,廿二世进士鹏飞公居广东潮州府潮阳县。
山头村姚氏现人丁兴旺,在本村姚姓人口有2300多人,旅居缅甸有500多人,港澳、东南亚有200多人。
字行第:
子孙世永思 继志以述事 端望贻嘉庆 道孚焕学兹 
文章新景运 忠孝辅昌期 在爾仁恩协 于斯典则垂
溢行第:
居歆申锡福 奕禩衍绵长 荟萃隆崇报 质临廑饬康
昭兹谋翼显 亘古烈休扬 祖德流辉耀 腾国素恒光
 
供稿人微信名:崇诚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0-20 15:2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钱仓《姚氏宗祠》简介
2 N5 _, g2 x  B         钱仓 ,史载为元代国朝军世袭千户侯课税之仓禀,因而成名。元明清时代钱仓隶属泉州府十三都劝善里;而今属福建省晋江市永和镇镇区。大明洪武庚午(公元1390年)一世祖十二郎公,见横山之原土厚而腴气刚健,乃生息繁衍风水宝地,遂遵祖愿徙而居焉。六百年来,钱仓姚氏枝繁叶茂,人丁兴盛,已经蕃衍二十三世,家乡人口二千人,另有四千余族人旅居菲港台澳及东南亚,是晋江著名侨乡。' n8 B: Y: \3 z9 G4 o' r
        钱仓姚氏宗祠始建於何时,因年湮代远,史载不详,难以稽考。依据闽南“建祠必修谱,修谱必建祠”的传统习俗,参考族谱中明朝隆庆丁卯(公元1567年)以及民国癸酉(公元1932年)两份谱序,可以推断宗祠首建於明嘉靖时期,甚至更早,可以确定我们的祠堂已有四百五十年以上的历史。图片中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的祠堂是共和庚午(1990年)钱仓海内外乡贤,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慷慨解襄耗巨资於原址依旧制翻建而成。祠堂坐向巽乾巳亥,以大门、下厅、天井、前厅、厅堂为中轴,纵深三进,五开间 ,是典型的闽南风格“石鼓、木柱、斗拱、瓦砌”、“出砖入石”、“燕尾脊”“宫殿式”传统建筑。
6 f5 ]$ ]( ?+ ^& u        钱仓祠堂曾於清光绪丙戍(公元1887)、清光绪甲午(公元1893年)及民国戊子(公元1948年)三次迎迓、恭奉重华圣帝、虞思公、陈胡公三圣像,并於共和已未年(公元1979年)伊始,每年农历四月十五重华圣帝圣诞日,举行隆重颂扬始祖暨祭拜钱仓姚氏列祖列宗仪式而名闻遐迩、誉满海内外。9 Q  z5 s' R6 K. d
        步入钱仓宗祠,让族人引以为傲的当属高悬柱檐上光彩夺目的“百善孝为先”、金光闪耀的“舜裔第一家”、熠熠生辉的“陶邱世泽”两块匾额,以及祠堂立柱镌刻的言简意赅、寓意深远的楹联了。这些楹联蕴涵丰富文化内涵,或宏扬宗功祖德、或诠释家族渊源、或戒勉后昆励志的,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N! T7 h+ J4 r$ |
        一、 叙述先辈播迁徙居,开基创业艰辛历程的;4 M2 \( @# u1 W3 ^
姓衍姚墟自虞夏商周迄秦汉袭封郡王忆当年并歆帝祀;: ~, G& p" h' M* t3 x$ L# z4 a
支分固始由闽莆福邵至泉晋卜族钱仓冀今日大振家声。
/ I1 [4 R! Q: Q4 u" F& S( p        二、 颂扬祖先礼义仁德,彪炳青史辉煌史迹的:/ a. H, p8 @7 ~$ Z$ k! j
商升称宾辉俎豆;
+ ^& _# X) l1 Z6 l/ r周庭备恪衍箕裘。( ?9 G: q  k# R* _3 y
十世同居门敦孝睦;
! V6 x9 Y1 i2 V/ g1 I" `双峰退隐学尚介青。* T9 h+ c% [# ?
/ M: e3 w( p4 N) B5 [
书撰梁陈瀛洲驰誉;
% F6 ^) _3 `1 y+ d6 ~勋高成旅夏后称贤。
% |7 b5 L7 z/ a- v4 b1 U! B: d9 @2 F       三、 勉励后人尽职为善,传承祖业励志格言的:
& e3 D. a; c. `; E* I( P6 d7 z孝睦传家全旧德;
$ F3 d9 B/ G5 E$ x; \0 e! y2 o文章经国掇新猷。
竭力耕田即是历山子职;$ [4 g6 i) H: d# V5 Y
与人为善宜迪沩水前光。
' O9 J" y- g" x8 W4 V! A% E" ~, ~! G% J
率乃祖攸行竭力耕田共子职;" V7 P) o& c: }5 |5 W
取於人为善察言好问仰先型。
! N! Z' y: s8 c        四、 阐述家族血缘,宗族衍奕水木渊源的;; x4 m3 G9 E+ h  o" O
有沩子孙容;: O/ [. ]+ o' C
瀛洲学士家。
虞陈胡田同派;
/ h: ]+ D+ \8 d3 W陶渔耕稼起家。
) Z4 r9 N# \/ j' L! X- Z0 x$ h' Y, r孝友传家源承妫汭;
- [! m. t# K/ \- ]# h- F% o文章华国书撰梁陈。
' B. z/ ^7 O+ S) m6 u+ I5 ~       拥有如此丰富文化底蕴,悠久历史的钱仓宗祠当选“福建名祠”可谓是顺理成章,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 O6 S# y& J7 F             闽南晋邑钱仓舜裔一百二十六世姚庆礼撰文* Q8 e2 `" K) Z& U
1 x3 z9 e$ S' O  ]
: }+ \& k/ }/ w1 B: h; Y" _! A9 |# x
 
作者: 姚荣玟    时间: 2016-10-20 17:28
' U/ \; e6 j; W2 y( _
廷明宗亲辛苦了!给您点个
/ e5 h2 W7 a2 V/ X                                      赞!
# k7 n! W" M0 j$ T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6-10-21 06:22
: A% P, Q% X5 \( _: z# c! e8 v/ g
廷明宗亲受累了!您真是好样的!您真是牛气汉!我也要给你点个赞!
3 n5 l- x7 V" ]. p8 j
作者: yqllz    时间: 2016-10-21 10:31
( X5 Q4 ^+ b. }7 Y+ L6 _7 Z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安海镇后埭头村历山姚氏顶厝新厝柱祖宇简介,有几处错别字:一、少将中教,应为少将中校;
二、期时,应为其时;
三。念年,应为廿年。
作者: yqllz    时间: 2016-10-21 10:34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6-10-21 10:44 编辑 
; V. M! C- J5 t$ R# }
( L* ~* x- e( a& V1 u0 ^/ K5 ^. x* _+ F# I) p) ?. K" g' b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内坑镇山头村《姚氏祠堂》简介几处有错:一、频临倒塌,应为濒临倒塌二、溢行第,应为谥行第。
 
作者: yqllz    时间: 2016-10-21 10:43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6-10-21 11:31 编辑 
3 Z3 n4 n$ _5 d1 a% T& x, r# n- \) y* W5 y
: Y, {. U8 y$ U福建省泉州市晋江桔里《姚氏家庙》简介
有些地方有违史实:钱仓老人会、伍堡老人会正在与其交涉、核对中,他们让庆礼转告廷明宗亲这个事情,以与备案。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6-10-22 08:42
1 ^! T8 o5 j5 S5 ?; i$ {宗族大事,严肃认真,有错必纠,利姚利民。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10-22 09:31
' P/ W# ^7 R" W4 X! Y& V" T9 _/ k3个莆田姚氏祠堂简介,3#,4#,5#,我作了修改,已在姚网另发专帖供姚金华参考。6 C, g8 l9 J+ R! F3 c5 J: L: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10-22 15:12
0 N. [5 T$ I9 f% s8 U( A, G
            自家祠堂简介真不好写,有什么比较好写?
6 o2 P: D. u2 Z' @9 [      是你未仔细读谱,是你对你族还缺点了解。
! l+ A' |- S( d- d! _& C       解元与文魁两匾那么大那样光荣地悬挂在祠堂里,怎么就不知道呢!
: k# p0 _2 ^% ]$ y# s% I+ X) e3 o  _
作者: yqllz    时间: 2016-10-22 15:55
( \, Y+ c) y4 X8 \* s7 M8 K
宗族大事,严肃认真,有错必纠,利姚利民。公瑞宗亲说的太好了,我们这一代有责任、有义务把文革被破坏的家谱完善,为子孙后代留下正确的世系,我们必须“严肃认真,有错必纠”!
& f# e% z9 ?! z% r1 R4 l! y) |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6-10-23 04:44
" Z8 g: k: l" V. F
完全赞同和欣赏您的认知和举止!姚氏宗族的发展和未来责任在我们肩上,这是我们共同的义务,也是我们一致的理想!
% w- |4 d* a/ s9 ^; X6 j9 d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10-23 07:45
4 y2 ?* A$ J1 u  y( y      我看;庆礼可以告知廷明,但要靠晋江姚凤公派宗亲与晋江内坑桔里韶溪派宗亲双方平心静气地理论辨清和解决。0 L6 ]3 c9 Z1 Z4 _& V* z, f4 `' ^
      武器的批判必须用批判的武器。- A2 @2 ~' o, K# J6 h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10-23 07:57
+ K) g; [) p. b6 z            我看;你庆礼可以告知廷明,但还是要靠你们晋江姚凤公派宗亲与晋江内坑桔里韶溪派宗亲(联系人姚天送,供稿QQ齐峰,桔里家庙主事管事人)双方平心静气地理论辨清和解决。这是上策,彻底解决的办法。. F& N3 S6 w/ o- f
       武器的批判必须用批判的武器。
$ W+ n4 E2 E, j( i0 E  k
* ?  y7 l& l0 R8 [1 V      在2014年莆田姚氏委员会成立大会期间,我就对莆田姚振泉市长和福州姚恩健说:不能忘记福建和莆田有【唐】姚凤公派。姚凤公是我韶溪派始祖天明姚公的堂兄。
: J3 \# r( y: T( b3 d8 n0 _
作者: yqllz    时间: 2016-10-23 10:00
/ D0 L( {1 s4 \/ H% U5 t谢谢教授 ,相信庆礼是会以宗族为重,妥善处理宗亲之间的关系的。
) Q9 G+ D% T0 c! M8 ]$ H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6-10-24 05:31
" J+ `9 N4 W" F+ ~3 c, }/ f我们的血液是一样的!我们的亲情是相同的!我们的目标是共同的!我们的梦想是唯一的!
: G8 {0 M, y- K! C% i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1-6 03:32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姜莲村
《姚氏宗祠-福寿堂》简介
 
 福寿堂宗祠坐落在姜莲村锣鼓山下。前有万岁山来朝,左有寨子林山守护,右有湖丘山拥立。面前小溪如玉带飘舞,彩虹似丝绸映衬。青山绿水,四季如春。
 因以前谱牒毁失,据历代相传,福寿堂宗祠系二世祖勃公派下,五世祖瑞明公筹建,六世祖完工。瑞明公约生于明景泰乙亥(公元一四五五年),卒于嘉靖壬戌(公元一五三八年),距今五百多年。历经沧桑,风雨剥蚀,代有修茸。历经族人几度筹资重修,难说金碧辉煌,却也庄严肃穆。加上时逢盛世,环境整护,建成了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祠堂坐拥在“姜桂山间著,莲香水上浮”的人间仙境中。
 永春姚凤公派下勃公生于永乐(公元一四零四年),曾任江西抚州府,广西太平府。为政清廉,卒于官。娶张、江二氏,居桃源上场(今石鼓桃场)。勃公生子五,名仁、义、信、童、成。卒后公、嬷合葬阪头后山马岭兜,公元二00二年迁葬姜莲坑石井寨山。子童公生于明永乐年后迁居永春十九都姜莲村,派下繁衍至今已近二十二世,住姜莲人口七百多人。还有本派后裔分居海外(马来西亚等地)以及国内江西省等诸多地方开枝散叶。
 
 
    福寿堂宗祠延续的行辈(因以前谱牒毁失故导致不全,仍明确的如下):
讳行:应 、大、昆、弘、仕、元、享、永、利、贞、克、和     于、宗、梓、诗、书、垂、燕、翼。                                   
字行:光 、华、绳、祖、泽  、长、保、尔、孝、恭、豫、顺 、 振、家、风。
 
 供稿人:姚腾鹏18065286513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1-6 03:35
福建省永春县下洋镇上姚村《姚氏宗祠-文华堂》简介
 
盖闻宗祠乃人文生发之地,祖德宗功之攸关,子孙之所钟,诗载蓼莪,上溯报本也。
 姚氏文华堂大宗祠,座落村中卧牛山下,坐西向东(庚甲向),占地12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于元丁亥年(公元1287年)始祖十四公肇建,庚申年嘉靖四十三年突遭回禄。至万历四十九年即泰昌一年(公元1620年)九世祖童观、明观公兄弟重建,分长少两房.建祠至今已700余年。
     文华堂宗祠属两重飞檐翘脊,厅堂高大宽亮,古色古香,蔚然壮观。然经数百年风雨剥蚀,难免失之观瞻。于公元1986年丙寅增施华彩,刻鹄雕龙。诚然,先祖创业于前,后人赞美于继,宗祠文物尤宜璀璨。公元2002年壬午腊月,谨择良辰,布漆油光,大宗祠焕然一新,此乃后人一大胜举也。
     据传姚氏九代单传,自宗祠文华堂风水宝地建造之后,确系宜居之所,非但冬暖夏凉,况且无蚊虫蛛网之贻,人丁亦日渐兴旺。而今已有1000余户,子孙3900多人,全村尽归姚姓矣。
      文峰拱峙,佇看名题雁塔,华堂雄伟,行见身到龙樨。国族翚飞重万世,人文丕振奠千秋。
真是:
      卧牛哺乳绵圣裔,禄马饮泉继祖风。
 
福建省永春县下洋镇上姚村姚德阔汇编
                  2015年8月25日
联系人:姚培森13599796578
永春县下洋镇上姚村“桃源襄阳”姚氏后嗣命名字行平列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1-6 03:39
上面这份简介用表格形式表述字辈致使无法排版,在印刷前只能我来再打一遍。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1-6 03:41
福建省永春县
“桃源暘谷姚氏简介”
 
永春由来 “四时多燠”(气候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美誉),故称永春。 
桃源由来 “众水会于桃溪一源”,故名桃源。 
永春古称“桃源”,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东溪上游。 隋开皇九年(589)改南安郡为县,以其西北二乡置桃林场,属南安县。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升为桃源县,后晋天福三年(938)改为永春县。宋元明均隶属泉州,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为直隶州,辖德化、大田二县,民国二年(1913)废州,复改为县。
光烈古称暘谷  南靠舟山,北临桃溪,山水之间形成一片谷地,曙光初照,风景优美,因而得名。暘谷古属里仁乡,1946年区划改变,暘谷与深坂、水后垅以达理溪为界,合为一保,因天马蔡山有南宋进士蔡兹(字光烈)墓,改名光烈保,1959年后改为光烈。
宗祠  据老人口传,“桃源暘谷姚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后因倭寇入侵宗祠及族谱被烧毁,清中期重建。 
公元1893年族亲姚元樟(字楩祚,官章名姚联陞,诰封“奉政大夫六品州司马”)出资重修。
“大宗祠”后来因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族人松青等一再倡议翻建宗祠,各房代表多次集会酝酿,成立宗祠翻建委员会负责宗祠翻建事宜,由原光烈村党支部书记姚泉南任主任,姚泉南去世后,公推姚礼博任主任,族人宗亲踊跃捐款支持,于公元2005乙酉年农历三月十六日动工,是年秋竣工,完成宗祠翻建工作。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宗祠堂构重光暨迎祖灵庆典。翻建后宗祠恢复原貌,坐向“丙壬巳亥”,翌四度室三度;坐落舟山东北侧大崙支脉延伸的山麓;地形为仙人撒网,襟桃溪、临谷地;仍为飞檐翘脊仿古建筑,庄重稳屹于达埔镇光烈村中。
“大宗祠”外观内貌,美轮美奂,重现昔日风采,古风古韵,显示后人敬拜光大之意。   
迁徙与繁衍 “姚凤公”于南唐丁亥年(公元927年)入闽居莆田兴化坡尾尤溪慈谿楼(今莆田市涵江区埔尾村)。“姚凤公”的第四代孙“圣裔公”入住永春,裔孙“选公”的第四子“意公”居永春县达埔镇光烈村(称桃源暘谷),因倭寇兵焚,无资料可证,后晹谷宗祠族人一修族谱时追认“晹初公”为始祖(佐证资料见文后附),至今七百余年,繁衍廿六世。
现在光烈村以姚一姓,遍居新溪、洑溪、东园、岩峰、达中、达理、金星七个村,总人口近七仟人。
据旧族谱记载,族亲外迁福建省内有:安溪县蓬莱镇龙居巷口;福鼎县沙埕镇南镇、白琳、溪尾、竹槛、鹦鹉岩;南平市葫芦山;三明市岩前;永安市麻岭村三际、西洋;大田县建设镇汤头罗丰;尤溪县台溪乡清溪村;漳州、霞浦县葫芦门及牙城牛唐湾。现总人口近三千人。
外迁省外的有:浙江省的平阳县水头镇、腾蛟镇五岱村、玉环县、苍南县大坪头、蒲门、卓洋、寮基、衢州市的常山县球川镇后弄村、龙头芦竹地、杭州桃花村;江西省上饶县花厅镇花厅村、棗山、麻车墩、木桥、板桥;广丰县古城头廿四都、枫岭、田铺、张湾、五府山、田墩外堋、汪坳、罗坡板;玉山县的草弄口村(寨头山);玉山县必姆镇东坑村;弋阳、永丰县白石板、铅山县松柏州、万年县、漳树、吉安;广东雷州市等。以上两省宗亲总人口二万人以上,还有外迁台湾省、港澳地区及海外的宗亲。
“桃源暘谷姚氏族谱” “桃源暘谷”姚氏旧谱,于明朝弘治毁于兵焚,七修族谱(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至今逾一百一十多年之久,这期间一九四八年曾经续修,但因神州鼎革,不仅无果而终,而且竟连文字资料亦荡然无存。二零零六年秋,乡贤伟达、松青力倡第九修族谱并带头捐资,公推礼博为九修族谱理事会理事长,族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于二零一一年完成第九次修谱大业。
暘谷姚氏为桃源望族,枝繁叶茂,源远流长。现在的“桃源晹谷”交通方便,经济发达,文化发展;人丁兴繁,人才辈出;族人宗亲们物质生活步入小康。
行辈表:
字行:暘 均 扆 孟 仕 玉 端 文 世 恒 则 伯 英 扬 云 升 锡 祚 明 允 敦 诚 忠 肃 恭 懿 萱 慈 惠 和 知 书 达 理 贤 杰秀 发
讳行:十八世前讳行不统一,第十九世起讳行为:
仁 义 礼 智 日 月 星 辰 孝 友 睦 姻 修 学 振 武 立 业 建 功                                           
附注:“晹初公”来处、时间及追认依据材料
(1)福建省莆田《姚氏族谱》“姚凤公”派有关资料;
(2)江西省上饶县花厅镇花厅村《桃源姚氏族谱》记载;
(3)江西省玉山县必姆镇东坑村族亲保存的
“嘉庆壬申年”《桃源姚氏族谱》
及“光绪丁未年”《桃源姚氏族谱》。
+ e; v2 ?; l! m) v- r8 X0 W- I; @- J. w1 W2 S, m- Q$ v
             永春县桃源晹谷姚氏宗亲理事会
 姚培森供稿
2016年4月15日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1-6 03:46
我陆续在这个版面上公布各家的《祠堂简介》,目的是为了方便祠堂所在地宗亲查看、校对,也请各位宗亲帮忙多多指点。《祠堂简介》均按省、市、县(区)、镇(乡)、村名称的第一个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发布,不分前后,没有贵贱之分。
% I2 u! c" P7 J/ {  \( g0 c
' k& _1 x1 t2 j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6-11-6 06:02
) l6 l; b+ v' t4 x/ X0 m
向为姚氏宗祠简介付出巨大辛苦和坚守的廷明宗亲致以最崇高的敬礼和感谢!您是我们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和楷模!期待和渴望出现更多的像您如此优秀和忠诚的姚氏宗亲!在此点您一个大赞!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1-6 18:29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江阴镇《南渚姚氏支祠》简介
南渚姚氏支祠座落于福清市江阴镇南渚村。2008年春在南渚始祖希盛公二落祖厝原址上兴建。支祠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面积280平方米。支祠大门正上方是《南渚姚氏支祠》花岗石匾额。祠堂大厅上方悬挂“进士”匾额,祠堂后落神龛内石碑总牌镌刻着第一代天明公至第三十四代先祖神主牌位名录。金碧辉煌,蔚为壮观。
祠堂内有石柱联“分支由玉渚传芳十三世,受氏始舜帝延庆四千年”等多副。还有十几面石碑纪略族史和村事。
玉渚姚氏远祖天明公,公元898年从固始入闽。1120年许,第七世姚选公自韶溪迁江阴石渚(雅称玉渚,分北渚、南渚)发族。玉渚第二十四世希盛公、希捷公于清康熙年间由北渚移居南渚,现已发祥到三十六世“璧”字辈,现有175户近800 人。南渚、北渚姚氏行第字序自天明公二十世启用。
学名:
 访贤立廷仕,国家永昌长,帝子规模远,臣民颂无疆
续:寿富惟敦本,盛宗和同祥,存真宣哲理,立法重伦常
大字:
 仲德志良熙,尔世允公卿,思如芳秉正,嘉璧见太平
续:祖恩泽伟业,文武庆朝堂,英华昭福禄,风雅列名章
用大字联精刻于神龛中间屏风两旁。
 
                               供稿者:姚模清
                               联系电话:13509307825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1-6 18:30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龙山街道玉峰村
《姚氏宗祠》简介
    玉峰姚氏宗祠座落于福清市龙山街道玉峰村。祠堂始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民国十四年(1925年)重修。1985年族人捐资再重修,2003年又重建。
姚氏宗祠坐南向北,为水泥、砖、石、木结构的二层建筑。建筑面积264平米,祠埕120平米,祠堂正面上部为红砖墙,楼线之上开窗。祠堂大厅铺上大理石,中有天井。祠堂内张挂“姚氏家训”及各种匾额。大厅后建有神主龛,供奉玉峰姚氏始祖世晟公遗像。世晟公为唐进士天明公九世孙。
玉峰姚氏在本村至今已传24代,发祥240余户,1300多人。后裔有的定居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和台湾、香港、澳门、南京、杭州、福州、南平、将乐、泰宁、霞浦等地。
玉峰姚氏命名表字序(由18世始)
名:志尚经书敦诗说礼克绍前贤远圣
字:德遵孔孟守义行仁常怀子继孙绳
                          撰稿人:玉峰姚氏宗祠  姚书敬
                          联系电话:15280181772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1-6 18:32
福建福州市长乐《潮山姚氏宗祠》简介
 
 潮山姚氏宗祠座落于福州长乐市文岭镇阜山姚坑村。姚坑始祖能举公(进士,平阳县令,江西安抚使、参议大夫)于绍圣元年(1094)由侯官古灵迁居姚坑。绍兴二年建家庙,绍兴二十年(1150)首建姚氏宗祠。元朝姚谊公再建宗祠。明永乐年间十世祖广孝公合同郑和下西洋,并“还诣祖祠修整谱牒”。清康熙庚午岁(1690)第十九世孔樑公重建宗祠。1944年、1992年又二次重建“潮山姚氏宗祠”。
    祠堂为二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350平米,祠堂埕300平米,竖立四对双斗旗杆碣。宗祠文化内涵丰富,代有闻人。《长乐县志》载:“七世二元十进士,姚坑克世其家”。神龛两旁古祠联“宋室状元府,明时宰相家”。祠堂大厅四壁上遍悬“荣国公”、两面“状元”匾、“参议大夫”、“进士”等14面匾额。镏金的祠联与匾额交相辉映,金碧辉煌,蔚为壮观。
    姚坑姚氏入闽始祖姚棨公,唐末从长安官居福州。其第四子廷义公任闽国盐铁副使、通政大夫,至今传32代,300多户,1500多人。从第十九世起讳字如下:
十六代讳:                     孔仁孟义  士子所钦  学诗行礼  传世大经
十六代字:(从公字起)惟志彦从  公长昌祚  胤同兴隆  显孝德圣  祖发祥鸿
 
                                   撰稿人:姚诗殷 13599410558
 
附:在“明教堂”相片下加注文字
明教堂是座千年学府(书院),始建于北宋皇祐二年(1050),姚坑始祖能举公于绍兴三年(1133)二建,兵部尚书林采于庆元三年(1197)三建,2005年姚坑村民四建。
    在“姚广孝纪念馆”相片下,加注文字:
姚广孝,能举公十世裔孙,孟玙公次子,其祖父姚义翁因夷乱华,嗜志不仕,游学江湖,从长乐姚坑寓居南京苏州之长洲。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1-6 21:37
关于催收《中国姚氏祠堂》简介的第十八次通知
 
经过两年多来的奔波,目前已拍了19个省的将近200座姚家祠堂,大型画册《中国姚氏祠堂》的图片后期制作和祠堂简介收集工作我们计划将于2017年一月份结束,二月份、三月份将完成全部文字工作,四月份完成排版审稿,五月份完成印刷。但是,目前还有一些祠堂简介至今没交,这样拖延下去将会严重影响这项工作的进度,为了尽快解决好这一问题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       再给各位宗亲一段时间,要求2016年底也就是2016年1月31日之前,务必彻底完成祠堂简介的撰写工作,并以:
电话短信:(我的电话号码:13901601177 )
微信:(我的微信号:luyi281177)
QQ信箱:2810992650@qq.com
这四种形式的任何一种发给我本人。
2、       请各位宗亲再仔细看一下自家的祠堂简介,凡是需要修改的,再截稿之前可以尽情的改,改多少次都行,但是务必在最后改动的那份稿件的标题前面标明改稿时间:【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某某时】,比如现在发稿就标明:【2016年11月6日20点28分发稿】 ,这样我最后用稿就按最后发的哪一稿为准,以免改的次数太多前后混淆。
3、       各位宗亲注意祠堂简介要写的主要内容,如果感觉本族祠堂没有什么介绍的,也可以写的简单些 。比如:一、写个地址:本祠堂位于某省、某市、某县或某区、某镇或某街道、某村(地址必须写,而且必须按照现在的送信地址写清楚,没有地址的祠堂将不可以收入画册,现在发现有不少祠堂之乎者也写了一大堆,就是没写地址) 。二、写一下本祠堂也就是当地姚家老祖宗是谁 。当然,能写一下老祖宗是哪个朝代从哪里迁来的更好,传说也行,如果不知道不写也可以。老祖宗这一条要是不知道可以不写。三、本祠堂这支姚姓有多少人,从始迁祖到现在繁衍了多少代,字辈表。这一条要是不想写也可以不写。四、这个祠堂的联络人和电话号码。以上四条最重要的是一和四,这两条,也就是地址和联络人必须要写,这不过就30个字吧,麻烦各位宗亲了。如果连这两条30个字都不写,这种祠堂就是再漂亮,就算美的像“金銮殿”一样,也不能收入画册。
画册中的《祠堂简介》2017年1月底截稿。画册的预订统计工作已经开始,准备2017年2月份开始收款,3月份预定收款工作结束,5月份开印。
请各位宗亲予以配合!谢谢各位宗亲!
 
                  特此通知
                                 姚廷明
                            2016年11月6日星期日
- 
BD6X1374.jpg
(817.01 KB, 下载次数: 508)
 
- 
BD6X1814.jpg
(1010.44 KB, 下载次数: 511)
 
- 
BD6X1972.jpg
(818.09 KB, 下载次数: 526)
 
- 
BD6X2140.jpg
(697.77 KB, 下载次数: 461)
 
- 
BD6X2212.jpg
(867.83 KB, 下载次数: 466)
 
- 
BD6X3170.jpg
(1.06 MB, 下载次数: 456)
 
- 
BD6X7920.jpg
(1.06 MB, 下载次数: 474)
 
- 
BD6X9584.jpg
(885.43 KB, 下载次数: 492)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6-11-7 05:58
' F) l; y  k  V! z+ w# R, d5 R感谢您的不计劳苦的策划的大量周密的工作!您真是一位言行一致,敢作敢为的姚宗亲!你的榜样值得全体宗亲学习和敬重!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1-9 16:03
建省晋江市英林镇伍堡村《姚氏家庙》简介
 
     伍堡姚氏派自唐弘文馆大学士姚思廉,始祖帝舜。迨后唐天成丁亥年(927年),舜裔96世朝凤公入闽,择居莆田兴化坡尾,为入闽姚氏兴化坡尾派宗。之后,有裔孙来泉而流寓于内坑桔里下田,至106世大有公生五子,长子十一祖致政公于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迁居澄江(伍堡旧称),为伍堡姚氏开基始祖  。 
    伍堡姚氏还另有一支派,出自莆福韶溪天明公派裔。明末由君圣公于古盈(龙湖镇吴盈)迁居伍堡。君圣公曾东渡台湾务商发迹,其后又回归古盈。历数世至事皆,为绳其祖武,重迁伍堡,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一世祖致政公伍堡肇基至今,已繁衍二十余世。现在本村共有六百多族人,旅居全国各地的族人及海外侨胞也有一千多人。承蒙先祖福荫,世代人才辈出。明朝有右丞副使姚祟、户部主事姚居易、文林郎惠来知县姚新庭;清朝进士姚人龙;民国时期国民党中评委姚望深、姚迺昆,菲律宾总统经济顾问姚祖烈。新中国成立后,以中科院院士、全国人代常委姚建年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教授等高级职称者二十多人。
     伍堡姚氏家庙座落在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伍堡村。家庙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共经历五次修葺或重建。据《澄江姚氏族谱》载:“……至明嘉靖间居易公提议建筑家庙,以妥先灵之位,以贻子孙之祀也。让诸父老廷师择地于乡里之西隅,遂向陈、谢买地兴工建筑,坐北拱南。嗣而堪舆先生另择地于五房祖屋后之公地,遂啟工建筑宗祠”。旧祠地则献捐伍堡村,以兴建海潮庵。至清康熙年间,孙枝挺秀,族大丁繁,瑞龙公即提倡并建造下厅。于清光绪丁末年,由菲侨姚事敬及姚事皆等重建。待至1985年由海外商业巨子姚望深及姚祖烈重建家庙。
     姚氏家庙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三开间二进,四合天井。主体石、砖、木结构,整体建筑古朴雅致,坐北朝南。家庙内厅楹联布列,匾额高悬,其间有“右丞副使”、“户部主事”、“文魁”、“进士”等匾额,昭示着姚氏家族卓而不凡的历史。
     在新中国成立前,姚氏家庙曾为伍堡毓麟小学校址。学校创建之初,菲侨教育家姚章胜宗长毅然返乡执教,呕心沥血培养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其时,更让毓麟在晋江一带校誉鹊起,影响至深。故家庙大门勒石镌刻楹联:“居易祖祠不无间气钟斯地;毓麟旧址多少英才出此门”。
     伍堡姚氏行第(自第六世起)
                       字行第
    子孙世永思            继志以述事
    端望贻嘉庆            道孚焕学滋
    文章新景运            忠孝辅昌期
    在爾仁恩恊            于斯典则垂
                       諡行第              
    祖德流辉耀            腾国素恒光
    昭兹谋翼顯            亘古烈休扬
    薈萃隆崇報            質臨厪筋康
居歆申锡福            奕禩衍绵长
 
供稿人:姚加瑜15906099779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1-9 16:06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姜莲村
《姚氏宗祠-福寿堂》简介
 
 福寿堂宗祠坐落在姜莲村锣鼓山下。前有万岁山来朝,左有寨子林山守护,右有湖丘山拥立。面前小溪如玉带飘舞,彩虹似丝绸映衬。青山绿水,四季如春。
 因以前谱牒毁失,据历代相传,福寿堂宗祠系二世祖勃公派下,五世祖瑞明公筹建,六世祖完工。瑞明公约生于明景泰乙亥(公元一四五五年),卒于嘉靖壬戌(公元一五三八年),距今五百多年。历经沧桑,风雨剥蚀,代有修茸。历经族人几度筹资重修,难说金碧辉煌,却也庄严肃穆。加上时逢盛世,环境整护,建成了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祠堂坐拥在“姜桂山间著,莲香水上浮”的人间仙境中。
 永春姚凤公派下勃公生于永乐(公元一四零四年),曾任江西抚州府,广西太平府。为政清廉,卒于官。娶张、江二氏,居桃源上场(今石鼓桃场)。勃公生子五,名仁、义、信、童、成。卒后公、嬷合葬阪头后山马岭兜,公元二00二年迁葬姜莲坑石井寨山。子童公生于明永乐年后迁居永春十九都姜莲村,派下繁衍至今已近二十二世,住姜莲人口七百多人。还有本派后裔分居海外(马来西亚等地)以及国内江西省等诸多地方开枝散叶。
 
 
    福寿堂宗祠延续的行辈(因以前谱牒毁失故导致不全,仍明确的如下):
讳行:应 、大、昆、弘、仕、元、享、永、利、贞、克、和     于、宗、梓、诗、书、垂、燕、翼。                                   
字行:光 、华、绳、祖、泽  、长、保、尔、孝、恭、豫、顺 、 振、家、风。
 供稿人:姚腾鹏18065286513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1-9 16:09
福建省永春县下洋镇上姚村《姚氏宗祠-文华堂》简介
 
盖闻宗祠乃人文生发之地,祖德宗功之攸关,子孙之所钟,诗载蓼莪,上溯报本也。
 姚氏文华堂大宗祠,座落村中卧牛山下,坐西向东(庚甲向),占地12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于元丁亥年(公元1287年)始祖十四公肇建,庚申年嘉靖四十三年突遭回禄。至万历四十九年即泰昌一年(公元1620年)九世祖童观、明观公兄弟重建,分长少两房.建祠至今已700余年。
     文华堂宗祠属两重飞檐翘脊,厅堂高大宽亮,古色古香,蔚然壮观。然经数百年风雨剥蚀,难免失之观瞻。于公元1986年丙寅增施华彩,刻鹄雕龙。诚然,先祖创业于前,后人赞美于继,宗祠文物尤宜璀璨。公元2002年壬午腊月,谨择良辰,布漆油光,大宗祠焕然一新,此乃后人一大胜举也。
     据传姚氏九代单传,自宗祠文华堂风水宝地建造之后,确系宜居之所,非但冬暖夏凉,况且无蚊虫蛛网之贻,人丁亦日渐兴旺。而今已有1000余户,子孙3900多人,全村尽归姚姓矣。
      文峰拱峙,佇看名题雁塔,华堂雄伟,行见身到龙樨。国族翚飞重万世,人文丕振奠千秋。
真是:
      卧牛哺乳绵圣裔,禄马饮泉继祖风。
 
福建省永春县下洋镇上姚村姚德阔汇编
                  2015年8月25日
联系人:姚培森13599796578
永春县下洋镇上姚村“桃源襄阳”姚氏后嗣命名字行平列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1-9 16:11
福建省永春县
“桃源暘谷姚氏简介”
 
永春由来 “四时多燠”(气候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美誉),故称永春。 
桃源由来 “众水会于桃溪一源”,故名桃源。 
永春古称“桃源”,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东溪上游。 隋开皇九年(589)改南安郡为县,以其西北二乡置桃林场,属南安县。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升为桃源县,后晋天福三年(938)改为永春县。宋元明均隶属泉州,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为直隶州,辖德化、大田二县,民国二年(1913)废州,复改为县。
光烈古称暘谷  南靠舟山,北临桃溪,山水之间形成一片谷地,曙光初照,风景优美,因而得名。暘谷古属里仁乡,1946年区划改变,暘谷与深坂、水后垅以达理溪为界,合为一保,因天马蔡山有南宋进士蔡兹(字光烈)墓,改名光烈保,1959年后改为光烈。
宗祠  据老人口传,“桃源暘谷姚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后因倭寇入侵宗祠及族谱被烧毁,清中期重建。 
公元1893年族亲姚元樟(字楩祚,官章名姚联陞,诰封“奉政大夫六品州司马”)出资重修。
“大宗祠”后来因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族人松青等一再倡议翻建宗祠,各房代表多次集会酝酿,成立宗祠翻建委员会负责宗祠翻建事宜,由原光烈村党支部书记姚泉南任主任,姚泉南去世后,公推姚礼博任主任,族人宗亲踊跃捐款支持,于公元2005乙酉年农历三月十六日动工,是年秋竣工,完成宗祠翻建工作。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宗祠堂构重光暨迎祖灵庆典。翻建后宗祠恢复原貌,坐向“丙壬巳亥”,翌四度室三度;坐落舟山东北侧大崙支脉延伸的山麓;地形为仙人撒网,襟桃溪、临谷地;仍为飞檐翘脊仿古建筑,庄重稳屹于达埔镇光烈村中。
“大宗祠”外观内貌,美轮美奂,重现昔日风采,古风古韵,显示后人敬拜光大之意。   
迁徙与繁衍 “姚凤公”于南唐丁亥年(公元927年)入闽居莆田兴化坡尾尤溪慈谿楼(今莆田市涵江区埔尾村)。“姚凤公”的第四代孙“圣裔公”入住永春,裔孙“选公”的第四子“意公”居永春县达埔镇光烈村(称桃源暘谷),因倭寇兵焚,无资料可证,后晹谷宗祠族人一修族谱时追认“晹初公”为始祖(佐证资料见文后附),至今七百余年,繁衍廿六世。
现在光烈村以姚一姓,遍居新溪、洑溪、东园、岩峰、达中、达理、金星七个村,总人口近七仟人。
据旧族谱记载,族亲外迁福建省内有:安溪县蓬莱镇龙居巷口;福鼎县沙埕镇南镇、白琳、溪尾、竹槛、鹦鹉岩;南平市葫芦山;三明市岩前;永安市麻岭村三际、西洋;大田县建设镇汤头罗丰;尤溪县台溪乡清溪村;漳州、霞浦县葫芦门及牙城牛唐湾。现总人口近三千人。
外迁省外的有:浙江省的平阳县水头镇、腾蛟镇五岱村、玉环县、苍南县大坪头、蒲门、卓洋、寮基、衢州市的常山县球川镇后弄村、龙头芦竹地、杭州桃花村;江西省上饶县花厅镇花厅村、棗山、麻车墩、木桥、板桥;广丰县古城头廿四都、枫岭、田铺、张湾、五府山、田墩外堋、汪坳、罗坡板;玉山县的草弄口村(寨头山);玉山县必姆镇东坑村;弋阳、永丰县白石板、铅山县松柏州、万年县、漳树、吉安;广东雷州市等。以上两省宗亲总人口二万人以上,还有外迁台湾省、港澳地区及海外的宗亲。
“桃源暘谷姚氏族谱” “桃源暘谷”姚氏旧谱,于明朝弘治毁于兵焚,七修族谱(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至今逾一百一十多年之久,这期间一九四八年曾经续修,但因神州鼎革,不仅无果而终,而且竟连文字资料亦荡然无存。二零零六年秋,乡贤伟达、松青力倡第九修族谱并带头捐资,公推礼博为九修族谱理事会理事长,族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于二零一一年完成第九次修谱大业。
暘谷姚氏为桃源望族,枝繁叶茂,源远流长。现在的“桃源晹谷”交通方便,经济发达,文化发展;人丁兴繁,人才辈出;族人宗亲们物质生活步入小康。
行辈表:
字行:暘 均 扆 孟 仕 玉 端 文 世 恒 则 伯 英 扬 云 升 锡 祚 明 允 敦 诚 忠 肃 恭 懿 萱 慈 惠 和 知 书 达 理 贤 杰秀 发
讳行:十八世前讳行不统一,第十九世起讳行为:
仁 义 礼 智 日 月 星 辰 孝 友 睦 姻 修 学 振 武 立 业 建 功                                           
 
附注:“晹初公”来处、时间及追认依据材料
(1)福建省莆田《姚氏族谱》“姚凤公”派有关资料;
(2)江西省上饶县花厅镇花厅村《桃源姚氏族谱》记载;
(3)江西省玉山县必姆镇东坑村族亲保存的
“嘉庆壬申年”《桃源姚氏族谱》
及“光绪丁未年”《桃源姚氏族谱》。
$ J% @4 y# I6 K; H* u
8 O& L" p3 B6 H, X+ j7 R6 a' {- N& j             永春县桃源晹谷姚氏宗亲理事会
 姚培森供稿
2016年4月15日
 
                                                      
作者: 姚廷明    时间: 2016-11-9 16:13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紫泥镇锦田社《姚氏宗廟》简介
 
  锦田社姚氏远祖系姚氏九十六世孙天明公由河南固始县迁入福建,择居福蒲交界韶溪(今莆田境内)。传至一百零二世孙朝珪公迁入漳州从师力学。改名姚邦憲,系我支开漳始祖。一百零六世孙良臣公传有三子,长子仲骥公居龙溪县石码,后迁入锦田社(原名田里社)开基。二子仲廉居长泰县洙滨社(原名山近社),三子仲节公(又名姚清)居龙溪县天宝,后迁出省外,后裔分布浙江,四川,重庆,贵州遵义,人口较多(有联系)。
  锦田始祖仲骥公是天明公第十二世孙,传有八子,于明朝带七个儿子迁入锦田社开基发展。长子青年公留在石码创业,居锦田社有二子韬居公(居头厝),五子勉墅公(居尾厝),七子高振公居下厝(今西头社),三子茂南公失传。四子智贤公出家当和尚,六子平林公迁居榜山镇榜山村(坂头社)姚氏始祖。八子姚宏公(又名姚纯德)迁居漳州东山县后姚村始祖。
  仲骥公在锦田社现存字辈有头厝二房韬居公派下自十五世以下字辈有:天、时、肇、克、利。尾厝五房勉墅公派下自十四世以下字辈有:文、士、居、华、锦、增。后自二十世起全族统一字辈有:派衍历山尊孝友心怀仁德便得开基本领。家联锦里存雍和气象堪为继世芳规。
  锦田社姚氏现已传至二十七世(心字辈)繁衍子孙总人口有五千二百多人口,含龙海市石码镇大房、龙海市板头社六房、东山县后姚社八房等仲骥公系共有八千四百多人口。
  锦田社姚氏大宗堂号“追远堂”于文革期间被拆改建小学至今未复原。
  头厝姚氏小宗堂号“树德堂”系二房韬居公后裔于清朝乾隆年间建造的。
  尾厝姚氏宗廟,又称提督衙,堂号“存敬堂”是勉墅公派下第十二世孙肯菴公(官名姚堂)清朝康熙年间官拜水师提督。后调任两广提督,康熙甲申年奉旨回乡谒祖于出生地锦田尾厝社建造的。
 
供稿人:姚永华
联系人:姚加惠13656016039(编辑祠堂群里有她的微信)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6-11-10 06:30
- z! B# e6 ~/ e) L% C) k5 w. l! c4 F
谢谢您!感恩您!给您的付出点赞!6 P: [' e3 f: F7 E8 B" k4 ?# I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