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包括永康黄棠姚氏的浙江这5支姚氏是什么关系?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5-14 15:09
标题: 包括永康黄棠姚氏的浙江这5支姚氏是什么关系?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6-5-14 19:15 编辑

@(永康黄棠)京平 :你好。这些姚氏是什么关系?
    永康黄棠姚氏与仙居姚岸姚氏是什么关系?
    永康黄棠姚氏与建德乾潭镇下梓村姚氏是什么关系?
    建德姚氏与桐江莪溪姚氏、桐江至德姚氏是什么关系?     
    你有或能否找到上列5地族谱?我认为这5姚氏有密切的世系关系。


作者: 武康姚    时间: 2016-5-14 22:53
建德乾潭镇下梓村姚氏与桐江赤洲岭(是不是现在的“歌舞之瑶琳”待考)姚氏、桐江莪溪(中门)姚氏,都是姚合-姚晓-姚信一支后裔,为柳(建德谱为柳,莪溪谱为述德)、先(建德谱为先,莪溪谱为“述先”)、恭(建德谱为恭,莪溪谱为述恭)三兄弟分居
浙江省桐庐县莪溪(莪山中门村)姚氏谱序

先世蜀人,五季时,高祖讳晓,字世安者,仕湖(湖州)于斯之际,遭遇兵戈扰攮,弗克西归,遂家湖之安吉。继四世,父讳嘉,官至中奉大夫,生我兄弟三人。因时混淆,溯江(钱塘江)而上睦州(今建德),观山玩水,适兴寻幽,过桐君之隐所,访严翁之钓滩,爱风景之殊,慕江山之丽。长兄伯三府君,讳述德者,居严滩之右;余等自合江亭横港而入,仲兄伯四将士,讳述先者,居歌舞之瑶琳;予生季,行第五,官叨监职,名曰述恭,见山水拱秀,松竹环绕,询其地,乡名安乐,境号莪溪,人杰地灵,风淳俗美,于是,卜筑以居。自余生于大宋淳化甲午孟春(公元994年),十有五日,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至此,则二十有九矣。今寿八旬有六,历五十余年,家业颇殷,子孙繁众。余嗟身虽矍铄,景人桑榆,虑身没之后,子孙不知所自,来人而无祖,如水无源,木无本矣。恐骨肉为华夷,一家为秦楚。今率尔辈罗列阶下,从吾治命,受吾嘱言,录成宗谱,垂之于后,俾贤能之子孙,善继善述,增益修辑,庶几,昭穆不紊,尊卑有序,千万载后,有隆无替,为世家之大典也。予欲无言,则小子何述焉故。
      
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岁次己未孟春朔日
八十六翁自序


永康黄棠姚氏系桐江莪溪(中门)姚氏分支
永康黄棠姚氏谱序:世孙宗国公,唐僖宗时任兵部尚书。值黄巢起义,公
移镇钱塘,后人分迁徙居州县,姚氏家族从此在浙江蕃衍。宋时,九世孙伯
欢公以名进士判睦州,占籍建德。越三世,春一公徙居桐庐莪溪,为第一代
始祖。明初,训三公(谦鸣公)先后徙居永康华溪、高川,是三十八都的大太公。鉴于黄棠山环水绕,景物优胜,珮公又转迁黄棠,生息绵延,为邑东
望族。
自训三公迁永以来,修谱之举,仍合桐江。明正统二年(公元一四三七
年)始于永立谱。至民国二十三年(公元一九三四年)累计修谱十一次,历
经五百余年,二十余代。

大明正统二年岁次丁巳仲春谷且
赐进士出身历官吏部尚书宗人桐江姚宪谨识
原序
汉魏以来,谱法始备,尊卑昭穆,次序或以三六九代宗支根流分派皆出
于上,源流可考,爵秩昭然,若吾姚氏宗国公者,字宏仁,任兵部尚书,族
居山西,周秦两汉三国隋唐之显著者,莫可胜计。唐僖宗时,黄巢作乱,宗
国公握兵镇守于杭,其後子孙分迁徙居州县,冠冕蝉联,递相辉映,岁时聚
会,不以远废,笃共本亲亲之谊,庶云至矣。今宗人平阳彦忠任贵州县令,
庆元应仁为中书舍人,永康孟宏授监运司判官,三人皆寓于京,同造予署,
议叙宗牒,各以世系寻源逆流,一皆本于宗国公之遗。永康尤吾亲派,孟宏
分属吾族侄,予观其谱牒,有宋勉公名冠虎榜,其子孙满庭,朱紫史册流芳,
诚有光于宗族者焉。
仙居姚岸姚氏没见谱,不能确定与永康黄棠姚氏的关系。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5-15 06:00
武康姚 发表于 2016-5-14 22:53
建德乾潭镇下梓村姚氏与桐江赤洲岭(是不是现在的“歌舞之瑶琳”待考)姚氏、桐江莪溪(中门)姚氏,都是姚 ...

謝谢你。
     我只能说:感觉,感觉你的理解和提供的资料是对路的。我未能读到这5支姚的谱,我只是从姚廷明的(建德乾潭镇下梓村姚氏)一句话和一页谱而感觉到他们的关系的。要请姚京平等族中人来认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6-3 11:23
武康姚 发表于 2016-5-14 22:53
建德乾潭镇下梓村姚氏与桐江赤洲岭(是不是现在的“歌舞之瑶琳”待考)姚氏、桐江莪溪(中门)姚氏,都是姚 ...

     桐江赤洲岭(是不是现在的“歌舞之瑶琳”待考)姚氏,就是桐庐瑶琳镇姚村村姚氏。
作者: 武康姚    时间: 2016-7-22 20:57
赤洲岭, 现属桐庐县瑶琳镇潘联村
据清乾隆《桐庐县志》载:“赤洲岭,在县西北四十里,曲折凡三里,中有钱王水穴。”岭上有条蜿蜒曲折的千年古道,南去横村、桐庐,北通金竹岭、分水。上岭顶可上望皇甫、毕浦,下窥方埠、横村;脚下分水江象飘带悠悠东逝,水光潋滟;昂首,云绕数峰青翠耸立,山色秀丽。岭四周薪木茂盛,间有奇石天坑巧夺天工,自然景观十分优美,一直为文人雅士揽胜吟咏之地。
具体等有机会,我问问当地的族人
昔日,赤洲岭的半山腰建有半岭殿,山顶建有赤洲岭庙,行人到此烧香、拜佛、歇脚。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