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来个认领族谱运动(之28)——你利用“姚姓家谱目录”了吗?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11-22 22:00
标题: 来个认领族谱运动(之28)——你利用“姚姓家谱目录”了吗?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1-1-6 00:33 编辑 , p1 U, Q1 L% J
1 i$ ~, ~6 `# q: J& z
来个认领族谱运动(之28

+ c# Y$ l' L; A2 y) P
——你利用“姚姓家谱目录”了吗?
1 P' I0 H5 m" c1 _+ }# e

( f& b. o9 \/ S' p% z7 V    发了前面27个帖本也可以划上句号了。为了让有心用族谱者更好地利用家谱目录,我决定将以前发表过的帖子《你利用“姚姓家谱目录”了吗?》编辑一下,谁知在《我的帖子》下之只有新近发表的两页帖名目录,其他的没有了。好在底稿还有,只好将它变为《之28》,再炒冷饭。
5 B0 W3 B' U3 j0 G/ \- D    姚尚明发布了姚姓家谱目录,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好帖子。可能被许多人引用,例如百度的贴吧姚吧姚氏;在甘肃平凉姚玉甫的著作中,也有内容完全相同的姚姓家谱目录。然而,姚尚明和姚玉甫都未能讲清楚这个目录的原始来源和每一条目录中的每一著录项的意义。不知哪一位宗亲能指教?
8 K7 k; |" x$ L. @& J4 g4 H* s    已查到,这个目录来源:中国家谱。我想,应是上海图书馆编《中国家谱总目》,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或是《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于1997年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它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将中国家谱汇编成目,目录共计收录中国家谱52401种,计有608个姓氏。
! X8 J! R: J. k8 {9 o9 r; k; _    现在可以说说这个目录中每一条目中每项著录的意义。例如(第一条):
# ^) u+ ?# N* g$ C# T5750【河北青县】姚氏家谱二卷, 钞本,河北青县王镇店小交河村) k- l/ I. d) ^/ x# N& H
    上列这一条中的数字序号 ……等是发帖者加的,以便说明其后的著录项的含义:
+ F0 n9 k! G; N% o2 y( t" H/ b$ i——这部族谱在总目中的编号,或序号。1 k/ y" ?' |8 K8 R- Y. ]1 G
——这部谱书的名称(即书名)和卷数。粗黒方括号中的地名【河北青县】表示地名,可能是编目者加的,指明是那里的姚氏族谱,有利检索者判别和利用。0 q! Q, I1 [5 C/ Z
——谱书的印制工艺。这里钞本可能是是抄本之误。' }* L% x" I% p. S/ N! G
——馆藏地或持有者。这里是指河北青县王镇店小交河村持有这族谱。顺便指出:有网友说小交河村没有姓姚的,应是广福楼
* b7 G4 {/ N1 b& p6 F" @; K    在说明了每项著录的意义之后,每一条目的意义和作用便很显然——最小意义地说,它们是找族谱或寻根问祖的最方便的途径。  y) w& _; o" F  U8 F
    编入这个目录的姚氏族谱只有5825-5750+1=76部。目录排列是以大地区为序的,例如华北、华东等。可知未收录东北、 西北地区和许多省区市的族谱。目录中的姚氏族谱数量以及涉及的地区显然与实际情况大不相符。虽然族谱曾备受摧残,但中国老百姓的祖宗崇拜和中华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不是强力甚至暴力所能完全扑灭的。
5 T! V5 j+ `& k6 p$ ]    目录所列的广东姚氏族谱只有2部。而在广东中山图书馆的目录中姚氏族谱只有1部。然而,我已目睹广东8部民间收藏的广东姚氏旧族谱,听说还有几部。改革开放以后,政治和意识形态环境宽容和宽松,新修的族谱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我所知的有近10部。年轻的寻根问祖者或研究者应当注意这些情况。- D% m6 n& `! y
  (姚源盛回复: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姚氏族谱文献共96种,我已搜索到!已将目录及简介贴在《湖北来凤老族谱(手抄本)》回复17#——24#,有兴趣的宗亲可去看看!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6678&extra=page%3D1&page=26 Q) E' y2 y) r; V
我是利用了这个目录的。: P: k$ F/ L2 x% x$ F( P" k
      
去年(2009年)清明节后,我觉得我应当写我们祖屋的家谱。然而,我几乎一无所有,祖屋本就没有族谱,各家的祖先神主牌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初期被逼烧毁了 ,祖坟经过破除迷信、开荒造田、大跃进等变故,或荒或毁或迁,剩下的只有各家父辈和爷辈的坟墓;到了文化大革命,连所剩无几的石头墓碑都被挖去修人民公社的猪舍。
; _6 V' N2 n! }6 _) i    我的祖屋原住3房头,现有人口大约80多人,是潮阳姚的一个分支之小枝杈。父辈是打工的,只有三几个人识几个字,而且都已作古了。城市改造,1989年祖屋被拆,宗亲四散居住,直到去年底我才找齐18位廿七世瞻字辈的宗兄弟的去向和居住地等信息,其中3人已成古人。单单写现世及其上3代都难。0 {5 {: p; A! m5 b
    更难的是,我们是潮阳姚的哪房哪支,问了多少族人和族老,只知点滴。非找到潮阳姚氏族谱不可!当我在姚氏吧看到这个目录,其中含有潮阳姚氏族谱,你知道我有多高兴吗?!
1 W/ _3 \0 k  o/ E2 N    下面是目录中仅有的广东姚氏族谱的两条目(也就是编者只知公共机构收藏的广东姚氏族谱仅仅两部之多):9 _( f( \- V" A5 b& w5 J9 X- y

- `3 m9 v1 g3 [! ~      5812【广东】潮阳姚氏族谱不分卷,(民国)姚亚民辑,民国三十八年(1949)本,广东汕头市档
  y0 a4 @4 A& T/ E0 E     5813【广东】平远姚氏宗谱三卷,(民国)姚克明、姚鸿颖等三修,民国五年(1916),铅印本,广东平远县档
. g+ X) n  Q; r. @1 j( D" F0 s2 M! B( ?" ~
    汕头市档案局(馆)竟然有我潮姚氏族谱,真让我欢喜若狂!因此,去年6月初,我从广州到汕头市档案馆,凴身份证借阅和复印了这个所谓“族谱”。
& T0 b2 p% d! J8 y" @  w, K$ ^    我已对尚明兄说过,这里向宗亲和读者再说一次:目录中的馆藏地只要是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方志办公室、县志办公室,均可凴身份证向其借阅族谱。4 _5 d/ V6 p+ }+ u
    汕头市档案馆馆藏的这份潮阳姚氏族谱实际上只有10:仅仅是潮阳姚族明代历次创谱或修谱的序言汇编,7篇共7页;谱例1页;另两页是姚亚民撰写的弁言和资料目次。由资料目次可知,族谱中应有必有的核心内容,譬如“潮阳世系引”、“潮阳世系图”、“大宗辈序字”、“列族行实表”等等都缺失。读了仅存的资料以后,觉得这则信息这样描述比较贴切:! a; M0 f& ]# y' G) w0 K
            姚亚民编辑,潮阳姚氏族谱资料(仅存10页),姚亚民自刻自印油印
9 B* d5 v( H. D  M8 h5 l9 R5 W3 B            本,民国卅八年(1949)六月;汕头市档案馆馆藏,D923-4217( W/ L9 H9 u  j' }# }/ E
后来,我访问了姚亚民先生的后人、潮阳姚氏大宗祠以及其他族人和机构,他们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份资料!因此,我让潮阳姚氏大宗祠复印了这仅存的10页资料。  Y# z2 X& H3 ]4 I( x/ p5 n% I
     当然,这使我有些失望。但是应当肯定,这10资料对我认识潮阳姚族和寻找、判别潮阳姚氏族谱有很大的帮助,并且激发和成就了我收集和研究潮阳姚族资料和广东姚氏族谱。. J+ ?' V" T& d) [1 H( q
     几经寻觅,三到潮阳,在族人和潮阳姚氏大宗祠的帮助下,去年9月我终于得到廿四世、海门姚锡崇复印的《潮阳姚氏族谱》(万历已丑年间修)4册。我还到潮阳养老院探望廿五世、族老姚培才。想不到老人家很爽快地将他的族谱资料手稿送给我。真是祖宗保佑!培才老人的手稿我不敢独享,我将原件交付宗祠姚泽嘉会长等,只拿了复印件便高高兴兴打道回广州。1 G4 U2 D& s$ o# I7 N
    返穗后我细读族谱和手稿,终于找到我祖屋的先祖——与棉城光禄巷红砖门闾姚关联的直系151世祖。我感谢培才老人。然而,遗憾的是他痴呆了,不能为我答疑了,不能继续为姚族做有益的事了。我敢断言:潮阳姚族再也找不到像姚培才这样的人才了,惜哉,痛哉!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11-22 22:02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0-11-22 22:04 编辑
2 x: x8 g: T) K8 t* u
9 [9 y, N6 P! y' x8 U8 I9 \: }) m提请读者和寻宗者注意:姚氏族谱目录不单姚尚明的帖有,姚源盛的题名“湖北来凤老族谱(手抄本)”的帖中也有,特别是他新提供的上海图书馆数据库姚氏族谱文献的96份族谱,含更多的信息,更有利寻根问祖,更方便索取。
; E1 w3 t9 h( h2 u1 |3 o6 \      在目录的末尾有几条目,选4条于下:
3 S& n& \/ _$ |. R      5 城西姚氏宗谱,(清)姚仁寿重修,清钞补光绪三十年(1904)本,北图
/ B; ?& C' a( p# L- c9 z      5825,5819  姚氏家乘四卷,(清)姚澍纂,清光绪十五年(1889)丽泽堂重刻本,四册,北图3 F3 r  m* i" l; P
      5821 姚氏家乘□□卷, 民国间木刻本 八册,江苏杨中县
3 k- i+ W" ~6 q8 M其中,5819和5825的谱名相同——姚氏家乘,编目者都没有加地名,可能是编目者读谱后,无法根据谱中信息给出地名。因为编目者没加地名,利用时就比较费思量,可看看族谱编者或其他著录项来判断;此外,与《上海图书馆数据库姚氏族谱文献》对照,看看有没有相同的,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来判断是否利用。7 w% d& _0 f3 ?/ F6 L  o! a
      在《你利用了“姚姓家谱目录”吗?》的题目下,本人发了几个帖,将它们放在一起,便比较完整地表达了一个主题,无非怎样利用目录检索族谱而已。这是文献检索的ABC,本不需这样唠叨,因为看到对“姚姓家谱目录”的议论,或疑问,或唠骚,或要求,或指责,所以有感而发,多写了一点,以显姚尚明和姚源盛等的用心良苦。# Q5 s, w3 x' ?3 g* Y
      别忘记:如果有目录或题录可资利用,那末这是找族谱或寻根问祖的最捷径!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