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广东英德白沙镇姚氏 [打印本页]

作者: じ努力奋斗☆    时间: 2016-3-18 00:00
标题: 广东英德白沙镇姚氏
各位宗亲,大家好!
5 p* ]. Q. u( `5 h2 F本人来自广东英德白沙姚氏,始祖为广州增城初溪桂英姚氏之后,后由元善公迁至英德下水江,之后生下秉全公,秉全生其中一子令达公就来到英德白沙,传下福泰清政四兄弟。
! ?2 }, p* B4 _
7 C2 u$ i) k2 L& v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3-18 23:01
        读过增城初溪姚氏族谱吗?
作者: じ努力奋斗☆    时间: 2016-3-22 15:48
我们今年的大年初四组织了一百多号人前往增城初溪村,姚氏祠堂拜祖。
作者: じ努力奋斗☆    时间: 2016-3-22 15:50
几十年前初溪姚氏祠堂入伙时,我们曾组织人去那边拜祖,和初溪姚证实过无误,确实我们的祖先是由增城初溪迁来
作者: kinbun    时间: 2016-4-20 10:36
我们同一支的,我们是福公后裔,四会市迳口镇坑尾大竹园姚氏!始祖:悦龙公  今年大年初2和春分我们组织了100多人回英德拜祖先      热闹非凡。。! ~4 o5 u4 R: H( |0 T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4-21 17:10
kinbun 发表于 2016-4-20 10:36
- b1 X# W0 u4 t7 O- A7 X7 r( ~( l8 @7 U5 Q3 A我们同一支的,我们是福公后裔,四会市迳口镇坑尾大竹园姚氏!始祖:悦龙公  今年大年初2和春分我们组织了1 ...

% s3 _2 ]' D9 u, H' N0 y6 ?      四会市迳口镇姚氏有祠堂吗?
# i- Y+ V! q0 E: Z+ D
9 q3 p! d4 _* V# Q( m
! D4 f$ R2 ^  b" @     四会市迳口镇坑尾大竹园姚氏,始迁祖悦龙公 ,今姚建斌族。
  Q/ d+ O5 q5 q4 p: @
作者: kinbun    时间: 2016-5-10 01:50
pszyyao 发表于 2016-4-21 17:10
) b. P3 |/ i7 S* k' j, C四会市迳口镇姚氏有祠堂吗?

3 \1 {( q1 }7 Y1 ?9 H是的!有两家祠堂,四会迳口岗北崀村的是姚氏宗祠,凤山村的是文厚姚公祠
4 k* h0 D# v/ g* m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5-1-5 18:30
じ努力奋斗☆ 发表于 2016-3-22 15:50
0 Y! Y8 ^0 w3 O* U) e****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 W1 r. I; K, F# Q, R9 X$ h7 k6 y% e- e2 A

9 I: s6 h1 {. \9 N( v9 @#4 “努力奋斗”
3 j5 a! E" g9 ~) A9 d" J, w: Y! s! c! I
广东英德白沙姚氏:始祖是增城初溪桂英公之后→元善公迁至英德下水江→生下秉全公→秉全生其中一子令达公 就来到英德白沙,有“福泰清政”4子。
8 K0 h# p1 n6 L: k( h. D) T* u
/ @) |& s  P7 M4 D% {: E9 X本人来自广东英德白沙姚氏,始祖为广州增城初溪桂英姚氏之后,后由元善公迁至英德下水江,之后生下秉全公,秉全生其中一子令达公就来到英德白沙,传下福泰清政四兄弟。
0 @$ `/ J2 P$ X* Q3 [8 F! T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5-1-5 18:31
じ努力奋斗☆ 发表于 2016-3-22 15:50
0 i! z: ^% l5 g& G5 ?4 t2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6 u5 M5 }" L0 G3 C+ ]
! f7 f. d  X+ {7 l4 _4 `' h0 ^! }* u0 ~  B& I/ e6 x# _6 v
#4 “努力奋斗”
* u2 ^# n, T$ \- @2 v. Y/ g& \% |6 W( k- j) E
广东英德白沙姚氏:始祖是增城初溪桂英公之后→元善公迁至英德下水江→生下秉全公→秉全生其中一子令达公 就来到英德白沙,有“福泰清政”4子。7 d: m5 l) j4 y' X
2 j% n' A* L5 |
本人来自广东英德白沙姚氏,始祖为广州增城初溪桂英姚氏之后,后由元善公迁至英德下水江,之后生下秉全公,秉全生其中一子令达公就来到英德白沙,传下福泰清政四兄弟。4 _" D3 t( b0 ^2 q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