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清末民初中国文坛画苑名人姚茫父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5-12-30 18:58
标题: 清末民初中国文坛画苑名人姚茫父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5-12-30 19:08 编辑
. D  M7 W% N( @8 k/ y
+ [1 a3 `6 [4 {; ^简介[url=]编辑[/url]姚茫父(1876——1930年),与张樾臣是同时代人,又是好友。姚茫父,本名姚华,字重光,别署莲花龛主,贵州贵筑人,光绪进士,后来留学日本,民国后曾出任北平女师、美专校长,其多才多艺,一生作品甚丰,有《弗堂类稿》31卷行世。早年,姚茫父经常在琉璃厂出入,与张樾臣结为至交,并开始合作,由茫父作画,樾臣镌刻,后两人常合作刻铜墨盒,姚华往往署名茫父。而姚华自刻之作品,则落款姚华,其作品多篆印章文,刀法清晰,气韵婉丽。
5 `$ \) c5 r# o5 m于诗文词曲,碑版古器及考据音韵等,无不精通。、画则山水、花卉,篆、隶、真、行,亦有高深造诣。好许慎所著之《说文解字》、收集金石文字,传世作品颇多,驰誉中外。
" W5 c& R" o, J: g* P( D' S, F1 [! L2 ^

0 d! F0 m5 L" L) \& ]* r$ ?7 Y* |$ Z7 Z* t/ {* {& l' [% C
评价[url=]编辑[/url]清末民初,有一位享誉中国文坛画苑的贵州人——姚华+ Q, J6 [" g) `( a- z
他是著名的书画家、诗人、词曲家、经史学家、文学家及艺术教育家。他在诗、文、词、曲、碑、版、古器及考据、音韵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与陈衡恪(字师曾)两人的人品学问及诗、书、画、印“四全”而被时人并称“姚陈”,为民国初年北京公认的“画坛领袖”。鲁迅评说“北京书画笺大盛则在民国四、五年后之师曾、茫父……时代”。姚华曾与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交往,并翻译过泰戈尔的《飞鸟集》…… 
* K- r7 Q  D, g( g$ B0 z; T他所首创的颖拓,介乎书与画之间,以规摩古代金石碑刻为主,精妙绝伦,玄奇空灵,令人叹为观止。郭沫若曾盛赞:“茫父颖拓实古今来别开生面之奇画也。”! @4 v7 i5 H: w# {+ e! m
6 J/ L% U- x4 E% i9 ~/ a2 d/ t
特点[url=]编辑[/url]茫父书法根底扎实,青少年时代,受贵州书法家莫友芝影响,上溯金石,熔合篆隶。他从汉《石门颂》、《西狭颂》领会到今隶的真谛,又汲取金文笔法清刚之长,并用倒法入书,形成独具特色的顿而后曳的风貌。他的书法茂盛恣肆,内敛外侈,主硬毫浓墨作书,以毫肖铁,圆浑中显清健,丰腴中透骨力。他认为清末书家大力倡导尊碑卑帖之风,于汉魏碑刻,不明笔史,多有偏颇流弊;他以篆作隶,以隶作楷,方圆并济,自树新风。 “予岂能画?诗而已,书而已。”他运用书法笔墨,直写胸臆,每当下笔,故乡的山峦叠翠 ,北方烟云,江南秀色,澹然郁集,不时并发。陈师曾题其画:“好山到眼散千忧,草稿真能尽意搜。此境旁人不投足,荒湾野水似同游。”他所绘花卉杂物,寥寥数笔,勾勒出无限生机;他的人物画,体现研究汉唐砖甓成果,创造出“勾乙”法绘人面部,塑造出方颐、端庄、典雅的人物形象。尝言:“必欲胸无古人目无今人,去藩篱,不瞻循,有情趣,写胸臆,始有佳遇。”郑振铎曾专辑其人物画列入《北平笺谱》。
' v, X: s" M7 f7 D其业绩成就得到当时国内文化界的一致公认,梁启超、鲁迅、郭沫若、郑振铎、陈师曾、陈叔通、郑天挺、马叙伦梅兰芳等对姚华多有高度评价。1926年患脑溢血,愈后左臂已残,犹事挥毫。著有《弗堂类稿》、《小学问答》、《说文三列表》、《金石系》、《黔语》、《古盲词》、《弗堂词》等。. l# W, J2 t) ]* b

" p! e0 k1 X0 C8 ?9 l生平[url=]编辑[/url]姚华(1876~1930),字重光,号茫父,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姚华是科举制度下最后一代文人。
4 g1 C5 Z  e- Y% L, E2 r; v  x他在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举,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应聘于兴义笔山书院主讲《佩文韵注》等。: M5 e3 Q+ j1 b3 T
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甲辰科进士,任工部虞衡司主事。次年姚华获清政府保送游学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
7 }7 D& v& `# n* B7 q. O1907年10月期满毕业归国,任邮船部船政司主事、邮政司检核科科长等职,1912年2月,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议员,不久,即彻底退出政界,投身著述、美术及教育事业。
  f! u4 _' F. ?, h9 b9 j, ]他1913年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1925年出任京华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同时任教于北京多所大专学堂,桃李满京华。
& M/ w) y5 U3 B' h+ N- I3 q因军阀混战、政局混乱,姚华曾卜居北京城南莲花寺中逾十载,以出售自己创作的诗词、书画和颖拓为生。姚华学问渊博,精文字学、音韵学、戏曲理论,尤其是诗文词曲,在当时画坛无出其右者。姚华在戏曲方面的学识,更使他在梨园界广受尊敬,结交了不少名人,如王瑶卿梅兰芳、程饣见秋等,都是到莲花庵习画论艺的常客,都尊他为老师。姚华为人爽直,讲名节,重情义,平等待人,因此慕名从学的各阶层人士很多,在艺术界颇有号召力。1924年,姚华在北京樱桃斜街贵州会馆举办画会时,与会者达数百人之多,包括当时正在北京访问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也出席并发表演说。1926年,姚华患脑溢血,愈后左臂致残,仍坚持作书绘画,著书立说,为艺术事业终其一生。1930年6月病故,葬于北京西直门外灶君庙姚山,享年55岁。
- E/ {, r* K+ Z* O0 F+ Q3 ]5 C& P% x* P% l  N% f
著作[url=]编辑[/url]姚华一生著述颇丰。他自订文稿《弗堂类稿》31卷,其中诗11卷,词3卷,曲1序、序跋5卷,碑志、书牍、传、祭文、赞、铭各1卷。还有《姚茫父书画集》、《弗堂诗》、《小学问答》、《书运》、《说文三例表》、《金石系》、《黔语》、《古盲词》等。他的戏曲理论代表作《曲海一勺》、《菉猗室曲话》、《论文后编》及《毛刻签目》、《元刊杂剧三十种校正》、《说戏剧》等,是对中国近代戏剧理论的重要贡献,至今仍有深刻影响。
3 r4 u3 G6 V; y7 X% _+ g9 q

1 ]0 @0 B- h#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8 x  \* T, p- O# u( y3 w% M1 ~# @! @相关链接: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gbTop6QenCn1QLSvwfa
) _3 m/ t8 L' h2 b6 w/ ?

9 p8 @8 e+ \7 w* y
; H! M- d9 ]9 b2 x8 S* r' {2 J, U6 k2 H" a6 f0 j( Y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5-12-30 20:08
姚华学问渊博,精文字学、音韵学、戏曲理论,尤其是诗文词曲,在当时画坛无出其右者。
1 c4 E5 K9 h0 H& L. H1 C* a& h
. I2 G2 F9 o  a+ l, E
姚华在戏曲方面的学识,更使他在梨园界广受尊敬,结交了不少名人,如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等,都是到莲花庵习画论艺的常客,都尊他为老师。
% h8 i' ~8 |, q0 P1 }9 [: y# E/ @9 k
2 t$ \& f1 M2 m4 S5 I3 s$ d
姚华为人爽直,讲名节,重情义,平等待人,因此慕名从学的各阶层人士很多,在艺术界颇有号召力。
+ Q9 B5 m3 S" ]3 ]  f! O! ~! x" J& Z  N- v) o( Y
1924年,姚华在北京樱桃斜街贵州会馆举办画会时,与会者达数百人之多,包括当时正在北京访问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也出席并发表演说。
2 v6 v/ H% a5 A. S  q% |) f5 ?3 V$ c0 f# F4 s, J

作者: 姚先达    时间: 2015-12-31 16:32
姚华看五官就是个了不起的人,为他点赞!
0 D% }. H; w# `/ n/ Y, g& w 也给二哥的好帖子点赞!5 t: v4 L% p# _5 }. r* Y7 F9 u7 W

作者: 姚文才    时间: 2020-1-7 17:40
这两天在“学习强国”中看到介绍姚茫父的视频,一直在进度他的事迹。很也不起的一位姚氏名人!!
作者: 姚金昌    时间: 2020-1-9 00:29
学习了,为咱们姚家名人点赞!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