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乡音 [打印本页]

作者: 南阳_姚丽    时间: 2015-8-18 22:15
标题: 乡音
本帖最后由 南阳_姚丽 于 2015-8-19 14:23 编辑 / A. p& |5 G* _  ~$ y; H. J
* J2 `/ y0 Q$ f6 x
  乡音  

  o) C+ y3 X5 G2 L         有了家,也有了忙碌的理由,  一晃已有十几年没有回过故乡了,繁华的城市每天都有我行色匆匆的脚步,经过几十年的打拼,好像把自己融入到了城市生活,有一段时间大街小巷疯热起来一首歌《常回家看看》,歌词唱的人心沸腾,让每一个以忙碌为理由很少回家的游子都有了归家的念头。
0 \* U# S8 w" n/ J: w4 C: o
          随着年龄的增长,怀旧心理越来越严重,每一个月深人静的夜晚,从心底都会时不时蹦出那些陈旧的记忆,有亲人给予的,有学生时代的,也有一些刻骨铭心无法忘记的。。。。。这些思绪会相互纠结,会让劳累一天的心得不到一丝安宁。0 E% ~2 R" [) s  r
         记得爷爷在世的时候,每到过年都盼望我能过年回家,给他点过年费,他说年龄大了,手里有钱了,活的有底气,爷爷去世十几年了,我一直都没有回去过,心里一直是一个结,也是一份牵挂,让我无法释怀,该回去看看了。

8 ~' X4 z- i% N- d. V; c% x          二月天气还是有点微寒,在县城买了祭奠先祖的物品,一路打探来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十二年前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门前的小路早已被拔地而起的楼房挤占的踪影全无,那个给了我无数童年快乐的门前小沟也被黄土填埋,如今变成了平地,种植上了南瓜,丝瓜,茂密的藤蔓相互交错,郁郁葱葱,时不时有一个嫩黄的藤芽探出头来偷窥这个安静祥和的小村落;车缓缓的驶过人群,隔着玻璃望着村口一群曾经熟悉现在陌生的婶子大娘,我没有勇气下车打招呼,我怕认错了人出丑,车载着内心渴望又害怕的我驶向了先祖的墓地,跪在茅草横生的爷奶墓地前,我颤抖的擦亮火苗,点燃一堆黄纸,望着这座让我梦里无数次叩拜的墓地,我竭力的和接待我的叔叔婶子叙旧,我不想让自己感情失控,我想用微笑告诉天堂的老人,我过的很好,我不在是那个让你们时刻挂心的小丫头了,
: N" k" p7 O, X5 V0 ?" V         祭奠过先祖,我没有上车,徒步一直到村口,那里聚拢了很多人,她们也在用揣摩,怀疑的眼神在眺望远处走来的这个看似认识又有些陌生的中年妇
人,走到近前仔细的琢磨每一张曾经熟悉的面孔,一种百感交集的感觉涌上心头,十二年前的面孔已经变成了沧桑,身边嘻嘻打闹的孩童告诉我,又一代新生命诞生了;在人群中,我看到了那个十五岁就被拐卖来的叶子,如今的她已经步入老年的行列,如今已经是两个孙子奶奶,她不在青春年少,多了些许的厚重和沧桑,看着眼前的她,几十年前家乡发生的零零碎碎的沉淀在我心底的往事又浮现在眼前。) {# a* I+ m1 L! I$ t
        在没有执行计划生育的年代,在农村可以没有节制的生育孩子,我们是一个大家族,除了伯伯叔叔多,接下来都是哥哥弟弟多,在老人眼里这是人丁兴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当地的姑娘也是东挑西捡,条件好点的都择优嫁娶了,剩下的女孩子都出嫁到了远乡,弟兄多找不到对象的和尚哥哥们都成了父母的心病,有自认命运安排孤独一生的,有和父母怄气闹别扭闹的鸡犬不宁的,父母也是只恨当初怎么会要了这一群讨命的兔崽子,贫穷的原因不一样,渴望幸福生活的思想都是一样的,这样就滋生出用姐妹给兄弟换亲的陋俗,换亲的后遗症波及到几代人跟着不安生 ,用金钱买媳妇的恶习在当地悄然形成。1 J3 _) J2 |3 T
        过年刚进家,母亲都喜滋滋地告诉我,我们后院你哥哥有老婆了,哥哥的母亲六娘花了大价钱买的媳妇,据说还是一个长相很不错的四川姑娘,哥哥三十多岁了,弟弟早已成家生子,他还是孤身一人,该成家立业了,哥哥个子不高,黑黝黝的脸膛满是络腮胡子,年轻时候自身条件差,附近女孩子都看不中意,六娘视金钱如命,就这样把哥哥的婚事耽误了;走进六娘的家,老远都听到屋内笑声不断,六娘和待嫁在家的小姐姐热情的接待了我,简单的寒暄后,六娘就喜滋滋的带我到卧室看才娶进门的新嫂子,窄小的窗户上挂着退了色的窗帘没有完全拉开,卧室很暗,猛然走进房间,眼前一片模糊,片刻的停留,才看清楚房间除了几件老式家具,最刺眼的是屋内放着农村用的尿盆,有一股怪味迎面扑来,紧靠着后墙有一张大床,床上的被子凌乱的堆在一起,在被子的后边是一双忧郁惊恐的大眼睛,我友好的投去温和的眼神,她两只胳膊抱在一起,惕的看着我,拒人千里之热情外的表情,她看上去也就十七八岁的模样,柔弱的小身躯看起来是那样的弱不经风,让人心疼,我在她面前站了很久,始终没有说一句话,我不知道从何说起,是安慰?还是说些不关疼痒的话题?就这样沉默着,对面是一个好自己年龄相仿,待宰的羔羊,我生活在父母身边备受疼爱的女孩吗,忽然,心底升起好多柔情,同情,怜悯,我甚至在想,她被困在这里,她的父母此刻是什么心情?
) x# s. ~( y6 z/ ?
         回到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女孩哀怨忧伤的眼神一直在我脑海不停闪现,眼看她花一样的年纪就这样凋谢在这个不知名的小村庄里,我为她感到悲哀;春节的炮声越来越远,推挤在树根的雪还没有完全融化,在家过年的人们陆陆续续都离开家乡出去打工了,我也收拾衣服准备出门,听着后院噪杂的喧闹声,我急忙隔着后窗户的玻璃向六娘家望去,在六娘家宽敞的院子里,小姐姐和六娘把那个女孩摁在了地上,小姐姐使出全身力气死死的压着那个女孩,六娘手持剪刀在给那个女孩剪指甲,在这个冬末的夜空传来的是那个丫头反抗挣扎的声音,她没有哭,也许是眼泪早都哭干了,女孩挣扎的终于站了起来,她用一种怨恨的眼神瞪着这对母女;后来听母亲讲,女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留了很长的指甲,每次哥哥要求她履行夫妻义务的时候,她就拼命抓挠哥哥的脸,她用女人最笨的办法在保护自己,六娘作为母亲护犊心切,她出于本能只会考虑自己儿子不受到伤害,根本不会顾及女孩的感受;这个女孩到六娘家已经被转卖了几家,初来的时候,六娘为了不让钱财两空,她精心策划了一场她认为聪明实则愚蠢至极的闹剧,她请来当地赤脚医生,带领邻居婶子大娘们强行摁着脱去女孩的衣裤,检查看女孩子是否带了节育环,她想早日抱上大胖孙子的愿望就这样建立在了糟蹋人性的暴力行为上,用金钱买卖的婚姻成了传宗接代的牺牲品,我真正理解了女孩子空洞无助的眼神背后那份屈辱和悲愤;晚上躺在床上,看着黑洞洞的房顶,我脑海还浮现出她忧郁又提防我的眼神,那个眼神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中,我多想帮助她逃出这个人间地狱,内心无论如何挣扎,我始终迈不出亲情这个坎,有一点风吹草动,我的父母在族家都会成为千古罪人,春节过后,我逃离了那个让我揪心的小村庄,好久都没有再回去,我怕再看到她,害怕自己心灵受到谴责而不安,等我再回去的时候,母亲告诉我,因为那个女孩誓死不妥协和哥哥同房,被六娘一家又转手卖了,好像事情就这样平息过去了,人们也淡忘了这件事情,各自回到了自己的生活轨道,可在我内心深处,女孩子的眼神拉扯的心生疼生疼,她这样被无数次的转卖,她精神崩溃的那一天她真的会疯掉的,她也许有着和众多年轻人一样的梦想,一样渴望有富裕的生活,时代的落后,物质的匮乏让她成了牺牲品,人因无知而可怜,因为贫穷而荒唐,女孩子的经历是七十年代的代表作,她只是复制了别人走过的路。6 k8 b7 ]! @3 d$ E/ h- h
          熙熙攘攘的说笑声打断了我的回忆,身边聚集了很多人,六娘家的哥哥已经不在是年轻时候的模样,头发已经斑白,背也佝偻下去了,他的故事早已被人遗忘,站在我家门前,因为常年无人居住摇摇欲坠;六娘家的门楼早已露出了斑驳的木头,院子荒芜了,长满了野草,再也找不到昔日的模样,六娘还健在,六伯早已过世,最小的儿子在砖窑厂也出了意外,媳妇改嫁了,留下一个孙女和六娘及大哥相依为命,老院子也遗弃不在住人,新农村盖了新楼房,安装了自来水,每家都安装了闭路电视,电灯电话预示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延续着家族的命脉,在黄昏的余晖里,六娘拄着拐杖,浑浊的眼神里是否还会映出那个满目忧伤被她囚禁起来的女孩,不知道如今的她在那里?心又一次被生生的扯了一下,还是有点疼。
& x% \$ h0 R' L8 l, }; d$ @9 S  [
3 |2 q& V  c8 m7 Z+ R2 _( A3 _

) W) t, s5 V) f# @- B

+ _, F$ b$ ]; V0 z
作者: 彭城姚其瑞    时间: 2015-8-18 22:26
标题:
本帖最后由 彭城姚其瑞 于 2015-8-19 19:21 编辑
6 ?4 i9 f  r3 q1 b. Z9 r6 j# |3 c! G0 e) ^' r& i' H
    丽丽宗亲的文章乡土气息浓郁,生活体验丰富,是篇融入了心血的好文章,文中的"我"是位有正义感和善良质朴的姑娘,她用时代的眼光看待着社会对女权和人性的不公正,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弱者的无奈和人类自私状态下的偏执。文如其人,我想丽丽宗亲一定是位善良温柔的女性,她温文尔雅.又多少有些汉子性格,敢于仗义执言,刚柔相济的双重性格,为你点赞!8 z0 w3 a$ [2 a- w+ i0 a; n

$ T; M5 S0 Y: g' c4 U5 {) S* m    题目<乡音>有点不是太贴切,可否考虑斟酌。(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0 B* f* l4 e7 V
" o( C# A6 Z  W' C
作者: 湖南临湘姚郑保    时间: 2015-8-19 07:49
彭城姚其瑞 发表于 2015-8-18 22:26$ @6 s& R+ `, c- Z$ T8 |
先占个沙发慢慢品!

/ Q5 {4 @& S- u+ l又是一篇好文章,赞!$ y8 U5 C0 s; B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5-8-19 08:47
          《乡音》,又一篇好文章!仍然是那么生涩,仍然是那么稚嫩,仍然是那么质朴,然而还是暇不掩玉,写出了许多作家都不敢写的实事。自然、清新,让人爱不释手,读了又读,品了又品。一个字:“好”;两个字:“很好”;三个字:“好极了”。呵呵,赞!!!
作者: 南昌姚来水    时间: 2015-8-19 19:47
本帖最后由 南昌姚来水 于 2015-8-20 09:40 编辑 2 I5 C9 Q* }' `& [" |% ?# [( H
2 t- H7 y: y, W. j+ n  S: r! t0 ^
     该文语言朴实,文笔流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恋情,同时也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心地善良,富有时代正义感的女性。6 x; [" ^3 B/ |+ l# Q
     题目、“在”“再”斟酌一下。' C# }1 ^! J1 V- w

作者: 姚先达    时间: 2015-8-19 21:15
小妹又 发表好文章了,点赞 !!& e$ _! b5 k- B& @3 a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5-8-19 21:29
又是一篇大好文章.学习了!
作者: 江苏姚绍伟    时间: 2015-8-19 22:11
这样的文章喜欢看。
作者: 渝/梁平姚奎    时间: 2015-8-19 22:54
小时候,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霞,现在,乡愁是一千多一张的飞机票!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5-8-20 09:10
                 可以看得出,丽丽对这篇文章十分用心。先不说发表之前的构思、写作,单纯从发表后看,丽丽已经经过了两次修改。: ^8 g. v1 v6 ?! y/ N2 t
        俗话说得好:“文章不厌百回改!”希望丽丽在宗亲们评论的基础上,再用心修改,然后在其它报刊发表。$ a+ a2 A) f; A' a) V1 H+ S, J; \
        或许,通过这种形式,姚网可能就很快培养出自己的作家了。无疑这将是姚网对中华姚姓的又一大贡献!
8 H, J/ `1 @- x! u+ `  o
作者: 南阳_姚丽    时间: 2015-8-20 09:55
本帖最后由 彭城姚其瑞 于 2015-8-25 23:14 编辑
  ^0 D7 S# v6 u/ w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5-8-20 09:10
/ h" x1 E# y1 v2 X5 ]可以看得出,丽丽对这篇文章十分用心。先不说发表之前的构思、写作,单纯从发表后看,丽 ...
2 Q7 ]7 c( X1 A8 z7 r8 x; {
谢谢三哥鼓励,也许是年龄大了,年轻时候经历过得事情总会拿出来回忆,结婚以后忙碌一直没有机会回家,中间相隔了十二年没有回过家,老家也早已改变了模样,我人在外地这十二年心里却记挂着九泉之下的爷爷奶奶,给爷爷奶奶烧点纸钱,坟头站一会都是我的奢望,也忘不掉那个被收买的女孩子哀怨的眼神,那件事始终在我脑海萦绕,老家好多值得留恋的人和事,就这样漫无目的的写,写完放了很久还没有主题,有一天灵机一动想到了(乡音),通过宗亲哥哥们的点拨,从新看文章整体内容,写的内容和标题有很大出入,并不是像很多作者笔下的乡音,乡愁单纯描写对故乡的依恋,我想了几天了脑子还是不开窍,希望三哥和众位宗亲哥哥替我想一个符合文章内容的主题,丽感谢众宗亲对我的厚爱,祝宗亲们家庭幸福!工作顺利!快乐每一天!' \$ v! j- F9 z! G2 e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5-8-20 12:13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5-8-20 12:20 编辑 ' w7 |* r9 p" H9 `8 l' X1 U
南阳_姚丽 发表于 2015-8-20 09:55( k& m  X: ~* _9 }! ]% I
谢谢三哥鼓励,也许是年龄大了,年轻时候经历过得事情总会拿出来回忆,结婚以后忙碌一直没有机会回家,中 ...
2 ^' H( S7 O/ x! F/ d& V7 ~
文章写得好不好,仔细读过才知道。姚丽妹妹又一篇好文章出炉,深表祝贺!其实,从前面诸位宗亲的夸赞中已经足以看出文章的好。其瑞兄等宗亲说的是,文章的标题似应该再行斟酌。标题为《乡音》,可是,把文章读过好几段了,还没有体会到“乡音”的味道,这难免让读者心中生“疑”。众所周知,写文章最喜开门见山,既然文章标题定为《乡音》,文章一开头就应该“点出”乡音才是。拟定一个好的(合适的恰当的)标题,尤为重要。所以,宗亲提出修改题目,是很有道理的。! _; m4 n0 a; m- `$ C; F- @
: l) m. B7 A6 G/ E" a/ t
2 f" j1 d- \& s5 ?( ~( P, T9 M
但是,好文章就是好文章,文书宗亲说得对,瑕不掩瑜。姚丽妹妹,请恕在下直言!
8 T  }: Y6 v* W% |. G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5-8-20 12:39
南阳_姚丽 发表于 2015-8-20 09:55+ G  A% h! _: B4 K% j6 v
谢谢三哥鼓励,也许是年龄大了,年轻时候经历过得事情总会拿出来回忆,结婚以后忙碌一直没有机会回家,中 ...

$ `! R( b' |$ }) {" v2 n因为文章写得太好太用情太有深意,所以要说给这篇文章确定一个恰切的题目,还真不容易!用《回故乡》或《故乡行》做标题虽说比《乡音》恰切一些,但还是太一般,都不足以体现文章中的真情实感和深情厚意;用《故乡,那一片情》做标题,似乎更好一些,但还不令人满意。……
0 o. H  _0 K% t
作者: 南阳_姚丽    时间: 2015-8-20 23:16
本帖最后由 彭城姚其瑞 于 2015-8-25 23:15 编辑 % \" C4 b3 y0 k" B
姚先登 发表于 2015-8-20 12:13
+ l# v$ l" T% p4 |/ W文章写得好不好,仔细读过才知道。姚丽妹妹又一篇好文章出炉,深表祝贺!其实,从前面诸位宗亲的夸赞中已 ...

' A9 E) a! Q2 D, w! N非常感谢众位宗亲哥哥对我的关注和抬爱,我这几天也在苦思冥想这个事情,脑袋瓜好像冻着了不开窍,找不到一个符合内容恰到好处的命题,这个乡音命题当时也是灵机一动蹦出来的,我也有不太适合的感觉,因为要发表就凑合用了,在咱们姚家众位哥哥都非常关心我,都希望妹妹凡事做到更好才这样严要求我,我心里非常感动,大家都出主意想个好命题,让文章能更有深意。谢谢宗亲们了!+ g( d7 d% Q* R( L" ?; v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8-21 08:57
本帖最后由 彭城姚其瑞 于 2015-8-25 23:14 编辑
5 I) i5 J9 C4 A
南阳_姚丽 发表于 2015-8-20 23:167 g: `- S/ V4 {0 q
非常感谢众位宗亲哥哥对我的关注和抬爱,我这几天也在苦思冥想这个事情,脑袋瓜好像冻着了不开窍,找不到 ...

. b, c; s# h, Z' `+ L$ m; B% Q1 `为“小女孩”再一次打开的“心窗”喝彩。7 |4 ]! `' n* }; t& `

作者: 南阳_姚丽    时间: 2015-8-25 21:48
本帖最后由 彭城姚其瑞 于 2015-8-25 23:16 编辑
6 {6 E, M0 ~* w
yqllz 发表于 2015-8-21 08:57
8 l1 A* [5 o1 }+ ], S3 V* |9 z为“小女孩”再一次打开的“心窗”喝彩。
" A1 V/ x4 n3 |2 {
挺喜欢"小女孩"这个称呼的,亲切,美好,谢谢您对我的特别优待。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