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姚姓来自妫? [打印本页]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8-22 21:30
标题: 姚姓来自妫?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0-8-23 11:58 编辑
2 T5 f) R# H6 {/ K+ B
; M3 f! p3 w* Ipszyyao宗亲您好:: u# _* g9 s( j3 w
“姚姓来自妫”是袁义达先生的观点。我以标题“请教pszyyao宗亲”发帖在“太始祖舜帝研究”栏目,想请教于您,以正视听。又怕您看不到:
8 b. a* z3 `9 G  S' [  C' h

. f4 R. d: P, [6 O  Epszyyao宗亲您好:
4 S. J# V1 l* O& n$ R
我看了第二期《河南姚姓与姚崇文化》,内中有袁义达的文章:《姚姓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袁文对舜帝姓姚及姓妫的表述,让我感到概念混淆,使人摸不著头脑。故请教于先生:

/ {' ^( V3 ?) N2 H4 w
* C8 ^2 ^" P6 f# p; l% h4 y袁先生对“姚”字的产生,说是因远古占卜(火灼龟甲)之故;还说:“舜十分擅长占卜,应以姚为姓。舜的出生之地遂称姚墟。”稍后文中又说:“姚姓血缘主要来自妫姓。舜的部落因居于山西永济的妫水旁而姓妫,舜由于生于姚墟又姓姚。……姚姓是舜氏族妫姓氏族中分离出来的分支。”这就是袁先生在文章开篇500字内对舜帝姓姚姓妫的论述。
. E& i2 a: L; u' X8 O* K) e5 G1 o" R( h' W
根据我本人这段时间学习了解的情况看,舜帝在30岁结婚及婚后才到妫水旁生活,舜帝的一部分后裔因此才姓妫,而舜帝本人始终叫姚重华,史上没有“妫重华”的记载。再个,按照《史记》记载的描述,是先有姚墟这个地名,舜帝因此而姓姚。而袁义达先生在文中正好把因果关系给颠倒了!" l2 k! l0 }) t7 H9 K& P7 w
* w0 T1 R" o! Y: d9 a0 l
概念模糊集中在两点:
/ q6 l( Q: }% f0 r4 b0 I1、姚姓是从妫姓中分离出来的;, f8 f% r6 E' ^% R) H6 r
2、因舜帝姓姚,舜帝出生地才被称为“姚墟”。' x+ I+ a+ X8 u8 G
  K9 U# i4 w! a$ Z; [
我以为,发表在杂志上的论文,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来考证、论述。袁先生在上述两点上是与众不同的,甚至特立独行。这些应该已经搞清的事情反再弄糊涂了!究竟是怎样呢?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0-8-22 22:52
历史上有“妫满五姓”之说;姚,妫,陈,胡,田五姓同出舜帝
! H+ H- P3 f5 |" Z6 V5 _' E有文献记载;
! h. O5 P( }3 I# c0 W5 t“(一)妫汭五姓  
( ^3 H; V' ~8 N; b在中华姓氏中,妫、陈、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缘先祖同为舜帝。郑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因而史称妫、陈、田、姚、胡为"妫汭五姓"。 "妫汭",古水名,又作"沩汭",在今山西永济南,源出历山,西流入黄河。前文已述,舜帝本为姚姓,因居妫汭而得妫姓。 ” + p0 c3 D% H+ F
我们提倡“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在本网《姚氏宗亲网-姚论坛 》-- 太始祖舜帝研究 » 舜帝至妫满世系之一  尚海发帖中“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6290”对此也有陈述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8-22 23:09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0-8-22 23:16 编辑 7 |8 ?6 w2 o: K( J: F. {" z
/ q/ `* g! C; y, ?4 y  _/ c6 X$ a
依寒松宗亲所述,也是先有姚后有妫。虽说五姓同出舜帝,但根据事实,他们的出现也是有个先后时间差的。说“姚姓是从妫姓中分离出来的分支”,我感觉是本末倒置。这样容易把历史搞混淆。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8-23 12:29
尚海在其文章《舜帝至妫满世系之一》中,赞成的是“姚、妫、虞、田、胡”同根同源说,并讲清了五姓出现的先后顺序。与此同时,尚海明确反对“姚、虞”出自“妫”的说法。他的原文如下:" X4 a$ C% {" X" U4 X
1、在“妫纳几姓”中,有将“虞”、“姚” 纳入妫姓下是完全错误的。 “虞”姓是有虞氏的省写或因舜帝称虞舜而起,虞”、“姚”、“妫”当是并列的同属有虞氏下衍最早之姓,不能将“虞”、“姚” 纳入妫姓下。
作者: 姚启圣    时间: 2010-8-24 11:44
本帖最后由 姚启圣 于 2010-8-24 11:46 编辑 0 E! o4 E: C# G" m2 r

2 J3 Z# K$ G% g5 U对,从我的《绍兴姚家埭姚氏一脉小考》,也说明应该将“妫”归入“姚”氏,即姚重华(舜)之“姚”。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8-24 12:18
对,从我的《绍兴姚家埭姚氏一脉小考》,也说明应该将“妫”归入“姚”氏,即姚重华(舜)之“姚”。
5 T( p% a! }6 n: Y; V7 u姚启圣 发表于 2010-8-24 11:44

! j. i( k6 ~8 o6 G你的《绍兴姚家埭姚氏一脉小考》发表于何处?能否在姚网再发表?
作者: 姚启圣    时间: 2010-8-24 14:20
行,再发一篇(其实本论坛已有):
5 M7 p0 [; r7 }6 t0 z
  k) U8 ]8 C! v- E" \绍兴姚家埭姚氏一脉小考+ J/ u3 b" }, K  B% ~$ H
原文发表于2008年第1期《绍兴县史志》  _% X: W/ f0 V7 r" I+ y0 J
  B) e' T5 g. T& W+ c; b: o
倚诺
/ a# m4 t+ E7 `. k6 ^
7 T! U) a, V# V" x      姚姓:《通志·氏族略》记载:“姚氏,虞之姓也。虞舜生于姚墟,故因生以为姓,后世亦以为氏者……舜后胡公封陈,至敬仲仕齐,又以为田氏。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睦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居吴郡,改姓妫氏。五世孙敷,又为姚氏。”《新唐书·宰相世系》:“姚姓,虞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陈胡公敬仲仕齐为田氏,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睦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居吴郡,改姓为妫。五世孙敷,复尽姓姚,居武兴武康。”姚姓——陈胡公妫满——帝舜有虞氏——颛顼高阳氏——黄帝轩辕氏——太昊伏羲氏。在中华姓氏中,按人口的多少为序,姚姓为第64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55%。7 b- |% R* k+ z' }9 X
      经整理现对我所考绍兴姚家埭姚氏公布如下(不当之处请指正):0 d- ^. n5 R7 `7 V( A
      1.少典生勖其,勖其生巨駓,巨駓生芒昧,芒昧生夷栗,夷栗生柏坚,柏坚生节,节生赫胡,赫胡生封胥,封胥生依卢,依卢生启昆,启昆生轩辕(即为黄帝);, T4 g, S0 J7 q. A  [7 n5 Z& J
      2.轩辕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桥牛,桥牛生瞽叟,瞽叟生重华(即为姚姓始祖);
: d% C6 S0 _7 o+ R; ^      3.重华生商均,商均生箕伯,箕伯生强余,强余生虞颉,虞颉生虞思,虞思生有龙,有龙生寿肸,肸生叔仪,叔仪生康仲,康仲生祖,祖生发,发生方,方生振,振生维,维生寿固,寿固生敖,敖生胜,胜生元捷,元捷生偃,偃生姑猛,姑猛生公允,公允生蔺,蔺生填叔,填叔生野,野生无斁,无斁生茎,茎生叔正,叔正生献子,献子生亚寿,亚寿生原寿,原寿生萝延,萝延生遏父,遏父生满[即为陈氏开山祖,陈国(前1046年至前1024年)在位,生子皋羊、犀。被周武王封诸侯国陈国(公元前1046至前479年),其妻(武王长女)太姬,姬氏所生嫡长子名犀候号申公。支子(出自姬氏)封为胡国(地在陈国境内,为陈之附庸,爵位为子)之君,其名曰[皋羊]其子孙以胡为姓,详可参见《史记》之卷三十六 陈(国)杞(国)世家第六];
4 i! \9 D) @6 E4 E      4.满生犀侯,犀侯生突,突生圉戎,圉戎生宁,宁生孝,孝生灵,灵生燮,燮生圉,圉生跃,跃生完[陈完,春秋时陈国公族。厉公之子。字敬仲(一说敬是谥号)。公元前707年,陈国发生宫廷内乱,厉公被杀,太子完被贬为大夫。后宣公太子御寇,被宣公宠妃谋杀;完和御寇相好,恐祸及己身,便离陈出走,投奔齐国,史称“完公奔齐”。完公奔齐后,齐桓公要拜他为卿,陈完推辞,齐桓公就封他为“工正”(管理百工的官),并赐给他很多田地。为了感恩答谢,陈完又改姓“田”(古时陈、田同音)。陈完的后代以“田”为姓,陈完就是田姓始祖,这也是“陈田一家”的由来。传九世至田和而代齐,详可参见史记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Z  a1 c8 J" Z" V; Y
      5.完生孟夷,孟夷生孟庄,孟庄生须无,须无生无宇,无宇生盘,盘生白,白生和,和生午,午生因齐,因齐生辟强,辟强生地,地生法章,法章生建(公元221年田齐为秦始皇所灭)* e# Y; l0 e- ]5 f  i- v4 M; g
      以上共79代(约公元前3250年~公元前221年)。& O3 ?% H& u, l0 B; b8 U: K
      6.建生良,良次子疾祚,子留。留子牟。牟子延年。延年字子宾,汉昭帝时为大司农,汉宣帝时封颍川阳城侯,后坐罪,耻入狱,自刎,子渊。渊避于吴兴,改姓妫,子征。征居吴兴,子平。平改姓姚,西汉冀州刺史,通京房昌理,子丰。丰复姓田,新莽立,求舜后,封为世睦侯(《汉书、王莽传第六十九中》可证),子恢,田恢的五世孙田敷,又改妫姓为姚姓,并迁居吴兴武康(浙江德清县西)是为吴兴姚姓始祖(另一说为上文中的西汉冀州刺史姚平),其后姓氏一直不变。
( g( _+ I$ E, ]* q" L. l4 ~      7.而绍兴马山姚家埭,自吴兴迄隋,分支河南,晚唐时又分支冀州,南宋初居会稽雷门乡之长乐里,其后曰姚家埭,称姚家埭姚氏。0 z6 I; @$ d" S# z# t
      另:
- g- i0 v! D' ?8 s8 C$ b      1.田完五世孙田书,赐“孙”为姓,齐国大夫。而田书(即孙书)生孙凭,孙凭生孙武(即为孙子),又孙武生孙明,孙明生孙顺,孙顺生孙机,孙机生孙操,孙操生孙膑。孙权、孙中山皆为其后世。
! N" F7 y2 j& |" w$ i  V. ~# @) y      2.齐国田建后代二子改姓王,王莽即是其后,故在公元前后与其他姚氏先祖关系密切。
作者: 昭平姚富锋    时间: 2010-8-24 19:30
姚氏宗亲QQ交流群:25068020
+ M" m+ ]) c* U3 f! n& } . ]6 M, u' g) z# h- g8 }
                                期待您的加入,有您加入更精彩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8-25 12:42
7# 姚启圣
0 {, z( z: j, E谢谢。0 q. U8 O1 {; D' i
绍兴姚家埭姚氏一脉小考的作者是倚诺吗?
  h% M1 F3 j7 k0 S9 t2 \8 H《绍兴县史志》常年出版吗?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8-26 07:26
7# 姚启圣
  N4 h" r$ c! S* ?      你是“绍兴姚家埭姚氏一脉小考”的作者,倚诺是什么吗?% m: Q6 \! K0 F4 w, ?6 `& R2 m
      你陈国强与姚德忠以姚启圣后裔的名义向河南姚姓年会致贺,姚德忠也是绍兴姚家埭姚吗?) x# p7 ^5 d% Q- c
       你能介绍绍兴姚家埭姚氏始祖、祠堂(堂号)、族谱〔修于何朝何时、世系覆盖到哪一世)派字、(假如你没过继)你是几世什么字辈吗?
作者: 姚启圣    时间: 2010-8-26 11:37
《绍兴县史志》是绍兴县志办出的内部刊物。
作者: 姚启圣    时间: 2010-8-26 11:40
倚诺是我的网名,呵呵
作者: 姚启圣    时间: 2010-8-26 11:42
姚家埭的始祖为姚镐(字从周,冀州人。宋大观(公元1107——1110年)三年中进士,卒于1161年),建炎(1127年-1130年)南渡后,仕敷文阁学士(宋官名。敷文阁,绍兴十年(1140)建,以藏徽宗作品,置学士、直学士、侍制等官),同知枢密院事(枢密院有同知枢密院事,简称同知院,为知院的副职,相当于中书省的副宰相。枢密院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与中书省并称“二府”同为最高国务机关。另绍兴十一年:中国南宋爱国军事家,汉族英雄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回临安,被解除兵权,改授枢密副使。),家于会稽之长乐里(即今姚家埭村,属马山镇)。始祖宣业,仕萧梁,为征东将军,封爵吴兴郡。其裔孙自武康迁河南陕州硖石。十二世孙馀庆,复由硖石迁冀州。二十一世孙镐,宋室南渡,自冀州迁会稽雷门乡长乐里姚家埭,为本支始迁祖。卷首旧谱序记考证、新编考驳叙事、列朝制诰敕书,卷一河南陕州谱世系行传,卷二冀州谱世系行传,卷三会稽姚家埭谱世系行传。
作者: 姚启圣    时间: 2010-8-26 11:47
姚家家谱由一名叫姚振宗的秀才于清末编纂而成,上海图书馆(馆藏号:4805)等馆收藏。
作者: 姚启圣    时间: 2010-8-26 11:48
卷首  一、旧谱序记考证;  \7 I0 F: X7 n, @
      二、新编考驳叙事;6 w  o* E8 y" i# ^1 o" r3 m
      三、列朝制诰敕书;
6 F/ @* }, n8 Q/ A6 v0 t谱    第一、河南陕州谱5 Q* P2 L* q2 Y% E' P
      第二、河北冀州谱4 M/ m$ K+ B7 p4 S
      第三、会稽姚家埭谱
) t1 g$ l& v+ V2 v4 i6 M1 Z# |$ N      第四、姚家埭东姚谱( v' z+ K+ S) q3 I& ^  E9 a
      第五、姚家埭西姚谱
+ `; Q: G* V  ~' ?& m2 |( J, A      第六、姚家埭成家溇德润堂谱
4 g) j) u: g, `4 A  l      第七、姚家埭姚家桥谱# `& T+ c3 `- S3 f$ I7 x
      第八、姚家埭北岸姚谱
) ]- v7 l, e2 u2 x+ @6 ]* o      第九、山阴厚社湖西姚谱  东姚第三世分支) E0 c+ Y- b3 U1 Q, R
      第十、山阴三江南门姚谱  东姚第三世分支
( O5 K( Y* u+ I, g2 |3 W; B      第十一、山阴凤仪桥还云堂谱  东姚第九世分支
% e9 ^6 R% G8 i* [      第十二、先代传记 上5 p, }- t# E9 `9 o& ]9 D6 L
      第十三、先代传记 下3 K0 n, ?! C( l( X) x# I. `
      第十四、先代遗文 上 凡七家/ b& _; N# m1 O7 e  S# x4 w
      第十五、先代遗文 下凡一十八家,附闽颂江编目录一卷
$ Y7 b1 ^( ^+ J, O* f+ X附存谱  第一、吴兴姚氏谱略0 c0 Q/ {. p7 {# r
        第二、河东姚氏谱略- A- b1 j3 z6 Y# S# I( g
        第三、敬爱堂姚氏谱略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8-26 13:56
在您们的交流中,我也长了见识,学习了。:handshake
作者: 姚启圣    时间: 2010-8-26 14:54
现在的《姚氏百世源流考》即为清代姚振宗纂修;出版时间:清光绪30年(1904)。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8-26 16:04
17# 姚启圣
5 p5 y1 {0 S% ^* N. s! }已读以上诸帖,谢谢你。  K& [; C/ V/ k0 Q; ~
      你族族谱就是下列的36吧,你或你族有自藏、还是要用上海图书馆的?有没有37?近年有新修的吗?
3 ?" z/ p4 b+ N+ p. i% E1 D      姚启圣是不是出自姚家埭姚吗?几世什么辈字?你是几世什么辈字吗?族谱上记载派字吗?或者你族的派字是什么?, |# U9 c7 ^- q/ m( i/ _
     姚家埭姚在绍兴、浙江分布广不广?有多少人?6 {2 f6 p- Z5 i  x9 d

! b; Q- N% Q* n2 W1 K3 \36【题名】重订绍兴姚氏谱:十五卷,首三卷,附三卷
1 t0 A' T8 c8 a/ [2 \1 M【作者】()姚振宗重订
3 Z% G- U+ R1 F# C' l【版本】清光绪29(1903),木活字本
% M3 v8 h9 w& u. H【居地】浙江,绍兴+ t3 W/ }3 d6 u9 Z# U
【先祖/名人】始祖:姚宣业;先祖:姚馀庆;先祖:[]姚镐
& I9 u# i+ Z# U5 d【摘要】始祖宣业,仕萧梁,为征东将军,封爵吴兴郡。其裔孙自武康迁河南陕州硖石。十二世孙馀庆,复由硖石迁冀州。二十一世孙镐,宋室南渡,自冀州迁会稽雷门乡长乐里姚家埭,为本支始迁祖。卷首旧谱序记考证、新编考驳叙事、列朝制诰敕书,卷一河南陕州谱世系行传,卷二冀州谱世系行传,卷三会稽姚家埭谱世系行传。3 }, v8 r; ?7 C/ ~( h; n( Z: f
【索取号】4805
8 }" [& r0 M* V3 ~% Z ; J7 a( \* l3 |- u2 {
37【题名】姚氏老谱: 不分卷:[绍兴]
) i9 L6 K. N! s. v, h5 C【作者】[作者不详]* e9 f9 Z+ N* j  a2 v4 C
【版本】清,钞本
$ t' a- D9 D) b/ b【居地】浙江, 绍兴# q( `0 M+ w. N6 `; Q* s* F
【先祖/名人】始祖:姚宣业; 先祖:姚馀庆;先祖:[宋]姚镐
9 o* {  R2 }/ m( R7 Q0 h【摘要】参见清姚振宗修《重订绍兴姚氏谱》条目。是谱载谱序、会稽姚氏南渡以上一世至十一世之世系、南渡以上从河南迁冀州世系十二世至十六世、南渡以下历代各派世系、姚氏世纪等。
8 K  l- i( i' r! W/ M& `! ^【索取号】长000528
作者: 姚启圣    时间: 2010-8-26 17:41
据我的多次调查发现,马山(即姚家埭的所在乡镇)的姚氏族谱(由原省交通厅领导姚家法所收藏)已在文革被毁。据姚家埭村书记姚建秋介绍,在姚振宗修谱之后及之前,姚家埭所在地的姚氏一直不够兴旺,姚振宗修谱也依靠绍兴县陶家堰的外婆家(07年,小弟曾专门请教了当地长者、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陶家骏)。并且从我调查的资料看,馆藏本是残本了。至于姚启圣就出自姚家埭,可惜其帅府并没有最终完全完工。其他资料不完整,你也就明白了。而小弟及叔父姚德忠作为姚启圣的后代,也是出自曾祖父母之口。07年,曾祖母姚(周)阿大即将过世前,她预感到了这一点,就嘱咐我们代其回老家一趟,还其心愿。故也就有了我的五趟绍兴之旅,及之后一年一度的回乡。绍兴晚报的首席记者也慕名与咱俩一起为姚启圣扫墓。与此同时,为补绍兴姚氏的残缺之憾,我就对绍兴姚家埭姚氏的渊源进行了一番考证,也有幸得到了各位宗亲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心帮助,在此也一并感谢!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8-26 19:41
19# 姚启圣 ! P) M) o$ V3 ]2 q. z: V5 \4 U
你是有心人。谢谢。你讲得这样详细,以为你手中有族谱。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8-27 08:20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0-8-27 08:32 编辑
6 K6 _% r0 {0 Q* r+ {, x7 B
' _$ Z' H2 R/ ~' R- `9 `1 ~6 u19# 姚启圣 / k% B" ^0 y( x/ Q
姚启圣不单是你的祖先,也是姚氏名人。因此,在姚家埭族谱的人物传中必定有姚启圣条目。查族谱目录,可能在在第12或13中。此外,不知姚启圣是何房派,在其他卷中应有他的行实。你在谱中能读到这些吗?你的《平台统元帅姚启圣》(记不准)发布在何处?
2 i2 N5 n/ Q3 Z' j     我们在这里的交流,放在姚建中的帖下显得文不对题,也有点可惜。如果你乐意,是不是移出去另立一帖?如果你乐意,就此主题,还想与你继续交流。) U+ r. A0 Y7 Y/ m$ v

  D0 k5 ~# }3 V7 ~5 t# d/ u3 o" X. t7 P# }
      第十二、先代传记 上4 J0 `1 \% ~6 w: H, ~. P% M1 Y  z
      第十三、先代传记 下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8-28 17:21
顶上来,以便回答楼主的问题和评论袁义达的文章。
+ c/ d. q/ e" A: b# }- X    回答楼主的问题容易,评论袁义达的文章则要花时间和费心思。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8-28 18:28
按:
2 I8 c) _4 G; d9 \9 x
      接受pszyyao宗亲的建议,现将《河南姚姓与姚崇文化》第二期发表的“姚姓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的文章转载如下,作者:袁义达。
, |/ L* q8 a7 H$ V; O3 @
      就我个人而言,从袁义达先生的文章里,学到了一些知识,但也有些疑问。比如袁在文章开头部分,说“姚姓是从妫姓分离出来的分支”、“因为舜帝姓姚,所以他的出生地称姚墟”等。
- ^- v9 z( y7 O) R      由于自己的知识贫乏,却又想知道究竟,因此发帖请大家讨论,也使我和想学习的宗亲们有所释然。谢谢大家!
$ j* b/ w; b( }8 j& o: J: d* o$ ^4 W. q, R" {- X
: Y4 N1 O1 x5 Z1 {  {
8 t- o- x3 ^8 `
姚姓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 u; k8 R1 {$ D- K2 `8 E
袁义达

; R0 d1 d$ g' ]1 _3 e* o/ h) |姚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六十二个姓氏,尤其昌盛于四川,江浙地区。当今姚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百分之033。总人数大约在410多万。
: @  }& F7 D6 k- Q5 v
姚的名义和图腾

# a) }# k2 ~' m8 i4 C8 H姚由兆加女旁组成,兆为其本义。古时占卜时火灼龟甲,观察龟甲产生裂痕的形态以占吉凶,成为卜兆或占兆。引申为预兆,有先卜未知之意。舜十分擅长占卜,应以姚为姓。舜的出生之地遂称姚墟。其族称姚人。姚人的神树即社树自然是桃树。姚人以桃树为其原始图腾。所以,以桃树木制作的物品自然成为后来巫师、神道等职业的工具;门户上插桃树枝,举桃树枝扫帚引路可以去邪。据说鬼怕桃树。
3 [8 O: Q4 m% h% x6 s古时,姚与桃,洮,逃相通。舜部落姚人在迁移中,留在平原和山地的多称带桃字的地名,居住近水的地方就带洮字。在湖南长沙和广西全州等多次出土的西汉古地图和石印章上的地名中,这四字均出现过和互相代替。当今在中原,华北,陕甘宁和湖广地区带桃和带洮的地名,很多与古代舜部落的历史迁移有关。' K  W7 R! X) p' @
姚姓的起源与演变

  S* `) I' i! K8 _姚姓血缘主要来自妫姓。舜的部落因居于山西永济的妫水旁而姓妫,舜由于生于姚墟又姓姚。姚墟在今河南濮阳西的濮城镇,近山东鄄城。姚墟盛产桃,姚人以桃树为图腾。姚姓是舜氏族从妫姓氏族中分离出来的分支。所以姚姓的历史至少有4000年。. b1 p+ `2 c$ u3 _3 h
公元前19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舜的后裔妫满于陈。到公元前672年,陈厉公之子陈完,也称陈敬仲,因陈国发生内乱而出奔齐国,改姓田。至西汉末,田完裔孙田丰被王莽封为代睦侯,以继续帝舜的香火。田丰之子田恢为避王莽之乱,渡过长江定居吴郡,即今江苏苏州地区,改姓妫。妫恢的五世孙妫敷南迁吴兴武康,即今浙江德清西的千秋镇,改姓姚。这一支姚姓在江南蓬勃繁衍,成为当代东部姚姓群体的支柱。3 i7 ]7 f, V& X! d, i5 a9 Q) Z3 k
外族基因的融入
! D# [' W6 m7 ^% n3 ^
第二支出自外族的改姓,我国的姚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姚姓中也融入了南北民族的血液,互有基因的流动。姚姓中融入外族血液的事件主要发生在西汉以后。最重要的有,东晋南安赤亭姚氏。起先为舜的后裔,由甘肃洮河西迁入甘肃融入羌族,到晋朝时姚姓羌人成为羌中大族,成为羌酋,姚苌于公元384年在陕西长安建立后秦王朝,历三帝,共34年。后秦亡后,一部分子孙南迁江南,混入汉族之中。北宋金国的女真族人中也有姚姓。清朝满洲八旗耀佳氏,纳喇氏等氏族一部分集体改姓姚,族人后来多数汉化为东北地区姚姓汉族。
) b! N; B/ V: G  E0 K% P! f! c
历史上姚姓的分布和迁移

1 Z6 e4 B& E2 W+ ]' @先秦时期,姚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河南、山东地区。秦汉两晋时,姚姓已经播迁到北方各地,江南各省,西北羌族姚姓的兴起和进入中原,大大扩增了姚姓人群的数量,同时甘肃洮水地区的姚姓南下四川和西南地区。唐朝的两次南下移民东南,姚姓开始进入福建和广东,明初姚姓进入台湾。
8 k  b) Z3 v! O$ v0 k/ Y/ b宋朝时期,姚姓大约有32万人,占全国的百分之041。排在大姓的第五十六位,姚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约占全国姚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河北,浙江,陕西,江西六省。当时的河北,江浙,陕西是姚姓三大聚集中心。! t0 ~. |6 S3 Q& ^
明朝时期,姚姓大约有5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9%,为明朝第三十三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这二省姚姓大约占姚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广东,江西,安徽,山西四省。浙江为姚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姚姓总人口的32%。宋元明期间600年,姚姓人口主要向东南迁移。姚姓人口的中心由北向东南漂移,浙苏赣皖是姚姓的密集地区。- H% J2 M- e7 z7 f6 }& m
当代姚姓的分布和图谱
7 h6 z9 s5 k3 p' O  b, m
当代姚姓的人口已达到410多万,为全国第六十二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3%。自宋朝至今1000年姚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姿态。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安徽,广东,江苏三省;大约占姚姓总人口的25%,其次分布于浙江,河南,四川,河北,湖北,湖南,这六省又集中了33%的姚姓人口。安徽为当代姚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姚姓总人口的86%。全国形成了以皖苏浙,粤湘为中心的两个姚姓高居住区域。从明朝至今600年期间,姚姓人口流动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西部的回迁十分强劲,大于由北向南的迁移。
% |1 u+ P6 U! {* Q% Y" @% T姚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姚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在皖苏浙大部,上海,江西北部,湖北东部和西北,湖南西部和东北,宁夏南部,甘肃东部,山西南端,黑龙江东部和西部,姚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4%以上;其中中心地区可达08%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总国土面积的194%居住了大约50%的姚姓人群。在青海湖和云南横断山脉以东的其他地区,姚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22%——044%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453%;居住了大约49%的姚姓人群。
) I3 t2 |0 b% j1 G! u5 W
姚姓的传统文化
. @( t1 X0 L1 H6 L9 _
郡望和堂号  姚姓的郡望有吴兴,南安等。姚姓以吴兴,南安,仁圣为其堂号。“仁圣”堂号源出帝舜。舜是上古的圣人,是至仁至圣的帝王。' X- Y. O0 P) o
楹联  姚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五副:3 e/ k- s! K% h
弘文学士;庐墓家传。
! }9 R" N7 a0 _# F9 R5 i1 r! S爵封梁国;派衍桐城。
& \7 a3 E' W  H) P/ z学闳两汉;书撰梁陈。) P2 s2 L. t7 L% W0 ~! p5 T
建德长锦世泽;虾湖丕振家声。
8 M/ t! s) D* h寨主子终谐贵妇;刺史女得偶相公。$ g: i0 k+ G, Q# \/ o
家训格言  明朝姚儒的《家教要略》是一部很有影响的书。姚儒认为一个人一生最大的快乐是读书,最大的责任是教子。教子的原则:富者教子需重道,贫者教子需重节。以成圣贤为贵,以蓄道德为富,以不知耻为贱。他还认为,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强调君子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而不在高谈阔论。他要求子孙要诚信和尚俭,认为不仅是经济上的需要,更是道德上的需要,具有鲜明的道德内涵,唯有俭可以助廉,唯有恕可以成德。家训以“保终”为全篇结束,提醒子女要慎始保终,尤要保持晚节。
. l: h2 {* C1 y7 b  [/ A家谱  目前在上海图书馆中收藏姚姓家谱68部,全国其他单位和美国图书馆还收藏姚姓家谱172部。# H) h! i! R% u. C3 {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 Z6 T$ a3 m' i; E4 X. n《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姚姓历代名人216名,占总名人数的048%,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四十八位;姚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7%,排在并列第三十位。姚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63%,排在并列第三十二位。( a: b, d9 g. F) ^- p3 k- e
历史上主要的姚氏名人有:春秋郑国大夫姚句耳;东晋车骑大将军姚戈仲;十六国后秦建立者姚苌,国君姚兴;唐代文学家姚思廉,宰相姚崇,姚(王夀),诗人姚合。元朝翰林学士姚枢,文学家姚燧;明朝《永乐大典》纂修官姚广孝,画家姚绶;清朝学者姚际恒,姚文田,文学家姚范,姚莹,姚燮,文学家、教育家姚鼐;民国目录学家姚明达;当代历史学家姚从吾,剧作家姚一苇,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
: G9 l$ O3 x# M+ p: y7 z8 \* F
姚姓血型

1 Z* B0 R+ e2 c3 \3 [0 R姚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43%A型占29%B型占28%AB型占86%2 N9 ?; ]) Q1 Y$ G0 s

/ q5 K% G7 G0 |+ D& {. D(作者:袁义达,1947年生,浙江奉化人。历任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主任,遗传发育所研究组和创新前沿项目负责人,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类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本文选自《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一书,题目为本刊编者所加。)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8-31 20:49
将袁义达说姚氏的文章顶上来。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8-31 20:59
我也顶一下。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9-1 21:34
姚姓的起源与演变

1 H/ b* A7 }5 ^) p) [3 R姚姓血缘主要来自妫姓。舜的部落因居于山西永济的妫水旁而姓妫,舜由于生于姚墟又姓姚。姚墟在今河南濮阳西的濮城镇,近山东鄄城。姚墟盛产桃,姚人以桃树为图腾。姚姓是舜氏族从妫姓氏族中分离出来的分支。所以姚姓的历史至少有4000年。/ @3 _& N6 F6 f" I" t* r5 d$ f
公元前19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舜的后裔妫满于陈。到公元前672年,陈厉公之子陈完,也称陈敬仲,因陈国发生内乱而出奔齐国,改姓田。至西汉末,田完裔孙田丰被王莽封为代睦侯,以继续帝舜的香火。田丰之子田恢为避王莽之乱,渡过长江定居吴郡,即今江苏苏州地区,改姓妫。妫恢的五世孙妫敷南迁吴兴武康,即今浙江德清西的千秋镇,改姓姚。这一支姚姓在江南蓬勃繁衍,成为当代东部姚姓群体的支柱。
6 b* O: a9 u" C$ T$ k1 f以上是袁义达的原文。
- t" v5 Y- b  a0 z袁先生在讲姚姓的起源时,话语很笼统,就是“姚姓血缘主要来自妫”,“姚姓是舜氏族从妫姓氏族中分离出来的分支”。并没有论证说明姚姓是何时为何原因“分离出来”的。仔细理解后边这一句,好像也可以这样解释:舜氏族是从妫姓氏族分离出来的,姚姓是舜氏族的分支。在讲姚姓的演变时,袁先生倒是讲得具体。莫非,他把“演变”当成了“起源”?事实上,姚姓的演变也只是部分的,而绝不是全部姚姓都这样演变。再不然,是排版印刷有误?不能自圆其说——却又出自权威之口——所以,我这一段的学习,就是摸不着头脑啊……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0-9-2 07:46
26# 卧龙姚建中 . F; N9 _4 @* d
"姚姓血缘主要来自妫姓。"
' b8 p& v* P" w      其实这种说法并非只是袁义达一家之说。在讲姚姓来源的时候,许多姚姓人都有类似讲法,可能姚网还有这样的帖(不知他们跟着谁讲的?)。只是袁义达讲得太明显,太突出罢了。他是外姓人(当然,袁是姚的分姓,同是舜裔),他是权威,影响巨大,所以我也凑热闹,讲几句。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9-2 18:30
我和您的看法一致,我不认同袁先生的说法。$ `: J$ t5 u$ P3 X
因为,舜帝生于姚墟以姚为姓在先,居于妫水是舜帝结婚后的事,在后;两姓同源于舜帝,但有发生的时间有先有后。袁的说法,正是把时间先后颠倒了。谁能说,舜帝在结婚居于妫水之前的二三十年就没有姓?姓什么?司马迁《史记》说的很明确:姓姚!我们现代人再有能耐,谁敢把几千年的历史记载完全推翻?谁说他能推翻,只有他自己信。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9-3 15:31
请各位熟悉姚氏知识的宗亲参与讨论,不吝赐教!
作者: 昭平姚富锋    时间: 2010-10-27 13:24
原来就是您
作者: 洛阳姚孝民    时间: 2010-10-27 20:42
大家讨论的真热闹。讲的太好了!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0-10-30 15:49
关于“姚姓来自妫姓?”的讨论进行的十分火热。显示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研究家谱和研究姚姓历史就是要在严谨的科学态度,要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和见解。& |' L# r! k- s' G8 O: A
       在《河南姚姓与姚崇文化》(第三期)中,姚学谋和姚仲杰的文章里也对此有过解说;在姚仲杰《姚姓源流》一文中,“始祖生平”部分是这样写的;“姚姓始祖舜帝,是我国上古社会三皇五帝之一帝。舜名重华,黄帝苗裔,有虞氏幕之后。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桥牛,桥牛生瞽叟,瞽叟娶握登氏,约于帝尧二十一年(约公元前2236年)生舜于古濮州姚墟,是以为姓是为姚姓。又因有虞氏世居妫水(今北京延庆县境)而姓妫,姚妫二姓实为一姓。……”
( W$ t* j: O) |3 B, B2 p9 q      另;姚学谋于同期“姚姓”一文中写道“起源:史载黄帝八代孙虞舜帝生于 姚墟,以出生地面得姚姓,因妫水之居而姓妫,故姚妫同宗。”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10-30 18:40
从寒松宗亲的上贴中,又有一个问题不理解:妫水,究竟是有虞氏的世居地?还是舜帝结婚后被尧帝指定的生活地?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0-10-30 21:35
姚姓的“姚”字。带女旁,说明姚姓的出现还在母系氏族社会,重华祖从母亲的姓氏也未尝不可呀,,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0-10-30 21:36
另;姚学谋于同期“姚姓”一文中写道“起源:史载黄帝八代孙虞舜帝生于 姚墟,以出生地面得姚姓,因妫水之居而姓妫,故姚妫同宗。”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11-2 10:47
记住自己姓姚就行了。:lol
作者: fenzi777    时间: 2010-11-2 12:40
百度百科的资料:“黄帝─昌意─高阳(帝颛顼)─舜,帝舜姓姚,黄帝的八世孙,因生于姚地(今河南濮阳范县),以地取姓氏为姚。 先秦时期,姚姓姓氏的派生比较多,如陈、王、胡、孙、虞、田、袁、丰、陆等姓氏,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舜在被选为尧的接班人前,尧为了考察他,让舜搬到妫水旁居住,所以舜的部分后代便以所居住的这条河为姓,为妫氏。”很明显 ,舜姓姚,而舜的部分后代为妫氏,所以先有姚而后有妫。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11-2 16:12
百度百科的资料:“黄帝─昌意─高阳(帝颛顼)─舜,帝舜姓姚,黄帝的八世孙,因生于姚地(今河南濮阳范县),以地取姓氏为姚。 先秦时期,姚姓姓氏的派生比较多,如陈、王、胡、孙、虞、田、袁、丰、陆等姓氏,都是 ...
  {# {! b4 _! Wfenzi777 发表于 2010-11-2 12:40
% i2 |/ u# d( V5 |
赞一个!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0-11-2 16:28
37# fenzi777 ! I" r- F" Z, Z, P8 s9 T$ K2 M
“:“黄帝─昌意─高阳(帝颛顼)─舜,帝舜姓姚,黄帝的八世孙,因生于姚地(今河南濮阳范县),以地取姓氏为姚。”  有错吧?黄帝到舜帝中才几个。就要说是八世孙。还有几个呢吧。、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11-2 16:50
37# fenzi777  ! c3 L7 Q5 ^6 E- q
“:“黄帝─昌意─高阳(帝颛顼)─舜,帝舜姓姚,黄帝的八世孙,因生于姚地(今河南濮阳范县),以地取姓氏为姚。”  有错吧?黄帝到舜帝中才几个。就要说是八世孙。还有几个呢吧。、, r7 d& y' g' S* {6 u' p
闽南姚斌 发表于 2010-11-2 16:28

% ~( L% y) P# u$ _32楼帖子中有。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11-4 17:02
我只见(舜帝名字)“姚重华”一说,谁见有(舜帝名字)“妫重华”之讲?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0-12-23 19:18
我只见(舜帝名字)“姚重华”一说,谁见有(舜帝名字)“妫重华”之讲?/ I9 \) l2 ?& \- V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0-11-4 17:02
对的。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0-12-24 12:13
这既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问题。如果宗亲们有不同观点和看法,咱继续研究探讨。:lol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