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南昌县姓氏志】当中的一件蹊跷事情 [打印本页]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8 22:04
标题: 【南昌县姓氏志】当中的一件蹊跷事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4-8 22:10 编辑
, ]9 \' B0 u0 n3 ?  T1 Y( Q
- U; D6 T( P4 x7 u, n     【南昌县姓氏志】当中的一件蹊跷事情% V) P% B6 G  {8 \% C: C0 j0 y
  近日,我在通读【南昌县姓氏志】。无意当中发现了一件蹊跷事情:幽南镇厚田村魏姓共计616人,分为姜桥魏村、厚田魏家两个自然村。分别在1995年由魏火根、1996年魏寿保主修了【魏氏族谱】。从“仕志用伯叔,季元宏自修,英标才盛世,文武定公卿。。。”与南昌姚氏字派一模一样。后面的除了个别字有变化,其余完全一致。
! v; h5 M  U9 o8 j    真是奇怪!% D; L' l' ~2 L1 ~+ u% V7 \
    查厚田魏姓来源于麻丘镇新龙村,元朝末年迁入厚田。魏姓在南昌县是个比较大的姓氏,南昌县有17000余人。说是唐朝宰相魏征的后裔。
$ [# P& V$ a' a, u% g; e6 K    幽南镇厚田村有南昌姚氏的一个村庄,即厚田族。他们与魏家是什么关系呢?
  s: T9 i  Q! F: q% }# |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5-4-8 22:29
真是奇哉怪也!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5-4-8 22:55
说不定是咱姚家的后代,哈哈哈。说魏征后代无可厚非。姚家人许多说是姚崇的后代,真是这样吗?' u1 ^' O" D7 P. D# Q. M

作者: 南昌姚公瑞    时间: 2015-4-9 06:21
敬佩绍弦宗亲对族谱的研究精神和毅力!
6 D: I+ ?/ f6 P: Q
作者: 斗门姚卿堂    时间: 2015-4-9 07:45
绍弦宗亲新的发现魏姓字辈和我们姚姓字辈一样,什么时后去考察一下吧。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5-4-9 10:39
是这本吧?呵呵!

2-140PP945095V.jpg (96.11 KB, 下载次数: 279)

【南昌县姓氏志】当中的一件蹊跷事情

【南昌县姓氏志】当中的一件蹊跷事情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4-9 11:15
斗门姚卿堂 发表于 2015-4-9 07:45- a3 J/ h/ U0 \8 n' N
绍弦宗亲新的发现魏姓字辈和我们姚姓字辈一样,什么时后去考察一下吧。
$ u$ \3 E; ~: b# r
               南昌姚氏字派:
4 [( x6 ~6 g& A0 U/ B; s3 L+ b) _2 T    仕志用伯叔,季元宏自修,英标才盛世,文武定公卿," d) N8 x1 \+ d2 `3 j# m% i7 S: S
    南昌县幽南镇厚田村有南昌姚氏的一个村庄,即厚田族。当然使用以上派字。  Q. y9 o# f1 u+ a0 Z  Q# i5 h  P

: ?" d) L4 E7 D# e# P

" w" E/ H, h8 y& e6 }2 |, H    南昌县幽南镇厚田村魏姓共计616人,分为姜桥魏村、厚田魏家两个自然村。分别在1995年由魏火根、1996年魏寿保主修了《魏氏族谱》。从“仕志用伯叔,季元宏自修,英标才盛世,文武定公卿。。。”与南昌姚氏字当然派一模一样。后面的除了个别字有变化,其余完全一致。- `- p! B- o2 u! Z5 d4 [
    南昌姚先于魏氏落籍南昌,名望和人口比魏氏大。
1 G, {+ d2 r' y% ?; I1 z) J. S    魏家南昌姚氏厚田族是什么关系呢?如卿堂老所言,值得去看一看。3 T6 E: u/ c- |9 g# P& T2 u1 y

/ E# g5 D7 O; D#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4-9 11:17
斗门姚卿堂 发表于 2015-4-9 07:45% h+ }7 P% M- a0 K6 k6 C% i! n4 C  t
绍弦宗亲新的发现魏姓字辈和我们姚姓字辈一样,什么时后去考察一下吧。
, O% k" [2 X4 j/ W( O
        如卿堂老所言,值得去看一看。走亲戚。0 B% a  v3 Y# O1 ?7 C5 \

作者: 河南姚树江    时间: 2015-4-9 13:08
借用别家的字派应该也是有的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5-4-9 14:30
有意思,关注后续报道。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4-9 17:48
绍弦侄读书真细心、我查对了南昌县姓氏誌核实现拍照如下.
0 Z) S9 f1 o5 ^# E% k) b- E 6 ~% h% e5 G# J
  \0 [6 C* O, j- I+ ?5 R
( |% |& E" W" h3 f9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4-9 17:59
闽南姚斌 发表于 2015-4-8 22:55
) |  N3 H  \% s* e6 y) {( E: i- o说不定是咱姚家的后代,哈哈哈。说魏征后代无可厚非。姚家人许多说是姚崇的后代,真是这样吗?

- r/ I4 i) d9 O请你补充下列的缺项(红字项):                  南昌县姓氏志编委会(主编?),南昌县姓氏志》,(出版地?)方志出版社,(出版时间?)
9 X3 K) t7 A6 B( A' q, x/ ?  a1 P+ g& R( @. L- [* }* N. ~: M/ \/ b! J

7 X* n/ t- ^; V) f
) D) T3 P8 s( J9 R
   此书含南昌姚内容吗?你满意吗?, M. o7 V- T( T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4-9 18:02
姚尚明 发表于 2015-4-9 10:391 ]. i3 P' K# Q
是这本吧?呵呵!

0 c) N8 v& c% b$ Y3 S' g- y          你有《南昌县姓氏志》?在广州?
0 P2 X% V2 M: Y# \9 G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4-9 18:03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4-9 17:488 h( s9 w2 D2 Q! r
绍弦侄读书真细心、我查对了南昌县姓氏誌核实现拍照如下.

: h$ ]8 o$ d  q       请您老读12#。* I# ^) K. Q5 b& F$ `% e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4-9 18:06
南昌姚公瑞 发表于 2015-4-9 06:21
% ~$ `$ M' J6 E; @* B3 n9 ~敬佩绍弦宗亲对族谱的研究精神和毅力!

5 I- O' t6 e. u               你读过《南昌县姓氏志》吗?有此书吗?0 \) I% A: C! }0 i7 N& o9 ]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5-4-9 18:17
      回钟尧老话.这本书是2014年3月出版的.我是今年4月4日收到的.没有细读提不出意见.现将编辑人拍照供大家看.4 J% x' S/ A* ]! q# H! Q/ X

& o- f& }* E  Q- H
" g' |1 W& q& Y0 S8 {; r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4-9 18:21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4-9 18:17
' k- q) @" _1 l  z回钟尧老话.这本书是2014年3月出版的.我是今年4月4日收到的.没有细读提不出意见.现将编辑人拍照供大 ...
  ]/ |* R9 X4 K" o1 f4 U
             此书出版地?南昌?方志出版社在南昌吗?/ e- l; R; [0 t# A5 ]) }

1 ^% ]4 t4 t0 Y' W1 F3 Z      此书含南昌姚内容吗?          ; G( T& s9 ~: i% r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4-9 18:41
姚卿芳 发表于 2015-4-9 18:17
) f% g4 ~3 o  ?1 o5 ]回钟尧老话.这本书是2014年3月出版的.我是今年4月4日收到的.没有细读提不出意见.现将编辑人拍照供大 ...
8 A0 j8 B9 e6 \7 p3 y
        南昌县姓氏志编委会(邓炳钧主编),南昌县姓氏志》,(出版地?)方志出版社,2014年3月' k* n  P9 ^/ w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9 18:55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4-9 19:58 编辑
/ ]6 L2 u" `/ q. ], B
pszyyao 发表于 2015-4-9 18:218 l! ]% Q, L# \0 x
此书出版地?南昌?方志出版社在南昌吗?( ?* T/ C& g% y: _* \  |! Y

2 E: R/ l  u0 H      此书含南昌姚内容吗?
$ {" Y7 w5 M8 ?4 l
& i7 Q6 i* o! K$ o
   【方志出版社】在北京。
2 ]: u* @+ ?, r# Z$ d: S    这本书仅仅以入籍南昌县的姓氏作为收集对象,事实上南昌县的姓氏来源与新建县是不可分割。入籍南昌市的姓氏没有排入进来。所以我初步印象是该书对于南昌县的姓氏研究有一定缺陷。
& t6 d. G/ S8 k; H* {  M" ^0 m   对于这本书,我的态度依然是“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的态度。这本书收录了南昌姚氏的资料,基本是准确的。2 ]6 G5 [9 q( X; h  T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4-9 19:07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4-9 19:18 编辑
8 N" C/ |9 w& h. q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9 18:55
! i1 e. r7 F! S【方志出版社】在北京。
: X) N) ^( ^" j" z4 s) f    这本书仅仅以入籍南昌县的姓氏作为收集对象,事实上南昌县的姓氏来源与 ...

6 O7 K9 V0 H5 R, @1 \+ G' t3 {; [8 C" a; x1 ^# v
   今天我与长福兄通了电话,他是幽南厚田族。但是,他家离开厚田也三代了。他说,现在厚田姚族居住的地方,已经不是祖先最早入籍的地方。一打听,他们的祖上还真的与魏家是邻居。老的祖坟山确实就在魏家的旁边,因为离开几百年了,相距有几公里。现在村庄与村庄之间联系不多。我与长福说起了魏家与姚家相同字派的问题。长福说,魏家肯定与我们是亲戚。他答应抽个时间带我下乡去走访一次,搞个水落石出。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5-4-9 20:55
绍弦心里装着姚家.他就对姚家的事精通.境由心生:一个人想着什么,爱着什么,决定这个人把精力投到什么上.绍弦对姚家的事可谓研究透了,他走了很多姚家的村子,与许多姚家人亲近;他读了大量姚家家谱,调查了姚家的历史^^^绍弦是姚网的明白人,是对姚家有大贡献的人!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5-4-9 20:59
绍弦心里装着姚家.他就对姚家的事精通.境由心生:一个人想着什么,爱着什么,决定这个人把精力投到什么上.绍弦对姚家的事可谓研究透了,他走了很多姚家的村子,与许多姚家人亲近;他读了大量姚家家谱,调查了姚家的历史^^^绍弦是姚网的明白人,是对姚家有大贡献的人! 
作者: 东海姚鲲鹏    时间: 2015-4-10 08:05
这个也好理解,觉得姚姓的字辈不错,图省事拿来用了,反正不是一个姓,也没有冲突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5-4-12 23:13
呵呵,省事。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4-13 09:33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4-13 09:36 编辑
8 o8 w8 {4 q: q6 ?' y% p  g' e" Z
东海姚鲲鹏 发表于 2015-4-10 08:05* r9 A7 v! Y! S3 ?$ v- {
这个也好理解,觉得姚姓的字辈不错,图省事拿来用了,反正不是一个姓,也没有冲突
) @# s: T/ u+ J1 [- `8 @: I! l
# E8 o- B4 }4 L" @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形,本人认为是有可能的。
# o; R. h6 F6 t# E+ C4 Z+ d! v其一:姚、魏两姓历史上由于人口相对都不多,关系又比效融洽,因而共同编写字辈;
" B# U+ v& {+ W9 ^) \其二:由于不可知的原因,姚姓人兼承魏姓,或者魏姓人兼承姚姓,因而共用字辈;
/ K6 V: y( y" n4 h. v& b. S1 g其三:移花接木,修谱人图省事,修谱时直接将他姓字辈移接,但这种可能性极少。6 g9 q8 |* W, E. W6 w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4-13 09:40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4-9 19:07
; W# Z: M1 ?/ Z* e今天我与长福兄通了电话,他是幽南厚田族。但是,他家离开厚田也三代了。他说,现在厚田姚族居住的 ...
  F6 L8 J# Z  \! Q/ ?; ?
我对出现这一情况给出三个理由,不见得对,仅供参考。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5-4-13 09:46
姚中友 发表于 2015-4-12 23:13) \" L& b  ]8 I" r
呵呵,省事。
7 I- V( N6 B- u& F% \8 H
事实上,两姓共同使用一套字派也不是新鲜事。在古代,全山东乃至全华北的孔、孟、颜、曾、卜、闵、冉等论语中有记载的儒家后裔都是联宗的,也就是这七姓共同使用一套字派。 民间有孔、孟、颜、曾4姓一个通天谱的说法。所谓“通天谱”,就是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家谱。在中国的宗谱文化中,一般都是一姓一谱,孔、孟、颜、曾这4姓为什么会是一个通天谱呢?      明朝时,朱元璋对孔、孟后裔格外厚待,除赐给祭田、免除徭役外,还先后特赐10字“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作为孔、孟后裔子孙的行辈字。明崇祯年间,报请皇帝批准,孟氏又立了10字10辈。清朝,为表示对孔子、孟子的尊崇,孔、孟姓续辈时仍由皇帝赐封。       又一种说法: 孔、孟、曾、颜4姓的祖先可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颜回及曾参,他们4人分别被历代推崇为尊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为儒家学说的4大圣贤。这4姓的家谱,一般由皇帝同时赐予,所以,排的字辈是完全一样的。     据原商丘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孟宪柱讲,其实,孔、孟、颜、曾、卜、闵、冉7个姓全部是一个通天谱。封建时期,一般由皇帝赐封字辈到山东曲阜孔府,然后,其他6个姓氏的族人就到曲阜领家谱,所以,7个姓全部是用一个家谱。     在我们这里,有一支张姓族人,他们也在使用孔氏字派。据我的工友张庆珠介绍,他们这一支张姓是孔氏"中兴祖"孔仁玉的外婆家,南唐明宗时,外孔"孔末乱孔"诛杀孔氏一门,孔仁玉在外祖父张温家避难,逃此一劫,保存孔氏苗裔正宗。为报恩,孔氏允许这一支张氏使用朝廷御赐字派。   所以,山东乃至华北地区一共有孔孟颜曾卜闵冉张八姓共用同一字派。      至于南昌县厚田村姚魏两姓共同使用同一字派,肯定有其原因,也许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5-4-13 22:31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5-4-13 09:465 f' ^  Q0 H% q' x& z9 |
事实上,两姓共同使用一套字派也不是新鲜事。在古代,全山东乃至全华北的孔、孟、颜、曾、卜、闵、冉等论 ...
5 S1 \1 I  c4 k6 V7 p
谢绍峰宗亲,又长知识了,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5-4-13 22:36
yqllz 发表于 2015-4-13 09:33
5 r, }1 {! Q; j2 W7 k' P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形,本人认为是有可能的。
( a' t) D, j0 H8 E9 V. n* h: K其一:姚、魏两姓历史上由于人口相对都不多,关系又比效 ...

6 o) c: a* P' Z4 }: y/ j# Q
关系又比效融洽,因而共同编写字辈;
我想应该是“关系融洽,因而才会共同编写字辈;”
2 u& H  L7 a  p, h不过“其二”的可能也是比较大。
$ j- ^- [# ]0 b( l% F6 N0 L5 F& u/ L( ?  m! f

( l6 [' |8 c4 `8 f1 Y) f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5-19 22:02
姚中友 发表于 2015-4-13 22:36; D  k3 X: V9 S9 C6 o6 `
我想应该是“关系很融洽,因而才会共同编写字辈;”6 Z8 s5 \) M" }! A. `
不过“其二”的可能也是比较大。

: \" Y4 _% u$ c; E% J$ |- Q     水落石出
( K: ]3 R3 z  b1 q% n/ y- u   这个帖子引起了许多宗亲的关注,就厚田魏家与南昌姚氏字派完全一致的问题,许多宗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5月17日,在长福宗亲老家人的指引下,卿芳、卿堂与我一起来到魏家,查看了魏家的家谱。结果出于大家的猜测。虽然魏家与姚家历史上互相通婚,但是,他们有自己的字派,与南昌姚氏的字派完全不同。据推测,第一,可能是厚田村庄在上报信息时,没有注明是魏家的字派。误将姚氏的字派报上去了。第二,可能是编辑时,不够细致,与姚氏的字派放在一起了。
: o) i* V: @, r    这件事情证明了南昌姚氏一贯务实的家风。2 T- r9 r0 b8 e7 Y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5-19 22:08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19 22:02
, h0 A& ^5 b" }+ i: {8 H水落石出" {: K2 j/ M# P( e6 M+ q9 @
   这个帖子引起了许多宗亲的关注,就厚田魏家与南昌姚氏字派完全一致的问题,许多宗亲提 ...
, B" x7 I" q/ f% L
   认真仔细地查看了魏家的家谱。

SAM_0935.jpg (60.85 KB, 下载次数: 349)

SAM_0935.jpg

SAM_0928.jpg (61.69 KB, 下载次数: 362)

SAM_0928.jpg

SAM_0929.jpg (66.19 KB, 下载次数: 355)

SAM_0929.jpg

SAM_0930.jpg (68.25 KB, 下载次数: 374)

SAM_0930.jpg

SAM_0931.jpg (62.48 KB, 下载次数: 378)

SAM_0931.jpg

SAM_0932.jpg (67.74 KB, 下载次数: 364)

SAM_0932.jpg

SAM_0933.jpg (62.39 KB, 下载次数: 383)

SAM_0933.jpg

SAM_0934.jpg (51.73 KB, 下载次数: 382)

SAM_0934.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5-19 22:10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19 22:08, J+ ~: D% A# |5 f% G  l
认真仔细地查看了魏家的家谱。
( G1 H* L+ _9 Q6 {" m/ T
    与厚田魏家人的合影。

SAM_0936.jpg (59.09 KB, 下载次数: 399)

SAM_0936.jpg

SAM_0937.jpg (62.61 KB, 下载次数: 387)

SAM_0937.jpg

作者: 姚道荣    时间: 2017-2-24 10:57
呵呵,很可能是编者为了成书而胡诌,有实地考查的必要。
作者: 永顺姚    时间: 2017-2-24 12:52
永顺县晓寨姚氏,清朝时期,明华公第四孙姚复定过继给姑母,改姓郭,其后裔使用字辈与晓寨姚氏一样,且按辈分与姚氏互相称呼。
; j! }* ]% U1 a; Y% P3 @7 g7 w: m8 ?清乾隆年间,姚氏始迁祖从辰溪迁永顺至今流传着当时迁徙情景的顺口溜:吉牵狗,米挑担,钱…,郭吴二姓跟着走。永顺西岐姚氏(良能公后裔)姚祖志太太说,这是当时三公迁辰溪时留下来的顺口溜。
7 [# H$ E) m! ~# l, q% R翻看家谱,明清时期姚家确实与这几姓通婚较多。再看晓寨村目前存在的姓氏,除了彭姓外,姚、郭、吴、钱几姓都是迁徙年代不久的姓氏。听老一辈人说,晓寨村后迁的几姓在以前关系都不错。
作者: 永顺姚    时间: 2017-2-24 12:54
第四代孙姚复定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