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吴兴姚察小时候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5-3-6 16:11
标题: 吴兴姚察小时候
历史上家风最好的,无疑是这一个时代,史学界称之为中古,即汉至唐时期。具体表现是,家族连续几百年屹立不倒,族人官做得大,财富增长快,子弟有“芝兰玉树”之誉,故有长期的垄断性优势。这样的家风有一个很美好的说法,叫“家风优美”,如此贵族之家,被称作“门阀士族”。德清历史上就有两家,沈家和姚家。说到这两个家族,德清人可能会先想到沈麟士、沈约、姚察、姚思廉,而后闪过沈戎、沈充、沈昙庆、沈庆之、姚恢、姚信、姚僧垣、姚最等名字。
* a0 M$ f( i4 X5 K# E7 J% O7 @, _  T! L
    姚家真了不得,如姚察在《遗命》中自道:“吾家世素士,自有常法。”那么,姚家的家风究竟是什么,家业又是什么?似乎谱牒未载,历代方志无传,问聚居在千年姚里(今德清经济开发区郭肇村)的姚姓后裔也答不上来。村中长者只知道有个姚太守,算是祖先吧,新近为他塑了像,可以拜拜。当我提到姚察也是德清人,仕至吏部尚书,以清廉著称,村民们无不表现出对这位先人的敬仰,并一再追问我,姚察小时候的表现,姚察的下肖子都有谁。他们是很希望从我这里听到先人的励志故事,而后回去跟自家的小孩子讲讲。光彩啊,老姚家曾出了这么一个大人物。

; G7 Q5 {3 W! a' X, A7 b( N4 K% M3 O
    这一下,很使我为难,据哪个文本呢?《陈书·陈察传》太长,民国小书《模范青年》和元龙辅《女红馀志》中的两个关于姚察的片段拿出来讲读正合适。兹录于下:

$ Q. J( p/ P5 }; E6 @$ P

姚察幼年读书,于游戏杂务,绝不经心,何患学之不能成也?勤苦厉精,日复一日,其心犹恐见闻不广。乃以其父子所给,图书遍读,卒能讲经论经义。宜乎为儒者所称赏。(《模范青年·第一章勤学·姚察聚资图书》)

吴兴姚察少时,宿于人家,夜闻一人呼曰:“幼卿。”曰:“诺。”一人曰:“幼卿视我,岂杀人者哉?今人欲药我,我不能药人乎?”即去。察异之,因效其声,呼曰:“幼卿。”曰:“诺。”曰:“向与而语者,何人也?”答曰:“陈二公公。”即鼠也。察曰:“而何人?”答曰:“我床头靧面铜盆也。公平生爱惜物命,当不害我,与主家买我归,能福公,使公至吏部尚书者,我也。”明晨闻哭,问其故,乃主人辨色兴欲,会客食隔宿饭,未尽半碗,即仆地暴死。察乃知其以药毒鼠,而为鼠所毒也。遂买其铜盆以归,戒人勿得毒鼠。自后察家日以昌,果仕陈至吏部尚书。《女红馀志·卷上·鼠》)

这两个小故事,后者虽不免迷信,但颇有教育意义,特别是无形中告诉我们,姚察并非神童,靠的是后天的努力及珍惜。


7 h$ Q2 I1 U3 n. I$ |" }1 E    由梁,经陈,入隋,“道”一变再变,儒冠误身。而姚察历仕梁、陈、隋三代,都深入宫廷,守身如玉,品格极高,为当朝皇帝所重视,后世也没有疵议。他这一生,以旺盛的精力施之于修史,谨守必要的为臣之节,博采善择超常发挥,直欲远追“汉魄时代”的班固与司马迁,可谓不负其才,不虚此生,属于标准的素志者。套用陈后主对他的评价:“在于今世,足可师范。”父亲出彩,儿子不弱。姚察卒后,又逢新朝,到了姚思廉担起家风,他一边奉诏撰书存史,一边恪尽世间大孝继续父亲未尽的事业,一边积极为姚家后世子孙树立榜样。历七年,待梁、陈二史成书,姚思廉累病,卒谥康,赠太常卿,陪葬唐太宗的昭陵,贵至极点。这正是优美家风的助推力量,姚家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6 g7 [7 ]3 M6 s: _  k
    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谓钻研梁、陈历史,实际就是研读姚察父子的《梁书》《陈书》。难得的是,姚察父子不仅具有史才和史识,而且兼有“文心”与“诗肠”。清人赵翼就读出了其中的文学因素,于是惊叹一声:“古文自姚察始!”

$ {) V+ f" {) J# W7 U
    唐以后的德清不乏世家人物,但无论门祚、品位、影响等皆不可与沈、姚两家相比肩。如姚察者,到底是有深厚底蕴,扎实幼功,所以能厚积薄发,不同凡响。

2 I! G  d) f, a. u# L( D. r% v
4 _9 g& e1 ^/ U/ c8 }4 M* I
/ Y& @$ ?  C7 q. D' H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5-3-6 17:44
学习了!站长连发精彩帖,辛苦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3-7 19:31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5-3-11 13:52 编辑 / s& Y: M9 D  E& L

# i* x+ {) L, P' {         1#文章作者?来源?2 u4 u% n8 g1 J3 C+ ^6 m

' V( J% S% }0 w( L& X         姚家的家风究竟是什么,家业又是什么?似乎谱牒未载,历代方志无传,问聚居在千年姚里(今德清经济开发区郭肇村)的姚姓后裔也答不上来。村中长者只知道有个姚太守(尧曰:冀州刺史姚平),算是祖先吧(尧曰:吴兴姚始祖姚平。怎么是“算是”呢?),新近为他塑了像,可以拜拜(尧曰:小子浪狂!)。当我提到姚察也是德清人,仕至吏部尚书,以清廉著称,村民们无不表现出对这位先人的敬仰,并一再追问我,姚察小时候的表现,姚察的下肖子都有谁(尧曰:小子卖弄!)。他们是很希望从我这里听到先人的励志故事,而后回去跟自家的小孩子讲讲。光彩啊,老姚家曾出了这么一个大人物(尧曰:老姚家何止出了一个姚察公!姚察公的京兆姚,一门五史杰,还不计察父哩,开府仪同三司姚僧垣公;宣业公的陕州姚,人才辈出,救时宰相姚崇,四朝为相。——史书有姚僧垣传(附姚最)、姚察传、姚思廉传、姚姚崇传姚氏宰相二人世系表等,早有学者论述姚僧垣-姚察传-姚思廉家风的论文。# o$ b7 y1 U* q; S* l
    这一下,很使我为难,据哪个文本呢?《陈书·陈察传》太长,民国小书《模范青年》和元龙辅《女红馀志》中的两个关于姚察的片段拿出来讲读正合适。——
《陈书·姚察传》有多长?你用的两个关于姚察的片段有多少意义?
* I: L3 J# y5 G- o/ e6 K: ]3 p( A* Z! ~. c7 i
$ f6 Q: R) s: R3 G4 x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5-3-11 03:32
pszyyao 发表于 2015-3-7 19:31
9 E8 ?0 ]; T' n$ q. s( K1#文章作者?来源?# y, {( q, L4 _7 x* W( O
+ p% f- D1 }# k; G2 b
         姚家的家风究竟是什么,家业又是什么?似乎谱牒未载,历代方志无 ...
9 {% ~! e# {( r* R6 a8 N) C3 @7 N
哈哈哈哈; R0 ^5 y- Y7 `; a6 l; @
" {  u2 V! s* W* Q4 d9 k
/ h) W* z# b' ~1 `0 ]+ g
我们的老祖公,来顶一下
% f2 a- {/ s0 h) Q0 c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3-11 13:55
闽南姚斌 发表于 2015-3-11 03:32. h3 f' s- i, T. I0 J
哈哈哈哈

7 e  P, d: x8 C) J4 a! l1 E1 g% r              1#文作者,是不是有点轻狂和卖弄?  J, ]" }( x5 s( Y! ~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5-3-11 23:48
pszyyao 发表于 2015-3-11 13:556 V' m$ J/ s% X' c$ E& {, [0 w
1#文作者,是不是有点轻狂和卖弄?
6 D+ a; o, v8 S& M2 ~- |
是该羞他一下,哈哈哈% D3 t) S, W8 N& n$ X3 u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3-12 18:22
       《吴兴姚察小时候》的作者,是德清图书馆地方文献室朱炜。武康姚的博客是转载他的。
% z  l. \& d  T7 a& z3 R5 r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