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姚氏族人的“白寨”-黎平县龙额侗寨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0-4-11 14:39 标题: 姚氏族人的“白寨”-黎平县龙额侗寨 作者:姚仕威 文章来源:贵州希望网 更新时间:2010-2-27 9 K% Q4 _0 J8 r$ q0 Q. a
1 G" w+ M' z% P( t: z" n1 \
龙额侗寨包括上寨(大寨)、下寨、平寨、吊寨、岑坐片区,共450余户,主要为侗族人口。据考,该寨隋唐时期即有人居住,约有1400年历史。发源于“萨岁”灵山“弄堂概”的归养河与发源于六甲“萨岁庵堂”的六约河呈“丫”形穿寨而过,汇成龙额河,奔向都柳江。 . I' @/ e( c0 n3 M- v4 }6 a+ p 9 Z! }& Q g- L8 M 5 D5 a* E8 W/ y, F5 d * l+ M$ ?; a. z! @( D 大寨有一座高达11层的鼓楼,该楼雄伟壮丽,既有宝塔之英姿,又有楼阁之优美,巍峨庄严,蔚为壮观。楼建于1982年(之前曾建有鼓楼,但毁于寨火),木质结构,以四根大杉木为主柱,直达顶层,另立10棵副柱加横坊竖瓜于其上,向四周伸展,全以木榫、木栓穿合,不用铁钉,结实牢固,扣合无隙。底层地面宽约三丈平方丈,空敞。中置火塘土坑。四周有长凳,供人休息。楼呈八面伞形,上竖桅杆垒叠陶瓷“宝葫芦”。顶盖下层,围以若蜂窝般千孔万眼之木格。楼檐覆盖青瓦,檐角附以泥塑。横枋彩绘龙凤麒麟、鸟兽花卉、山水人物,造型美观,栩栩如生。' `, @, o* y6 p/ @% s) Y
1 L& I5 h1 t0 }& r
- v( h1 I, Q: V: x m' G0 ] / f3 v+ {, U9 E& k5 F 一年之中,龙额侗寨最热闹的节日是“社节”。 “社节”在传统上由姚姓人家主持。“社节”先“赶”(看)后“过”(邀客吃饭)。& ~% w0 ^- r1 r$ _: s
0 ^* m \3 e, }" w9 ?0 n( P% F
( C( \! \4 b6 c) M" U& D
/ Y) Z& g. z4 g# { “社节”又分为“春社”和“秋社”,其中“春社”最为隆重。立春之后(一般为公历2月底3月初)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节”,共3天,赶社不在寨里,而在春暖花开的野外,主要为男女青年进行春游及谈情说爱的活动。这几天,龙额、六甲、六约、岑引等寨和“四脚牛”、“六洞”及与广西毗邻的福禄、大年、洋溪一带方圆数十里侗寨万余名群众,汇集龙额的河坝上过“赶社节”。集会场上,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小孩看热闹、大人买东西,青年们在结友联谊,互赠礼品。后生们要邀请姑娘们到寨上做客“吃社”。在席间,一些后生用棕皮、布块蒙面,或打花脸,诙谐地唱起酒歌向姑娘们致意。饭后,共同到鼓楼下尽情欢歌…… 3 x! X% U- @" |4 W* e3 W4 t4 w4 [
6 Y9 V+ A& G1 e8 m
寨中最大姓——姚姓,系清初由湖南靖州四乡迁来。落户今之下寨后,劈建今之上寨。姚姓男丁至今仍坚守着迁徙地“不吃猪心和黄鳝”的祖规,并保持着旧地的一些风俗。石姓中的一支之后由广西三江洋溪迁来,桂北的风俗元素随之被带入境内。 # [/ z$ v% Y6 @& l* V% B( C* H+ M8 s ! ~0 A* M; N: g% i [% V1 o % ~; M8 J; u7 j1 g
* l0 U, K( N+ U
清咸丰五年(1855年),龙额村人姚文彬目睹官府横征暴敛,又闻太平天国节节胜利,遂萌发起义之心,与堂侄姚士宽等人一起,暗地邀聚贫苦青壮年人集会,向大家反复讲解“坐死不如拼活”和起义抗暴的道理,很快就得七、八十人的赞同。文彬把这些人派到“四脚牛”(即黎平县内南江、水口、古帮、龙额、高青、高岩一带的总称)各寨活动,不到半年,报名参加起义队伍的就有四、五百人。继“六洞”陆大汉起义之后,率众在龙额举旗起义,自称“安黎王”,建立“四脚牛”根据地。龙额义军在根据地内边生产边练兵,联合对敌,集中力量出击。义军在“四脚牛”根据地坚持活动达20年之久。“安黎王”还曾率部与梁维干、陆大汉“六洞”义军、古州“斋教军”、太平天国的大成军联合,两次围攻黎平府城,3次占领永从县城,1次攻下下江厅城。还横扫中潮所、洪州、下温、方家屯、木洞(今均属黎平县)和平茶所、藕团、四乡(今均属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等地官军和地主武装。在每次战斗中,“安黎王”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清廷官军惊呼“难以力拴”。清光绪二年(1876年)正月,官军会剿六洞、四脚牛义军,义军奋战失利,“安黎王”率部退入广西怀远县(今三江县)境,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二月初七日,英勇就义于龙额“高孔”处,时年45岁。 $ [1 O/ K8 O) I , o# s9 M$ }# R3 V% } 2 g: }. S# C* d. k9 E$ F
; H" ^, g- c, q( Q 清军镇压“四脚牛”义军后,纵兵在这一带村寨大肆洗劫,耕牛、什物一掳尽空。许多侗寨被付诸一炬。 9 X+ R6 A- p9 X3 W; t1 h0 R: s/ m$ z3 b) Q
; y7 p, f! e& a1 h* ?. ~- G0 I* h
! P3 Q, D E+ l# ~$ W) P
姚文彬墓地位于龙额中学西南面,为姚氏族人的“白寨” (山名)墓地最顶端,墓中仅有其生前之衣物。% Y V/ `5 F8 h" C
7 n+ w. A: \% m, e $ k s2 @$ i2 h. {) X3 m. E( g8 a" |5 g" L V% l
龙额侗寨西南面之“白寨”,相传清初时系今从江县岜沙苗族同胞曾生活过的地方,后因种种原因而被迫迁徙。% [9 V1 V; z5 y4 f
7 _+ q. h4 @+ n2 h
原文地址:http://www.gzxw.gov.cn/Sqgz/Mzzh/Mzfq/201002/94748.shtm作者: 姚油尼 时间: 2010-10-8 19:33
我的一天就这样的过去啦,上上网,逛下水作者: 洛阳姚孝民 时间: 2010-10-9 21:13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