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关注山东平阴东阿的南昌姚 [打印本页]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12-30 21:35
标题: 关注山东平阴东阿的南昌姚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12-30 21:41 编辑
3 f' e+ S. K2 G/ g( E
; Y' V; M. ~3 b+ y/ n      关注山东平阴东阿的南昌姚
3 |$ n& F% U. _- B" Q% t0 g( b4 B      一。 山东枣庄绍峰老弟发了一个帖子,说他证实了我以前的一个说法,即“南昌姚氏参与了山东东阿历史上阿胶的生产或者贸易”,并且说东阿县委党史办就有一个与他一模一样的名字,估计就是南昌姚。  {( m: p2 b5 ^7 _7 r
        阿胶是中医妇科的最著名的药材之一,尤其以山东东阿为道地。南昌姚氏历史上多名医,其实使用道地药材是一个法宝。
  o0 e% B- r& u' E3 M% z$ G: ]) A       究竟谁第一个去山东东阿经营阿胶已经无法准确考证了。我只好从姚湾的第四房说起。
! N) P1 {" }/ ?        
2 k) l5 [, {* K$ W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12-30 22:00
二,从高邮到东阿4 _5 p4 H! L; O+ X5 B& b5 W
   明朝中叶,姚湾开始分了十个房。其中,第四房祖叫季懋,号杏庄。生于明朝成化元年,即1465年。可以肯定他就是一个医生。9 N7 q1 h" I) [# o. W
   到了他的曾孙辈,已经有19人之多。自扬、自僞、自持、自握等就离开南昌到了江苏的高邮,时间是集中在明朝的万历前后。
2 _) }, ~( ^8 Y. n: X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12-31 08:07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12-30 22:00" Q  e" h1 O9 e. H
二,从高邮到东阿) ^: U3 O( \: i* \
   明朝中叶,姚湾开始分了十个房。其中,第四房祖叫季懋,号杏庄。生于明朝成化元年, ...

2 q: X/ A) _4 B, G: D3 p, t  看来从南昌来到山东的南昌姚氏,大部分是先到的江苏,然后又迁到山东的。当然,做官到山东的又另说了。8 ^+ [4 k7 J/ }! ~) x" g/ t1 w/ [

作者: 筠竹道人    时间: 2014-12-31 08:47
今天的这时怎签到不了啊
作者: 南昌姚公瑞    时间: 2014-12-31 16:36
南昌姚是历史的呼唤,姚湾姚是亲情的回归!, p' T/ T/ B" Q) a7 u0 i& R% s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12-31 19:07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12-31 19:28 编辑 7 m( k( Y3 H  p2 E# }
南昌姚公瑞 发表于 2014-12-31 16:36
6 {  v0 S  @# X/ O4 ^; T南昌姚是历史的呼唤,姚湾姚是亲情的回归!

% S, \. N' L; Z+ I# a
, z% f4 E6 r& O1 u  u三。明末清初到了牛角店。
0 T/ P& C: `6 t) {! l0 @   到了明末清初,家谱上出现了才魁葬山东;才杞葬山东姜家湾的记载。接下来,盛焯客寓商河;盛烯葬商河;盛灯客寓山东士桥;盛浴葬平阴;盛洋客葬山东等等。虽然同一辈人当中,他们的年龄不一定平行。实际上有一定偏差。大致说来,南昌家谱上的“盛”字辈,就开始集中到了平阴与东阿。再具体一点的地方就是牛角店。
( ^" c  v. n' b$ b- q0 [* X    我的根据有二。
( ^& |; a/ w* T" G" p( x# b  \( q  t    第一,生于乾隆11年的盛樘,行传上说他“随父至平阴县药材贸易”。
9 a( h, \5 w% B2 m+ n3 c: Z( j    第二,在生于道光19年的武质行传当中记载,“行医于牛角店五世矣”,说明他家从“才”字辈就来到了牛角店。* h, @7 E5 o( G
   
3 o% U7 Y2 p6 k" L4 D; B( L$ _   ' u5 b3 ?- x( u* H+ O: L

作者: ynf888    时间: 2015-1-1 05:06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12-31 19:07; C! z6 z& _# e" L& \
三。明末清初到了牛角店。
* _2 f$ m' G' U+ J9 W   到了明末清初,家谱上出现了才魁葬山东;才杞葬山东姜家湾的记载。接下 ...
1 r+ }6 b3 p! B7 S
值得研究4 b3 r4 l7 S1 e( [; i  D& @

  p4 W* u' @1 z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5-1-2 19:17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1-2 19:18 编辑 ; O4 A7 E5 p6 Z* g
ynf888 发表于 2015-1-1 05:063 o) i0 e% c# ?/ ^$ _) z0 D3 v3 X
值得研究

8 X& F. K, T. R- u; B4 O6 B
$ a4 ]: J; x$ f6 ?四。牛角店的地理位置。) s7 {& Z; E  R0 Y; ~
    我没有去过东阿一带,对东阿的地理位置不熟悉。但是,百度了一下,发现现在东阿的牛角店依然还是老地名。这个黄河之滨的牛角店不仅是一个交通要道,离东阿不过15公里,恰恰就是阿胶的集散地。牛角店的泉水与众不同,得天独厚的为阿胶的产业提供了保证。# N" X' e8 l6 B$ P) f- S) i) G
     在南昌家谱的姚湾四房的家谱中,牛角店的后裔出现了武新、武贤、武贺、武赈都居住在一个叫“店子村”的地名。或许与牛角店有关联。
. E( O$ Q  D1 A8 b6 J     我以牛角店为圆心,在一百公里的半径范围内,高唐、泰安、夏津、威县、陵县、禹城、商河、以及河北的清河都有这一房的宗亲在行医。开设的药号有“保和堂”“树滋堂”“树活堂”“同春堂”等等。, m" d, M! q6 y& e
     从南昌家谱历史上看,同一房外出行医都有一个特点,相距不远,可以互相交流,好互相照应。用现代的商业语言来说,就是形成了一个网络。去年,高唐认祖归宗的宗亲证实了我的推理。' u! q( u- m* e) x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