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醴南姚氏忠甫公之研究 [打印本页]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0-23 03:17
标题: 醴南姚氏忠甫公之研究
近两日在姚网翻阅南昌姚谱电子版,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从头到尾,通篇阅读,总算对南昌谱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晚上重点翻查我醴南姚氏始迁祖忠甫公的资料。发现谱中所记载的厚田族忠甫公并非我醴南姚氏始迁祖,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始迁祖一定是从灵源走出去的。
之所以说南昌谱中记载的忠甫公并非我始迁祖,原因有二:
一是年份相差太大,差了100多年。并且南昌谱中忠甫公始厚田族始祖灯孙公之独子,忠甫公也只有独子臣,如果他外迁了,厚田族从何而来?且谱中灯孙公、忠甫公在厚田子孙延绵,记叙完备,资料详尽,根本没有外迁的可能。
二是南昌谱中忠甫公是23世,我认为醴南姚氏忠甫公应该是24世,这可以从两个细节上来推测。
首先,24世中有很多以某甫来命名的人,如真甫、明甫、华甫……诸公。按说后人取名时应该避一下先祖的名讳,但23世忠甫公与24世的大多数人年长近100年,且灯孙公与忠甫公一家居住在偏僻的幽兰厚田、元末明初年间也还没有修谱,族人不知其名讳也情有可原。我醴南姚氏始迁祖是否就是24世中的诸甫之一呢?
再有,南昌姚从25世开始使用字辈排行,前五字为:仕、志、用、伯、叔。再看我醴南姚氏忠甫公为儿子取名士祥(彦国25世);孙子取名至高、至重、至勤、至大(彦国26世)。字不同而音同。忠甫公外迁时当为青壮年,对家族字辈用字不甚了了亦在情理之中。然而子孙取名都用上了字辈的同音字也不能完全说是巧合吧?
综上所述,我认为22世灯孙公之独子23世忠甫公并不是醴南姚氏始迁祖。醴南姚氏始迁祖应该在24世之中,但是我遍查24世诸先祖,没有发现有疑似之人,也许是我不够细心、也许是网上的电子版家谱有遗漏(例如行传中缺16世)。
寻根问祖,拳拳之心,还望大家能帮我。
附南昌谱和醴南姚氏谱的记录。
南昌谱忠甫公记录
23.36忠甫(1197—1275)灯孙子,字广微,号南田,三阳樊季通……见甫而奇之,乃以女妻焉,季通无嗣,厚田有园地产业悉付之,……
子一,臣(24.59)
24.59臣(1241—?)忠甫子,字献策,号乐耕,府痒生,生于……
妻壁香伍氏……
子三,仕贤,仕才,仕锦
女二,
25.84仕贤(1287—1369)臣长子,字蜀华,由吏任清湘县县丞,生于……
妻沙湖李氏
子三,志霖,志惠,志泽
25.85仕才(1290—1371)臣次子,字蜀璋,号道源。生于……
妻瑤谿陶氏
25.86仕锦(?—?)臣三子,字蜀美,客游湖广。余未详。
醴南姚氏始迁祖忠甫公记录:
一世祖 忠甫,生于元至正八年戊子(1348),明建文元年己卯(1399)殁。……
妻孙氏(1350—1403)……
子一,士祥
二世祖 士祥,字映贞,明选举贡士,应廷试授龙泉知县……
妻文氏……
子四,至高,至重,至勤,至大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10-23 10:02
阅读仔细,怀疑有理。扩大阅读范围查证2 b$ g+ p! B3 `% R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0-23 10:49
; u5 d( j, ~* T8 E 感谢钟尧老的关心
; ?. W+ k& d4 Y- w' k1 y我就是早几天才在姚网注册的湖南醴陵的yaotianming,昨天请尚明宗亲将我的注册名改为了实名,原本我的实名是“姚天明”,上姚网后才发现犯了福建姚氏始祖天明公的讳,惶恐至极。以后我在姚网使用谱名“姚先亮”。' U# k& ?' Z. `* z \4 D8 T2 |) d0 t
5 d( q! W3 A/ T, x
上姚网几天,收获颇多。特此感谢卿芳老,钟尧教授,绍弦、尚明、先登、克宝等宗亲。更有江苏宗亲姚士俊贤弟,多次打电话给我提供线索。
+ G" S/ ~- {! X2 r& @+ e) S
; b: p5 }5 ]; Q* O% q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4-10-23 13:45
湖南姚先亮 发表于 2014-10-23 10:49. S8 W% W1 w( z: a: t+ y
感谢钟尧老的关心
" h' o& P- R( H( r5 y2 U- X我就是早几天才在姚网注册的湖南醴陵的yaotianming,昨天请尚明宗亲将我的注册名改为 ...
; I" w# m- x- J$ x0 x9 w' L( E先亮宗亲或称天明宗亲,您真是细心做学问的人,大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很值得学习,值得敬佩!" _$ J; W3 F6 q/ ~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4-10-23 16:27
先亮宗親做得对.你是一个讲礼节而心细的人.我们不能与先祖辈同名号.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10-23 19:25
先亮宗亲:; ~; M* f) u5 c4 {; P& R
首先,钦佩你的严谨的治学态度。
: ]7 m0 _& z1 r% _ 我第一次到醴陵,找的是几个参与修谱的老宗亲,对醴陵谱有了直接的了解。有几个细节可能你没有注意到。
% d. D; _" f( F0 y; n: F 第一,你们最近的一次是第四次修谱,你知道你们第一次修谱的时间吗?这是一个关键点。第一次修谱距离忠甫公第十五、第十六代的时间。也就是说,是过了近400多年才第一次修谱,往上推就可能出现断代的情况。
/ c2 _1 |8 n5 _# A( L 第二,你们祖先到达醴陵之前,还在别的地方呆过,在你们家谱里有记载。7 S6 q4 |- H A& e' `
第三,你们家谱清晰地记载,忠甫公来自“豫章瑞州”与姚勉是旁系。毋庸置疑就是灵源姚。4 ?( N, }3 h7 r' @+ }5 N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10-23 19:43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10-23 19:256 ? [! d1 N* M: _
先亮宗亲:
8 S/ L$ j( u8 `8 u: c 首先,钦佩你的严谨的治学态度。
5 y6 O( ^7 f/ O+ g5 q! |4 i0 i 我第一次到醴陵,找的是几个参与修谱的老宗亲,对醴 ...
: C+ [$ g L. }) h2 h4 h有这么巧合的吗?
( `6 Y; a6 n A1 e同样名“忠甫”,同样是灵源姚,关键是南昌“忠甫”的孙子是“仕”字辈,当县丞的地方偏偏就是湖南的清湘县。你们的家谱是说“忠甫”的儿子是“仕”辈,也是一个县丞,记载的却是浙江新昌的“龙游”。【请注意,浙江与江西都有一个新昌,灵源在江西的新昌。】你们修谱的老宗亲以为,这可能是你们第一次修谱是记载有误。但是,“仕字辈”,“当过县丞”,“来自灵源”,祖先是“忠甫”还是比较清晰地记载了。也为你们寻根问祖提供了依据。
! p3 Z' t, i( ^; X+ A# i0 y& I- x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10-23 20:03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10-24 04:53 编辑
) d+ c( l* u9 _5 E1 }" v姚绍弦 发表于 2014-10-23 19:43- q! ?1 S9 R2 d+ g, v' w0 r( p
有这么巧合的吗?
, z" M9 T3 s+ i9 G9 q: _同样名“忠甫”,同样是灵源姚,关键是南昌“忠甫”的孙子是“仕”字辈,当县丞的地方 ...
& V7 y9 }3 z- o$ e
/ O! C' [% s& T* n5 \ 你对南昌厚田姚的历史与地理位置是不了解的。; ^. E: {- K9 W' ]) b% p/ p$ u
厚田处在老县城谢埠几公里的下游,地理位置一直到解放前都是交通要道。不是现在的偏僻地方。$ r4 P* ? r- l d
厚田村庄的历史悠久,发祖灯孙从灵源外出为官,“因慢朝贬为余干知州”,不久来到厚田。. J$ L3 f# w# r- x
为什么厚田立村的时间是南昌姚最早的村庄之一,到现在入谱的宗亲仅仅300人?你仔细看看22世到34世就明白了。34世上谱的宗亲只有18人当中,就有8人去了云南。而不是你说的“没有外迁的可能”。刚好相反,外迁了许多。/ t* s, \2 b5 M) T- Q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10-23 20:28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10-24 12:03 编辑
. a7 ]0 L2 I9 P2 X$ z# A" _( h' M% E0 {
: t. L* Z- \4 e$ H 南昌家谱的“仕”与“士”是相通的。南昌姚统一修谱是1404年。有二套字派,第一个字“仕”与“子”,村庄与村庄之间最大相差100年。这样,对你做出推测是有差距的。
6 {6 |" ? |* L7 y$ S) l6 u0 l! f7 k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10-24 10:20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10-24 10:23 编辑
: A" [- \ y- ?/ F0 e1 n+ C
# F7 `# r! j1 ]; o4 C$ W6 o k9 R4 z ^( `7 t! Z; `
先亮宗亲:: H2 j' T! F* x7 S( Y4 j
我与你们修谱的老宗亲一致的分析是:忠甫公并没有去湖南,只是他的后裔去湖南当官,记住了忠甫的名字,后代也就这样流传下来了。从你们家谱看,几百年来,由于交通、信息不畅,你们一直没有与江西祖籍地联系过。修谱的老宗亲说,即使是最近的一次修谱,你们发展到四川等地的分支也无法准确联络,发生断代的事情肯定是存在的。
8 `' L0 z% q5 D- F5 T 我最近太忙,无法连贯地与你交流。期待与你见面探讨。5 [7 |% g1 L( X2 C* q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0-24 11:56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10-24 10:20% |9 k$ | H3 U- z' p$ D- p3 D e
先亮宗亲:& Y- [( x( ~: @4 }# I# _: S9 R
我与你们修谱的老宗亲一致的分析是:忠甫公并没有去湖南,只是他的后裔去湖南当官,记 ...
: q1 f! p* X% [/ i" k* u绍弦宗亲:
5 B N) v/ s* |3 r6 m" k; y+ T 谢谢你在百忙之中还为我的事情费心。你的回复我昨天晚上就看到了,对我很有启发。只是一直没空坐下来仔细思量,所以一直没有回帖,失礼之处请多包涵。' b8 d2 N5 s4 Y- Y, I
等我抽空仔细研究以后再细谈。
! O1 m* t. l7 K! ~5 w2 \) U; b! a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4-10-24 16:29
我看了一下先亮的贴子,我个人认为,忠甫公是南昌姚的可能更大,但是不是厚田这个忠甫公呢?就不好说。原因,一从谱中意思,是灵源姚的一支。谱说的很清,他们是雪波公族人后裔而不是其直系后裔,不象其它一些谱说来自灵源为雪坡公后的说法,事实上,现居灵源和南昌的姚都是雪坡公同族但不是雪坡公的后人,与事实相符。二,灵源姚是一个统称,以前的谱没有灵源姚之说,只有说来自灵源,但有瑞州姚之说,迁南昌的姚氏,其族群称豫章姚,里面谈到豫章姚,我认为可能就是南昌族群后裔,三,我看了彦国公谱系,留在灵源的二十三、四代没有甫字的系列,只有南昌的有甫字辈。四、对于是南昌哪个接口,那就不好说。你家忠甫公的出生年代可以用我以前的方法去倒推。比如你大族现在健在的最大辈份是25代,出生的最小辈份是31代二者一加除二就是28代,然后乘以29等于800左右,用2014年减800,始祖出生年约在公元1200年左右。不是很准,但离不了多少,现在我们与南昌分开了近900年,平均世代也就是相差二三代,并合符这规律。你试试。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0-25 00:34
感谢绍弦、克保宗亲给我仔细的分析,受益匪浅。很多问题我一时也理不出头绪来,我一个一个来思考总结,想到哪写到哪,希望能在此过程中找到突破点。也请各位宗亲帮我一起分析。+ G! D0 |4 g( w9 _
首先,
- O- }9 w: A x7 P南昌谱中忠甫公1275年殁,129年后的1404年初修族谱,时间并不算长,忠甫公的生卒年月错误的可能性很小。& J6 R7 t4 N* A) r: P
那么醴南姚氏谱中忠甫公殁于1399年,初修族谱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时间跨度374年,谱中错失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断代应该还是不可能。我将自忠甫公至我十七代祖世福公(1713-1758)的生卒年份一一列出,平均22.8年一代人,最短的18年,最长的36年,看不出哪里会有缺代的可能。并且第二代士祥公以后,每代都有几人至几十人,如果中间缺一代人没有记载,后面的世系如何排列,我实在想象不出来。且南昌谱和醴南谱中忠甫公出手年份相差151年,如果缺代,起码要缺5-7代,这应该是不可能的。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0-25 01:02
醴南姚氏族谱5 W3 x' }. X6 ~
初修于1773年& ?5 h. M1 i2 {" _* Z
续修于1859年 l, w. B7 c# ^
再修于1878年' Q) F; |: U8 K
三修与1904年
! b. V$ ^# A! B0 V! K1 e四修于1942年
0 f/ s% F! H* w! V五修于1996年
. Y& |5 J" Q& X9 Q1 K9 ? 四修族谱是我太祖父主修, 五修族谱由家父主修,可惜家父已经谢世,父亲在世时就有回江西寻根的想法,不孝子却不能为其分忧。我若不在寻根问祖之事上尽心竭力,他日地下如何与父祖相见?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0-25 01:05
关于厚田族人外迁,我是说灯孙公之独子忠甫公以及唯一的孙子臣不可能外迁,没说其后人不可能外迁。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0-25 01:12
南昌谱中忠甫公之孙仕贤公,任清湘县丞,并不能为其迁居醴陵之佐证,清湘县在广西并不在湖南,就是现在的广西全州。从地图上看,全州到醴陵的直线距离约310公里,醴陵到宜丰约180公里。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0-25 01:48
---- 绍弦宗亲提到“忠甫公并没有去湖南,只是他的后裔去湖南当官,记住了忠甫的名字,后代也就这样流传下来了。”这点我也觉得很有可能。或者推测是忠甫公的后裔在“江西填湖广”的大规模移民活动时移民到了湖南。后人只知道江西祖先是忠甫公,醴南姚氏谱中忠甫公的生卒年份如果错了的话,断代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毕竟谱中忠甫传仕祥是单传。那么从南昌忠甫公后人中去查,也许能查到线索。可惜“电子版”中只能查到忠甫公的孙辈。3 [$ r o, H* f) L5 K* h1 P& p
---- 克保宗亲提到醴南忠甫公“是南昌姚的可能更大”,这个我有点迷糊,彦国公下还有很多的分支吗?不是就是分8团11族吗?还有“南昌姚”“瑞州姚”“灵源姚”之类的分法吗?那是不是除了在姚网上的“南昌姚氏(电子)族谱”之外之外还有其他的谱呢?如果有其他谱的话,我能查到吗?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10-25 07:46
: [& N! E4 z) I' t( `7 Q. v8 N. z 前面的帖子,我说的“四修”与“15、16”代,是凭我的记忆。应该以你提供数据“五修”与“17”代为依据。
5 H d' i) f& |0 K8 |( S& n 从一修到醴陵忠甫公卒的时间是1773-1399,等于374年。, k+ u5 Z" F: y0 U5 t
从一修到南昌忠甫公卒的时间是1773-1275,等于498年。
6 E7 R# v: ~ u$ Q( L+ f3 O* T 这么长的时间才修谱,出偏差是有可能的。
6 V" O5 I8 a) X" u ) d# g" n! T, F: O- s4 t$ i% Y: s0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10-25 08:00
- w2 ?# v2 g6 |9 { 楼上几帖,分析都有理。4 q! N6 f- e; s
. m" Z# e! @4 F; N9 B- u/ y “克保宗亲提到醴南忠甫公“是南昌姚的可能更大”,这个我有点迷糊,彦国公下还有很多的分支吗?不是就是分8团11族吗?还有“南昌姚”“瑞州姚”“灵源姚”之类的分法吗?那是不是除了在姚网上的“南昌姚氏(电子)族谱”之外之外还有其他的谱呢?如果有其他谱的话,我能查到吗?”——我的理解:1 b& H+ k G; \( F& f
彦国公派姚氏与南昌姚氏有点差异;“彦国公派姚氏”可以包含“南昌姚氏”。因此,彦国公派姚氏有多少支?彦国公派姚氏族谱存世有多少?故建议你“扩大阅读范围”。2 |7 T) t% H" X/ P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10-25 08:00
9 l1 P& r+ I& @7 p9 S
依据常识,发祖的名字与来源地不易搞错。但是,生卒的年月可能搞错。即使现在的许多地方的家谱,还有不记年月的。' [: W+ u+ Y- G! K/ p( m- D
17代人,平均不到23岁,这个数字值得推敲。因为古人的平均寿命偏短,存活偏低。一般每一代的平均年龄是26~29岁。
' S* y: _+ W) N# G3 N c# m) x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10-25 08:21
2 q3 k7 r+ Y5 L9 k3 r0 Q; h醴南姚氏族谱
4 z8 R* _% ]6 k" l0 x4 z* r. d7 _初修于1773年
1 V4 s/ C/ j: ?1 x续修于1859年
& \1 }- `/ I. m% v `再修于1878年$ p- M, e7 z( M6 U/ `
) F7 g4 V4 |9 z* L* H三修与1904年1 E1 y7 }5 ~+ v4 w3 {, K1 `1 `$ Y g& j3 M0 R' B& o
四修于1942年7 b- d% r! P+ E2 Y* I K
3 i, [( Q! I2 c: Y+ r& n7 {五修于1996年5 I, K8 k" Y! G8 |" q9 v. f- I8 O7 }4 q% s$ E( `
四修族谱是我太祖父主修, 五修族谱由家父主修
0 A% i- E3 J1 y: H0 Y k
4 X1 G% M [! t5 T: w7 N7 f( J——醴南姚氏族谱,存有哪些版本?是命名为《醴南姚氏族谱》还是什么?
& g* v9 J# f8 E5 T, { 太祖父是曾祖吗?名讳?
) X/ E' C+ x2 A1 E4 H 五修族谱由家父主修初修于1773年。相隔50年修谱,循规蹈矩。令严名讳?
! A- P, J; e7 f8 t 醴南姚氏自立辈字吗?是什么?
, Z7 K8 e7 W+ ], I 你是先字辈,几世?
# a3 h; |# Y8 }0 C% h) C6 H$ n+ M
——修谱次数排序有你的道理,但不符合通识。/ v Y& c6 G9 R3 H5 K5 k
醴南姚氏族谱
4 O- J/ {9 l* _6 i初修于1773年(或创修,或首修)" U6 z" r7 M" M @ N" B
续修于1859年(或二修)
7 t0 @6 i& R4 f再修于1878年(或三修)$ p- M, e7 z( M6 U/ `- x2 Y U9 D* c
三修与1904年(四修)1 E1 y7 }5 ~+ v4 w3 {, K1 `7 J0 F8 n4 \$ V+ z
四修于1942年7(五修) b- d% r! P+ E2 Y* I K' `# D9 V3 z* M0 B' j
五修于1996年(六修)& M/ c' J" E2 F9 v7 n% {5 A
1 ?0 g* V! g# X( @& ?- m% k5 M; L+ m" z( J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10-25 11:29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10-25 11:32 编辑
9 R A9 v3 @9 \3 D( z8 r, Z( ~$ Z
) P; w) R: B8 w Z1 e
我注意到:( X; y' D7 l/ ?, Y6 A
从“续”的1859年到“初”的1773年,已经是86年了。也就是说,“续”的人不可能参与了“初”的修谱。而真正清晰的脉络应该是1878年以后的谱系。: [$ [/ L% Z/ C: R
所以,请你注意钟尧老的提示,把你们的字派收集起来,再作分析。
: J9 Y. W; ?$ _: j3 i% f E/ s: W$ J/ j) g ]3 |1 B+ J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0-26 00:21
pszyyao 发表于 2014-10-25 08:002 G+ S* j( w9 T6 s! Y
楼上几帖,分析都有理。7 z9 W8 B# [9 i K m" N% E7 N
' _' @7 l9 o$ [; y+ v1 t
“克保宗亲提到醴南忠甫公“是南昌姚的可能更大”,这个我 ...
0 ?4 n' I, i G. C. E3 i/ d“扩大阅读范围”正是我孜孜以求的,可是我哪有资料可以阅读啊。钟尧老推荐一下,我应该优先阅读哪些文献资料?我在旧书网上淘了一本“雪坡舍人集”,还没到货。
突发奇想,如果新建的“彦国公祠”能设一间藏书室,大量收藏姚氏家谱、姚氏先人的文献资料等等,是不是一件有千秋功业的大善事。.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0-26 00:49
今天周六,回了一趟老家,与族里的老人沟通了一下。决定这次只派我一人参加彦国公祠竣工庆典。
-
族里老人一致意见,让我带一份醴南姚氏族谱前往,献于彦国公座前,以示全族人认祖归宗之意。此谱想存于彦国公祠内,忠甫公以下28代人600余年在外漂游,今日还乡,还望接纳。
-
我将于31号出发,开车到宜丰住一晚,然后随大部队前往南垣。
2 {% P0 f$ U. K9 I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0-26 20:49
pszyyao 发表于 2014-10-25 08:21/ t1 B+ v3 W, ?/ D9 @7 j
醴南姚氏族谱: U3 R6 T G5 B* b U# B( @* {
初修于1773年
$ g2 _- T1 q5 r }+ _- {" B$ H) m! K续修于1859年
4 D, ^' R8 p( g$ W湖南醴陵市姓姚的有很多,但并非都是一支。我们由忠甫公传下的这一支以醴陵南部的嘉树乡为中心聚居。为了与其他姚姓人区别,命名为“醴南姚氏”,族谱命名为《醴南姚氏*修族谱》。
我曾祖父讳富甘字爱棠号茇南,四修族谱主修。
先父讳延雩字浴日,五修族谱主修。
-
目前虽说是五修族谱,但实际修谱有六次,先人如此称呼这六次族谱,后人岂可随意更改,故一直沿用此名称。
-
醴南姚氏有独立的字辈排名:41字
忠,士,德,惟,言;
在,然,廷,堂,万;
唐,沐,益,钦,名;
学,世,生,其;
荣,华,富,贵,延,先,泽;
传,家,大,有,光;
俊,英,隆,上,举;
显,达,定,联,芳;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0-26 20:59
本帖最后由 湖南姚先亮 于 2014-10-26 21:00 编辑
6 }8 z3 h. l/ @
; t9 c2 J( Z- T: S4 Z$ N. t
" d1 u5 C; x4 m: a1 ]" h昨天回老家,打听到现存的老谱只有一份《醴南姚氏四修族谱》,可惜藏谱的人不在家,要过些天才能回来。! i) {3 u3 y! N; L* c
等我下次回家就能拿到四修族谱了。7 D8 K4 c6 q* r/ y
-' J0 q% d, e7 D" g
老家正在商议建祠堂的事,我回家汇报的有关彦国公祠竣工庆典的消息,让姚氏族人很是振奋。决定等我从江西回来以后马上召开预备会议。8 y7 d8 l; |; K: u
-
画筒.jpg
(191.11 KB, 下载次数: 769)
画筒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10-26 21:01
9 m8 K. E! b9 @. _
$ i5 @2 d. d! E1 D: B1 I6 b; p" l这里面应该有文章。从后面往上推,是有韵脚的五言。即:9 A8 l: r8 {7 S$ |+ A% a3 S3 q
7 ^- a& r2 M; m: L$ `
1 Q# U/ j& t0 y v d
富,贵,延,先,泽;! y" {3 X9 _0 j0 t* ]' d7 [
传,家,大,有,光;
* ?9 p: q; {9 W- l俊,英,隆,上,举;9 L3 @* r/ o% t g+ |- n
显,达,定,联,芳;0 Q% ^3 i2 e0 q% L1 x& i8 n
7 o7 O/ i- D$ n& [' I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0-26 23:20
9 \3 ~2 o' w( j$ W F0 U( E这里会有生命文章呢?
5 Z: ]$ K$ W9 E9 W3 ~ W41个字的字辈,有一行4个字,一行7个字,为什么会这样?不得而知1 T, b/ y& z1 v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10-26 23:41
. X' l4 [' X. {
应该对应修谱的时间去研究。. E4 d4 H, g# ], C
我的初步感觉,前面的字是没有规律的,正好说明有想象的空间。慢慢来。请高手剖解。4 ^/ G3 K" N: r' ?3 m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10-27 14:13
9 N. u/ e; |4 i0 U 曾祖父讳富甘字爱棠号茇南。父讳延雩字浴日。本人姚先亮。——都是用了辈字。 h, B4 E' V. ?, \( }
醴南姚氏有独立的字辈排名41字,权作臆想:
忠士德惟;
言在然廷(?);
堂万唐沐(?);
益钦名学;
2 x. O% q) X, i0 ~
世生其荣华;
富贵延先泽;
传家大有光;
俊英隆上举;
显达定联芳;
3 b `7 I4 W1 j! P) X7 h2 G+ d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10-27 18:13
0 s* A# T# o4 y5 L9 o 钟尧老列的五言五句都能够讲得通,恰恰正好就是你们首修的时间。【第17辈,1773年】。再往上的字,我感觉到没有表达出来完整的意思。& D- U6 Y( ]/ L& X# J* B) ] J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10-27 20:36
4 k: u3 Y" `; p! d
湖南醴陵市姓姚的有很多。 我知有两支:由忠甫公传下的以醴陵南部的嘉树乡为中心聚居的南昌姚和(广东)平远姚。还有其他支吗?% M& ? ?) e, W3 O/ F
9 N: G; p" C7 m' w4 u) E1 |% @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0-27 21:10
0 ^1 o H& g* @0 v
姚姓人有不少,但还真不知道其他的姚来自何方,也没有关注过。( ]) Y; z. p9 k8 `6 w0 B; N$ M
-
! b5 J7 g/ l6 I: q 我们这里还有一种说话,口口相传、并无记录,说忠甫公当年是两兄弟一起从江西出来的,忠甫公落户醴陵嘉树,其弟继续往西走,落户在株洲渌口。前几代人一直有来往,后来慢慢失去联系。但我在渌口打听,一直没有找到姚姓人家。6 `/ C# ]) p: [) i) U& s: L7 x
-
) L3 U2 Z% [# k( }7 d. N5 X! Q$ y 其实这个传说的可信度也不高。: j! S" L- k# M9 i! A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10-27 21:19
湖南姚先亮 发表于 2014-10-27 21:10" }: m! n6 n# F0 |0 ]
姚姓人有不少,但还真不知道其他的姚来自何方,也没有关注过。1 F# A+ c7 t) h3 l e, j5 p
-
1 Q$ j" C- y% b9 I2 o ` 我们这里还有一种说话,口口相 ...
1 U# M' d' p) |" y4 i) I9 l1 c
忠甫公落户醴陵嘉树,其弟继续往西走,落户在株洲渌口。前几代人一直有来往,后来慢慢失去联系。——可信度大。是不是(株洲)渌口?株洲地区有姚,有江西来的姚。5 c$ i9 [7 ?& ?1 h% j
1 F3 h3 b" w7 q5 ~4 h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10-27 22:25
% n, G* A8 [4 u7 ~" P9 m
我在醴陵听到的是,忠甫公的后裔很多代的三兄弟,到了株洲等三个地方。我提到过“辰溪”这个地名,嘉树的宗亲告诉我,这是他们祖宗来到嘉树以前居住的地方。
" J7 l( g4 \) o* m' a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0-28 01:06
) E: \2 W" U+ S C) B; p* K k$ L) Z--钟尧老将41字字辈这么排列一下,给我很大启发。初修族谱是16代学礼公主修,学礼公的字辈正是前面四句四言的最后一个字,1773年修谱是学礼公已经76岁高龄,谱成即殁。- _$ K2 I5 A H; s% n
--我猜测前16字本来是没有的,只是根据先辈的名字总结的。先人取名时也确实用了比较统一的字,但也有一小部分没有使用字辈里面的字,有几个都是名字里面的第二个字,似乎不合常规,更有第五辈的“言”字,用的只是字的偏旁,第五辈只有三人,单名“谦、让、谠”。2 w* W! c; h7 ?$ r( h1 y, R ?
--后面的25个字有规律也表达了一定含义,应该是初修族谱时确定下来的,或者是四年前的1769年修祠堂是确定下来的。0 n. j( @9 K: a7 X3 Q! t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0-28 01:17
# r* l, Q) S$ [: I
渌口在株洲市的南面约25公里,现在称株洲县;在醴陵的西边约45公里。渌江流经醴陵,在渌口入湘江。0 H, P `" P2 j+ o! n6 b
我在株洲市工作,经常打听株洲的姚姓人,零星的倒是有,成片居住的没找到。醴陵株洲之间有一个姚家坝,那里也没几个姓姚的人。
; t2 _* @# e, W, q# ?" k: a& P有株洲姚姓人的资料吗?求共享。: l5 _9 L0 [7 T3 [8 l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0-28 01:34
2 A) ^+ }* r+ d7 m
“辰溪”在湘西的怀化,几百公里远,明初应该算是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
p* E* o+ d4 a+ X c e/ d忠甫公始迁辰溪,后人再迁醴陵,这个说法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也许是现代的个别人臆测,或者是有某个人的先祖去辰溪安过家,后来又回到老家。
0 v! r3 d7 G p! j/ R如果有始迁辰溪再迁醴陵的这种传言,我父亲一定会在茶余饭后跟我提起。没有人能比我父亲对醴南姚氏的历史、典故、奇闻异事更有研究了。
1 y0 ~" [" _+ o% E4 f- T) d-
* d$ Y' z* H. j6 s) o: Z: a' M' |忠甫公有一兄弟迁渌口的传言也是我父亲说起的,但父亲并未在谱中记叙,没有证据只能存而不论。3 I S% c. r. g5 a, W& ^# b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10-28 04:51
9 m) ^3 D' a, \& i2 A是我记错了,不是“辰溪”是“辰塘”。! u! ? c2 w% H/ N, L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0-28 09:33
; b" t. N0 [) y$ f" }: n
辰塘只是嘉树下属的一个小地名,一个小山坡。“原来老祖宗居住过的地方”也许现在只是移动了一下宅基地。
( J9 l3 ?5 o, v/ T8 w6 A嘉树的范围比较大,姚氏后人居住在从豆田至杉仙之间约8公里长的一个狭长地带。忠甫公当年插标占地,占的就是这一块地方。# d8 E1 c v `+ s# r+ e&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10-28 10:13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4-10-28 10:31 编辑 2 y3 D* W7 V* S) V f( Z
湖南姚先亮 发表于 2014-10-28 01:17
3 j$ X! }7 i$ j+ l/ M+ N K渌口在株洲市的南面约25公里,现在称株洲县;在醴陵的西边约45公里。渌江流经醴陵,在渌口入湘江。
" v2 f# r7 Z! `6 k2 z" l4 y& ~* Z我在 ...
0 n. t+ {- O! P$ M1 M b3 W {5 @株洲黄霞垄姚氏(孝友堂)
洪武二年从江西吉水迁来。始祖是姚清仲,元末明初人,当过元朝的广东指挥使,具体情形待查实。清仲的父亲是江西吉水现富滩乡人,讳彩馀。
我是第二十派武字辈,族谱记载分布地区除株洲黄霞垅外,还有攸县北乡和萍乡西乡等地区。
有《孝友堂 四修姚氏族谱》
姚武飞提供,二十世武字辈,1970-08-16生,公务员、省作协会员,热衷地方文化底蕴的挖掘与整理。QQ348961828h,http://blog.voc.com.cn/sp1/yaowufei/
/ C( x* x# a7 g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0-28 10:19
, l. p7 Z5 ]! F1 A; w9 b我一直想联系姚武飞,却没联系上。他们那支的始迁祖“清仲公”与我们这支的“忠甫公”目前也找不到有什么关系。
9 O& b: C, X( T4 T8 n, q$ \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4-10-28 11:47
$ J; R! F* A/ t, `; R) @
老爷子,这有什么呢?哈哈,潮阳姚氏二世祖建中公,我们的总版主不也叫姚建中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10-28 13:26
3 i& ^7 ~, y2 V7 ] 卿芳老和先亮兄有礼。闽南姚斌有理。陈国强网名叫“姚启圣”。各有各的理。
+ {* ~. M/ F1 b E2 e- G. `: o- B3 R# o0 m1 M, H# q+ i
作者: 湖南姚先亮 时间: 2014-11-5 02:40
pszyyao 发表于 2014-10-25 08:00
# v2 a) i7 P# }2 n, k3 D楼上几帖,分析都有理。5 o& E$ r' M; r# U9 M! l
& X/ D$ \. s( h' `2 L
“克保宗亲提到醴南忠甫公“是南昌姚的可能更大”,这个我 ...
/ Y5 `1 s( A0 G0 K% X5 b - 去江西与几位宗亲交谈和实地感受以后,总算对“彦国公派姚氏”比较了解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
3 U: ?7 S, @0 [) [# G0 U' o -关于南昌谱和醴南谱上忠甫公生卒的差异已经不必深究,应该两边都有错记的可能,不能作为否认的依据。: E$ I, E; P& h$ ]: z, f }2 ]) S
-不是忠甫公本人迁醴陵,而是其子孙迁到了醴陵的这个说话,我和我哥姚先仁均认可。并且南昌忠甫公有一个孙子外出当县令,还有一个孙子“客游湖广”并在老家无子嗣。观整个彦国公姚氏迁徙图,迁湖广的也仅此一人。( M0 N/ e$ C* ]0 r1 h3 p
因此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厚田的忠甫公就是我们的始祖(非始迁祖)。1 C/ z! b7 }/ \1 n
-
. A7 ?! o$ L. c( D6 ]/ K3 p4 F -但仍有一点不明,想向教授请教。我们谱中记载,始迁祖来自“豫章瑞州新昌”,豫章指江西、瑞州指高安府、新昌指宜丰。可是厚田并不在宜丰,我从宜丰县城开车到南昌县再到厚田村总行程近200公里。这个周怎么解释?请教授指点。0 t" }' u- T/ G8 k8 `( V# ^" y2 Y2 x
-9 e$ {( S" n' q) j' J4 E# F, \
-另外,我已经与姚武飞联系,他们那支姚应该与我们没有直接关系。不过姚武飞手上可能没有谱,提供的资料不完全。我准备抽空去黄霞垄看看。
1 K4 g9 j8 `) ]4 ^; O
- t3 r- a7 \0 R$ p+ F
9 c" ?9 z& {3 O# |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11-5 09:30
: m7 E9 T! i: t4 R先亮宗亲:3 U2 d& F E$ s- [/ G: L
“ 豫章”指的是南昌,不是“江西”,历史上“江右”开始也是专门指南昌,后来才泛指江西。- [* w' S1 o: M5 w
“洪都”也是南昌的别名。【滕王阁序】开篇就说“豫章故郡,洪都新府。。。”8 ^. R; ?1 E9 Z; g
从你们谱上分明记录了这样一条内在联系,即瑞洲的宜丰【新昌】与豫章【南昌】的关系。
W8 ^4 U1 G9 }# Q. l- M- T9 A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4-11-5 10:52
这次我有幸与先亮一起从南垣回宜丰,在车上,我们互看了家谱,交流了一些信息和看法,我个人认为:一,忠甫公应该是灵源支后裔。现在从灵源外迁的后裔若干代后多说是姚勉后人,比如赣州就有一支,说姚勉之孙德成从灵源迁赣州,还有吉安府某官员之妻姚氏为新昌姚勉之后。。。。。这些都是传说,因为姚勉自其本人外迁后,在灵源范围内就没有直系后裔,南垣支是最亲近的,所以“状元及第”宫灯才由南垣执掌,外迁的南昌姚也是姚勉的旁系。而忠甫公后裔说是姚勉支孙,这点说明他们没有“传说”,更显真实。二,忠甫公出生的年代也合符规律。我与先亮反推了一下忠甫公的出生年代,大约是在13世纪晚些时候,靠近公元1300年,而先亮的谱上记载是1345年,相差不大。三,姚勉生于1216年,逝于1262年,南垣谱显示,姚勉是二十世,同年令人中,辈份弱高一点,先亮的谱说忠甫公是雪坡(姚勉)支孙,忠甫公应小于姚勉,世代也应在姚勉之后。四,南昌姚氏族群二十四世中很多的“某甫”字名,而二十五世多为“仕某”二十六世多为“志某”,这三代都与先亮谱中的前三代字或音相同,在同一时代,有这样的相似,不应只是巧合。而与南垣族群这时代的用名不很一致。所以我认为忠甫公出自南昌姚氏族群。
作者: 南昌姚公瑞 时间: 2014-11-5 13:54
姚网是个好园地,姚网也是个好课堂,在这里才能认识一个真正的自己!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1-13 16:38
1 E* j, z# l! `. a5 A% b& J* A
为了姚书,今日再读此帖。
6 w4 F7 X) _/ k% `" P" i( K* N0 ?8 C5 f' h3 F/ V: A; Y7 ?
曾祖父讳富甘字爱棠号茇南。父讳延雩字浴日。本人姚先亮。——都是用了辈字。
醴南姚氏有独立的字辈排名41字,再作臆想:
忠,士德惟言,在然廷堂,万唐沐益,钦名学世,生其荣华,
富贵延先泽;传家大有光;俊英隆上举;显达定联芳。
( f& A2 _9 I3 n9 O7 A q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1-13 16:40
z2 c( ^! c) i9 [3 O醴南姚氏有独立的字辈排名41字,再作臆想:
忠,士德惟言,在然廷堂,万唐沐益,钦名学世,生其荣华,
富贵延先泽;传家大有光;俊英隆上举;显达定联芳。
* i1 \5 {" K0 g) {8 b # u0 L2 Z4 J/ p J, ?6 q7 W
——可乎?# j- k+ C7 z/ ~# o, ?: S+ v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8-1-13 18:00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8-1-13 20:34 编辑 5 p, F" @. L9 ~3 } P+ _
0 d0 U! `+ u/ @" M/ V
3 O& z& p# V4 D. P# U
很长时间没有看此贴。从文字的内涵看,这样的分析推理是合理的。
6 K& `: ^+ N3 p! T' R/ w!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1-13 21:29
5 h0 |- [4 ^; J/ |% P2 |8 y) F' L醴南姚氏有独立的字辈排名41字,又再断句:
3 B0 e' g! ]! h1 N8 s2 F! R5 h2 V( {) d+ w% r5 Q- v! D8 r
【忠,士德惟言,在然廷堂,万唐沐益,钦名学世,生其荣华,
富贵延先泽;传家大有光;俊英隆上举;显达定联芳。】
$ ^; u' O- R9 n7 `* O4 l; u, A0 w- K! S* m# V. _. i
+ Z. y" r6 D R A
忠士德惟言,
在然廷堂,万唐沐益,钦名学世,生其荣华, 富贵延先泽;传家大有光;俊英隆上举;显达定联芳。) p) ?$ x" p- W" {
——忠不单独,也读得通,这样可能更合适,更有感情。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0-2-15 11:43
今天终于定稿了醴南姚氏简介。请欢迎批评指正。, ~2 Z4 m$ Z+ [4 f* E. m! W
! z4 A/ @7 i% j/ Q* @$ M
; e+ n- \' {) Q) e7 r醴南姚氏简介
——醴陵南乡忠甫公裔姚氏
, W. P* T3 I" Z+ Y2 U, m7 G
广州姚钟尧 2020-02-15
8 j$ A* s9 G1 ?
; E a7 t6 U: W" l& I& d* }. {
醴南姚氏【姚先亮姚先仁弟兄】5 s4 r# i- _ Z( ^! Z& O/ o' d
醴南姚氏,即是醴陵南区嘉树镇姚氏。 0 L+ Y0 a( i+ l5 m8 _3 |
远祖江西灵源彦国公。先祖忠甫公字善长(一世),生于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乃豫章瑞州新昌雪坡公之支孙也”。其后裔自明洪武初年从江西豫章(今南昌)迁来醴南辰塘(今属醴陵嘉树镇)。历600余年,传32代,周围10个村民小组都姓姚,1995年出谱就记录了近4000人。. q$ U4 G0 V" d' a% |
辰塘是嘉树镇的一个小山坡和一个小地名。姚氏族人居住在从豆田至杉仙之间约8公里长的一个狭长地带。当年先人插标占地,占的就是这一块地方。辰塘姚氏和东岸、里都、三望冲姚氏都是忠甫公裔醴南姚氏。, {- o; K8 E0 S- o
株洲姚清说:我是属于嘉树这支姚,据说“族分庆、昂、发”3分支,其中有一支到了株洲。! F6 N/ ?( g8 D) U4 F( f
醴南姚氏有不同于南昌姚和灵源南垣姚的独立字辈,41字,自一世忠甫公起是:忠士德惟言,在然廷堂,万唐沐益,钦名学世,生其荣华,富贵延先泽,传家大有光,俊英隆上举,显达定联芳。" m; @2 Q, h1 `6 W5 V& D- q
【尧曰:以上是广州姚钟尧对整体字辈41字的断句,因为“忠”字不单独也读得通,更有感情和更合适。醴南姚氏自称的部分字辈断句是:世生其荣华,富贵延先泽,传家大有光,俊英隆上举,显达定联芳。】
5 m" S4 r& [' {5 P$ B# L 族人姚先亮说:醴南姚氏族谱,首修于1773年;二修于1859年;三修于1878年;四修于1904年,是我太祖父(讳富甘,字爱棠,号茇南)主修;五修于1942年,由先父(讳延雩,字浴日)主修;六修于1996年。& {) v( J9 r! n4 a3 n; X7 D
醴南姚氏应存有3版本年族谱,这些族谱,封面一般书“醴南姚氏*修族谱”。2 |( d' X: J) ?
Y湘00*1[湖南醴陵]醴南姚氏四修族谱(谱),1904年,姚富甘主修。3 U7 Z8 |# l' t' z9 H
Y湘00*2[湖南醴陵]醴南姚氏族谱(五修谱),1942年,姚延雩主修。
/ u9 s$ O( Q9 W. j! M' j" k Y湘00*3[湖南醴陵]醴南姚氏族谱(六修谱),1996年。
1 _1 M3 a9 c, f 姚先亮(QQ 1374604033),参加了2014年11月1日江西宜丰新庄灵源彦国公祠落成晋主庆典。姚先亮之兄姚先仁,醴陵二中教师。姚先意,玉茶村党支部书记(曾获全国先进支部),彦国公祠峻工时特意送来了一对大瓷瓶。# m& `' ]/ k$ g/ ]+ X/ f3 z
姚先亮参加了彦国公祠庆典后,族中动议建祠堂YC湘0*,未知成否。
+ v9 G2 c l2 ^8 B0 b6 _& E【尧曰:这个醴南姚氏简介,主要的根据是姚网之姚先亮的“醴南姚氏忠甫公之研究”的资料和说法。参与讨论和研究者有:姚先亮,姚先仁,姚绍弦,姚克保,pszyyao(广州姚钟尧)等9 a! r# v0 }) i2 [+ i4 @
对忠甫公裔姚氏祖源地有不同看法。姚绍弦认为:“你们确实是南昌姚厚田族。厚田是地名,在南昌东部的幽南镇十几公里的地方” 而姚先亮起初不认同:“在姚网翻阅南昌姚谱电子版,发现谱中所记载的厚田族忠甫公并非我醴南姚氏始迁祖。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始迁祖一定是从灵源走出去的”
" s9 h3 m( [" z( ^' o4 l' X: U在参加江西灵源彦国公祠落成晋主庆典期间,与南昌姚和南垣姚面对面接触和交流后,姚先亮认为:南昌谱和醴南谱上忠甫公生卒的差异已经不必深究,应该两边都有错记的可能,不能作为否认的依据;不是忠甫公本人迁醴陵,而是其子孙迁到了醴陵,我和我哥姚先仁均认可。因此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厚田的忠甫公就是我们醴南姚氏的一世祖(非始迁祖)。】
5 ^2 }! }0 e2 u. t( s ——参见:姚网,姚先亮,醴南姚氏忠甫公之研究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 ... 2&fromuid=17165 ^& m; X. @4 K' r3 f# R
+ G8 P7 S/ _8 X& o& F9 f
作者: 姚荣玟 时间: 2020-2-15 17:19
1 B: Y" r% q# T k我
6 V7 T6 O" Q0 X2 i& ?4 X今天3 P( c+ @- t t2 B: a
来学习, `/ z) R! [: a3 L
有感而发. h% `/ M. h' l/ j" p
寻祖之不易
/ f3 g, z6 K* u2 z江西洪州灵源
4 p( v& S2 q1 J B- I7 Z3 i不可忘却的地名- G, p4 h9 W3 U7 k# m2 |! |+ ^
几多外迁宗亲把你寻
# Q! u' A! m, ? V# h# A/ O; d要感谢南昌姚氏宗亲会
& W E* K9 I. w6 T+ t9 O% y8 X1 Q更要感谢中华姚氏宗亲网
' D7 f' N; q3 _* S3 ]给外迁宗亲实现了归宗心愿8 ~$ l+ r+ ~8 G$ A3 L$ w
安抚了无数飘泊在外的寻祖心
8 K1 Y# Y4 v0 [- m) O$ {如还有外迁宗亲回南昌寻祖' C9 m! }& p$ k3 b0 |6 U9 Q8 C
仍然通过中华姚氏宗亲网
1 o; T% k! Y7 W$ C+ |( ?: b依旧托南昌姚氏宗亲会
+ D i' D$ N' E3 Y! Q) a他们的热情让人感动& E) b% @( ~; _5 H1 l' I
无私的服务满腔情
: e/ @6 ]3 d) _( W祝南昌姚宗会顺
% q1 O. ~. t3 E' Y9 M6 X- H$ u祷姚氏族人健
2 Q( b) ^" G/ } h7 S, ^+ V盼祖国平安
$ @# g& {9 x- l6 G& `. v2 i望新冠灭
" f- e% ^9 s/ X5 m9 G" k颂姚网
/ e% h" Q& ]' R9 i7 b1 b顺畅2 Y l. e8 V. v A2 \, y% Q( e
赞6 M! W# _, J' b$ ~7 l
' H* X$ s/ q0 H, ?" N$ }- T
1 x" q6 x2 S7 m0 y
( U, Y) ~. n5 v/ d; }( o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