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n) L& p! u+ C) i 建置沿革 ( c- f: Q& h/ `3 P- o/ l
$ B& w& |; t$ k$ @& Y, p' {
0 }) f6 U) b# U2 p/ o# P 秦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后,以其地置桂林、南海、象三郡,桂林郡领十二县:布山、安广、河林、广都、中留、桂林、谭中、临尘、定周、领方、增食、雍鸡,其中布山县(县治在今桂平蒙圩一带)和阿林县(县治在今桂平东南一带)的县治所均在今桂平,此为市境内建县之始; U: X& c/ l& r/ R2 z
7 t9 z; e; E; A+ {
( ]: J D2 y p" t) ~* y) D' W 南越国 公元前203年,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桂林郡改名为郁林郡,后又恢复为桂林郡,布山县仍然作为桂林郡的郡治; % O' z/ h9 Z; x' u& ?2 r* I- y6 ~6 x1 }5 d
8 X' E Y+ x6 P( Y 汉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击灭南越国,原来南越国的三郡增至九郡,桂林郡更名为郁林郡,郡治在布山县; 2 m* S( k/ n4 I( J7 T* Y$ E4 ?2 j$ p8 P9 A+ ~1 }' r, |+ i- M
! [8 W) ^+ t h7 e" U! `/ T) N$ x 三国 县境为吴国属地,隶广州郁林郡,仍称布山、阿林县,郁林郡治在布山县; ( I2 E/ k+ I6 U6 u& d2 ? " s3 ~6 K/ @. x7 A) g* ^8 U + h1 Z _2 s z0 n 晋 仍沿三国旧制;/ _1 [& K% U3 U" j. a. Z' f
# {' Y' [. L# {1 A" n- y% U2 o6 Z, i4 K3 q9 ^2 w [
南朝 公元502年,南方的梁朝从原郁林郡的布山县分置一部分出去设立桂平县和郁林县,布山县、阿林县仍隶属郁林郡,桂平县隶属桂平郡,郁林郡郡治设在郁林县,桂平郡治设在桂平县(今西山大窝坪,即功德山庄附近),“桂平”之称,始于此时; 9 h# z% m1 z' V# r$ [. P j
; g; @/ t, o6 Z# O( Q* }
/ U& a h8 w3 t/ p. `
隋 开皇十年(590年)废桂平郡,先后置桂平、阿林、皇化、武平、大宾五县。桂平、阿林、皇化、武平四县属郁林郡;大宾县属永平郡。其中武平、皇化两县分别于大业元年(605年)和二年废; ; I. i1 n) \2 t0 `8 V 7 c# ~ T1 ?) Q" g2 e3 `! V; n) ~2 z! t4 Q7 e8 B$ Y+ l0 o
唐 今县地分置绣州、浔州,辖九县(后并为六县),属岭南道。这是境内分合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绣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原称林州,《新唐书·广记》作陵州,越二年改称绣州。天宝元年(742年)改称常林郡,后复为绣州。辖阿林、常林、罗绣、皇化、归诚、卢越六县。浔州,唐贞观七年(633年)置,因地处浔江水涯之地,故以“浔”名。辖桂平、大宾、陵江三县。贞观十二年(638年)废州,长寿元年(692)复置,天宝元年(742年)改称浔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浔州。桂平、大宾两县辖地均沿隋制不变。陵江县与浔州同年置; $ {8 @3 {/ M! U$ u* z; b. L+ V. y) T3 l9 `+ |' l
8 p0 b. q% Y, j) F, n5 `4 x 五代 今县地属南汉,境内有五县。其中阿林、罗绣、常林属绣州;桂平、皇化属浔州;; E/ P6 u# E2 Q9 U
( w- l5 [9 e7 j9 f' w# r0 R8 E5 Z
0 i* x! t# w8 l0 b 宋 开宝五年(972年)废绣州,其辖地并入容州普宁县(今容县)。同年废浔州,其辖地并入贵州(今贵县)。翌年复置浔州,领桂平县。县境内之阿林、罗绣、常林、皇化等县统一并入桂平县。县治从西山大窝坪迁到今城区地。今桂平市境内长期分置多县的局面至此结束; 9 ~7 X; y+ O! e# e7 h& i, E$ G6 ^7 E" X
+ |8 [. X0 G" F, Z E: @/ U 元 桂平县属浔州路,路治在今城区。浔州路辖桂平、平南两县; 0 z2 j; T" N. U
& }) O5 \" T4 u, X0 {8 ?. n. [ ) L$ j1 m6 v, a* r3 x. X; a# z 明 桂平县属浔州府,府治在今城区。浔州府辖桂平、平南、贵县三县; 0 F0 e% `3 {0 C4 l; i
' ]7 d1 L9 q" o3 i: ~7 O$ L/ b
3 r( V* E0 b' K6 ^! b& g 清 沿明制属浔州府,府治在今城区。浔州府辖桂平、平南、贵县、武宣四县; - d+ t' n/ G; _1 I2 t9 E" U6 ^7 h; m _
( u' R0 k# N& a. Z 咸丰五年(1855年),以陈开、李文茂为首的广东农民起义军溯江而上,攻克浔州府城,定为秀京,建立大成国,改桂平县为永秀县。当时永秀县辖地占桂平县境的大半。咸丰十一年(1861年)大成国失败,桂平县辖地仍复清制; 6 T! G5 y9 X3 p9 p0 i8 z# d* B5 Z o& q. i
& b1 N, H( Q8 O, O- ]
民国 初袭清制。2年(1913年)废浔州府,由省直辖。5年属浔州行政区,公署设桂平。6年属苍梧道。15年废道改属浔州区。33年改属梧州区。37年属十三区,十三区专员公署在今城区; 5 i: Y7 _8 F" O# o9 Q, D7 Q6 U, Q# `7 m; X
/ M! K! C. }# H: a* z0 R 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后,桂平县初属梧州专区。1951年7月属容县专区。1958年7月属玉林专区。1970年专区改称地区,属玉林地区。199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桂平撤县设市(县级市),仍属玉林地区。1996年10月,地级贵港市成立,桂平市改由贵港市代管。作者: 姚炯桂 时间: 2009-10-27 22:17
桂平市境内山川秀丽,风景名胜荟萃,“别有天地”、“凤擅名胜”、“秀盖南天”是“游踪来绝顶”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圣地。以“南天第一秀山”而著称的西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金田起义地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潭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绿色翡翠;白石洞天是全国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二十一洞天;罗丛岩是全国七十二福地中的“天南福地”;东塔是广西第一高古塔;大藤峡是著名江流峡谷、明朝瑶民起义的根据地,毛泽东主席曾亲笔写下“大藤峡”三字;释宽能法师灵骨舍利是世界上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个比丘尼舍利子;广西第一座北回归线标志塔等景区景点,令人留连忘返。 {! ?1 q2 y" J8 x
市内还有多条线路公交车,遍布市区各个范围,涵盖各个角落。市内还用三轮摩托车,的士,这些都大大方便了市民和来玩的旅游者。公交车都是无人售票,票价1元。出租车起步价3元/2千米,摩的起步价3元。! b5 l0 c/ l; `
旅游区路线: f! q9 i7 x$ f2 }) m
★★★★ 桂平市: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门票50元:/ ?" M" _. J3 z- F' A1 U
电话:0775—3381393地址:市区可乘坐9路公交车直达景区 - a1 F( N2 X! A" ]8 L* p
★★★ 桂平市: 大藤峡 门票:30元来回船票 9 @! m# v/ k6 b# g0 N 地址:在桂平市西北的黔江下游. 4 r8 C, }. n9 u' |" c0 O* c1 Q9 U
可乘坐12路公车到滨江公园下车,搭船游览,5 l, P9 N( w6 K1 X0 \7 r* |! k
★★★ 桂平市: 金田起义旧址 门票:未知. ! i# i' S- W" M( s N 地址:在桂平城北27公里金田镇. . ~0 _: @! W% ~5 w$ ^
市内总站有旅游专线车直达& l0 C/ V" G2 I* H+ [
车费6块钱 . n! W# O! x) T9 q) [3 w ★★★ 桂平市: 桂平西山 门票:35¥ 学生价 18¥! A! B2 h9 O. T5 \) G
地址:在桂平市城西1公里. $ `- f* B$ j% o9 x. A
市内乘坐8路车到西山脚,直走50米即到 9 _- v T( Y, q5 T 也可乘坐的士8块钱到门口 * D" v5 U$ L7 c- w ★★★ 桂平市: 桂平东塔 门票:5¥" U: w7 L; N: [& Z$ ^
地址:在桂平市区东4公里,浔江岸边. ; I r8 K# f0 o$ U/ @5 x& U
市内乘坐8路车到东塔站下车即到 ( c- i$ T7 X r A ★★★ 桂平市: 桂平市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门票:10¥(学生5 ¥) 1 ], \, o8 B! a% }) x: ?" Q 地址:市区可乘坐8路公交车作者: 姚炯桂 时间: 2009-10-27 22:23
美 食* j* x; y7 r# D: L- k
◆◆◆罗秀米粉◆◆◆ 罗秀米粉因产于桂平市罗秀镇一带而得名。是桂平最著名的特产之一,被誉为“中国一绝”。罗秀米粉的主产地为桂平市罗秀镇,现有21个村共120多个粉坊,年产量超过100多万公斤,产品供不应求,并远销广州、深圳等区内外以及港澳地区、东南亚一带。 罗秀米粉以条细匀称,外观洁白、油亮,质地柔韧,耐煮,细腻,润滑,食之爽脆而闻名遐迩。有人做过试验:将晒好的米粉摺成一卷,用力向墙壁猛掷20次而不碎;用刚切好的粉丝150根(重约200克)挂在横木上,能将70公斤重的小伙子吊起并在上面荡秋千。1985年,中央电视台、深圳都乐影视公司以《奇特的米粉》为题,将罗秀米粉摄入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国一绝》后,知名度更高。 罗秀米粉具有悠久的历史,清末民国初期就已成名。其手工制作工艺独特,以其山区特有的水质,配以当地所产的优质白米精制而成。整个生产流程包括选米、浸米、磨浆、蒸粉、晒粉、以及摺粉皮、切粉丝、晒粉丝、扎米粉等。 罗秀米粉可煮可炒,可根据不同口味烹制成肉汤粉、老友粉、螺丝粉、凉拌粉和炒粉等。冬天打火锅吃狗肉,以狗肉汤煮罗秀米粉,加少许辣椒、葱花、其味妙不可言。 " q6 D! H$ u+ k% Y还有绿豆糕、敬慈斋馆素餐、猪脚粉、香辣糟、狗肉、田螺汤等作者: 姚炯桂 时间: 2009-10-27 22:30
罗秀米粉的传说 ( R) m, Y( _; R- ?+ T3 I相传,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游江南,途经广西桂平,欲登桂平西山游览,却因长途跋涉,水土不服,行至山脚,浑身乏力,望山轻叹,欲退却。勿闻一缕米香味随风而过,食欲大振,随寻风而去,只见众人围在一粉摊吃粉,那场面实在令人无法拒绝,问阅:所吃何物?食客答阅:此乃罗秀米粉是也。乾隆好奇,叫来一碗试试,惊觉味道极佳,于是连吃三碗才觉过瘾。食罢浑身是劲,决定登山而去。临走时还不忘带上一袋供路上食用,回宫后还指定罗秀米粉为朝廷贡品,于是满汉全席中才有罗秀米粉一菜。后来,清朝末期,慈嬉太后贺寿,江南大发洪灾,罗秀米粉在进贡途中受阻,无法按时送达,慈嬉大怒,于是又把罗秀米粉打入冷宫。从此罗秀米粉又成为米粉中的无冕之皇在民间流传。直到一九八五年,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专题片《中国一绝之——罗秀米粉》——《粉丝吊人的神话》后,罗秀米粉才得以重见天日,勘称《中国一绝》,为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赞同和接受。 罗秀米粉,源于明朝初年。由于其风味独特,盛极数朝,钦命贡品,驰名天下。罗秀镇位于广西大容山北麓桂平市境内,气候宜人,溪水清晶莹,水中富含钾、钠、钙、镁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属著名的桂平西山乳泉型矿泉水。用这样的优质矿泉水,配以祖传手艺蒸制出来的罗秀米粉,自然与众不同,其粉丝粗细均匀,质地柔软;晶莹洁白,久煮不糊,食之脆而爽口、嫩滑,炒食则松脆清香、不腻,它既可作主食,又可做筵席上的菜肴。作者: 姚广南 时间: 2009-11-12 11:35 本帖最后由 姚广南 于 2009-11-18 15:53 编辑 ; n8 [8 [% U5 k' d 6 J: ?1 x8 s. v& T炯桂在推销桂平!不知道 麦书记 是否能看到我们这位仁兄!作者: 姚广南 时间: 2009-11-12 11:36 本帖最后由 姚广南 于 2011-4-8 01:01 编辑 V4 D% i3 w/ A- v! F" @3 x7 N
0 V+ b& k$ z( ^" x Y: ]: C狗肉汤煮罗秀米粉,加少许辣椒、葱花、其味妙不可言! % z9 L6 m. i6 y) ?( e7 `8 u- i( ~0 u+ b( i5 r# i( X: ?.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