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河北青县发现跨越百年的明代封官诰书 [打印本页]

作者: 河南姚树江    时间: 2014-9-7 21:31
标题: 河北青县发现跨越百年的明代封官诰书
新华网石家庄9月7日电(记者 王民)日前,河北青县文保部门在流河镇姚庄子村一户姚姓村民家中发现一份保存完好的明代封官诰书(圣旨)。这份被姚氏家族精心保存了620年的诰书从明洪武二十七年到正德元年时间跨度长达111年,记载了明开国将领孙兴祖及其后人的军功、世袭和封爵,其中洪武三年后,对孙兴祖的记载与清代所修《明史》大有不同,有重要的史学研究价值,对完善明代历史有所裨益。    592字明代姚氏封官诰书比《明史》相关记载更详尽
* y% Y: m" t7 i/ E$ Z# |' y: ^0 e    诰书是古代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明代诰书写在当时一种贵重的丝织物上面,这种织物由工部所属的神帛制敕局(后称南京织染局)织造。诰书为卷轴形式,分为苍、青、黄、赤、黑五种颜色;按照官品等级高低,它的图案和轴头也有严格区别。, _( w4 p. ~: M" n3 b$ `3 V
    姚氏家族保存的这份诰书长约150厘米,宽约40厘米,材质黄白色丝织品,轴头为犀牛角材质。诰书上面钤盖一个整方、一个半方朱红色篆文“制诰之宝”大印,这是明代专门用于颁布诰书的印玺,一个整方红印钤盖在“大明洪武二十七年二月初五日”字体之上,一个半方红印钤盖在“大明正德元年四月初十日”上。从“奉天承运”到“大明正德元年四月初十日”诰书中592个字全部用黑色毛笔写就。
( ^& S: P5 h- I- E+ L: P    诰书的前半部分主要记载了姚氏祖先孙兴祖的籍贯、元末所任官职、如何带兵起义归附朱元璋以及长达25年的征战生涯和军中任职情况,在时间、地点等关键要素上比清代所修《明史》相关记载更加详尽。
5 l  k7 Y0 i8 y    如,《明史·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中记载,“孙兴祖,濠(濠州,今安徽凤阳)人。”诰书中明确记载孙兴祖为“凤阳府宿州城西门人”,官职为“前张氏(张士诚)万户”。$ C* m- U7 I) e
    开国将领洪武三年未战死 与《明史》相关记载出入大6 S+ s/ R9 F$ o+ N. n9 @
    据《明史》记载,孙兴祖早年跟随朱元璋渡江,累功至都先锋,后升任统军元帅。其做事有谋且沉着冷静,深受徐达器重。徐达曾对部下说,“北平有孙都督,不足虑。”诰书记载,孙兴祖“洪武元年克东昌棣州通州北平等处就行守御”,与《明史》的记载重合。
5 q9 q! L: O+ H5 r; x3 E    《明史》还记载,“洪武三年,(孙兴祖)帅六卫卒从达出塞,次三不剌川,遇敌,力战死,年三十五。太祖悼惜之,追封燕山侯,谥忠愍,配享通州常遇春祠。”即,孙兴祖在洪武三年(1370年)就战死了,时年35岁。但根据诰书记载,孙兴祖不但在洪武三年“克应昌等处”时没有战死,而且在洪武五年“征沙漠黑龙江”,在洪武八年“征大石崖”,在洪武十三年任“燕山右护卫”,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征以都山宁夏回还”,并在同年九月任职“燕山右护卫中左所流官百户”,老疾而终,时年56岁,这与《明史》记载出入较大。
5 G% S! J. t' a2 g. Z# m( ^2 z    祖籍青县的文史研究学者高仲恒介绍说,明代封赠官员,程序缜密严格,首先由吏部和兵部提准被封赠人的职务及姓名,而后翰林院依式撰写文字,由中书缮写,经内阁诰敕房核对无误后,加盖御宝颁发。这份诰书中,洪武三年后对孙兴祖的记载与《明史》大有不同,有重要的史学研究价值,对完善明代历史有所裨益。
& C5 t  Z+ x" z8 Y+ u% v    孙兴祖后代改姓姚原因成谜 诰书保存620年实属不易
3 x: k" c8 U7 h  }    诰书的后半部分主要记载了孙兴祖后世子孙孙升(姚升)、姚忠、姚洪、姚晨、姚勋以及妻、母家眷在洪武、永乐、宣德、弘治年间封官任职情况,从洪武二十七年到正德元年加盖第二封“制诰之宝”大印时,时间跨度长达111年。高仲恒说,由此可推断这份诰书在姚氏家族和朝廷之间往来了两次。  ^% t* }* P( j* i( j
    为何孙兴祖的后代从孙升开始在“永乐八年八月”改姓姚了呢?对此,孙兴祖第二十世孙、69岁的退休干部姚恩专解释说,清同治三年姚氏家谱记载孙兴祖“代亲谊孙氏从军”,家族口传是替姐夫从军,大概他的姐夫姓孙,兴祖本姓姚。关于改姓一事,姚氏家族还有一个传说:当年孙升向永乐皇帝奏请改姓时,皇帝开玩笑说:赖姚不富。所以姚氏家族从三世祖以后,生活上都过得去,但不富裕。姚氏家谱从孙兴祖开始,到如今也已记载了二十五代、共计十卷,诰书内容在家谱上都有体现。3 i; g; j" X9 P- |
    “从明初至今,这份诰书历经战乱和时代变迁,被姚氏家族完好保存620年而不散失,每遇危险都能化险为夷,一代又一代人付出了艰辛和努力。”姚恩专介绍说,文革期间,姚家冒险将诰书用油布卷起来,砌在自家影壁墙的夹缝里,又罩上一层泥,躲过灾难。目前,诰书由孙兴祖的第二十二世孙姚某保管,密封在一个箱子里,上面还加了好几道锁。
4 Y. ^% @9 v7 V; k8 {6 s1 P6 _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4-9-7 23:15
这真是无价之宝啊!9 [& U; p9 C# j4 J' T# ^3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9-7 23:51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4-9-8 10:34 编辑
7 N7 O. M# T  I  n/ m$ y/ i
' [) M# y, I' f) [. _        好帖。有趣。
( s5 A% N/ O2 `' C        河北青县。孙兴祖——姚兴祖
$ W6 z/ [/ M8 m/ g        赖姚不富,还是要改回姚姓。
% W" n6 K" M% e8 N% N) m        诰封敕。族谱。
9 F9 d8 Z, ~% W- J2 y( ?        二十世姚恩专,退休干部。/ T; w; M6 z9 O: S, N3 _

6 ?/ W- u' Q. W) e
) Z' _3 N# b0 i
作者: 河南姚树江    时间: 2014-9-8 09:32
本帖最后由 河南姚树江 于 2014-9-8 09:34 编辑
3 C8 [& q: }, i# m& H
6 D1 R! z5 B- s! b5 h! ?孙兴祖第二十世孙、69岁的退休干部姚恩专解释说,清同治三年姚氏家谱记载孙兴祖“代亲谊孙氏从军”,家族口传是替姐夫从军,大概他的姐夫姓孙,兴祖本姓姚。
* U, \9 B8 R7 _( x9 J3 \  X- h孙(姚)兴祖之前的先人族谱上可有记载?1 v3 K* H. |5 p' i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9-8 16:56
河南姚树江 发表于 2014-9-8 09:32
4 F0 R8 U. V4 X3 i4 \孙兴祖第二十世孙、69岁的退休干部姚恩专解释说,清同治三年姚氏家谱记载孙兴祖“代亲谊孙氏从军”,家族 ...
6 n! r" [) E- z, S8 E3 W
             青县起码有两支姚氏,姚(孙)兴祖这一支及其清同治三年姚氏家谱是我新知的,由你的1#帖而知。
作者: 河南姚树江    时间: 2014-9-9 13:14
这会不会是新发现姚氏,有姚(孙)兴祖以前的谱就完美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9-9 15:42
河南姚树江 发表于 2014-9-9 13:140 ]9 W3 L; ]# h1 a8 t
这会不会是新发现姚氏,有姚(孙)兴祖以前的谱就完美了
' y$ S/ ?7 Q- }/ [5 O+ t
我发了“我们发现了河北青县的另一支 姚氏”帖
+ a. y1 e- `/ `( h' ]! k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