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谁家有宋状元姚勉撰的谱序?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8-15 10:30
标题: 谁家有宋状元姚勉撰的谱序?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4-8-15 14:42 编辑
我的问题是:除了湖南平江姚氏族谱和湖北洪湖锦江堂姚氏谱含有宋状元姚勉撰《宋宝祐二年(谱)序》之外,其他彦国公后族谱有没有此谱序:
南垣姚氏族谱有吗?
南昌姚氏族谱有吗?
修水县大桥镇姚氏族谱有吗?
湖北紅安姚氏族谱有吗?
其他彦国公派姚氏谱
有吗?
(1)
全文(1)(2)(3).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8-15 10:51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4-8-15 11:10 编辑
1#谱页和下图是是湖南安化平江之恩溪、长田、南江□溪(□=“石+喿”,)3支姚氏的合修谱的谱页,也是“赐状元第 太子舍人 通议大夫 二十世孙 勉顿首撰”的《宋宝祐二年序》谱页。 湖北洪湖锦江堂姚氏谱也含有此所谓姚勉撰的谱序。湖北仙桃姚高才(又名姚高霖或姚思源)将其收录在专著中(见 姚思源编著,姚姓源流概览,湖北江汉姚姓联谊会,2014年:170~171)。
(2)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8-15 10:56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4-8-15 14:50 编辑
由楼上谱页可读到,谱页版心题“姚氏族谱 吴兴堂”。即:湖南平江彦国公派姚氏自我标榜为吴兴姚氏,与其谱和所谓姚勉谱序(《 宋宝祐二年序》)云“(田)坚复祖姓,归于汴州”不相符。
宋宝祐二年序
…… 坚复祖姓,归于汴州,数世之余至彦国兄弟三人,各徙郡邑。彦都彦相二公之后三百余口,臣扈宋高宗南渡如杭州之临安。彦国由进士奉敕教授富州儒学,择居瑞阳之灵源。…… 崇拜相位,归如丰城而家焉。姚元牌坊至今无恙。……
大宋宝祐二年仲春月 赐状元第 太子舍人 通议大夫 二十世孙 勉顿首撰
姚勉在此序中认“田坚复姚姓”、认唐相姚崇是公彦国公派,甚至说姚崇公归而丰城而家焉,即姚崇公回到丰城和安家丰城。
——姚崇公哪里是彦国公派?哪有安家丰城呀!?
这真是宋状元姚勉撰的谱序吗?
(3-完)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4-8-15 11:16
波波手里应该有吧?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4-8-15 11:24
我没有参加南昌姚氏的修谱,不了解他们与外地宗亲一起修谱的情况。
我是在南昌姚氏家谱第三卷上看到记载在平江家谱上的这篇序言。我仔细一推敲,还是发现了里面不少漏洞,不像是姚勉的原作。
我曾经请教过参加修谱的卿芳老、卿堂老。卿芳老告诉我说,“你没有看见修谱时把这篇叙放在最后的附录里面吗?如果确认了,一定会放在前面的序言当中。”卿堂老说,“放在后面是对南昌以外的家谱表示尊重,我们不能一刀把他们切掉”。卿堂接着还说“仅供参考”。
我明白了卿堂说的还有弦外之音,就是“谨慎的参考”。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8-15 11:31
1#和2#图片就是所谓姚勉撰的谱序的谱页,是从波波那里复制来的。
我的问题是:除了湖南平江姚氏族谱和湖北洪湖锦江堂姚氏谱也含有此谱序之外,其他彦国公后族谱有没有此谱序?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8-15 11:37
我的理解:南昌姚氏族谱原本没有此谱序。
这个谱序牵涉到几个姚姓历史问题。
这个谱序含其他彦国公派族谱未见的信息。例如,彦国公的两个弟弟后代及其去向。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4-8-15 11:50
明白了。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4-8-15 23:12
南垣谱中没有姚勉写的序,但是有方逢辰写的姚勉赞像简介,对于平江谱中所提姚崇的来胧去脉,与南垣谱出自同一辙,我个人认为这是拉名人的现象,或者是姚崇后人方便起见入了彦 国公谱系。为此我曾特意写过这方面的贴子。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4-8-15 23:28
近日与一老者聊天,其对谱学相当的研究,他说,我们的谱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是拉别支的名人。无认是姓什么,这个姓的名人在很多根本不相关的谱系中都有,都说是自己的。只要有点知识的人都能看的出这是假的,但就是会这样做。二是强支内的名人。本支中如出了一个名人,这个支的很多分支都会成为这名人的后代,其中有一原因是时间长了记不出真正的祖上,只好记在这近支的名下。三是修新谱后旧谱一律烧掉。因为过去是有谱师修谱的,有的是本族文人,也有请外族的,不管那种,为了怕后来的人发现他们的缺陷,老谱是一律会烧掉的。所以,只要错了,后人就很难纠正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8-16 09:11
谢谢你的回复。
方逢辰是什么人?是什么时候的人?
“对于平江谱中所提姚崇的来胧去脉,与南垣谱出自同一辙”——这么说来,彦国公派下几大支都有姚崇父子的行传。
“修新谱后旧谱一律烧掉。因为过去是有谱师修谱的,有的是本族文人,也有请外族的,不管那种,为了怕后来的人发现他们的缺陷,老谱是一律会烧掉的。所以,只要错了,后人就很难纠正了。”——新见解。
今人修谱,有人照老例烧旧谱,我忠告和警告不能再这样干!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4-8-16 09:35
在这里我觉得有一句话必须说,三公后裔寻祖的心情和行动我们应该为之感动,尤其是江西的宗亲,不要泼冷水,对于他们在对接祖上时有很多与历史不相符的现象出现,这关键还在江西祖居地本身,不是他们的错。比如三公后裔接姚崇,这是取了灵源两谱的不正确的组合,彦国公谱系说丰城即三公迁出地的姚是彦国公支下唐朝时由灵源迁去的姚崇的后人(钟尧老上面的平江谱中可证),而方里谱说,灵源姚是宋代姚尚忠为始迁祖的姚,要是三公后裔拿着旧的彦国公谱与方里十七世纪尚忠谱对照时,你叫他怎么办?他就只有一方面认可方里的姚尚忠,一方面与姚崇去对接。现在所有的错都源于灵源地区十七世纪修谱时重新立的谱系,这次尽管南垣姚没参加,保有老谱系,但它只是一个村,且偏僻一点。不为外人所知。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4-8-16 09:36
赞同修家谱保留旧谱,这样可以方便子孙考证。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4-8-16 09:46
百度方逢辰可得:“方逢辰(1221-1291),原名梦魁,字君锡,号蛟峰,学者称蛟峰先生,淳安县城郭高坊(今属浙江)人。南宋政治家。”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8-16 09:48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4-8-16 09:50 编辑
赞同你的观点——三公后裔族谱的错和乱是历史遗留问题。
要改也难,很多因素。很多人寄希望于贵州姚元(源)昌。穷6年之力即将付梓成书的三公总谱将是什么样子?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4-8-16 10:00
彦国公支下有几大支,一是柘湖的,是彦国公长子后,现在与南昌姚有往来,二是次子中的丰城支,六世奕讳世仁,字良育,其子迁丰城。三是次子中的高安支,六世彝讳世智,字良和,其子迁高安。我个人猜,正雅公后裔出高安,籍灵源可能以前是这个谱系。四是灵源祖居地,六世冠义讳世忠,字良臣。居灵源。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4-8-16 10:08
对于南昌姚是灵源姚在十七世以后才外迁去的。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8-16 10:41
好。
收藏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8-16 10:48
我又有不明白,请读:
一世祖姚彥國(西元584—667):: \' {, {: K5 _+ D: c" y( m! z- p
鵬公之子,彥國,字安邦,行都一朗,號蒼鑒。陳後主至德二年甲辰五月十二日酉時生,唐高宗乾封二年丙寅五月初八日戍時歿。葬靈源厚山子山,午向。居汴州吳興,續賢鄉巾。公以明經中隋煬帝大業二年丙寅進士及第。任豫章富州(今豐城縣)儒學、山長(今臨江府)教授。見郡境華溪(即靈源注:江西宜丰)嘉趣裏敦。敕,遂居其地,即今瑞州。公州筠時名新昌縣天德鄉二十五都靈源是也。 配陳氏,汴州陳元龍之女。 6 ]% _$ `$ |) O3 b
子二: 長子明【仕隋棄官隱靈源,因亂遷居南昌斗門。子三:仁義、仁道、仁貫。(仁貫—子姚鉦—孫姚冠儀)】,次子勝。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4-8-16 11:23
我认为,在现在的南昌姚始迁祖始住该地时,就有本家姚曾在那里居住过。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4-8-16 11:36
然后,我接着说彦国公支下高安支和丰城支。在公元1929年南昌姚公礼寻祖途中看过的高安城锦水贴市堆姚谱,就记了这么一回事,说是帖市堆姚,尊彦国公为始祖,以后的世系与方里相同。我认为这个谱就是彦国公谱系与方里尚忠公谱的混成谱。反映出以前高安谱是接了彦国公谱的。对于丰城姚,现在的丰城姚不多,绍弦宗亲实地考察过,找到了一支有谱的村,绍弦宗亲曾为此姚网上发过文章,他们的谱不同于方里谱,也不同于彦国公谱系,这个村的始迁祖是舞公,大约唐朝未的人,其行传写有“见新昌灵源谱”,说明他们以前也是认了灵源的祖居地的。总之,丰城姚和高安锦水姚都与南垣姚氏的彦国公谱有一定的呼应。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4-8-16 11:39
当然,对于姚彦国是隋未人还是唐朝前期人,值得考究。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8-16 12:36
19#一世祖姚彥國行实是修水姚新生提供的:
姚彥國 鵬公之子,彥國,字安邦,行都一朗,號蒼鑒。陳後主至德二年甲辰五月十二日酉時生,唐高宗乾封二年丙寅五月初八日戍時歿。葬靈源厚山子山,午向。居汴州吳興,續賢鄉巾。公以明經中隋煬帝大業二年丙寅進士及第。任豫章富州(今豐城縣)儒學、山長(今臨江府)教授。見郡境華溪(即靈源注:江西宜丰)嘉趣裏敦。敕,遂居其地,即今瑞州。公州筠時名新昌縣天德鄉二十五都靈源是也。 配陳氏,汴州陳元龍之女。 6 ]% _$ `$ |) O3 b
子二。 長子明,仕隋棄官隱靈源,因亂遷居南昌斗門。
南昌姚氏,最早到姚湾和到斗门的是谁?是什么时候?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4-8-16 13:04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4-8-16 13:13 编辑
第一世(舜86)
1.1 彦国(584-666):南昌姚氏始祖 舜帝86 世孙 字安邦 号仓监 行都一郎祖居汴梁即今开封续贤乡 父鹏 母陈州西关钱氏 生公兄弟三人 公居长 次彦都 三彦相 公登隋炀帝丙寅进士任江西广丰儒学山长即今丰城市 因时乱隐居筠州新昌县天德乡五十都之华溪即今灵源 公生于陈至德二年甲辰五月十二日酉时 卒于唐干封元年丙寅五月初八日戌时 葬灵源厚山
妻汴州陈元龙女 生殁葬未详
子二 子明(2.1)子胜(2.2)
第二世(舜87)
2.1 子明(601-676):1.1 彦国长子 字正道行一相郎 年十五中进士 上书谏炀帝勿兵翟让 略曰 让虽亡命于瓦岗 聚众万余 以义招之必就 帝不纳 遂归隐 后果单雄信 徐眅 李密等群起 陷没州郡 生于隋仁寿元年辛酉五月初十日巳时 卒于唐仪凤元年丙子十月十二日丑时 葬凤山
妻松湖熊文女 生殁葬未详
子三 仁义(3.1)仁道(3.2)仁贯(3.3)
2.2 子胜(604-705):1.1 彦国次子 字正义行二相郎 生于隋仁寿四年甲子六月初六日辰时殁于唐神龙元年乙巳二月十六日辰时 享年一百零二岁 葬凤山
妻抚州城祝夫仁女 生殁葬未详
子三 仁杰(3.4)仁豪(3.5)仁安(3.6)
女一 适凤山蔡文通
没有发现:長子明,仕隋棄官隱靈源,因亂遷居南昌斗門。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8-16 13:05
pszyyao 发表于 2014-8-15 10:56 由楼上谱页可读到,谱页版心题“姚氏族谱 吴兴堂”。即:湖南平江彦国公派姚氏自我标榜为吴兴姚氏, ...
崇公不是彦国公派,但是姚勉也不一定知道真相。所以这篇谱序是否是姚勉所撰还不好说。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8-16 13:15
姚克保 发表于 2014-8-16 09:35 在这里我觉得有一句话必须说,三公后裔寻祖的心情和行动我们应该为之感动,尤其是江西的宗亲,不要泼冷水, ...
也许正是由于南垣村所居偏僻,不为外人所知,那里族人保存的族谱信息才更加真实可信,三公后裔不妨看看南垣谱,研究一下左灵源与右灵源。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4-8-16 13:24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4-8-16 13:29 编辑
子明公后裔居昌邑(新建).子勝公后裔居南昌.自古以来共同组成南昌姚氏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8-16 13:52
姚克保 发表于 2014-8-16 11:23 我认为,在现在的南昌姚始迁祖始住该地时,就有本家姚曾在那里居住过。
克保兄,有确凿的证据说明在灵源姚去南昌之前,就有姚族人居住吗?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4-8-16 14:36
姚新生提供的彥國公和子勝公行实:
一世祖姚彥國(西元584—667):: \' {, {: K5 _+ D: c" y( m! z- p
鵬公之子,彥國,字安邦,行都一朗,號蒼鑒。陳後主至德二年甲辰五月十二日酉時生,唐高宗乾封二年丙寅五月初八日戍時歿。葬靈源厚山子山,午向。居汴州吳興,續賢鄉巾。公以明經中隋煬帝大業二年丙寅進士及第。任豫章富州(今豐城縣)儒學、山長(今臨江府)教授。見郡境華溪(即靈源注:江西宜丰)嘉趣裏敦。敕,遂居其地,即今瑞州。公州筠時名新昌縣天德鄉二十五都靈源是也。配陳氏,汴州陳元龍之女。 6 ]% _$ `$ |) O3 b
子二: 長子明 [ 仕隋棄官隱靈源,因亂遷居南昌斗門。子三:仁義、仁道、仁貫。(仁貫—子姚鉦—孫姚冠儀)];次子勝。
二世祖姚子勝(西元604—705):% K7 h3 [2 B' h5 F1 {7 `1 }9 c. c.
彥國公次子,字正誼,行二相郎。居靈源。隨文帝仁壽四年(姚新生注: 文帝杨坚604年, 仁壽为仁壽宫)甲子六月初六日辰時生,唐中宗神龍元年乙巳二月十六日辰時歿。葬鳳山。配祝氏,撫州城敷仁公女。
子三: 長仁安 [附仁安支系:仁安子姚鏜:任宛邱宰(遂居其地)。姚镗之子姚冠道:即唐相梁國公姚崇,姚新生注:如姚崇的生辰650年和姚子勝的生辰604年都无误的话,那么姚子勝不可能为姚崇的曾祖父(姚仁安为祖父,姚鏜为父亲),四代只相差46年 ???];次仁豪;三仁傑,公讀書好禮,治家嚴肅。
姚新生还说:“以下为自姚彥國公至现在(江西修水大桥沙湾支系)五十世祖的世系简表,很多的资料考证补充完善中,其中一世组至二十世祖,和“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 “姚门才女”列出的家谱相同,本人只补充部分注解,二十一世祖至五十世祖,来源于我们家收藏的民国民國戊子年重修的家谱及1993年重修的家谱]”
因为上列行实与你们南昌姚氏和姚克保讲的不同,故问。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4-8-16 18:20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4-8-16 18:46 编辑
姚新生是江西修水沙湾彦国公后裔谱中记载:子明 [因亂遷居南昌斗門].南昌几次修谱.沙湾没有其联系.可能是明朝带去的老谱。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4-8-16 18:23
是不是以前有去斗门的,没有证据,只是教授提到这里面的疑问,要么就是谱记有出入,要么就是可能以前有族人居住。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4-8-16 18:24
下面我再说三公后裔的谱,三公后裔接了方里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4-8-16 18:48
宋代初至灵源的尚忠公为灵源始迁祖的谱系,列为元初姚文龙之后,三公迁湖南是公元1416年至文龙公的时间只有不到150年,但是,三公后裔曾有支系说,他们在丰城有十多代,这样势必在南宋前就到了丰城,甚至于年代可以推前到姚尚忠到灵源的公元1004年前,三公后裔对这种情况肯定是为难的,一方面不能忘了祖上流传迁自灵源,另一方面年代又接不上,所以对接出了现在的谱,可是尽管勉强对接了,但是这一疑问还困绕着他们。这是祖籍地给他们带来的困惑。我个人倾向于,三公后裔可能是彦国公谱系中所说的唐中后期的六世“奕,居丰城姚元坊,葬池港雷坊,讳世仁,字良育”之后,当然,我没有证据,也没有坏意,但可以给有意研究者一个思路。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4-8-16 19:05
另外,无论是姚新生还是姚门才女晒的谱,无论是南昌姚还是南垣 姚现在的谱,大体都是一样的,都在年代疑点和拉名人上与其它各谱系一样有其缺陷,但就其脉络而言,是清晰的,所以我曾在网上说过自己的观点,要跳出谱去看谱,才会有收获。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4-8-16 20:44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4-8-16 21:07 编辑
教授我看了湖北姚门才女的族谱,它对二世祖子明公的行传也是这样记录的."子明,仕隋棄官隱靈源,因亂遷居南昌斗門". 说明他们都是明初携带老谱外迁的
[color=Red。"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4-8-16 21:51
南垣谱上记的是,子明生葬在灵源,其三子才迁昌邑西岸山,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新建县西山。没有说子明迁斗门,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以前南昌在整理谱过程中出的错。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4-8-16 22:22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4-8-16 22:27 编辑
南昌姚每次修谱都有到祖籍灵源,共同核对查证的程序、可能是十四届以前纠正为现在的子明公行传。姚新生族和姚门才女族是更早带出去的老族谱.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