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重庆梁平姚朝德:下岗后自强不息 生态养甲鱼致富 [打印本页] 作者: 渝/梁平姚奎 时间: 2014-5-28 00:27 标题: 重庆梁平姚朝德:下岗后自强不息 生态养甲鱼致富 6 p: o% i: H( a, _7 h4 e- D
2 Q# P- o) J. r/ B4 A2 F% b 1963年出生的姚朝德,高中毕业后便成为重庆梁平县荫平镇供销社职工。正当人生得意之时,单位体制改革让他了下岗。面对人生的“变故”,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从岗到客运,经历艰辛和风雨,现在又走上农村养殖这条致富之路,目前他正面临着“四年等一次”的甲鱼产出之年,快要到手的可观经济效益让他兴高采烈,心花怒放。1 N3 z! y/ B9 p& t9 l o! _2 m
( V& j4 ]) `* u) j 自强不息谋出路0 [5 y: O' K1 p! R; g3 S
& y. g% g. m! K ^: M4 j; Z 2003年对姚朝德家庭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不仅他因供销社改制下岗,而且在综合店工作的妻子彭大英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一下子,这对城镇人口、工薪阶层傻眼了,自己无田无土,今后的生活怎么办?夫妻俩左右合计,东拼西凑7万余元,从事客运服务业,一年下来,客运总收入也有7万余元,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后来,由于加入这个行业的人员越来越多,荫平镇客运车由最早的2台一下子增加了10多台,客运效益大受影响。在几经分析选择的情况,姚朝德决心另谋出路。7 I6 O! M; x* f, [* s
# [2 _1 _1 [6 E5 s o 姚朝德说,这条路不通,可以走另外寻路,车到山前必有路,好在自己在客运那些年积累一点资金,对再次创业有了底气。“2009年,我决定放弃客运行业,向农村要富裕生活。”通过观看中央7台后,决定在农村发展养殖业,于是找来相关书籍进行自学,通过不懈的努力,掌握一定的养殖理论知识。 ( s) `# u- p% h9 g N + T% E4 n3 b2 D( F+ n+ I 开荒建塘养甲鱼/ E+ c: x1 z7 K2 G
2 U7 L( U. M7 X" y6 W
“目标明确后,我说干就干。”姚朝德说,当年,全家拿出所有存款加上借贷,筹措投资30余万元,在荫平村13组承包荒山劣地15亩20年,开挖成4口鱼塘,进行甲鱼和成鱼混合养殖。当年从重庆购回中华鳖甲鱼苗2100只放入两口6亩面积的鱼塘里喂养,今年就是甲鱼成果产出之年。 ; g+ U, K$ p7 m. u* J7 Z 3 F7 n; F9 }- ? 姚朝德说,据资料记载,鳖肉富含动物胶、角蛋白、铜、维生素D等营养素54倍,铁等微量元素是其他食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甲鱼肉性平、味甘;归肝经。具有滋阴清热,补虚养肾,补血补肝、健骨、散结消痞等作用 可防治身虚体弱、肝脾肿大、肺结核等症。 ( g& I. H/ i2 ~0 `5 }$ v8 S
/ e2 G) _7 Z+ V4 N 姚朝德介绍说,甲鱼要3-5年才能长成3-5斤大的成年甲鱼出售,其销售市场十分看好。正因为看好甲鱼的市场前景,所以才下了大决心进行大投入,争取获得大收益。如果按照目前市场价,3斤以下甲鱼每斤200-250元、3斤以上甲鱼每斤280元的价格算,这批甲鱼出产产值在130万左右。+ E* e1 b c& {! C
; T3 K& J/ d6 c$ H
“可观的经济效益,确实让人神清气爽!”姚朝德说,“养殖甲鱼技术是关键,投入是根本,信心是保障。”姚朝德津津乐道,生态养殖甲鱼要一日三餐,看水识水,防病治病。投放铒鱼一般是新鲜成鱼,每年投放成鱼1.2万斤以上。根据天气变化情况进行投食,一般晴天是上午8-10点,中午是12时至下午2点,晚餐是下午5-7时。鱼塘的水要“肥、活、嫩、爽”,有浮油生物和浮油植物。 ! F' R1 B5 `, O) E. _& \, O: x O& j7 n
“严格消毒是养殖甲鱼的另一关键措施。”据了解,姚朝德为了生态养殖,只对甲鱼进行体外消毒,不进行体内消毒。就是每10天用二氧化氯对鱼塘进行消毒一次。尽管如此,目前,甲鱼的成活率也不足70%,其损失让人十分心痛。 / | p" V$ p: T/ j0 O " U' o7 h2 T: d" v& d1 c" | 为了减少养殖成本,目前姚朝德只好在鱼塘里进行混合养殖。其中有9亩是专门养殖成鱼的,除用作为甲鱼“口粮”外,其余的成鱼作为商品鱼出售,年产值也在10万元以上。这样一来就大大减少了甲鱼的养殖成本。$ r$ m) M: g, P& [2 j
2 M# A# \5 \" Y" R& i
“招商引资”扩规模& U3 Z, I1 b' ?. U' S3 z4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