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看美国家长怎样理解"纪律"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4-4-17 22:54
标题: 看美国家长怎样理解"纪律"
5 U' N$ R0 _$ f5 d
+ w1 V) h1 r3 f! ?7 V每天家人一起晚餐后,如果不出去散步,总是围坐在餐桌聊聊天,听儿子分享学校里的事,或者"话题起来"讲讲自己的故事。老公讲起他小时候,父母怎样给他做规矩,英文是"Discipline"。老公一直发自内心地感谢:父母教他做一位正直而守纪律的人。其实这个"规矩"在传统的美国家庭中、每个人小时候,就已经成为纲领性纪律,必须遵守。
/ }( o- ~7 M5 a4 m+ ?0 W- h/ C
在美国传统的家庭中,纪律包含,尊敬父母、对人要有礼貌、有责任感,懂得与人打交道的彼此尊重的礼仪,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等等,看看学校里很多独立、懂事的孩子,都有一颗严守纪律的心,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 _: ?& P. I4 V! Z4 Q6 ?* L; G! l 记得我们和儿子参加男孩俱乐部的活动,一个小男孩一直在团队中"手舞足蹈",显然影响了其他同学,他的母亲提示他几次,这个男孩似乎不以为然,于是他的妈妈一脚踹在他的后背上,此举让我真正见识了美国的"辣妈",辣妈对儿子不守记纪律的惩罚,很凑效。这个十岁的男孩,立刻变得安静了,直到活动结束,出门时,我看到这位辣妈拥抱着儿子,"you can do better, I am so proud of you", "打"完之后,再鼓励,这是家长纪律严明的一种管教技术。
6 x4 h3 V2 ^/ V* j3 y0 q( ~ 我的儿子也有过"惩罚"现象,半大小子青春期的孩子,有时和我拌嘴,似乎对妈妈的话当做耳旁风,比如做作业、看书、在沙发半上躺着看电视等,这时老公严厉制止,"you must respect to your mother",情节严重的时候,面对墙角立正20分钟,自我反思,写检讨,事后,我们总要拥抱儿子,并告诉他,我们很疼爱你,希望你学会最基本的尊敬,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对爷爷奶奶不恭不敬过?让你接受惩罚,是让你明白这是错误的?因为你将是杰出的男孩,希望你改正错误,做的更好-------"得让孩子接受得心服口服,只能和他"斗智斗勇"。
/ M# g& `9 l/ e/ [& P
学校里的纪律规定,形成对每一个学生的考核指标,根据这个考核指标评出优秀学生。如果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好,但是多次违反纪律,学校会和家长紧密联系,要为过失承担责任,颇有"鸡犬不宁"的感觉,综合起来评定一个学生学期表现,纪律占了很大的比例。
, a; c5 V3 d3 x8 t8 b* d) d# i0 t 传统家庭的教育,不仅仅只有爱,还有纪律作为准绳。以前一直表面地认为美国是自由而创新的社会,其实一点不假,但是深层次剖析这个问题,这个自由和创新是建立在一种规范、责任和道德的基础上。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纪律不能有规范。美国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在一种规范意识下的思想自由。
6 K4 A8 U. z3 l/ Q3 K) s 关于良好纪律的培养,建议同龄、同类的家长做一张表格,彼此协商好各项纪律指标:按时起床、不和父母顶嘴、家务事主动承担、按时完成作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间规范等等。像课程表一样做个记录表,可以"以周为单位",或者"以月为单位",每做对一项,家长评分,根据分数的累计作为奖励,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一种习惯。
" }3 z7 s5 ~( S8 A0 |8 ~
记得曾经看过一本书,书上这样诠释纪律:责任感来源于良好的纪律。因为唯有懂得控制自己的本能冲动,懂得自律,懂得接受规范,一个人才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有能力为他人负责。而懂得负责任的人,才知道成功是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别人的责任。自由的根源是自我约束,是知所节制,是心灵的自由,而不是行为的自由。而创新和想象力的根源,则是严谨的思考,是有理性依据的美学,而不是天马行空式的荒诞不经。
( q* s# l- d4 H 开放和自由发挥的家庭教育",是我们每一位家长所提倡的,但是,如果不把规矩做好,这个大树就容易"长歪"。我们对于孩子,一只手是不计报酬的爱,另一只手需要正确的管教,在知道纪律的基础上,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责任的基础上,对孩子加以鼓励、加以创意引导,才成正果。当孩子经历了成长的烦恼,长大成人,也会幡然领悟回过头来说:"我也要用纪律规范我的孩子------"
1 m1 J* j$ P5 N( B& c! W9 \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4-4-18 08:58
! k& T& G1 E3 p% y! G+ ?, @
* K" Y) b- l7 q; b. Z3 n
开放和自由发挥的家庭教育,是我们每一位家长所提倡的,但是,如果不把规矩做好,这个大树就容易“长歪”。我们对于孩子,一只手是不计报酬的爱,另一只手需要正确的管教,在知道纪律的基础上,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责任的基础上,对孩子加以鼓励、加以创意引导,才成正果。当孩子经历了成长的烦恼,长大成人,也会幡然领悟回过头来说:“我也要用纪律规范我的孩子……。”; e( u% m/ W7 E8 Z/ [0 j. d
( g$ h" K- |+ z& D0 ]1 ~
5 r# w/ e1 h3 r4 S
谢谢尚明站长,提供这么好的资料!( \: O1 d5 O3 s5 Y) G2 Y# i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