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铁骨与风姿——解读姚伯齐焦墨山水画和泼彩山水画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4-1-20 20:46
标题: 铁骨与风姿——解读姚伯齐焦墨山水画和泼彩山水画
铁骨与风姿
% }6 j. j0 M7 t% ?% V                 ——解读姚伯齐焦墨山水画和泼彩山水画
0 a! Y4 P8 y# {% P0 V8 Y! [; R$ K/ g$ V
伯齐公作为一名焦墨和泼彩画大家巳是众所皆知,画面以其磅礴浩憾地气势和阿娜多姿的清秀而闻名遐迩,独领风骚,然对其艺术的内涵和笔底的透金量却知之甚少。近几年来,尤其是2013年6月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画展时艺术界诸家资深高端名流,对此作了深度分析,并给予他殊荣般地评价。本人是艺术的局外人,虽对公十分敬重,且喜爱其作品,然只能作一浅表见析,以慰抛砖引玉之举!" F" D; z$ z$ }4 u; C

$ l9 {1 U& z* ~3 \9 \! j他在几十年的奋斗中自成一格,独具特色,并走向了成功之路,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因素的促成。/ E& A6 t5 _. w# V0 H: @
, G. S: {4 t0 S6 I  H
一,他有正直,孝善,谦和的品质。他出生书箱之家,从小受到孔孟之道伦理的熏陶,凡事以“谦”为先,以“和”为贵,善解人意;尊长爱幼,严于律己,克守孝道,这都是他从小养成的一贯品质。母亲去逝他悲痛欲绝,禁食七日,为母亲守灵达一月之久,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Q0 i. N0 a7 X1 z9 v9 E; ^+ Z! M8 _' p) g
二,他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童年时代的他因家境的突变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局势动荡,战火纷飞,吃无饱餐,居无定所,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从小磨炼了他对生活的渴望和对艺术的追求的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使他从小懂得只有奋斗才能改变人生。他从小酷爱绘画艺术,并立志刻苦研习,且颇具天份,绘画水平日渐长进,从小就收获到诸多荣誉和奘励。在他的艺术生涯里,默默耕耘了数十年,经受过极大地寂寞和艰难,数十次拔山涉水,孤军“探险”, 实地寻“幽”,撑握了大量景物资料,尤其是对长江三峡千姿百态自然景观了然于胸,并在磨炼中掌握了纯熟的技法,使之在绘画中能得心应手的展现出来。" y: @* x1 ]; r2 Q" e) g/ ?
6 D/ F0 S( G+ X+ R. g8 u
三,他有博大精深的气度和胸怀。青年时代他是一位美术工作者,后为一名业余画家,中年以后潜了心于绘画创作。几十年来,他全身心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探索与研究,坚持不懈地摸索着中国画的新模式,在继承传统画的基础上走自己的创新之路,开劈出中国国画焦墨和泼彩新形式和新风格,创建出独树一帜的中国山水画——“焦墨山水” 和 “泼彩山水”。为正在改革中的中国画注入了一缕新的活力;象一朵盛开地鲜花展示出了它独特的风姿!无论是鸿篇巨制的长卷,也无论是立轴镜心,风云峡谷,青松秀水,瀑布险滩,行人乡居,名胜景观等等,都有机地结合。从《魂糸三峡》到《三峡魂》一幅幅大小不等宏篇大作,幅幅都是他的无畏精神的写照,非凡大气的融合。如果说焦墨山水突显的是如铁骨一般地中华民族饱经风霜自强不息的精神之魂,而泼彩山水再现的却是祖国大地春风拂绕,万物复苏,七彩斑斓的妖娆之美。无论是如铁骨一般的傲气,还是如春风点醉的美姿,都充分融入了他对祖国的一片无限情怀!1 j0 @3 c# M( X. a9 f5 j
$ t! o* d; X  y* W$ u
四,在执著的探索中他掌握了超人的过硬功底。焦墨画历来都是画家无法攻克的难题,画巨幅,画大山大水更是众多画家不可企及。张仃先生生前同他交流时说,象你这样硕大的篇幅我没办法完成,语气之间透出一份敬佩。他在几十年的磨炼中掌握了画焦墨画的技法,使之反复实践,逐步成熟。资深人士评论说,他用笔焦而能润,重而有韵,富于变化而不失法度,线条疏密有致,富含书写性和律动感,以此来实现“素以为绚” 的视觉效果。泼彩山水注重笔墨与机理相结合,以此形成独特的形式感与表现力,画面清丽多姿,气象万千,既虚幻缥渺,又真实可触。他的画淋漓尽致地再现的是祖国一片生机盎然地景象,以其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画面给人以极大振憾力,让观者有亲临其境之感,达到了艺术的审美效果。已故著名焦墨画大师张仃先生评价他说:“伯齐先生以焦墨表现的是乾坤万象的精神气概,穿插在群山众水间细小事物亦功力独到,未见苟且。他自幼成长在长江之滨,三峡胜境烟云峰谷,湍流险滩潜移默化了然于胸。习画伊始即以大山大水为师,不断磨炼笔墨之法,从而成就满纸波涛起伏真力弥漫,传达着造化创生震天撼地的动力。他的画扎实、充实、气象浑厚,又不乏灵趣,渐进之功使然。”# U, ?4 F7 u) w: }: [# e- _. m' d
7 Q2 P0 c/ X  d2 K3 Y2 r2 Q, U
现任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郑州大学客坐教授。著有《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姚伯齐》,《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姚伯齐》等。当代著名中国国画家,美术活动家刘勃舒先生在中国画研究院主持召开过“姚伯齐山水画艺术研讨会”,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陈池玉先生,著名美术史论家郎绍君先生,著名美术史论家,画家,诗人王伯敏先生,著名学者,理论家,画家,书法家陈方既先生等都分别给予专题评述,高度赞扬了他的国画创意和艺术造诣。我国巳故著名焦墨画大师张仃先生为他巨幅题词:“焦黑堂” 和“独辟新界”。2 y* l  w: X% i" B8 ^
6 w" _' z) U6 u  y' F9 c/ g$ M
2013年6月由中国国家画院,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联,监利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永远的三峡——姚伯齐焦墨山水画”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隆重举行!此次展出了他各个时期以三峡为题材焦墨和泼彩画八十余幅,尤其是堪称世界之最的巨副长卷焦墨山水《三峡魂》,长6960厘米,宽248厘米,扬扬大观,气势恢弘,如此巨幅焦墨山水画展在中国画坛史上绝无仅有!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付主席杨晓阳,原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国家画院付院长张江舟,中国美术馆理论家黄丹麾,中国国家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平,国家画院副院长赵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美术观察》主编李一,《中国书画艺术报》总编辑吴耀军,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著名画家谢天赐等艺术界,政界,新闻出版界和学术界领导和著名人士出席开幕式并观展。此次画展对他的艺术成果再次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了高度评价:
$ x# z5 `% V% ~) _" \- ^
+ W% X/ I5 u' S“姚伯齐毕生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研究与创新,在焦墨和泼彩两大领域,开创出了新的中国画表现形式,同时,他独特的‘树皮皴’, 建构了极其鲜明的艺术语言和姚氏图式,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
$ j1 b& P! J' `+ K' n$ }  Z0 z* E- M, }
“树皮皴”,“ 姚氏图式”,“ 学术地位” 等等,这是艺术界权威对具有突出成就的艺术家在继“抱石皴” 之后又一新的评语!这些殊荣般地评价,既是对他艺术成果地精辟总结,同时又是对他人生价值的高度概述。
& l1 d6 V' s; H* w. h0 l/ x. {+ K  S& B& x9 Z% U
面对显赫的成绩和荣誉,他从不自满,以年过七旬的高龄还在艺术的道路上不停顿的奔波,继续寻找和探索国画领蜮里新的奇迹!
; {, u0 k2 w" ]0 @& e' i' r/ |3 Y; D9 s+ _$ J. ]% a& B
( H5 f- q# V" k! T# H3 N# B* f
姚治洲
  X& `  \5 |. K# S$ `6 g0 n于湖北潜江
+ |2 ~, x% S* l# m7 u' t2013年10月25日; v5 X9 o: Z: o- j: k/ _" X1 Y% q
  `& |4 A* h& [/ N" U
( s( e8 {& o3 V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4-1-20 20:49

4 H! [; X7 u# B3 |! l  g- {
! b  R5 W0 B2 p5 p) A1 ^, e姚伯齐& w) \7 U' _" ~

$ ^; ^$ {* }8 l- Q3 Z+ F1 u, }
$ J" |* B2 t/ x姚伯齐、字秦升、一字清悦,号荆南山人,1940年生,湖北监利人, 擅长中国山水画,以焦墨名世,泼彩亦有独到之处,现为中国 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_* }' o+ z/ K; _

3 G4 @5 O9 x4 f% l  h7 F. l. d+ M/ H
9 {# v3 s4 Y3 m2 ^$ C/ B* g9 E6 ?+ R
中文名姚伯齐
2 y+ m1 J* U% ~1 T  ?" ~3 D
5 a6 g5 E9 l: _" d0 p6 x) \, l; S2 }" ^8 I* t. U
别    名字秦升、一字清悦,号荆南山人" y7 V2 s+ l. Z: r: E
2 t$ Z0 H7 F  h# b# d

4 n6 i- G" C  f7 q" |& h# W# O" w1 ]国    籍中国
9 d2 q$ G& Y5 J) z9 i: I+ Z' k# v
* s% W7 ^. o7 \, i, a
民    族汉族% N2 H9 D7 S3 m4 L+ J$ `" r( H

$ [6 U  _) ^: ~4 k! F7 k& p/ K; L8 |
出生地湖北监利
) c, T" a! D& U5 X+ k
* W" c6 E: T( o& H
* e  J, C) d& n; a% l6 i! e) c- H# l( K  o6 L6 ^/ w
出生日期1940年
- n, A; ?: C: l- E. w9 A" G9 L( S( d! [6 H2 W$ t9 G1 W) b+ J
4 K7 c; k8 I# o, L7 z5 B! X
职    业艺术家
1 |& v% A9 H$ c! S8 _3 o6 }5 b( ^, M0 r

0 ]1 R; {0 b% p- A  P2 E/ v主要成就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 `! _% `2 \7 x4 I
+ R5 C0 ?% b9 f1 d/ V2 T

6 d- k! G! n) o, k代表作品《三峡魂》,《魂系三峡》,《西陵春秋》,《黄山风光》
1 C2 S6 O0 _# @6 C0 r, j6 h! ?9 C: Z+ t1 ~3 j. F
! n/ p# D  S; D6 ~+ E5 }. X4 ^
% [8 O& T1 {# L: A0 |) k

" ]6 x* L* P9 y7 n( O% z$ G- Z+ \目录
1个人简介
2人物年表
3艺术点评
4相关著作
5相关作品

6 t6 u& n1 A% h/ N- H& f  h) W/ @* s2 ]1 ~0 o
5 B, ]* o% D' h! L; L
1个人简介编辑
0 K$ v5 X, J& D姚伯齐、字秦升、一字清悦,号荆南山人,1940年生,湖北监利人,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收藏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主席,郑州大学客座教授等。擅长中国山水画,创作以两种形式为主:焦墨泼彩,“在焦墨山水和泼彩山水画方面独树一帜,开创出了新的中国画形式”。已出版多种画集,其中《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姚伯齐》和《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姚伯齐》收集了画家500多幅作品;在北京、南京、武汉、海口、郑州等十多个城市举办过个人画展;三次荣获“国际文化交流奖”;荣获“99中国百杰画家”称号;《人民日报》、《今日中国》、《美术》、《国画家》、《中国画》、《中国画家》、《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艺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苑》、《收藏》等诸多报刊均有个人专版或作品在美国、韩国、日本、丹麦、荷兰、澳大利亚、新加波、马来西亚、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获奖并收藏。[1]& j1 z" Z% r) C8 V5 Q6 D! b! U; ^
2人物年表编辑姚伯齐艺术年表  T/ x# {! b% [  W
1940年 9月,出生于西安。父亲姚本培湖北监利县新沟镇东荆村人,黄浦军校七期毕业,在抗战时遇难。母亲安君华南阳市人,自小随其大伯读孔孟之书,能出口成章熟背其文。: x% ~# F& L& J- n5 h
1946年 在南阳上小学。
9 r" b& K6 V: F, Q  a4 w1957年 8月参加工作从事绘画宣传工作。
: L6 R# b" L" S6 J3 _1959年被评为南阳市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个人。; x3 Q; W+ w% m3 S. C. B
1960年 临学《芥子园画传》全套四部。7 c, p' |& ]# f5 g3 ~7 v
1980年 在湖北省监利县从事电影宣传工作。同年泼墨作品《泰岳风姿》捐给宋庆龄基金会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0 s( u- d7 v9 @. n* R8 t
1991年 在武昌主办“姚伯齐画展”。同年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美术理论干部研讨班。% U0 Y/ N! p3 _! M3 q
1992年 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姚伯齐山水画集》。
# D9 S' k& |" S8 \1994年 《巫峡雨中行》入选香港新华通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画作品选》。
# f' e+ n6 A3 g% C# B) z1995年 作品入选湖北省文化厅编辑出版的《湖北文化艺术》。, E5 A& c( s) a, J6 j9 Y
1996年 第一期《中国画》刊发姚伯齐泼墨、泼彩、焦墨作品十三幅。: L, X7 x4 t/ X6 N: R
1997年 第五期《国画家》刊发姚伯齐焦墨作品《夜行小三峡》。同年海南省群艺馆在海口主办“姚伯齐山水画展”。
5 x) Q) H$ B1 n5 _0 D) G1998年 泼彩山水作品名获“悉尼国际文化交流奖”5月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举办“姚伯齐画展”。并召开了“姚伯齐山水画艺术研讨会”。中国画研究院收藏了《山魂之一》、《山魂之三》和泼彩《峡江渡》三幅作品。同年8月被郑州画院特聘为郑州画院一级美术师。7 E9 P5 M2 J9 H* t! t
1999年 荣获“’99中国百杰画家”称号。同年还获荷兰国际文化交流奖。10月8日在郑州美术馆举办“’99姚伯齐画展”。11月应邀赴烟台美术博物馆参加建馆十五周年庆祝活动,举办个展。同年文化部《文化月刊》总75期刊发姚伯齐泼墨作品。年底随画院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展出,焦墨泼彩山水得到好评。
. k. E8 N, A, f8 O1 A2000年 《世界信息报》专版报道介绍姚伯齐焦墨山水艺术。同年获美国旧金山书画金桥奖。10月获湖北省文化厅铜奖。出版《姚伯齐画选》。后随郑州画院在昆明展出并赴云南各地采风。
( x0 ?4 \& v4 F5 R: q2001年 在郑州美术馆举办“姚伯齐三峡画展”。7月开始《三峡魂》的创作工作。参选由中国青年基金会组织的中华公益笔会优秀作品集《翰墨丹心》精品一百件赴澳大利亚展出。焦墨山水《瞿塘峡》入选中日韩第十四回名家书画交流展并作展览作品集封面封底用。年底离开郑州画院返回监利,成立姚伯齐国画艺术研究室并被聘为北京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0 J! \. ]( L. N; [8 X) g& K2002年 9月出版《姚伯齐画集》。10月南京博物院主办“姚伯齐焦墨《魂系三峡》画展暨《姚伯齐画集》首发式”。11月中国国际美术出版社出版《姚伯齐焦墨作品选》。
  q- g* t1 v, U4 o9 L; V2003年 1月《美术》杂志中国美术家栏目刊发五幅姚伯齐焦墨山水作品,6月《峡江秋清》受邀参加第三届中国画家学术年展并入作品集。8月移居郑州至今。5 v3 v* k/ |1 a( c/ \
2004年 3月出版《姚伯齐泼彩画集》。9月中旬历时近四年,完成巨幅焦墨长卷《三峡魂》的创作。, t1 |( C1 e/ e
2005年 受聘为河南省收藏家协会文化艺术交流委员会名誉会长、艺术顾问,同时在郑州升达艺术馆为我主办“姚伯齐山水画展”。0 b. L" R3 i% f' w
2006年 2月《国画家》刊发陈池瑜先生的《写山真骨——评姚伯齐大幅焦墨山水〈三峡魂〉》文章,同时将《三峡魂》用六页全部刊发。/ y: Y# G  J- k8 [* b3 N
2007年 开始焦墨设色的研究。2 j% f( y+ j7 Z  ~+ M
2008年 受聘为湖北省书画家企业家联谊会艺术顾问并参与联谊会为汶川地震捐出作品。参与家乡监利捐款、捐画救灾活动。
7 m  W8 S% c8 P( X8 [( S- ]. n2009年 焦墨山水作品受邀参加公安部文联举办的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名家邀请展,家乡监利县主 办“迎国庆姚伯齐 七十画展”。6 A- X* |0 Y3 ^
2010年 4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姚伯齐》。6月受聘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7月受聘郑州大学客座教授。8月受聘为中国国际收藏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 _: ]$ h: g/ f, ?  F7 q# s
2011年 5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姚伯齐》。
, I- u: n) A& O
“永远的三峡”展览照片(8张)
9 V! O- L7 w' L) E6 W* G5 }  |, Y3 `9 Y* Y. Y
1 b2 g( x$ G; \2 ~+ A* q

  Y4 K# [" ^$ e% x2013年6月1日上午10时,由中国国家画院、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联、湖北省监利县人民政府主办,北京汉特斯曼文化传媒承办的“永远的三峡——姚伯齐焦墨山水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2]! Z# |4 _$ }% {% n, }! _
- w4 ]; w4 o6 E

姚伯齐-1.jpg (160.09 KB, 下载次数: 94)

姚伯齐-1.jpg

作者: 姚治洲    时间: 2014-2-4 16:37
谢谢尚明宗亲!
作者: 姚治洲    时间: 2014-2-4 17:01
谢谢尚明宗亲!
作者: 姚治洲    时间: 2014-2-4 17:07
谢谢尚明宗亲!
作者: 姚治洲    时间: 2014-2-4 17:23
{:soso_e181:}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