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潮阳)巷尾姚氏祠堂晋主了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9-25 07:29
标题: (潮阳)巷尾姚氏祠堂晋主了
晋主了,广州话就是祠堂入伙了。
        巷尾,官名尊敬巷或尊敬社。属潮阳双望乡,在(西门-双望乡)古巷,潮阳姚氏聚居的一个社区。 巷尾原有老人活动中心楼,去年其旁新建成祠堂,今年已晋主了。于是潮阳姚氏又添了一座新祠堂,棉城则既有大宗祠,又有巷尾祠堂,两座。
        西门乡和双望乡,(城里)住地相连,山地田园也相连。巷尾姚是我的邻乡(村)本家,听说是光禄巷红砖门闾姚衍生的,其创居祖“猪头公”(十五世)坟在风吹岩鸟仔篮。为了编写我的房谱,近年来我二次到巷尾寻根问祖,还到鸟仔篮考察十五世“猪头公”(十五世)等巷尾姚的祖坟。明万历年修的潮阳族谱不见十五世“猪头公”;巷尾姚有见识的长者(住汕头)说先祖来自娘宫厅。娘宫厅与红砖门闾也是相邻。
       最近有巷尾姚欣冬,在姚网发帖询问潮阳姚氏房派问题,我回复了;我也想问问巷尾祠堂的问题:
       巷尾姚祠堂,有堂号吗?祠堂门横额书什么?神龛联是什么?还有哪些特色楹联?神龛正中(大位)安放哪些先祖神主牌?
       非巷尾姚的潮阳姚氏神主能否入祠?如何收费?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3-9-25 09:35
是不是欣成老所在的宗祠?期待上图~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3-9-25 12:15
闽南也叫晋主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3-9-25 12:58
我们这里叫入伙.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9-25 13:17
姚尚明 发表于 2013-9-25 09:35
是不是欣成老所在的宗祠?期待上图~

不是。
       欣成老兄弟参与重修的,也即是其曾祖父参建的祠堂,在海门不是在棉城(潮阳县城),叫二世祖祠,堂号致诚堂。一个族,例如潮阳姚氏(虽然今有上10万人口),一般只有一座宗祠,即一世祖祠;其他的祠堂,只能称“姚氏祖祠”(我潮始祖村古埕村今有6座祠堂,潮阳姚重镇浦东姚村也有6座祠堂,都是称“姚氏祖祠”,另加堂号区分),在广府地区则称**姚“公祠”。譬如杨箕村,凤仪堂是一世祖祠,故大门横额书“姚氏宗祠”;而祀五世两山公的祠堂,大门横额书“两山姚公祠”。在古代,这是不能僭越的。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9-26 11:38
pszyyao 发表于 2013-9-25 13:17
不是。
       欣成老兄弟参与重修的,也即是其曾祖父参建的祠堂,在海门不是在棉城(潮阳县城),叫二 ...

杨箕村凤仪堂姚海胜来电,指出是一世祖祠凤仪堂大门横额书“姚氏大宗祠”。
       我说:明白了,是“姚氏大宗祠”。我用你们杨箕村祠堂的例子,主要是要说明“宗祠”与“公祠”(或“宗祠”与“祖祠”,在潮阳)的差别。

      在楼上,我说了“宗祠”与“公祠”(或“宗祠”与“祖祠”,在潮阳)的差别。当然,也有例外的,例如,在增城和增城三江等地姚姓村,虽然都是宋姚宗卿后,却有许多“姚氏宗祠”;“姚氏大宗祠”也有两座,分别在三江旧山吓村和正果到蔚村。
      就是杨箕村凤仪堂姚氏,在寺右村,往昔有几座祠堂,其中就有“姚氏宗祠”。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3-9-27 09:20
pszyyao 发表于 2013-9-26 11:38
杨箕村凤仪堂姚海胜来电,指出是一世祖祠凤仪堂大门横额书“姚氏大宗祠”。
       我说:明白了,是“ ...

现在汕头潮阳外界人最熟悉的当数“姚氏大宗祠”,那个是一世祖祠堂吗?为什么中间也会有“大”字,这些是不是今人不懂老祖宗的规矩而随意加上去的呢?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9-27 10:44
姚尚明 发表于 2013-9-27 09:20
现在汕头潮阳外界人最熟悉的当数“姚氏大宗祠”,那个是一世祖祠堂吗?为什么中间也会有“大”字,这些是 ...

潮阳“姚氏宗祠”,即一世祖祠保元堂,旧址在文光塔附近,中华路,今姚宗侠学校是也。
       这学校,历保元学校-潮阳工人子弟小学(工小)-棉城第六小学(镇六)-姚宗侠学校的变化,而一直是潮阳最好的学校,重点学校。姚宗侠和姚志腾都是保元学生。我有幸也是工小和镇六的学生,受到今日都比较难得的启蒙教育和初等教育。我的弟弟和几个族兄弟也是镇六学生,父辈和祖辈的理念是“到我们的始祖祠读书好”,是舍近就远(60多年前)。
        现时的潮阳“姚氏大宗祠”(中山路),是原十世祖祠(司马祠),祀姚绍公父子兄弟同乐,堂号是“一乐堂”。潮阳姚氏未能讨回始祖祠保元堂,只好将司马祠“一乐堂”改为“姚氏大宗祠”“保元堂”。
        我生亦晚,不知也不懂当年“镇六始祖祠”是书“姚氏宗祠”还是“姚氏大宗祠”,我估计十有八九是“姚氏宗祠”。
        (寺右村) 杨箕村凤仪堂姚氏,有“姚氏大宗祠”、“姚氏宗祠”和“**姚公祠”等,甚至有房派另立辈字,都有其原因、动机和故事。
       同样,增城宋宗卿公后姚氏,有两座“姚氏大宗祠”,有许多“姚氏宗祠”,也自有其原因、动机和故事。不过以我看,这多少反映一个地区和一个宗族的个性。这是指过去,不是指现在。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