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要尊重祖先姚僧坦 [打印本页]

作者: 姚道海    时间: 2013-7-25 22:09
标题: 要尊重祖先姚僧坦

要尊重祖先姚僧坦' {" ?; w# S+ O" E7 d6 }
  ——再致姚某某先生的公开信
* b- \8 [: `% u% `8 ^# r) w' w) _  南北朝宫庭名医姚僧坦(498-583),自唐以来,其名号就出现了“僧坦”、“僧垣”之说。说“僧坦”者,是依据姚思廉的《陈书》,说“僧垣”者是依据令狐德棻的《周书》。至到1980年左右,中华书局出版二十四史时,仅以《周书》本传为依据,误校为“姚僧垣”,虽讹传甚广,但并无人否认“僧坦”之说。2011年,在萍乡的姚姓历史研究会上,却有人发表文章,以中华书局校刊本为依据,否认“姚僧坦”之说。这是一个聪明人说了一句愚蠢的话。因为最早的“僧坦”之说是姚氏先祖姚思廉在《陈书》上记载的。同时姚思廉还在“姚姓世谱”中也称之为“僧坦”。姚僧坦是姚思廉的祖父,僧坦公去世时,思廉公已有26岁,他对祖父的名字在记忆中肯定准确。反之令狐德棻所编《周书》并非一手资料,多人经手,传抄之误,在所难免。中华书局误校,情有可原。但作为一个自称是“僧坦”公后裔的姚姓人,不仅不承认祖先姚思廉的正确说法,反而一次再次在网上宣扬赞成《周书》之说的错误观点。+ r# s/ p$ Z9 c$ A5 |' p
  我真怀疑这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姚姓人?是不是吴兴姚氏后人?这种背离祖先,否认祖先的做法,实质上是对祖先的大不敬。针对这个人的错误说法,我曾发表过“不要忘记祖先姚僧坦”,对其进行提醒和规劝,但他不仅不接受劝导,反而在网上一连给我发了九封公开信,坚持错误言论。好在这九封信有一位叫姚闻闻的历史学者替我看了,也指出了他对错误的固执。可是他仍不以为然。对这样的人,我本不想理会,但为了祖先的名誉,我不得不再次劝其不要坚持自己的错误,不要因为有几个“粉丝”,其实那几个都是很不认真的人,凡事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人不怕不懂,就怕装懂,人不怕有错,就怕有错不改。
7 E! w/ h! G3 J- t. U# Y8 T1 ]4 L  究其某先生坚持僧垣之说的原因,是因他所处的广东潮汕一带的《姚氏族谱》把祖先僧坦称为僧垣。但在潮汕之外的增城、天河、平远甚至香港等地的早期《姚氏族谱》都称之为僧坦。姚僧坦的后人主要居住在浙江、福建二省,而这两省的《姚氏宗谱》都称之为增坦。这位姚姓人想粉饰自己的族谱,来否定大多数《姚氏族谱》的正确称谓,其出发点不可思议。, M& N$ C& E9 u, N, V* A% ^
  然而,此人极力为自己寻找论据,这些论据确实可以糊弄部分读者,但大多数读者是知书达理的。这些论据只能说明自古以来就有“僧垣”之说,但不能说明“僧垣”之说是正确的,如果找论据,历代称“僧坦”的比称“僧垣”的更多、更可信、更准确。
4 b( ~0 G+ }1 h% F. A; `" S6 g  兹列古代主要著述为例:
! b# ?5 G5 \( g, e; T  1、姚僧坦医学专著《集验方》署名姚僧坦。
- p+ N) Y- S* s2 \0 C. A. ]. M  2、姚思廉历史专著《梁书》《陈书》称姚僧坦。! Z7 m8 \4 }6 J# a
  3、姚思廉创修的《虞舜姚公重华世系大族谱》称僧坦。
5 v5 B, Z! j: c4 t" R$ w  4、姚思廉《姚氏得姓源流世系直说》称僧坦。
! w3 R6 Z9 }8 r1 D/ O0 ~" g# `  5、李延寿《南史》卷六十九《姚察传》称僧坦。7 {% M4 w) S& W* y$ O/ |2 p
  6、《隋书·经籍志》称姚僧坦。# T+ ~; s; [: U, {" y6 Q$ ]
  7、唐代丘悦《三国典略》称姚僧坦。
' n! Y5 a5 c4 _! T% Z& H  8、北宋李昉《太平御览》称姚僧坦。
4 U6 E* U& p! V+ Y  9、北宋王若钦《册府元龟》多称姚僧坦。( T. d, \8 q# V: ?4 B1 u' h/ G6 z
  10、北宋李光《题姚氏大宗世系图》称僧坦。
! Z9 x# k, X; H0 J  此外元明清三代称姚增坦的有关专著更多,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且不一一列举。现代研究药学的专著《中国医学史略》《中药大辞典》《中国医籍考》《中草药传说》……等都称之为姚僧坦。现代还有研究姚姓历史的专著如姚天赐《虞舜姚氏世系大族谱》、姚昶《舜裔姚氏世系研究》、姚思健《八闽姚氏源流》……等代表著作都称之为姚僧坦。尤其上虞《古虞姚氏宗谱》,此支为僧坦嫡孙思聪之后,历代修谱皆称僧坦公。
) D) t: r% T9 x% o* Y) q  }  通过上叙引证和比较,笔者一直认为,“僧坦”为本名,僧垣是代名,既然由来已久,我们就让两名并存。承认历史的客观性,这是一个常识问题,不是学术问题。不要作人为的否定这个而肯定那个,更不能为了个人的面子和名誉,以谎言一百遍就是真理的办法,混淆是非,这都是徒劳无益的。我们姚姓人一定要尊重历史,尊重祖先姚僧坦,别做那种企图改变历史,损碍祖先名誉的文字游戏。
3 e( b' `- H" X# o5 m  湖北村人 姚高才   v4 r, l" L4 z, S7 D. H6 n4 K
  2013年夏于东郊小筑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7-26 00:10
回复 1# 姚道海 ( c. N: c6 g% B4 M! K. J
0 x  }7 |" F! i
9 Y1 V; X% i+ ^1 P: d7 W
    高才宗亲回话了,这是好事情!关于‘僧垣’与‘僧坦’之争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迟迟不见高才宗亲出来说话,我是纳闷的。现在终于明白了,高才宗亲搞的是‘防守反击’战术。
0 ?+ |$ [2 c% b: p' d% Y& z0 Q$ e9 L- V    看了高才的帖子,我想说的话是,学术争论是好事。但是,希望不要有人身攻击的言语。另外,我感到遗憾和不解的是,双方都把历史学家姚闻闻当做裁判,而这个裁判偏偏不久以前离家出走。我想提醒双方,差不多就暂停吧!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3-7-26 00:17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3-7-26 19:12 编辑
2 t- t+ ]8 x6 z" T. o0 f
2 F4 u4 i7 g( P' S( M& C“僧坦”还是“僧垣”,坚持己见也都各有依据,各有依据所以就都不能说服对方,既然从距姚思廉生活的年代最近的唐朝就开始有关于“垣”和“坦”的分歧,则一定是从那时起到今天,始终没有找到最确切、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否则,早就不存在分歧了。自唐至今,相信曾有过学问远胜过今天高才宗亲也包括高才宗亲所指的“姚某某先生”的人做过不少考证,既然分歧还在,也说明那些考证还不具备最权威的说服力,所以,现在在这里,未必高才宗亲你说得就一定正确,虽然“姚僧坦是姚思廉的祖父,僧坦公去世时,思廉公已有26岁,他对祖父的名字在记忆中肯定准确”,但“最早的‘僧坦’之说是姚氏先祖姚思廉在《陈书》上记载的”也未必就查有实据,因为你所见的作为历史著作的《陈书》不是姚思廉亲笔所书的真迹,也是经后人辗转传抄、刻印后的《陈书》,谁能肯定说姚思廉当年写的就是“坦”而不是“垣”呢?或许当年姚思廉写的正是“垣”而经后人辗转传抄才变作了“坦”呢!要确定谁正谁误,有待将来出土墓志铭或其它文物,有了最早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才是最有权威的,才能统一分歧,而在没有出现这种最有说服力最权威的证据之前,让分歧就这么放着,承认现实也无甚大碍吧:“姚僧坦”也好,“姚僧垣”也罢,反正大家都知道所指就是一人,是姚思廉的祖父,不会严重到“背离祖先,否认祖先”的地步吧?换句话说,万一将来有个有力的证据证明恰恰就是“姚僧垣”而非“姚僧坦”,高才宗亲难道就不担心现在这么绝对肯定地扣在别人头上的“背离祖先,否认祖先”“企图改变历史,损碍祖先名誉”之类的“帽子”落到自己的头上来了?一字之差,仅是一字之差,连学术分歧也算不上,何不姑妄存之?何必如此大动肝火,说些过火的话以伤宗亲间的和气呢?高才宗亲,你说呢?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7-26 01:18
回复 3# 姚维侃
, D' X0 q3 r9 q6 n( S    % {- Q8 m) L* b4 @3 U  h; ]: v

/ R  X3 Z( A: ^1 m  I2 @. O9 `维侃兄,道海宗亲是代替高才宗亲发的帖,文章是高才宗亲的。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3-7-26 08:56
这个“坦、垣”之争可否暂告一段落,正如维侃所说“要确定谁正谁误,有待将来出土墓志铭或其它文物".再则就是能见到先祖姚思廉的真迹,那才是最具有权威的。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3-7-26 09:51
要尊重祖先姚僧坦
# t( R% Q1 y, x* Z6 H3 y3 Q  ——再致姚某某先生的公开信
4 H' \5 d/ \9 F/ d! J$ V  南北朝宫庭名医姚僧坦(498-583),自唐以来,其名 ...
7 ~1 l  T$ B. s" _6 V姚道海 发表于 2013-7-25 22:09

" ^3 K6 ]/ _% V+ e' ~2 v+ l. [" O7 f& ]) n
- @' w7 U) C4 z) U7 P1 ^$ Y- i
不管是僧坦,还是僧垣,他都是我们姚家的先祖,我们都一样地尊重。
( m1 |) \& g/ X2 e3 |% G4 [& a
3 o2 x( e) }. ~8 ?我记得上次钟尧老已对此讨论划上句号了,即使没有一个真正的结果,但效果已经达到了:让全姚网宗亲都知道姚家有这么一位先祖,姚思廉有这么一位祖先。学术研究确实要适可而止了,除非可以获得最直接的证据,如果没有,更要及时结束。
0 y- K0 z, n, W% v
: x9 Z) W1 J% ~; {. ^0 a
& _8 r  a/ I" T2 y/ }关于僧坦或僧垣的使用,个人以为在姚网这两个名字是同等的。都代表一个人。谨慎一点,宗亲们在使用时可以注明出处,但不要有所顾虑。
3 `9 ^) M* Z& v" D% r, }! L0 v
4 x. X5 n& X" H  y, m; j
4 I0 b. b' T, o+ c& C僧坦或僧垣的争论请到此为止吧。谢谢~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7-26 10:15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3-7-26 10:27 编辑
; Y  \* B9 ^' D, Z& ], R+ E, k$ ?; w/ Z& Y: }/ a( K
回复 1# 姚道海 % c1 i; p& V$ {- v# W7 }, E' \

7 w7 L4 u6 e0 v( B3 F  “姚僧坦”也好“姚僧垣”也罢,反正大家都知道所指就是同一个人,就思廉的祖父,目的己经达到了.僧坦或僧垣的争论请到此为止.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3-7-26 19:17
回复 4# 卧龙姚建中
1 s( ]- j6 n% k1 u' ?7 j" M. q$ @3 B) W1 @6 y* O! h
谢建中宗亲提醒!贴子编辑好时已经是过零点了,虽然发现弄错了对话对象,因急着发,发完要洗澡睡觉,第二天还有课要上的,也就没有改正了,经建中宗亲提醒,现在已经作了更正了。:handshake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7-26 19:27
回复  卧龙姚建中 $ q( z1 F5 E& n( q
. K- E4 J/ m9 w9 w6 ^/ F
谢建中宗亲提醒!贴子编辑好时已经是过零点了,虽然发现弄错了对话对象,因急着发,发 ...
! v& B  _. I7 r) d, g姚维侃 发表于 2013-7-26 19:17

, }# W! }9 z5 }1 s& Q8 S; Q) j6 I, O) b

# N# U: I! E- J; g) p:lol  :lol  退而不休,反倒更忙了。:handshake
作者: 姚道海    时间: 2013-7-26 21:52
我个人很赞同各位的观点。
作者: 陕州姚    时间: 2013-7-27 21:48
学术研究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不是今天你发一个帖子,明天我立马回敬一个帖子。是需要要下大功夫,查阅资料,引经据典的,摆事实,讲道理。本人对此一问题没有研究,不敢妄加评论。但是我看高才宗亲的帖子是认真的、科学的态度。当然,不管“姚僧垣”还是“姚僧坦”,尽管还没有最后定论,但是我希望每一个关注这个姚氏先贤的宗亲,都要抱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互相攻击,不要相互挖苦,不要自以为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探讨真理。越是有学问的宗亲,更要谦虚,能听得进不同意见,能团结不同看法。不希望在网上一看某某宗亲提出一个论点,自己并拿不出根据,一味肯定或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也是会破坏团结的。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3-7-27 23:43
学术研究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不是今天你发一个帖子,明天我立马回敬一个帖子。是需要要下大功夫,查阅资 ...5 p2 H! P/ N/ U4 S
陕州姚 发表于 2013-7-27 21:48

/ \' X* ?/ }) _$ t: j+ p& h' ^" s! e
5 q7 f& S- E1 D" ]3 C& l0 w7 p$ Z1 X9 _4 O" Z) X
    学谋宗亲说的极事,希望学谋老科学、公事、严肃、认真及包容的学术精神能在姚网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未来,任何争议我们都必须在无结论、无定论之时求同存异,共同探讨、共同研究。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7-28 16:46
回复 1# 姚道海
% b: I& V2 B+ B, y/ W1 M5 M" c. R8 Q; e" t

! x- F( Y5 O. V8 z7 z4 T8 }   此文中有: 姚思健《八闽姚氏源流》……这句。是姚思健还是姚恩健?真是奇了怪了!是怨古人造字造得太相像,还是今人学习不认真,才搞的大家不愉快?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7-28 16:57
回复 13# 枣庄姚绍峰 : t6 X6 h" X! p5 b

) M7 l* l- \+ r4 D9 i/ d- K( e" A
+ V' i8 r. D: z- ?: N# R0 F- _% J    鸡 鸡 为 鸡 鸡 ,
8 s8 S/ D+ R6 W! p/ S
- ~0 @. R4 ]5 s! o+ e( s  不 饥 为 不 饥 ;
* Y6 @( c$ [& h, n  
7 M" o* }9 A8 ~" A) D8 [* s  腹 中 终 是 饥 ,
* L1 i  m+ x/ T4 J# I* P * `1 l$ Q) {8 w6 F: ?6 ?( W
  抓 鸡 来 充 饥 。+ T3 D) ?2 R" r  O6 W5 T5 v8 q4 Y4 B
5 j7 a' u; q3 x0 u* `+ [
  鸡 鸡 有 何 罪 ,5 }( J9 h( F2 Z

( B: l& H# u/ P6 v0 q/ @3 P1 ^8 f  棒 打 一 群 飞 ?
$ K. C, b' F' W2 k9 Z* S
$ C8 k( d' y6 m9 ]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3-7-29 06:49
回复 13# 枣庄姚绍峰 ! c  u; W% q8 C! H3 |

' Z" x7 m" L- Z  S. x5 v0 g4 `- r2 e  \5 {9 I; Z
   姚思健《八闽姚氏源流》……是姚恩健,我有他的书,这应该是打错了。就像现在的辩论一样,我想是以前有某位名人把字印错了或是怎么地而引起了如此多的辩论。时间远久,难以考究。还是放放,就如各位宗亲说的。我们一起办其他的事吧!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7-29 10:12
回复 15# 姚紫洪
1 z& S3 r+ |& C9 j' i/ @6 |4 ~4 H; `5 `! F' x* `! R( M
+ o; F5 j4 O2 D2 F# v1 ]( \
    是啊,紫洪宗亲,一字中的一笔画之差,竟然引起宗亲的勃然大怒,恶语相向!我们这里曾经有宗亲说,姓姚的人都不团结,根本不是一条心!难道这是真的?我是不相信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3-7-29 11:58
回复  姚紫洪
: W& M" v1 |7 f. w+ p8 ^' p' \6 o9 _6 _; q& c; p
1 ~- [. N2 d' H1 e' J3 X1 j2 r
    是啊,紫洪宗亲,一字中的一笔画之差,竟然引起宗亲的勃然大怒,恶语相向!我们这里 ...  |, V/ v5 S% N+ a/ ]& _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3-7-29 10:12
) [9 V! C) q) s& z. d
" q4 l  a  D5 w& u1 t
9 u+ G6 a  k/ k6 j  b  a" C
    绍峰完全不用信。学术研究没有点认真的精神也不叫学术了。大家理解了就正常了,宗亲见面仍然格外亲切。血终要浓于水,多点认真的精神,就多点故事,见面会更有聊头。呵呵~
作者: 姚泰民    时间: 2013-7-29 12:17
“僧坦”还是“僧垣”,坚持己见也都各有依据,各有依据所以就都不能说服对方,既然从距姚思廉生活的年代最 ...7 P6 O3 G+ z& d2 s& q6 C4 [
姚维侃 发表于 2013-7-26 00:17
7 X$ D! q, A8 E& ]2 d
维侃宗亲有理有据,十分中肯!讨论问题切忌容不得别人意见,一棍子把人打死,那和学霸有什么区别!
作者: 湖南姚郑保    时间: 2013-7-29 17:17
回复 1# 姚道海 1 E5 q! d  j6 b7 N) |

$ r. q+ U3 Q. W' x( @  “姚僧坦”也好“姚僧垣”也罢,反正大家都知道所指就是同一个人,就思廉的祖父,目的己经达到了.僧坦或僧垣的争论请到此为止.3 p5 o1 P, b- ~# K" M
我赞同卿芳老的观点.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3-7-30 06:48
回复 16# 枣庄姚绍峰   d, ^* n4 M; V( z( M& A& ^
, j+ b* }+ n* p. w

2 M3 \% m, E' d* u& ?8 j1 C    我觉得探讨是必要的,攻击就没有必要了,有些专家应该注意这点。因那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7-30 09:11
回复 17# 姚尚明 " U/ ?" X: p+ A0 d; N

* T% V# F  J% ~' G; ]5 E( w# Y  b+ a! Q* ]8 T+ Q) [, w. _
    站长说的对极了,呵呵!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7-30 09:12
回复  枣庄姚绍峰
# B  s- m, L8 G) t$ Z( l( K- E: B: ?( l
0 W5 ^- {4 C4 m) X; D% ~# U3 _( ~: {0 r
    我觉得探讨是必要的,攻击就没有必要了,有些专家应该注意这点。因那不利于问题 ...
' v- E5 v, v% j3 M5 Z姚紫洪 发表于 2013-7-30 06:48

; a  l( |! W. `: R" V" t+ g9 S( V1 n. }7 g5 A) y  h$ |

  z& ~6 T( B7 y5 W8 E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11-11 08:55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11-11 08:58 编辑
6 [: `. V4 I7 X  C2 K. {% v9 m- e( K( L' J  B1 }. S* M4 Z' |
                                                                                  顺答1#姚高才先生信6 ?! E  b! Y5 U+ Y$ @

0 U3 E8 z  L7 p5 J: g       湖州宗亲(qq 805766405,昵称“家常便饭”)关注我与湖北仙桃文史专家姚高才的“垣坦之辩(辨)”,并向我提供资料,使我感动,谢谢。
' P# C) w# q0 {' a$ c      湖州宗亲在QQ中说:“看到你在全国姚氏宗亲网与宗亲‘辩姚僧垣与姚僧坦’。今发上吾家在雍正元年七月由菱湖竹溪后学沈树本为吾祖姚淳起编纂之家谱作序所留的一页。其中记有先祖姚僧垣、姚察、姚思廉。未知对你有无参考价值?”“姚氏得姓最先,吴兴为望,在六朝则姚僧垣、姚察、姚思廉最著,宋元以来世有其人(本文来自:中华姚网(http://www.yaogens.cn/)原文地址:http://www.yaogens.cn/portal/thread-23461-1-1.html?_dsign=57e3049d)+ k  e5 W) C# w$ n
      我的九答姚高才公开信和其他相关文章,已讲清楚了“是姚僧垣,不是姚僧坦”这个问题,这些文章也实实在在地存在姚网中。姚高才先生通过姚道海宗亲于今年7月下旬再发不点名的公开信给我,我是第一时间在西北行途中(7月23日或24日天水市旅馆)读到。以前点我名给信,这回为什么不点名呢?我可是公开点名应辩的!
: O* o: o" d% I- H! K      我未再答姚高才,原因多个,其中有二:一是高才先生未读全我的九答和其他相关文章,我不需要和不值得再费口舌多讲话;一是高才先生在信中骂人,安徽铜陵姚维侃宗亲已予以评论(见3#)。辩论变成骂人,看在“姚”字,看在他有点年岁,不睬他就是。
, H/ K9 i3 G* }

: S  R) i; W$ Q" I4 J2 B: \(本文来自:中华姚网(http://www.yaogens.cn/)原文地址:http://www.yaogens.cn/portal/thread-23461-1-1.html?_dsign=57e3049d)9 @: _" ~3 L" ]4 @/ j

作者: 庐州姚    时间: 2013-11-11 14:36
姚维侃 发表于 2013-7-26 00:178 l, M) }9 k2 [# a% y% V
“僧坦”还是“僧垣”,坚持己见也都各有依据,各有依据所以就都不能说服对方,既然从距姚思廉生活的年代最 ...

5 e0 F0 L2 Z) \) n& ^" T7 ?3 P        言之有理。
作者: 姚春林    时间: 2013-11-18 09:44
不管是僧坦,还是僧垣,他都是我们姚家的先祖,我们都一样地尊重。; x7 X- x" y" N4 n6 G! e

" f  Y" n7 S%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