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关于舜裔诸别姓——拜托松勇和道信两老表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7-1 11:18
标题: 关于舜裔诸别姓——拜托松勇和道信两老表
萍乡姚松勇(重庆)今早发帖(部分):  X+ p/ q' B. I$ v  R2 v
    这次舜陵决定将匾放在拜庭内正面上方,正门准备安“拜庭”两字(应安未安,准备安)。
' N8 P5 Y" V6 u- D$ ~1 Y$ y5 U, }    舜陵建设格局是在一中轴线上分三个庭,前门,拜庭,正庭。我们送的匾安进去是最理想的,根据教授的题的“天下明德自舜始”和你的提法都顾全了,舜始重华是所有舜裔的始祖。
, F) p" s4 N% v' h8 Z    拜庭是所有香客都要进人经过的,一进门就看到,目前四壁挂的是前面陈姓,胡姓,田姓等送的匾。正门是陈立夫送的对联。左侧放了一座楚古编钟。右侧空着,我本要求我们姚姓放一座大屏风什么的,他们说那位置将要放更重要的东西。( m- v* ~/ c  [8 r$ Z* K
    总之,我们很理想了。9 @2 I, w% n. G

" @8 b7 D  o/ ?, T' b1 S    舜始重华——原帖如此。
* J/ U2 y) v0 P
9 _8 V& V4 w) X- @2 K3 O
, i8 d+ z* `0 A     河南姚寒松跟帖:$ o8 ?8 v3 A3 @9 s  w
     松湧宗亲,你帖子中提到“ 拜庭是所有香客都要进人经过的,一进门就看到,目前四壁挂的是前面陈姓,胡姓,田姓等送的匾。”4 l& ]5 b" b/ j1 @: n" C7 p5 a
能否把陈、胡、田等姓匾额的题字,转来看一下。& W$ ?( |1 M0 r0 R
+ N6 w! @; o! d0 x
    我有姚寒松一样的好奇和要求。如果松勇和道信两位老表前往宁远参拜舜帝,如果方便,能否也做这件事?6 @: ?& a, A1 {5 ~+ d4 |7 `8 T

$ _3 p& J) K' Y- k- |
  }5 [9 x6 i! r, l7 C# a; w; _6 |8 Y( Q; N, C
, b3 n+ h- F+ M
& m' Q+ t0 m% @6 [! [' q6 V
(1)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7-1 11:26
姚松勇说:舜帝重华是所有舜裔的始祖——我认为“理论上是如此”。但是我有一些问题:
. E2 E, o+ X6 m     舜裔有多少姓氏?" a4 C$ W  ?% n. ?% q+ R( S
     舜裔有哪些姓氏?0 o# t8 V8 G+ {9 m8 \( [
     舜裔哪些姓氏在口头上和族谱中称虞舜是他们的始祖?9 V" l! J0 g" |1 v
     在舜帝陵安放的陈姓人编的舜裔诸姓表,读了吗?是怎样编的?你有什么话说?+ |% g  W- h8 Z2 G9 O. G0 h% h3 J) ]

2 d9 C2 j1 f6 ~+ N     拜托松勇和道信两老表的第二件事是,如果你们前往宁远参拜舜帝,如果方便,请读读陈姓人编的舜裔诸姓表和拍照。有劳了。# X; \; j% X3 c9 D( i  B' Y& B; X

6 M+ w% u4 B4 P- L0 X
, q% X) z7 z/ ^) h, s, ^
# I6 B7 M/ m% c(2)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7-1 11:44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7-1 11:47 编辑 8 r: Z+ }4 y6 e* H$ _' a+ R
" @6 P6 T5 `) a9 k, U+ ?
道信老哥表态:! O# L: M4 S9 s+ {+ I  x
    “就全盘按钟尧教授的意见办吧”
/ S! X( @1 Z! C. N6 C2 w
6 p8 P9 y# M5 i" m1 I2 {1 A% p/ m      我的匾题,首先是为姚姓人、为世姚会献匾而撰,是为“颂我始祖姚重华”而作。我没有高瞻远瞩,也没有胸怀宇宙,我提请你们再次考虑:匾题本身有没有错?有没有伤官损民?你姚道信要用,你想好了吗?" _: S: o  L, o7 W$ g
. {1 u. V# n% l+ A$ W
     我们的族谱,我们的先贤曰:
3 g2 f6 w0 l( M/ x- o6 @      “帝舜生于姚墟,始受姚姓。自商均以下分姓者廿九姓,惟嫡传一支终依姚姓9 T9 I1 w4 I8 ?! f* L3 {
      “……,嫡传子孙终依姚姓”
; R" h' A+ a& x, E- F, C; i1 s为什么姚姓子孙那么顾忌我话“颂我始祖姚重华”!?莫名其妙。+ I5 _3 h  c, P9 v0 ^6 H5 g# w0 d- |) j

6 `$ h: B& Y. u! b0 `- X; R+ Z3 X# a# o+ Z* Y

) G9 |( o6 X6 I, H& h(3,完)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7-1 12:27
九嶷舜帝陵决定将(世姚会赠)匾放在拜庭内正面上方。2 a( M3 N! s; n3 j& G3 K& R7 f6 z
     这是为什么?他们怎么不考虑其他舜裔别姓是怎么想的呢?
0 @# Y+ y$ y& M' x1 j2 @* f/ j     这是九嶷舜帝陵和世人公认姚姓之嫡,就是我们的先贤讲的“嫡传子孙终依姚姓”,还要管什么冬瓜豆腐吗?姚姓人真多情!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7-1 14:01
姚寒松有建议:
0 V1 p! p9 ?5 d$ k    格式改一下怎么样?
- n# B  p6 c# Y$ y* F! s; [9 V3 M   “颂我始祖姚重华”,竖着排右首先端。. c! n; ~5 G2 q% o; W- H
    “世界姚姓宗亲联谊会敬献”,竖着排左下(首)端。
! Q7 H" G: s- Z' o! m我回应:3 L& r0 S6 G4 ^* d4 u
     好建议。
8 ~% v/ P6 S) l6 l0 e0 ?     照你的意见,则应全部改为竖排,包括中间的“天下明德自舜始”。
  E1 W6 T: f/ V- s0 K% Q     是横排还是竖排,要听决策者,要听书家,他们比我懂。不过,我愿意竖排,撑你的建议。
作者: 姚道信    时间: 2013-7-1 20:19

关于舜有多少姓氏,我在影牒《舜裔姚氐。源远流长》里讲的很清楚:随着历史的变迁,氏族的迁徙,不仅有了很多堂号,同时还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姓氏,舜的子孙有的以妫水命姓,姓妫;姚墟又称饶讷,所以舜帝子孙中有一支以饶为姓,是最早的饶姓;舜的儿子义均原居于虞(今河南省虞城县)又名虞均,这就是虞姓了;舜的后裔有一支被封在蒲(故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西蒲洲),他们以地为姓,成了蒲姓的祖先;传说中舜曾到寿丘(今山东省甄城)教那里的人制陶,那里很快就成了都市,因陶又叫甑,古时甑与甄同音,这个新城就叫甄,舜继尧为帝后派了自己的一个庶子去那里继续管理制陶业,这一支以城为姓,就是甄姓了;西周初年,舜的后裔妫满受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建立陈国,就有了陈姓;妫满死后谥为陈胡公,,所以史又称胡公妫满,,其后裔有一支以谥为姓,这就是胡姓了;胡公妫满的庶出子孙,或未袭爵的嫡系子孙,以他的名为姓,即是满姓;妫满的后代中有一人叫伯爰,伯爰一个孙子涛涂被封在阳夏(故址在今河南太康县),他以祖父伯爰之名为姓,就是爰姓;古时爰。辕。袁同音,至汉代多以袁为姓,爰。辕反到少见了,袁姓是姚姓子孙后代中分出来的一个分支;陈厉公的儿子陈完因陈国内乱出奔于齐,齐桓公将田邑封给了完,完又名敬仲,他的子孙以封地为姓,就是田姓;战国初敬仲的后裔田和赶走了齐君自立为田齐王,田姓齐宣王的小儿子田通被封在平原县的陆乡(故址在今山西平原县),其子孙以封地为姓即为陆姓,奉田通为陆姓始祖;田齐宣王封其弟于毋丘(故址在今山东曹县南),以专事祭祀先祖妫满,以后分出一支以地为姓,成了毋姓的一个族源;西汉末年,田完的裔孙田恢为避王莽之乱,南迁吴郡(今江苏苏州),改姓妫,其五世孙敷,又恢复为姚,迁居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因阏父当了管理制陶业的陶正,他的一些子孙以官为姓,就是陶姓中的一个重要源流;(另一支是尧帝未称帝时曾因功封在陶丘,以封地为姓,是陶姓最早的源流; 我国古代帝王。君王。候王的儿子除被封为太子外,均称王子,王子之子称为王孙,其后代就有不少以王为姓,所以王姓的族源众多,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齐王建为秦王所灭后不久就是秦末各地农民起义,舜帝的后裔田齐贵族八子也趁机裂地为王,其中齐王建的孙子田安被项羽封为济北王,项羽失败后济北王也为刘邦所灭,子孙即以济北王家之后称王氏,就是王姓的众多族源之一;汉朝初,汉高祖曾下令将一些诸候迁往关中,其中田氏齐国被迁往陵园,因人口较多,迁徙中分为八支,后来这些人就以第一、第二……第八为姓;随着年代的久远,历史的变迁,尤其一些多源的姓氏已很难说清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像姚姓这样的始祖姓巳成了很多姓氏的姓源,据湖南永州舜帝陵壁刻所载,除上面所述外,姚姓还衍生了下列诸多姓氏:卢、负、司徒、戏、舀、潘、濮阳、直、咸、遂、观、厘子、铫、颧、邹、少西、子仲、子宋、招、来、车赐、孙、威、尝、庆、原、偃师、恩、斗门、颛孙、孔、仪、盎、子石、子舆、子献、子穆、子芝、子占、子沮、子鞅、子枋、子禽、廪印、仇子、五王、於陵,秦汉以来姓氏的改易和衍生则更繁杂了0 M% s6 r5 W1 x. G# r, A6 X! _
有的少数民族的人,由于对舜帝的仰望和敬重,也改为汉族的姚姓,如:德昂族.苗族.水族.拉祜族.土家族.壮族.白族.俄罗斯族均有姚姓, 明朝时元人饶五十还被皇上赐为姚姓名智,清朝满洲八旗的耀佳氏.纳喇氏均有改姓姚的' J4 z9 X9 ^  h& T" T
+ V# |5 W$ j4 y
随着年代的久远,历史的变迁,尤其一些多源的姓氏已很难说清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像姚姓这样的始祖姓巳成了很多姓氏的姓源,据湖南永州舜帝陵壁刻所载,除上面所述外,姚姓还衍生了诸多姓氏:
3 ^0 i' t" H; J; a4 ^  f. ?4 `
' k4 E0 ~7 j! j( d7 j
' \  |% l# i6 j


作者: 姚松湧    时间: 2013-7-1 21:12
回复 1# pszyyao
9 `( \2 D/ t1 z" U( j+ ~
) z; q: N4 A3 K, B姚寒松宗亲;舜陵内面的文史资料,铭文,石碑
' m0 `! a5 A9 X3 F3 p9 L( S    对联,匾额,太多了,我也没拍下来,你有时间一定要去舜陵看看,给舜帝重华公上一柱香。
作者: 姚松湧    时间: 2013-7-1 21:31
回复 5# pszyyao 2 w1 m0 `+ N0 d0 N$ x: H2 _  W
% l% f5 k( F* Z: ]9 ^% f0 n0 M$ R
我看还是横的匾额好看,别人都是送的横匾额;
作者: 姚道信    时间: 2013-7-1 21:59
回复2楼:。。。。。。如果你们前往宁远参拜舜帝,如果方便,请读读陈姓人编的舜裔诸姓表和拍照。有劳了。
7 o. j( i1 g8 J; |* F2 g- p  Y0 c! M
可惜当时我们也没记下其他匾牌写了些什么,其实也都过眼烟云无关紧要,钟尧教授创意的匾题本身没有错,更没有伤官损民。我们就是要“颂我始祖姚重华”! 并且九嶷舜帝陵和世人都公认姚姓之嫡,我们就不必要管他什么冬瓜豆腐吧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7-2 13:33
回复 8# 姚松湧
+ p& ?7 W5 H8 S) c% M
# I/ h  N# a& t$ M# d/ c9 J$ a, ?& a# B. n9 C0 @6 o! X9 y" W
    姚寒松指的是 匾上的书写,是横排还是竖排。
) a4 w. A8 W# X% B3 E: N) L) ]9 I' w, ?) p
    匾是“横匾”还是竖“竖匾”,主要视安置 匾的空间和位置而定。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7-2 13:37
回复 8# 姚松湧
5 f# v! p) x7 {: e! [2 }
( k/ B+ l* q3 Y% s( Z" q( D& ^- Q" h
) b0 e8 \, C! Y- t& U1 p0 n4 U    九嶷舜帝陵决定将我姚赠匾放在拜庭内正面上方。我想应是“横匾”合适。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7-2 16:44
回复 6# 姚道信 道信老:从您的回复中看到,姚姓还衍生出一个姓:斗门。而我们南昌老家就是莲塘镇斗门村。看来老祖宗给村庄起的名字"斗门",就隐含了斗门村就是姚姓村落。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7-2 16:58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7-2 17:43 编辑 . n/ R7 B" X3 Z& U0 I5 u6 h
# P# t# L2 E8 `
各位宗亲:我的建议仅是建议而已。没有丝毫必须采纳的意思,与大家一样是在平等表达一个姓姚的个体的意见而已,能把事情办好我一样支持高兴。特此说明。
- j: p$ H4 o0 |3 y) u# {% |( w4 ~一、舜本身就具有“有容乃大”精神。这是他天生人格品质所具有的许多优秀品德 。
* `0 O) G5 n  B2 f8 h/ R: D2 C+ q二、舜裔他姓是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V; D' G9 j; C& e/ C' e$ V
三、姚姓是舜嫡系后裔。
9 w4 O! H+ H7 |5 `: O基于上述三点已知事实,形成我的建议。
2 m& L# R2 f8 H9 J0 V1 N; G舜裔始祖姚重华% n+ {  q( F9 G; j6 l. ^% P; t
0 {# F8 S$ d1 \6 l" ^3 ^
   天下明德自舜始, I; L3 a) q+ O! P; y+ L% m

/ O# {7 I! v6 G( _               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敬献                           
5 x2 L# F) m; g0 \. ]+ Y

7 u) V3 K3 d$ ?0 u$ x" q) u                                 公元二零一三年十一月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7-2 17:34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7-2 17:42 编辑 9 ]5 V' k! C* L: m

6 y$ ]% a' c, m( ^9 p2 L% [' x姚道信在6#说舜裔诸别姓,现予简化,看能挑出多少姓。
/ U7 [" ^4 H9 y/ M9 z
0 i9 u. l, I& O4 U) S6 @姚是祖源姓。; f0 }/ Y+ m9 R
, O6 V- d) ]+ Y* l
妫;饶;虞;蒲;甄;/ q+ A  |/ z: x1 A' p
陈;胡;满;爰;袁;. d, R; z1 t+ c+ q" `2 G9 ]7 _8 U
田;陆;毋;陶(多源姓,尧后也有陶姓);王(多源姓);) ^$ u8 K" M) p" u2 b
第一,第二,……,第五,第八;$ S9 `: r5 z; ^7 O% `  R
九嶷舜帝陵壁刻所载,还有以下姓氏:
  }; _4 N9 n) Y9 M$ C) j卢、负、司徒、戏、舀;
* o  T5 V0 |1 C" |$ j1 W$ r8 r% O潘、濮阳、直、咸、遂;
3 z2 X: F" c- p$ O观、厘子、铫、颧、邹;1 K# p1 \9 B5 Q) E( p& S5 A6 n2 E
少西、子仲、子宋、招、来;
0 a: n0 H  U. k" M5 N: O7 D车赐、孙、威、尝、庆;4 ~: r! ^) N. o( |( U
原、偃师、恩、斗门、颛孙;7 a- w/ l' y* [0 M: ?, p; G
孔、仪、盎、子石、子舆;
  W# _. T) z, L+ G子献、子穆、子芝、子占、子沮;0 m' O/ h' ~7 Z
子鞅、子枋、子禽、廪印、仇子;/ [# d6 F4 Y! z8 j" _; _7 C
五王、於陵。( k8 V3 q) J6 E, \6 ]

3 Y6 @9 P7 h* e8 J4 F7 t包括姚,以上共71姓。; k: |1 P3 A$ N* Y
' T3 X' v7 n) b; }; A4 q
     清 会稽姚振宗,在其《姚氏百世源流考》考证舜裔有七十余姓,姚建中已发帖。有兴趣者可阅读和对照。5 J/ r3 b5 y8 H3 q$ b: g* s5 b6 p
     河南濮阳舜帝宫前有舜裔百姓碑,舜裔有上百姓,“老兔子”也上传了图片,有兴趣者也可阅读和对照,将其他30姓氏挑出来。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7-2 17:52
回复 9# 姚道信 5 _$ o, Z5 b8 S) {
, i! ~7 `- s4 ?: s( j

' `1 K6 [) L$ E0 s, ?6 [  m姚道信 说:
: S' J) B, l6 ]. h+ B              钟尧教授创意的匾题本身没有错,更没有伤官损民。我们就是要“颂我始祖姚重华”! 并且九嶷舜帝陵和世人都公认姚姓之嫡,我们就不必要管他什么冬瓜豆腐吧。2 `1 ^" p0 f1 s$ |# G

0 Z! h2 j7 t3 E( b& b. a+ { # Y) u  u) B4 y6 `5 H0 T
    好。我就是要吃你这颗定心丸!我就是要你吃这颗定心丸!!我就是要撑我的宗亲们吃这颗定心丸!!!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7-2 19:01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7-2 19:44 编辑
" N. D/ v& }$ ~% U7 a/ Z7 ]+ ^' J0 V0 h% _$ B$ U
回复 13# 姚闻闻 ; b4 x: m( L1 `5 _0 Y

( x- n0 L0 u) _/ G& x5 H我的建议 :说白点就是要不要把舜的精神体现在这块匾上(即:天下明德自舜始 );要不要完整表述舜的精神文化(即:舜裔始祖);要不要展示姚是舜的嫡系和嫡系文化的正宗(即:姚重华 、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敬献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7-2 19:27
回复 6# 姚道信
% ~- }0 h% @0 f1 v# f+ d( P. F# o0 A9 @; z

/ D5 b2 T" N' X  o/ f7 [* S    老哥,要请教一些问题:' t; u" w: G0 g- G) h7 z* j
    姚墟又称饶讷,所以舜帝子孙中有一支以饶为姓,是最早的饶姓;——姚墟又称饶讷”,原文是否如此?出于何典?4 k$ W* p' b- `, s; y# n$ w
    胡公妫满的庶出子孙,或未袭爵的嫡系子孙,以他的名为姓,即是满姓;妫满的后代中有一人叫伯爰,伯爰一个孙子涛涂被封在阳夏(故址在今河南太康县),他以祖父伯爰之名为姓,就是爰姓;古时爰。辕。袁同音,至汉代多以袁为姓,爰。辕反到少见了,袁姓是姚姓子孙后代中分出来的一个分支;
+ F( T& q' h. f2 b    ——满姓、爰姓、袁姓的由来据何说?1 L% `( C( N9 N; e  G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7-2 19:28
回复 4# pszyyao
* j1 i( K8 H4 \  b" a7 o% \2 G- x4 q4 m! Y' O, i
钟尧教授,您在讨论送匾一事时,几次提到冬瓜豆腐,请问冬瓜豆腐指的是什么呀?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7-2 20:14
回复  pszyyao 5 n7 r+ n5 N* I) h  \& b" q

# q6 b3 B9 K, j' \姚寒松宗亲;舜陵内面的文史资料,铭文,石碑! m! n# S" B) t5 M% O" Z, M* ?# T+ q
    对联,匾额,太多了,我也没拍下来, ...! P5 i  y; o+ S2 a) p
姚松湧 发表于 2013-7-1 21:12

0 G8 `3 p9 x5 N- g: _. {. S& }

2 e, `3 V3 }# J* O

我在“姚氏宗祠族居”栏目发有一帖——谒拜舜帝陵,帖子就是以图片为主。但我没分辨哪些是陈家的、哪些是胡家的···大家点击此帖浏览分辨,最好复制、摘出来。http://www.yaogens.cn/bbs/thread-11708-1-2.html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7-2 20:18
我在“姚氏宗祠族居”栏目发有一帖——谒拜舜帝陵,帖子就是以图片为主。但我没分辨哪些是陈家的、哪 ...
+ \3 r6 e, }; q) @  k  D; H  D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3-7-2 20:14

. K8 h$ q$ ]* o% ~; c  M: H5 p" f* q0 x: |/ ^+ n

$ G4 r5 r/ |8 o1 ^# i; S$ [( B就是这个大殿(我理解就是拜殿),大门上方在空着。
7 P" S  R8 z% S2 h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7-2 20:29
回复  姚道信 % k8 P* F2 n+ e
0 R: L3 C" {! K0 f' o. X4 _

7 }* w6 N" Q4 S. z3 W9 D姚道信 说:) ]. \& h8 p4 B# Z: `( W
              钟尧教授创意的匾题本身没有错,更没有伤官损民。我们就是 ...5 O, p7 Q. D4 |) Y2 k9 p* _# D
pszyyao 发表于 2013-7-2 17:52
4 z: t0 ~& C6 S, `8 Y
2 _. Y' k/ M' H. J# X

) w. f( @- D8 z. F; a  J前年我和小平、海才等宗亲去舜帝陵拍照,陵园内的匾额并不多,楹联也不多。有些祭文、名单之类的石碑还歪歪斜斜放在地上、没立起。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7-2 21:23
回复 20# 卧龙姚建中 % r- {/ D& X  L1 c- a* x# r6 p0 B
8 O& ^  W) I7 f' H2 C
% s2 t9 b6 ~' c* j0 W5 F
    松勇说的是拜庭,我理解是拜亭。以三进结构的祠堂来说,中厅就是拜亭,前正上方挂堂号匾,其后面也有挂匾的。照松勇说,舜帝陵那座“庙”也是三进结构,“拜庭”匾(“堂号匾”)位置后面,就是姚姓匾。
作者: 姚道信    时间: 2013-7-2 21:50
2 v+ K5 ~% D$ j( s, `
回复17楼:
) \' r) `9 u4 q* X! S老哥,要请教一些问题:姚墟又称饶讷,所以舜帝子孙中有一支以饶为姓,是最早的饶姓;——“
姚墟又称饶讷,原文是否如此?出于何典?。。。。。。: u. {  {# Q7 g; h' N! X
   
我提到的诸多姓氏大都是在图书館翻阅到的,当时是为了编写《舜裔姚氏。源远流长篇》的解说词而翻阅了一些有关姓氏的书籍,如:(这是书的封靣在影牒中都有,可惜我截图粘贴不出来,可以橎放一下影牒就知) 这都是2005年至2006年翻阅过的,当时只是为了制个影牒给萍乡的姚家人看,也是因为制影牒,就将一些书的封靣拍下来了,其中有些姓如:少西、子仲、子宋、招、来;车赐、孙、威、尝、庆;原、偃师、恩、斗门、颛孙;孔、仪、盎、子石、子舆;子献、子穆、子芝、子占、子沮;子鞅、子枋、子禽、廪印、仇子;五王、於陵等等,是舜帝陵內一个碑刻上的,当时舜帝陵还卖过一把纸扇子,这扇子上就按碑刻的内容印上了这些内容,所以这些就在影牒中未作详细解说。当时也没很好保存这些原始资料,上靣这些书的封靣也是从影牒中截图下来的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7-2 22:11
回复  卧龙姚建中
+ q3 C3 F  a' M7 q0 D% S
! P! U8 A" n6 A1 X7 C$ B; E, v* B3 c. S6 N
    松勇说的是拜庭,我理解是拜亭。以三进结构的祠堂来说,中厅就是拜亭,前正上方 ...) ~% y0 t# Z5 a, e" @: ~/ {3 N1 @; a
pszyyao 发表于 2013-7-2 21:23

( ?: ]# M1 q  o7 ?
: o, {) P8 R3 y3 R. u/ l( x& Z' @2 y! x$ ]
我用图片排列一下舜帝陵的前后建筑:
; D9 c7 P( H! B2 W+ c$ e

' a1 _$ d2 Q+ M7 D最前边——门殿,已有“舜帝陵”三字的匾额。4 G5 u) _/ F' @" n6 l! J

1 k" J0 v# V! Y# t5 X/ l
7 c0 G! F1 r7 j3 U# B) U9 F% V6 d

9 F6 {# k# E3 f4 t# ?( {第一进——午门7 l: |5 _, P0 l0 P: ?0 Y& P

9 s" h/ Y5 |/ m2 ^2 I) v0 ]1 A
$ }6 t7 A, j: H7 P4 [1 }
/ n: j! @& U% W# d) }% B0 v( p8 ~' X; {; R: n
第二进——过殿,已有“道德之源”的匾额。
& J: V# u3 j7 O( a4 L6 C
8 M+ L/ b  |' q8 z& ]4 R  Y4 b/ j& O( c. p7 o: [. B- V1 Y% X, }
& N% `; U3 z5 F$ A0 ^3 R" W+ z

8 j5 j! i4 F3 P6 I4 ?- z3 ~( r, }, c  ?6 i4 U  E
1 r$ J- ]6 P# s6 E
7 C2 f/ ^7 D# B7 ?
第三进——大殿,正门上方没匾额。
) n; G. c) ~# I( e% \( v
: ^7 x" a/ k3 S. X8 F" {) [2 l* c4 B/ Y# [
& w& t4 S: ^6 M( T5 @! N# S
/ [! m2 ?% n8 `, h
最后的建筑——是一座没墙、没门的敞亭,里边是舜帝墓碑。- M4 P; w2 ]" y/ m* S! C+ l% _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7-2 22:16
回复 24# 卧龙姚建中 " E- {/ t  b5 ?8 x6 L1 m* V0 N8 z% G

* ^) ]4 V0 S( ?, j  T, C5 y
. I) _6 ]" `7 U/ x' n, z; Y这个“道德之源”的匾额书写方法,是现代的横排版。; ~$ ], Y$ h: [% a+ G
9 B, M  ~! y+ X& M2 P4 w5 u1 f
我是倾向于咱姚家用竖排版。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7-2 22:18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7-2 22:27 编辑
) B/ G( q# }/ Q4 j1 \1 i& B) n3 X7 P3 u" V1 ?; d- G
回复 24# 卧龙姚建中 : v$ @8 a, v4 [6 ^! j
* x, v" [+ A. ^

7 r; J9 `  }( v: A    你的叫法不对。午门等不能叫“进”。9 Y+ b" y3 G, ~7 u
    “进”是一座独立单元建筑内的一部分。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7-2 22:24
回复  卧龙姚建中
6 W) s( M+ s( e  g6 z% C" o; y' B8 Y5 E
+ T0 I3 c! C- m7 V" I; C
    你的叫法不对。午门等不能叫“进”。) D  I+ t5 W) M7 W' g) t
    “进”是一座独立建筑内的一部分。
9 N1 ]3 w. H( L4 ~) apszyyao 发表于 2013-7-2 22:18
" T8 t6 c; ]% f/ V( T! I7 _0 i
0 u5 Y0 H! |0 a# `1 F+ U4 u
8 O, ]! u+ y' X3 G3 o0 @7 U7 j( [
叫法错了可以改正,但九嶷山舜帝陵南北中轴线的建筑群就是这样的。5 p$ W) `, L. W" [
. N2 R1 i( [9 l" l: d
“午门”只有皇宫有,舜帝陵有“午门”,那是因为封建皇帝还要向我们的始祖下拜的。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7-3 00:05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7-3 00:16 编辑 ! I! E' f  }2 e* c
- t! z0 o0 J) w- p( B
回复 13# 姚闻闻
; p6 @4 d( ^$ Q8 ^2 s$ u
0 n7 W. w3 A. Q9 [% j. W- a' Q自己轻率的毛病,我的建议中,司马迁原文应是“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特修改我的错误,无愧自己是姓姚的舜帝子孙。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7-3 10:42
回复 27# 卧龙姚建中 ! B9 R' ]& L) P% O! ?3 P7 ?$ c
! h4 t+ g2 W2 ~# \* V5 X; T
# c$ R, [0 c8 s# X3 w
         这个“道德之源”的匾额书写方法,是现代的横排版。我是倾向于咱姚家用竖排版。——我也倾向用竖排,故赞姚寒松好建议。( S; Z% s' e# i0 e/ D4 Z5 x/ i
    你的24#“第三进——大殿”图,可能是松勇的“拜庭”。正门上方没匾额,这个位置能安姚家匾是最好不过了;要安“拜庭”,只能在其后,也不错。+ o" U' p0 `4 j4 m
* g2 s5 k8 y3 P* T  \8 A  ^
   24#“道德之源”下方署名和时间无法看清,你的图无法再调出,不用说放大了。你记得署名和时间吗?2 h8 X: p. @5 l* b" ?4 w# g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7-3 10:59
回复  卧龙姚建中
- }7 j& A% l- }' l2 s) v% C
; o% l5 u( @3 F! s% W
5 D; `* y/ o. P' b2 D3 C3 P+ C         这个“道德之源”的匾额书写方法,是现代的横排版。我是倾向于咱姚家用竖 .... a( [! k4 B0 J, h; {
pszyyao 发表于 2013-7-3 10:42

4 ~' ^( Q' [* e& l1 V
6 ~. m  h3 \' Q7 M4 n+ T' W5 }1 |. X4 ?6 P: J
松勇说的拜庭,应该就是这座大殿了,因为,舜帝的塑像就在这大厅内,门前的香炉也格外大。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7-3 11:13
回复 29# pszyyao # v  l4 e6 E9 U) ~
, g7 _! O6 R+ G# V# X! B
24#“道德之源”下方署名和时间无法看清,你的图无法再调出,不用说放大了。你记得署名和时间吗?% @& c9 Y4 \, K% T) v

* n: `& p. N+ I7 _  J* g: o6 Z
& J4 f- I1 b/ ?6 ^- j% y1 C

! s, u  p3 X! ]9 V* ^! h4 B& l我把原照处理一下重新发上来,能放大看清匾额下边的落款是:“全国首届舜文化与中华道德文明研讨会于湖南永州赠”——其中的“”、“”、“”还是现在的简化字,其它用的繁体字(我感觉这种“繁简搭配”,有点不伦不类)。
7 G. N3 k5 W1 t1 s" h时间后边的四个字,我也看不懂是什么字。
( m$ l! ?% @, m% Q- ]& y+ u& _$ ]) c3 ]2 D/ }
3 D8 T! e/ w8 X
7 S. P: Q; V$ }( O( A, `5 Q# J/ O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7-3 11:14
回复 30# 卧龙姚建中
* u: A4 r% d5 `7 i! X5 K% J7 w# L
4 {  V& M& r6 s. m: Q3 d
    还有:你记得24#“道德之源”下方署名和时间吗?$ s$ o, y. j9 G1 h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7-3 11:56
回复  pszyyao ' I9 |; L) S) @: e0 `
1 w/ S9 ~9 X5 G3 q4 g) w9 I
钟尧教授,您在讨论送匾一事时,几次提到冬瓜豆腐,请问冬瓜豆腐指的是什么呀?% X8 Z8 Q$ @  K3 @
姚绍明 发表于 2013-7-2 19:28

$ l+ n- z+ I) W) O/ A" ?冬瓜和豆腐分开都是菜,连在一起就不一样了。3 R! @8 E# k. z/ Z
  冬瓜豆腐, o: b7 N9 j* g
【名称】冬瓜豆腐
, F! f; p; r9 x9 {7 l. @【拼音】dung1 gwaa1 dau6 fu6
$ Y# [2 G: a2 C3 L4 S/ N, @4 g; @【解释】突遇不测,通常是指突发的、致命的事件(比如突如其来的天灾,或者是人祸,总之是让人死于非命的事件)
1 {' c5 D, h' J- z【典故】旧时办完丧事,按例会设有答谢亲友的的素席,其中少不了冬瓜、豆腐等素菜。后来人们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还有就是鬼节的时候会用冬瓜豆腐给鬼吃,后来也演变了。  J# \1 X  L4 k% x1 [
“冬瓜”体大结实,代表强硬,“豆腐”体少孱弱,代表柔软,但两者摔在地上一样会支离破碎,失去本性。“冬瓜”、“豆腐”分别象征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事物,当遭遇厄运时同样会成为不幸的产物。因此,当前景出现迷惘不测时,总会说“如果有乜冬瓜豆腐,我都唔知点算”(如果有什么三长两短,我都不知怎么办了!),多少有点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色彩!
1 h8 T& ~9 P1 {0 V$ v( F) i7 W【同、近义词】三长两短、旦夕祸福. T, P# O7 a! N8 A2 e7 Y% e9 k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7-3 12:08
回复  卧龙姚建中
; H$ X' O9 U" d2 a2 I: |# P+ V) N- Q2 a
- o) d: F" Z0 i: F# ^  ]6 ^! \
    还有:你记得24#“道德之源”下方署名和时间吗?
7 z$ {; r1 g, G! B0 U9 p4 Zpszyyao 发表于 2013-7-3 11:14

+ ?4 Q2 f, d! m6 S
& f: A  ~1 s; A, I
( S# U5 L( p. [“道德之源”匾额下边落款是:“全国首届舜文化与中华道德文明研讨会于湖南永州赠”' ?8 K6 t/ U6 K+ ~' r
时间是:“公元二00三年十一月”,后边四个字我看不懂。
* h. o2 ]# R  y. b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7-3 12:12
回复 32# pszyyao ! ]$ }% ^' a1 ]+ b) _% ]; N; k

9 T- X7 w5 c* E0 U
; f) y/ A2 b0 D请钟尧老用鼠标点击31#图片,就能放大看。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7-3 12:25
回复 24# 卧龙姚建中
2 N* m( l; `+ g3 {; P' P! n$ j; X' f1 M" ^
3 D" R; K' i' G: i" T5 n
    依据建中宗亲的介绍,舜帝陵的门殿题字:舜帝陵。第一进    午门  ;第二进 过殿 道德之源;第三进 大殿 没有匾额。前面的题词字数最多是四个字,如果我们在大殿上写上十四个字,那么匾额应该制作多大尺寸的?如果匾额同前面的一样尺寸,那么字就必然要小,在远处看就看不清楚了,如果匾额尺寸加大,那么同大殿的整体外观又不协调,不知应当怎么处理?或许我理解错了,咱们姚家的匾额不是挂在大殿上的。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7-3 12:35
回复  卧龙姚建中 $ H: Z6 b, z1 j5 X( t. J; P$ {5 `$ M
+ x1 A# T: Y. ]- M* X/ z% B
! D5 ~' j0 j" |3 q4 W9 E$ v/ i
    依据建中宗亲的介绍,舜帝陵的门殿题字:舜帝陵。第一进    午门  ;第二进 过 ...+ E8 m7 U. o6 G, j1 Y4 L
姚绍明 发表于 2013-7-3 12:25
: H( _8 X5 f' ^5 |9 c8 O* Y  J

$ m! n. K  v; R6 {& D匾额的尺寸,道信老的帖子上已经说了,您再看看。. _) _1 o" l. x  @! u

8 M6 j% e7 Z3 l, G+ r( s" u; x匾额上的题字,有大有小;题头和落款是小字,中间的是大字。主次分明。
" x& g1 [' t5 ~
( [+ H4 Q  l7 h- l# v
) }$ x$ r! n0 r+ l( D
您这种顾虑根本没必要的,呵呵:lol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7-3 12:40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3-7-3 12:42 编辑
5 C0 s3 @+ W1 y1 r7 f7 n
回复  卧龙姚建中 ) w7 w# s2 z" S5 z) }3 }. s" B

  ^5 h3 G8 e7 W8 ?, @  _) r% a: B" E; ~. N$ R/ R, N
    依据建中宗亲的介绍,舜帝陵的门殿题字:舜帝陵。第一进    午门  ;第二进 过 ...! t  ?; U0 q$ q
姚绍明 发表于 2013-7-3 12:25

; f3 X& S7 o; u5 R8 Z$ K* j) R) n; p* i% v* Q0 x

1 D$ U+ H3 R1 p$ J% ?即便按照钟尧老的方案写,匾额中间也只有七个字:“天下明德自舜始”。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7-3 13:31
回复 35# 卧龙姚建中
. O7 ?  J7 X' a- s
* \! f9 w/ I6 ~( L: l0 [# p$ t: b9 u4 R
    谢谢。放大看了。
9 k4 E! P% c, ?' D  f3 ?4 }2 K   后边四个字可能是署名,是不是姓“方”,中是似有“逸”,不懂最后的什么字。
; @& i. V/ D0 o1 v9 q
. n6 O1 d  Y2 q$ y: n   包括九嶷舜帝陵和湖南舜文化研究会等就是“全国首届舜文化与中华道德文明研讨会”的,难怪占有这么好的位置。
  z9 Q. T- `2 `6 O. ~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7-3 13:42
回复  卧龙姚建中
. e& q  Y+ U, q6 a* M# \* W! [" o! ^( l" N! o# d
2 W3 \) f6 {. k: \) E" t
    谢谢。放大看了。# r/ }  G. m4 T9 A! }
   后边四个字可能是署名,是不是姓“方”,中是似有“逸” ...
7 [- R& X0 d8 Q& V9 npszyyao 发表于 2013-7-3 13:31

2 `7 E, f4 n/ L2 |7 p( e, |8 x
  p/ R/ }# V/ t" m3 `8 |  `钟尧老客气了。
/ d' s5 L! Y4 T& N. `+ f2 t6 d这个位置是过殿的门首,不是大殿门首。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3-7-3 13:56
回复 34# 卧龙姚建中 ( M9 U4 Q- T9 v0 m! J7 q- E

! `, C8 f2 g" z# v8 J& I, l+ c1 E9 p# L
    后面几个字是xxx书.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7-3 14:02
回复 37# 卧龙姚建中 7 B/ P8 \& R6 l, i1 O4 N
% o# t1 p6 i# K, ^  y

" j$ L8 F1 l9 k, J! I1 _& X    原来是这样!确实是多虑了》
作者: 姚道信    时间: 2013-7-4 11:13

刚才舜帝陵陵园管理处的处长给我来电话,牌匾的位置已确定是在舜帝陵的第二道门的正门上方,此处巳有一块匾牌是是世界舜裔联谊总会会长陈**(我忘了名字)题的,此牌匾之上正好还有一空位,我们的将悬掛在此牌匾之上,这一方案是舜帝陵陵园管理处经过了上报宁远县丶永州市丶湖南省三级领导硑究审批了的,请大家不再就匾牌位置说什么了,另外匾牌的内容我也报告了相关各领导,我们世姚联姚澤嘉主席另拟了四个字:“德凙中华”, 但舜帝陵陵园管理处领导说陵园内陈姓已立了一块是“德凙华厦”,似嫌内容有所雷同,姚澤嘉主席正在考虑用什么字,请大家稍安毋躁,静候吧,当然,有好的建议还欢迎说出来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7-4 11:27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7-4 11:30 编辑 9 F7 Q- S& b" O2 h* C
; C9 q$ u4 u/ C# g/ L9 `& }, Z7 B
回复 43# 姚道信 4 }$ ^: P% F% u. ]6 w3 H

' D+ ^* x0 I; z+ |7 T3 x( C% \" Q1 B; L+ |3 Q5 q6 L
    道信老,四字匾是比较传统大方的。您看:; D7 u8 b* B* |- a6 U' S( q& g
/ D# ~! X4 }& n7 H9 y
; e6 a/ _. X' q7 `+ E; p: z
+ K7 y% R8 A9 C" Q; p; |- F! F1 D

8 a% x$ T3 i  @
( x9 G5 P9 _# ~, [               舜  德  流  长
+ q/ b8 @, G9 K+ B2 f" P8 e* u! t
; z+ u# d: Z- M9 U! ^! L
0 X6 U) _7 ^% b( U' w, R8 e0 x ' }/ K! m3 D3 k& W; h& M
                                                            $ c8 F' _# l* W; J& Y% @  M

$ `  @2 y  c3 e; C9 P. e4 U1 [' O* s3 p 3 a9 d0 `& ~! _9 V
这四个字怎么样?题头和落款同大家的意思一样。# V0 r) `) X( O3 ~* @: [/ `

( @( X, p# p0 H* O, G$ I. o9 y6 W7 x" K8 ?* ?( c2 ]

3 d8 r2 u2 M; O% H, n5 ~/ F' x" N7 S! b
: Y2 _- m1 c1 n' p
   
作者: 姚道信    时间: 2013-7-4 11:59
回复44楼:道信老,四字匾是比较传统大方的。2 I5 ^1 U: m4 l

4 r( [+ D8 k9 u
我一定将您的意见向会长副会长们反映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