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都江堰探访抗日老兵姚飞 [打印本页]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18 19:32
标题: 都江堰探访抗日老兵姚飞
来源;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530880&PostID=44745488都江堰探访抗日老兵姚飞   2012-07-29 22:23 星期日   l) N+ l. P" f) B+ g3 G
  姚飞(曾用名:姚莹)出生年月:1920年3月5日(农历), Q  u  d2 P! v/ N
  文化程度:川大化学系现 住 址: 四川省都江堰市" [6 \$ Y( h+ r( C, K7 @4 \3 a
  参军时间:1940年黄埔军校18期成都本校,已查到在黄埔18期的名单。
! H+ D1 e! K4 f& A% z: @! o  原属部队:空军机械学,后调到荣誉二师91团2营6连(51军40师91团,手印墙上部队番号)(老人对43年到滇西部队番号有混淆,参加滇西高黎贡山脚下的战斗,应该是荣二师,戴坚也曾经在滇西战役中任荣二师师长,已再次访问核对,老人记起是荣二师), O) N# @) D# k1 e  H
  长官姓名:师长-戴坚 参加战斗:高黎贡山脚下攻打高黎贡山一个月,所在连队(姚为代理连长)抓获4名日本兵。/ n. w2 ?/ Q5 [2 X+ |2 i+ L8 Z
  离退休单位:阿坝州计经委 家庭情况:老伴健在,儿女健在,以四世同堂。  W  v, I9 N0 d3 R9 r3 ~0 S+ z& C
  今天,群友叶大同、王素均、龙飞、杨红雷前往都江堰市探访老兵姚飞老人。老人不要我们走,流泪啊!真揪心感人。
& O' Y" s# G9 i% I& `+ l: K1 s; R6 H  武侯区猫爷(709420119) 21:16:58& E: [) W) m) L0 h1 V1 N9 W, i
  我都感动了
/ D5 N; \! G8 w/ E9 }$ m* D5 K8 z4 v  成都杨红雷(326289825) 21:17:41
0 [+ e& [  e2 t0 b0 t( w8 ~5 D  & q4 w/ a' q% \) G
  成都 葉大同(860127246) 21:18:038 t. U2 B8 T* I( F+ p+ F
  , X8 Q! b( I' d, U% k
  上国军帽儿的8 l+ [- E- A" J
  . i2 _3 p; E" C+ `; N# M  Z
  王素均(286798359) 21:18:46
% J. v5 ?2 C3 r* l8 x  是的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非常感人
5 d/ x# a* p8 `9 d4 }2 C4 P  成都杨红雷(326289825) 21:19:27
! r5 k& {4 _7 U; U  慢慢来嘛,搞不赢,网友又在找我。
1 d7 p4 m; s! h+ O  成都 葉大同(860127246) 21:20:06) W% {! j/ Q0 A- v5 w) P+ R! f
  
1 m0 T7 Y1 B! _  感人肺腑1 R2 K8 _7 l4 D- R: M
  武侯区猫爷(709420119) 21:20:22
1 m* C# N7 U; T- M7 d9 `; J( R  希望有一天大家都一起出动,人多点: H4 u: g0 y, p1 V3 R* }3 `2 k" R
  成都 葉大同(860127246) 21:20:53
+ F' w% o8 b  u7 G( A6 \0 z0 O  对
8 y# ?5 Q8 l. H4 v  成都杨红雷(326289825) 21:21:27& @; L: {3 T; m* h# I; |% B6 A9 W
  这个周末到大面铺探访老兵,希望多去一些群友。
* B; X7 D  V& L0 j. w8 Y  成都杨红雷(326289825) 21:22:28+ O6 B4 A( \& E; l# w
  / u! \% t9 H6 Y* E6 b8 J& E
  成都 葉大同(860127246) 21:22:56+ p. f, M8 n7 y3 T
  我手伸得好長……
) F+ ^! p6 S" @5 x4 }8 ?  
/ a, u: n# W* E/ C  王素均(286798359) 21:23:14
; m6 ?: t  T4 @6 K  我觉得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去关心这些为我们流血奋战的将士们做一点该做的事吧  j$ j1 \" Q4 C0 d& A
  武侯区猫爷(709420119) 21:23:18
8 Z- P7 K$ f, I) z, j  最近周末有点难,我就刚好这个周末在2 A; L4 Q4 O( t" E4 a4 S+ K
  成都 葉大同(860127246) 21:23:20* Y% k: r, N' A* H$ n5 c
  對呀對呀
0 v  N' [: ^, j, G/ x/ H% ~# V6 f6 a  成都杨红雷(326289825) 21:23:48
5 D4 {% m5 ?6 x  周六也可以,关键是响应的人
+ s/ \  T$ q, v2 E& M  成都 葉大同(860127246) 21:24:59+ P7 ~! U( [' d$ e, c
  对6 p# m& X! H0 J
  成都杨红雷(326289825) 21:26:078 ^- b+ V2 }, {" n! l, Q( U7 z
  
; z% Z4 t# a( X2 Q4 e$ c  成都杨红雷(326289825) 21:27:35: J7 Z7 m6 |9 @/ J2 d4 b
  ( Q3 Q! c1 D9 b3 y+ g( z) v
  成都杨红雷(326289825) 21:29:01
0 R6 K" S  E" o: d' E" o* k  
& J8 W' J7 H/ U6 X4 `) \2 J8 d- p  
& }7 u, x8 F3 h. y  成都杨红雷(326289825) 21:30:24+ l  H4 ]( o9 u7 j& [
  9 K* v$ L0 o" t. U" Y9 V. k
  
% }0 D9 d; k  a" H  一口气发出来这么几张,要得不?
0 L% V" {' v, w$ t  武侯区猫爷(709420119) 21:32:12
( P1 {0 x9 w! Z: a% P  敬礼
: _& Y- @) P0 x) T6 w  成都杨红雷(326289825) 21:33:21# q4 s  I5 y( s& l9 _  _  ?5 X, Q
  老人当着我们的面,哭了,姚老把我们当成儿女,希望我们随时去玩、去摆龙门阵。
; ~6 g7 h7 }3 [8 c; n: Z  成都杨红雷(326289825) 21:36:59% H) p) ]8 ]# @% B
  老人几次梗咽的泪水、话语真的让我们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这些应该国家做的事情,我们志愿者来做,做得很差劲,但是老人却非常感谢我们,我们惭愧啊!只有努力去做的更好。, e  _/ `4 ^9 y" q# P  Y! {" }5 T
  廣東 龍飛(27299212) 21:39:08, O0 A# N' H) x5 E
  大家加油
# |7 j7 h" [- h  成都杨红雷(326289825) 21:39:21
; v) m5 Q) o+ T7 m. v- f& u) `- \  弱弱的心意能够给老人身体健康添加一些养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
8 d1 Y2 p( G( B8 P3 \% K1 l- ]' L  老人今年93岁了,断断续续讲述了当年在腾冲附近和日本鬼子战斗队伍在森林里相遇展开遭遇战的情况,那一次战斗,老人率领的先锋连(老人时代理连长)在和日本军队的遭遇战中取得绝对胜利,抓获了4名俘虏。四个俘虏的处理不当,让老人受到很大委屈,最后由此离开部队,重新回到川大学习(化学系)。老人激动得缓慢声音把我们带到那个战火纷飞的铁血年月。。。。。。$ U) P. U; y/ ]5 I
  抓到日本4名俘虏后,为了弄清日俘虏是哪里人?弄清有多少敌人在前方?敌人在此有什么意图?都需要姚老这个略懂英文、日文的最高指挥官去审问,审问地点就在抓获俘虏的地点。用英语和日语反复审问俘虏是哪国人?俘虏不说。当时日本军队构成人员也比较复杂、朝鲜人、韩国人、台湾人、东南亚几个国家的人都有。狡猾的俘虏整死不说,姚老认为军情紧急,还是耐着性质高声吼着英文、日文询问俘虏是哪国人。结果旁边的战士看着顽固不化的俘虏不但不说话,还对着他们尊敬的姚长官露出仇视的目光,战士生气的朝着俘虏面前的地下开了枪,一梭子子弹扫在俘虏面前的地上,凑巧的是有一粒子弹形成跳弹,弹起来伤到了一个俘虏的大腿。意外的事发生了,却让死不开口的俘虏吓得心惊胆战,以为要被马上打死。赶紧交代他们是日本人,结果姚老吧这些俘虏情况摸清楚后,觉得事情重大,不是他一个代理连长能够处理的。安排士兵把俘虏送到上级机关,结果俘虏向上级控告,说姚老指使士兵准备枪杀俘虏,违反国际有关善待俘虏的条约。上级要求彻查,姚老被调查,姚老反复讲述了当时情况,为了保护日本俘虏控告的那个开枪的士兵。姚老用了李代桃僵之计,对上级领导说那个在俘虏面前朝地下开枪的士兵确有其人,可惜在送俘虏的第二天和另外一只日本部队遭遇战中壮烈牺牲了,姓名、尸体都有。上级觉得这件事情不好办,一直要姚老反省,交出开枪士兵。结果姚老觉得这样袒护日本兵的上级简直让他如坐针毡,干脆找了一个理由退伍回川大继续读书。+ q) I  P# `+ ]3 v1 h. l6 W6 a
1 }9 f8 W/ ?: v0 w3 W2 S
6 a/ c; o6 z) Q4 @9 g5 q9 Y# g4 D$ W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18 19:3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18 19:46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6-18 21:07 编辑 " F+ ]! B: F1 L" w

/ P; m3 K" w+ N, c- t1 K ( b, R* ], E$ `0 i# e2 V
姓  名:  姚飞(曾用名:姚莹)# f  ?4 l) E3 K6 r3 X+ B- x
出生年月:1920年3月5日(农历)/ W7 y8 p, j, ^! q, I
年  龄:  91岁$ m# L* h9 X% x+ ~3 y' v
籍  贯:  四川蓬安
2 b- ^- I, M- T/ Z/ ^! ?4 n6 O文化程度:川大化学系
. q! Y9 q- D# F0 t8 v$ L* M参军时间:1940年(黄埔军校18期成都本校,已查到在黄埔18期的名单:姚  莹〈别号〉飞〈年龄〉21岁〈籍贯〉四川蓬安( s. U. F5 T) }5 j( t% D: T  F& t
原属部队:空军机械学,后调到荣二师91团2营6连(53军40师91团,手印墙上部队番号)(老人对43年到滇西部队番号有混淆,参加滇西高黎贡山脚下的战斗,应该是荣二师,戴坚也曾经在滇西战役中任荣二师师长,已再次访问核对,老人记起是荣二师)
- |. i5 d8 K( N/ S) ?& X9 t. g长官姓名:师长-戴坚. a6 q5 V+ U/ T  C" t* G
参加战斗:高黎贡山脚下攻打高黎贡山一个月

+ a# n- R7 \$ h9 e6 i0 ~% s
4 ^' }& n% x# @( j( r   

个人简历:

    姚飞:1920年出生,1938-1939年就读川大化学系,1940年考入黄埔18在成都草堂寺入伍,就读于成都北较场,19433月毕业分配到空军机械学校,学校地址在成都倒桑树街,任区队长。

    因美国教官在教学中用英语辱骂中国学员“下等动物”,姚飞不依,让其道歉。教官不道歉,姚飞拔出腰间手枪威胁美国教官。此事闹到上面,认为姚飞得罪了美国人,为了平息此事件,上级将姚飞调离空军机械学校,到409126连任副连长。记得40师师长戴坚

    姚飞老人自述:调到40师后从成都坐汽车出发到云南。过怒江乘坐的是小木船,是在一个老街的渡口过的河。曾经住过保山,在高黎贡山脚下打仗打了近一个月,没有翻高黎贡山。曾经在渡过怒江三天后,作为先头侦察连队,逮到四个日本人,就在战地审问。审问过程中,问你日本人的话,日本人不回答,旁边一个中士就开枪打日本人脚下的土地,伤及日本人。上面知道后,不仅不认为我们抓到日本人有功,反而以私设公堂,拷问俘虏为名,没有升我的职。

    在龙陵得知日本投降,是89日晚上约10点钟,团部里的广播听到后传达下来的,说是日本天皇要投降了。

    抗战胜利后,在龙陵开小差。因为是黄埔生,凭着黄埔同学的关系,一路搭车回到成都。回成都后继续完成学业,1949年夏天毕业,分到(川大附中,现在的12中教书)。后来三反五反被劳改7年(劳改原因:参加过国民党部队),劳改地点在阿坝州龙日坝。劳改出来后在劳改队就业。80年代找到有关部门,因为有一技之长,在阿坝州计经委下属单位工作。


, C4 c: {. y" t( x7 _& `
2 C  T6 _6 n4 c% O6 {
. ]5 i0 ]" Q  e; u5 j6 x
原来姚飞老就是地震前我见过的这位;512后搬到奎光路去了;从此失去联系,我得叫他爷爷辈;蓬安下河街人士;姚家大湾的祖籍地;原来在同一个小区;去过他家一次;经他小区老乡介绍我是蓬安人后,是他找到我的,我才得以知道他.地震后他托人带过信来;当时地震后不久;把他名片不知道放在那里了.我原来只晓得他叫姚飞;可不知道是抗战老兵;明天问问看.
; }! |  _! q) m' q
,
: T2 _5 d2 V5 g4 o' Y$ o3 Y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18 20:14
远征军老兵相聚忆飞越驼峰:70多人抱团取暖
8 G& k) d* c$ N4 y7 L- L
2012-09-19 08:01:00  来源:华西都市报

打印文章发送给好友' L0 [, S3 @& t
0
& O  ^; f# B8 C: Z/ X* g: L- F

# ?1 E9 U* Q( v
[提要]  ▲9月18日,都江堰光亚学校,驼峰航线飞行员古蒂尔(右)和中国抗战老兵一见如故。张仲安坐上驼峰航线的飞机后,非常兴奋,但被告知要做好随时跳伞的准备,大家这才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 曾坐过驼峰飞机的远征军老兵张仲安,对驼峰航线飞行员甚是感激。' P( S: M1 k  r# V8 _/ @4 v+ F

, M. |! f" j4 s$ H. |
  ▲9月18日,都江堰光亚学校,驼峰航线飞行员古蒂尔(右)和中国抗战老兵一见如故。

驼峰航线飞行员陈文宽(左)和抗战老兵紧握双手。


/ k6 c6 V3 [: w% w" [/ Y3 v  “驼峰航线飞行员重返四川”后续
/ G2 y$ s1 v4 ]' }, D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悦肖翔见习记者王昕裴摄影吴小川
9 J) U5 }( u" n% t* N" g  追忆
' I; J' K9 a" ~: w  张仲安坐上驼峰航线的飞机后,非常兴奋,但被告知要做好随时跳伞的准备,大家这才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
) @/ F3 b$ Y+ G1 R  C* _  还愿
) j" N$ c8 D, h9 \, B( j* V  南茜说,这次来成都,能够找到父亲当年驾机降落的地方,而且还找到了亲眼目睹的见证者,也了却了他们一家的心愿0 E+ h' e1 O0 y' B4 y4 e
  9月16日,阔别四川60多年,抗战时期驼峰航线的飞行员――98岁的古蒂尔和99岁的陈文宽重返故地。昨日,这两名抗战时期驼峰航线中国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和其他飞越驼峰航线飞行员的后代及亲属来到都江堰光亚学校,与5名抗战老兵一起回忆了当年那段难以忘怀的往事。
9 }+ [1 X7 e- W  曾坐过驼峰飞机的远征军老兵张仲安,对驼峰航线飞行员甚是感激。8 t# l% t2 H+ ^; X3 K9 X  r; a+ K
  老兵相见5 I+ [5 C8 I- A6 s* G
  我们曾在一起战斗
  l+ Z! g! Z3 o0 h  昨日上午10点过,一辆大巴缓缓驶进都江堰光亚学校。99岁的陈文宽和98岁的古蒂尔从车上下来,看到几名抗战老兵后,热情地上前与他们紧握双手,一直不肯放开。
6 P1 ?% k+ z  _" y: I# C; X  尽管彼此互不相识,交流需要通过翻译,但几位老人就像遇到了故人一样。陈文宽坚持不坐轮椅,和抗战老兵一起缓慢行走在学校的小路3 U& V' j# _3 D
  初次乘机
; u. p" ?, i$ _. J9 m5 u7 ]  70多人抱团取暖6 H$ P. s. X4 X1 m1 z8 T& i
  “当时我就坐他们的飞机到的印度。”今年87岁的张仲安,见到驼峰飞行员非常激动。他握着陈文宽的双手,不断地说着“Thank you”。
1 r: T8 I/ t  k7 s  1943年,18岁的张仲安参加了中国远征军。为学习美国先进的武器技术,必须坐飞机到印度。当时,张仲安坐的正是驼峰航线的飞机。他回忆说,他们坐的是运输机,第一次见到飞机,也是第一次乘坐,当时非常兴奋。但坐上飞机以后,被上。古蒂尔更是对几名老兵充满了好奇,拉着翻译,不停地询问抗战老兵的故事、年龄等。4 Z' W) I) N- j4 h
  94岁的姚飞说,1944年他参与了在云南攻打腾冲的那一战。当时他率领先锋连在和日军的遭遇战中取得胜利,并抓获了4名俘虏。姚飞说,那一仗打得很艰苦,一直持续了30多天才结束。' t$ p$ M) s" \- L" h- B3 k) m4 e
  “你们真的很了不起。”听老人讲到这里,古蒂尔竖起大拇指说,虽然他是飞行员,抗战老兵是陆军,但他们都曾在云南战斗过,就算并不认识,但见到这些抗战老兵,感觉就像战友,特别亲切。他说,他很尊敬这些抗战老兵。告知要做好随时跳伞的准备,大家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
; d3 t1 x) B( E* V. g  张仲安说,他们70多个人坐在机舱里,没有保暖设备。由于驼峰航线地处高原地区,空气稀薄,飞行过程中异常寒冷,他们冷得发抖,大家抱成一团取暖。当飞机上升至7000多米后,他就昏睡了过去,战友中甚至有人休克。直到飞机高度下降,他才醒过来。3个小时后,飞机安全抵达印度汀江。
0 l. U! k5 Q0 a6 j1 H: j2 |. r+ ]  张仲安说,很难想象,飞行员们是怎样克服这些艰险,将他们安全送到印度的。这么多年来,他对驼峰飞行员一直心存感激。8 V( B* C' r; U; `5 g1 J/ q
  遗憾的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当时乘坐的那架飞机的飞行员是谁。! \, e+ P8 {/ I% C
  来自异国的礼物:
* U. T1 B% A: f  80年前默片送老兵. P9 \0 r6 v6 i
  前日,驼峰航线飞行员艾利森的女儿南茜委托本报,希望能联系上当年目睹成都首架民航飞机降落的吴星耀老人。( k; `9 t9 f6 y. E! @) U. r4 r
  昨日,本报发起寻找行动后,吴星耀老人给记者打来电话:“我很想和他们联系,毕竟亲历过这些事情的人已经不多了。”他在9岁时,曾亲眼目睹中航飞机首次降落在东较场。几年后,成都就遭日军飞机轰炸,他被迫跟随家人迁到自贡避难。
- k" L8 m5 W4 O  o  吴星耀说,自己小时候对飞机的最初印象,就是当时美国人驾机到成都,总是万人空巷,附近老百姓都赶来看热闹;而日本人的飞机刚出现在上空,老百姓都赶着出门避难。虽然离开成都几十年,今年已88岁了,但他一直希望弄清楚,这些美国人的飞机是从什么地方飞来的。% r3 ]- ]/ I6 ?1 W4 C
  当记者把找到吴星耀老人的消息告诉南茜后,她很高兴,记下了吴星耀的地址。但因为两位老人语言不通,南茜决定等翻译空闲时,再给吴星耀打电话。; N  u. u6 E7 _0 O* D! m
  南茜说,她有一份礼物要送给吴星耀。这份礼物是她的父亲艾利森在上世纪30年代拍摄的默片。在这部电影中,记录着艾利森和他的中航同事们在中国开辟的每一条民航航线。2 C7 u/ J1 L& T% O. y
  昨日采访结束时,南茜说:“我希望这部影片能让他(吴星耀)了解中航飞机到成都的过程,了却他多年的心愿。而这次来成都,能够找到父亲当年驾机降落的地方,而且还找到了亲眼目睹的见证者,也了却了我们一家长久以来的心愿。”
; V. c) @8 }7 p. ~' i5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18 20:18
老兵姚飞的心愿0 U3 {( T0 U7 A+ m+ V5 c; W

3 m0 v1 m& w6 ?( C. r6 ]0 v- S+ m7 F. q
远征军荣二师老兵姚飞心愿是到四川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参观,寻找他在手印墙上的手印,还有寻访当年空军机械学校在成都的旧址,再看看武侯祠。老兵姚飞现在住在都江堰市,到建川来回也就是200多公里,可这个心愿,老人几年前就有了,原来是黄埔同学会说带老兵们去,后来发了50元钱让老兵自己去。姚老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也就没有自己去。老人现年91岁,现在腿脚不利索,不能走稍微长一点的路,需要轮椅帮助出行。' V. ^+ M3 Z- Z- z+ B: `8 L. C
    在一切落实好以后,老兵姚飞开始了他的心愿之旅。" R# C. Q( m5 a3 _3 O
   天气阴沉了好几天,我们去都江堰接姚老是2号,周五,老天睁眼,天气晴朗了,暖暖的太阳出来,天上还有淡淡的蓝天。一切都那么的美好,姚老一路与我们聊得很愉快,轻轻松松到了建川博物馆。另外一路志愿者们隔了一会也到了。  q. n* v% ?% H  ~2 i9 m
   两路志愿者汇合后,我们用轮椅推着姚老最先到老兵手印广场,在手印墙上很快找到姚老的手印。阳光照映下,姚老的手印清晰印在玻璃墙上。正好一群小学生也到达手印广场,当他们知道姚老就是当年的老兵,手印墙上还留有手印,小学生们围着姚老拍照合影,用手中的笔在本子上记下姚老的名字。接着去了壮士广场,昔日的壮士坐在轮椅上,在中国壮士广场前留影。在壮士广场里,姚老找到了他的老长官,中国空军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老人在经历了几十年荣辱之后,默默地向老长官行着注目礼。内心的波澜,只有他知道。
: |& G+ i) C2 F6 b1 |4 R% G' |   接近中午时分,我们赶紧陪老人去了馆外的郭鸡肉餐馆,志愿者小彭点了香喷喷的炖土鸡汤,还有凉拌鸡片,鸡块,还有雪白可口的豆花......,满满一桌子菜。姚老和老伴我们共8个人,大家很开心的陪着姚老午餐。5 L) C  w8 _9 |9 B/ R$ Q2 G
   午餐后去了手印墙后面的“抗日战争正面战场馆”,老人慢慢在馆内看着那些陈年旧物,往事一定在姚老脑海里放着电影。轮椅缓缓碾过正面战场馆的地面,历史在这里重现。老兵回忆着,回忆着流逝的岁月。参观完后,姚老在留言薄上写下“历史总是清晰!”签下黄埔军校18期姚飞的名字,在这里姚老对历史不用“清楚”二字,而用了“清晰”,这个昔日旧中国四川大学化学系的高材生,自有他的道理。这句“历史总是清晰!”,打着惊叹号,真的耐人寻味。个中体味,自己去品。
6 m; K1 N8 x5 h' k1 g" Q$ g0 P! n   今天的志愿者里,有一个是姚老四川大学化学系的校友,只是他们之间相隔了整整50年,1939年—1989年,历史真的那么巧吗?后生和前辈,相隔50年的校友,他们也是第一次见面,50年的光阴,真的似箭吗?2 e$ g6 j* D7 \4 P; a
   回到成都,我们带姚老去品尝了他记忆中老成都的“龙抄手”,人是物非,姚老说抄手、小吃的味道已经没有过去好吃。我们要的最好的小吃套餐,为的是让姚老多品尝一些老成都的小吃,找回那个年代的记忆。是夜,姚老和老伴住在与武侯祠一街之隔的小街上。第二天早上,姚老老伴蒋阿姨说:他们晚上睡得很好,因为住的地方一点都不吵,很清静。这么多年了,应该是他们第一次在外面住这么好的房间,这是他们应该享受的。那个颠倒黑白的岁月,蒋阿姨说姚老吃了很多苦,还说姚老很能吃苦。早餐后,姚老的校友,四川大学化学系89级1班老王,代表89级1班送了一辆轮椅给姚老,以后在都江堰,姚老要出去转转,有了轮椅就方便多了。
, V! Y0 b- S" z   第二天,我们陪姚老去了空军机械学校抗日战争时期在成都的旧址——倒桑树街,街名还在,路还在,一切都变得姚老认不出来了。姚老告诉我们,这里以前有200多亩土地属于空军机械学校,姚老当年是空军机械学校的区队长,管理学生的。在这所学校,姚老的人生从抗日的后方到了前线,这正是当年姚老从黄埔军校毕业的理想。不过理想的实现是起因一个美国人。一天一个美国上尉教官在教中国学生拆卸飞机部件时,要求学生反复拆装,一些学生拆装不到位,几次之后,这个教官用英语说到:“愚蠢的动物”。在一旁看学生拆卸的区队长姚飞听见了,姚飞很生气,用英语对这个美国教官说:让他道歉,美国教官不道歉。(这个美国教官没有想到姚区队长懂英语。几十年后,老人还能用英语对我们复述当年那些话。)姚飞不依,事情后来闹大了。为此空军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找姚飞谈话,为了平息此事件,姚飞调到当时戴坚师长管辖的荣二师,到了滇西抗日前线任连长。正好是实现了老人上前线杀敌的理想。( R- t3 O* T  P' |: s7 }& P2 p5 @
    在倒桑树这条小街上,姚老离开轮椅,自己行走,历史是沉重的,老兵姚飞的脚步是缓慢的,在这里,寻找着旧日的足迹。倒桑树,永远的倒桑树!你已经与老兵姚飞的人生命运不可分割。; ]! H5 U+ S9 r' c5 d
    车载着姚老来到武侯祠旁的锦里,游览了锦里之后去了武侯祠。我们从锦里的侧门进入武侯祠,姚老就问,那些文臣武将塑像在哪里?我告诉姚老,还在原来的地方。见过文臣武将,看过刘备诸葛亮,游过衣冠冢就到中午了。
) m0 \. m0 t0 V/ `   午饭后姚老的校友,四川大学化学系89级的晚辈老王和志愿者小叶送姚老回都江堰。再见老兵姚飞!
: u4 o8 r$ P! M, @+ e: }: J6 m% S6 A, u- W7 i

4 A# [) w( w+ V4 Y1 A6 R$ q/ ]! _& O( j" U' z$ Q9 x
; h6 ~/ F+ _; k/ n# s) F
$ n* |) s" K- U* g2 Q: K  v. i
" E9 Q4 v2 Y1 q4 p/ s

- D8 R: J; [* x
6 f  X/ u/ r% |  X, P1 b# Y4 N; n, j! G' m
结束语:
( u8 H' z! i8 j2 h完成老兵姚飞的心愿,是我们成都志愿者共同努力下实现的。+ N/ f" N* j& c4 X+ X/ O
所有费用是志愿者小彭和老王资助的,共计花费1358元,其中包含给姚老买的一部轮椅398元(老王资助)。都江堰接姚老到建川博物馆,然后回到成都住宿一夜,游览完武侯祠在送姚老回都江堰。所用车辆,由小彭和老王提供。9 J/ s$ Y# T* Y1 p2 w; w' D. u
另外老王在建川博物馆给姚老买了水壶,书籍和光盘做纪念。! y0 H+ C+ p8 w" X* g6 O$ a
- w& g5 `8 f! O, s/ I2 n8 @7 S
5 d& A0 R0 `5 c9 f0 M2 Q! A3 I
http://story.chengdu.cn/index.php?c=userblog&a=show&bid=12760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18 20:39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6-18 20:41 编辑
4 t) @1 v' G; u. o. Y' f. C5 B( ~5 G+ `8 B! Q$ r) ?
老兵与倒桑树街 (2011-11-21 15:34:46) 转载
( R0 f7 X; G% O; }& B
8 h) K* i  t' d$ p/ n& v' a3 M6 L
标签: 姚飞高黎贡山机械学校美国空军日本投降分类: 老兵不
5 k* ]0 }3 K2 i, R- f3 f9 P


, T+ d9 r8 `# E. q老兵姚飞曾经供职的空军机械学校大门

冬日午后,步出南门外,锦水河边,寻找旧时的倒桑树街,这是一条与中国空军历史有关联的老街。

我行走在树影斑驳的倒桑树街,街的一侧还残存着一排老房子,泥糊的墙壁上露出竹条编的笆子。60多年的岁月,这段位于二楼的老墙壁还在。这是1943年左右成都空军学校的旧址,这排房子是当年空军机械学校教员的宿舍。倒桑树街的空军机械学校已经不复存在,它的旧址上,是现在的雷剑宾馆,还有中航工业三六三医院,其他的就是市民的住宿小区。只有那排教员宿舍是改建过的老房子,楼下是各种小店。

在这条中国抗战历史上著名的小街上,我寻找抗战老兵姚飞的足迹。历史是沉重的

这是一段68年前尘封的历史。上个世纪40年代,老兵姚飞曾经成都南门外倒桑树街曾经的空军机械学校供职。一天学校来了美国空军人员参观,参观中美国空军人员对着中国学生用英语说了一句“低等动物”,正好被曾经读过四川大学化学系两年的姚飞听见了。姚飞懂英语。姚飞不依,要让这个美国空军人员道歉,并发生冲突,拔出腰间手枪威胁。此事被上级知道,认为姚飞得罪了美国人。为了平息此事,成都空军第三司令部有关部门,找姚飞谈话,安排调离空军机械学校,到戴坚师长所属部队荣二师任连长。

随后1943年9月到达滇西抗日前线,驻扎保山附近一段时间,再后来乘小木船过怒江,参加攻打高黎贡山的战斗。随部队在高黎贡山脚下打了近一个月,没有翻越高黎贡山。1945年8月9日晚在龙陵得知日本投降(注:1945年8月9日,日本政府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

日本投降后回到成都,继续完成四川大学化学系课程,于1949年毕业。毕业后在川大附中教书(现在的成都市12中学校)。政权更迭,新中国成立,在后来的岁月中,姚飞就不那么幸运了,成为了历史反革命,到阿坝州龙日坝劳改7年,7年后在劳改队就业。80年代因为不断找有关部门,后就职于阿坝州计经委有关部门。

岁月吞噬了老兵姚飞的青春,老人站在冬日残叶前的留影,缓慢离我而去的身影,让我除了叹息,还是叹息。有谁还记得他们?这群为民族,为国家奋斗献出青春热血和生命的老兵!

走了,老兵们渐行渐远……

民国时期空军机械学校教员宿舍的老墙,斑驳老墙泥糊的竹条已经露出。  X$ p8 _- t" c( g: d% u
2 V1 O6 N. j& y8 Z6 v* A8 d- \

空军机械学校旧址上的雷剑宾馆* @- ^+ `# e9 x+ s3 T
+ o: ^2 a; D8 e. \' s: ?3 T: E

# _5 J4 h- |3 }; t( _6 [8 q  n. q- v$ G5 H

民国时期空军机械学校教员宿舍,楼下已经经过改建成了小商铺。5 D: ^& S# C4 d2 Q: x( ]. i8 W; x
双击图片可看- e7 q# m1 \2 y* O+ w- Z
http://blog.sina.com.cn/woaiyingzhi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18 20:45
抗战老兵姚飞老人的眼泪  3 x5 O4 y7 ^; d' k6 S
2012-07-30 20:10 星期一
+ r  t6 y( m  k0 Z  u6 N. [
8 Z* m: [! ^/ S5 g$ f4 T  t
# ]+ u6 G: I3 d. d0 ]7 o0 I! K
4 v8 w& s/ Y: P' w; h* }- P$ v. p                       图片说明:左一,聘请的保姆,左二为姚飞老人老伴。
% {/ [/ Z* y- y  姚飞老人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一辈子经历了说不清楚的太多故事,年岁大了,叙述往事已经受到影响。老人看见我们志愿者去看他,真把志愿者当亲人对待,不喝他家里水不行,碰巧不吃他家里便饭不行,志愿者在他家里呆的越久,老人就越高兴。志愿者依依不舍终要离开了,老人潸然泪下,梗咽着希望志愿者多来多来。老人如今享受较高的退休工资,由于身体机能严重衰退,腿部功能受到严重损伤,走路必须要用拐杖,出门必须依靠推车了。
8 `. L  K- G1 t$ Q/ \+ W  叙述过去的抗日故事顿悟和停顿的时间越来越长,上面讲述的抓鬼子俘虏故事就是以前很少讲述出来的新鲜故事,老人更是讲出来心中埋藏很久的心事,以前根本不敢提及,提及就是掉脑袋的危险。就是无端坐牢多年,都把这些深深的埋在心底隐藏。因为对待日军俘虏的种种不公,愤而退伍重新回到学校读书这等惊天故事都是很少对人提及。老人今天给我们仔细讲述,那老人的话说是被我们感动,老人想不到根本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志愿者会对被埋没、歪曲的抗战历史感兴趣,特别是对抗日老兵会有重新的认可和尊重。老人激动因素就在于此,老人把志愿者当成亲人对待也在于此。) v  N# [( W. W- h
  老人这辈子也算桃李满天下,可惜很多学生把老师的知识接过去了,却把老人莫须有的罪恶记载了心底,由此没有和老师再有来往。老人笑着说,这不是学生的错,那个年代,哪个敢说真话?如果学生为我出头,丢了性命,我活着还有啥子意义?大家忍受着活到今天不容易啊!谢谢你们这些志愿者,想到我们这些没有用的老人。
% Z- `/ ]" c0 j  老人说到此处,流泪了,我们鼻子也酸酸的,无语相对。: M% A/ s0 P! e7 x
  我们之中的一个志愿者对老人说出了我们的心声:老人家,你们不是没有用,而是你们很有用。当年你们热血报名走上保家卫国的战场,去牺牲、去流血。想过有什么好处了吗?想过和日本鬼子拼命要留后路吗?没有。正因为有了你们的牺牲和奉献,才有我们的幸运的今天。国家应该感谢你们,由我们志愿者代表国家感谢抗日老兵绝对不正常,唯一正常的是我们志愿者来了,基本没有什么风险。6 e" h4 {- p% L) q5 ^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18 21:10
這兩天一直在陪姚老,前天在建川博物館,昨天在錦裡、武侯祠/ q5 u" b* e3 K2 c$ a
感覺姚老身體非常硬朗,除了走路需要扶之外,其他都很利索,記憶很清晰,思路很敏捷: ]+ j  Z- X- J" g
前天在建川博物館時,還出了點小插曲,建川博物館的館員讓姚老買票,我們據理力爭,後來找到建川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才得以免票,我們不是少這50塊錢的門票錢,而是這是作為一個抗戰軍官應有的一種權利,況且姚老的手印還在建川博物館的老兵廣場上呢!而且當時一個女性館員說了句話特別氣憤:“如果胡錦濤來建川博物館,我們是不是也要給他免票?”不提這種傷心的事了。總之姚老沒有受這種不愉快的情緒影響,反而是我們置身事外的人孟浪了。8 a: D" f: S" x* h9 L( C5 F
我們帶著姚老在老兵廣場找自己手印的時候,還遇到了一幫祖國未來的棟樑,鹽道街小學的小學生在老師的組織下來受愛國主義教育,我主動去跟他們老師講了姚老是抗日功臣,小孩子們都很佩服姚老,圍著姚老問了很多問題,有個小孩子還要看“打過鬼子”的“殺寇英雄”的手,呵呵,有這樣的後生仔,欣慰之極。
3 v; h& A' \# G1 Z我們帶著姚老去了“國民黨抗日軍隊館”。匾額是“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題的詞。我沒有進去。在外面等姚老出來。之後姚老有點累了。我們就自己去了“抗俘”“鄧公詞”“川軍抗戰館”。“中流砥柱”是堅決沒有去看的,呵呵。' c5 e( w2 B9 b, [( b- c
之後與姚老告別,回了成都。9 V: V0 I2 I0 f* }; P
第二天,也就是昨天,是在武侯祠和錦裡陪姚老遊玩,武侯祠特別有意義,因為姚老當年就在裏面駐紮過,武侯祠裏面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的碑文,據說是岳飛提的跋,姚老說他當時駐紮武侯祠的時候,就有,姚老的記性真不錯。我還給姚老帶來了三份禮物,呵呵,一副“中華民國軍階將領”的撲克牌,一枚“李宗仁贈黃紹雄之討X紀念章”,手機上專門下載的“國軍軍歌”,還有手機上下載的國軍照片,姚老看著特別親切,因為那都是他當年所服役的抗日的中流砥柱啊!呵呵!跟姚老在一起的時光是愉快的,感受到了人格的魅力。跟姚老在一起吃了午飯,姚老老當益壯,吃的雞湯抄手,吃得很香,呵呵。然後將姚老和姚老的老伴送回了都江堰的家。姚老還特意拿了《國家記憶》一書出來,跟我們交代,他有這本書,叫我們給馬姐說,不用送他這本書了,把這本書送給更多其他抗戰老兵。真的是一種人格的魅力。在姚老的書架上還看見有線裝的史記,佩服姚老!
2 u2 n9 ?( L% r! `4 i1 L- J
四川147姚飞(都江堰)(经济尚可,无需认捐)/ [" m" ]2 w* C) p/ o4 e$ f7 `9 K
http://www.ilaobi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87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19 09:12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6-19 09:13 编辑 / \$ p( t7 [0 s, {( L: B

! H+ E3 ?$ C' R2 ]* W; o# `我赠副对联;7 c4 [2 n& {  [

$ W  z+ K# Z& M/ P: L3 p飞文武扬7 P' D; s4 w, b) O

8 U  P2 W+ ^9 ?* P# G4 T舜脉姚氏川大学子德留桃李潇洒走一回
% a4 z* L$ @  O1 M% b6 M/ s) N抗战老兵保山奋战文革蒙冤功高中国梦' |: l! S) ~1 L' ?' d$ {# L/ G
                                     姚波于都江堰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6-19 11:18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6-19 11:19 编辑
8 c1 \( \. c( p; {- b4 C# q/ P3 h( g/ w  U8 o0 x' a" y
          谢谢波波宗亲带来的精彩报道,太感人了。人到老年才觉得亲情最重要,其他都是身外之物。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6-20 07:01
抗日老兵姚飞!. ~+ I4 E9 n8 _& S" Q9 o( u1 o
4 j7 w: l% I9 m. D
      姚老在留言薄上写下“历史总是清晰!”签下黄埔军校18期姚飞的名字,在这里姚老对历史不用“清楚”二字,而用了“清晰”,这个昔日旧中国四川大学化学系的高材生,自有他的道理。这句“历史总是清晰!”,打着惊叹号,真的耐人寻味。个中体味,自己去品。
( r" x0 r: m  n& x5 |: B
3 D! N: j/ b  N$ w( G, X$ T! L" q    中国官方亏待抗日老兵!好在有建川博物馆和志愿者之类,多少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