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解开灵源姚氏之谜 [打印本页]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8 11:30
标题: 解开灵源姚氏之谜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8 19:47 编辑 ! P! h! F1 A! ^1 J. Y3 D
& k! }+ c3 K# G; _! A! n" j3 Q 解开灵源姚氏之谜% F% h' P/ v) r+ Q
昨天,得到【江西出土墓志选编】,作者是江西考古所的陈柏泉先生,我打听到陈先生毕业于南开大学,是江西考古专家,原想当面向他请教,不想他已经乘鹤西归。所以,我在行文之前,以感恩之心,首先让我顿首表达对陈先生的敬意!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8 11:38
回复 1# 姚绍弦
-
SAM_3908.jpg
(128.82 KB, 下载次数: 354)
-
SAM_3909.jpg
(139.76 KB, 下载次数: 351)
-
SAM_3910.jpg
(145.07 KB, 下载次数: 383)
-
SAM_3911.jpg
(145.35 KB, 下载次数: 381)
-
SAM_3912.jpg
(130.67 KB, 下载次数: 355)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8 11:54
回复 2# 姚绍弦
9 c6 G$ Y# ~ `
* |+ N' O$ f! f1 Q8 ~. _. O& h! a; e3 U! w& @6 Q9 \+ F
我相信南昌,南垣,芳里谱系,三公后裔,以及所有关心,关注灵源姚氏的宗亲都会注意这个帖子,以前的一些争论,也都会画上一个句号。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8 12:25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8 20:34 编辑 5 P6 {: V2 M: O- @7 L2 u8 {, ], e
4 o/ k6 J: r, m
回复 3# 姚绍弦 & e/ e! E$ D1 D5 N* m
) Y+ f4 e8 }% Y8 L, [' @( l' t8 X2 [: Z! t) d
墓志铭的主人公就是南昌姚氏的第17世姚锡,【1121·1184】,请注意,宋朝时,汀州管辖到了现在的抚州和吉安,即临川和庐陵。姚锡曾经任吉水主簿,所以祖籍吉水的孝忠,江南等宗亲,一定会关注这个帖子。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6-8 12:33
回复 4# 姚绍弦 & g6 \! [ t) \
6 J2 J7 k9 b$ R& f( f5 W* r" s/ t8 C
墓志铭图片是你拍的吗?若是,你应赶快改进和提高拍摄水平。
. }3 L/ _" Z% E& W' l5 k+ B) n 有没有复印?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6-8 12:36
可喜可贺的新发现!:victory:
! i0 z4 W/ f, s+ Y% \' d2 F. @; b' h% s8 y6 N
学习绍弦宗亲的钻研精神!:handshake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8 12:46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8 20:34 编辑
8 Y6 v# E& C/ O7 N( x) L" p! a7 N2 b" Q
回复 4# 姚绍弦 8 B" @* d7 j) L& U3 t$ E* U
) {& d! L4 }+ Q( w L" x
# S: A2 x% h4 Y/ ~2 g% v+ E 可以看出,灵源这个地名从姚锡时代就有了,只会更早。所以,从那里出来的姚氏都可以说是灵源姚,而不是某些宗亲所说的只有一家灵源姚,南昌姚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离开灵源的姚氏,当时的小地名叫华溪,华溪就是灵源姚一部分。芳里是因为姚勉,衙里是因为姚文龙才有的地名,这都是后面的事情了,姚勉的出生地在灵源坑,就是现在的芳里村。以现在的局部小范围而说成是整个灵源的大范围,确实误导了许多不明就里的外地宗亲。南昌家谱记载灵源以山形水路分成左右灵源是正确的,这个不用再争论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6-8 12:48
回复 4# 姚绍弦 ) \: I* U& s# B) a) m/ l
9 e' ~% F& {( G# r2 P 江南是平远姚,从祖源来说,与南昌姚氏的第17世姚锡公无关。
9 C6 ^4 |3 i# n8 b6 g 平远姚始祖景清念一公,与我潮阳姚始祖宣教姚孚公,都是南宋末年(淳熙年?)分别到梅州和潮阳的,同属莆福韶溪派天明姚公的季房,可能是五服内或刚出五服的兄弟。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6-8 12:50
回复 3# 姚绍弦 8 S3 S0 P+ s# Q; `9 {- ?% e
" G6 s2 j% s: `- z; a7 r
V2 }5 a! J6 a; J6 g2 B( I; Q
绍弦兄,此志石现藏于宜丰县博物馆,您近水楼台先得月,能否将实物拍下来,供大家欣赏?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8 13:02
回复 5# pszyyao / b7 j3 k: @. ?! I& n/ c
9 |- z! a- _* a% _# Q1 u. g r
8 w, g& z; w9 S: ^1 T
确实,我的摄影水平太次,需要提高。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6-8 13:09
本帖最后由 姚绍明 于 2013-6-8 14:29 编辑
, A+ E& h# P- M, U" g
6 m4 e2 b+ h- U' Z* t7 P回复 9# 姚绍明
6 ^3 r8 @" J; l- B2 X' m0 B1 i2 Y- U8 @
4 U" h: {2 I' N8 L8 c( [9 J" ]
" I Q6 `0 J" |8 R6 O 由此墓志铭可以看出,锡公世居新昌灵源。墓志铭的作者是南宋人,他也猜测(或者说锡公家族也认为)灵源姚氏的远祖是思廉公,要早于姚勉很多年。文中也没有提到崇公以及尚忠公,南昌谱中姚振姚子玉是第十五世,,作为特奏状元,他的曾祖父是谁,他不可能不知道。假如是方里谱中记载的尚忠公,那么他的后代子孙就认为其远祖是姚崇,而不会推测到姚思廉身上去。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8 13:28
谢谢南昌姚;谢谢绍弦家门;
7 h( w6 ]" h! |. }解开灵源姚氏之迷还有很多问题待证实;我很难帮上忙;我很希望早日把迷底解开;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6-8 13:32
回复 10# 姚绍弦 & ?8 v) p8 ~& g! m6 Q
+ _' [& v, R4 g3 V! P8 t% i
: O' ^" N% W! |' p- H5 [# s9 Z 我讲得太直了。# |/ A0 s2 \3 I$ w8 p! P# K
我的相机主要用于拍资料,族谱,书,实物。我要求我自己要尽量拍得能看出来、拍全(完整)。——这是教训,有些东西,有时候,不可能再拍。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6-8 13:42
本帖最后由 姚绍明 于 2013-6-8 14:11 编辑 # X2 Y) u* @8 w) M
1 ~0 m& t! a' W+ s
回复 11# 姚绍明
$ a( z0 a/ ~# \2 h* b0 J) V
5 S' U; |3 u! F- ?( F2 q* N2 r
2 U) l, u( w4 t a7 a+ f) x 文中说,“五季乱,有官仓监者,始居灵源”。五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 这位五代时始居灵源的官员,文中没说他的姓氏及名讳,更没有说是灵源姚氏的始迁祖。文中说姚氏世居新昌,猜测迁来的原因及时间是思廉公被封丰城男后。请大家发表高见!
2 ^5 r- Z+ s& c& o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8 14:05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9 00:12 编辑 {* z! C' ?* P
* [# |& z' T5 z) B9 K; L8 K
回复 10# 姚绍弦
, o: t# P1 N4 ?& p2 e- y" [% a+ z& C; b3 x
X8 y/ }4 E( y 我早就说过,灵源姚是一家。三家的谱几百年几乎完全一致,个自修谱没有通好气的缘故,使现在看起来有了二本不同的家谱。我仔细研究了,都是为了争这个‘一门三状元’的缘故。修谱时拉到自己的名下,结果搞得后人疑惑了。" _* ~& ^. ?; E2 b2 }3 H
我现在就谱论谱。
( E# F5 Z. S4 A 首先,可以肯定,灵源姚与姚崇没有关系。( X% z; W R% P% v9 O) T% c
第二,作者是姚锡的同僚,肯定了姚锡的父亲和爷爷的名字。但是他没有研究姚锡的祖脉,是合符情理的。因此他没有肯定姚锡是姚思廉的直系后代。只是说了祖先是官仓监,避难来到灵源。与南昌等所有华溪谱系记载是吻合的,只是时间有出入。作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姚锡的祖宗一一罗列。墓志铭只是说了姚锡的生平事迹,符合惯例。
1 J7 U0 P, K# q7 [: [) p 第三,我要祝贺姚克保宗亲,你们的家谱记载祖先文德在武当做过监修。你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去武当?招来别的宗亲也说你们是姓唐改姓的,你们受委屈了。墓志铭说的好清楚,姚锡在武当任军节度推官,你们是姚锡的真正儿子,说你们不是的,恰恰是他们不是。但是,他们也姓姚啊,你们不能再生气了。
8 k4 V' J+ @1 ?8 S, ^& V 第四,我早就怀疑,南昌祖先铸公是三个儿子,而弟弟却有九个儿子?不理解。我当然希望是儿子越多越好。但是,怎么锡公的九个儿子除了老大是守克,别的怎么都会没有名字,都是以郎代替,现在知道了他们都不是。只是修谱时别的堂兄弟加上去的。
$ D5 f/ f0 Z' b& T+ k' X3 u 第五,作者说,姚锡的父亲是旦,祖父是振,所有的灵源家谱都是这样记载的。这里记载的曾祖父是‘礼’,而我们家谱是‘侃’。我认为可能这是拓字时候的错误。我判断是‘侃’不是‘礼’。因为繁体字的礼与侃相差甚远,‘侃’字风化后很容易被现代人看成是‘礼’,父亲和祖父都对。曾祖父有这点误差,没有谁会去计较这个瑕疵。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6-8 14:24
回复 12# 蓬安姚波 + T# A! y2 n4 d. S. ~
" q3 W/ `$ A) H7 P
; E; S |& i6 @ z m& P 姚波宗亲,你说“解开灵源姚氏之迷还有很多问题待证实;”能说都是什么问题吗?说出来大家可以讨论呀?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8 14:52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8 20:38 编辑 0 `: X" t7 p2 p3 r) x& l; [
. y7 [$ B/ M' Z2 t$ I9 i6 Y: g# R回复 15# 姚绍弦
* q: B: T- ~' Z1 u j. T/ F$ h6 i# d: e7 C" e
第六,已经说到‘侃’了。南昌,南垣及所有华溪谱包括修水,湖南平江,湖北姚家集,都记载‘侃’的父亲是‘穆’。芳里谱系记载成‘和’。‘和’‘穆’是亲兄弟。一门三状元从这里分了叉。从流传到贵州的谱系看,都是‘穆’体系‘下落不明’,而当地的‘和’体系居然将‘穆’体系视而不见。虽然,当地的一些没有文化的宗亲笑话南昌宗亲不姓姚。但是建钢老哥分明解释了,尚忠公墓前的二根柱子表达的是含义‘和’‘穆’。这个解释让南昌宗亲喜上了眉梢,还是建钢老哥明道理。至于,究竟‘和’‘穆。’孰大孰小,只要是兄弟,没有必要再去计较了。从这里开始我们都是姓姚。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8 15:07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8 20:39 编辑 9 a7 o: I0 ~0 H7 }/ @& e
" x) I0 O5 |# m
回复 17# 姚绍弦 4 V9 F. {4 i3 j
5 ^& ^1 v" S; L& Q3 J" i 第七,我从新余回来,发现姚墟是姚旦的后代,姚家边是姚元龙的后代。虽然都是来自灵源,但还是有区别的。过去都是周围的同姓修谱,很少跨出府的范围。1929年,南昌宗亲发现高安有一支尊姚彦国的同宗,不知去向了。还有另外一个村庄,自己说不跟南垣是一家,可是自己的祖坟又埋在了南垣村的旁边。这些诸多的问题,我还要去调查清楚。再来发发言吧!* G* F' [9 f2 R* q% c( C; S9 n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8 15:54
回复 蓬安姚波 * x* b+ q3 k- W* \
6 ^& e! x4 Z3 b' ?+ T, s/ K% I5 L p' `: K2 h; Z
姚波宗亲,你说“解开灵源姚氏之迷还有很多问题待证实;”能说都是什么问题吗?说 ..." J/ G2 c$ X% M- W
姚绍明 发表于 2013-6-8 14:24 
- ~; h; m/ v9 |" v2 v
. z1 I* W8 y# v u) I- S/ `3 {5 L7 g+ b5 z' d0 \- A1 o4 d. c* {
问题还很多;也很麻烦 ;单是一个尚忠公就够我们查证了;我们谱上没彦国公,你们谱上没尚忠公;这是怎么回事;要理清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要找大量证据来证实;让人心服口服;这样会很难为江西姚氏;但愿我们共同努力;早日达到各方认同;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3-6-8 16:10
这篇墓铭志可以说明,一,灵源姚姓出自丰城,与姚勉自己所叙相同。我以前猜测,可能是因姚思廉封丰城公,其家人前来食粟有关,里面也有这一猜测。二,灵源姚至少在五代时就到了此地定居。是不是更早,还不好说,但说明是在宋代前,姚锡是华溪谱的十七世,而方里谱是六世,如果说只有六世,文中一般能说清的。三,南昌姚迁走时已有灵源地名,那为什么后人还要说是“迁自华溪(即灵源)”?说明他们祖上就住在灵源区域内一个叫华溪的地方,此灵源不是只灵源坑,这一点,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四,姚锡是姚旦的儿子。而所谓的灵源大宗(方里系)是姚锡叔叔的后人,方里系与一门三状元中的姚旦及姚锡曾孙姚勉二状元无关。当然,文中也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再探讨的东西。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6-8 16:12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3-6-8 16:13 编辑 . G% p, T0 W: n
4 W* k0 Y# n: l8 o: F: c/ U

-
1.jpg
(138.62 KB, 下载次数: 434)
-
2.jpg
(344.23 KB, 下载次数: 470)
-
3.jpg
(171.69 KB, 下载次数: 489)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6-8 16:45
回复 21# 姚卿芳 ( T% K* @! o6 f
7 f: S8 T5 A# C; v/ Z: H2 O n! N4 a9 P! a7 v
已读楼上书页。你拍的图片?, r% G* }5 ~+ G+ I
/ r: u& c! n9 g/ }. f3 Q
墓主姚锡,字予善,江西宜丰人。9 b! j) U& s& [) i
0 y8 J! H5 \: e7 S8 t9 R, U
文章写得好,基础是墓主予善公人好。撰和书者,既是同官,又是乡邻和友好,加之进士出身,应该写得好。4 r7 G( q) s0 R& M* S/ J$ `8 b
8 }, s- l' I+ D# n1 f' k% g" N “民诉于州县,皆愿得予善为理” 后南昌姚氏有姚国美医生,找了姚国美,死了也甘心。官与医,理同也!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6-8 17:15
回复 19# 蓬安姚波 ]5 X. f1 [& o1 ^& I3 ]
6 t1 d- ]0 i3 C: A+ y
1 G9 z1 a8 j5 P& N; p% E9 ]
说的对,年代弥久,确实考证起来很难,只有慢慢来了!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6-8 17:21
回复 20# 姚克保 4 A2 \! I% @. F- _
- K* R1 u' I/ g
B, B% i" d2 f- H; \6 G3 R9 N 还是你列举的具有条理性!这也说明了在灵源为什么只有你们南垣才可以挂“状元及第”宫灯的。
作者: 姚立行 时间: 2013-6-8 18:02
《江西出土墓志集释》# a* v# z$ Z6 W O1 w) m! M
陈柏泉
( Q* ]2 e. S; ^- ?. _) P6 n【摘要】:正 宋嘉泰四年丞相周必大墓志 周必大墓志于1982年出土于吉安市。志石现存吉安市博物馆。志题“宋故左丞相少傅赠太师益国周公墓志”。志尾署”纶泣血谨书以纳诸圹,甥婿朝请大夫田橡填讳”。 周必大墓志全文为:“先公讳必大,字子充,初字洪道。周氏世为郑之荥阳人,因先大夫秦国公倅庐陵,遂家焉。曾祖衍□□□□□赠太师秦国公;曾祖妣秦国夫人郭氏。祖诜,故任左朝散大夫,累赠太师秦国公;祖妣秦国夫人潘氏,祖妣秦国夫人李
% s1 Z7 R9 L1 a' s: r
. v% t- ]0 l" p这本书里还有一篇关于姚姓夫人(姚姓出嫁女)的墓志,) Q0 j: N+ e7 w! c2 c( k
以前读过,现在找不到了,0 ?8 o! i# b2 b: ]8 \ }9 O- P
江西宗亲可查一下,- C8 k, V! }) y* n' s5 m6 J) H4 l
或许有帮助。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6-8 18:22
谢谢南昌姚;谢谢绍弦家门;9 W3 m9 g- L2 Z+ u; _% b, D
解开灵源姚氏之迷还有很多问题待证实;我很难帮上忙;我很希望早日把迷底解开;/ B+ v9 ] G6 J4 S1 \& v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6-8 13:28 
" L* P0 M0 b: X. m- ?' S* \ i" J: |! `- `) F9 `, g: f0 k/ {
我曾贴中大胆说了一句话:"我们虽不共祖,但也同宗".本来这句话是说不通的.
) t) R7 b0 R! B E* ~ 但目前在始祖的问题上,是各执一词.又在事实上,在十几代的行传中,又有很多同名同字的祖先.
! z8 v: a/ W: W' s 我们都是振公后裔这点应该没有异议:5 V0 B8 k, B" l. V
南垣,南昌,是振公长子旦公的后裔:方里,衙里,三公,是振公次子渠(燝)的后裔.这在南昌和方里谱都有明确记载的.
' `( W f6 l0 c9 W/ g6 F 为此,我想先求同.能后用.只争朝夕精神,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以史为据,实事求是,共同探讨,定期交流.觧决始祖的问题.我想.一代不成.二代不成.我想苐三代总能解决.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3-6-8 18:27
问题还很多;也很麻烦 ;单是一个尚忠公就够我们查证了;我们谱上没彦国公,你们谱上没尚忠公;这是怎么 ...
' P7 I; A) H8 ?" u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6-8 15:54 
3 d/ ?) F' i4 n, f
$ d x% g4 _2 a1 n8 N
6 C3 d- D1 P x) i9 T& U$ `3 J
波波你要重视一个问题,因为很多众所周知的原因,祖谱上的一些源流、人名等会被人为修改或隐藏,相对于各类历史史料,应该比祖谱要可信的多。因此,今天我们探寻源流时,一定要做详细的调查、研究,并以此去校正、去还原历史真实面貌。当然,这项工作是也极其艰苦和困难的。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6-8 18:30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3-6-9 08:49 编辑 # e1 I. _# j% W$ V9 y/ p
《江西出土墓志集释》
% r7 M' W) U' F- Y' o7 Q陈柏泉 & G7 l% H. |5 q0 _8 ~! l5 [0 v
【摘要】:正 宋嘉泰四年丞相周必大墓志 周必大墓志于1982年出土于吉安市 ...% N8 M4 r4 E ?2 `: P; ?# T
姚立行 发表于 2013-6-8 18:02 
6 r/ A# M e7 D0 N7 M
0 }8 L$ |- H' W+ b3 U0 o' b' n0 J/ s- B d# x% y4 E
是明御史朱士光的妻子姚氏墓志铭中,有一句"吾妻新昌人,宋状元姚勉之后也"。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8 20:24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9 11:56 编辑 r& |; a. n% M+ o: j( K
; W3 @4 P$ C6 T: G. c6 I4 N
回复 28# 姚卿芳 $ E3 Q, z0 {# ]
# y, U! R: ^$ y. Y 这个帖子注定有许多宗亲关注! % Z) u+ F! C% `8 Q6 }1 Y
今天晚饭当中,一个湖北大悟的宗亲给我打来电话,询问我几个问题,他是姚旦的后裔,姚旦过担任黄州教授,可是他的祖先是正一公,从南康学正的位置到黄洲,他给我提的问题是,是否姚旦有后裔在黄洲,然后正一公投奔去的,可是赣南离湖北很远啊?
3 P' _/ i* D4 D1 M4 ]- u 好在我对这些大宗的南昌后裔的迁徙路线比较熟悉,我马上就答复了他。姚旦和正一相差200年,正一去的黄洲是个大概念,没有依据就不能下结论。这个南康不是现在赣南的南康,是现在的星子县。当年,正一公任南康学正,到任仅仅四个月,都昌等地湖贼窃发,南康失守,南昌水陆为贼所据,无家可回。不得不举家逃往黄洲。他于是恍然大悟,原来过了长江不远就是黄洲的管辖之地。现在湖北有5000·10000南昌姚氏后裔,他们对自己老家是灵源毫无异议,假设正一公是30岁离开江西的,离开已经超过670年了。可见当初南昌姚氏家谱的严谨。! [& Q. r8 E# O. `! K7 E
这位宗亲盛情邀请我去大悟玩。我说大悟我是知道的,刘华清的家乡,我研究过四方面军的历史,哪能不知道大别山?哪能不知道大悟?【八月桂花香】就是从大别山流传开的。
作者: 姚俭 时间: 2013-6-8 20:38
回复 29# 姚绍弦 * h4 @0 v; @2 p/ P8 H
: `9 m( E7 J$ p) [* \
绍弦 宗亲,您好 !请问正一公是何年何月到江西南康府(江西九江市星子县)的?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8 20:57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8 21:00 编辑
8 @# p: {4 e% k6 l4 K
9 m3 ?* Z& B2 |: q9 x+ ^回复 30# 姚俭
! s- P* b2 a, u. T8 o+ Q( y( A) l7 G* E& m7 w5 q/ x
5 K( T, L& A) H. J i% J% t* _! b' T 你逼得我去翻书了。刚刚查了,元顺帝至正8年,即1349年。正一公出身1310年,在南康呆了四个月,30岁左右去了湖北。
, r3 ^, o5 N# @/ q0 A8 d 至于月份就没有准确记载,我只好引用一句外交辞令:无可奉告!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6-8 21:06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3-6-8 21:11 编辑 ; ?( z$ I) O, j0 T
- R: D4 k7 O/ N- G: Y回复 30# 姚俭
W# k; t$ a& k' ^7 t
6 e; u6 U/ U: W n 25.3子实:24.6达仲三子流寓黄州,名仕达
6 ~7 U0 I \. Q# D6 N4 C. M6 L字元恭号德轩行正一,治易经元顺帝至正八年以明. j/ F! u2 [; j( v- r8 a1 r
经任南康学正到任四月,适都昌等处湖贼窃发南康
. x, a& Z* \; P5 ~2 D7 l6 {失守而南昌水陆为贼所掳因挚家抵黄州居焉生于/ N) m9 r1 b4 M) ^+ M) P& }; \3 G
元武宗至大三年庚戌六月十二日辰时.
0 m; T. f K9 S- V9 r4 ?- z1 l- I & N/ W Z/ P. o n8 L
- Q! ? [0 K/ ~% f; o& J以上是我族谱记载.详细记录了名、字、号、行、这是我谱的文化特征.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6-8 22:10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3-6-8 22:11 编辑 5 R7 i" @- z6 d; A3 O$ y* [
Y- m5 s0 ]9 F$ ]+ }, H 姚太平刚给县博物馆的馆长打电话了,县博物馆确收藏了那块墓志铭碑.我们将拍照和大家分享.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3-6-8 22:19
敬佩卿芳老和绍弦二位宗亲求真务实的研谱精神,我身为灵源姚的后裔,真得向你们学习!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6-8 23:05
回复 姚绍弦 . Z! o9 F) v, a4 n3 T6 d. F2 p$ J
E, r i& \- w/ m9 ~5 G5 z0 ^5 w
我讲得太直了。3 k- Y- ^* z* { ~0 k8 O+ V
我的相机主要用于拍资料,族谱,书,实物。我要求我自己要尽量 ..." a2 T9 u2 c5 c
pszyyao 发表于 2013-6-8 13:32 
) ?$ a9 @0 o4 k* m8 X/ i3 ?教授是严谨而坦诚的一位老学者,绍弦的摄影技术确实不理想,有待提高.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6-8 23:47
回复 34# 彩云之南(姚良文)
8 Y# ]: J& \7 b7 G9 \: O% W/ t% b. P6 i) C8 b' b! Y& O. l3 ~: q G8 Z
良文:你说:"被动"太言重了!用南昌的一句俗话:"万里云南八千川".你们是身在远方.是很困难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寻根问祖是必能与偶然共存的.这此寻到文龙公的弟弟文元公这一支.纯属偶然.但绍弦此次行动.不论是寻到那一支的.必然会有收获.都是姚姓的喜事!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9 09:38
不管怎样说;灵源姚氏与我们有着不同寻常的亲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要所有灵源姚氏后裔共同努力查证;求同存异;这也是大家的责任.盼早日实现;和衷共济.荣辱与共,同心同德.我也要感谢为理清灵源姚氏源流的族亲道一声;"你们幸苦了"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3-6-9 09:52
教授是严谨而坦诚的一位老学者,绍弦的摄影技术确实不理想,有待提高.
: c, K. v2 {" s. }8 y5 v姚卿芳 发表于 2013-6-8 23:05 
+ |( u" ^3 S& z# b8 \( n2 ~) Z
. Z y9 u! |2 R0 f# ^ K% V2 `
( w$ m2 I4 f1 H6 l; F
绍弦是位好教授,但在摄影方面还缺乏一位好老师,估计你要去拜建中宗亲为师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6-9 10:19
回复 31# 姚绍弦 1 k0 s* A. |7 K
. O" H, z1 ?( d9 Z' j( L: x) G( i6 } r' X
这位姚俭宗亲,在2011年萍乡姚会见过面,一直在找同宗,找抚州宗亲帮忙找根。祝他早日圆梦!& u' U! S6 j6 ^& i/ X
5 v. O9 \, L2 s+ e: R 在2011年萍乡姚会,见过几位抚州宗亲,可惜分身无术,没有交谈。我潮阳姚氏,在明代有2位先祖(九世姚琛,十一世姚继选)在抚州任通判,廉政为民出了名,尤以三君子之一的姚琛公为最。抚州民谣唱:; }1 Z% A. K' K
抚州姚别驾,正直服人鬼,廉明不受私,只吃临川水。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9 10:49
回复 39# pszyyao # v+ w' E# P8 s5 q$ _
: W( @4 T" e4 S; a9 H
" G3 h& L+ C H: D8 d
历史上,临川可是了不起。【滕王阁序】里就有‘光照临川之笔’,这支笔指的是谢灵运。王安石,汤显祖,曾巩。。。都是临川人。临川有‘才子之乡’之美誉。为什么临川出才子?我来解开这个谜。古代抚河有个交通要道叫浒湾,从宋朝开始,这里的活字印刷在中国是数一数二,大部分书籍出自这里,附近产纸,读书人多,相得益彰,所以有‘临川才子金溪书’的民谣。浒湾属于金溪,金溪是陆象山的老家。
3 d% x0 D0 h/ | 能够在临川当官,都是了不起的‘腕’。能够在临川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就更加了不起。& G( w# S8 Y6 \# S3 p% v+ n
近代,李井泉,舒同,饶漱石是临川人。国学大师游国恩是临川人,【中国文学史】是他主编的,学中文的没有不知道的。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6-9 11:24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6-9 11:27 编辑
( y, e9 K% b8 R, x: l
, E9 ?2 X, a; c- F你这样一讲,我对临川和抚州就更有印象了。
& z. k9 R( c8 C7 J 先是我潮阳九世姚琛和十一世姚继选在抚州任通判,姚琛公就是在抚州干得出色而调到京城当治中(顺天府治中)的,而继选公在抚州干得也不赖。明代潮阳姚氏三君子之一的姚瑷公是我的直系九世祖,而十一世继选公是姚瑷公的孙子,也是我的十一世伯祖,所以记得牢:' V+ n3 A8 _' W4 M0 ^
(光绪志循吏) 姚继选传
, `7 v% I$ f, n3 ]) }+ S姚继选 字世选,县廓人,郎中瑷之孙也。少颖异迈伦,与从兄世郁齐名。弱冠登科,嘉靖戊子(1528)选亦继领乡荐《唐志》,先是祖瑷官南兵曹,弹劾巨珰,直声震朝野,及选上春官读书,金陵孙文简承恩器其才,得授宜山令。以最,升抚州通判。兴利除害,豪猾斂迹《潮府周志》。救荒尤多惠政。历署临州摄府篆,当道方推卓异。以亲老告归,建祖祠,置文会馆。时值海寇蹂躏练江,筹划捍御,保障一方,里人德焉。后豫章王训宰潮,盛称为“江右名宦”云。子守贞,岁贡《唐志》。 (光绪志P353)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3-6-9 11:41
回复 10# 姚绍弦 ; p; Z; t, B* Y3 C6 L9 r
: K" }7 f, H$ ~( V4 P
% S5 V6 v, x: H5 d* s6 |- t 向你学习!:handshake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9 12:25
回复 41# pszyyao 2 C4 m: P- v) n" |1 }% i
/ J0 F% N& H5 @4 b/ f
/ N! ]* s% P4 l, s 欢迎您和小平来江西旅游。小平喜欢摄影,荷花还是广昌的好,一万亩连成一片,这才叫壮观。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6-9 12:38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3-6-9 12:47 编辑
, K8 o4 \' {8 e! ^0 c( Y
' e2 F1 @6 d7 ~, }3 _欢迎教授和小平来江西旅游。一位摄影.一位题词.真是珠联璧合.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3-6-9 12:59
回复 44# 姚卿芳 # y3 T) }: a1 s+ f: [/ ~
! Y- q1 }3 R$ u6 C0 T8 k
7 _- F& X+ y5 H$ X' F0 b) }2 O 多谢卿芳老和绍弦宗亲!:handshake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9 13:24
回复 45# 姚小平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9 13:40
回复 46# 姚绍弦
+ R3 i) ~; Q3 { [ J" B! g; H5 ?' W2 Q) `% b2 X
1 w8 s9 q% L9 K- \4 s- [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9 13:44
回复 46# 姚绍弦
% z, @' c: j4 O8 M
1 Q2 n/ r3 o* A( N
( h, v# F* @' Y c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6-9 13:54
回复 48# 姚绍弦 # t0 M0 t8 G, v& P
+ \. W) w0 l% T e0 Q
: `- ?+ G! Y4 n
看来这是方里谱序了。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3-6-9 14:12
回复 彩云之南(姚良文) 3 |) k% l0 ^+ {' U- q
# u0 q9 K' F) S; k% w6 a# j" P良文:你说:"被动"太言重了!用南昌的一句俗话:"万里云南八千川".你们是身在远 ...
" U1 e: k1 a9 O: V姚卿芳 发表于 2013-6-8 23:47 
6 \& @8 l" ~% H. e) c9 S5 `) J& \3 j: w( Y) Q& l3 V
, p' H6 J/ m5 X0 i" v6 l
感谢卿芳老的理解!:handshake不论寻根问祖有多难,只要能认祖归宗,这就是进姚网交流学习的最终目的。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9 15:59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9 21:33 编辑
8 ^$ e* z e7 {; ~7 {4 r% F
3 J4 Y0 H. ~6 t0 G9 H* ^: @) @回复 50# 彩云之南(姚良文) 2 v; u; a( O. E" x' } h) Z
3 M4 i- ^% e# \, E, e
# r y$ E- V- I# G d
清朝大儒曾国藩讲:“各朝文人学者,没有不读易的,也没有不懂医的。医者,易也。医则调身,易则调神。”《易经》成书时间长达数千年,从7000多年前的伏羲创八卦到2500多年前孔子作《十翼》,“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群经之始、群经之首,是诸子百家的开始。《易经》广大精微,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看懂了《易经》,也就看懂了人生。其实整部《易经》就是一句话而已,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以这句话为起始,去研读《易经》,便很快就能懂得《易经》的道理。- Z5 h S2 M" b- Y P* W/ A3 c
从姚文龙公的自述中,看到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句话。新余整个姚姓现在是这句话为字派的。南昌姚氏解放前最大的药铺就是‘余庆’堂。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6-9 16:19
回复 44# 姚卿芳
% q& O, d0 B. _( y1 S. K4 `9 f" w& S- |! f4 S
; Q; s0 a& s/ N 多谢绍弦和卿芳老!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9 16:25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10 11:52 编辑 2 C3 C, g" X$ }( e e
8 L* K" d5 s3 m# }/ b
回复 51# 姚绍弦 8 Q' _# N. W5 E3 H
6 z; N+ ], K' G
& V' v: [6 x6 h, w. n6 B3 Q 我不知道这个自述是什么时候放进家谱的。真假性先不作评论。' a& h8 J- @0 w3 V
首先,他的思想性是可取的,积极的,善意的,用现在通行的语言就是带有‘正能量’。必须弘扬。3 g K6 i1 B6 m! n6 ]4 R/ D
其次,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他把自己说成了姚崇后,将姚铸的儿子也搞错了,什么原因?后来,芳里谱又在这个基础上由四个儿子变成了九个。多出的五个是谁的?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6-9 16:40
回复 51# 姚绍弦 ; Q" ?% N3 q' n. G# }
: g: s$ X* {, ]. Q
* {! J1 D9 @1 B: }7 U3 b
这叫做姚绍弦说易。
7 S, h" t: [& F: M! U: B
: Y ~7 Y! \! m/ A 有人说,易不是人想出来的。7 V; \1 z9 ^) j! k
, x3 v" ^2 J* |, j9 Y, Y8 y3 A 毛泽东读书真多,但好像不读易。直到改革开放后,才知道被蒙蔽了。许多问题都是如此。- Q% [ r8 W- K# }( P" _: T2 F2 P* v
毛泽东曾经很崇拜他的老乡曾国藩的。而我们被教育,曾国藩是个大坏人,镇压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而洪秀全又是什么宝贝呢?洪秀全拜上帝会很可能是邪教,政治斗争的手段而已!
5 }8 g+ Y5 h5 \9 w9 \- t 说到最大的药铺就是‘庆余’堂。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杭州药铺是‘庆余’堂还是‘余庆’堂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9 17:46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10 11:29 编辑
2 p2 |" n8 B* {+ E
1 G& f2 t& K G8 U8 h, m* H; j3 Y回复 54# pszyyao 1 ^& ?2 e: g( `3 r% m9 H
, Q( e" l6 t. e4 B- ~& U
" K. o! ~: S: s; s) Y9 b
胡雪岩在杭州的是‘庆余’。我们南昌姚氏是‘余庆’。意思应该都是一样的。南昌的‘余庆堂’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我没有考证,但是,姚湾分房时,第四房房祖叫季懋,号杏庄,生于明成元年,即1465年。这个‘杏庄’显然与中医有关。联系到历史上这一房医人辈出就毫不奇怪。1929年修南昌14届家谱时几乎都是‘庆余堂’出的费用,我从资料上看到,解放前,‘余庆堂’100家人没有分家,家就是一个小社会,能够和睦相处这么多年,没有家规,没有文化传承是不可想象的。前不久,我们聚在一起,商量修彦国公祠的事宜。余庆堂的后裔当面表态,他说,‘我们这一家还要出,出多少,任卿芳开口。’卿芳也是这一房的,说了句,五千。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6-9 19:00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3-6-9 19:04 编辑 8 j" n6 ]7 L+ Q
回复 姚绍弦
9 K3 f: b3 c" F* R: P
8 T, l- A% z; k" `+ p7 J
/ x) t. F! _% I3 S' A3 {% @; h8 o 我不知道这个自述是什么时候放进家谱的。真假性先不作评论。
9 e2 E! ^; b" |7 M 首 ...
5 X3 q5 p% m- N1 ^( X+ D& c姚绍弦 发表于 2013-6-9 16:25 
! K6 K+ A" f& D1 A( y原文是"特凑状元弟生铸锡铸公居黄塘锡公以才德授佥判于汀州"
; _. L5 R& I; n$ l$ h0 J8 L可能印错.可能是:特奏状元第生铸锡铸公居黄塘锡公以才德授佥判于汀州 .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9 19:40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9 19:41 编辑
( \& P# G m) a# e/ t: G. ~) B5 y. J) ? X2 ~) B$ J
回复 56# 姚卿芳 % d( S- h. m) @- D5 ]. ]
! {; g7 S, y; @8 v9 n1 e. N" N
5 A4 x5 p q' D" F 考古不容易。时间这么久了,石头也有风化。% G, I9 ~6 L0 d, l1 Z
还有一个问题,墓碑上记载锡公是1121~~1184.字予善。家谱记载是,字,乐最。1126~~1210.有点误差,显然应该以墓碑为准。谱是后来人修的,从锡公去世到第一届修谱,超过了200年。鋳公有名,字,号,而锡公只有字,没有号。鋳公字乐明,锡公字乐最。这里还说明了一个问题:姚湾的记得更详细,斗门的往往缺少其中之一,而斗门偏偏与南垣,芳里谱系有关系。这应该引起我们大家的思考。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9 20:07
回复 30# 姚俭 P3 v( a! E/ F |/ ~0 s
$ i, ~ n) P/ B: x1 A, `
0 n7 S: o+ c. X7 {% ~* W 南昌祖上记载,姚錡,字乐圭,姚銓,字乐璋,应该在1100年····1200年这个时间段去了彭泽。与你们的方向一致,请你一对。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9 21:51
来研究一下贵州天柱县姚氏+ @0 S$ G* K: @1 d6 w
- g4 \& V' G/ b0 W3 z) h贵州天柱姚氏字派:
# s& {7 B# F- p2 |尚忠公的子孙:和公-小三郎-振公-旦公-锡公-守文-居敬-勉公-愿夫-3 L% O! ]; f. C1 n" `6 z- }
--君章-兆大公一景立一三安一才明一定发公一德茂公一广公
+ O; \# |# a' }6 L& D4 I --琼公一清公一祥公一荣公一万公一一 加勇一守荐一得茂公--国龙公一大勋公: f+ O) @: W$ C( F( |6 H% m, s- D
原来二十字派: 加守得国大,志成政世昌,学贤友文仕,俊秀永荣芳,4 [( ?' Y5 i4 W; y3 @, ]3 s' P9 B
新增二十字派: 重华渊远长,道义传家兴,惟仁怀忠厚,万代发祥光。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6-9 22:35
来研究一下贵州天柱县姚氏
2 W. U5 ^3 j* s% [8 ~8 @
: n6 {( a+ Z" n c" x5 ~' F" ^, |贵州天柱姚氏字派:
: ? T' ]2 Z& z2 `7 G% X, b" c9 Q尚忠公的子孙:和公-小三郎-振公-旦公-锡公-守文-居敬- ...
, [$ u8 s& h5 v4 U2 U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6-9 21:51 
4 {" S" x9 |/ @, q, Y0 b. a- R; @! V2 K; i
感谢姚波宗亲的介绍
% o, O, a7 @4 Q$ N" W1 p5 q+ Q! _8 {请继续介绍下面情况
* a/ u7 t! N/ c1.贵州天柱县姚氏是勉公的那一代去贵州天柱县.
c& R: Q$ R) f2.他的始祖是谁?
% q; ^0 @( y6 v: Q3.何时由何地迁往贵州天柱县的?
" m( ?& H5 i2 j8 S) E& g$ F. ] 谢谢!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9 22:42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10 11:39 编辑 9 I z$ u. T. E4 [2 R7 ]+ o1 W
* t8 y* w9 v4 J/ A$ j回复 59# 蓬安姚波 0 R9 F* ^( X) v1 B3 f- Z6 f( F
% R. P6 H0 q0 e* ^6 T. d; {
( G0 s+ g6 v$ ~( m! P3 {* V -居敬-勉公-愿夫-
0 }; U- }" J# ~6 Z/ X3 ~$ f6 ~ --君章-兆大公一景立一三安一才明一定发公一德茂公一广公
2 Y0 H- \$ ]2 {3 z3 O. \ 南昌家谱只记载到了愿夫,南垣,芳里记载到了姚勉的下面二代。说明姚湾与姚勉分叉还在上面4代,分叉点是旦。而斗门是3代分叉,分叉点是锡。如果从姚勉下面三代找不到兆大,那就说明贵州的这一支在这里接错了。如果是对的,说明,贵州这一支就是姚勉的正宗后裔。但是,我们这边三家都是记载相同,姚勉的直系后裔去了福建。愿夫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恵一,恵二,应斗,寅斗,还有一个儿子母亲改嫁随后父姓了余,叫余南章。
z" k: C7 H8 t! o2 _' E( U 如果,君章不是姚勉的五个孙子其中的一个,说明贵州的这一支,根本不是姚勉的后裔。而是移花接木过来的。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9 22:52
第33世:勉,初名沖,字蜚卿,避諱更名成一,號雪坡,宋理宗淳祐十二年(公元1252年)壬子科舉人,寶祐元年(公元1253年)癸丑狀元及第,公守正不阿,屢忤權倖,人稱其氣節凌宇宙,文章追漢唐。生於宗嘉定九年丙子(公元1216年)二月,卒於景定三年壬戌(公元1262年)十二月,勅厝豐城燕宋家門前鄒氏之山,娶豐城鄒名春先生長女,繼次女梅桩封宜人,卒厝豐城鄒舍當河港之坎。嘉靖間溪水逼墓門,改卜鳳凰山立碑表識,生一子愿夫。
熹,庠生,誥贈光祿大夫,卒厝天虹飲水,妣辛氏,生二子墀,天成(止)。
第34世:愿夫,官蒙古教授,娶千戶陳時中女,生二子君章,君祥。
墀,字行甫,贈光祿大夫,卒厝蓮花形,妣白氏,生四子文龍,夢,元龍,七五郎。
第35世:君章,妣辛氏,生兆大。
君祥,妣陳氏,無子嗣,側室織雲生二子應科,庠生。應孫,俱遷福建。.
文龍,字益文,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自大江提兵下興隆以功授正奏大夫明威將軍,十八年(公元1282年)平金陵授本路總管,調江西副使,再調臨袁臨瑞三路總管,理十州軍民諫議大夫禮部侍郎,卒厝大虹飲水江,妣廖氏,生五子耀,顯,四郎,榮,六郎各有譜不敘。
第36世:兆大,湖南靖州始祖,君章公裔也,先世居江西因幼習興業,善於對騎射,後元兵侵犯中原,兆大公隨軍征進,屢建奇功,封平北將軍,留守南京。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封六部總官,奉旨剿撫苗民寧息,道經靖地見山水秀麗,偕子居屯鎮守安樂門。生於宋紹定二年己丑歲(公元1229年)三月十八日。(注:我認為這裡年代有誤,兆大公的曾祖父(即姚勉)是1216年出生,其父親沒有記載出生年月,然他與其曾祖父相差13年是不可能的,因此我想兆大公有可是宋景定二年即公元1261年出生。因此他於咸淳六年即公元1270年被封為六部總官是不可能的事。姚氏後裔文程於公元2012年2月22日注明。)享壽八十七歲,卒於元延祐二年乙卯歲(公元1315年)十一月。(注:按我的推測兆大公實際壽元只有55歲,是否真實,有待考證,姚氏後裔文程於公元2012年2月22日注明。)妣潘氏,誥封宜人,生於宋紹定四年辛卯歲(公元1231年)(注:此處根據上下文斷定應為景定四年即公元1263年)八月二十四日享壽七十三歲。卒於元大德七年癸卯歲(公元1303年)九月二十三日生一子景立。(注:此處按我我推測潘氏壽元只有1303-1263=40歲)續配溫氏,生於嘉禧二年戊戌年歲(公元1238年,嘉禧應為嘉熙,歷史上沒有嘉禧這個年號,據我推測溫氏應是1263年後出生的,這樣才與大至歷史相符,壽元在40歲左右。文程注),享壽六十九歲,卒於大德九年乙巳年(公元1305年)五月二十三日,夫妻三人俱葬老虎岩癸山丁向。溫氏生六子景全,景相,景星,景雲,景祥,景繡。
第37世:景立,號青州,生於宋淳熙九年己酉歲(公元1182年)二月十九日,佐父勦苗有功,屯住靖州安樂門,享壽七十九歲,卒於泰定四年丁卯歲(應為景定,公元1264年)九月初三日,葬於老虎岩,妣邵氏生於寧淳熙十庚戌歲正月初一日,享壽七十七歲,卒於泰定三年丙寅歲十二月初二日,葬老虎岩生二子三安,三樂(奉調四川不敘)。
景全,號雙溪,生於宋淳熙十二年壬子歲正月初九日,授迪功郎,佐父征進。享壽七十七歲,卒於泰定五年戊辰五月十六日。妣林氏生於宋寶祐三年乙卯歲三月十四日享壽六十一歲,歿於元皇慶五年戊午歲八月十七日,夫妻俱葬金雞鳳形,生二子三甫,三益,共居靖州原籍。
景相,號輔臣,生於宋理宗寶祐三年乙卯歲八月二十二日,享壽八十五歲,卒於元順帝至元五年己卯歲九月二十三日,葬於風吹羅帶形,妣潘氏生於宋理宗寶祐六年戊午歲三月二十七日壽五十九歲,卒於元延祐四年丁巳歲六月十八日,葬於倒地木星,生三子三元,後裔遷於辰溪溥市,三濾無子嗣,三匯後裔遷麻縣東門。
景星,字慶雲,生於宋理宗寶祐六年戊午歲五月二十四日,享壽六十六歲,卒於元英宗至治三年癸亥歲十二月二十九日葬蛇形地,妣奠氏,生於景定元年庚申歲五月十七日享壽七十八歲,卒於元順帝至元二年丙子歲九月十五日葬於龍潭生二子三澤裔居麻陽縣地名謝林港,三潢子孫未祥。
景雲,字三合,生於宋景定二年辛酉歲八月二十五享壽七十歲,卒於宋天歷二年庚午歲十一月二十二日葬大塘沖,妣黃氏生於宋景定五年甲子歲十月十一日享壽七十二歲,卒於至元乙亥歲二月十四日葬同夫山生一子三友裔居靖州原籍。
景祥,生於宋景定四年癸亥歲六月十二日享壽七十一歲,卒於元統二年甲戌歲十月初四日葬龍形,妣胡氏生於宋景定五年甲子歲十二月二十九日享壽七十二歲,卒於至元二年丙子歲二月二十三日,生三子三爵,貴州錦屏之祖,三有武岡州板橋之祖,三信無後。
景繡,字永清,生於咸淳三年丁卯歲二月二十七日享壽六十七歲。卒於元至順二年壬申歲十一月二十二日葬地靈豬形,妣潘氏生於咸淳七年辛未歲五月二十一日享壽六十五歲,卒於至元元年乙亥歲八月二十五日葬同夫,生二子長子大隆,自龍寶大姚牆背地靈姚家灣裔分快團,次子大興自地靈分居黃田而坡頭而半山而天柱之姚家溪,妣溫氏生六各有譜不敘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9 23:57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11 15:46 编辑 ) [) x3 \6 _5 Q% y1 ` {
" R0 V5 T) h* o6 ~
回复 62# 蓬安姚波 3 a7 N- Y9 @ d& b
0 g) i+ v0 B/ k/ H+ k0 C5 B9 J( ~9 I' B
我提几个问题:
- W E% m U4 s8 j 第一,勉和熹是什么关系?从这里看出,熹的儿子是樨【土字旁犀】,孙子是文龙,元龙等四个兄弟。勉的孙子是君祥,君章。君章的儿子是兆大。4 [+ Y( H7 Q1 ~) q6 T8 Y
第二,这个兆大有点意思!与姚勉差了四辈不说,文程宗亲也看出来了,不合情理。他是君章的儿子吗?没有说清楚!只是说了君章公裔也。我说他有趣的是,他的先世居江西,先几世?没有交代。元兵患中原,他挺身而出抗元,立了功,留守南京,何其壮也!文龙是降元的,也是南征北战,立下战功,时间,地点,统统有了,各为其主,不知道他们交过手没有?这里留下了许多讲故事的空间!
9 k. h: S4 e0 e! a% U$ V( m# R. O7 r2 ~% y( O 第三,我仅仅凭文程宗亲上面的疑问,说明他是动了脑筋的。我没有与文程宗亲有任何交流,甚以为憾!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3-6-10 18:56
绝对的好贴!赞!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6-10 21:37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3-6-10 21:38 编辑 + g7 I! }! E, i
绝对的好贴!赞!. ^2 [5 [7 I( z
姚双全 发表于 2013-6-10 18:56 
+ m* E* U9 B2 d/ c0 z$ Z6 X% \! r3 n$ O& X6 P
双全宗亲。我们共同努力分节点进行理清族谱.苐一个节点以小三评事郎以下五代先祖.五代以后的世系各自理清.8 s9 `1 z; G' e& T0 a# z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3-6-10 22:10
回复 65# 姚卿芳
- z* b& C1 a! k' O5 W
+ x+ L% X' M. z6 s' X D, q1 \+ _+ i4 x2 N* u+ n
好的!辛苦您们了!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6-10 22:17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10 22:39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10 22:41 编辑
$ l) y9 y- H$ E! R6 k6 y2 K% N9 Y5 E2 `8 r8 n* L* J
回复 64# 姚双全
$ F" u6 }# ^- @; V k* K: y( Y1 {! c, q$ h2 M4 ^. X
; r2 c* G- H5 M/ C; e8 R) {+ s
双全很长时间没有上网了,怪想你的!
( t: C, T$ E( O; e 今天,文程宗亲给我发来资料,我正在慢慢细读。他对这一节也是有疑问的。说祖籍江西,这是不容易搞错的,何况有家谱为证。关键是这个兆大公显然不可能是姚勉的曾孙,他1270年就已经封了六部总官,姚勉是1216年生的,可能吗?这里肯定是对接错了。家族里面兆大可能辈份小,但也不能接到姚勉下面呀!我感到遗憾的是,姚勉的直系后裔并没有上姚网,否则,应该他们出面澄清比较可信。但是,有的家谱几乎把所有姚家名人都扯进来了,可信吗?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6-10 22:52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3-6-11 06:56 编辑
' f) J4 \! Y }, R: m! L8 v h$ Y% m0 B7 {
双全绍明两位宗亲.你们好!. u6 [2 D$ u* D8 d% E. i- V' o
过去在网上,我们有争论,甚至是激烈的争论,是可以理觧的.但都不会影响我们要理清族谱的意愿.我认为相互包容,大度.是基础.你们说对吗?
作者: 姚克毅 时间: 2013-6-10 23:05
回复 69# 姚卿芳 " u J. b4 K! F7 C% t
8 {* l6 F0 r. v: h8 |( s% X3 M% N" J2 u2 T7 b
卿芳老还没休息啊?辛苦了!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6-10 23:17
回复 70# 姚克毅
) D8 e) A K. n* U$ o' o* A% e1 v5 q* z: g4 _# S0 E7 t- L
谢谢关心!
' u3 |9 J |+ v+ b; V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6-11 00:31
回复 69# 姚卿芳 + k( H0 I8 [4 C/ f* p% z
& B- {! G& z: `' U" S- s) s% K/ S
您说的对!现在宗亲们都理智多了!大家都应当理性的看待问题。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3-6-11 06:51
回复 68# 姚绍弦
# @& o1 H, B5 N) d8 x0 Q: W6 S, d, I. M! v1 p- A0 M& D: i
5 e+ i/ ?2 Y" L2 _2 g$ ~4 Q6 _是的,读过你们的研究的话题内容,感觉很多地方存在疑点。苦于本人才疏学浅,只能在精神上支持你们了。感谢绍弦宗亲的念叨,我们一定会见面的。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3-6-11 06:56
回复 69# 姚卿芳 1 }# G5 D# a& ?& S* q, i
- p1 D4 |' `- h' m! u
: Z8 g3 V+ o4 ?0 ?" _
这是姚网的功劳,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从争论到理解包容,代表姚网在发展中不断成熟的过程。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11 11:05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11 11:06 编辑 # k# j' q' U6 v9 y- Y: ]
9 |1 Y9 _- [. s回复 68# 姚绍弦
9 e5 `2 f+ v. J! K0 S" g! P
3 p( x# Y b# |( B2 d; [: {) C ~$ x8 G9 ]$ g& Z& D8 a: a
南昌姚氏最早到南昌姚湾的姚谷清,字钟秀,号云谷道人。是个行医的道人,后来从南昌出去到各地行医的姚家宗亲不计其数。谷清就是姚旦的孙子。姚旦,字明叔,号杏斋。他这个状元没有经过考试,而是因为有医术被宋徽宗,钦宗当做御医,并除黄州教授。姚旦的行传在地方志上有记载。6 Q) T: ]0 j3 f+ B) \3 [/ Y
姚旦有二个儿子,鋳,锡。鋳有三个儿子,谷清,谷春,谷芳。谷春入赘丰城梅岗,梅岗就在离姚勉逃难到丰城湖塘10公里的地方。我曾经推测姚勉为什么逃往丰城,第一丰城交通方便,第二,可能丰城有姚氏宗亲。但是没有找到史实依据。9 \" I) y0 T# x1 u$ g
从 文程发来的资料看,他们记载鋳公有二个儿子,泳,俊。与南昌记载不同。我想知道,这二个人的行传,再进行比较。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11 11:20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11 15:43 编辑
7 _0 I w4 T! A4 [& }, i' Z1 V# O0 j( ^2 L7 l V) _
回复 75# 姚绍弦
, j: q- l+ {% o _
- r% A0 C( H; v4 ^
% s4 B2 b7 U; `5 Q; U 寻找姚汉彩,姚文
0 R* C9 J3 s8 U. Y& G 这是同一个人,有名有字,缺少号。大约1184~~1200年左右出生,比姚勉大20~30岁·,比文程说的兆大可能相差不大。从灵源离开后下落不明。请祖籍灵源的宗亲关注这个人。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3-6-12 16:23
回复 30# 姚俭
' Q1 A! u, j4 _- c
( i7 p* ]. [$ |8 a }# a& X; `
( F8 {2 i" l; i: X/ g2 S
% h7 M; u- T! f) Q7 N4 Z9 B1 U祝你早日圆梦!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3-6-15 12:03
回复 姚绍弦
( l0 _; ? ~: B8 y- q6 R3 o
# Z% U( m) R5 e7 G7 b8 b
' T/ `6 f5 C8 ?# R8 ` 这叫做姚绍弦说易。; Q9 a3 i( C% V% V; E
6 m3 j( T5 d6 q( U 有人说,易不是人想出来的。5 v/ ~5 S% S6 X2 r4 B+ ^* E
3 [3 c4 t3 b5 ]% T. |3 W1 d- y9 C
毛泽东读书真多,但 ...
7 ?2 _" N; g( [+ H1 H: v8 S4 }pszyyao 发表于 2013-6-9 16:40 
1 {, t4 q5 Z5 q' I" \- U) P
7 [0 \/ Q8 E# P
当清朝政府和太平天国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胡雪岩在杭州开了一家“胡庆余堂”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3-6-15 12:08
回复 姚绍弦 , i3 P1 ?& ]( U$ l
. Q3 U& F$ a7 C
f( T0 T& z% {, w 寻找姚汉彩,姚文
" K; T2 q- O/ a7 n: ~1 U+ v 这是同一个人,有名有字,缺 ...
0 Q0 o- x g2 t& ]# |/ E0 p*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6-11 11:20 
) O" ~. u3 E$ i2 a1 J
姚文,字敏学。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选为庶吉士,改任礼部主事。时营建北京宫殿,奉命采办川蜀木料.办事干练,措置有方.后调行在户曹,督运天下渭粮,皆能按章办事,不行请托。宣德年间(1426~1435),罢调六曹官员,独姚文留任,刊稍勋郎中。时朝廷重视郡守人选,经兵部侍郎柴车推荐,出任庆远(今广西宜山)知府。当地汉、瑶,壮等族杂处,时有民族纠纷,姚文结以恩信,缓解矛盾,修治山谷书院及怀远桥,瑶壮山民皆乐于参与。调任宜州(今江西宜春)知府,为政平易近民。时以廉明勤慎教育属吏.使狱无留囚,里无横敛。主持修复韩公庙,敦教堂、三阳、尚古诸桥,以及坍损之坛场道路.数年之间,政干讼理,深得上民爱戴。将离任,百姓挽留,文亦不忍去,诏赐三俸,仍令守袁。后卒于任所,父老皆会哭于庭,同声哀悼。姨文为官四十年,清苦自持,一介不妄取。在户曹时,有送鲜鱼即离去者,追之不及,即悬挂壁间,任其自腐。其操守之清高,大多类此。卒后归葬南津乡,祀乡贤祠。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6-15 13:01
回复 79# 姚孝忠 $ v h! P! k* Z- `4 J
& ^# u; H2 j8 x
姚文传来源或出处?似是今人编写,谁?
1 G; r; x( s5 v7 Q7 @ 姚文是哪里人?1 R' G& ]! Z- g2 R* n/ I9 D) t" Z8 p
督运天下渭粮。渭粮?1 t0 |& p3 r* D/ }3 P
刊稍勋郎中。刊稍勋?! U9 @8 G8 Z: J0 E
政干讼理。政干?
# ~& w- I* x( | 调任宜州(今江西宜春)知府。仍令守袁。宜州是袁?(要请绍弦答疑)( g& l- {5 m% U" k# y- u% I9 ^* o
姨文为官四十年。姨文?姚文?: J2 U1 h' d! w& G+ r2 C4 D
卒后归葬南津乡。南津乡在哪里?是姚文家乡还是袁州什么地方?* k3 n# s# g. `/ f$ G. {+ n
' ? l3 @, a6 `' ^* k9 D$ i% M1 e1 L f% A
姚文,字敏学。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选为庶吉士,改任礼部主事。时营建北京宫殿,奉命采办川蜀木料.办事干练,措置有方.后调行在户曹,督运天下渭粮,皆能按章办事,不行请托。宣德年间(1426~1435),罢调六曹官员,独姚文留任,刊稍勋郎中。时朝廷重视郡守人选,经兵部侍郎柴车推荐,出任庆远(今广西宜山)知府。当地汉、瑶,壮等族杂处,时有民族纠纷,姚文结以恩信,缓解矛盾,修治山谷书院及怀远桥,瑶壮山民皆乐于参与。调任宜州(今江西宜春)知府,为政平易近民。时以廉明勤慎教育属吏.使狱无留囚,里无横敛。主持修复韩公庙,敦教堂、三阳、尚古诸桥,以及坍损之坛场道路.数年之间,政干讼理,深得上民爱戴。将离任,百姓挽留,文亦不忍去,诏赐三俸,仍令守袁。后卒于任所,父老皆会哭于庭,同声哀悼。姨文为官四十年,清苦自持,一介不妄取。在户曹时,有送鲜鱼即离去者,追之不及,即悬挂壁间,任其自腐。其操守之清高,大多类此。卒后归葬南津乡,祀乡贤祠。
作者: viq27413963 时间: 2013-6-19 08:19
感谢绍弦宗亲!感谢姚波宗亲!感谢所有支持,关心我们这支的姚氏宗亲们!也非常感谢姚氏宗亲网这个平台,她把我姚氏数十万儿女紧密相联,前辈人对我姚氏来源也是尽心尽力了,只是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一种局限,注定现在的问题较多。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24 21:33
回复 80# pszyyao 7 `8 ^' [& U4 O! [3 g: b2 g: z6 ~
9 T# j+ U$ r0 S! c2 g) f/ ^3 j
( n" S! D r) A0 Q2 g5 b 因为我手里的资料没有带在身边,所以没有也不敢随便答疑。
T4 H7 b% e9 J& S6 Q+ W 我要找的姚文显然与您和孝中提供的是同一姓名,但不是同一人。
# M" O6 q- Y9 G* l3 ~ 宜春历史上叫袁州,宜阳,汉代归长沙郡管辖。我印象中没有叫过‘宜州’。/ c$ w; O1 M4 }0 `- ]1 s3 d
从上述资料分析,应该是说宜春的事情,现在依然有‘三阳’这个地名。文中还提到韩愈,韩愈在宜春曾经短时间为官,留下了‘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宜春人不忘韩愈,是韩愈带来了宜春的文风,宜春的教化。韦庄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家家生计为琴书,一郡清风似鲁儒。’宜春山清水秀,欢迎各位宗亲来宜春做客。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6-30 20:49
回复 1# 姚绍弦
$ a/ f# R! }/ g8 K5 d3 h0 W8 v7 S. g( ?7 Z5 L* @
; U* G; t3 \. H# g, @& O- m
绍弦兄,你最近忙于姚商会的事情,时间一定很紧张。你能抽点时间归纳一下,(解开灵源姚氏之谜)一帖中,都解开了哪些谜团?锡公墓志铭的发现,具有多大的意义?你们离祖居地很近,最有发言权了。我希望此帖能继续被大家关注。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6-30 23:21
回复 83# 姚绍明 / S$ ?4 A; C# V7 Q4 }
! y0 X; Z( e7 K9 K
; U. n0 k9 h* T
谢谢关注!确实最近时间较忙,还有一些调查正在进行之中,我会在适当的时候,再次就此问题发表我的看法。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7-1 08:37
热切关注!绍弦哥,咱们南昌姚氏理事会的几位老人年岁都已很大,千万别给累着了!
作者: bxptcdj 时间: 2014-9-8 20:05
我先留个爪,我们宜章姚的祖先就是南宋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迁入宜章的。
, ~9 [0 e$ r( u; |: [- d/ V% G/ W我祖宗述,虞公所出也,先世居,江西庐陵县之高勘头草坪姚家,弟兄三人,长为宗琦公,次为 宗述公,三为宗政公,于南宋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迁入宜章。久之,琦公归守庐墓,今其子孙 远 莫能考也,政公娶邓氏仅生一女选入掖庭,备列七宫,宫禁秘密后得其实也。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