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云南姚良文读灵源姚氏族谱(乙)-----部分内容疏理如下 [打印本页]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3-4-11 11:13
标题: 云南姚良文读灵源姚氏族谱(乙)-----部分内容疏理如下
本帖最后由 彩云之南(姚良文) 于 2013-4-12 09:30 编辑
# Y: u  T. r1 y5 c3 }
) v. X& Q( u7 F8 E2 n
8 N! z, s+ L6 n4 t" U$ L8 ]; A; N- p; f. }0 f! R
姚良文于公元2013年4月11日读谱疏理

55.jpg (105.89 KB, 下载次数: 288)

55.jpg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4-11 11:31
阅读学习。良文宗亲很用心,向您学习。:handshake  :lol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3-4-11 13:24
回复 2# 卧龙姚建中
, `! H" l' s8 b2 ?0 k
  L* o! C  C  T7 I5 B7 Q& x2 t$ j4 c  F3 N* y. K1 E9 J+ W5 E+ L
    共同学习:handshake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4-11 14:19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4-11 14:22 编辑
) {! c6 k! b4 a$ O' w* A) E
9 e5 Q- W+ x+ s" S+ }3 d回复 3# 彩云之南(姚良文) 5 H7 r! D8 e& f7 r4 k2 E* X

4 K! ]5 y' h) K' z7 d8 s/ X: j$ y7 E- H
    请问彩云之南宗亲二个问题:& B- Z* T% ]7 P1 e
    第一,从你列出的图上看,姚勉和姚文龙是同一辈的,但是,我看到的几本姚氏家谱,姚文龙差了姚勉三辈。! ]0 v$ x/ w4 b2 u. A
    第二,我发现,姚文龙的‘文’是字辈,那么,他的儿子怎么可能是‘文华’?
+ `& {4 z- @0 f# X! D# o$ [. Z    我们都是谱牒的爱好者,我很高兴谈出我的观点。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4-11 14:34
回复  彩云之南(姚良文)   Q1 H  ?2 z; O1 k/ Q6 F! r- _0 B

# W- c5 U, T+ E$ e' Y7 R- B8 ~* \: G2 u
    请问彩云之南宗亲二个问题:. u8 Z. i+ h+ \. g4 u" M
    第一,从你列出的图上看,姚勉和姚文 ...
! ^0 J) T- s3 S. r* z' K7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4-11 14:19

3 x2 K& c9 v: f+ m8 g1 a7 n! F, O& k& {) g' S2 @3 `

; p: A. \- q# j( }% @    姚勉公是高文龙公两辈,你数数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3-4-11 14:41
本帖最后由 彩云之南(姚良文) 于 2013-4-11 15:27 编辑 6 o0 K4 ~3 N" A
回复  彩云之南(姚良文) ! ^' i% X7 \, }

: d: r; Q8 b7 W% ?: l
1 g2 r3 L% }. R    请问彩云之南宗亲二个问题:. M* n" v; m3 w# g8 _, l1 Q) O
    第一,从你列出的图上看,姚勉和姚文 ...) ]2 {  l9 y% w# K! o, `9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4-11 14:19

% s2 d' q4 |/ J% J& n/ X9 M! W( P
3 _$ J: L; R1 `# H8 {1 H, U) g8 {! w- g$ u2 |! b- T
       第一个问:请看世系图,加OO这种色的是文龙的直系血脉,加OO这种色的是姚勉的直系血脉,我示意图中排在同一行并不代表他们同辈,若以振公为第一世,那么文龙公就是第八世、勉公就该是第六世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不是问题。7 m  R7 L6 Q& l" o0 t; V" P' C* k
     第二个问:我读灵源姚氏族谱(乙)应该是芳(坊)里谱,我是原文疏理,只记其名、字、号、行,而在此谱中记载了文龙公有五子:耀、显、四郎、荣、六郎,至于你说到的文华是文龙公之子,即(五郎、字文华、号位翁) 这是谱中原文,我也不明白。呵呵!
: X. Y" D$ Y* G7 B" V- z: L      欢迎参与讨论!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4-11 22:05
回复 6# 彩云之南(姚良文) 7 G# y+ c7 ]' B! R# G4 c

. n, B- ], I) H/ m' G) h
$ V, j3 u! m$ ~    良文:请你辛苦把同一辈的放成一排,这样更加一目了然。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4-12 14:41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4-12 14:51 编辑 8 w2 a4 w# ]. C5 q. }
6 M; `4 ?7 g: I3 U7 o! T! j6 f
回复 7# 姚绍弦
! ~' R* y+ w) e2 H( w6 @5 t: P
2 E$ V* I7 ?8 M
0 B8 A; z& d1 V2 F% p$ V+ W    彩云之南宗亲将尚忠公以下的世系列了这个图表,很清晰。我们来就这个图表作分析。. ]- \0 ]$ H, y+ C7 O- E6 `7 J
     还是用顺藤摸瓜的方法。
0 `$ d0 O! k' _+ d4 R& w     三公都是‘总’字的后裔,与姚文龙差6辈,应该是1420年以后自己修了谱,从而发生与老家灵源对接上的缺口。从南昌,南垣,修水,湖北等华溪谱系上看,南宋时,整个灵源地区的姚氏肯定是修过谱的,否则不可能有旁系的分支纳进自己的谱中来。南昌姚氏都是姚旦的后裔,其中姚湾是老大姚铸的后代,斗门是姚锡的后代,南昌姚氏从来没有争议。从铸,锡这一辈,方里的谱系正好有镗,锐,铨等等,都是金字旁,一个小小的山沟里面,大家都姓姚,不是大家一起共同修过谱,怎么可能这么巧合呢?' e5 u& T* W* K- ~, e
     实事求是的说,斗门与方里是一家的,谱系中都有这个‘郎’,那个‘郎’,姚湾的行传里就没有,因为姚湾早于斗门80年就到了南昌,姓名一目了然。再说方里,这个地名是1253年,姚勉中状元以后才有的村名,几百年以后,又由方里牵头,包括衙里,院场,等村庄修了灵源谱,祖宗定得都不同,所以,就越扯越远了。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4-12 16:08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4-12 20:50 编辑
0 w' P, w; ^( z) K1 H0 j
& N2 P2 y. _, M( c回复 8# 姚绍弦
: k5 O. e" j# J' {  h" J/ E: A% A
3 ]+ C% g# l# H, R5 y! b3 k) S, L7 f3 D* B! X: M0 A* K2 q/ s9 B3 [
    南昌姚氏是1404年修的谱,之前源流清晰,也有一定的规律,我一直在研究之中。这需要像彩云之南宗亲一样,摊到桌面上,大家分析,才利于整个灵源地区的姚氏将历史本来面目搞清楚。现在的灵源不是姚勉时候的灵源坑,它的范围要大得多,有的宗亲,身在现在的灵源,以为自己就是正宗,常常说出一些不靠谱的话,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C: i  i* M; I9 O- }$ i$ Z
    姚湾和斗门从合谱的‘仕,志,用,伯,叔。。。’即25世开始,之前,姚湾是‘义,仁,甫’,斗门是‘德,文,仲’,但是,姚湾的‘义’字派,字都是‘德’,比如,义恕,字德昭;义亨,字德华,,,,说明在统一修谱的1404年前就有默契的。1 f2 V# x7 X& U+ S9 k, U
    南昌谱记载了姚文龙,与斗门的‘文’一辈,姚湾的‘仁’字谱,都是字‘文’,斗门直接是‘文’,南垣的老谱也是这样记载的。这种有规律的现象出现时,方里甚至还没有谱,却反过来说别人抄了他们的谱。修在前面的谱去抄后面的谱,这完全没有必要,也是不可能的。这种说法非常像猪八戒的耙子~~倒打一耙。5 p; z- g9 N+ P

! V- X: L$ }- {$ F: z  南昌谱记载,‘德太子, 姚文龙,字,志化,子,仲胜,仲胜子,仕清,’。与南昌谱‘德,文,仲,仕,’相同。因为姚文龙是南昌姚氏的旁系,所以,统一修谱后就没有记载下去了。' X, v; `1 s' e" h0 F
  我用数学的‘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析南昌谱系中的姚文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N  h9 K  C) b9 U
  波波说,姚文龙有6个兄弟,分别是,梦龙,元龙,七五郎。。。如果南昌谱记载姚文龙是对的,文字辈,那么,姚文龙的兄弟不是文字辈就不可理解。反之,南昌谱就是记载错了。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4-12 20:22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4-12 20:52 编辑
% s' M2 g9 q7 _+ {  P# K6 X6 ?. z$ J+ F
回复 9# 姚绍弦
  a' E8 v* R( N1 u' n
5 N9 u' y( F1 A8 C! e& m( Q3 {# f8 M6 M1 V" |2 n
    南昌谱记载:居易生三子:宣一郎,勉,即宣二郎,冠,即宣七郎。
. ]8 T+ O1 g/ M% o- H$ q+ f                    冠,生三子,即龙腾,龙升,龙起。. W4 l# p& L1 G. u2 N! A
                     龙升,字本浔,行六十四,生德太。
' C# D- ~( ?$ \. o                     德太子,文龙,字,志化。
. ?: L  s8 ~. N      在这里,姚勉,姚冠是亲兄弟,姚文龙与姚勉相差三辈。彩云之南宗亲提供的图表是二辈,不知道哪一家说得对。
  y) [4 }* m' o9 S      我看了南垣的谱,他们的23世也是‘文’字辈,说到姚文龙时,特别在后面有个注脚,‘见衙里谱’,这句话说明,南垣的老谱中是认可了南垣与衙里是一家的,起码是没有排斥的。后来,衙里又与方里合修了谱,谱的走向就分道扬镳了。8 T; P7 c: L: m7 o: {# }. k- n
       南垣谱中记载23世文仁到了烂泥湾,文仁是德辉的儿子。宋朝以前,烂泥湾就是交通要道,是抚河通往赣江的必经之路。我到过实地,并且找到了丰城地方志的主任确认。文仁到烂泥湾的时间,和三公祖先到烂泥湾的时间是吻合的,但是,这条信息没有引起三公后裔的注意。我想说明的是,起码从灵源到烂泥湾去的姚家本家不止一个。这个文仁,南昌谱系只是简单的记录了,但从此下落不明。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4-12 20:38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4-12 21:48 编辑
( k. u0 `1 m8 x; g: C  R: N7 ?" D$ Y3 O/ }7 N1 k, |8 O# _
回复 10# 姚绍弦 . i0 u. k+ A, ]8 C7 ?/ P

- ]4 x2 H& v8 E$ x: x  d2 h( k; I$ C
    关于姚勉和姚文龙分叉节点% T. s) f* T! J$ S9 |4 L( x. P
   假设,姚勉和姚冠是亲兄弟,姚勉和姚文龙就是五服之内。但是,从彩云之南提供的图表上看,他们是五服之外,分叉的更加早。要查清这个问题也不是太难,只要看看衙里的谱就可以了。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4-12 21:13
回复 11# 姚绍弦
! g4 y( l  }1 ?" ]* X5 \) M
% Q8 I2 |5 {- i+ C8 ?& w" J8 S3 K
0 _& Z' h) F5 }6 z9 H* P" z+ |3 K    关于姚旦和南昌姚氏中医世家的联系
/ ?' S# U8 G3 ?! W* F5 [   姚旦,字明叔,号杏斋。家谱里的记载和地方志的记载是一样的。他曾经是宋徽宗与钦宗的御医。南昌姚湾的发祖姚谷清,号云谷道人,是姚旦的孙子。中医历史上号称杏林,杏斋。道人就是懂中医的人。联想到南昌姚氏中医代代有传人,绝对不是偶然现象。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4-12 21:32
回复 12# 姚绍弦
. U6 ]$ A8 F/ ~4 m% ?$ z( N
3 l$ Y8 O/ Y7 G6 k& @6 P; R3 A2 G3 M1 u1 c8 E! U7 b+ _
    请看姚旦的另一边
% D1 r" D' t9 A$ }1 _( w    我说的另一边是指彩云之南提供的上述图表中,姚旦的另一边。* r7 C$ I1 ^1 n8 x' g0 J
    姚旦的这一边,名字排序相对清晰,而对面的另一面,12郎,13郎,14郎,24郎,29郎,32郎,38郎,45郎,说明了什么呢?第一,可能是不清晰的;第二,或许有什么密码。这需要我们花时间来研究。
+ A& E; T2 H; z3 B     三公的谱系我看过,三公以下我从来不发表评价,三公后裔自己应该可以理清。据说在湖南辰州修过谱。从彩云之南提供的图表看,至少可以说,三公对接的灵源谱是不完整的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4-13 22:37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3-4-13 22:43 编辑 ; Q8 S0 P: P, ?) ~/ z8 t* \

6 Z' {2 K, o! B8 {% l/ Y& H良文和波波宗亲:. u+ K& v+ G, q5 f* R  b) S0 B
    我们都是従灵源外迁的支系.我建议我们能否开一次(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畅所欲言.)对族谱进行坐谈交流.如有可能的话.前往灵源实地了解和拜访.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4-13 22:53
良文和波波宗亲:
; L- b  X; x, U    我们都是従灵源外迁的支系.我建议我们能否开一次(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畅所欲言.)对族 ...8 V1 M* m  F/ S$ L2 U9 @
姚卿芳 发表于 2013-4-13 22:37

, ~7 z" z8 ]  U' S" C# x( O
/ C( P* a* K6 [8 \6 c1 ~0 R* D4 j6 S, Z+ \
    这难度不小,我们按规则联到湖南就完毕了,余下要看湖南的.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3-4-14 10:53
从姚良文提供的方里族谱和我现有的灵源华溪派族谱看得出,姚振生姚旦、姚渠(南垣谱和南昌谱将姚渠写为姚立或姚景),灵源本地方里系和三公后人为姚渠的后裔,南垣和南昌姚为姚旦后裔,同时资料显示,姚勉也是姚旦的直系玄孙,也就是说,一门三状元(振、旦、勉)真正说的是姚旦系列,这也可能是为什么灵源地区只有南垣才能在祭祀中用“状元及第”灯笼的原因。现在灵源两派,一派是入了方里谱的姚渠系列。另一派是南垣、南昌的姚旦系列(姚勉后裔均外迁),这一点似乎有了点眉目。现在的问题是:姚旦系列(除姚勉后裔外迁后近代采用了方里说法)的以姚彦国为始迁祖,而姚渠系列的以姚尚忠为始迁祖,那么如何共同来论证这个源头呢?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这里我们先排除姚振之上的分支后裔哪里去了,排除各系列内部的一些记载出入。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4-14 11:02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4-14 12:57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4-14 12:59 编辑 ! S2 C: N6 ?* a. x8 C
# M" ^8 U( g7 w. }. @
回复 17# 蓬安姚波
# f- A9 p1 Z  }  ]+ m
, d: _/ m2 V3 ]/ u
% k8 ?2 |) s8 L    波波提供的关于姚振时期文章,证明那个时候灵源姚氏应该是文风蔚然的。8 ?- Q$ h3 f7 T, B! x/ p! W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郎’?为什么会按数字排列?6 Y# }* F5 O4 `6 Y
    ‘郎’多,说明姚家那个时候男丁多。这是无疑的。
4 N9 L1 a/ G$ D+ P; w: R      关于排列,一般来说,家族是按辈分中的年龄来排,这才会出现这么多带有数字的‘郎’。
$ R# j7 i; t3 V. o' ?     我的疑点是,第一,八郎正好有八个儿子,怎么会没有名字?对面的十八郎就是姚振。
6 u9 d) V* L* j3 Q      第二,彩云之南提供的图表还是有规律的,你们发现了没有,渠的儿子是金字旁,与姚旦的铸,锡相同,而渠的孙子又是水字旁‘溥,浒,’下一辈是木字旁,格,栋,梁,再下一辈又是火字旁,。。。这个‘渠’不管从水,从木,这里可能接点有疑问。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4-14 13:46
回复 18# 姚绍弦
7 y. K9 R: b0 i1 d7 [" W1 o0 @6 `7 ?' c5 I* @8 k

* H$ c( z7 M( A' @   我考证过,灵源地区的名字原来叫华溪,出了姚勉以后,姚勉的出生地灵源坑才演变成了灵源。从而取代了华溪。整个锦江流域,叫溪的地名特别多,现在还有秀溪,芳溪,泗溪。。。。即使在现在的新庄周围还有,宋溪,楼溪。。整个华溪谱系,都是好几百年没有沟通,各自记载不谋而合。这有点象宜春地区的樟树,过去,樟树是清江县的一个镇,清江归临江府管。樟树现在是市,清江县不存在了,临江由府变成了镇。" q8 J! c0 d$ _2 Z0 I; `* Y+ z
   我在这里还说点题外话。习仲勋家谱是明朝从临江府新淦县华城门习家外迁到河南邓州,再从邓州迁陕西。现在,新淦变成了新干,归吉安管辖。所以,我反复提醒外地宗亲,要有起码的历史地理知识,才好判断,才不至于出笑话。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4-14 14:24
回复 19# 姚绍弦 9 Y, {, i- n! j# u
, E# @7 Z6 S* B6 n

: c* `, }( _+ K( x1 M. F9 R  方里谱的乱因
# j: k0 \: T6 ]& {! A  从现有的资料看,斗门和方里是接近的,南垣和衙里是接近的。关键是方里联合了衙里,院场等,本来在小三郎与八郎这一辈就要搞清楚的问题,上升到了‘和,穆。’都把自己的体系列入了‘和’的后裔,现在的灵源地区只有南垣保留了老谱,是‘穆’的后裔。所以,当地人数多的方里谱系就流传,南垣抄了方里的谱,外甥拿了外婆的谱头包鸡腿,甚至干脆说南垣不姓姚,南昌也不姓姚。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4-14 14:48
回复 20# 姚绍弦
$ P" S9 O7 ^) H2 X+ l2 y- M$ J% z
- X1 m& ^, O+ f! a  @. i$ O
, M' b) S# Q; a   在三家的字谱发现了‘密码’
, k  G' ^2 b( o  姓不姓姚,不是听几个村妇说说就可以定性的。* Y) ^6 [8 u( F% }4 k3 ^9 O& N  f
   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研究基因密码的女儿给了我启发。我们发现,南昌最早姓姚,南垣其次,方里最后。十分有趣的是,方里的字谱不仅晚了南昌,南垣200年,有近20个字与南垣完全相同,究竟是谁抄了谁的,一目了然。我说,反正是姚抄姚,这证明大家确实是一家。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4-14 15:14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4-14 15:19 编辑
8 a: ?' W, Y0 @+ {$ {2 u# _5 q
- h, h7 u" c; d* z* \2 a1 u1 G回复 21# 姚绍弦 , \0 \  a7 n$ G7 M$ Q4 `
3 h6 ^) [/ H+ ]/ l' L1 N1 X. _5 P

$ J6 Y* s: a" x    其实,灵源姚氏早就是一家,和谐的很。据我了解,方里姚斌的父亲,高安外元的父亲就来斗门对过谱,南昌三卿团也多次去了方里祭拜尚忠公的墓,分明就是一家人呀。
! Z! g0 i) W* B0 X4 h    方里谱系许多宗亲都是我的朋友,新庄医院的姚文华院长还请我喝过酒,大家姓姚,其乐融融。% u2 k- O& H$ `
    当然,我也有许多毛病,文人身上的酸臭肯定是有的,个别宗亲闻到了,一定不舒服。但是,我在这里表态,灵源的任何姚氏宗亲,只要与我联系,我都会请他喝酒,在宜春,南昌都可以。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3-4-15 21:44
这难度不小,我们按规则联到湖南就完毕了,余下要看湖南的., U7 w  z: d4 w) h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4-13 22:53
. E2 y+ x5 K, h4 a! {/ B6 R. x
8 {% o  s- }& Y7 F$ e  C' h

2 \+ q0 r5 J( J9 n! C1 W    一句话也道出了我的心声。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3-4-15 21:47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4-15 22:00 编辑   p0 o6 T' [* Z9 Y( p& M

9 Y, N7 a/ q2 T回复 22# 姚绍弦
0 p5 K) c! ?, F' f$ o/ N* `3 l" ^8 z8 d( \( n2 @/ ]& x3 C
. E+ c% E# d: N. S# G& {6 k/ A
   :) 哪天我来南昌了绍弦宗亲请我唱[]酒哈。呵呵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4-15 22:03
回复  姚绍弦
4 Q; i' H4 v7 ~$ X4 _
* y! [- }% G/ v( e7 x
+ l+ B& T/ u$ L" ]     哪天我来南昌了绍弦宗亲请我唱[喝]酒哈。呵呵3 u  ^. T9 f7 P# x
彩云之南(姚良文) 发表于 2013-4-15 21:47

( t" a: o% F* e+ ^0 n  h( n" H7 F7 r. o$ Q5 Z
# }& a6 K9 i, m  z
    不知道是不是唱戏加喝酒不:loveliness: 简称唱酒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3-4-15 22:47
不知道是不是唱戏加喝酒不 简称唱酒
( ~- L8 G. v  s8 o* H8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4-15 22:03
) m- t+ I) O) {8 P2 j
5 `( a4 N, _* I
7 X: m& M9 D' e; G
哈哈哈,对头!你就把它看成是喝,别把它认成唱嘛,嘿嘿;P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4-16 09:52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3-4-16 09:56 编辑
% H7 A0 w1 T3 e  e- Q/ |
姚良文于公元2013年4月11日读谱疏理  V+ n, q9 [! a& C" L3 u
彩云之南(姚良文) 发表于 2013-4-11 11:13

: U. t! F. S4 o: T4 ?' U6 z. S6 o" d' `& r# l7 i3 {# L
良文宗亲:你辛苦了!. b1 j. o: N6 ]1 ~; _( P2 x% ~
   学习了你整理的世系图.在旦公这支.有几点请查对一下.
9 M! L/ A% L7 z: U" K% v3 }    1.守文行传中.有子三.居元.居易.居敬
4 Q3 A( S# ]1 f1 d    2.长子居.与父亲守文行传中.长子居不符
1 S. Y: b* n. i& l# M    3.次子居敬是斗门始祖澄公的祖父.
' e6 k+ j  a* N8 r( ?9 V- U6 F
    4.幼子居易是姚勉的父亲.
2 t* e+ b# j( a    5.守克:(1153-1227)锡长子.讳.字省己又字符献.号志尹.行廿一郎 宋淳祐二年乙未上万言策四十余事 帝悦 授柳州承事郎 居灵源 迁柳州苏门 生于宋绍兴二十三年癸酉九月十六日未时 卒于宋宝庆三年丁亥十月十一日辰时葬柳城东原文山

妻凤山蔡氏余未详

子三 居仁.居敬.居易.


) z% J* E7 ~. n. n! N

; y+ G- s6 }- `8 G
( B8 G% @4 p) N! j5 ?6 {, P
  注 :守:的文字是否取自守克讳文的文字.居敬称五五郎.居易称五六郎也可看出谁为兄谁为弟.* o0 T( k  I) I( x
    如果你要看居仁.居敬.居易的详细行传.我可以提供.# E, {1 Q" ~/ r  y7 W0 c5 Y, N# d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4-16 13:06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4-16 13:12 编辑 $ I. r6 J/ l  r3 T! B0 j  D

( c+ \7 p- a, U  K8 G4 i" Q. u回复 26# 彩云之南(姚良文)
  T; x! y) p0 O7 _9 @" f* O8 c6 b; X
  L  }3 S9 ~4 j, W* B9 W0 [; m9 ^- g# t% I' k5 u
    首先,欢迎彩云之南宗亲在他方便的时候来江西,我一定全程陪同。老家的特产是米粉,可是同样的东西,到了云南就叫了米线,还编了一个情深意长的故事,说是一位姑娘给心仪的书生送吃的,怕米线冷了,于是用鸡汤泡着,让那个书生吃的津津有味的同时,感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我也被这个美丽的故事感动着,于是,在昆明专门点了一份‘过桥米线’,才发现原来就是我们天天早上都吃的米粉,30元一碗,不便宜。我心急之中,不小心确实被鸡汤烫着了。但从此记住了彩云之南的过桥米线。故事的发源地我记得是蒙自。老家的米粉一般都是凉拌,简简单单,清清爽爽,外地人吃的时候,只要交代少放辣椒,否则,不是特别习惯。$ t$ g4 E$ g- I$ B, R( Q' X: F
   其次,彩云之南来了,酒就吃南昌斗门的糯米老酒,这玩意养人,不上头,原来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现在只剩下一家了,但是产量一年几万斤,不打广告,不外卖,不知不觉中就消化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单单南昌宗亲的亲朋好友红白喜事一用,他就够了。
9 F) t! n5 K, \/ B2 }( c   第三,到了灵源,就吃野生的猕猴桃酒,酸中有甜,甜中有酸,酸酸甜甜。老家的特产是竹笋,吃了也会节节高的 .4 P, H" i' h  d4 U
   第四,老家的水好,牌子叫‘三露’,含硒。当然,老家的人更加好,水就更加甜。
4 x" Q$ w$ [3 C: s6 |: |( X  }, v   第五,还是重复一句,欢迎来江西老家。

作者: 姚國民    时间: 2013-4-16 13:57
/ h2 R. U, Y1 q2 i9 m
继续讨论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3-4-16 14:49
回复 27# 姚卿芳
  F9 W3 z5 s0 ^. i. {- K
: x6 G- \4 j$ T" M1 X# ~4 I/ o# G  B9 j4 U" y9 V) ]2 y
         首先感谢卿芳宗亲不畏艰辛研读江西老谱,向你学习和致敬!我以前没读过芳(坊)里谱和你们南昌谱,这段时间,通过读芳里谱和与大家在姚网的交流才发现你们手中的谱与芳里谱有出入,你提出守文之下的人名和相应的疑问也正是你手中的老族谱与芳里谱的不同之处,我提供的示意图是按芳里谱原文疏理的,所以请你相信,在排序和文字方面是没有错的。现将你疏理的南昌姚氏和我疏理的芳里谱相关内容剪辑于下,以便进一步对比:; S! k% A3 }& o5 s) m3 N' W# d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3-4-16 15:21
回复 28# 姚绍弦
8 ^! q5 K- R4 z% U8 \! R+ d+ ?$ H4 L* ]7 a/ }/ v3 Y
$ C( L* f* f, e; [
         绍弦宗亲的心意我领了,说不定我哪天就会回老家江西来请你坐东,吃你们的地方特色呢,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要转嘛,呵呵!你不愧是专研历史的,对哪个地方的移风易俗都较了解,是的,云南的过桥米线,近些年的确是在昆明火,我也去吃过,不过没把我的嘴给烫着,嘿嘿。下次你来我们这里时,我带你去吃过桥米线在我的指挥下保证不把你给烫着了。;P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4-25 22:31
本帖最后由 姚绍明 于 2013-4-25 22:34 编辑 9 l% x. s, _" c
0 \3 E0 v/ I* W+ S& J9 W
回复 18# 姚绍弦
$ J: L  j: |& {6 \# X. n    我的疑点是,第一,八郎正好有八个儿子,怎么会没有名字?对面的十八郎就是姚振
4 t( _+ U, N: c) W; _" m/ G) R; h/ D* j  w! q* I
& g8 ?% z: s# G3 n9 l
    谱中兄弟排行“郎”字较多,是否是元代修的谱?据说元朝统治者不允许汉人有名字,所以用几几郎代替。3 ^( f% C. T+ b2 y$ ]
      而唐代以来“郎”字一般用于对年轻的男子的称呼。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4-25 22:37
回复 18# 姚绍弦
2 Q2 |: [. |' Z! p
- l/ l3 A! H+ G0 i5 g  e
, C. g4 [! z  J  U1 {6 s    元朝时老百姓是不能取名字的!!!(2012-03-10 11:19:30) 转载
7 j6 `: [* v7 L. t; n6 _! x1 I
标签: 转载
" P. B6 |4 b* S, \
原文地址:元朝时老百姓是不能取名字的!!!作者:子夜
' Z! F5 q( r. d, ?, E; X' F' z  |  L! X! y6 |! [( }  {
    俞樾的《春在堂全书》记载,元朝的制度是普通老百姓都不能取名,只能用行第和父母年龄合计为名。所谓“以父母年龄合计为名”,就是“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或为‘五九’,五九四十五也。”这个制度在《元史》里并无记载,但有大量的史实可为佐证。这还可以从明太祖朱元璋的家庭来看。0 x/ i, y' J4 |$ S1 F
    朱洪武撰写的《明太祖御制朱氏世德碑记》中载,朱元璋祖宗五代名字都含数字。朱元璋的五世祖名叫仲八,生三子,第三子名百六。百六为朱元璋高祖。朱百六养两子,长子名四五,次子名四九,四九即为朱元璋曾祖。朱四九有四子,长为初一,次为初二,三为初五,四为初十。朱初一即为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仅两个儿子,大的称五一,小的叫五四。五四是朱元璋之父。五一、五四各生四子,五一之了名字依序为重一、重二、重三、重五,五四之子名字依序为重四、重六、重七、重八。朱元璋之父后改名“世珍”,母名陈二娘。朱元璋原名重八,也是在打下大明江山后才易名的。
( B- i0 U. e( Q8 @* D7 c. ~    元朝的领土广大,所统治的人又非常多。而在蒙古人统治的人当中,最多的仍然是汉人。元朝将人分为四等,最低等的就是汉人,再加上他们人数多,所以元朝的统治者管理汉人管得十分严格。
: v" t% G1 @1 K  D- F# j    为了怕汉人造反,元朝人不准汉人拥有武器,元人的规定很严格,只要是金属做的器具都不行,连家家户户每天必用的菜刀,都规定要五家合用一把。
9 m9 T7 E  d% ~% c  C    除了武器之外,元人管的事还多着呢!他们规定一般人,如果没有做官就不许有名字。那么,如何给孩子一个名字呢?元朝人规定,只能用父母或祖父母的年龄作为孩子的名字,例如陈家的孩子出生的时候,祖父正好六十六岁,那么孩子就叫做「陈六六」。
6 H  b4 Y7 C6 v) A3 Y6 @    元人还不准汉人晚上点灯,更不准他们随便聚在一起说话如果被抓到的话,就要接受处罚。由于元人很怕汉人造反,所以用尽各种方法限制汉人。) n' U+ M3 f7 }, ~# _
    而且元人把每二十户人家编成一组,称为一「甲」。而担任「甲主」的人,一定是蒙古人,其它的汉人居民就是甲主的奴隶,甲主说什么,他们就得做什么,不能讨价还价,更不能反抗。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3-4-26 11:07
讨论灵源谱,我认为首先要面对几个事实:一,灵源谱系存在两派,一是方里派,北宋的姚尚忠为灵源始迁祖(含外迁的三公系谱头),二是南垣派(含南昌)唐初的姚彦国为灵源始迁祖。二,南垣现存的姚谱是公元1427年的谱系(南昌姚谱是公元1404年的谱系),南垣、南昌谱系相同。方里谱系是公元1715年确定的谱头。其谱中现存有一篇《存疑》说得很明白。三,南垣谱中记载了方里谱中二世以下十多代的世系,明确用文字写明了南垣是左灵源,方里系是右灵源,同出一宗。只是世代排列上与现存方里谱有的地方有出入。多数人名比现存方里谱的资料更详细点。四,江西范围内,现在还有一支在唐前期迁柘湖的灵源姚,另有一支唐未自高安迁安福的安福姚出自灵源。以上四条都是客观事实。我建议姚良文宗亲在此事实基础上去发现新的证据可能会有更快的收获。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3-4-26 14:24
讨论灵源谱,我认为首先要面对几个事实:一,灵源谱系存在两派,一是方里派,北宋的姚尚忠为灵源始迁祖(含 ...
0 m# p( L' x' v& Q" W姚克保 发表于 2013-4-26 11:07
  C& F' P4 x2 {8 U8 j# i

! @, }  P/ p4 i8 Q7 U  w
8 I9 B- C9 W2 P& L! z7 L         克保宗亲说的很客观、很实在,谢谢你的建议!相信全姚网对谱碟文化有所爱好的宗亲和学者都会对你归纳整理的以上四方面的内容表示感谢!4 J: l3 j0 ?. b0 D/ Z5 E
      历史是没有任何人能够随意改变的,但现实需要各地宗亲(特别是灵源、南垣、南昌等地宗亲)的同心协力,秉着心平气和、就事论事的态度、把各自的资料在姚网真真实实地晒出来,那样才能把这纠结已久的话题弄得个水落石处。2 k& b' c( u& y& k9 U- x1 ?
      对我个人来说我了解的相关内容太少了,别的也没什么新发现,一切望各位有心人士解密!% `% p. M3 \9 k0 I6 K& U
      谢谢!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3-4-26 14:31
谢谢各位对老谱研读后归纳总结出意见和建议!+ e  ~, L; y$ ^  F; |
欢迎各位找出更多的新发现!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5-4 10:03
这难度不小,我们按规则联到湖南就完毕了,余下要看湖南的.
2 h' X) X2 u7 {/ F3 J+ T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4-13 22:53
3 i+ }' a) o$ [+ H0 U4 V& G
  X$ \5 z+ d- z! Q

9 a# i5 _( s" Q8 v/ {3 }    我们可以打破规则,一起来探讨啊?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3-5-4 20:13
我认为要打破规则,就是把各地的老谱集中在一贴,大家一起研讨、核查、校对,一一进行梳理。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3-5-4 22:39
我认为要打破规则,就是把各地的老谱集中在一贴,大家一起研讨、核查、校对,一一进行梳理。
8 Q, h- g) C" m2 a0 M" V: n姚双全 发表于 2013-5-4 20:13
+ h0 Z! M3 z! }1 b% V
) C% K/ {; |! d, G( w

* f1 Z- `: a$ y9 N    双全哥提的有操作性,支持这一想法。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4-10 11:18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4-13 22:53 这难度不小,我们按规则联到湖南就完毕了,余下要看湖南的.

; m8 D# G0 ^  [这难度不小,我们按规则联到湖南就完毕了,余下要看湖南的.' s, ~4 F0 z5 n0 |( h
8 Z5 h7 |1 R  k9 J" b6 V9 d$ x
  姚波说的这句话有些不太负责了,大家都主动些,问题解决就快一些。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4-4-10 22:41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4-10 11:187 d. `  j5 C+ T2 u  I
这难度不小,我们按规则联到湖南就完毕了,余下要看湖南的.# ~8 _. g2 i' |; a
9 q$ u! P) d9 u# z4 v
  姚波说的这句话有些不太负责了,大家都主动 ...
# u+ X/ `& G9 ^0 d% B& N: F2 ~
呵呵,很多事情按规则都能办得了、办得好,可有的时候,个别问题只有打破规则才能得到解决。只能是愿者多劳、多付出或许能找到更完整的信息和资料。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4-4-12 10:17
彩云之南(姚良文) 发表于 2014-4-10 22:41 呵呵,很多事情按规则都能办得了、办得好,可有的时候,个别问题只有打破规则才能得到解决。只能是愿者多 ...
8 W8 @$ C/ e; ]& _0 u
是啊,良文宗亲,您看待问题非常理性,今后多向您学习!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4-4-13 13:41
公益事业,只能是愿者多劳、积极倡导、研究历史文化、共同构建和谐姚网、创建美好姚氏大家园!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