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老山行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天亿    时间: 2013-3-31 10:28
标题: 老山行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3-31 13:36 编辑 4 ^/ U* Q/ G) K. T: j6 S

, W: I* X! |! z5 d8 q- z脱下征衣別战场,
4 i8 |' m, f0 J. o* w( t自此生死两茫茫;: q3 C4 k* ~& `) O# b  P3 X; |; P
二十九年回老山,
$ d& A, h4 b8 C. r- b1 f, n& ~: M一声战友泪成行;
. p, n% g% t) s  J  E# X2 z此身无法再相见,( J" f( V- }7 S$ I' w) q
来生相约上战场;6 I" `0 U8 L0 M# q
再擒倭寇显神威," ~9 Q! n& q( H- P
杀尽倭寇保边疆。
作者: 河南姚亚峰    时间: 2013-3-31 10:41
气势磅礴啊,有照片和故事就更好了。我们首先向英雄致敬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31 10:42
脱下征衣別战场,自此生死两茫茫;二十九年回老山,一声战友泪成行;此身无法再相见,来生相约上战场;再擒 ...+ q2 ^- ?: h; _0 J
姚天亿 发表于 2013-3-31 10:28
4 f( K4 M6 Y) ^: [8 \$ l4 \' o

3 W' X" L' C; i& X8 p- n) @1 Z/ ~' o, ^1 g9 O- p& I" q" |
    天亿大哥到家了:handshake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31 10:43
气势磅礴啊,有照片和故事就更好了。我们首先向英雄致敬; k+ Y1 \: K0 f3 G% \4 }% L3 W; v
河南姚亚峰 发表于 2013-3-31 10:41
) e% i3 P( t! {. ^0 m( }

1 W5 v7 F- N+ n8 c' U! I0 n/ X2 e
    姚天亿:到老山主峰陪战友
+ [+ T! R* a1 c; z2 A+ I! m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7212&fromuid=198745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3-31 13:29
回复 4# 蓬安姚波
5 N; t" @" T+ p* q6 s3 D
3 S1 @* f, m% k* _( t
' F$ _- o3 L5 @, V    天亿宗亲:为了表达我对您的敬意。特意将‘老山兰’这首歌的歌词抄下来,献给您,我心中的英雄。/ n9 E' |/ U* M* J/ _

$ }7 l% f- m" w" W( ?/ j9 B( E; a     我爱你呀老山兰,顽强的生命倍受了摧残,墨绿的叶片熏满了硝烟,芬芳的花朵开得更鲜艳。我爱你呀老山兰,我爱你呀老山兰,你顶住了风暴,抗住了干旱,阵阵的清香沁入我心田.....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3-3-31 15:26
本帖最后由 彩云之南(姚良文) 于 2013-3-31 23:08 编辑 " j, W% Y8 w" q. C; j- C6 y
脱下征衣別战场,
  _& C, T6 y7 v2 ]4 N3 P. i自此生死两茫茫;
  w4 H$ a6 n/ v二十九年回老山,1 L* i1 p: m  V0 j" b) n' P- K$ s
一声战友泪成行;
' q5 ^, r9 L8 M# w7 T此身无法再相见,6 G2 u: e; B) A3 n4 L
来生相约上 ...; n; ^7 q) ]: Q! \1 M' g
姚天亿 发表于 2013-3-31 10:28

& I9 ^; t6 J& L0 m1 A/ ~/ V; j. ]3 h& V0 f. }4 _& |
, e) e8 U0 G5 Y+ H  Q0 p3 N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行勾出29年前为国保家的气慨、战友惜别时的缅怀之情、此情此景才真正体现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handshake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3-3-31 15:46
本帖最后由 彩云之南(姚良文) 于 2013-3-31 16:04 编辑 " p- b& O8 I( ]& @6 l

: W  H3 s+ F1 |                                   老山战役  
4 w6 n! @; I9 w, E1 |目录
# J% @5 J' @1 K
5 W8 \4 y  `7 A
事件介绍
/ [# g' ]% `9 F5 E0 u% a战役过程, }+ Z  h1 h& S7 W. d, P6 ~
事件梗概事件起因( r  i7 I% _, E% x# E& h9 K
双方战备
2 Y( o* }- O6 W& \  e/ j1 W惨烈战役: ~5 Q2 c( v; W1 m
你争我夺
1 d6 w8 C8 N4 G: g  x. D松毛岭$ a; D+ j! X0 ], T$ w* `3 C
战士家信
6 j! n$ z/ T" D一封家书
+ l. ^2 e: h6 t8 r; Y0 `* ^" f( t战役综述" {# x- c' `+ g% b) Q$ \. z% G
      $ m3 K  A0 D0 C6 A2 X
      事件介绍
: `6 h& E, t( ^, [      1984年4月28日凌晨,沉睡中的老山、者阴山静悄悄的。
# v3 R9 |/ L+ O* Q      忽然间,随着两颗信号弹腾空而起,我边防部队集结的数千门各式火炮同时开火,数十万发炮弹带着中国人的愤怒猛烈地倾泻在老山、者阴山的越军阵地上。炮火打得气壮山河,越军阵地完全被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越军士兵在睡梦中就被炸得尸骨无存。(老山主峰现在仍归属中国。)  ' b0 o& c( x6 {% W3 `! |1 e9 _

9 c$ I! T0 I5 @% x      战役过程" ]) g, a3 Q& V* h% z' l
      1984年4月28日,昆明军区(后并入成都军区)第14军40师、41师,11军31师分别对老山,者阴山一线越军发起进攻!40师一部7分钟占领662.6高地,5小时20分攻上老山主峰,下午,两个主力营向船头,八河里东山方向推进,占领敌10余个高地。到5月15日,又收复了八里河东山。8 W1 x  h+ x7 |% M
      经过18天的血战,我边防部队收复老山、者阴山。# A/ W+ [6 ?5 _2 _1 a
      事件梗概, G7 Y+ N3 g0 e. C+ f
     老山位于中国云南省麻栗坡县船头以西,主峰海拔1422.2米,扼越南西北部河江市通向中国云南省的咽喉,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越双方对这个地方都极为重视,,因此越军丢失老山阵地后,频频反扑,妄图重新夺回老山这个咽喉要地。于是就有了4.28、6.12、7.12大反扑,其中,7.12松毛岭之战是越军最大规模的一次师团级进攻。也是老山拉锯战中最为最为惨烈的一仗。
. h: K5 b! ^, S) l+ L      事件起因0 o2 I  `# c$ @& l
      1984年6月12日,越军偷袭我老山近那拉方向的阵地,守卫该阵地的二连几乎全部阵亡,随后上去查看情况的我数名士兵也被越军打死,天亮后我一个排45人上去,又几乎全数尽殁 。后来一个火箭炮齐射,我步兵才重新夺回阵地。其后越军出动500~600人冲击,结果被我炮兵牢牢地封锁住,死伤惨重。
3 J! n' p6 e& Z. e# X  f- d       老山的阵地实在太重要了,于是,失利后的越军决定再次发动攻击。3 p4 H8 g8 [! F  @
由于有了4.28及6.12之战,我军各方面均加强了警惕,在情报的搜集上更是不遗余力。情报指出,越军有可能对我松毛岭阵地发动进攻。但越军也不是等闲之辈,所以,虽然我已得悉越军即将有所行动,但准确的日子还是无法确定。! ^4 L+ |0 t! t. s' c' f' T, b: U
       双方战备
$ S0 @. [/ x5 w+ Z4 u- ~: n7 F
       有鉴于此,我各方均作好准备,尤其是炮兵。12个炮连,加上4个坦克连。火力分配,分兵把口,在敌人可能接近的地方计划了拦阻火力,分地段,一个连负责一段。两个连顺公路乱打,逐段拦阻。三个火箭炮连,在142高地一个,在李海欣高地一个,在结合部一个。诸元全数准备好,榴弹炮装上弹丸。火力计划代号"野猪",一说进"野猪状态",就装上了。
7 ~2 {0 {/ [. {  s根据各方的情报,我判断越军应该于7月12日凌晨将会有所行动。越军兵力为313师两个团,316师一个团,312师一个团,345师一个团,一个特工团,共计六个团的兵力。
5 k& z' t. O7 e) f$ |; G9 k3 H      情报证实,于是我军加紧准备,囤积弹药。我XX师(也许因为保密,没有公布)119炮群赵扣斌团长在凌晨时就准备好了2.5个基数的弹药。前沿阵地为14军40团士兵。* W8 `5 r7 b9 {, v0 t7 `4 k# o
      惨烈战役2 M9 a* E. C+ N9 d
     03:00时,指挥部给出三个点,命令119炮群进行扰乱性射击,打一个齐射。而赵团长认为,一次齐射太少。通过电台联络前沿阵地,但前沿的答复是没有情况。于是赵团长对着沙盘问步兵团长张友侠团长,意思是假设越军凌晨5点出击,按步兵常规,部队现时应该在那里?张团长指出,只能在清水河以北300米那片地方,只能在阵地前500米以内,不会以外。但指挥部给的点是1000米以外。于是赵团长报告了炮兵指挥部并说明理由,得到指挥部的同意后,赵团长决定了三个点, 6个炮连一起给干。隔了十分钟后,又打第二次。前沿再次报告:"没有反应!"于是发射照明弹,但前沿答复依旧。于是,大家都认为是情报有误,虚惊一场,除了一线警卫部队外所有部队都放松了警惕并沉沉睡去。* c6 [' k/ f0 Q3 l$ z( f, w7 C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很恐怖的。实际的情况是:越军已经潜伏到我军阵地前的500米以内地段内。赵团长组织的两轮射击,准确地打在敌隐蔽的战斗队形中,两个营长当场被击毙,兵员死伤惨重。但失去指挥 的部队没有暴露,轻重伤员无一呻吟。顷刻,照明弹起,严密伪装的越军蛰伏如前, 重伤员至死不动,无线电也静默,纪律与素质令人瞠目。
& s2 @9 Y7 B# ?! [+ v4 z2 P      凌晨5点(情报很准确!),越军偷偷地摸了上来,一瞬间,全线开火。我立即还击,在黎明的黑暗之中,弹道发出的光亮密如雨丝。由于越军是偷袭,我守卫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于是紧急呼叫炮火支援。但越军已经摸了上来,敌我交错,赵团长不敢开炮,怕打了自己人,参谋提醒:封锁阵地前沿,打后续梯队。赵团长恍然大悟!) D" M" [: M$ M, E1 y) |' \+ i. a
一瞬之间,119炮群发出怒吼,炮口制退器发出的气浪扑地而来,连指挥部都感到震动。
$ g6 Y7 J3 D$ c9 G% y       火箭炮一口气打了十三个齐射,85加农,100迫,152榴,133加榴,甚至师属的坦克营的坦克也一字排开,就在阵地前200米处分六个点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来回打, 形成一道火墙,用炮弹封锁得死死的,炮管真的打红了。空爆弹、榴弹、燃烧弹,弹群所到之处,一炸就是一大片,大批的越军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连炸起的硝烟都是红色的。整整一个上午,越军都没能靠近我阵地, 那一天119炮群干进去了一万多发,到中午12点,2.5个基数的弹药全部干进去,在指挥所里的步兵团长张有侠一听炮弹没了,当场就昏了过去,他的一个步兵团,没有炮火的支援,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越军6个团的攻击。幸好赵团长在早晨一开炮,就马上命令从红河州调出的470台卡车去拉炮弹。" o# W( O9 y% j5 Z: V
      你争我夺
9 @: @: t, |7 U2 t
      由于没有的炮火的支援,尽管士兵们拼死守卫,但越军一个营还是占领了164高地。# B0 m: V8 `' `7 ]8 t/ O
下午13:00时,炮弹运到,119炮群重新发出怒吼,集中全部火力猛轰164高地,顿时,164高地上硝烟秘迷漫,一片火海,步兵一个排45人随着炮兵火力的延伸往上冲,一下子就收复了164高地,越军一个营数百人,只剩下6人活的,164阵地上尸横遍野,到处是残肢断臂,惨不忍睹。
  Z& l1 u6 T& Y- h2 q      164阵地的失利并没有使越军退缩,相反更凶猛地冲上来。越军士兵的表现也真的是无话可说,硬碰硬,6个团一批一批往上冲,少有的发动了营团级的集团式冲锋,我方士兵的机枪、炮弹象割草一样把越军一批一批地击倒,鲜血把山坡都染红了。
: p; t9 a* U. O0 Z- C, T3 m# r        松毛岭
/ M+ e$ s* `3 ~. n: k* W
        7.12一战,越军在松毛岭上留下了3700多条生命,尸体把山坡都盖满了。叶剑英元帅看过战场录像后不禁惊叹:"自淮海战役以来还没有见过这么多敌人尸体。"我军在今次战斗中也有一定的损失,但由于保密的原因,没有公布伤亡数字,但可以肯定是,作为守方,还有重火力的支援,伤亡损失肯定是相对较少的。由于尸体太多,加上南亚丛林气候炎热潮湿,因此尸体很快就开始腐烂,而且出于人道,我方决定通知越军收尸。
; S$ c$ q3 j9 j       7月14号,我们打宣传弹,让越军来收尸,规定他们要打红十字旗,50人以下不准带武器,但越军来了六、七十人,不但不打旗,还架着高射机枪。好哇,你败了还违反规定,还来逞能,我也没客气,于是炮兵一个急促射,打得一个也没回去,于是越军再也不来收尸了,正好赶上雨季大热天,尸体腐烂得很快,防化团上去消毒,大瓶香水到处洒,用火焰喷射器烧,前沿阵地臭气熏天,士兵们被熏得连连作呕,连饭也吃不下,此乃后事。
% w2 P: }) ]3 r      7.12松毛岭大战,打出了我军的军威、国威。
' x3 T% x# U1 r4 H        战士家信1 w! _9 M5 N! a% C5 |, Y4 |) z
       一营步兵一连有个战士小程,是重庆市人。小伙子吹、拉、弹、唱、跳样样精通,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是个多才多艺的战士。小程本来在连队当文书,连队的各项工作协调得井井有条。但自从接到作战任务以后,他坐不住了,三番五次找连队领导要求去尖刀班。胡连长考虑到连里也需要他,同时也考虑到小程的家庭是两代军人,在家又是独子,所以没有答应他的要求。此事急得小程像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在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他咬破右手的中指,蘸着自己的热血给连队党支部写了请战书,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诚之心。) {! K- E9 p; _
连队干部几经商议,最后决定调他到七班任班长,担任全营的尖刀班。
: n5 U: ^; e' s: G; K, J      尖刀班既要给全营带路,还要开路,更要随时准备和敌人接火,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4月28日战斗打响以后,小程对全班说:“我们7班是全营第一班,第一班就要冲上第一道战壕,拿下第一个高地,就是死,也要死在第一批。”6 z! G* n; ^) m1 a) e
      一封家书
5 F0 ~  w$ O5 J2 h: w      在向76号高地的攻击中,他在击毙一名越军后被敌人高射机枪击中,牺牲在阵地上。战友们在现场清理烈士遗物时,从他的上衣兜里找到了一封未发出的浸透鲜血的家信
3 L) i; P* N$ \" I' z亲爱的爸爸、妈妈:- S8 p1 [3 Z. v% c2 f# q, M1 F7 H
      你们好!$ _& N0 k) ^. C% [# ]1 g
      在这决战的前夕,我们的训练任务十分繁重,一封家信写了几次还没写完,我想你们肯定等急了。没有办法,我现在只能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几分钟写几个字,寄托着我深深地思念,愿远方的二老保重身体,工作顺利!
) k" X2 H7 J4 i! z+ c       据我们连队的干部讲,这场大战就要开始了,我自己也经常想象战斗中那惨烈的画面。每当如此,我心中总是莫名其妙的产生一种愧疚思恋之情。有人说:战争是残酷的集中表现,军人是冷酷的典型代表。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我们军人也是人,也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热血男儿,并不是冷酷无情的的冷血动物。就拿现在来讲,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正在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越是这样,我心中越是想念你们二老双亲。
$ H: b% T! [2 o5 a: P       我还清楚地知道,你们二老只有我这么一个独子。当初参军时,爸爸那无可奈何的表情和妈妈那辛酸的泪水已经使我刻骨铭心,临上火车离开重庆时,爸爸那少有的慈祥微笑和妈妈那近似唠叨的重复嘱咐,使人们常说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在我的脑海里得到深刻的延伸。我今年19岁了,我知道这19年来你们为我付出的沉重代价,为儿我就是做牛做马、尽孝至终也难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现在,我是多么想再听一次爸爸那近似古板的正统教诲,我是多么想在体弱多病的母亲面前撒一下儿时的娇欢,哪怕是看到母亲一丝痛楚地苦笑,为儿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 X3 |" c0 q0 {: \, T. b      今天是4月25日,我们明天晚上就要向战区开进了,战争这个人类互相残杀的魔鬼就要向我们走来,我们和越军同时走在了死亡的边缘。虽然我们每个军人对生都有着深深的眷恋,但是,当我们看到边疆人民惨遭杀害,看到那遗弃的大片田园,看到老人孩子无家可归栖身山林,看到越军那狂妄狰狞的嘴脸。我作为一名军人,总有一种负债的内疚感。这里的现实激励了我,这军人的职责告诉了我,这祖国的尊严驱使着我,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用我们军人的一腔热血去换取祖国完整的领土,用我们的青春去托付起边疆人民的一方平安。
5 z) T+ N. |8 M  h# S爸爸,您当过兵,您完全可以预料现代战争的后果,万一孩儿有什么不幸,您一定要挺住,要多多开导多病的母亲。孩儿是党员,党员在战场上就是带头打头阵,别人不能吃的苦你必须能吃,别人不敢去的地方你必须要去。为儿我万一在战斗中牺牲了,我求爸爸帮儿办理好一件后事,代我缴纳51年的党费,每月三毛,共计183元6毛钱。* e/ E1 a3 j9 X6 t" u
       再见了,我敬爱的爸爸,
6 D3 ~- s' W7 m' |! F0 {) {' I& W' ~       再见了,我亲爱的妈妈。) A. I. w% p6 `* v
       不孝儿 程 敬上; b: p& I& R* C' `6 h2 q2 Y
       不知现在的年轻人对老山战役是否有所了解,不知又有多少人还记得二十多年前的那场战役,当某些人还沉浸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时,看过此信后你会有如何感受呢?
5 y. ^" T1 {# W3 W5 I      是啊!时代不同了。但我还是想哭!!!
( N. q7 V0 K; }" X. I/ r# F) l       战役综述
$ `2 k% n3 y5 Z0 f! c       1979年2月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越军不断对中国云南省文山州边境一线进行挑衅、袭扰、蚕食,进而入侵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等地区。为了驱逐入侵的越军,保卫领土和边境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巩固国防,除云南省军区所属部队坚守边防一线外,还先后从各大军区抽调部队参加防御作战。+ S1 y# G4 v3 f" Z+ d3 ?
      1979年4月,昆明军区陆军第14军42师进入文山州,在云南省军区边防部队协同下,坚守边防一线阵地。先后参加了收复罗家坪大山、扣林山等战斗。至1984年4月27日撤离文山归建。
' R5 K" Q5 p1 R- ]/ }      1984年1月,昆明军区陆军第11军31、32师共计8932人进入文山州,在西畴县西洒、蚌谷、董马等地驻训;陆军第14军40师,41师122、123团共计18297人进入文山,在马关、麻栗坡等地驻训。同时进入文山州的还有原昆明军区炮兵第4师,在砚山驻训。同年4月,该前述部队配属边防15团(守备2团)先后参加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作战。共毙、伤、俘越军6633人(其中11军毙、伤、俘越军2128人,14军毙、伤、俘越军4505人),该前述部队牺牲766人(含民兵、民工),其中老山、八里河东山方向牺牲651人,者阴山方向牺牲115人,在老山战区最为惨烈的“7.12”战斗中,仅14军40师119团、41师122团等部队便牺牲61人。同年8月5日——12月9日,该前述部队撤离文山州,凯旋归建。
; `3 @$ X% o' j7 {$ S. V+ r( Y      1984年7月13日,中央军委命令南京军区陆军第1军1师,第12军36师,南京军区炮兵第9师师部率炮兵第3、14团,福州军区炮兵第3师共计 26624人进入文山州赴中越边境轮战,集结于文山、砚山两县驻训,并于1984年12月9日接替陆军第11军、第14军和炮兵第4师在老山、八里东山方向的防御任务。同时进入文山州参加防御作战的还有:北京军区工兵第15团,福州军区工兵第1团、南京军区工兵团,沈阳军区高炮第18团,武汉军区汽车第8、12团,昆明军区工兵第7团以及总参直属工程建设第115团。
. F- q$ e9 u0 P# G( Q& s      另据总参谋部电示,调武汉军区第20、54军,成都军区第13、50军,广州军区第43军分别组成以军为单位的第1、2、3、4、5侦察大队(五个侦察大队计有3532人)。该五个侦察大队于1984年7月27日到达云南麻栗坡县茨竹坝、杨万、八布、猛硐、都龙地区驻训参战,归昆明军区前指指挥。
4 ^$ f& K! P9 q5 Z0 F      1985年1月30日,根据总参电示,沈阳军区通信干扰营于1985年4月15日前开赴麻栗坡县,配属昆明军区前指,接替总参通信第7团干扰营的任务。调成都军区汽车第17团接替武汉军区汽车第8、12团。# H" w" M- ?- u: a8 {0 Q
       1985年5月25日,根据总参4月9日指示,第1军所属部队和第1、2、3、4、5侦察大队,武汉军区汽车第12团全部撤离出战区,凯旋归建。同年5月30日,第1军所属部队撤离文山州,凯旋归建。第1军所属部队共歼灭越军5007人,在1984年12月20—21日越军团级规模进攻中,第1军所属部队牺牲17人,负伤48人,在1985年1月15日战斗中,牺牲46人,负伤75人。五个侦察大队与越军作战68次,毙敌520人、伤敌140人、俘敌17人。8 l, s4 @. R& Y/ N4 Z8 [
     1985年3月,济南军区陆军第67军199师、第46军138师、济南军区炮兵第12师共计31146人进入文山、砚山两县集结驻训。该前述部队于1985年5月30日进入战区接替第1军所属部队防务。同时进入老山战区(含八里河东山)的还有第26、46军组成的第6侦察大队,空降第15军组成的第7侦察大队,成都军区汽车第17团。同年7月,第67军200师598团亦进入老山战区。自接替第1军所属部队在中越边境执行防御作战任务以来,该上述部队毙敌4000余人、伤敌4390人、俘敌10人、毁敌车27台、炮225门、工事1150个、缴炮3门、枪141支。第67军所属部队在战斗中负伤1721人、牺牲413人,其中199师就牺牲300余人(其中在1985年5月31日—6月11日的战斗中,仅595团就牺牲120余人,被俘1人;同年12月22日,597团在进攻405阵地的战斗中牺牲20余人)。第67军所属部队是各轮战部队中战果最为显赫的、但同时也是付出伤亡代价最大的。
& o" k5 }# F) J. a# ]7 W      1986年6月,第67军所属部队撤离文山,凯旋归建。同时撤离战区的还有第6、7侦察大队,成都军区汽车第17团。! z: I1 x* ^4 s) q% N5 D7 t1 p$ O
1985年9月,新疆军区组成的第8侦察大队,陆军第19军组成的第9侦察大队和陆军第21军组成的第10侦察大队相继进入战区,至1986年六七月间,先后撤离战区归建。
9 I% X$ J& V5 X6 h3 ^      1985年6月4日北京军区工兵第16团率14个连(欠舟桥连)共1400人于该日由河北官厅启程入滇作战。
: U/ J% Z7 R7 ?. `6 b# H1 l奉军委1985年8月26日命令,兰州军区第47军接替67军在老山战区的防务。1985年中秋节,总政歌舞团团长傅庚辰带彭丽媛和阎维文、柳培德去老山主峰慰问演出[1]。  彭丽媛在老山慰问演出旧照
6 g  q, B5 H/ F& O# M. |3 U. ^6 r      1986年1月,兰州军区陆军第47军139师,141师421团、炮兵旅、高炮旅;第21军61师,兰州军区炮兵第1旅、汽车团、电子对抗营共计37351人进入文山、砚山两县集结驻训。4月30日,第47军所属部队进入老山战区接替第67军防务。第47军在老山战区作战期间,毙敌2440人、伤敌4151人、俘敌6人、毁敌车22台、炮302门、工事2000余个。第47军所属部队在战斗中负伤892人、牺牲149人。
. B. ]+ O! h& J! V1987年5、6月间,第47军所属部队先后撤离战区,凯旋归建。
8 `0 L5 w, G& F& a7 P       奉军委1986年9月1日命令,北京军区第27军接替第47军在老山战区的防务。
9 l: g7 a( b) f, \! r  l       1986年9月,北京军区陆军第27军、北京卫戍区、天津警备区组成的第11侦察大队进入战区,在文山马关县都龙地区执行侦察任务;由陆军第38军组成的第12侦察大队进入战区,在麻栗坡八布地区执行侦察任务。至1987年2月,先后撤离战区归建。* ?, u' R; O1 `' ]. c1 ?
1986年12月,北京军区陆军第27军79师,80师,81师241团,军区炮兵第14师10、37团共计33700人集结文山、砚山两县驻训。1987年4月30日,第27军所属部队接替第47军在老山战区的防务。第27军所属部队在老山战区作战期间,毙敌1580人、伤敌1800余人、俘敌1人、毁敌车35台、炮103门、工事808个。第27军所属部队在战斗中负伤172人、牺牲63人。
4 d0 Z2 z2 \- [) L% K. a       1988年3月27日—6月3日,第27军所属部队撤离战区,凯旋归建
* G7 g" g% x/ F$ L* ]       1987年12月,由沈阳军区第16军组成的第13侦察大队;第40军组成的第14侦察大队;第64集团军组成的第15侦察大队进入战区执行侦察任务。1989年1月14—16日,第13、14、15侦察大队先后撤离战区归建。  j" H) b. Q- x' M1 f/ h
       1988年1月12日,成都军区陆军第13军37师(就是我所在的111团所属师),38师1、2团,炮兵旅、工兵团、电子对抗营共计17000人进入文山、砚山两县集结驻训。: T# I  G+ B9 t+ Z
      1988年4月15日,成都军区第13军所属部队进入战区(这批参战部队以37师为主),接替第27军所属部队在老山战区的防务。第13军所属部队在老山战区作战期间,毙敌725人、伤敌1062人、毁敌车8台、炮49门、工事228个、弹药所24个、枪2支、缴炮1门、枪40支。第13军所属部队在战斗中负伤215人、牺牲26人。- t8 s0 [! J+ o( {
       第13军所属部队于1989年5月和10月分两批(第一批为第109团,第111团于12月撤回重庆)撤离老山战区,凯旋归建。# C: E) l* J$ I. I) k5 P$ e; E
自1979年1月至1991年1月,空军航空兵第5、11、17、21、22、27、28、30、33、37、44、45、46师;侦察3团、运输机团以及北京、沈阳、济南、兰州、成都军区的地空导弹营先后在老山战区轮战。航空飞行师(团)驻砚山县平远机场,地空导弹营驻麻栗坡县大坪和马关县马鞍山,轮战时间为6至9个月。1 \: V2 ?- m' J% \" y5 ?0 w9 K
       1989年10月31日,奉总参命令,成都军区守备第1师部分部队配属第40师部分兵力接替第13军所属部队老山战区对越防御作战任务。
# y* U5 a- Z0 z( H% u1990年2月15日,成都军区云南前指在正式将老山战场对越防御作战指挥权移交云南省军区前指后撤销。1993年2月10日,中央军委批复:解除老山地区防御作战任务,撤销云南前指,边防部队转入正常守卫,停止空军航空兵和地空导弹部队在中越边境轮战。
; A5 m% Z2 Q! Z3 Y$ x* S. F  J+ K9 H各支援保障分队撤离;边防15团(守备2团)于1993年4月1日零时转为正常守备。云南省军区各部队在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执行防御作战和支援配合轮战部队作战任务,参战16000余人、炮400门、车500台,截止1989年10月31日轮战结束。期间歼敌1242人、伤敌1693人、俘敌27人、毁敌车15台、炮17门、营房212栋、工事128个、弹药所6个、缴152火炮1门、枪40支。云南省军区部队负伤884人、牺牲59人。 7 M# a& s% M3 Q
; Y- O- z! j1 P5 d* F9 C$ H6 S6 w
转载自:http://baike.baidu.com/view/597295.htm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