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江西上饶(珍珠堂)姚氏族谱(旧谱照片) [打印本页]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28 20:17
标题: 江西上饶(珍珠堂)姚氏族谱(旧谱照片)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3-7 09:14 编辑
& X" O4 ~- |2 h
% r2 u8 E. w; S% K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28 20:26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28 20:34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2-28 21:18 编辑
. r- @& L" i7 `+ k8 d
! Q3 o' X$ M6 l, Q9 o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28 20:40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28 20:43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28 20:4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28 20:48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28 20:51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28 20:57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28 21:0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28 21:10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28 21:12

作者: 姚松湧    时间: 2013-2-28 23:55
此谱有堂号(珍珠堂),只要发帖把堂号告诉大家好找。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3-1 01:29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3-1 23:00 编辑 ' T) N+ _0 a- [4 Y7 Z

, d5 `6 ?6 V% Y/ c/ x" D5 v此谱错误多,仅一点崇为思廉之父就说明,编谱人不知一个是武周时人,一个为隋末唐初太宗时人。说明基本的历史知识都没有,还有商均的儿子也是在胡诌,说明《史记》也没有读过,更不说崇的父亲,明明《新旧唐书》写得清清楚楚,非要乱找个人,这就暴露了编写人史书读得不多。我猜此人仅粗识文墨,最多读完了《千字文》,还未达到考秀才的功夫。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1 18:19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3-2 23:35 编辑 5 _6 J4 _- L' k# h% m/ l' v7 Z
& f4 i4 G9 m. X+ A+ M
回复 1# 蓬安姚波 $ G8 W" R0 V  p( a1 l: A! Z3 H
# j& l) F. C8 h) B1 u
; Z/ e' a0 V/ N
    粗略浏览了几页,可知是湖南桃源旸谷(珍珠堂)姚氏族谱,旧谱。该族2011辛卯年重修(九修)了。5 V6 Y0 M5 Z) B$ w& g% J
   请说明旧谱页的来源和相关的其他资料(如果有的话)。# w1 `* D* L5 I' |
" f4 n. Q/ q. c/ L0 h- v5 s
   姚闻闻评论此谱说:
- a* t7 d0 [& C) Y: g# Z+ [   ( T( {, D: H( \! D) q
此谱错误多,仅一点崇为思廉之父就说明,编谱人不知一个是武周时人,一个为隋末唐初太宗时人。说明基本的历史知识都没有,还有商均的儿子也是在胡诌,说明《史记》也没有读过,更不说崇的父亲,明明《新旧唐书》写得清清楚楚,非要乱找个人,这就暴露了编写人史书读得不多。我猜此人仅初识文墨,最多读完了《千字文》,还未达到考秀才的功夫。
3 j* ?" _0 _) r# N2 ^5 {
" K# K$ u5 \* M5 ]' w+ {
& u: J7 ~" l2 q, |( K
    诚然,此谱世系宗支总图有不只姚闻闻指出的错误,但是,它自有其价值。古往今来,编谱人往往是那个圈子的“高水平者”,不少不一定读了多少史书,也可能只是文墨粗通(包括今时),能将谱编出来,在某种情况下殊属不易,甚至是可贵的;不然,我们今天或明天便无谱可读。我相信这些古人和今人,不会写错他们自身上下五代或更多代的世系关系。, g# W* [% c% ?
     我也读过硕士和学士编的族谱,未必比他们强多少。1 G( n4 V. M% i/ m- c" n
& W' Q! @5 n9 V2 ]

' U1 D6 q6 I9 e* L, ?) C2013-03-02更正:
% {. l/ E! m5 {3 p' N8 z$ V; o. m     上面说 “ 是湖南桃源旸谷(珍珠堂)姚氏宗谱”——读此谱和其他资料,发现讲错了。此谱主要是福建泉州永春的姚氏宗谱,也曾与南安、安溪、浦城、广信(上饶)等地姚氏合修过。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1 18:29
回复  蓬安姚波 - W# o, P$ M9 u$ H" P" o

$ A; f" m) U- i) h
& c7 @* p1 U% s) G    粗略浏览了几页,可知是湖南桃源旸谷(珍珠堂)姚氏族谱,旧谱。该族2011辛卯年重 ...
/ o0 @2 V5 h. lpszyyao 发表于 2013-3-1 18:19

  o: ^& \! }4 J, R3 x5 L) g7 C+ q9 F+ A4 `4 x0 f0 Q1 v/ d
4 I- Z* D! q  L  v0 h$ i
    此是qq群里的.江西上饶传上来的;  t; h1 h1 W$ Q) {/ I( f
我也赞同钟尧老的看法;有一本有错的谱留存下来就很不易;姚网上也没见到几本全对族谱;能知从那里来的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心平气和的对待;理性看待!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3-3-1 20:02
“桃源姚氏逄尧公,宋初自河南固始县移居兴化、莆田;三世圣授公移居漳州,圣传公住居莆田、埔尾,鸣鸾公、鸣凤公、虞公皆登进士;我派圣裔公分居泉州,生师礼公,徽宗朝登进士,为礼部侍郎,生选公,钦宗朝登进士,为通政使……”从这段看,此谱属桃源姚,珍珠堂,世居泉州;但看96世礼义生97世姚崇,姚崇生98世姚思廉,姚思廉生99世维中、永昌……等,即知此谱又显然与史不符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1 20:33
回复 16# 蓬安姚波 5 J/ L* O! j! o* ?& i/ i2 r" w
1 J& n$ G& B  s) J
5 r) B5 g) X* ]3 O: Y) x! @
    看来,湖南桃源旸谷(珍珠堂)姚氏,是莆福韶溪派天明公的堂兄姚凤公的后代。
9 {' ^& h8 c' W     这些谱页是上饶姚人上传的,此人有可能与姚网会员上饶姚明锋(?)是同宗。他们的先祖都是从福建迁徙去的。姚明锋上传的世系源流也是有点乱。
' ^& E4 P0 A4 c8 {6 y. w- l+ r8 u0 M     莆福韶溪派天明公后的族谱,世系源流清晰。天明公和姚凤公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一起修谱的。因此,上饶姚氏和湖南桃源旸谷(珍珠堂)姚氏族谱的宗支世系也许是可弄清楚的。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3-1 22:04
    <湖南桃源旸谷(珍珠堂)姚氏族谱,旧谱>& V7 V+ P3 v, [- U! R
错误的地方确实存在.但仍有很大的价值.为后人寻宗认祖提供了条件.后人修谱时不太考查前面的世系流源只是"照抄"而重点是续后人.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3-1 22:58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3-1 23:31 编辑 ( Q4 k. x  U& g
9 \* E5 m% V4 C. M5 Y
回复 15# pszyyao
4 y) Z, k) ~9 T2 F$ `# m8 p) t7 Q! j0 \$ ]8 ?+ n7 C
正因为这些错谱,才导致世系的混乱。我是坚决主张编谱人要有基本的历史常识的,一点史学常识都没有,编出的谱只能害子孙,难怪有史学家说“最不可信是家谱”,就像你纠正那些所谓的专家对舜的乱说一样,目的是想把正确的信息传给大家。这种东西流传只能误导大家。其次他还易引起宗族的纷争,都认为自己的谱正确,要不是有正史很难说服对方。其三,他们的错误导致后人花大量的时间去考证,而且很难找到正确的答案,特别是正史都找不到的人物。总之错的东西百害无一利。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1 23:19
回复  pszyyao 4 l1 C* W+ k1 t! J, g
正因为这些错谱,才导致世系的混乱。我是坚决主张编谱人要有基本的历史常识的,一点史学常识都没有,编出的谱只能害子孙,难怪有史学家说“最不可信是家谱”,就像你纠正那些所谓的专家对舜的乱说一样,目的是想把正确的信息传给大家。这种东西流传只能误导大家。2o#姚闻闻 发表于 2013-3-1 22:58

! U( g5 s- o7 y; m' J; d0 J2 ], e3 P% u! M4 J' u, a) p
5 L9 }* E' s; q8 i
     在你“坚决主张编谱人要有基本的历史常识”之前,不少“没有基本的历史常识”的人,已将族谱编出来了,这些古谱和旧谱实际已使用过和在使用,有的入录家谱目录了。
5 @2 t- J( a7 U, h8 v0 t     在你“坚决主张编谱人要有基本的历史常识”之后,不少“没有基本的历史常识”的人,已将族谱编出来了,这些新谱已在使用,有的也入录家谱目录了。
6 B' a9 K2 ]' V     怎么办?* \" u# `0 k; O6 f$ C
     我的上3代(我确知的,或许不只)目不识丁,我本人是学工和做工的,没有多多少历史常识,我终于编了我的房谱,我该怎么办?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1 23:31
回复 20# 姚闻闻
7 @( L3 ?4 u% \; e$ S+ b- H, i

0 @6 \; v4 i* r& f" ]+ v    引用:
) s4 k$ ^# M6 T. P5 c    如果因族谱中存在作伪、失实、攀附、篡改之辞,学术界便嗤之以鼻,不以为信,不能登“大雅之堂”,但这些毛病,官修史志与文人著述中也常见,有的比族谱还更严重。梁启超也说过:“吾中国官牍上文字,多不足措信。” 例如《宋史》及司马光《谏水记闻》、邵伯温《 邵氏闻见录》、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等书诬陷攻击王安石,就令数百年后的金溪人蔡上翔拍案而起,用27 年之工,参阅千卷文献,写出《 王荆公年谱考略》 “以辨宋史之诬”。官修史书中美化当权者,篡改史实,遮讳统治者种种拭父淫乱的事实,真是数不胜数,何以史家依然引录不误?其实,族谱的编修是极其慎重的,但因人口繁衍,分支析派,散居各地,年久岁湮,各支派宗谱的详略、叙述便难以一致,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其谱的真实性。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3-1 23:41
回复 22# pszyyao . Q! K4 c. z' k5 [% j/ z
9 l& D! P. e" Q3 X
错史当然也有一个好处,能让今人或后人有事做,花大量的时间去考证。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1 23:50
回复  pszyyao
4 E, b+ e  f3 W$ _' H- k
. k; u  u% x/ m. j7 O8 g错史当然也有一个好处,能让今人或后人有事做,花大量的时间去考证。; i! j9 r- `5 X. z
23#姚闻闻 发表于 2013-3-1 23:41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3-1 23:51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3-2 00:44 编辑 ' M6 Q. t6 S7 K* Z: z0 u; T
在你“坚决主张编谱人要有基本的历史常识”之前,不少“没有基本的历史常识”的人,已将族谱编出 ...) X* ]( a0 L- e7 s# J' _& d" _
pszyyao 发表于 2013-3-1 23:19
* f* Y$ |. R+ E! I

7 O- _; y3 t1 b$ f8 m你说的现象确实就是这样,谁有法怎么办呢?莫法。只能我自己不去出崇公是思廉父的笑话了。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3-2 00:04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3-2 00:10 编辑
& ]9 J: H1 L+ N4 m
在你“坚决主张编谱人要有基本的历史常识”之前,不少“没有基本的历史常识”的人,已将族谱编出 ...: Y  Z! f) O6 }3 B& A- b4 [" V
pszyyao 发表于 2013-3-1 23:19
5 h6 z/ v$ ^) O" M$ q: a
教授学工的,并不代表你没有基本的历史常识,我所说的是“基本的”,是“常识”,坚决主张基本常识这是应该的吧?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3-2 00:32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3-2 00:46 编辑
- o6 W5 j" ^. M. B9 J; M7 _0 H
在你“坚决主张编谱人要有基本的历史常识”之前,不少“没有基本的历史常识”的人,已将族谱编出 .../ V$ R8 }5 [" z: j
pszyyao 发表于 2013-3-1 23:19

0 s6 K/ v$ t8 Q  s/ ]2 u还有一个问题我想和教授商讨一下,不管是我们的先辈还是现在的我们编谱的目的是什么?我想一是让我们的后人知道自己的家族史,以激励后人奋发上进。二让家谱流芳百世,一部有常识性错误的家史我想是不会流芳百世的。还有其他的目的。一时我还想不出来。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3-2 09:19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3-2 09:51 编辑
$ M0 f" }3 l6 j. b/ h
回复  姚闻闻 ; p4 m# G& }9 f% W. Q
+ w4 a0 e  G* }4 ?8 o3 v+ t

) Y' H3 R9 f; ]! e) p    引用:! N' e' T* d: p, \1 k
    如果因族谱中存在作伪、失实、攀附、篡改之辞,学术界便嗤之以鼻,不以 ...
# _: ?  K: h# s* q5 B: Hpszyyao 发表于 2013-3-1 23:31
6 R8 s) B0 M, h; C/ I
5 u- n* A: {0 e
写谱,是何等庄重严肃的一件大事,常识性的知识都不知的人,“学术界便嗤之以鼻”是应该的,无可厚非。从事的工作和所学专业不同,并不代表其无历史基本常识,古人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新学所开《中国历史》在初中三年也作为课程,《世界历史》也作为高中生必修知识,为的是什么?有基本的历史常识。让学生不犯常识错误。不管是以后是学文的,还是学工的在初中阶段能知《中国历史》基本常识,在高中阶段能知《世界历史》常识。不具备这些历史常识,自己硬要去流芳千古,贻害子孙谁奈其何?谁能把他怎么办?结果只能是贻笑大方,出祖宗的丑,让子孙汗颜、无语。虽然我的语言苛刻,刺耳,但说的都是事实,无一点自我在里面。仅供参考!至于正史里的错史一定不会有常识错误,所作“作伪、失实、攀附、篡改之辞”,哪是统治阶级为自己的政权服务的需要,正直的史学家秉笔直书就会找来司马迁一样的宫刑。历史是工具,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正史的错学界应该说得过去,但一定不会有基本的常识性错误。而家史、家谱就不一样了,他服务的是子孙,写一部常识性错误很多的谱,让子孙被人笑话,我们好受吗?所以,责任心和责任感是何其重要呀。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2 23:32
回复 15# pszyyao
% v( L5 w) R% c7 x
2 x( A$ l) c  U  [/ u2 x+ p# s, X% Y- `
   “ 是湖南桃源旸谷(珍珠堂)姚氏宗谱”——读此谱和其他资料,发现讲错了。此谱主要是福建泉州永春的姚氏宗谱,也曾与南安、安溪、浦城、广信(上饶)等地姚氏合修过。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3-3-3 00:24
江西上饶在明朝属于浙江广信府。别说修家谱,就是皇帝修正史,为了写自己光鲜的一面,也有虚伪的东西在历史里,应该去伪存真,实事求是。很喜欢看宗尧和闻闻等宗亲的贴子,可以使我学到不少东西。谢谢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4 11:07
回复  pszyyao
; w' ^/ ?0 `/ d: D" Z1 O
; B* ^7 a2 Q& j) @ “ 是湖南桃源旸谷(珍珠堂)姚氏宗谱”——读此谱和其他资料,发现讲错了。此谱主要是福建泉州永春的姚氏宗谱,也曾与南安、安溪、浦城、广信(上饶)等地姚氏合修过。29#pszyyao 发表于 2013-3-2 23:32
! _7 {: V2 m* ]3 }5 J2 F- m) O6 v

( P7 F& {6 z7 A" M- C( D
% v- l9 W3 e: r  ^5 n  g' W     真是不好意思,还得修正上述说法。" f% z) b+ W& n9 j" m% B
     花了两天读此谱页,获得好多信息,基本懂此谱是哪里的族谱,还有不懂的或不完全懂的。5 s) g9 k/ N$ \
     虽然此谱宗支源流有错,其他章节也可能有错或令人疑惑,但是,此谱含许多信息,值得一读,起码值得我花时间读。$ t0 P* z+ f1 A; Q3 C
     该谱源流有错,读后可知为什么有错,错源在哪里。* e! s" K* c" x- N" Y
     谢谢姚波偶得并上传。不过,请读者注意:楼上谱页顺序有多处颠倒和乱,读时要按页码顺序读,可在版心找到,但有的页码模糊,遗憾的是有缺页。
% F3 L8 W  q1 K     顺便讲版心。旧谱版心含几项信息,读和拍摄时不要忽视。版心!
' _2 |/ y4 R7 o0 L# Z4 b9 E+ R: ^# U' ?. L' W
    扯远了,回到本意。此谱是涉及两省五地的[江西上饶]姚氏宗谱(珍珠堂).因为一地一房派,一房派又含两省各地该房派姚氏,我现在还无能力给它准确命名。
* `. t* }$ a! L. C3 i, D" b   为什么自称《桃源姚氏宗谱》?桃源呀桃源?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3-3-6 15:13
湖南桃源旸谷(珍珠堂)姚氏族谱(旧谱照片)% E) x( Y5 X: N4 [
我把姚波的标题做了修改,方便搜索引擎收录和供宗亲阅读。  M" `& f0 B8 ?7 N2 n
以后大家宗亲们再遇到这样的老谱,请像姚波这样第一时间用手机、相机拍下来上传到姚网。一则电子化后可永久保存,二则也方便姚网教授、学者们加以研究。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6 17:06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3-7 07:28 编辑 ) C: E6 |8 \2 h- d/ O6 r
9 s6 h+ a- l. M( I: L. \/ t
尚明将标题改错了。
4 E  f$ F3 L- R4 D4 k    此谱不是湖南桃源旸谷(珍珠堂)姚氏族谱,表面上是福建上场、旸谷、南安、安溪、南安、晋江五(房)派的族谱,而一房派实际上涉及福建江西两省各地的姚氏;既有五(房)派的合修,又有上场、旸谷两派的合修,也可能最终是上场、旸谷派的江西上饶“珍珠堂”姚氏单修。
4 X# N$ S; ~7 e+ o    自称《桃源姚氏宗谱(珍珠堂)》,只是从由版心见“珍珠堂”,其他从没有说明缘何“珍珠堂”。(“珍珠堂”应改为“桃源”)
) M+ X% u+ ~2 a9 p) j    因为无法读到原谱,因为无法与持谱人交流,故我现在还无能力给它准确命名。
% w3 ]% s: c+ `- S8 c  g    楼上的谱页有的内容有错,但是含许多信息,我有兴趣读原谱。如能读原谱,大概可解福建泉州和上饶(广信府)姚氏的一些问题。
  X, B! a+ h) u; ?* P    建议尚明或姚波将标题改为:(福建江西两省)上场、旸谷、南安、安溪、晋江五派姚氏宗谱(珍珠堂)。此名含糊不贴切,但肯定不会大错或离谱。3 q2 J: N8 |+ ^7 [
- y+ ^& {2 q! \8 s

! i: j% A. g. t" I, j' _7 J0 E    2013-03-07更正:  c, |$ b0 ^- p, x% A# m5 ~( i
    错:自称《桃源姚氏宗谱(珍珠堂)》,只是从由版心见“珍珠堂”,其他从没有说明缘何“珍珠堂”。, J/ Y' t  _) v4 Q7 ], Z
    正:自称《桃源姚氏宗谱(珍珠堂)》,只是从由版心见“桃源”,其他从没有说明缘何“桃源”。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7:22
尚明将标题改错了。; n4 Y+ p: P1 m( Y& t( S' u
    此谱不是湖南桃源旸谷(珍珠堂)姚氏族谱,表面上是福建上场、旸谷、南安、安溪、 ..." \5 B) Y) ~; N
pszyyao 发表于 2013-3-6 17:06

+ b& l0 x5 w6 Y6 t2 u6 y# j0 _, z& d9 J  j

+ N9 d+ a9 Y: [4 R8 G7 N: `% A$ q# i    原版是62页;我刚才数是57页;不知那页掉了;如果钟尧老我全部发给你.你清理补充;可以吗?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6 17:51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3-6 17:53 编辑 7 L+ z' [  [2 U. ]5 A4 I/ Y( W8 F

$ ~, R4 j1 l# B5 Z/ M3 E回复 34# 蓬安姚波 " z5 r, N5 y2 Z9 ~/ e9 \
0 b  T9 e0 D- o. H- l
, y1 p" s+ E# l3 y
    你先将楼上的谱页按版心的序号调整好。大多数版心的页码是可辨的。0 U* L) Y8 N" ]" E
    一框不要放太多谱页,尽量一个内容放在一个框,例如一个谱序、或一个谱跋、或一个领谱记录尽量放在一个框。
$ r7 b  S% _3 R- @3 ^+ Q2 y    然后,查看漏缺什么,补插到相关位置。2 O$ [# z7 M7 R2 N3 h7 p0 X
    这样,你便吃苦了。因为此谱信息丰富和特别(错,也是一特别),我足足花了两天时间勉强读懂。
0 n7 x6 p" ]  b$ T% @" z    我对族谱,特别是对旧谱,是怀敬畏之心的,不敢随意讲什么。必须确知有错才指出来;还应设身处地想为什么。想想在贵州的三公后,当年为了得到族谱,步行到湖南取谱,往返多长时间。对此,你能不动容吗?三公后的族谱,比较复杂,也有错,然而,现在家境富裕的人,条件优越的人,读了很多书的人,不知能否理解这一群体的难处?,不说有秀才,有一个识字的人敢出来编谱就不错。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7:56
回复  蓬安姚波 4 H9 @" c& T: n5 ^" [* B, q% T; C
7 U/ ?* s+ V" q' [6 j, X

! `) L- M1 M8 i; B    你先将楼上的谱页按版心的序号调整好。大多数版心的页码是可辨的。
6 o1 a9 V' X5 ^: b1 Z% e    一框不要 ...
( ]3 U8 e* [7 K+ U+ j- Cpszyyao 发表于 2013-3-6 17:51

9 z6 b7 i. @3 b7 @0 O6 j4 K3 E0 G. q# ]4 H  p! |' Y
9 K( X: P8 p/ V
    哎哟;你这任务要把脑袋整昏哟;我还还不如重新发一遍;我已发在你qq上了.按顺序发的;不知对不对;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6 18:23
回复 36# 蓬安姚波 / K) d8 o* }9 c9 X4 E
- M& L5 H9 {3 Z0 P5 _$ E& D
* w4 R- x, Y% R
    先查看页序对不对,重发也好,可能比较省事。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6 18:27
重发时,最好将谱页图编号,有利查对,有利阅读,有利研究。
, d' Z, N: x2 M  C) d$ H, w0 I5 h) m& i
谢谢,辛苦你啦。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8:33
重发一遍.按上传者顺序7 Z1 U+ a; @. J4 y. ]- ^* u
& w: r3 ~, m& G. }; g: B( }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8:36

  Y7 w- j3 V2 z  q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8:38
* V" g# g. h7 \: f# x' P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8:41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8:42
- Z3 K2 q6 L) q4 }0 m( K1 [2 E8 L) B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8:44
  g- K) y3 E7 s) w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8:46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8:47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8:48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8:53
, E2 j3 |* o' Y! A* e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8:55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8:57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8:58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8:59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9:00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9:05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9:06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9:07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9:21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9:26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9:30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9:31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9:32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9:33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9:35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19:58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20:01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20:02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20:17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20:20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3-3-6 21:17
力挺钟尧教授的观点:此谱固然有错——甚至严重有错,但不能因有错就彻底否定其价值。诚如19楼卿芳老所言,各家老谱中源流序类多数因袭抄录,以讹传讹,不免错舛,但如其对其当时代或后代登录无大错,就算瑕不掩瑜,就该承认其价值。何况,百分百无错的谱哪去找啊!就像一个苹果,是只有一个烂洞,还是仅有一两处干疤,抑或是小半毁烂,还是大半腐败。腐烂的固然可以摈弃,尚未腐烂的终还是有价值的。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6 22:46
力挺钟尧教授的观点:此谱固然有错——甚至严重有错,但不能因有错就彻底否定其价值。诚如19楼卿芳老所言, ...* H5 z6 Z' O- p$ ^- ]0 v% `' M
姚维侃 发表于 2013-3-6 21:17

/ ]0 h9 B* r+ Z: C+ G  ~+ G' C8 I- U& z; l- {

* b2 v4 ~5 d% [6 T    对头,很赞同你的观点;:handshake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3-7 00:35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3-7 01:17 编辑
% v( _3 }0 Q/ H# }0 m
对头,很赞同你的观点;
. X4 w* T$ }  y) E% n+ N( a6 R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3-6 22:46

  J0 o+ \" P+ C' G
% Z* C" [" @9 `  W% q阿波,你把标题都改了,谈论的内容、不同的观点还有意义吗?而且我是就此谱的常识错误发表的个人看法,注意是历史“基本的”“常识的”“是错误”,没有说价值问题和其他问题。请注意每一个我的发帖意思表达。才利于讨论交流!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3-7 01:33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3-7 01:44 编辑
! `2 E, @; G1 }: _1 S" A9 x$ E7 @  r
3 w- w& a7 H. P$ t( N/ e7 H4 ~回复 33# pszyyao / ~4 d7 T( X6 t1 {4 e7 }
/ K. f3 x7 h. g4 z1 y, u
谱序上,有珍珠堂的由来。52楼第一图“卜筑鸿基于珍珠堂,教子侄维勤维俭。”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7 07:22
回复  pszyyao 7 u$ i  ~1 H( m  B9 `2 U  e
9 _1 p+ H2 |0 v- ~  Q% {" W! U: _
谱序上,有珍珠堂的由来。52楼第一图“卜筑鸿基于珍珠堂,教子侄维勤维俭。”6 \$ \( |* U% [( \' M3 W
72#姚闻闻 发表于 2013-3-7 01:33
  h% O) r# |! Y6 ?* a4 t3 B

% K6 ~1 ?8 I* m& p       谢谢你的关注。我在33#的表达有笔误,将“桃源”错误地表述为“珍珠堂”——我的原意是,不知此谱的“桃源姚氏宗谱”的“桃源”的由来。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7 08:47
谢谢你们讨论;主题是尚明帮助改的;这没关系;如果有当事人上来补充完整;我们重新命题不迟.:handshake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7 09:11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3-7 09:13 编辑 * S0 ]2 G3 M5 z3 @/ X9 y8 w) Q
谢谢你们讨论;主题是尚明帮助改的;这没关系;如果有当事人上来补充完整;我们重新命题不迟.
6 [; p9 d0 @: J' \+ P  a74#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3-7 08:47

: J4 Q9 E2 h( p/ h/ m9 x/ |
8 w% K: [! F( D  X6 U      呼请你或站长将此帖标题改一改,因为现标题与谱内容不符合,与湖南桃源无关。& u4 t0 ~+ ^  h) Q; T- k
      我不知准确的谱籍地,目前也无能力贴切地命名,谱名是否可暂时含糊名为《(福建江西两省上场旸谷等五派某支)桃源姚氏宗谱(珍珠堂)》?以期待宗亲和网友关注和帮弄明白。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7 09:13
呼请你或站长将此帖标题改一改,因为现标题与谱内容不符合,与湖南桃源无关。
% R0 s; \: Y, [/ F) ~( Q; Q% X/ H      我不知准确 ...
  u9 E2 G0 k: d6 c2 lpszyyao 发表于 2013-3-7 09:11

4 b8 A% s/ A/ u6 W- F2 y7 U% J! U9 S+ a% S1 [0 z4 Y6 D+ ]
! g3 C  F8 _) w6 w0 @- Z0 }9 T+ }
    是江西上饶的;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7 09:46
力挺钟尧教授的观点:此谱固然有错——甚至严重有错,但不能因有错就彻底否定其价值。诚如19楼卿芳老所言, ...( k4 i0 X- a* u" Z
姚维侃 发表于 2013-3-6 21:17
0 l. q$ I# [1 z0 m
8 T% {# X3 |0 T

3 ?' L5 O8 [7 j" X    我有几页贵池姚氏族谱;不知对你有用没,在一拍卖网站上看到的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7 12:18
回复 77# 蓬安姚波 . Q2 m- h/ t6 y  x1 p. j

7 \9 @8 V9 g2 S$ g5 ^  b- O$ L1 R4 M+ j+ s2 c) i, p
    我的建议:另设一帖上传。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3-3-9 16:09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3-3-9 16:14 编辑
& `! @! A% D# ^) H9 ]9 o, O0 [6 |( n- }. j6 T: P: ?, c! q' Y
回复 77# 蓬安姚波
9 |) f$ J, A) A& Q3 o: Y+ E" Y) D4 }" o2 @5 X# x, M; ^. m
, _$ i; M2 p' m4 @
    那还用问吗?请姚波宗亲快快地传上来或是发到我的邮箱yao8701@126.com中吧。费您神做个链接让我自己来找也好。谢谢!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9 16:19
回复  蓬安姚波
4 e, r- ~# @; K3 p$ A& r
. [( d: Z  c1 R, L8 m6 Z
1 N2 r- y& B- B* \' F    那还用问吗?请姚波宗亲快快地传上来或是发到我的邮箱()中吧。费您神做个链接让 ...
) T) `. x' y* d6 m* h% v0 [" p* C姚维侃 发表于 2013-3-9 16:09
' f7 o6 G$ L2 y6 S* \! _$ [; R* D
* q6 k6 }* j* X9 Z/ O: F+ e
/ o9 Y  _$ Y! Y: s3 u
    安徽贵池《姚氏族谱》零散几页% E( l7 r: m" ~/ D" d* C7 W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6931&fromuid=198745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3-3-10 15:26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3-3-10 15:27 编辑 6 ?0 F/ T# H( v

; R, ?1 h, R/ V' G$ i回复 80# 蓬安姚波 ( Q, o/ p# b2 d) E
3 j' l; _( z1 H+ N  Q2 _

  C9 @( d! @7 q- P1 m    谢谢姚波宗亲!“霞(又写作‘虾’)湖南边姚”正是我安徽贵池姚,此零星谱页上诸先辈,辈份很高很高。下载了图片,回家对照手头七修宗谱,一定能找到相应的页面。再次谢谢姚波宗亲!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正是咱姚网建立和发展的宗旨之一。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24 10:22
回复 1# 蓬安姚波 & k& f+ F0 C  {: ]1 S' P3 Y& y. K5 x

5 [: H1 `) V1 q- W2 m# l! c9 b" {- Q: B, {3 w% f" I" \
    江西上饶姚明锋持有此谱,已在姚网上传了一些谱页,没有这里多。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24 10:29
江西上饶姚明锋上传的谱页,与你传在这里是一模一样的。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24 10:40
此谱错误多,仅一点崇为思廉之父就说明,编谱人不知一个是武周时人,一个为隋末唐初太宗时人。说明基本的历史知识都没有,还有商均的儿子也是在胡诌,说明《史记》也没有读过,更不说崇的父亲,明明《新旧唐书》写得清清楚楚,非要乱找个人,这就暴露了编写人史书读得不多。我猜此人仅粗识文墨,最多读完了《千字文》,还未达到考秀才的功夫。14#姚闻闻 发表于 2013-3-1 01:29

" i# c6 a( N( q( a. P9 }8 p8 N$ a+ R# Z! {. ?4 w
      从哪里能读出“崇为思廉之父”?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3-25 02:40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3-25 12:50 编辑 ) z- o8 m9 M0 D% @; V
, @) p- z- J3 S; q
回复 84# pszyyao 3 W. n# z( B. h# N: s- [0 Z6 B

9 n' l2 m( q$ Q  {5 x11楼共十图,顺数第九图,倒数第二图,九十七世崇,九十八世思廉。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26 19:39
回复  pszyyao
' J0 x1 l3 |1 \0 }7 {; r! V& n( D+ b. R, h' W( c
11楼共十图,顺数第九图,倒数第二图,九十七世崇,九十八世思廉。& N$ V' O) u9 b$ \1 I- V
85#姚闻闻 发表于 2013-3-25 02:40
: C1 I( l# f# P$ U. N$ l8 {
9 {/ e4 X; l7 b9 ]9 c( E
      请你再仔细读一读,11#,顺数第九图,倒数第二图,左页“九十七世崇”下是空白,右页“九十七世崇”下有文字。这“崇”是唐相姚崇吗?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3-26 23:49
回复 86# pszyyao
: v- J$ [* F3 d" @9 N/ o0 \. _你认为呢?我认为此崇为唐相姚崇,原因有四,一我不仅读过,而且还存有多部将唐相姚崇写成思廉父亲的老谱.二我不仅读过,而且还存有多部将唐相姚崇写成思廉父亲的今谱,沙河谱就是明证.三按照正史姚思廉的父亲为察,不是崇,所以说他乱写. 四在姚氏族谱中,人们应该最易想到的此崇为谁?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大家都认为"此崇非彼崇",算我认识错误,不便多言.谢谢教授提醒,我又仔细读了崇下的文字和我藏的老谱.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27 08:02
"我又仔细读了崇下的文字和我藏的老谱. "
( \; q$ l! e, r
- f' p. i/ g! Q- p  b8 ~       我是仔细读了11#-顺数第九图(倒数第二图)左、右页“九十七世崇”下的文字的,左“九十七世崇”下是空白;右页“九十七世崇”下有文字,这段文字末尾模糊,我不能辨认,但前面却是是可清楚读出的。因此我的问题是:
8 E1 f5 F8 r* J, E6 r     右页“九十七世崇”,这“崇”是唐相姚崇吗?
- u/ ^# X3 X# w4 n, w
' H& _3 x0 R0 V2 `$ ^    “我们的族谱”,姚思廉的父亲是姚察;正史(周书梁书唐书等)也是姚思廉之父亲是察。因此,无论此“崇”不是唐相姚崇或是唐相姚崇,将他记为思廉之父是错的。——只是这是另一个问题。
作者: 姚明锋    时间: 2013-4-25 22:48
这些谱图就是我拍的,是去参加福建泉州市永春县阳谷姚修谱庆典的时候拍的。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4-26 21:36
回复 89# 姚明锋 # P: k' k" [' F

5 X& e3 a2 H. x: F( h. ?1 i# R# Q$ s& K6 e
    读了你拍的谱页,我专门发了一个帖给你。可能你未读到。
6 s, L/ A! ~& O& }5 u" h    你的族谱的问题,只读你上传的这些,只在这里讨论,难以讲明白。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3-5-6 19:00
本帖最后由 姚元周 于 2013-5-6 19:02 编辑
1 d4 l" n& Q& ~$ Q0 B, r  E) e  F8 }3 {
拜读了各位宗亲的帖子,收益很大。我们也正在修谱,对借鉴历史的资料,也许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不过,在对待历史资料的对与错问题上,我还是赞同钟尧老和维侃宗亲的看法。我们在借用中,只能尽力求其正确。当然,对人名和历史事件是絕对不能错的。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