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谱错误多,仅一点崇为思廉之父就说明,编谱人不知一个是武周时人,一个为隋末唐初太宗时人。说明基本的历史知识都没有,还有商均的儿子也是在胡诌,说明《史记》也没有读过,更不说崇的父亲,明明《新旧唐书》写得清清楚楚,非要乱找个人,这就暴露了编写人史书读得不多。我猜此人仅初识文墨,最多读完了《千字文》,还未达到考秀才的功夫。 |
回复 蓬安姚波 - W# o, P$ M9 u$ H" P" o
粗略浏览了几页,可知是湖南桃源旸谷(珍珠堂)姚氏族谱,旧谱。该族2011辛卯年重 ...
pszyyao 发表于 2013-3-1 18:19
回复 pszyyao 4 l1 C* W+ k1 t! J, g
正因为这些错谱,才导致世系的混乱。我是坚决主张编谱人要有基本的历史常识的,一点史学常识都没有,编出的谱只能害子孙,难怪有史学家说“最不可信是家谱”,就像你纠正那些所谓的专家对舜的乱说一样,目的是想把正确的信息传给大家。这种东西流传只能误导大家。2o#姚闻闻 发表于 2013-3-1 22:58
在你“坚决主张编谱人要有基本的历史常识”之前,不少“没有基本的历史常识”的人,已将族谱编出 ...) X* ]( a0 L- e7 s# J' _& d" _
pszyyao 发表于 2013-3-1 23:19
在你“坚决主张编谱人要有基本的历史常识”之前,不少“没有基本的历史常识”的人,已将族谱编出 ...: Y Z! f) O6 }3 B& A- b4 [" V
pszyyao 发表于 2013-3-1 23:19
回复 姚闻闻 ; p4 m# G& }9 f% W. Q
+ w4 a0 e G* }4 ?8 o3 v+ t
引用:! N' e' T* d: p, \1 k
如果因族谱中存在作伪、失实、攀附、篡改之辞,学术界便嗤之以鼻,不以 ...
pszyyao 发表于 2013-3-1 23:31
回复 pszyyao
“ 是湖南桃源旸谷(珍珠堂)姚氏宗谱”——读此谱和其他资料,发现讲错了。此谱主要是福建泉州永春的姚氏宗谱,也曾与南安、安溪、浦城、广信(上饶)等地姚氏合修过。29#pszyyao 发表于 2013-3-2 23:32
尚明将标题改错了。; n4 Y+ p: P1 m( Y& t( S' u
此谱不是湖南桃源旸谷(珍珠堂)姚氏族谱,表面上是福建上场、旸谷、南安、安溪、 ..." \5 B) Y) ~; N
pszyyao 发表于 2013-3-6 17:06
回复 蓬安姚波 4 H9 @" c& T: n5 ^" [* B, q% T; C
7 U/ ?* s+ V" q' [6 j, X
你先将楼上的谱页按版心的序号调整好。大多数版心的页码是可辨的。
一框不要 ...
pszyyao 发表于 2013-3-6 17:51
力挺钟尧教授的观点:此谱固然有错——甚至严重有错,但不能因有错就彻底否定其价值。诚如19楼卿芳老所言, ...* H5 z6 Z' O- p$ ^- ]0 v% `' M
姚维侃 发表于 2013-3-6 21:17
回复 pszyyao 7 u$ i ~1 H( m B9 `2 U e
9 _1 p+ H2 |0 v- ~ Q% {" W! U: _
谱序上,有珍珠堂的由来。52楼第一图“卜筑鸿基于珍珠堂,教子侄维勤维俭。”6 \$ \( |* U% [( \' M3 W
72#姚闻闻 发表于 2013-3-7 01:33
此谱错误多,仅一点崇为思廉之父就说明,编谱人不知一个是武周时人,一个为隋末唐初太宗时人。说明基本的历史知识都没有,还有商均的儿子也是在胡诌,说明《史记》也没有读过,更不说崇的父亲,明明《新旧唐书》写得清清楚楚,非要乱找个人,这就暴露了编写人史书读得不多。我猜此人仅粗识文墨,最多读完了《千字文》,还未达到考秀才的功夫。14#姚闻闻 发表于 2013-3-1 01:29
回复 pszyyao
7 {; r! V& n( D+ b. R, h' W( c
11楼共十图,顺数第九图,倒数第二图,九十七世崇,九十八世思廉。& N$ V' O) u9 b$ \1 I- V
85#姚闻闻 发表于 2013-3-25 02:40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