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陇西历史沿革 [打印本页]
作者: 姚月圆 时间: 2013-1-4 16:13
标题: 陇西历史沿革
陇西地域之概念
打开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史典籍,就无法回避随处可见的“陇西”二字。因为陇西地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上游,是华夏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秦文化、唐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两千多年厚重的人文历史。
远在战国时期,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使司马错发陇西……拔之。”(《史记·秦本纪》)这是陇西之名首次见于史籍。公元前272年置陇西郡,治所狄道(今临洮县),为陇西建郡之始。谓之陇西,因在陇山(六盘山南段别称,为渭河平原和陇西高原之分界)以西而得名。
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仍置陇西郡,治所未变。辖地相当于现在的兰州市、定西市、天水市、陇南地区一部和临夏一部的总和(《西汉政区地理》)。为当时右拒西羌、左护咸阳之要郡,兵家必争之要地。
两汉时期,实行州、郡、县三级建制,陇西郡(治所仍在狄道)属凉州刺史部。至安帝五年(公元111年),因羌人多次起义,兵入狄道,便移陇西郡治于襄武(今陇西县),又于公元128年还治狄道。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陇西郡治由狄道迁至襄武。
这就是说,秦、汉时的陇西郡,包括六盘山以西、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期间,朝代虽有更替,辖地虽有增缩,治所虽有移动,可郡名未变,建制未变,治所(基本)未变。也就是说,陇西郡治在狄道,凡492年(实475年)。这是不争的史实,是陇西早期的历史文化地域概念。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历北宋、南宋和与之相并存的金、辽二国,直至元、明、清三朝,近1700年间,在今陇西县境内,一直存二三级政区建置。元时,实行中书省、路、州(府) 、县四级建制,改金国陕西西路巩昌总帅府为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实行政军合治,统督巩昌、临洮、平凉、庆阳、隆庆(今四川剑阁)五府,秦(天水) 、陇(陇西) 、兰(兰州)、阶(武都)、利(四川广元)、巴(四川巴中)、龙(四川江油)、沔(陕西沔县) 、邠(陕西邠县)等二十七州。明朝实行布政使司、府(州) 、县(州)、三级政区,巩昌府属陕西布政使司,领有三州、十四县。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分陕西为左、右布政使司,以右布政使司驻巩昌,辖巩昌、临洮、平凉、庆阳四府、九州、二十八县。1667年改右布政使司为巩昌布政使司,行一级政区,为首次建省,系甘肃省会之前身。这也是不争的史实,是今日陇西不能割舍的历史,是陇西之名绵延至今且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神秘、可贵之处。
; c( q) y) S& A* ?
由此可见,陇西的历史,就是甘肃的历史;今日之陇西县,不仅是历史上陇西郡的所在地,也是串结甘肃历史文化的一根中心线;记述陇西历史上的人或事,必然要超出县域而进入郡(府)的地域范围;虽然历史的陇西内涵与当今陇西的内涵不尽相同,但又确实处于古陇西概念之中谁也无法剥离;就全中国来说毕竟只有一个陇西,这一点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无法更改的。可以说,陇西既是今日陇西县的专用名词,又是一个历史大地域的代名词。沿着历史的大地域叫法,不仅是对历史的认知、尊重与负责,也有利于文化传承的沿续性,和人们对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已知的统一性。(作者:赵定有)
作者: 湖南临湘姚郑保 时间: 2013-1-4 19:29
拜读了,写得好.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1-5 18:23
回复 1# 姚月圆
C1 g+ y+ G* w+ P \2 l3 v5 H- E! A. Z5 R& X$ @" d! Q
0 S9 ?4 s" l/ e, t9 P4 t( \ 赵定有《陇西历史沿革》,怎么没有南安郡的一点影子?是陇西郡是陇西郡、南安郡是南安郡,还是他忘记漏了?9 e# F* \7 P, O5 B- g; ?
陇西,陇西郡,南安郡,陇西南安郡,……
作者: 姚月圆 时间: 2013-1-8 11:19
汉献帝建安中期(196—220),从汉阳郡析置南安郡。 治原道县(今陇西东南),领3县:原道、新兴(今漳县、武山境内)、中陶(今陇西东南、漳县境内)。 属凉州。 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南安郡属秦州,仍 治原道县(今陇西东南)。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秦州并入雍州(治长安,即今西安)。太康七年,复置秦州(治上邽,即今天水)。 南安郡属之。 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年),南安郡属前凉河州(治枹罕)。前秦因之。 后赵(319—350)南安郡属秦州。后秦,西秦属之。西秦南安移治今陇西东。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846年),改名南安阳郡,治桓道(在今陇西东南)领桓道、新兴(辖今陇西、漳县、武山部分地域)2县, 北周复名南安郡。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前废。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1-8 11:50
回复 4# 姚月圆
3 Q. F4 z4 t0 X: e% I. g3 f7 I- a
, Z, K- ^/ g6 B7 e* q+ @
看来,陇西郡是陇西郡,南安郡是南安郡,两个不同的郡;陇西南安郡是(甘肃西部的)南安郡,也还是中国西北南安郡,南安郡。' I5 z' H4 n3 {3 U5 ^3 Q4 ~) r
甘肃,陇;陇西郡,陇西县,陇西;南安郡,陇西南安郡,(甘肃西部的)南安郡,(中国西北)南安郡;福建南安,南安县,(福建)南安郡,(闽南)南安郡,南安市;……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1-6-20 16:27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分陕西为左、右布政使司,以右布政使司驻巩昌,辖巩昌、临洮、平凉、庆阳四府、九州、二十八县。1667年改右布政使司为巩昌布政使司,行一级政区,为首次建省,系甘肃省会之前身。这也是不争的史实,是今日陇西不能割舍的历史,是陇西之名绵延至今且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神秘、可贵之处。
: i' l W3 Z) { 3 P. h) [' C9 ]! L3 e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改右布政使司为巩昌布政使司,行一级政区,为首次建省,系甘肃省会之前身(辖巩昌、临洮、平凉、庆阳4府9州28县)。
! U; m8 T4 w5 d# N7 L$ z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1-6-20 16:45
, F) C9 L2 u' i3 ^: T7 L/ f4#的著者和来源或出处?% }5 B6 e. v, \$ |
. `$ {: h; u& `* U' n0 F; |陇西的南安郡
0 V2 f' R# v) v D" o- g 汉献帝建安中期(公元196—220),从汉阳郡析置南安郡, 治原道县(今陇西东南),领3县:原道、新兴(今漳县、武山境内)、中陶(今陇西东南、漳县境内,属凉州。9 U S# x& u; I; y) Q) E
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南安郡属秦州, 治仍原道县(今陇西东南)。! |+ o& Q/ i. u% _0 d% ^- v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秦州并入雍州(治长安,即今西安)。太康七年,复置秦州(治上邽,即今天水)。 南安郡属之。
! z/ G# P9 R+ U$ g3 q# b% y 东晋元帝大兴四年(公元321年),南安郡属前凉河州(治枹罕)。前秦因之。
. T3 C* }- \2 }& E" t 后赵(319—350)南安郡属秦州。后秦,西秦属之。西秦南安移治今陇西东。
* v! G: d* w+ H. L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公元846)改名南安阳郡,治桓道(在今陇西东南),领桓道、新兴(辖今陇西、漳县、武山部分地域)2县。北周复名南安郡。; i2 M6 a$ }1 D: A2 M. J) T Y% x1 _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废南安郡。
7 P* U# a, N8 s . Z0 p& t) c2 q5 b
; M5 R0 g0 H5 S- b: _ W) x
陇西郡是陇西郡,南安郡是南安郡。
! f5 r2 O& v5 O* I$ D/ o 应怎样理解“陇西南安郡”?——陇西的南安郡。陇,甘肃省简称。, L0 ]* A' V2 l+ Y
. Q" I( E' b7 n& O8 d, b7 A 赵定有《陇西历史沿革》,怎么没有南安郡的一点影子? ]* \/ C* @* |0 q" G9 m
0 O7 T1 L* f3 j- p6 t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