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杂谈:都江堰故事[不定时更新] [打印本页]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2 21:40
标题: 杂谈:都江堰故事[不定时更新]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市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8 ^% \- o8 q4 F; P5 a% S; n7 r
到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 H2 u. E3 V. a7 z: v* y/ v+ I到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1 j4 J, W. {3 _* g2 T l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2 V6 n9 S7 W) q( D
传说都江堰里锁着一条黑龙,要等着铁凳开花铁索断才能逃出升天。只是传说,有年有个带小孩的女人在铁索桥在换尿布,把尿湿的布放在了铁凳上突然风云变色,整个江都在颤抖,那个女人拿着尿布撒腿就跑,可惜那黑龙总纠没逃脱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4 |# u9 ~" U: U; U
, J% v* m& @7 n/ y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 g% X3 R/ A4 G# i: }5 N' L. E- A
5 K2 q- I' ~/ p' T9 {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 d& Q. f; t; p( ]$ I
O; E6 |: K9 Q1 |, N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 S1 a/ C; X* _" P
为什么称都江堰,都江是哪条江呢?《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n! f4 Z: [7 Q9 v; h" o4 j" t+ L
李冰创建都江堰。
. i4 e! X. n& | G, v: C& n4 `! _. d3 J, h# p) G
秦昭王后期李冰任蜀郡守期间(约公元前276~前251年),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在成都平原顶点的岷江上游干流出山口处作为工程地点,团结和组织西蜀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公元前256年前后建成都江堰。实践证明,历2000多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合理,工程布置适合自然规律,分水堤、溢洪道、宝瓶口三项工程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联合发挥引水、分洪、排石输沙的重要作用。都江堰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效益。
5 K4 d& K1 l( T司马迁考察都江堰 。
: d8 K6 Q- u: X ~
0 b h3 V, F O! I$ y' S% {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奉命出使西南时,实地考察了都江堰。他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了李冰创建都江堰的功绩。后人在其西瞻蜀之岷山及离堆处建西瞻亭、西瞻堂以示纪念。
7 c$ c9 U7 q {$ }: w张陵传道青城山 。! m: m. D- s# T0 y! X* t
( h, i* t" w& t @5 Z 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张陵从洛阳越秦岭到鹤鸣山修道,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七月一日,率弟子来青城山结茅传道。张陵在青城一带山区传道13年,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在青城山羽化,葬第三混元顶。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发祥地,常道观被称为“仙都众奥之妙,福地会昌之域,张天师羽化处焉”。历代龙虎山的天师多来青城山朝拜祖庭,为汉天师张陵扫墓。 : F, D; ^$ {! s' c& L1 l
诸葛亮设兵护堰 。1 T5 M+ b2 p. `/ s
) d6 u0 p7 n/ e- \! o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北征,以都江堰为农业之根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征集兵丁1200人加以守护,并设专职堰官进行经常性的管理维护,开以后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之先河。 0 j0 E% P; k" d0 E, R# }: v
马可·波罗游历都江堰 。
9 n$ P6 W! ^$ I9 S }. P9 v+ y4 B+ K% V" B- `" T Y
元世祖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4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陕西汉中骑马,行20余日抵成都,游览了都江堰。后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说:“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 : e+ E# o, O& Z6 [. ?1 W
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 。
2 f. f& m* |+ r& E+ t2 P' D$ n5 F8 U6 j: i) I
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来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曾于1872年在《李希霍芬男爵书简》中设专章介绍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1872年,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1 R3 O* v' g9 N, D+ J# C6 b( Z修建成灌马路 。* L+ P/ j: N$ O, @! u
) d) J+ b N3 t, l, O5 H+ y
成都到灌县公路于1913年动工,从灌县一端建成2公里“示范路”即告停止。1923年,四川省督理委林火良青为总办,改官办为官商合办,1925年全线建成,1926年1月1日通车。是四川省第一条公路。
! g, |; @% U. P$ ~+ N8 Q7 R! f* I创办合资企业 。
5 m( Y8 z7 m; q; f6 A
3 I9 z: M/ g5 d i+ g* |( M% f 1919~1920年,灌县人姚宝姗在小金县长卸任后,集会省中经营界人士,与法国基督教士谢安道合资,兴办森茂伐木公司。公司以灌县为基地,在理番(今阿坝州理县)等地砍伐大山原木,加工成方料,经小沟入岷江漂运至灌县紫坪铺收漂,再扎成大筏,水运成都销售,获利甚巨。是为都江堰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2 21:5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3 19:25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2-12-23 19:27 编辑 . H1 M* A0 N/ ]7 w- K! E# u; d
5 d; A7 U( Y6 v z# `. t6 nhttp://my.tv.sohu.com/u/vw/29388407#47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卷首
' a1 j0 T; x8 W1 A9 N ?9 A1 L+ n" @! [% u6 y, f9 [
(请注意图中的灌县古城和都江堰索桥)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3 19:28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背景介绍
1 Z7 p9 Y) a4 p# }0 t0 t t I; c
# O. C: T N: u# X5 ~' _+ T 南宋的夏圭曾画过《长江万里图》长卷,原作已失落,有不少摹本流传。自古以来,长江就是令绘画家们激动不已的题材,张大千多年旅居海外,愈到晚年,思乡愈切。因此,祖国的山山水水经常在他的画中出现,他就通过自己的画“卧游”祖国山河,聊解乡愁,《长江万里图》就是产生于这样的心情下。 该画作于一九六八年,张大千时年七十岁,当时正移居巴西。长江是亚洲的第一大河,也是中国人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长江连绵数千里,横贯中华大地。
作者: 平远姚仕忠 时间: 2012-12-23 22:24
回复 1# 蓬安姚波 ) d. x5 n% h& n) {9 U: [% ^
" G1 N& n9 i" [$ Q4 {5 }- B
& s6 O j4 A( R' M :1919~1920年,灌县人姚宝姗在小金县长卸任后,集会省中经营界人士,与法国基督教士谢安道合资,兴办森茂伐木公司。公司以灌县为基地,在理番(今阿坝州理县)等地砍伐大山原木,加工成方料,经小沟入岷江漂运至灌县紫坪铺收漂,再扎成大筏,水运成都销售,获利甚巨。是为都江堰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m) W9 L) \( Z/ w& l" \- S
分享
) f+ @) l/ Q X& C0 Z& m! A6 A# [# L姚宝姗是平远姚后裔,是祖隆派静公房,十六世国翰公迁四川灌县。也就是汶川姚仕宇老哥的先辈族人。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2-23 23:01
回复 1# 蓬安姚波
, c0 Q1 C" W6 \
1 f: |9 s3 y1 M
. p! x* c- H: s) O1 ?4 m. H 伟大不朽的都江堰!伟大的李冰父子!伟大的成都古民!
. Y$ f1 B5 ~( l; q: W 1872年,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 t; ]4 c, J9 @
完整的都江堰仍在造福成都平原及其百姓。
( T5 `- }2 p/ p 万里长城挡住了外敌吗? 残碎的万里长城早已是古迹。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1:02
都江堰文献集成6 m/ m0 v+ q4 C N" f
节选 / q2 D/ V9 ^) _
序 一
+ _1 @1 ~: I( ]+ T: `+ s 都江堰建自公元前256年,迄今已2260年,泽益后世,经久不
! ?! U1 Z. _5 L7 F% N9 {衰,世界罕见。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业已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
; D$ x5 p) `3 p$ N- l, M产,成为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世界奇迹。& B- n* @* g, {6 J
都江堰的成功,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它不同于任何现代水
% H) d6 F# M' w1 p利工程,其外貌简要,构建廉价,而功效卓著。可以说,在这一工程
1 _) u, ^7 {4 K8 P3 ?1 K: O* x身上,聚集着’中国传统哲学、科学、技术、人文精神的精华。
4 H# [6 K5 e t) r 中国本土学术有各种表现形式,多数是文章典籍,即文本形式;3 {4 ~% Z* g/ D, F7 Y( c
有些是思想学说,即语言形式;还有些是实物模型,即具象形式,都
3 a# V# f' j! R7 r江堰表现形式即属此类。这一工程为民造福几千年,本身就是一门
0 p' u: w- N S; Q“都江堰学”,也是“蜀学”(四川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古往
e3 J9 ^0 y1 ^9 P l今来众多学人,从各个侧面描述其风貌,诠释其精神,发挥其义理,
0 ^3 \3 c. D# X% p9 ^: H至今仍未断绝。古代史志自《史记》、《汉书》、《华阳国志》起,就开- J7 @# j( ~9 M
始记录都江堰;历代政令、文档中有很多涉及都江堰;在建设和管理1 l. L; g m/ h0 ^3 Z: ~
的历史长河中,更有许多有识之士议论都江堰;元代以来,还开展过, q! D' v1 Y" z, Q T
一场场学术争鸣。这些宝贵遗产,现已成为研究都江堰的精神财富。3 }" @3 j6 R2 e* A7 u
由于上述文献资料汗牛充栋,且十分分散,有些不易查找,有些
5 M: Q4 c+ p, t0 a' [比较难读,蜀学研究中心都江堰学课题组、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冯
8 `5 g8 U* z' p# j8 s: Q0 b+ l广宏先生等付出了很大努力,把能够搜集到的、分散在各种书籍里的
4 J$ f3 ?" s6 ?4 R# c" e 资料分类抄集,包括历代有关都江堰的文献图籍,集中辑为一书,并5 Q2 `1 D- N9 [( w; `# |
适当加以注解,以供研究者参考,学习者攻读,好古者鉴赏,名为
7 m1 g5 a6 d% {; A7 g: ^& F6 H5 k8 q《都江堰文献集成》。8 u+ g. N& g7 R4 |
都江堰是全世界唯一历时两千余年的水利工程,充分体现出传统
; X1 o) W- H$ i的科学发展观,可以说是中华本土的科学结晶体。其设计施工等理念
2 `1 k# f. O# w/ H7 V: l# h与目前所常用的方法并不相同;在管理上也有独特的方式,如岁修制 ]1 M9 R5 i8 N$ ]
度即已融入民俗。其中许多内容,已经超出了科学技术范畴,实际上
% j; X1 `: j8 M6 W' x进入了哲理文化层面。可是目前对都江堰的研究,仍停留在表面现象! {! [% x- z5 r, A
上,对于都江堰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众多的宝贵历史资料和历史经' L- m; m T+ j4 }. Z) i
验,还缺乏系统的整理、归纳、分析、总结。作为如此优秀的本土工
% h/ j7 h" a3 n" c+ M3 c) @程,还缺乏具体而广泛的应用。换言之,都江堰本身可以说就是一部. w. \8 j7 ?: K1 L- B \/ D7 T
书,尚有待于精确的诠释。《都江堰文献集成》一书,正好为此项工
* H0 Y8 u9 M/ h) c+ m' z, \; U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v+ _8 Y/ q$ R7 Y) d" }$ t0 W) N
综上所述,《都江堰文献集成》不仅仅是为了保存史料,而且也
* y; m! q+ D. m( h& S0 v' v; N) H/ Y是“都江堰学’’研究的起点。这对于探寻古典,激发当代,弘扬传统
& A, N, Q5 A# q! q% b6 n6 {$ t优秀文化,提高我省的学术地位,都有着现实意义。为此,我愿意加
8 S0 v1 W2 S t( U3 z- o7 m以推荐,希望有志之士重视研探。如果此书能够点燃“都江堰学”研
Z, n; _4 o, Z- x究的火炬,那可就功德无量了。0 r" G: L2 P' I, @$ ?: K8 i7 a
9 V5 e+ } I% d7 B! E 新繁县乡土志(节录) 清.余慎、陈彦升等/ O; \2 |# C% F
历史门4 r1 M/ z& P) n" B1 G4 e
水出湔氐道,日繁水;地以水名,日繁县。繁县之南7 F! o3 i/ @/ B! M' @' C% v( z
鄙,日新繁。
7 K0 [; j- u, I4 k' B 《汉·地志》蜀郡繁县,即今彭县治。湔氐道,即今彭# K/ C O+ G$ j2 [5 h. a- s
县堋口(俗呼关口)山以内之地也。湔堰,即在堋口。《华
0 R( K% l* G$ Z9 N阳国志》 “文翁穿湔江口,溉繁田千七百顷”,即此。按1 w+ o( O3 g8 L" \; h! l/ s, E
“繁”,于文通“蕃”,为草木畅茂之称。秦汉以来,谓灌溉# k$ K! |: E5 @! E m# v$ h
之水为繁水。……
! `8 X3 Y7 K+ y+ N) C1 |/ y 三水者,今《彭县志》以羊摩江即“芈摩”之误,又名
& J5 R; n6 _1 x( J$ O弥牟水。灌江,即今蒙阳河。其经流为祗水,即今鸭子河。
$ U+ ]6 J- _- `5 U6 x诋,即氐也。按三水,通名则皆为繁江,言其溉也。) o. Q& W/ Z- i$ T
名宦政绩录
! c! }4 K: S; a% ?4 u 明
3 h; I8 c# a0 Y) y, p7 p: I 李口口:县北境苦旱。公至,始引清白江水,筑堰灌
8 t9 C( W1 G) B9 b+ B田。6 z, }. \ e j, p4 z
胡口口:李令修堰,水道经民田,捐赀倍偿之,始垂·
; k8 T; Q- x2 o8 p9 S' F成。; A. s5 c1 h4 y k9 v( U
周口口:继胡令捐米修堰,大工始成。
1 x1 g3 Z) |7 w G% o. y# g 梁口口:滇人,字圣乡。知县事,值堰工告成。均水道
K3 c# T, w, h. I之粮,禁水碾之害,立石清流场,以垂永久。俗号万工碑。. I+ I% C+ y; w
祠庙
3 J G; _* a, Z, Y. V, v- F 川主宫:西街。
6 r$ o# y2 u/ X1 o2 P 川主庙:一在清流场;一在东林寺南一里半安顺桥。
0 E. |: q7 ]* Q$ s 地理门
# P M9 L" i5 \! } 新繁为沱江流域,清白江、徐堰河是也。
* N% v \3 o% X 清白江:在县北七里。古之沱江,后人所误目为湔江者+ B3 U" |: P4 Q ]" }$ ^4 V; n8 u
也。……徐堰河虽亦可纳此称,而实以清白江为正流。源出
/ c" F9 G# Q. v1 r0 ^2 d灌县之都江堰,与大江分支东出,过崇宁县北,名渡船河。5 g% R+ F% \8 {, @* E M
又东至平闯口,分□水河。又东十里至火烧堰,人本县境,( h0 b( o4 K' ?
名清白江。……自火烧堰下之任家堰入境,在治所西北偏西
7 b `6 F/ P, d% Z& E! w二十里。入境东行三里,至清江桥;又三里过连封桥;自连
( c4 a0 f0 @$ C封桥又东,迤南八里半,至清白江场;江水经过场中,淤为
* z& B# I! x. ?( S+ N沙洲,分河身为二,长二里,下流复合。又东迤北四里半,; ]. @4 _: F0 y# e+ b
有湔堰之新润河来人。又东二里,迤北转南一里,至兴龙
. b# W" ]8 P& V, p# H桥;江水至此,北、东北距清流场四里,南偏西距县城八
% @1 J3 a6 {+ M' {+ [9 m% b里。又有彭县泉水来人。自兴龙桥以东,江水南北横溃,涨) V" ]3 M9 ]$ |) _5 O( G# b+ P
淤港断,沙洲相属,芦苇丛聚,河身阔一里有余。六里至王
. Z! j$ O4 U: r2 R- s- u9 N中波,江水仍绕彭县界。自王中渡起,与彭县以河心为界。! Z5 ?- H% |0 w& q$ G# |( r, m
又东五里(强),分为三派,如人撮指之形,俗名三岔河。9 ?2 ]- Q- c$ D1 W- Y0 @2 a
在治所东北偏东十七里(弱),江水于此处出境,流入新都。) y) V6 V! H8 I4 B* D
凡行本县境三十七里(实径三十一里)。- @) ]: ]% Y5 Y6 X* A9 T
火烧堰:在县西北境上地,与崇宁、郫县、彭县毗连,/ i9 Y& ~- a! G* S8 `
为新繁、彭县、新都、金堂、汉州五属粮田总汇。
2 |. S% q9 c! p+ r$ z3 z# U5 f/ Y) ` 任家堰:在清白江人县境之地。江之南岸分小堰三道,
3 m ?1 {- U/ T3 I9 Q9 S溉县西北李村田一千零四十余亩。其渠东流六里,人常乐
# b1 r6 S; R& H% `7 K* N河。
0 d9 Y+ @3 x* a9 } 常乐堰:在连封桥西、清白江南岸。下分小堰四十四2 `# w' l0 X- c2 Y/ D
道,溉县西北水、李二村田二万五千零二亩;亦新繁一巨浸7 @; _0 \4 n4 j S( z
也。其渠东南三里至野鸡湾,分为二支:左一支东南流入杨
* F8 A" |5 O) ?, l7 f柳河;右一支为正流,自野鸡湾曲屈东南流,经县城北,又" K& F6 P; V" U' {2 d
东至青石桥。自青石桥以上,凡分数渠,并于此处复合。自# a$ N: u8 h2 O. [% J3 S
青石桥又东,至安顺桥下,复分为数支出境,流入新都界。9 T+ @( z/ i. J- k9 Q$ I) J' c
凡行境内四十四里(实径三十四里)。
* }& X. X9 x" _! u5 c 杨柳堰:在新彭桥西二里、清白江南岸。下分小堰六
/ R# Z. T0 E& @& A/ A; @2 G道,溉县东北水、李二村田一万一千八百六十五亩;与常乐
" v: d* I* d+ E3 x+ S0 D; \5 ^堰皆为新繁巨浸。其渠东行,经新彭桥南二里,又东过鄢家
; k/ U3 m$ U( ~: J碾;又东过东林寺,又东过河西寺,出境流人新都,为督桥3 X" ?7 `# L3 U. r3 `: y9 ]2 L
河,又名绣川河。凡行本境三十里半(实径二十二里)。
9 g* M$ k+ W8 G 萝卜堰:在兴龙桥西三里、清白江南岸。分小堰六道,
; z% x' e/ n1 X溉县东北水、李二村田五千六百一十七亩。其渠东流,经华4 e7 s& q0 e3 ]# h
严寺南,又东南至姚家巷。凡行境内十六里,出境流人新
2 y8 c+ p5 f4 m. O2 S都。
8 R' ^" y1 B- U# o% V0 {3 J 兴龙堰:老堰在兴龙桥西半里、清白江南岸。东流二." X7 x' R& a9 o
里,复人江水,为新堰口。下分小堰八道,溉县东水村田五; w3 Q% Z- t) h, ~% }, f
千一百九十六亩。其渠东行过梓潼宫、护国寺南,又东过三
5 W& G6 w" p7 h皇庵北,至河吞场,厮二渠夹场左右,出境流人新都。凡行
j, P2 Q1 O" ]+ o7 h2 h本境十二里半。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1:02
目录 % ^+ E6 U/ M4 s' X! P) ~4 F- B" G
目 录
% o, b, m9 Z/ C" ^序-..……………………………………………(1)# b/ ~' b3 ~$ e5 r
序二………………………………………………………………彭述明(1)+ L8 f; p- O/ m+ X# [
编纂说明……………………………………………………(1)
* M. e4 X/ b2 r4 S+ o+ C史记.河渠书(节录) ………………………西汉·司马迁(1)
6 [( h4 ^% g( L" S* @蜀王本纪…………………………………………·-西汉‘扬 雄(3)* \" Q4 x" R* P) Y2 _8 r
蜀都赋并注…………………西汉·扬 雄撰 南宋·章 樵注(4)# l3 R7 U! q* h, h. L$ e
汉书.地理志(节录) ……………………………··东汉·班 固(6)
! b, v. p. r, \5 V+ a3 S李冰石像刻铭………………………………………··东汉。佚 名(8), z! \5 g# c1 p) _( ]5 h4 C
建安四年正月中旬故监北江堋太守守史郭择赵汜碑 X. X- { j+ i: P
……………………………………………………………东汉·佚 名(9)6 n5 s$ H6 ^/ {, k1 l# H
政论(节录)…………………………………………东汉.崔 □(11)
5 I c* d l4 w, D京兆樊惠渠颂(节录) ………………………东汉。蔡 邕(12)
$ e- X2 Z% q# S0 ~$ O2 v, d( a风俗通义(节录)……………………………··东汉。应劭(13): {9 t* f, |* F" w0 k
华阳国志·蜀志(节录) ………………………………晋·常 璩(16)
- Q% x4 {8 }9 w6 U3 [1 u, R \三国志.蜀志(节录) …………………………………晋·陈寿(23)0 R& B! E1 j* J- n1 o
蜀都赋并注(节录) ………晋·左 思撰 晋·刘 逵注(23)* ~$ Z- p2 e y# i, E
益州记(节录)………………·, h) t) c4 L8 y* b
益州记(节录)……………………! R( c- {0 Z# c1 ^0 o( I1 L8 j2 S$ g
水经注·江水(节录) ………
! `+ v1 T2 C/ o4 y/ O括地志(节录)………………7 E- H2 B) I' [5 F7 Z; E7 U
元和郡县图志(节录) ………
! M+ u' z' o) x% G- [新唐书·地理志(节录) ……·
/ }0 B7 z% @; @( T' c& C$ `高俭传(节录) ………………
2 ]; T- o* T( i3 j通典(节录)………………* t/ d) u* ^$ ^( S. I
南渎大江广源公庙记(节录)…
# T, V1 K" Y' i" F成都记序(外一则) …………
- n/ }; S" k. Z请筑罗城表………………….-! N' B% f" F1 _ r+ w
请筑罗城又表…………………
' M `: Y3 M* ?8 m2 V! i3 W赐高骈筑罗城诏………………
6 T( K; N' O: ^创筑罗城记…………………
7 R$ g# n8 J# L创筑羊马城记…………………* l+ c. {' y L' k
修青城山诸观功德记(节录)…
& m3 M R; P7 `7 X* |贺江神移堰笺…………………) K1 v" |/ w) q7 G# Z
录异记(节录)………………
% m$ w) C0 U. r7 q# ^: G, Y9 N程德柔醮水府修堰词…………5 Z/ \, o [0 D$ e5 O0 w
道教灵验记(节录) …………
* z0 V! g- `5 { s& {堤堰志(节录)………………
2 e" r. z, N6 S古今集记(节录)…………….# |: p0 z r* |6 A1 E* q5 _
太平寰宇记(节录) …………: q8 |) v( p# Q* ^% n! d8 u$ `
元丰九域志(节录) …………
% f$ @( c: x9 \& m舆地广记(节录)…………….
2 X- `, T, G2 ]5 _7 U3 J" y5 q方舆胜览(节录)…………….
`, F$ A6 R( u! a- b& N宋史·礼志(节录) …………
a2 t) R4 l: J: P2 g \ 宋史·河渠志(节录) ………………3 J' B. `8 k# _* Z
宋史·列传(节录) ………………·5 v6 E6 Y( K3 _0 Q# }1 x4 O, r. g; `
宋史·循吏传(节录) ……………
9 M0 E2 |% r7 ]; U7 Y) }锦里耆旧传(节录) ………………·
- q$ F2 F% D, m/ g( M; ?* ~" P8 L# E蜀祷杌(节录)……………………………·* E+ l. Q' I8 A1 J) Z: P
移建离堆山伏龙观铭并序……………5 a1 H1 J$ Z q3 o
益州重修公宇记……………………··2 n7 ?2 ^- l6 E! M% \4 K# H
茅亭客话·蜀无大水………………·
- _5 e" W8 `2 z8 U) I韩忠宪公祠堂记(节录) ……………8 x( }8 k# m& u- U% L" c
郫县蜀丛帝新庙碑记(节录)………·- w8 \, s' f) T8 I- X
縻枣堰刘公祠堂记………………………
. W: u$ l9 L2 E6 X8 e记永康军老人说(节录) ……………
, g( p: w( [* r4 y7 e6 J& ~+ R本朝政要策·水利(节录)…………! C" {) d: r2 n( z9 A1 S
事物纪原(节录)……………………# n9 X- I2 O5 M6 n( b& v$ h0 Y8 ?1 J) @
益州增修龙祠记(节录) ……………··) C2 f% ~2 f' [/ m
成都府新建汉文翁祠堂碑(节录) …$ y( X) }1 x2 L! ~/ b( n
扬子云宅辨碑记(节录) ……………
) x5 e; h) T# y! T东斋纪事(节录)………………………" Q6 P# M( [& i, a9 d/ w2 ~. `7 S
合江亭记……………………………: z! R8 L: k5 X* V% x
观政阁箴(节录)……………………, K4 {/ Z5 c( l
奉使回奏十事状(节录) ……………
* X% ?7 R6 T9 g+ }: |蜀州新堰记…………………………* Z4 Z* M3 e9 ^& B% q' V
朝议大夫黎公墓志(节录)…………
9 s: }0 _0 h. x8 S朝请大夫知邛州常君墓志铭(节录) ·
8 t( N4 Y' @9 ]朝请郎新知嘉州家府君墓志铭(节录)
6 i9 e3 i# }$ R! m朝散郎费君墓志铭(节录)…………
7 w8 H `5 x; d# A- P( V" e京东提点刑狱陆君墓志铭(节录) …/ m) Z- s4 d% c" ^2 {
闻见录(二则)………………………..1 p% S9 M( v2 E2 W9 L3 w
成都后溪记……………………………
0 d! y( n; J) F1 @) a7 n1 r3 p导水记………………………………·( A3 F9 m, C: }/ P6 @& s; o5 R
莫侯画像记(节录) …………………
% d4 F( n& s% G. B0 ~9 l华阳赵侯祠堂记(节录) ……………/ v6 Y; D: s7 U- E, k6 F4 f" Q
御□问蜀中旱歉画一回奏(节录) ……
# o8 }( R( q9 z' o$ \ [8 y夷坚志·丁志(一则) ………………·9 R9 B2 g6 {- e2 s5 I8 m3 c( M' P
驷马桥记………………………………
3 [# C0 J7 i. S! u4 ^( n万里桥记(节录) ……………………+ i \* z! h9 T6 Q, A
淘渠记………………………………·
; f2 h% Q1 g1 _( `) c; C, w" R縻枣堰记……………………………一8 D! X W9 h' B$ F, E
独醒杂志(二则)……………………一
2 p0 e% _6 c. ~. t6 l; ]4 K双流昭烈庙碑阴记……………………一
5 u. q8 e- l6 X5 e- M, W* \砌街记………………………………·' G2 h* |) z5 U- B: O& B
南康郡王庙记(节录) ………………·
" T3 `/ r. F5 o/ m" u6 o吴船录(节录)………………………·
# n& g$ ~8 M! y+ n: J永康军评事桥免夫役记………………4 e9 [ o/ E$ j
永康军花洲记(节录) ………………
/ L) B* I( h7 y. H6 z$ p; y壁津楼记(节录)……………………: r1 V" }- g$ x& `4 b
中大夫秘阁修撰致仕杨公墓志铭(节录)
! S. V- T# r5 i3 @6 H! v$ h% l! {中奉大夫知邛州李公墓志铭(节录)
$ c; I3 V9 m8 `! h舆地纪胜(节录)……………………0 D! G6 R5 u ~% b6 u, X
祭二郎文……………………………
0 j9 V0 k7 G9 ?! p( A* @( y2 I5 J游浣花记(节录)……………………
8 [6 J) T/ ^% ?闲邪公家传…………………………
5 I2 b4 A" u# u1 r新元史·李秉彝传(节录) …………3 D; r/ z5 |1 D3 |, F7 j& I1 ~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节录) …………
0 ^: L& }* [# v; B( K# E 大元敕赐修堰碑……………
' G0 {4 Z* Z% Y6 U" O6 P, D% F2 j敕赐汉昭烈帝庙碑(节录) …. f8 U& ?3 f+ |% V
文献通考(节录)………………
* X- z5 c3 X; R/ S' a+ n- m. G元史·河渠志·蜀堰…………% H( p" m( O% E, b; R9 N5 @
元史·列传(节录)…………% s/ R5 p, _6 E# b+ B8 W1 p4 ^
马可·波罗行纪(节录)0 c- p) O+ \' D' m7 `
马可·波罗游纪(节录)& b+ \: V6 P& k9 k8 D
寰宇通志(节录)……………………
U* G3 l9 g5 d6 m! ]大明一统志(节录) ………………
1 t- \4 O# T) E Z. }议处修堰新规……………………
' h6 F. @% @( B6 |" B% c- ^四川志(节录)…………………………
3 P$ ]& I; V, n4 }* x+ S重修四川总志(节录) ………………. `' c# @) Z1 K! f9 I2 h, s5 F
四川总志(节录)…………………# X# ^9 v2 }5 o+ q
新修成都府志(节录)……………* W( @0 ?+ `: E- M
图书编(节录)…………………蜀中广记·蜀郡县古今通释(节录)! F/ `4 D, }- k! v' t6 g
蜀中广记·神仙记(节录) ………& n/ w% r/ B/ Q" Z8 w0 `# j
蜀中名胜记(节录)………………7 N7 z0 R+ _. [
明史·河渠志(节录) ……………
) }4 n- C& W1 x2 Q明史·地理志(节录) …………
9 n3 D! `& V" `: |8 L G明史·吕狲传(节录) ……………
) `" y. H; u& f5 M( z( h赠陈太守赴成都序(节录) ………
- ~8 X& h" N' c( A胡延平传…………………………
0 ]' I" `. z9 G游草堂记………………………… m( \; E! y) \2 m: e, Z
策府十科摘要·工科·水利(节录)$ _- O( k& `' ~: A
丹铅总录(一则)…………) ~' K6 N( U' y7 J& ~
琐语(二则)………….
* p* {$ |3 ?1 f( O8 D5 m# M益部谈资(一则)…………/ V) \! a; {) U4 m% m. \1 a9 u" U
大安王庙记………………
/ _ N# u9 R* ~3 F9 k灌县治水记碑…………….5 j1 e% T: O( q. A2 k& q' l3 A3 J
重修灌口二郎神祠碑………
) j9 b4 ?! U/ l$ ]9 {1 C* h. Y$ S" |新作蜀守李公祠碑…………/ H# O& L* d1 v
都江堰铁牛记…………….
; l, H; p0 F6 p' h' P: M% k- @3 f临江记…………………….# P! k7 a3 Y- y2 x3 f$ a- V
六公祠碑(节录)…………$ U8 z M6 A# L$ X4 ]2 O. J
见闻考随录(节录)………
& K+ O+ U1 c- J* C; Z2 |2 Y铁牛记…………………….
1 ^! `7 D/ W1 n; l6 [重开金水河记……………., U9 e7 Y+ \- b" M- {; {( H" ?" w
都江堰记…………………
) _# Y2 Z5 u l2 l. n五岳游草(节录)…………- M! V0 N# P/ g& x; x
广志绎(节录)…………..
$ R' ]: j" _( b3 _使蜀记(节录)…………..( B" F& c; D5 n* b9 E+ P
御史刘公大修都江堰碑…0 {* E- v2 I; O+ W) U! o* f
通雅(二则)…………..* r. b7 ^' @, q8 ?5 h. L, D% E" Q
程邑侯水利功德碑…………# r& d6 s2 V; l
读史方舆纪要(节录) …..0 F8 q& i6 u; [% H/ o$ H
古今图书集成(节录) …5 \; o+ n4 W' Q6 W2 R. v- O ^
四川通志(节录)…………..' f0 Q! O+ ^/ L$ o$ F$ q. ]
大清一统志(节录) ……..
# [4 O9 I1 y1 U. D水道提纲(节录)…………
# V" o- k1 Y+ _) Y+ @. E% x# w行水金鉴(节录)…………/ P8 p: k& \* r3 c/ A" }- d
府厅州县图志(节录) …
' S& Q! N2 _ U0 h) p! T9 ^ 蜀故(节录)…………: q3 y$ Q* I! s9 P& c0 O
蜀典(节录)………8 q$ e( y0 f7 {4 L* B2 o* O3 M
蜀水经(节录)………1 S* }; Z) ]; _3 T0 B+ `2 M; g
蜀水考(节录)………/ z( M$ b/ ]; u" C1 R0 s4 K
重修四川通志(节录) .
0 |7 |( D& i4 D N$ z6 P$ t: b( V广舆记(节录)………1 c$ j0 B( G" D. I4 Z
清史稿·河渠志(节录)9 l) a u) }) w
清史稿·列传(节录) : ]1 \- k$ M: k1 L
灌记初稿(节录)…….* v8 _2 @$ F1 j. @9 |( s, s8 o
灌县志(节录)……….
% d$ d1 b( u7 j5 o! |; c, f增修灌县志(节录) …
! @4 a1 y8 m$ A0 g& i崇宁县志(节录)……..4 B* t4 w9 J9 U
续修新繁县志(节录) ." Y# j Q" O, {: h2 c }
新繁县乡土志(节录)…
5 K. L4 j, d9 y5 Y新都县志(节录)………8 X6 m) K6 c6 O o0 I
重修彭县志(节录) ….7 q. l+ z- n5 J* ~. h+ N' D
郫县志(节录)………..
! K. I6 l8 r0 P+ c# L9 l重修郫县志(节录) ….
3 o; ?5 S; {3 _ z& f" c汉州志(节录)………..9 X. k4 N: d% ~+ u2 r; a, G
德阳县新志(节录) …..
' B0 ~2 { a5 w' w; @" H$ ]* e金堂县志(节录)………: _- u( d' N. u4 }6 k5 b3 R
续修金堂县志(节录) ..4 H3 V' |$ J1 Q/ u( p3 o
成都县志(节录)………" e5 @3 Z' S' l- O% |3 u+ G
重修成都县志(节录) ..
6 i0 T$ Q1 J6 }0 `华阳县志(节录)………- k4 E5 ^3 o7 f. N
双流县志(节录)………5 F3 U. y% a% o3 z
温江县志(节录)………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1:12
新版《道解都江堰》由被誉为中国大型实景演出创始人,拥有成功制作多个实景演出丰富经验的梅帅元大师(国家一级编剧,并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专家津贴)担任总策划、总制作人,并组建强大的艺术创作和制作团队(山水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用博大精深的道文化及源远流长的水文化,对顺应自然、天人合一、造福千秋万代的水利工程进行艺术诠释,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画卷,又将创造大型实景演出的一个新的奇迹。
天府儿女用两千两百六十六个春夏秋冬,编织了一场关于家园的梦,梦里梦外都是浓浓的思念。—大型实景演出《道解都江堰》,带上你的乡愁一同来入眠。今天闻水观看了一场演出,真正感到我的都江堰,我的老四川,我的天府之国,安逸两千年,尽在道解。
) n# O7 H5 |+ k7 p6 d. \5 w
2012-11-2 22:46 上传
6 T0 j* l- F5 U z" g" [" E& V5 h8 U下载附件 (470.66 KB)
6 O( v, h5 L7 N9 R0 w( b
: e: o4 D; T9 C5 f& n1 j# ^
# k- y. t, V0 m9 `+ E+ f7 @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1:1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1:18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1:20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1:22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1:2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1:26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1:27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2:40
汶川映秀2 j2 L6 Q$ ^% T7 _; _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2:42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2:45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2:47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2:51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2:52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2:57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2-12-24 12:58 编辑 $ t9 z2 |( ~7 a/ E( p
; }' ^1 z- N* U# L8 Q4 W/ I" x* K
李冰在修建都江堰工程中,创造了竹笼装石作堤堰的施工方法。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犍尾堰(都江堰唐代之名)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李冰作之以防江决。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之。累而壅水。”此法就地取材,施工、维修都简单易行。而且,笼石层层累筑,既可免除堤埂断裂,又可利用卵石间空隙减少洪水的直接压力,从而降低堤堰崩溃的危险。
( c& X- o. w4 M
0 X3 Q) R( A+ t3 ~! M- a
3 n- x8 n3 x4 g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2:58
秦堰楼(2006年6月):因都江堰建于秦代而得名。这里是眺望都江堰全景的最佳位置。秦堰楼依山而立,雄峙江岸,结构精巧,峻拨壮观。登上秦堰楼极目眺望,都江堰三大水利工程、安澜桥、二王庙、古驿道、玉垒雄关、岷岭雪山、青城群峰尽收眼底,甚为壮观。
: Z, D- L* W9 ~6 d
' ~& L }$ m3 e
7 }7 ]2 J" o: H* ?* J- X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3:00
都江堰:岷江-内江和外江,安澜桥(2006年6月大地震前摄)% w; q: y! k! y
! s1 f% o9 K7 g) e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3:01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2-12-24 13:03 编辑
. Q/ F- Q$ [# S5 T S" m, ` `+ L3 H3 o5 u) |: y' v" {4 u
二王庙(2006年6月,大地震前摄)
# d3 S: \! _7 f: ~' o* u
+ S A6 E f. k2 g$ `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3:05
) s, h4 g; D. R! k" a四川;都江堰. Q% F- |# M4 l% [
7 S2 ~" ], a) e& M% G
安澜桥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3:07
安澜桥 :横跨内外江,全长261 米。故名“珠浦桥”。宋代重建, 名“评事桥”,明末毁于战火。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鱼腹。如此惨状,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坐卧不 安,他俩察看地形,翻阅建桥史料,请教当地水、木工人,报经官府,游说八方募集资金,清嘉庆九年五月带领四乡百姓动工建桥。桥尚未完工时,两个樵夫不所劝 阻,顶风过桥,落水丧生。渡口“把头”买通官府,诬以草菅人命之罪。何先德先生含恨九泉。何妻强压悲愤,继承夫志,完成了索桥的修建。桥上横铺木板,竹缆 为栏,行走平安,故名“安栏桥”,后改安澜桥,取不畏波澜,安然过江之意。人们为感激何先德夫妻的功德,又称“夫妻桥”。
" w5 f# V; e2 |' I4 c; q7 J
( a" D/ [/ e$ U; N6 [9 s% W5 H( Q6 T% g" J, E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3:10
都江堰景点入口处 (2006年六月)% e! f3 K5 u" M `! H8 Q: M x! y" K/ @
5 J1 h x6 w# B5 }2 J- y0 r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4 13:12
李冰 $ w& I, X1 u2 U' l
李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 " ~% b1 [% a, C( p7 ?
4 ~7 r3 b6 G* Z+ D/ K |6 a&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设石人水尺,这是中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他还在今宜宾、乐山境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庆县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以及修索桥,开盐井等。老百姓怀念他的功绩,建造庙宇加以纪念。北宋以后还流传着李冰之子李二郎协助李冰治水的故事。
1 U' N* P3 f7 H% j( _/ p- r3 P6 P# P. c/ b9 K' h- ?( Q1 B9 e
建在都江堰渠首的二王庙是老百姓对李冰父子治水伟业的纪念。其中的碑刻多是对灌区水利工程维护的技术要领。而每年的清明时节,当地的居民都会在二王庙举行祭祀活动和开水(岁修完工后放水)典礼。李冰现在已成为都江堰灌区老百姓所崇拜的神灵,而与水有关的宗教活动则加强了在灌区管理中政府与用水户之间的联系。
& B% A1 Y4 u: F% w) z
# f1 ?% q. b9 b- t李冰在治水的过程中,排除了种种迷信的阻挠,坚决用科学的方法来治理水患,而且他成功地解决了秦王的亲戚华阳侯的嫉妒以及制造的一系列的谣言和中伤事件,及时地处理了工程当中的问题和紧急状况。
5 j- E+ z, W R- o, c李冰战国末期人。籍贯、生卒年不详。水利。 " W; V- B' d _; M7 u
# r9 \1 g6 k5 F/ x! i
: Y! |. U" `2 _. }4 t
& `' K& m: j$ U
古代蜀地(今四川)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四川人民世世代 ! w- }: i2 K9 {) s" Z' b
代同洪水作斗争。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蜀国。秦为了将蜀地 8 j) @; y$ S+ M( G3 I9 a
建成其重要基地,决定彻底治理岷江水患。同时派精通治水的李冰取代政治家张
$ j( S( |: g% M8 d若任蜀守。李冰为蜀守的时间,没有明文记载,大约在秦昭王三十年至秦孝王之
8 U9 P; A6 _' G( l* I2 o) B( W9 Z间(公元前277—前250年)。
) d) x+ h7 j' w3 K) p { b
) i7 `- b0 R& s+ ?# V4 Y李冰学识渊博,“知天文地理”。他决定修建都江堰以根除岷江水患。李冰
+ h7 F+ P" U6 V7 ~0 m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开明所凿的引水工程渠首选择不合理,因而废除了开明开凿 7 l1 A* n: t% u* c
的引水口,把都江堰的引水口上移至成都平原冲积扇的顶部灌县玉垒山处,这样 & U* R4 z% v" T! ~
可以保证较大的引水量和形成通畅的渠首网。李冰创筑的都江堰,史籍记载甚为 & T. q5 c: b# t' F9 }5 \8 r6 d
简略。但以这些记载为基础,结合现今都江堰工程结构分析,可以基本确定李冰 8 q& x5 a1 Q% i I4 A+ w
修建的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及渠道网所组成。鱼嘴是在宝瓶口上游岷 ; q( Y4 w& G( X5 @
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堰,因堰的顶部形如鱼嘴而得名。《华阳国志》华阳国志记载:李冰
- Y5 O9 d ~& |8 `* `“壅江作堋”的“堋”就是指鱼嘴。它将岷江分为内外江,起航运、灌溉与分洪
9 J: u8 I/ a0 `. N; ~7 Y的作用。飞沙堰是一个溢洪排沙的低堰,它与宝瓶口配合使用可保证内江灌区水
) ^' m) v% `. a少不缺,水大不淹。宝瓶口是控制内江流量的咽喉。《史记·河渠书》记载“蜀 * f( ~. z* Q7 @' }' J3 `. U& A
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就是指李冰开凿宝瓶口。因“崖峻阻险,不可穿凿, 1 H6 {- `6 V" r: W2 x |& \
李冰乃积薪烧之”,劈开玉垒山,凿成宝瓶口。宝瓶口不仅是进水口,而且以其 $ P: k0 w( ?2 ` S$ z8 e
狭窄的通道形成一道自动节水的水门,对内江渠系起保护作用。宝瓶口这一岩石
' `1 U4 N. Q/ i! u, Y& b渠道,十分坚固,千百年来在岷江激流冲击下,并未被冲毁,有效地控制了岷江
3 Z) u9 R' T) ]; s1 c水流。清宋树森“伏龙观观涨”一诗云:“我闻蜀守凿离堆,两崖劈破势崔巍,
. o, v2 t+ I4 ?( s/ }9 ~' r/ K! Y岷江至此画南北,宝瓶倒泻数如雷。”李冰修成宝瓶口之后,“又开二渠,由永 * I3 j2 B I' n# a
康过新繁入成都,称为外江,一渠由永康过郫入成都,称为内江”。这两条主渠
^/ X$ |3 s; W m, f沟通成都平原上零星分布的农田灌溉渠,初步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 n$ `/ j# i6 P/ x8 i
的渠道网。 : l& l& h4 T3 x6 O) s4 K( j, K
9 T9 w! N% T+ U0 u) M+ W c李冰在修建都江堰工程中,创造了竹笼装石作堤堰的施工方法。唐李吉甫
% S# V- J; {8 g0 ]6 x5 V《元和郡县志》载:“犍尾堰(都江堰唐代之名)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李冰作之以 ' F& Z" F8 h U0 p
防江决。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之。累而壅水。”此法就地取材, , o7 k, v- l- C8 B! j2 S' \$ a
施工、维修都简单易行。而且,笼石层层累筑,既可免除堤埂断裂,又可利用卵 + _9 ~/ B8 h6 ~4 I9 L
石间空隙减少洪水的直接压力,从而降低堤堰崩溃的危险。
/ H1 ]9 h# V0 k* `; w9 M# z0 F+ c' f* J* l6 J
李冰还创用石人测量岷江水位。《华阳国志·蜀志》载:李冰“作三石人, 2 L7 l* k: h2 V7 x1 f/ q3 Z/ `& l
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这是见于记载最早的水则,说 7 j1 @8 ?6 z( C0 M/ A
明李冰已基本掌握了岷江水位涨落的大致幅度。
* J9 y$ V/ y& A" Y4 A8 e0 C1 z1 n1 B& l8 [( z
除都江堰外,李冰还主持修建了岷江流域的其他水利工程。如“导洛通山,
$ Y$ ~5 P. n6 I$ i# F洛水或出瀑布,经什邡、郫,别江”;“穿石犀溪于江南”;“冰又通笮汶井江,
6 f. o1 S- I& c3 [; O; U经临邛与蒙溪分水白木江”;“自湔堤上分羊摩江”等等。上述水利工程,史籍
% X* F+ y1 U1 E9 I均无专门记叙,详情多不可考。这一切均说明李冰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水利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6 21:13
【灌县古城】之一 幸福路3 v7 W# G1 J5 n$ }- c8 F' z5 H6 Q
http://www.mala.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907920&fromuid=135402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8 15:38
青城后山现野生大熊猫 被称年度“最萌”游客
# |/ O$ |7 r& J- x- B$ P
青城后山迎来年度最萌游客
看似闲庭信步,其实胆子很小
本想丢乖卖萌,不料瞌睡来了
昨日上午,青城后山迎来一位本年度最拉风游客——一只憨态可掬的野生大熊猫。这只熊猫是突然出现在半山腰马路上闲逛的,随后就被“粉丝”们吓得躲进树林。在树林里,这名游客打了两个小时的盹儿,又悄悄地走了,正如它悄悄地来,还没买门票。
集体围观
大熊猫赶紧过河
上午8时许,青城后山味江村村民肖世强听邻居说,“底下有只熊猫在马路上跑。”听到这一消息,肖世强赶紧跑到两河口去看,“我到的时候,熊猫已经躲到路边的小树林里面了。”由于两河口区域位于青城后山茶坪村的生活集中区,这只野生大熊猫的出现,立即引来大量村民围观。“我到的时候,围观村民和派出所警察加起来恐怕有四五十人。”肖世强说,当时现场非常吵,有些怕人的大熊猫开始往味江河移动。流经茶坪村的味江河宽20米左右,但河水很浅,刚刚没过人的膝盖。“看到熊猫开始过河,我就赶紧给我叔叔打电话。”肖世强的叔叔肖启伟,正好也是青城后山景区的工作人员。
一路追踪
顺着脚印往高处找熊猫
“我(当时)表示很怀疑,因为两河口海拔很低,距离泰安古镇都还有十几公里路程,并且位于核心景区外居民的生活集中区,平时不会有熊猫出现。”早上9点,接到电话的肖启伟第一反应是“不相信”。但他还是立即向青城后山(外山)管理处处长李洁报告了情况。随后,都江堰市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管理委员办公室、青城山镇人民政府、都江堰市林业局都收到了报告。同时,肖启伟和另外三名工作人员赶往两河口附近查看。
由于头天晚上青城后山刚下过雨,有些湿润的土地上很容易留下动物的脚印。“到现场,我们就看到泥巴上有三四个很明显的脚印。但是我们没法判断,到底是黑熊还是大熊猫的。”肖启伟描述,地上的脚印比成年男子的手掌略大,上面依稀能够看到又短又粗的指头形状。于是,肖启伟决定顺着足迹,往山的更高处寻找大熊猫踪影。
距离3米
熊猫和人都“不敢动”
肖启伟分析,被惊扰的大熊猫应该往人迹更罕至的地方移动。“根据山势的走向来分析,大熊猫应该是往三公里外的黑虎塘移动了。”肖启伟说,如果从大熊猫的后面去追,担心会赶不上。所以他从山的另外一面包抄过去。而他的另外三名同事,则到大熊猫可能经过的路口守候。
10时27分,肖启伟在黑虎塘后崖悬崖处发现了在附近徘徊的大熊猫。“我在崖上,熊猫在崖下,我们之间的距离不足三米。”肖启伟说,听见响动声,大熊猫也很快发现了他。“它突然看到我,它不动了,我也不敢动了。”肖启伟知道,野生动物怕与人的眼光对视,所以他只好盯着熊猫的屁股看。
一动不动地僵持了两三分钟后,大熊猫终于放松了警惕,开始尝试侧着身体慢慢躺下来。但似乎还是不放心,时不时抬起它胖胖的脑袋,看一眼不远处的肖启伟。
新闻特写>>>
各种卖萌后它往原始森林而去
大熊猫放松警惕后,肖启伟也慢慢摸出相机,给大熊猫拍照。“大熊猫真的太可爱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肖启伟忍不住夸赞,“它做了好多可爱的动作,一会儿摆一下脑壳,一会儿又伸一下腿,一会儿又摇一摇耳朵。”
卖萌了十多分钟后,这个胖子终于犯困了。“最后,它就直接睡熟了。”肖启伟又赶快退到10米外的地方,打电话汇报找到大熊猫的情况。被吵醒的大熊猫抬头看了肖启伟一眼,发现还是同一个人,又倒头睡下了。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由于担心熊猫突然攻击自己,肖启伟一直保持站立的姿势。“我就不断给他拍照、录像,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这时,肖启伟的一位同事也赶了过来。“几分钟后,大熊猫就醒了。”肖启伟说,睡醒后的大熊猫又开始了“体育锻炼”,它爬到一棵树上荡来荡去。“这只野生熊猫好像比动物园里看到的还要胖,可能接近200斤的样子。”肖启伟说,这只熊猫毛色油亮,感觉身体很健康。“我觉得应该是属于少年时期的熊猫。”
不一会儿,耍够了的大熊猫开始往树林更深处移动。“最后,它就自己往原始森林方向消失了。”
新闻分析>>>
妈妈不要它“伤心”走错路
肖启伟在青城后山工作了近20年,他说,其实在青城后山见到熊猫也并不稀奇,只是这次是相处时间最长的一次。“我巡山的时候曾经3次见过大熊猫,还多次见过大熊猫活动的痕迹,比如脚印、吃剩的竹子、粪便等。”肖启伟说,2000年的时候,也有一只大熊猫在青城后山半山腰出现过。
为什么野生大熊猫会多次造访青城后山?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赵志龙介绍,整个赵公山、青城后山作为邛崃山系的东支,都在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范围之内。“但这一区域内经常有大熊猫活动的区域,应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赵志龙分析,大熊猫之所以会跑到海拔更低的区域,存在两种可能性。
一是大熊猫生病后体力不支,爬不动的大熊猫就会来到低海拔地区。二是可能是亚成体大熊猫(一般指2至5岁左右的大熊猫)。由于大熊猫在幼年时期都是跟随熊猫妈妈生活,但长成亚成体后,熊猫妈妈就会驱逐亚成体的熊猫。而这一阶段的熊猫,对栖息地不熟悉,经验不足,就可能误闯低海拔地区。
大熊猫分布>>>
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天全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
大小相岭除洪雅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
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
天府早报记者袁玥(图片由景区提供)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8 15:40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12-28 15:50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2-12-28 15:53 编辑 : }$ L) [4 P) x8 w3 B2 u
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2-12-28 15:40 
" M+ n, c$ u6 H8 k4 l. ~1 K1 C. ^8 A1 B* V0 E
倒挂金钟,% [8 ?: d* l: X# q, }. W! _
本想卖萌;
, g1 _6 r+ l- w3 ^, i自由落体,; Z( S4 z5 U7 e( h9 n' |
扑通一声。;P——有趣:lol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8 15:52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8 15:53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2-12-28 15:5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11 21:4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11 21:4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11 21:45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11 21:46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1-11 22:05
回复 41# 蓬安姚波 4 m2 o4 R h2 b& A
+ |% I. o4 n0 {) n9 E6 e
8 R" m A# Z0 ] C- T0 w3 o
太漂亮了!尤其是开头几张!
作者: 姚华冰7963 时间: 2013-1-12 00:57
姚波宗亲这些建筑是古建筑还是有震后重建都很美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12 09:05
姚波宗亲这些建筑是古建筑还是有震后重建都很美
9 m7 g# o8 J L2 N7 G姚冰7963 发表于 2013-1-12 00:57 
7 P0 j' _# j* r- E6 F$ T1 q* }/ @: v# t3 j1 @
4 S& d' K! _# ~; b7 j
都是古建筑,震后有维修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12 09:07
回复 蓬安姚波
$ b, d# v& w- L, D5 w$ y! s5 I7 K1 q2 h1 H* _$ W) W
' y* m' }5 M/ ]
太漂亮了!尤其是开头几张!* C" E$ W# ]: p% T; m, s0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1-11 22:05 
9 @( L2 p/ L' B* y
( E* R( E- B" |- S2 }% ?
" M+ m0 |0 ^9 ` 现在都江堰在打造夜景.
作者: 姚华冰7963 时间: 2013-1-12 18:43
谢谢姚波宗亲:古建筑遇到大地震仍然是小维修坚固壮观!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12 19:42
谢谢姚波宗亲:古建筑遇到大地震仍然是小维修坚固壮观!3 j" e# [9 i4 `
姚冰7963 发表于 2013-1-12 18:43 
/ \8 l8 D. v% ~) T6 W+ B3 _1 `/ W, G1 B! T
: F, E! t4 C( h# T l) X1 e
都江堰古建筑基本没什么大伤.但青城外山例外.但也没倒,他挨映秀大近了.大概就两三公里.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1-12 20:08
回复 47# 蓬安姚波 9 m0 a# c( Z4 }
( j3 q& B& G6 x- }9 \/ N9 N) Q9 M! l ~3 g9 [: `: N
我看过余秋雨的散文。他对四川的风景评价很高。果然名不虚传!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29 11:01
有点年味了/ {' E8 H! k; A/ ]8 \
, Y" X2 y* j m8 F# F8 N
6 ?, i/ g- f: i% r' {
% d K; p$ z3 Z2 z1 i
% i# [$ e* x! T* E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29 11:06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29 11:18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29 11:2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29 11:28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29 11:31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30 15:19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30 15:20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30 15:22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30 15:2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30 15:26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1-30 15:28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24 17:37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24 17:4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27 15:35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28 13:16
熊猫谷位于都江堰市玉堂镇白马村。成都动物园1953年饲养的第一只大熊猫就出自该地。 熊猫谷的建设是为大熊猫回归大自然做准备,圈养大熊猫在优越的人工条件下生活、成长、繁衍,过惯了依赖人类的生活。熊猫谷就是为了逐渐恢复大熊猫的自然本能和野性,逐渐脱离对人类的依赖,让它适应野外生活,并能繁衍后代。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28 13:18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26 17:39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3-26 17:41 编辑 6 W. y! \) a! D* D% |. S& c" |8 _6 B
1 A8 g' C, n! t# _6 ]2 c6 T
http://www.56.com/u30/v_ODgwNjU1Nzk.html#st=6
9 V" G) G) a, I5 u# C- H n 春天来了,每年春天里必须要去的一个地方,那就是闻名中外的都江堰。她位于成都平原的西部的岷江旁,岷江就从她的身边流过,几千年一直陪伴着她从未离去,过去她叫灌县,都江堰只是一个水利工程。说到灌县,我们不得不说到都江堰那伟大的水利工程。古时的岷江就如失去缰绳的一匹野马,冲击着川西平原,祸害千里。战国时期(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率众开凿离堆,修筑水利工程降住江水,福泽天府,古朴自然的水利工程,其貌不扬,没有三峡大坝的气势磅礴,却润物细无声,从此成都平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用余秋雨的话说:“要看水,万不可忘都江堰。”赵朴初老先生也曾赋诗赞颂:“长城久失用,徒留古迹在。不如都江堰, 万世资灌溉。” 都江堰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故更名为都江堰市。 都江堰,已经记不清来过了多少次,但每次来到这里,心总是充满激动和怀旧之情,一生许多的故事,大多都和她联系在一起。每当我 站在江边,看着滔滔江水,往事就如江水流过,五味杂陈,如梦如幻。曾经少年轻狂在这里看过江水,多情浪漫,如今不惑之年在这里 看江水,感慨万千,往事如烟,转眼就是两鬓斑白…… 。 # e5 |! B3 b- L' {( I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拜水,让我想起了一句老子的名言,“上善 若水”,感慨人生得失,都是过眼云烟,不要把得失看重,背上包袱沉重。想想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自居卑下,走自己的路,始终不变其行,终归大海。% n% ?! Y3 G, r# r
人生如水,逝者如斯,过去就过去了,没有什么可以留念。过去的一切最多就是经历,好的,坏的都只是一个记忆,而且在流水不断冲刷、淡忘,最后你连丝毫的记忆都消失殆尽,人生真的如梦幻泡影。多少英雄豪杰,大浪淘沙, 灰灰湮灭,何况我们凡人,人生如梦,醒来都是一场空。所以,活得快乐,活得洒脱,活得健康才是最实在,才是我们应该所追求的啊 ……8 J" v2 D7 ~1 f4 v" B
/ k: E4 ~3 |6 g7 W1 Z* G I, J- d7 L# ^, u( u* g# J
都江堰, 踏青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4-6 19:28
2013中国。都江堰 清明放水节 拜水开业大典(场内场外的花絮)
* P( U2 j2 x" g! A: mhttp://www.mala.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77232&fromuid=135402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4-6 19:30
2013 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纪实
! i' x% _! a0 \7 ?3 lhttp://www.mala.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76171&fromuid=135402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4-6 19:32
清明节热闹的灌县随拍
' G4 i4 y5 ~- f, o" d& E+ B+ `http://www.mala.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75612&fromuid=135402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4-15 18:04
离堆公园美景图
' \. S, _& h9 n5 P. ]( Q+ uhttp://www.mala.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901130&fromuid=1354024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