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万春堂”寻亲还在继续。。。 [打印本页]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1-22 10:30
标题: “万春堂”寻亲还在继续。。。
       十月二十号,lemoll宗亲发来寻祖帖子,希望寻找失散了两百多年的老家,他的祖籍是南昌,字派是“继武定公卿”,我查阅了家谱,已经确认了他是南昌斗门中房。我另外发了一个帖子,在“特大喜讯”之中。" i, a" n7 c! \/ ^4 V1 }2 M
       lemoll和我的交谈中,还希望查找他的堂亲,安徽龙岗姚公德家的情况,他提供的线索是姚公德的先辈也是开药铺的,堂号“万春堂”。
6 ]. Y$ A2 L- K      南昌姚卿芳、姚卿堂、姚卿宸也非常关心这些帖子,积极寻找有关线索,又有一些关于“万春堂”的故事浮出水面。。。4 S# C9 t) x8 x% Z( Z1 m7 E& _/ \  L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2-11-22 13:06
南昌姚氏客外族人所开的药铺堂号
) B- y3 D& j! O& i$ d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4497&fromuid=1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1-22 13:24
回复 2# 姚尚明
) m- a/ x0 x2 \% Z- m5 l  o1 E$ N3 x1 d

2 {6 Z6 _6 @% V2 ~    谢谢关注!知道了,江苏徐州利国,姚世浚开的药铺叫万春堂。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11-22 15:29
万春堂
+ C. J5 q/ B( P0 N, Y江苏徐州利国镇
  l0 B1 J4 [2 o4 t0 |6 _姚世浚所开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1-23 10:57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2-11-23 11:01 编辑 # X3 b$ T* Q; G* B9 C5 y1 d" D

! U+ c( |5 [8 |$ N& D4 @/ @回复 4# 姚孝                                        
: ~8 H* c) }$ s  H2 V8 Y                        邯郸也有“万春堂”
9 k! h* m. O3 c% N9 X6 R        

0 b, _5 Q2 c) F$ @
    南昌姚卿堂给我提供了资料,斗山有个姚武信,大约在清朝前期从南昌来到河北邯郸,行医为生,开设了万春堂,邻居程氏,也是江西人,曾经二次返回江西,将武信后裔的按家谱命名带回江西,一直延续到七七事变,之后与南昌家乡失去了联系。

; G4 M% C/ w4 F1 t8 `- z
    武信生有三子:定清,定洁,定河,还有二个女儿。定字辈精诚团结,建有五个大院,颇有大家风范,在县城名显一时。家里原来带出了文武定公卿的谱号,续上了诗书保圣贤,忠孝贞嘉国,万古传留名


# ?5 E/ z" A+ k8 f" ~  u/ c# C    十分巧合,提供这个资料给姚卿堂的宗亲也叫姚公德。安徽天长县龙岗镇也有一个姚公德,他们开的堂号也叫“万春堂”,难道他们是同一个人?据我查阅了南昌族谱,居然有十几个姚公德,他们会有什么关联吧?请知道的宗亲提供有关资料。

$ ]) ?' K' C" ~8 b0 U9 [9 {
                                   ! o7 |, x* V2 L6 [7 X+ h. ^8 a

  L+ F( s4 m! p2 k- N9 A- b* u  V9 `2 s/ k

# B; p. I% Q, w) x6 a6 X- |$ g% q! I, P( O
# G) ]! ]# w9 g: I
8 n- W# u, \# z; B4 h, [" `- U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1-27 09:55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2-11-27 10:16 编辑 $ b" F3 p( S- a: n7 x$ @8 J: C

3 W  S$ v0 D7 T3 P回复 5# 姚绍弦 * }# G& k* f( P1 Q" A. n
7 D1 Z- K( ~. ?- s- R! `- y

7 C8 Q; T1 P+ G" r; O' g      我们已经知道,“万春堂”是个药铺号,南昌有,安徽有,江苏徐州有,现在又冒出了河北邯郸有,看起来南昌姚氏行医卖药早就有连锁店的概念了。
+ o5 c! X& F6 {8 W; i) d      归纳起来看,南昌外出行医的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说明这个家族内部是非常团结的,互通有无,毫不保留。我查阅全国的许多中医世家的资料,像南昌这样的代代有名医,人数之多,涉及地域之广,历史之悠久,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中医可以说是南昌姚氏之魂。/ X3 p# O1 H$ S& r
      寻根溯源,1165年--1173年江南名医姚谷清,号称“云谷道人”,他是有记录的,从灵源来到南昌行医的第一人。有一天他在行医途中,乘木排到南昌去,经过赣江一片水面比较舒缓的地方,半夜里传来了鸡叫声,因荒芜人烟感到奇怪,于是在江边插了一根竹子,许愿回来如果竹子活了,就可以在这里定居,结果灵验,遂从灵源迁居此地,这就是姚湾。
) |  n5 p. P. e7 A      从姚谷清再往上溯源,我手头上找不到历史资料,往上查看谱系也比较简单,不便妄自臆想。可以肯定的是,从姚谷清往上的几百年,灵源姚氏是一个有文化传承的家族,是毫无疑义的。姚谷清至今近九百年,有近三十代人行医,真正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中医世家。0 G5 d+ x- B% }/ [2 d# b
      斗门的发祖叫姚澄,他出生的前后几十年正值北宋末年,金兵南下,瑞州战乱,他随祖父到姚湾避难,祖父叫姚居敬,素有大志,乡绅荐于朝。居敬“以时不可仕,坚辞不起”,于是隐居在姚湾。如今南昌姚氏以斗门最为著名,外出的分支也几乎是斗门的后裔。他们仅仅在姚湾避难了八十年,为了感恩,从宋朝开始,每每家族聚会,他们都遵姚湾为老大,表示感恩之情。酒席座上,庙堂活动姚湾排位第一,八百多年来,从没有忘记得到过姚湾的恩惠,使每位知道历史的人心生感动。这是舜帝忠孝文化活教材,活样板。南昌姚氏成为本地区最有传统最有影响的家族之一。
" W, m, n9 V6 t; [2 n       据斗门姚卿宸回忆,姚澄也是一位医生,相貌堂堂,是个标准的美男子。祖辈传说,姚澄是挑着中药担子,悬着葫芦,做了斗门佘家的上门女婿,为了纪念姚澄的功德,传承了中医的家庭,都将葫芦作为吉祥物,挂在家中,成了传家之宝。斗门原来是佘家、杨家的聚居地,几百年之后,方圆十几公里都成了姚家的土地,佘家、杨家后人不知所去,直到解放以前几千人居住的姚家也没有几户人家种地,多从事于与中医、中药有关的职业或从商。土地也都是租给外姓人种。家族里流传一句话“外出赚钱,回来买田。”这成了南昌姚氏的传统。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1-28 10:14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2-11-28 11:17 编辑 ! X% i0 t9 w' p& R8 K: g2 l# m

+ S  @0 T' y% G! s: d8 ~9 k! D回复 6#姚绍 ' W/ l$ g0 b6 s2 N0 k
                                                   关注盐城“万春堂”
+ w7 c, h# a7 k: z/ t9 n   , z8 F6 L) h7 o- Y
       南昌姚氏家谱记载,从明末清初开始,整个家族在江苏盐城的人,每个字辈都有上百人,可是截止到现在回归南昌姚氏大家庭的盐城宗亲也仅百人左右,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一定是有不少族人遗失在盐城的历史长河之中。这引起了我对盐城姚氏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x) R) Y: y; x* A4 ?
      盐城南岸分支是从1785年盛华公在南岸打出“万全堂”的旗号,此后代代有人行医,上了盐城人物志的有卿权、绍仁、绍德、绍智,其中绍德成就最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参与了高校《中医学》的编著,还是《江苏中医杂志》的常务编委,生前曾任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图书馆馆长,参与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创建。可喜的是,这个家族90年出生的奉正,91年出生的奉阳双双考取了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他们的老祖宗盛华公算起,奉阳、奉正正好是第十代传人,科班出身,说明姚氏中医后继有人。' Q" R# U. u' [) n# U
      我在翻阅外出分支家谱时,没有发现“万春堂”的旗号,我向姚卿堂提出疑问,问“万春堂”与“万全堂”有关系吗?姚卿堂说,既有关系又没有关系,所谓有关系是指南昌家族里“万”字号打头的堂号很多,他们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所谓没有关系,是他们之间他们各自经营各自为战,地域上保持一定的距离,利于各自经营和生存。
* j; G4 L2 h- n) o0 ~" ~1 q  J8 K      姚卿堂的一席话给了我许多提示,我从盐城的分支中没有找到“万春堂”的堂号,无意中从斗门团门楼房中在起汉的行传中,发现起汉随父客寓直隶濮阳县,在大桑树集南街路西开设“万春堂”药铺。起汉生于民国十一年,余未祥。南昌十四届修谱是民国十八年,所幸的是起汉的后代也在濮阳,他是万幸的,他家族一直与斗门有联系,所以他的后代就收录在斗门的门楼房中。
. }: n+ G3 U6 B- R/ j8 W
      但非常有意义的是,我从起汉上查六代,发现其祖继美公在清乾隆时到了盐城,当时的盐城归淮安府管辖,这个时候,“万春堂”的招牌立在了盐城,继美公有四个儿子,只有武数公后人留在了南昌,武书公后人在濮阳,尚有武礼、武射的后人仅可以查到定远、定道,之后便与祖籍地南昌没有联系了。这样的现象在南昌的谱系中还有许多。所以凡是在盐城附近,如果祖上有行医传统的或是听说祖先来自江西的姚氏宗亲,来南昌寻根问祖成功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如果听说过“万春堂”堂号的后人,来江西问祖的宗亲,则十有八九能找到根的
$ n& u& J- J; w! X3 `. ?0 R8 n1 {
     O. ]" J9 i  D4 N/ }4 X- x$ E
   

作者: 姚建平    时间: 2012-12-6 21:29
"万春堂"是我家祖辈在安徽 天长 龙岗东街开的药店名,家里的堂号"静远堂".我祖父在我父亲7
6 H+ H7 x. v1 I. }, X" Y1 q1 C岁时因病去世的,所以父辈们对"万春堂"的来历知道的很少.看了绍弦宗亲的帖子,开了眼界,收获了许多知识,谢谢姚网.
作者: 姚建平    时间: 2012-12-6 21:46
我的长辈姚公德今年80岁,他家在我们天长的铜城镇,离我老家龙岗15里路,他的祖辈开药店,药号记不清了,只记的堂号也是''静远堂".我们安徽天长这一支姚姓人数不是很多.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2-11 10:38

回复 9# 姚建平
2 w$ C( y: \* j! |# \' u5 y3 m: }3 w0 G$ G$ R! `$ F

5 |2 P9 |) @4 d5 l! q# x+ ~    "万春堂”里有秘方


5 \3 I! G  D$ V2 q      清朝中叶,斗山村姚文宣只身来到河北邯郸,开设了“万春堂”药店,历尽艰辛,第二代人努力拼搏,第三人发愤图强,终于在邯郸市购地建房,建有前三院后两院连成五院的大房子,颇有大家风范,一直到“七七事变”前,邯郸商会成立,“万春堂”主人被选为副会长。可见,姚家人在当地商界的影响力。
3 b5 H% ?' q; [+ i3 G  J/ a      姚家医术在邯郸先以治疗伤寒而闻名遐迩,患者多赠“济世救人”的牌匾,东北军将领马占山将军曾到姚家“万春堂”治病,病体痊愈。痊愈后赠与“堪称良医”的牌匾。事实上“万春堂”在邯郸打响名声是因为自己祖传的秘方“疟疾丸”。当时疟疾盛行,方圆百里都有患者,口口相传,前来“万春堂”求医问药,由于药方神效,逐年销量大增,给姚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祖传的“脚气粉”也深受老百姓的好评。- j0 r; g6 T6 r7 v
      我向斗山姚卿堂询问,“万春堂”里是否都有祖传秘方。回答是肯定的。姚卿堂说,南昌姚氏外出行医都很多,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有的是因为战乱出去的,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但大部分还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到各地行医,家里人之间也有所交流,既保持各地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些验方互相交流,形成了一个网络。尤其难得是,道地的药材也会交流,这样就保证了药效和姚家的声誉。当然,医术与配方一般是不外传的,外出行医形成了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一旦立下足来,几代人就会长期以医生为职业,口口相传,积累了名声,生意就会越来越旺。所以南昌姚氏至今有二十多个分支在外省,就不难理解了。
9 A7 R1 O8 w& n+ e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2-12 10:35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2-12-12 10:37 编辑 : H. Y# }! c) @

$ x4 B1 c+ ?! G( d( o$ C/ Y  T

回复 10# 姚绍弦 2 `/ {# [: ^, p% q* `: T! |7 ]2 y
. v# ^# c# V8 N) z; f% z% V

7 o2 w+ B. h8 h4 {% v) H, A* o0 I3 x5 w    姚公德的心愿与遗憾

2 P& T; i5 Z, d1 D
      从上文可以看到,邯郸姚公德与安徽长天姚公德不是同一个人,但祖上都从南昌外出,都开有药铺是相同的。1 L3 Y) l$ R5 r9 ]% Z+ F& m( l/ B
      邯郸姚公德老人从小就记得春节时年年家里门市上贴春联,都是由其父亲亲自手书,“万事亨通俱应手”“春色沁心亦宜人”,横批"济世活人”,而在药材库房明显的地方,贴上醒目的“爱药如金”“惜药如命”,警示从业人员及其子孙。
. f7 W- M, h5 _6 i      公德老人说,他这个家族世代行医,现在有人发展到包头、尚义等地,但都是从事与医学有关的行业,联络起来也十分不容易,遥想到先辈三兄弟艰苦创业,他赋诗一首,表达了他的心声,“武信创业何惧难,医术迭起代代传,三鼎协力拥万春,昭示后人胜于蓝。”
8 P. ]2 t% ~) N8 c  ~4 d) F# a      公德的用心是良苦的,但是他也道出了他遗憾的心事。由于远离祖居地,当时祖宗外出仅带出“文武定公卿”五个字,几十年后,后代就不知老家字派的下文了。虽然拟定了“诗书保圣贤,忠孝贞嘉国,万古传留名”的字派,但现在家人分散各地,人各有志,不重祖训之孝,不可强求,以致所生男女自愿呼叫,难以约束,家谱形同虚设。这是他一生感到最为遗憾的事情。好在都没有忘记老祖先在南昌,没有想到南昌的家风如此浑厚,历史如此悠久,因此他希望邯郸的姚氏后裔无论所在何方,都要与祖居地保持联络,这是他最大的心愿。
作者: 南昌姚卿堂    时间: 2012-12-12 20:53
绍玄宗亲讲故亊讲得很感人,可惜续谱时没有发现。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2-29 20:59
回复 11# 姚绍弦 % h- O& V! p4 n% h8 g

  _' m4 F0 {& E1 W3 r8 C( j8 M0 N* T. O; H7 R- j
    河北邯郸的姚群英在网上与南昌姚氏有过交流,希望他能上上姚网以增加对老家南昌的了解,我还希望他将邯郸万春堂的故事继续给我们讲下去。。。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0-7-9 18:06
姚绍弦 发表于 2012-11-27 09:550 o& Z( H3 L( u5 {" N, t. y  a2 K9 o5 U
回复 5# 姚绍弦

2 @% T3 H, J  \$ e$ W1 |4 }9 C江苏徐州利国镇,姚世浚开的药铺叫万春堂。
+ s8 f- ^( X8 V) Y8 d7 x; G   R- p  m. S3 \6 S$ @' j
姚建平:我们安徽天长这一支姚姓人数不是很多."是我家祖辈在安徽天长县龙岗东街开的药店名,。家里的堂号"静远堂",我祖父在我父亲7(岁时因病去世,所以父辈们对"万春堂"的来历知道的很少。我的长辈姚公德今年80岁,他家在我们天长的铜城镇,离我老家龙岗15里路,他的祖辈开药店,药号记不清了,只记的堂号也是''静远堂".我们安徽天长这一支姚姓人数不是很多.- R4 d. Z* V8 @6 q

+ E, B9 _  |) R# P" T! U% w    盐城南岸分支是从1785年盛华公在南岸打出“万全堂”的旗号,此后代代有人行医,上了盐城人物志的有卿权、绍仁、绍德、绍智,其中绍德成就最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参与了高校《中医学》的编著,还是《江苏中医杂志》的常务编委,生前曾任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图书馆馆长,参与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创建。可喜的是,这个家族90年出生的奉正,91年出生的奉阳双双考取了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他们的老祖宗盛华公算起,奉阳、奉正正好是第十代传人,科班出身,说明姚氏中医后继有人。( ^( _$ U) \) r8 U
# \1 |; |% W' W- T4 v
    从斗门团门楼房中在起汉的行传中,发现起汉随父客寓直隶濮阳县,在大桑树集南街路西开设“万春堂”药铺。起汉生于民国十一年,余未祥。南昌十四届修谱是民国十八年,所幸的是起汉的后代也在濮阳,他是万幸的,他家族一直与斗门有联系,所以他的后代就收录在斗门的门楼房中。1 H( I  F$ q+ F6 P1 h. I9 S
3 Y. x! W  r3 G       从起汉上查六代,发现其祖继美公在清乾隆时到了盐城,当时的盐城归淮安府管辖,这个时候,“万春堂”的招牌立在了盐城,继美公有四个儿子,只有武数公后人留在了南昌,武书公后人在濮阳,尚有武礼、武射的后人仅可以查到定远、定道,之后便与祖籍地南昌没有联系了。
1 `. k7 a$ r) ~
( t" H' q; I/ M9 Q1 e4 v! a& W
    南昌姚氏至今有二十多个分支在外省,多以以医生为职业。
& L$ U1 Z# S+ ^; [7 b2 ~
) _5 t' t: }0 s: N+ e1 n4 S# x1 x

& y! K8 ?; U0 b * i6 i+ l. V2 b) N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