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提供尚忠姚公及其后裔一线索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0-17 16:01
标题: 提供尚忠姚公及其后裔一线索
今年姚网上讨论尚忠姚公及其后裔颇热闹,特别是南昌姚氏、良能德珊3公之后和灵源两姚氏。下面提供一线索
$ Z; F3 E& p0 C  b' ?5 Q, t: k0 e, k 1 ~. x# `2 |6 n# f8 Y
260-0157[江西新余]渝东五源姚氏族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姚逢源纂修。
# _6 E( a  H. Z1938年爱敬堂刻本,一册。书名据书签题。十四修本。
2 F. U* s. A! d       始迁祖尚忠,宋代人。
" x7 z1 l: f+ h0 I& y2 h( G" u       新余市渝水区姚圩镇姚家村姚春根
8 n5 L2 Q0 T$ a; p9 \" i; B! u/ R) X/ i$ R# [! O! b
5 \) c% m& V! a6 l; ^& T
这是《中国家谱总目》一则江西姚氏族谱的著录。不明白之处,可参看我的有关《中国家谱总目》的帖或找《中国家谱总目》看看;当然,最高级行动,联系藏谱者“新余市渝水区姚圩镇姚家村姚春根”。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17 16:15
今年姚网上讨论尚忠姚公及其后裔颇热闹,特别是南昌姚氏、良能德珊3公之后和灵源两姚氏。下面提供一线索:
- p1 A+ s) s3 C...; N, G, N6 P) r7 @+ C! p- C
pszyyao 发表于 2012-10-17 16:01
. H0 ?7 X* b3 C5 F$ G) x: t/ M! v

( \% w5 p0 f) S6 q$ t$ Z9 {+ F4 w! {& Y, D! Q8 O
    不错的线索。谢谢老前辈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0-17 17:23
回复 1# pszyyao
: K7 B  \3 k  L! z谢谢钟尧宗亲!这个姚家我听说过,好像是灵源的院场分出去的【没有实地认证】离新干不远,在袁河北岸,应该有上千人。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17 18:08
回复 1# pszyyao + w$ c0 i" I- ]' e

; Q" I6 }. e& y+ Z( }) _
6 `6 D  l; l; _3 Y    钟尧宗亲!辛苦您了!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10-18 10:37
待澄清了这个问题,钟尧教授功不可没!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2-10-18 11:48
回复 5# 姚维侃 " d: R( _# r3 f3 X$ x
. o2 F& ]" ^+ m' R: r9 e6 e

+ W8 I; c! l7 B: t    钟尧宗亲为宗亲在寻根中解决了不少难题.真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2-10-18 17:25
该支是衙里迁去的,一直与衙里还有往来。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2-10-18 17:26
衙里与方里是共谱系的。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0-19 11:09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2-10-19 15:11 编辑   n" q. Q( a' t4 z: q; [

( ~. y. F$ l/ q3 q6 z) ]回复 8# 姚克保
) d. y0 W. _' L4 {  r4 _! Y
+ C9 Z9 Q' ]; C' Y* w8 M) U
& u0 {5 D9 d4 Q    那应该是与姚文龙公相关联的。我原来以为是院场分出去的,明白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0-19 18:39
回复 8# 姚克保 , r( y$ C: w6 {, Y, b

7 F6 {  S5 ?1 e) L8 L“衙里与方里是共谱系的”
" q: R( [+ i2 ?  l* F8 M+ w' N# q
0 ~, x/ G! q  |/ I+ z% u# Q, Y* [% q9 Q% R2 ~. o5 ~3 K/ z
衙里与方里,(灵源)南垣与方里,方里、坊里和芳里。
1 d; d7 U4 e/ \能解释这些地名以及它们的关系吗?9 T$ r  i" h0 |7 [8 R* }( u
衙里姚的现况?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2-10-20 09:50
方里即坊里,以前在网上说过,是因姚勉状元坊立于该处而得名,位于进入姚勉出生地的灵源坑坑口,离灵源坑约3里许。后来有人将坊里也写成芳里,实际上,方里、芳里、坊里是同一个地名的不同写法。衙里因元初姚文龙在此建临时衙门而得名,以前该地是不是有名,是什么名?没有看到相关记录。以衙里为顶点,以衙里到南垣和衙里到方里差不多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两条等边,均约三华里,南垣、方里均靠山,而衙里在缓冲地中间。衙里现在姚姓约300人(详情未查),尚忠公谱系中,外迁者以此支为多。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0-20 09:57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10-20 09:59 编辑 + _1 t# ]4 a4 v2 M& R+ b
/ I/ z* c9 e, k& Y* Z# q
回复 11# 姚克保 # a* k1 R& ^' t( Q
! D5 l7 J* [2 e; O) }  x, V" {

0 I4 o7 R/ {  f7 w5 Q0 D    谢谢克保兄,明白这些地名以及关系了。
# G4 b# {8 j# H9 h0 H+ ?1 J' _    衙里姚,除了(与坊里)合修谱外,有自己的谱吗?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0 10:16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0-20 10:41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2-10-20 10:43 编辑
4 D- y( Z6 t% r, u& U) [2 E, u( [* e3 u! t  j$ N
回复 12# pszyyao
0 z3 S6 ^5 B! f  T* g/ l% x" l
8 C/ \) V% F& E# O" m4 E& q# u, q7 E* A  S" O; U) ~7 ]6 @
    我查过‘宜丰地名志’,方里,芳里,坊里,是姚勉中状元1253年以后的事,衙里是姚文龙1260~~1265年设立临时衙门以后的事,此前,还没有这2个地名。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0-20 10:49
回复 11# 姚克保 * g( {6 L5 F7 @: ?/ m$ x  k3 X9 k

6 l6 L2 u* g/ a. y+ R  m5 g2 ~
! F" ?3 \6 `2 B6 z8 N; S+ j3 t    地名志上记载,芳里到灵源坑是二里许,你多说了一里!对不起,纠正了。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2-10-20 10:55
他们的总谱是与方里一起修的,也就是共同修的,修了之后是不是又单独修支谱,那就不知道。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0-20 11:10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10-20 13:08 编辑 & |2 i/ v) A& h& ~. U9 [

' O! b5 ?) x* v1 F8 s' i+ v回复 13# 1156824942 6 ]+ g6 J6 W% |) J, z

3 j% O- P; ^1 T. Q7 ?& M8 P. @5 c; w' f1 [8 S0 `; p' ^
    谢谢你展示有关衙里等的谱页。请说明:
5 T3 ~  [: g* K2 F. [; Q    1,此谱页版心上的文字“??姚氏族志(?)”;2 \# c$ S$ M* i8 }7 t5 Q, Q( d% {
    2,载此谱页的族谱的谱名、谱籍地、始祖、修谱人、修谱时间等。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0 13:05
本帖最后由 1156824942 于 2012-10-20 13:07 编辑
- r% k' C" w4 y
) Z# t& x8 b+ K7 t* t. q5 o/ C3 K6 o( S谢谢你展示有关衙里等的谱页。请说明:1 j( N5 j6 j" O( b: K, P2 U/ v
    1,此谱页卷心上的文字“??姚氏 ...
2 W' M/ ~4 D: d1 Ipszyyao 发表于 2012-10-20 11:10 [/quote]7 J/ g9 r4 s- Y
) w+ {% L$ ?( _7 ]( v

- i' P0 t/ \) d  ~   灵源族谱.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0 13:07
本帖最后由 1156824942 于 2012-10-20 13:09 编辑 2 v" o9 c: S; `

) j( W( k% C9 ]/ `. e( W2 w回复 18# 1156824942 , J' T" N$ [+ r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0-20 13:14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10-20 16:16 编辑
) `) l: M- n; Q- s& \
" X& l: }8 v6 h( L8 C含此谱页的族谱的7 I7 {( b$ N  B5 Y: r* Z
                谱名——
! [4 h+ F4 o: Q8 }                谱籍地——' c9 {; C) M) n: [
                始祖——
  l4 Q9 G# |' g# v' }9 v4 P                主修人——姚大同
& _1 W8 B9 D& G! Z1 n1 v% O- o* ~                主编——姚宪章
" K$ @6 R) y5 }                 修谱时间——民国35年(公元1946)丙戌! L9 }$ P1 w6 X
+ v9 q2 x1 |& t; ~/ K1 g
! W  n( h- M) x* V
据下面21楼帖,补充如下:
, K& i6 i: }$ Y/ i   
) }- r# G) c, L/ ?    【(谱籍地)江西宜丰】(谱名)灵源姚氏族志,姚大同主修人,姚宪章主编,民国35年(公元1946)丙戌,铅印本。谱名据版心题名定- @9 l! ?. D% `. [7 D+ H
          始祖云公,?代人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0 13:25
含此谱页的族谱的1 S- {. N$ r2 E/ _/ J
                谱名——# x+ Q- x4 A9 b
                谱籍地——
8 o0 {: Q3 z* Z2 r: ^3 W. |                始祖——' {/ p( _: ]; z9 q0 U7 I) Q, s
   ...* X) G' S5 e% t! N
pszyyao 发表于 2012-10-20 13:14
9 }* ?2 y. B( z0 B4 L) q

" S, [7 Z* z- m8 D* x% s4 M$ o( d6 Y' h& a
                 谱名——灵源族谱* {* N  i# P* M* `7 m( |) c. \
                谱籍地——江西宜春
* {4 z. E1 {1 }                始祖——云公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0-20 14:35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2-10-20 14:37 编辑
/ u; ]$ g9 H- ]& I! F4 N  @0 o+ D2 }& r. ?' r1 W1 x
从修谱的工作人员来看,主要是:‘五,百,传,发,祥’也就是说,这次修谱离首先派字时‘道,启,三,千,士,宗,绍,’仅仅7~·~10个字,时间应该是清朝的中期,如果能够看到明朝至清朝中叶的谱,才有连贯性。对照南昌谱,有200多年,方里谱与南昌谱几乎相同,南昌谱从明朝天启1404年,到现在,用了20多字。换句话说,方里谱有10个字左右时间,有点乱,要理一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0-20 16:12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10-20 16:17 编辑
' C- c# `% x' D/ h* R$ n, f7 p, }# H% l9 M$ n
据以上各帖,我得到了一部家谱的信息,试以题录方式著录如下,请姚波等校阅。
) p4 m$ H1 P& F    【(谱籍地)江西宜丰】(谱名)灵源姚氏谱志,姚大同主修人,姚宪章主编,民国35年(公元1946)丙戌,铅印本。谱名据版心题名定
& D1 h2 D3 g$ b0 |5 e. @& n; |     始祖云公,?代人. x; W/ ^+ q4 R/ S# H

* E& P' U' D+ R    这则家谱的著录还缺少了一些著录项,但已包含基本要素,勉强过得去。请姚波校阅和体会。
" \) u; i" x% }! C2 x    这部家谱是《中国家谱总目》“漏录”的江西族谱之一。姚波知道江西和四川等地“漏录”的几部族谱,如果你愿意,请按这种方式晒族谱;当然,最好以文摘方式晒。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0 17:32
据以上各帖,我得到了一部家谱的信息,试以题录方式著录如下,请姚波等校阅。
" {3 s5 \3 L, Q+ k9 V3 |    【(谱籍地)江西宜丰】 ...# N  t/ U: ^5 Z! C
pszyyao 发表于 2012-10-20 16:12
/ z+ t7 x- q: _- Y+ M7 \
- h1 _2 H& t7 d

: X1 B8 }! @; ~* i' Y6 `: Q5 i1 I3 Q    钟尧老,我已发在你贴子上了.看还有什么问题再改,江西灵源族谱我知道的有两本.还是由他们来说.我不是当事人,难免有漏.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0-20 17:34
回复 24# 1156824942 / C* N+ I' l/ ?1 d

0 ?  _6 S( R9 \* H! P& ]+ k
, |5 X& v% ^% C3 j5 A    再次致谢!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0 17:36
回复  1156824942
6 R  _; \) M3 z6 G, E; Q: {0 k
! z, n6 k# s9 d
5 R8 M, ^; g1 C! ?( O: v    再次致谢!, n3 c& A7 D: J6 f7 q
pszyyao 发表于 2012-10-20 17:34
! z0 V3 t. Z2 x0 E/ c* F

! _/ I- t2 b1 L: |
! A" L# {; a+ E7 {' k    不必客气.天下无二姚,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20 18:17

云公字叔达,号东谷,官侍郎,汉之贤臣,侨寓东京开封府祥筹县西相街妻梧坊,配程氏女诰封夫人,生子二:备、习。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0-20 20:14
云公字叔达,号东谷,官侍郎,汉之贤臣,侨寓东京开封府祥筹县西相街妻梧坊,配程氏女诰封夫人,生子二:备 ...( M4 E% w. n2 T! `5 G
姚双全 发表于 2012-10-20 18:17
# [" t7 o# n2 O1 H: o& g/ b

8 o+ L& z; r% B6 s& P8 P
7 ?" i; s* U: ^    查百度,开封是1153年才开始有其名的,显然这是后来人的语言。汉之姚云,不是东京开封人,却长住在那里,所以叫‘侨寓’。既然这位云公是贤臣,应该可以找到他的行传。从已知的资料来看,姚云与姚崇是没有关联的。姚尚忠公能否跳过姚崇直接与姚云对接?引用一句时尚网络语言,‘你们怎么看?’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20 21:06
本帖最后由 姚双全 于 2012-10-20 21:09 编辑 - O0 L+ S8 D5 K: V7 T2 J

4 Z) P. ]1 R2 J( x! s$ z3 J

查百度百科:

" {* K( v6 x1 {+ r

开封府定义为:

  P' a# I% O; T( b& z* p7 \4 }9 ]

五代时期,后梁太祖开平907年)以汴州为都城,号称东都。汴州升为开封府,辖15县,浚仪、开封均为附廓县。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迁都洛阳改开封府为汴州。后晋高祖天福3年(938年),仍以开封为都,称东京洛阳称西京。汴州复升为开封府。后汉建置一如后晋。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以汴州为东京。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陈桥兵变后,以开封为国都,称东京。开封府建置不变,辖17县,浚仪、开封两县仍同为附廓县。从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到钦宗靖康2年(1127年),东京历经9个皇帝,历时167年。金代,置行台尚书省于汴京,并设汴京路开封府,辖15县,路治、府治均设汴京。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年),金改汴京为南京,将汴京路改称南京路,以南京(开封)为都19年。元代,置河南江北行中书省,省治开封。撤开封府,由南京路直辖郑、许、陈、钧、睢等5州21县及直属之17县,共38县。南京路治为开封。世祖至元25年(1288年),改南京路为汴梁路。明代改汴梁路为开封府。置河南行中书省,后改为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省治、府治、县治均设于祥符(今开封市)。清圣祖康熙元年(1662年)重修开封城池,将省治、府治、县治迁至祥符(今开封市)。1913年,废府。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20 21:13
本帖最后由 姚双全 于 2012-10-20 21:15 编辑
( ?" o& ]" Q- O7 O: o, o& F( p) S5 I6 \- O( _1 u) S

北宋王朝共有四京,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应天府。初沿五代晋、汉、周旧制,以开封府为东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为西京。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0-20 21:21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2-10-20 21:32 编辑
$ m# ?; E5 K3 l8 y2 A# W& z
& r/ H- m! X/ p! D9 H2 e回复 30# 姚双全 2 H2 H' U; x, I: V3 D
; {. e* y9 y9 Q" M; u4 P" T6 O

& S! T: @+ a; T    我少计了100多年,特此改正。以你上面为准!
作者: 南昌姚卿堂    时间: 2012-10-30 20:18
绍弦宗亲你辛苦了。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