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关于“果毅”的新发现 [打印本页]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10-11 17:39
标题: 关于“果毅”的新发现

姚崇父名姚懿,这是唐代碑刻上载明了的,应当是不可否认的,但有不少谱上又称“果毅”,实在造成了相当多的争议。近来读《全唐文补遗》中墓志铭,发现“果毅”原来是唐代的武官的名称。如:


# G+ C! V: I- J' o$ U《大唐前临济府左果毅姚公夫人明氏墓志铭并序》

《河南府政教府左果毅都尉右羽林军长上上柱国刘公(元适)墓志文并序》

《大唐帮游骑将军河南府洛汭府左果毅都尉上柱国冯翊郡耳府君夫人河东薛氏郡君墓志》

246页《大唐故茂州护都府左果毅都尉上柱国颖川郡荀府(仁会)墓志铭并序》:“开元初,乡贡武举及第,授左骁卫长上。秩满,迁护都府左果毅都尉……”

258页《唐故左金吾卫河南府临清府左果毅谢府君(逸)墓铭》

查工具书,“果毅”:

时武官名。时统骁果之兵,时统府兵。《隋书·炀帝纪下》:大业九年﹞辛卯,置折衝、果毅、武勇、雄武等郎将官,以领驍果。旧唐书·杨朝晟传》:初,在朔方为部军前锋,常有功,授甘泉果毅孔平仲《续世说·识鉴》:张守珪幽州果毅,仪形瓌壮,善骑射,性慷慨有节义。

因此怀疑,是否过去某个主持修谱的人古文功底过浅,把这官名当成了人名了,又从而使后人以讹传讹?如果有资料表明姚崇父曾任此“果毅”武官,则有充分说服力获得解疑。

钟尧宗亲及姚网上汉学功底深厚者敬请留意!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0-11 20:02
回复 1# 姚维侃
, W2 L0 E, @3 R2 K/ s8 k- Q. m
- H/ a+ o- _2 [( ^% w1 h7 f
' |( D0 h$ d* ^  e   正在关注!值得关注!!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2-10-11 21:48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2-10-11 21:52 编辑
! {1 H0 v% S/ X; w" N  ]4 p0 ~
姚崇父名姚懿,这是唐代碑刻上载明了的,应当是不可否认的,但有不少谱上又称“果毅”,实在造成了相当多的 ...
+ U( A# ~3 r* a9 ]6 X4 F/ e姚维侃 发表于 2012-10-11 17:39
. t8 M9 L, R) I
$ R* p( a; @) I

! @& L. E3 V3 c# z    维侃宗亲:辛苦了!
: K) b5 B0 k4 @4 I: u2 v! w5 u    关注后续报道.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11 23:05

特别值得关注:

0 _5 L4 q, ~5 w9 v7 P0 T/ o/ o

  C1 I! m0 r! l# M! y( E" w8 J& B8 F0 u; S/ X! M, f9 X) O' m7 D) d7 z

“有资料表明姚崇父曾任此“果毅”武官。”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2-10-12 08:09
特别值得关注:& S9 [: S$ `6 ^, J$ C

: }! {0 r6 G) |" n. J4 U% W0 C3 \4 C2 a/ A- {# ]9 }- x
“有资料表明姚崇父曾任此“果毅”武官。”- R+ F" K+ E% o- P1 C! V
姚双全 发表于 2012-10-11 23:05

# h5 N8 B% J. }9 ?: D7 b/ s
& u7 h# C7 a8 |4 E+ u. q* ?! C请双全宗亲.明示资料.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0-12 10:08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2-10-12 17:34 编辑 6 `; B6 L$ O7 @& p# k$ ~- Q" p: {

; F$ \; u' I$ D2 n% P回复 1# 姚维侃
- o2 _6 F- E/ q$ Y3 u5 K) G" y
6 Z0 z7 K/ n, W. f
+ C3 H0 i; L2 E; @* Z    维侃兄,辛苦您了,昨晚我认真看了与姚崇有关系的几家家谱,关于果毅,我不想发表任何评论。有趣的是,在果毅的从兄中居然衍生出果断,果决,果敢等等形成了果系列。第一,我对修普的先人表示敬畏与尊重;第二,我对突如其来的姚崇家族大军真假与否确实是怀疑的。95年以前我所了解的江西姚氏家族几乎异口同声的说是姚崇家的,甚至还成立了姚崇文化研究中心,现在总有许多明白人说了许多明白话,这个问题会越来越清楚。去年萍乡会议,南昌姚卿堂曾经亲口问过河南姚崇直系后裔,得到的答复是整个江南地区姚崇的直系后裔非常少。南昌后裔姚门才女、姚新生是最早怀疑南昌谱系不是姚崇的后代的人,可惜他们当初未能和南昌宗亲面谈并翻阅南昌的所有谱系,所以没有引起南昌宗亲的注意,推翻老祖宗的这个结论,得到了南昌宗亲的充分理解,所以我对南昌宗亲表示由衷的敬意。我记得《春秋》这本书是很好的,所谓:拨乱世反诸正,莫过于《春秋》。你曾说过门户之见的问题,我是南昌谱系的,但我对南昌的谱系提出过很多的批评,要谢谢的是南昌宗亲的包容和大度。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0-12 10:19
“去年萍乡会议,南昌姚卿堂曾经亲口问过河南姚崇直系后裔,得到的答复是整个江南地区姚崇的直系后裔非常少。”+ w# U4 k" Z5 U' }2 K
      “江南地区”的地域?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0-12 10:43
回复 7# pszyyao
' q$ v0 z& _9 r) O0 l6 w1 K9 `# y- Q3 Y$ D) U9 S& F$ _
$ m! H' }8 d7 ^9 _8 X( X
    我估计是指长江以南的几个省。说明姚崇的后裔主要在北方,南方比北方少。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0-12 10:59
回复  pszyyao 8 Q) n& n, v+ {& l! F2 Y
8 x! q0 |" [# x% U: i

: z( x# l) y. t    我估计是指长江以南的几个省。说明姚崇的后裔主要在北方,南方比北方少。3 A- ]5 w# X$ j$ d0 q8 s1 I
姚绍弦 发表于 2012-10-12 10:43

$ S- E1 w. |8 Y) Y7 L* `% ?: n+ Z& t, M

' N3 X- ]4 T8 G% N    江浙皖是老江南,长江以南的几个省也是江南。
8 P1 L# n# Z4 ~, n2 z    江浙皖闽赣湘鄂等应有不少的姚崇的后裔。应请教河南姚学谋。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0-12 11:04
江浙皖是老江南,长江以南的几个省也是江南。) }) b7 Z9 w( ^6 w- n
    江浙皖闽赣湘鄂等应有不少的姚崇的后裔。应请 ...
2 C' L2 w; r2 fpszyyao 发表于 2012-10-12 10:59

( q+ @" k" B; t& m! U7 ]( ^( R' J* \5 }; S! @! |3 h

% F' z# \. ]; R! e. j& m    这次重庆会议,不知学谋宗亲参加吗?应该当面向他请教。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10-12 11:49
回复 6# 姚绍弦
! ?- y0 H5 J1 `& s, R4 A( Q0 j7 w( y7 V3 U! U! g
  j# `5 ]4 t# ?  l- T
    “去年萍乡会议,南昌姚卿堂曾经亲口问过河南姚崇直系后裔,得到的答复是整个江南地区姚崇的直系后裔非常少。”如果确认这句话是真理性的结论,得看说这话的人是谁,他做过哪些实地调查,从姚崇到现代,七八百年了,社会不知发生过多少动荡与变迁,不知多少人众多大范围发生过多少令人难以预料的流动、迁徙,所以,真要作出这样令人信服的结论,不知要做多么宏量与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行!绍弦宗亲你说呢?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10-12 11:52
回复 4# 姚双全 8 L3 u8 D0 s% m1 [" s* f; i& r
9 q) S0 o" a7 H6 E* Q- x

& i1 d. n7 x" ?    双全宗亲尽快拿出史实证明材料来,想来你不会是“想当然”来这样说的。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0-12 12:09
回复 11# 姚维侃
7 Y; }" c4 R- t& c4 A! ~) E; L: V( w2 t9 V
* w( m9 s# m3 n+ Y( O
    同意您的观点,我对江南地区不了解,但是对江西地区还是做过调查的,整个江西姚姓南昌是一大块,现在可以肯定南昌谱系只有三百多人是姚崇的后代,另外的几万人都不是。吉安地区的七八个县我认证了他们也不是。下个月在泰和有一个活动,他们邀请了我参加,我会认真看他们的谱,做出我的判断。上饶地区有几千人,他们应该是从浙江过来的,说是思廉的后代,我没有看他们的老谱,不好下结论。萍乡地区人口众多,正雅的后代居多,他们也没有说是姚崇的后代。灵源的姚姓总数占到了江西的三分之一以上,其实都不是姚崇的后裔,但有人说是。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10-12 13:15
这次重庆会议,不知学谋宗亲参加吗?应该当面向他请教。+ K* G/ k9 [5 g2 z. ?0 q  G2 A
姚绍弦 发表于 2012-10-12 11:04
+ k* o/ s5 P$ d
( S) U" \* Y. D, f2 J* F8 L
/ N  ]& W/ W) F  U
重庆会议,学谋宗亲一定参加的。他刚和我通过电话。:lol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12 14:38
回复  姚双全
) V; A- V7 S' }/ J1 Z0 Z9 G
1 Z/ }0 Q9 R( X" H3 `: }& n' l1 o. B* K0 k+ B9 k- i# N! N
    双全宗亲尽快拿出史实证明材料来,想来你不会是“想当然”来这样说的。
: j) @/ f  o, g! r0 ]! h姚维侃 发表于 2012-10-12 11:52

: q% o4 `3 ]  l) ~3 f- e
& w2 n1 f' E9 [2 i$ Z/ z. e3 S2 Y2 L+ G2 Z- J2 x
    可能宗亲们误会了,我是关注“有资料表明姚崇父曾任此“果毅”武官。”这个话题,并不是说我手上有这个资料。如果我有资料一定在姚网分享。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2-10-12 15:14
回复 11# 姚维侃 0 A1 [) z2 z1 L7 N, o5 Y. t
7 \% t: A0 ?+ H7 C) ?

- c' [' {9 _, h% U8 s' A- ~    “从姚崇到现代,七八百年了,”。。。。。我南溪始祖(南宋)到现在都有800多年了。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2-10-12 15:15
上千年了吧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0-12 16:25
回复 15# 姚双全 ! F$ \* u) H5 U1 V7 f8 B

( E, J8 k0 X* ?% Y/ c; s
* N( y+ J' L: P; [( f    我说双全总体来说是个好同志,只是别人容易误解。网上不见面是个缺陷,一些问题当面说,可能就好了。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12 16:42
回复 18# 姚绍弦
( Q. C7 x# w/ b
& X  J5 v7 ]9 b. y, k5 E* A
/ A2 p# y  u3 I0 V- _1 I' H    大家相互理解。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2-10-12 17:26
果毅是唐代府兵军事职官名称。隋炀帝时,于左右备身府设折冲郎将和果毅郎将各三入,果毅为折冲之副,从四品,协助折冲郎将统领骁果兵。唐武德元年(公元617年)将隋朝的鹰扬郎将、鹰击郎将改称军头与府副,不久改称骠骑、车骑将军。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改为统军和别将,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改称折冲都尉和左右果毅都尉。果毅都尉为军府的副长官,与折冲都尉共掌本府府兵。上府果毅都尉从五品下,中府正六品上,下府从六品下(《新唐书》作正六品上)。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13 17:02
本帖最后由 姚双全 于 2012-10-13 17:05 编辑 9 s; h  j5 ^2 j( S- @  p
4 `# y6 h: S# f/ d" p
      1.唐武德三年(620)七月,高祖令秦王李世民统兵十万东征王世充。由于陕州硖石地处进军中原的要冲,其地水路北有黄河,南有洛河,陆路北有北崤道,南有南崤道;李世民对姚懿的谋略和勇武又十分了解,知人善任,破格任命姚懿为“骠骑都尉,水陆行军副总管”(见《姚懿墓志》。《姚懿碑》中说姚懿任“水陆道总管”。今取前说。)% W- K, `0 j, ?9 V4 U6 X# A
      2.武德四年(621)七月,唐军在围困王世充的同时,还歼灭了前来救援的河北农民起义军窦建德的十万之众。王世充纳城投降。唐军一举消灭了王世充、窦建德两大集团。在论功行赏之时,屡立战功的姚懿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朝中有人出于对姚懿功绩和才能的嫉妒,就进谗言,说姚懿曾经和王世充有过联系。姚懿因此被降职为“建安府折冲都尉”。1和2资料来源来源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1c123a0100t0xs.html姚懿生平考略4 t, z: F! U  ^  V/ c& u3 z, X

4 y; |) `5 n, h查百度百科:
+ w1 B- S! S  x+ A2 G+ Q1 ~果毅都尉,唐宋军事职官名称。果毅都尉是唐折冲都尉的副职,每折冲府二人,分左、右,上府从五品下,中府正六品下,上府正六品下。
5 t( C2 a% o& T- ?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13 17:35
      姚懿(590~662) ,字善意,隋末唐初陕州硖石(今陕县东)人,祖籍吴兴郡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是唐朝名相姚崇之父。! Z, ]& g' R/ c) i
  姚懿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父姚祥,隋怀州长史兼检校函谷关都尉。他为姚祥幼子,弓马纯熟,喜读经史,少年胸怀壮志,做事坚毅果敢。隋末,炀帝纵情声色,穷奢极欲,滥征徭役。隋大业三年(607) ,陕州崤县(治今陕县菜园乡南县村,唐武德三年更名为硖石县)因徭役赋税负担过重,农民苦不堪负,聚众反抗,官吏逃走。时年18岁的姚懿,召集地方豪杰,利用父亲部曲,平息了动乱,被任命为崤县令。0 {' n" j! p) R
  大业十三年七月,隋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南下攻取长安。九月,右领军大都督李世民渡过黄河,派人去争取姚懿。姚懿认为李渊志向远大,将有天下,就劝说陕州州将道:“洛阳王世充不是真命天子,天命在唐,我们应该应天命顺人心才是!不然,陕州恐怕难逃战争祸殃了!”于是,姚懿和州将一起快速从小道拜谒了李渊。李渊高兴地接受了归降,赏赐给他们文书和金银布帛。陕州人民免了一场战乱。
8 W, p$ |' y, |" ]# A0 x  唐武德二年(619) ,割据于马邑(今山西朔州)的刘武周勾结突厥南进。十一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北伐,姚懿“预经纶之肇事,奉光华之旦景”,带兵随同北征,“扫虞田之氛雾,披晋野之荆棘,矢不虚发,策无遗筹”参加筹谋,屡立功勋。唐武德三年七月,秦王李世民统兵十万东征王世充。由于陕州硖石地处进军中原的要冲,其他水路北有黄河,南有洛河,陆路北有北崤道,南有南崤道。姚懿被任命为骠骑都尉,水路行军副总管,主管河道漕运和陆路驿递,传输军用物资。他尽力征调劳役、畜力、车船,一力统筹,确保了前线所需。不久,朝廷又升迁他为左卫亲府右郎将,品级为正五品上。军旅中,他博览群书,“军行有赋,文实在兹,师之馀日,手不释卷”.
9 V8 o, N* F6 s( e  武德四年七月,唐军一举消灭了王世充、窦建德两大集团后,屡立战功的姚懿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降职为建安府折冲都尉。32岁的姚懿心灰意冷,淡泊名利,谢职不就,带领全族筑室于硖石东北重岗之曲(在今陕县张茅中学附近)躬耕垄亩,教读子孙。隐居生活一过就是几十年。. }& U+ h: l9 f: x0 r
  唐高宗李治登基后,为表示对开国功臣的尊崇,又任命姚懿为忠武将军、晋州高阳府折冲都尉、封长沙县男。姚懿认为“时为偃武,志本崇文”,上表要求参加明经科举考试,以显文治之才。于是朝廷又改任他为常州(今江苏常州市)长史。姚懿以患病为由,上表抗疏不就。不久,朝廷再次任命他为持节硖州诸军事硖州刺史。年过六十的姚懿接受任命,赶赴硖州(今湖北宜昌市一带)。姚懿久在民间,深知民情与时弊,到任后,“举六查,按百城,导济江门,茂育云泽。”得到老百姓的赞誉。又被授予银青光禄大夫。
- H) @1 \5 x* x5 u  j  唐高宗龙朔初年(661) ,地处临近吐鲁番的边疆重镇崔州(今四川西昌地区),邛部蛮族酋长作乱。朝廷决定派年高德劭、文武兼备的姚懿持节任嶲州都督,安定西南。嶲州,在京师长安西南3654里。州内蛮汉杂居,地当通南昭之要道,又处唐西南之边陲。71岁的姚懿,受命于边疆危难多事之秋,不以年高为辞,不畏路遥道险,毅然接受符节,千里迢迢走马上任,投入到紧张的平叛当中,正面的训导官吏,公正处理汉族同少数民族间的关系;严格整训军队,以武力为后盾,做好各种应变准备。“结之以诚不以言,震之以威不以暴”。由于处理得当,兵不血刃,骚乱很快平息。! q( W5 a/ [3 U, B4 z5 V
  由于长途奔波和军务劳累,73岁的姚懿一病不起。龙朔二年(662)十二月一日病逝于嶲州都督府。龙朔三年七月,归葬于硖石安阳公之原其父姚祥的墓侧(在今陕县菜园乡南阳村东)。唐中宗神龙年间,因子姚崇拥立之功,被朝廷追赠为幽州都督。唐玄宗开元三年(715) ,又被朝廷追赠为吏部尚书,谥曰“文献”,其神道碑今被转移在陕县县城南刘秀峰上。
% }$ M7 n3 u( L! h   (姚学谋)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0-13 19:13
姚懿(590~662) ,字善意,隋末唐初陕州硖石(今陕县东)人,祖籍吴兴郡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 ...$ w' O3 n5 I; d( y: B0 r6 j0 Y& g
姚双全 发表于 2012-10-13 17:35
  N4 F  }" }$ n% ~+ Y

: I1 ?. v7 B9 ]
1 ]4 @) Z/ k5 W- g4 v    学习了!南昌谱系和方里谱系都把姚崇记作:谥文献。这是错的,希望能改正。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13 19:40
《湖南浦市江东姚氏源流》记载的是:姚果毅,官讳懿,字善意,谥文献。
1 r" [' q2 ^3 n5 Q: s% e ; D" s/ @; m; v1 g

' [  H& W6 j  G  f8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2973&extra=&page=3(30楼)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13 20:09
本帖最后由 姚双全 于 2012-10-14 08:30 编辑
! a, \: [' h) T: m7 ?9 {5 s* v2 {$ E6 H& W

0 _7 b& e0 L9 U

      陕州刺史王当有个女儿,他将州县文武官员都召集到一块儿,让袁天纲给他女儿选位女婿。袁天纲说:“这地方没有你女儿的女婿。我只知道有位统帅府兵的姚某人,有一位贵公子。你可以将女儿嫁给他。选中他一定能借力的。”王当听信了袁天纲的话,把女儿嫁给了这位姚果毅的儿子,当时的人都觉得好笑。姚果毅的儿子就是姚元崇,当时二十三岁,喜欢打猎,没有读过书。姚元崇一次到表亲家饮酒,遇到一位相人对他说:“你以后能富贵。”说完就走了。姚元崇追上去问他,相人说:“你能大富大贵,能当宰相。”姚元崇回家后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劝他读书。于是姚元崇不再架鹰打猎了,一改过去的志向和行为,勤奋读书,以挽郎之职入朝做官,一直升到宰相。

0 M+ x5 j6 b# @5 Q4 X& W) A5 J* b( Y
      来自《太平广记》卷第221 相一

http://www.wansongpu.cn/wsp/show.asp?id=18602

$ |8 ]. u5 R) D

1 `" b/ x1 X/ v2 ^; F# K
; h) o8 j; x3 j4 T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13 20:41
《湖南浦市江东姚氏源流》记载:姚崇,妻王氏(应是陕州刺史王当的女儿)。$ A5 J& q) o! k( w+ E

% S5 N$ V( ?7 b) ]4 u6 E; x . p6 g3 x/ g2 R7 c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2973&extra=&page=4(31楼)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2-10-15 09:29
回复 26# 姚双全
1 |  m' {8 H4 o; _. L0 i4 d3 C9 m" v3 }

$ X0 @6 i; C# w) o5 J( g    难怪有一部分家谱里出现了果毅是姚崇的父亲。关注中,希望能搞清!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15 18:57
回复 27# 姚紫洪 # ?3 C1 u4 p( \

! e3 y- {+ w, Q" Y$ }: k6 y* V
& S/ N; w1 K# e9 ~4 C    这是爱好谱牒宗亲所追求的。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2-10-17 09:25
回复 28# 姚双全 " n7 P, V  r/ _5 E' u* m: q6 E

( H+ h/ N9 W% Y所以,浙江庆元的姚氏祖谱与我浦城姚氏祖谱都出现了果毅的儿子姚崇,别地也有出现。要搞清我们只有等待。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0-17 14:40
回复 29# 姚紫洪 ) n' Q; h' t9 B% A4 L

4 u" P. S2 T7 o6 w0 Y7 V2 k& D( A% R
    错了改过来就可以了,反正都是姚改姚。但姚网中确实存在门户之见,自己家的谱,一有不同意见,就会引起有些人的不快,这不利于纠正错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相同的错误?我认为与学识有关,更与学德有关。苦了后人啊!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17 18:44

上海图书馆-家谱数据库

+ y! M4 }6 e7 k& B

题名】大浪姚氏宗谱: 四卷:[建德]

【作者】(清)姚承顺等纂修

【版本】清道光17年(1837), 木活字本

【居地】浙江, 建德

【先祖/名人】始祖:[唐]姚果毅; 名人:[唐]姚崇; 先祖:[宋]姚晓; 始迁祖:[宋]姚柳; 先祖:[宋]姚学古

【摘要】始祖果毅,唐相崇父,世居蜀川,五世孙晓迁湖州安吉。始迁祖柳,晓孙,北宋时官睦州,明道二年致政,卜居建德三都新亭乡兴福寺东。裔孙学古再迁府城前三元坊,国瑞复由三元坊迁大浪。卷一谱序、凡例,卷二里居图、像赞,卷三迁居图考、世系图,卷四行第。

【索取号】4814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2-10-18 09:07
回复 30# 姚绍弦 6 O# m* x3 M. E2 l& a! ^+ Q

8 @9 }' {- _6 \9 M- D4 F6 [+ ]+ z6 M
    有错就改,这是必须的。但有时是不知谁对谁错。所以只有大家都形成共识时,就好改了,是吧。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2-10-18 09:12
谢双全宗亲提供的资料,分享了。
作者: 洛阳姚孝民    时间: 2012-10-19 08:44
河南姚姓去年在洛阳市伊川县隆重召开纪念姚崇诞辰1360周年。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2-11-4 10:54
族谱研究要有专家型人才参加,不然,只会带来更多的疑团,慎重啊!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