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大唐故幽州都督姚府君墓志并序
[打印本页]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2-10-9 00:42
标题:
大唐故幽州都督姚府君墓志并序
君讳懿,字善意。其先吴兴郡。因官北徙,今为河南洛阳人也。妫汭淼其昌源,姚墟奥其灵壤。因生是宅,爰此开宗。蒸蒸大烈,绵绵逾永。武都则声流东汉,太常则名重南国。晋宋齐梁,人英历秀,文武将相,吾门盈之矣!高祖宏,高行邈世,大德有闲,动少微之光景,郁断山之峰崿。曾祖宣业,宇文朝征东将军,资士远之忠亮,秀恭泉之方范。百夫之强,声高比兴;万人之敌,气盖关张。祖安仁,青汾二州刺史,价重三倾,礼登八命。去襜为理,道革齐都,露冕临人,风遗魏国。父祥,隋怀州长史,有德有行,令问令望,应题舆而就辟,仪端石而作范,以二崤之地,当两京之冲,遂兼检校函谷关都尉。汉朝丞相之子方膺此任,以公经济之材,故从斯委,乃密有部署,将攀鳞翼,未集大勋,奄违昭代。
/ H- f$ Q& `/ ~- B( [6 f6 q# k1 m
公食牛英气,扬乎金方,穿犀劲质,括乎赤羽,感遗志而不从,哀远图之此頓,遂因先部曲,更集豪雄,扫虞田之氛雾,披晋野之荆棘,矢不虚发,策无遗筹,预经纶之肇事,奉光华之旦景。年十八,授陕州崤县令。居无何,擢拜骠骑都尉、水陆行军副总管,累迁左卫亲府右郎将。子奇幼能,已追先曰:翁归兼用,更在兹展。副六军而处右,翊千门而高卫;而功冠于群,飞苍点白,左迁建安府折冲都尉。公乃拂衣挂冠,散岸林壑,不交当代,自出羲皇。高宗大帝睿文承历,纂戎念旧,举籍论功,割田议赏,召拜忠武将军、高阳府折冲都尉,封长沙县开国男。公以时惟偃武,志本崇文,表求明试,褏为举首。拜使持节硖州诸军事硖州刺史,择蒍敖之旧典,扬彦伯之遗风,荆巫所次,讴谣属响,寻加银光禄大夫,宠良政也。龙朔二年,邛僰酋渠,乱离边服,朝咨威重,寄静西南,拜嶲州都督,才闻叱驯,千里肃其自清;未及下车,六条翕其攸理。既而郑辰急节,谢酉延灾,将从扫第之期,邃迫算楹之衅,以龙朔三年十二月一日薨于馆舍,春秋七十三。公志道秉义,克家光国,属龙战于野,鹿走中原,解扉献节,登山梦景,而军行有赋,文实在兹,师之馀日,卷不离手。及载戢干戈,寄安州部,仁风大偃,惠声允塞,天无其惠,曾不憗留,馀庆有归,高门重启。以神龙元年追赠幽州都督,旌旧德也。
+ t5 @. X, c+ L5 _
妻彭城郡夫人刘氏,故洺州刺史志逵之女也。端庄不忒,琴瑟友之,鹊巢兴而成颂,鱼轩归而叠轸。贞规裕兮,嫔则婉兮,及昼哭生哀, 门示范,徙邹邻而教德,广孟被以宣慈,母仪载伟,女史承式。长安元年,以子官加太夫人。虞堂高而养典崇,潘筵满而家园盛。克祚黄发,盈芳白华。悲夫,劳息交贸,哀荣递袭。飒风树以惊枝,淼寒泉而阅水。景龙二年正月八日薨于洛阳慈惠之里舍,春秋八十四。其年九月庚寅十七日丙午安祔于兹室也。长子银青光禄大夫、守越州都督元之,次子朝散大夫行洛州汜水县令元景,恐山飞海变,盛烈靡形,遂镂金铭石,垂之来裔。其词曰:
% S8 \1 N1 A% U. x6 h5 P
姚墟奥兮灵壤崇,妫汭长兮宝派通,蔼三古兮声无穷,垂万祀兮烈有融,馀庆繁兮秀于公,干父蛊兮匪厥躬,分茅土兮奉攸同,总符节兮扬仁风。娈河洲兮兆凤,裕琴瑟兮惊鸿。肃梁案兮中缺,黯虞堂兮竟空。哀荣兮共尽,兰菊兮靡终。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10-9 19:07
请教:前有建中宗亲所发《大唐故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碑铭并序》,注解明确,为唐胡皓撰文,书法家徐峤之书。此墓志与序,如椽之笔,斐然文采,但不知源自何所,作者为谁?书者为谁?敬请释解。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2-10-9 21:11
回复
2#
姚维侃
4 @, d9 N; \7 l# \
9 {! ?$ E# n& O
$ P7 X1 a" p1 G2 v$ i V5 B
《大唐故幽州都督姚(懿)府君墓志并序》,现已收集于由吴钢、王京阳先生主编,马驰、赵跟喜等先生点校、2006年6月出版的《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三秦出版社)中。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10-9 21:37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2-10-9 21:40 编辑
. `8 \# C. a9 p( s/ W( `0 k+ c2 @2 y
8 c8 P6 Y" [' H& l/ W9 z
谢谢文书宗亲!
惊喜!网上居然能下载到此书: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9193853.html?from=like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0-9 22:01
回复
2#
姚维侃
+ U3 N5 x* p* H# r* ]- h
& w9 I P: E0 E; \! y# M
]$ ]- D% N) j- z* m5 M% V4 H& `: w
请教维侃兄:这篇序,应该有点骈文的味道?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10-9 22:12
回复
5#
姚绍弦
& {' H6 ~! Z( v# b- j/ c
2 y9 h( Z$ T; ~: M/ u+ T
* x2 Y z7 Z) f& K. c
窃以为
是有大量的骈偶句。但不是道地的骈体文。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0-9 22:18
回复
6#
姚维侃
" ^; } I- ~0 m8 g; ~" G* q/ |
. v1 Q0 a* i) d! t# f$ k
, ~( K3 r( N1 _$ U
是呀,有大量四六句。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10-9 22:49
摘录《全唐文补遗•前言》
3 N7 U4 t& z8 ]" v+ G) [2 `
“洛陽千唐誌齋是我國著名的唐代墓誌銘集藏地,原為辛亥革命老人、愛國民主人士張鈁(字伯英)先生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所營建,齋室位於張鈁故居(張公館)後花園西隅。花園名蟄廬,康有為所題,建築為磚石結構天井窑院,一長廊三天井十五室,獨立院落,三進相連,內外牆壁間鑲嵌歷代墓誌銘及名人書畫石刻一千四百一十九件,其中唐人誌石多達一千一百九十一件。門額為章太炎篆書,跋語“新安張伯英得唐人墓誌銘千片,因以名齋,屬章炳麟書之。”千唐誌齋名為原河南大學校長王廣慶(字宏先)先生所起。
' F5 U k+ Q7 g) I g8 Y
千唐誌齋的珍貴藏品是一部石刻唐書,一部最原始的唐人檔案,一部波瀾壯闊的唐人生活畫卷,一部絢麗多姿的唐代書法演變史,她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文化遺產之一,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一九九六年十二月,經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 z. A: |1 y) Q
一九八三年,文物出版社出版《千唐誌齋藏誌》兩鉅冊,為原拓圖版,誠為學界大事,為唐史研究者所重,該書前言概述千唐誌齋甚詳。一九八九年再版,周紹良先生特補重印後記。《全唐文補遺》前幾輯收錄了千唐誌齋舊藏唐誌的錄文,但因體例所限,散置其中,未成專輯。二十多年來,以千唐誌齋藏誌內容為研究資料的論文著作層出不窮,相當一批學者蹊徑獨辟,成果豐碩,由此推動了唐史研究的進展,可喜可賀。”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2-10-10 04:38
回复
8#
姚维侃
: l2 I) m. c! n% Y7 `
$ @2 E6 a- B( n, T$ C7 l
& V( ^7 e& E8 O! `' ~* G
能够引起维侃宗亲如此重视,实感荣幸:P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2-10-24 21:12
http://blog.renren.com/share/244380422/11678176094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2-10-24 21:17
http://blog.renren.com/share/338657500/14480228212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