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历史大观园』古代有哪几位皇帝下台后竟人间蒸发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10-5 19:05
标题:
『历史大观园』古代有哪几位皇帝下台后竟人间蒸发
本帖最后由 姚元周 于 2012-10-5 20:03 编辑
8 \) I, s' H! Q' q: ]
7 J: \. x* N+ h& f- e
古代封建[]
帝王
,
包括因种种原因被废黜而下台的]
帝王
,
其生平起居,史书一般都有详尽的记载。然而,盘点两千多
帝王
史,却发现有7位]
帝王
被废黜后竟生死不明,好似人间蒸发,给史书留下一片空白,也给后人留下一团迷雾。
% L0 L7 [! d3 |
/ W7 k) u- A: E* }7 T
1、刘贺
% j1 ^; J! y; n7 a
( `- B) J8 Y2 _/ L
当了27天皇帝,因荒淫无度被赶下台
/ |+ U F% g5 B& b
! ]6 T: D9 G# R# c( [, L: K9 p
公元前74年,汉王朝第六任]
帝王
[/url]、22岁的昭帝刘弗陵死时因没有儿子,他的侄子昌邑王刘贺幸运地被权倾朝野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扶上了汉王朝的
帝王
宝座。刘贺是个典型的浪荡公子。这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实在不是当
帝王
]的料儿。即位后,他不理朝政,终日和宠妃饮酒作乐。
4 R) o8 o/ Y* ~4 X; O0 f
8 }9 g) [( m: ?4 r5 A4 V8 ?
更荒唐的是,刘贺竟召先皇宫女淫乱,大臣的劝谏,他根本听不进去。霍光和大司农田延年商议后,禀报太后,决定废黜刘贺。
- _. x+ X2 j4 I4 e
8 \' j5 a# f" ~
不久,霍光召集丞相、御史、将军、列侯等朝廷大官至宫中,共商废黜刘贺之事。闻听霍光要废黜皇帝,众人惊愕失色,没人敢发言。只有田延年手握宝剑,附和霍光之意。接下来,群臣同意了霍光的意见。霍光又将此事告知皇太后,皇太后勉强同意。霍光当即将刘贺从封国带来的200多名心腹官宦一网收捕,下了狱。
% _5 e* _( q! a% `
3 E9 {. \2 g2 a3 G V
解决了刘贺的心腹后,皇太后召见刘贺,并布置禁兵把守宫中。待皇太后责问刘贺之时,霍光等出班奏本,并由尚书令宣读刘贺的恶状,指陈他即位以来仅27天,就做下了1127件荒唐事。当尚书令读到刘贺“当废”时,皇太后当即表示同意。霍光随即上前,解脱其玉玺,奉献给皇太后,转身扶刘贺下殿。
0 Q# u& I4 S4 y& p% Y
$ v- b& U9 {) g9 t
刘贺离开了尚未坐热的帝位,被押送到始封地昌邑,从此便再也没有消息。
7 }# H5 P; W H, m
! W8 R. U* [9 e
2、曹芳
0 O" l7 \6 B a* M
& m' v4 u- w; [# P/ u: G& F8 Z
自身不争气,被司马家族赶下台
0 T& F) W- ^) Q9 n2 t3 [3 @5 M$ D
2 T8 Z0 V6 G% I e. e J; }6 r
曹魏王朝的第三任
帝王
曹芳,是魏明帝曹叡的养子。公元239年,曹叡病死后,年方8岁的曹芳登上了魏国的帝位。
, I- Q' v8 ]' e/ U ?# r1 R
7 J4 c |* a4 |2 }6 B1 l; H
曹芳即位后,由[
曹操
的侄孙、大将军曹爽和太傅司马懿辅政。曹爽和司马懿明争暗斗,最后,曹爽被司马懿所杀。魏国的军政大权,从此落入司马懿之手,年幼无知的曹芳,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幌子而已。
- D; A; c3 v- g$ K% b
6 |! F/ e3 O% {& R- l; X: H
令人遗憾的是,曹芳也是一个太不争气的
帝王
,
成人后沉溺于酒色中不能自拔。曹芳越是昏愚,司马氏父子越是专横。
* e& o6 T+ }1 Z' O/ r4 ~
, i! T! I9 C V% q; D( v; ~
公元251年,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继续专权。这时,快20岁的曹芳,对司马兄弟的专横日益不满。不久,左右臣僚劝曹芳诛杀司马昭,以解除司马兄弟对朝廷的威胁。诏书都写好了,可曹芳畏惧司马兄弟的势力,不敢下诏。
8 _+ L2 h3 D! h# b9 s# s
w7 a+ X2 @5 W4 E: M+ ?/ z/ ?% Q
事后,司马兄弟得知了这一情况,就合谋废黜曹芳。司马师假借皇太后令召集群臣,商议废黜曹芳。众臣慑于司马家族的势力,不敢有异议。
; E8 @" W! k! H8 s' x
& |3 o; }1 I3 o5 N
司马师又派皇太后叔父郭芝去告知太后。当时,太后正和曹芳对坐。郭芝直截了当将司马师欲废曹芳的事告知了太后和曹芳,曹芳惶恐不已,太后也很不高兴。
. \$ O* |% d' `$ ?$ _' ~
( n1 Z' d- w( Q+ {
太后要求见司马兄弟,然而郭芝不答应,只要求曹芳快点交出玺绶。曹芳迫于司马师的威势,遣人取来了玺绶。司马师得到皇帝玺绶后,又遣使者授予曹芳齐王印绶,让其移居宫外。曹芳此后再也没有了消息。
& X8 `( ~" z5 n6 x
1 y* n' u" {) o9 D
3、元晔
2 O; h( q' |0 ?4 G2 m
& t) b/ X9 l( y- F2 v" U
做了5个月皇帝,从此生死不明
% s# z; e8 `' |) X
$ V) {; V4 W) e: _7 {
公元530年,北魏王朝在野心家尔朱荣等人的折腾下,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时,孝庄帝元子攸,不甘北魏大权旁落尔朱氏手中,于是诈称皇太子出生,召尔朱荣入朝。
5 p0 t1 {/ ~7 N8 |
8 o! x9 p3 z4 ^0 ~% p1 m, H
9月的一天,孝庄帝在明光殿埋伏下士兵,遣使去唤尔朱荣来见太子。
2 l9 W' _* ?' l, Y p
) I; ~! s; K# B: V, z. R
尔朱荣入宫落座后,见少卿鲁安、典御李侃希等抽刀从东侧门闯入,当即起身直奔御座。孝庄帝横刀膝下,亲手杀死了尔朱荣。
7 O0 E3 J3 Z# z5 g
, D- }7 i! k p# r' f
尔朱荣死后,他的侄儿,汾州刺史尔朱兆为了替死去的叔父报仇,发兵攻入京师洛阳,俘掠了元子攸。长广王元晔,被尔朱兆拥立登上了帝位。
7 G3 Z; T4 I4 ^2 a- w) s8 t
* K/ d: T( y r& M' }% ]% @
元晔即位后,即封尔朱兆为大将军,并进爵为王。这样,北魏的大权仍为尔朱氏把持。元晔称帝后,尔朱兆自以为拥立有功,杀死皇子,污辱嫔妃,大杀宗室成员和朝廷其他官员。不久,尔朱兆满载着掠夺的财物到了晋阳。临走之际,留下叔父尔朱世隆牵制元晔。
; d9 D' e2 E& i" z4 r
尔朱世隆也是一个心肠毒辣的野心家。留守洛阳不久,就密谋趁元晔母亲卫氏出行之际,遣数十人扮成劫盗在街巷中将其杀死。
9 N4 M: n6 x1 w3 N* H6 A2 j; c. _
( O% _% C+ }$ d$ u2 H4 h$ q( Z
公元531年,一直觊觎北魏王朝大权的尔朱世隆以长广王与孝庄帝关系疏远且无威望为由,欲废黜长广王另立亲近。时逢元晔出行郊山,尔朱世隆擅作禅文,硬是逼迫元晔禅位于曾装聋扮哑达8年之久的广陵王元恭。元晔被迫交出帝位后,被降为东海王。满打满算做了5个月
帝王
的元晔,从此以后生死不明。
/ i E2 n; `- m; X# T) S0 D q
/ z1 z# H/ d7 M( I/ u- s4 s
4、孙亮
: @/ ]6 Z* S: g* N+ X9 T
1 y' o' S* w& |: h8 b( E- Q
夺权的消息传到敌人耳中,不战而败
& U4 s7 `. w! U! m
; r2 Y6 i5 [2 V# F
孙亮是吴王朝的第二任
帝王
,
早在父亲孙权在位时,就因母贵而被立为太子。
/ h3 u* t U {. N1 h5 C
, `% b" Y3 [5 n/ ^1 C, @
公元252年,孙权病终,年仅9岁的孙亮在大将军诸葛恪等人的扶持下,登上了帝位。
9 z4 j0 z9 R8 [) S3 k* z2 W* n2 f
/ Y( y8 }, Y1 X6 q3 Q
诸葛恪大权在握,不顾众大臣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发兵20多万攻打魏城淮南,结果魏守将张特奋力死守,诸葛恪连攻月余后以失败告终。孙亮的堂侄、侍中孙峻乘机在孙亮面前诬告诸葛恪图谋政变,将诸葛恪及他的两个儿子,还有弟弟奋威将军诸葛融及他的3个儿子全部诛杀。
$ M, R4 U% x) Q9 z9 b" J4 K* p
- S8 y) l( C" z+ g s& o* [, L
诸葛恪被诬杀后,吴王朝的大权又落到了孙峻和其堂弟、时任大将军的孙綝手中。不久,孙峻因病暴死,集侍中、武卫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等官爵于一身的孙綝独揽军政大权。
. \" Y1 T* @' V. z% m7 M
: B% O% ]# y' u4 c0 [6 e% D
一向倨傲的孙綝根本不把孙亮放在眼中。孙綝根本不买孙亮的账。年龄虽小,但头脑比较清醒的孙亮与大将军刘承、黄门侍郎钱纪密谋,决定诛杀孙綝,夺回大权。
) ~6 n0 s* A7 T+ W9 A3 y4 M# x
9 H! P( _ a% ^$ ~3 b
孙亮命全皇后的兄弟全纪将此事通报给任卫将军的皇后之父全尚,并再三告诫全纪不要告诉与孙綝“同堂姊”的母亲。然而,消息还是传到了孙綝耳中。
. q2 R! S! W) @& H3 g
9 ~# K; R+ R6 b. G0 E7 } S
孙綝得知后,立即发兵包围了皇宫。孙亮闻讯,十分愤怒,带箭执弓欲出,准备和孙綝拚个死活。侍中近臣、乳母等人怕孙亮敌不过孙綝,一起拖住他不让出去。
: o2 K6 Z1 Z9 O) d) J) x2 R; E
' J6 j5 A# T+ }; H, z7 B' W- J5 a
随后,孙綝遣中书郎李崇夺了孙亮的皇帝玺绶,并强迫众臣僚在他制造的所谓孙亮罪过的布告上签名。尚书桓彝不肯署名,竟被孙綝当场斩杀。孙綝遣将军孙耽将孙亮送回会稽,又派人将全尚在贬往零陵的途中杀死。16岁的孙亮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了下落。
1 \3 A+ v1 J- l
7 V/ J" [9 k2 x
5、阿速吉八
% g6 C; \% y6 c0 h
7 e' o! l* [7 ?' O
稀里糊涂被推上帝位
' r3 B8 | b5 W5 f# e" J7 ?" V% @
) O) E( @+ d8 J( b4 s, b( m( Y2 @/ F
在混战中失踪
+ O. P: x; x8 n4 F: s
& V u- H+ D% {% @; e0 D
元天顺帝阿速吉八,也是在权臣的斗争中被拥立为帝的。
4 S$ g8 W1 W* P$ ~3 f
. g$ J8 X9 _6 D* b
公元1328年,阿速吉八的父亲、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病死后,阿速吉八理所当然成为帝位继承者。然而,大权在握的佥书枢密院使燕铁木儿,为保自己的功名富贵,却决定拥立武宗海山之子、镇守江陵的怀王图帖睦尔为帝,他召集百官,当场宣布:“立江陵怀王图帖睦尔为帝,有敢不顺者斩!”
! Y! S* k7 O$ B$ x* | W
, \* y+ e2 A5 d2 n* G( u3 O
随后,燕铁木儿与西安王入守内庭,分别派心腹到枢纽地段防守,派遣守卫军长严把通往皇宫的街巷。自认为万无一失后,燕铁木儿派人迎怀王图帖睦尔于江陵,不久图帖睦尔便在大都称帝。留守上都的左丞相都尔苏因不满燕铁木儿的所作所为,又立皇太子阿速吉八为皇帝。
9 q* t( u1 w J& O2 M) V
?, v/ I- C; z
阿速吉八年方9岁,稀里糊涂地当了
帝王
,
这样,元王朝一时在大都和上都出现了两个
帝王
,
图帖睦尔大为恼怒,命燕铁木儿率兵攻打上都。最后,上都一方战败。天顺帝阿速吉八在这场混战中神秘失踪。
' f h; @8 c* b
# s) W5 g) N; S' N8 @3 J/ R5 g% p
6、李重茂
, s* O2 ]+ N, T* O9 `. ~
6 g$ @, ^* ?! W3 Z7 `. B# B
被太平公主扶上帝位又撵下台
: Q6 F& E+ C. Z( b4 g& b+ Q
5 x" j9 e+ X8 W! l) V" A) ]4 f: Z: i
公元710年6月,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后,太平公主与上官昭容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主持朝政大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
1 m8 M) T/ C: Z# i0 B' z5 g, b* _
`/ @: [. q9 u) }' f
李重茂即位,年仅16岁。李重茂即位后,韦太后临朝称制。依附韦太后的中书令宗楚客、太常卿武延秀等人,秘密上书韦太后说:“应该早些废去殇帝,改朝换制,以便韦氏一统天下。并宜早些除掉图谋不轨的太平公主,以扫清立国换制之路。”
* G& z+ e2 y; ]# Z+ G* T4 L1 m
# ], K1 J/ I8 ^) E8 u7 x/ X% n* O
不料如此重要的机密,竟被与宗楚客关系密切的兵部侍郎崔日用获知。崔日用即派宝昌寺僧普润秘密告知李旦之子、太平公主的侄儿李隆基。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等人合议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兵诛杀了合伙作恶的韦太后、安乐公主以及亲韦后的武延秀等人。随后又大规模地捕杀韦氏亲党。中书令宗楚客身穿破衣烂裳,乘毛驴逃出,至通门,被守门者认出,绑回后斩杀。
9 O P4 s( u! z# t- J6 I
3 R6 m6 X1 e2 ?0 c- v" R: G
韦氏亲党既诛,太平公主暗中密谋迎立曾被
武则天
废黜的李旦复位。太平公主矫诏少帝李重茂命,愿让位于相王李旦,李旦推辞不受。中书舍人、参加机务的刘幽求又去做李隆基的工作,让李隆基劝父王李旦复位。李隆基却说:“父王生性恬淡,不以世事为念,况且现在[!
帝王
]是其亲兄的儿子,怎么肯替换掉他呢?”刘幽求再三劝说,李隆基才入见相王李旦,好言相劝李旦再次复位,李旦这才同意了。
0 k; S/ K6 `; w+ ?) q* a
- C8 X7 ~. n2 A4 Y" p, B
次日,蒙在鼓中的李重茂照旧上朝。朝堂之上,太平公主突然向大臣们宣布说:“皇帝打算让位于其叔父,众臣同意吗?”刘幽求跪着附合。这时,目瞪口呆的李重茂还不明白是咋回事!太平公主于是说道:“天下之心已归顺相王,这座位也不再属于你了!”不几天,李重茂被囚禁于内宅。
+ ?+ g: F* O% F5 H3 z' C( B
" u3 o- T4 H2 @7 {4 q9 l4 Y
后来,李重茂的哥哥、任集州刺史的谯王李重福在一些原被贬出朝廷的官吏支持下,自立称帝,同时封弟弟温王为皇太弟。然而没过几天,李重福即兵败被杀。被姑姑太平公主等人扶上台又撵下台的李重茂,再也不知所终。
% Z8 M; V9 t- k' P
* c5 @- |7 [7 w7 ?! T3 B' o
7、朱允炆
4 x% t; |8 N/ t# \0 B) d
; R2 h* G6 Y+ D x3 ?+ y
敌不过强劲对手
% a( r+ H. |" P1 _5 p
1 w M7 m' t$ x1 b* X
焚宫后消失
8 r5 J: h0 `% D/ Q/ A! \: M' R
3 V1 B. Y! g- r2 ?( l O2 x% G
600多年后,同样的灾难又降临在明王朝第二任
帝王
,
建文帝朱允炆的身上。朱允炆是继太祖朱元璋之后登上帝位的。
: j$ i' |$ q0 S
; s/ z) c- \2 B8 C4 b I
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时,已经20多岁,头脑还比较清醒。即位不久,针对“诸王拥兵自重”的现状,他听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等人建议,决定削夺各地藩王的权力。
8 U8 D5 a4 H9 y5 t
7 h4 ^* Q- A% l! N
当时,建文帝考虑到燕王朱棣势力强大,因而未对朱棣下手,他先废周王,以此牵制燕王。不久,又削除了湘王、齐王、代王、岷王4个亲王的藩王爵位,并将他们废为庶人。朱允炆的所作所为,当即引起了朱棣的警觉。
: g4 ]$ j- S1 X' t
( K2 ]; E8 y3 i, Q
就在朱允炆称帝的第二年,朱棣以祖训“如果朝廷内已无忠臣,而奸佞之辈满朝,则亲王可以训兵待命,为天子清除掉周围的奸臣”为由,举兵发难。
# |% ?3 a; y7 i: g7 N
7 ~1 w2 ^/ I- M/ S
智勇而有雄才大略的朱棣,在父皇在世时,就多次受命带兵出塞征战,因而起兵后仅一个月,就攻下了北平周围许多重要的关口和州县。建文帝和齐泰等人商议后,以朱棣谋反为由,发布告示,要讨伐燕王。
# C- s/ A, c, {2 R" ?& l9 n- q7 }4 O1 h
b& b7 ^2 F1 Q; C# ^
但建文帝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将领,只好派年已古稀的太祖时的将领、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只有13万兵力却号称30万的南军,被朱棣统领的北军,在今河北正定一带打得一败涂地。消息传到南京,建文帝顿时忧虑万分,和黄子澄商议对策后,又派曹国公李景隆为大将军,取代耿炳文。
9 L8 I( C$ y1 y, {& M0 b
. F# S% A; K/ O: s
李景隆调集各道兵马,纠合耿炳文的余众,共计50万兵力,扎营于河间。朱棣得知此情后,对诸将说:“李景隆是纨绔子弟,何时还学过布兵打仗,今领50万来犯,不过是第二个赵括罢了。”果然,交战不久,南军又一次大败。多次击败南军后,燕王朱棣乘胜挥师南下,包围了京师。
1 \8 S; `. B' p0 Q1 y5 o+ C8 p8 [
$ T; ?3 L8 p- }2 B/ E
无可奈何之中,建文帝遣人与朱棣议和,并以割地为条件。一心要夺得帝位的朱棣根本不予理睬,向京师发起了猛攻。
& B- u2 S* H* `. @9 W5 G
, j8 R8 L( v3 p8 p; f5 ~, ~: W& [
负责把守南京金川门的建文帝的叔父、谷王朱穗,以及屡战屡败的李景隆,面对朱棣的威势,开门放入燕师。建文帝闻讯,知道形势再也扭转不回来,遂纵火焚宫。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终未能找到建文帝。建文帝到底是死是活?至今仍是一团迷雾。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