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历史纵贯线』斯大林对外蒙独立一句话使中国人无比气愤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9-26 17:39
标题: 『历史纵贯线』斯大林对外蒙独立一句话使中国人无比气愤
 谁去跟斯大林“再议”呢?1945年6月30日,一架飞机从重庆直飞莫斯科,机上的人除了宋子文、胡世泽、沈鸿烈、钱昌照等国民政府外交事务专家,还有一个与苏联关系格外密切的人——蒋经国,他在苏联留学生活十二年,还娶了个俄国姑娘为妻。论私交,蒋家和斯大林的关系还不错。
5 m/ l6 T9 x* ]5 [$ R  
. l. ]$ d0 Z5 w# A( X  国民政府代表团在莫斯科机场受到热烈欢迎,蒋经国此时的身份是“首席翻译”,在日后写下的回忆录里,他记述了这次莫斯科谈判的生动细节:“我们到了莫斯科,第一次和斯大林见面,他的态度非常客气。但是到了正式谈判开始的时候,他的狰狞的面目就显露出来了……”
' P- y; b/ o' b$ j0 u  ' U8 Z% R0 X) G
  莫斯科谈判,宋子文一筹莫展6 O8 _& A- L  K. B& V+ t- T& s
  1 N# v) n, H: D6 {+ n' w) p% i) I
  斯大林喜欢晚上开会,6月30日晚,中苏双方就进行了简短的初次会谈。宋子文首先转达了蒋介石的合作愿望:“孙中山先生给国民党员的遗训是,中国革命要成功,必须联合苏联。希望我们这次会谈,能为中苏建立友好和长期的合作打下基础。”正如蒋经国的描述,斯大林起初表现得很是客气:“沙俄政府过去企图瓜分中国,现在苏联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一定可以相互理解。”, d- f/ }) P2 M: r
  
& m8 z0 p( f3 r: o  两天后的正式会谈一开始,斯大林就变脸了。蒋经国写道:“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斯大林拿一张纸向宋院长面前一掷,态度傲慢,举动下流。他说:‘你看过这个东西没有?’”
  ?1 H* [# T! Y) Y' T- n/ e% w  / D+ T% m. `$ a& W  T/ {6 t
  这张纸就是有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签字的《雅尔塔协定》,宋子文一看斯大林开门见山,也就不客气地说:“这份协定的内容,蒋总统已经知道,我们这次就是来讨论这些问题的。”! p& A* C( D8 z7 U3 s) [0 i
  
" @1 K! N$ ~- M  斯大林说:“你谈问题可以,但只能拿这个东西做根据,这是罗斯福签过字的。”( v, ^1 i9 w1 U( J4 \( V" Y# D. l
  
* F! C0 i6 D" N9 {. e: m  宋子文说:“前些天蒋总统已经对彼得罗夫大使讲过,现在不能解决外蒙古问题,我们应该把这个问题暂时搁置起来。”4 N$ ~- v1 \9 r/ T  U. C
  
, z7 D( m2 W5 e, ?5 F  “中国必须承认外蒙古独立。”斯大林说,“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K# y1 f4 N, n, j
  
1 B+ f* ^  K& S& p( [  斯大林认为中国人“别无选择”是有道理的,在他看来,偏居重庆的国民政府,必须借助苏联的军事力量,才能给日本以致命打击。而且,共产党军队在中国北方的活动,也令蒋介石非常头疼——如果苏联支持的不是国民党,而是共产党……& b" m' N" x" [1 p& ^
  
8 P# \. d/ N7 i+ [6 n5 Z. j3 e  但摆在宋子文面前的难题更多:日寇尚未击退,半个中国已成焦土,如果再把外蒙让给苏联,怎么向国人交代?他硬着头皮回答斯大林:“任何一个中国政府如果丧失领土,一定会垮台的。苏联为什么一定要拿到外蒙古?”$ X6 w8 }+ V7 F3 f4 U
    $ N: p2 e* u" F& U$ Z4 r. X
  “假如有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切断西伯利亚铁路,苏联就会遭受沉重打击。”斯大林说,“所以,苏联必须保卫外蒙古。”. s% d6 v4 ?9 j' |
  
5 g7 ~9 a! m& O: r) _/ f0 B1 ?  这话的含义很丰富。如果日本战败,谁会从蒙古进攻苏联?
& c4 F2 @6 E4 Z) {1 m  w+ `  0 T4 U' m$ d1 l! Q' G. l+ I
  斯大林又进一步说:“你们是否承认外蒙古独立,还关系到苏联在中共问题上的立场。”
% Y) W4 n8 D5 M  $ b0 U4 P1 {. d/ ]/ Y% [/ E
  谈判到这里就僵住了。宋子文说:“我本人无权决定外蒙古问题,需要请示蒋总统。”“无权决定,你来干什么?”斯大林问。
/ Q7 @4 J/ Z7 n3 W# f5 r- {  
8 K# g6 a6 R6 J: V$ [% Y7 U  蒋经国密会斯大林据理力争
5 c- S) ^5 x4 F! \; o5 q  - F, m' H: X- U
  第二天,宋子文发电报给蒋介石,汇报谈判情况,并建议蒋介石考虑这样几种方案:一是同苏联订约结盟,允许苏联在外蒙古驻军;二是外蒙古实行“高度自治”;三是外蒙古拥有自主的军事、内政和外交权力,但不同于苏维埃各加盟共和国的性质。
2 n3 C5 D, |% f6 e% P  H  
( ]! e$ n! @6 R" M1 Y  美国人也高度关注中苏谈判,杜鲁门让国务卿贝尔纳斯向中国政府传达这样的意思:“《雅尔塔协定》中关于外蒙古地位的解释,未经讨论,美国认为虽然在法律上,外蒙古的主权属于中国,但事实上这个主权未被行使。”
. k( d' X* t% w3 @) \; y  7 d& ]5 y2 }  K- W) R5 ]
  宋子文是在抓住《雅尔塔协定》中关于“外蒙古现状应予维持”的表述做文章,坚持现状是外蒙古的主权仍属于中国,斯大林则摆明要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这两种说法虽然描述的是相同的现实,所产生的影响却大大不同。
; J" k" x. l% E1 W! p  
" E6 e2 \" x: }  X8 v# H& r- V  蒋介石当然明白其中利害。既然台面上暂时谈不拢,他电告蒋经国,让他以个人名义去拜访斯大林。
! a4 \( Z: Z& r7 K& j  ' m  d: B1 b: y8 h! H* I3 ~8 }1 X
  蒋经国记得,在斯大林的官邸,当时自己是这么说的:“我们中国人坚持抗战,就是为了收复失地。今天日本还没打败,反而把外蒙古这样大一块土地割让出去,抗战的意义何在?我们的国民,一定会骂我们卖国。”
/ e6 b8 K* q' W+ n- e) o- Y  $ [# K% _# Y8 P9 S4 a
  既然是私人场合,斯大林也少了很多外交辞令,很直白地告诉蒋经国:“你的话很有道理,不过你要知道,今天不是我求你,是你来求我帮忙。如果你们有力量打败日本人,我当然不会说什么。但是你没有力量,讲这些话就是废话。”
: L& v" ~3 y& r: h5 G4 q1 y8 r/ b$ J  
* T8 n7 n* J. ?9 M6 n- L/ E  蒋经国说:“你不用担心外蒙古威胁苏联的安全,日本战败后,不会再爬起来。能够从外蒙古进攻苏联的,只有中国,但我们现在可以结盟,中国保证至少三十年同苏联友好。你也知道,就算中国想打苏联,也没有能力。”[!--empirenews.page--]
. L5 p& D! ~1 w* n# F. @( n    7 e- J1 P, j3 J, }9 o
  斯大林摇头:“你错了。第一,就算日本败了,这个民族也不会消灭,如果美国人接管日本,不出五年时间,日本就会爬起来。”
7 i# N' ?" N# f1 m" u  9 G: }3 ^. ]! @/ _& @& b# x
  蒋经国说:“那要是苏联接管日本呢?”
8 B" a; z! w$ [# x) ~  ) K7 `! U0 ]/ @
  “我来管的话,也不过再推迟五年。”斯大林继续说:“第二,中国现在是没有力量来打我们,但是只要中国统一,你们比任何国家的进步都要快。你说要结盟,我现在不当你是外交人员,坦白告诉你:条约是靠不住的。”) R; A0 T+ X0 E" M8 w9 a+ b
  
3 Z, m: W8 L0 z! j6 n! c  蒋经国一时无语。; Z' b: ~: C8 M3 e/ [) e% Q9 [; C
  
, {2 d) e  p8 r6 Q& D  斯大林接着说:“还有第三个原因,就算日本和中国都没有力量通过外蒙古来打苏联,不等于没有其他力量这样做。”0 S% m2 @+ ^3 r
  , k7 w& w, d( J# l
  “美国?”蒋经国问。; t, r" \# t, F0 A
  
0 g, ~# [0 F0 _  “当然。”斯大林毫不犹豫。$ F4 Q1 ]3 m8 ?! \% d+ U5 y2 K
  
) }. l7 o: X9 F5 M; y" @: p  蒋经国心想,你跟美国人在雅尔塔签约,占了好大便宜,却还把美国看成敌人。中国在你眼中,更是潜在的对手。这样的心态,真没什么道理好讲了。
# N2 e: Q. ]* E  _9 }2 j! q  
0 H* z5 F  u' S& v8 T  中苏签约,同意外蒙独立
) t+ r) Y: ?+ C! N- p! y1 I- }  
" z) J" j+ ~- t  跟斯大林谈完,蒋经国又去找苏联驻华大使彼得罗夫。彼得罗夫也劝中国政府妥协:“外蒙古实际上已经独立了,中国政府只是需要承认既成事实。如果中国坚持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地位,我们就没办法谈下去了。”
3 d$ m; V8 ?# q  W! G) ~4 l  
, k8 ]5 D  e) t8 y  彼得罗夫说的没错,一直到7月9日,双方谈到第四回合,苏联在外蒙古问题上一直非常强硬。无奈,在请示蒋介石后,宋子文得到了这样的指示:
+ F) e! w7 c2 k8 |6 G& s+ P$ o/ ?+ U    O1 R( D# i0 ^7 y
  “中国政府今愿以最大牺牲与诚意,寻求中苏关系根本之解决,扫除今后一切可能之纠纷与不快,藉获两国彻底之合作,以完成孙中山总理生前与苏联合作之遗志。中国最大之需要为求领土主权行政之完整,与国内真正之统一,于此有三项问题切盼苏联政府予以充分之同情与援助,并且给以具体而有决心之答复。”
  Q2 ?% L7 z8 A3 |+ m  
  V/ `$ }6 g+ |. m9 k* r  蒋介石决定妥协了,他提出的三个问题是:第一,保证东北领土主权完整,中苏共同使用旅顺和大连两个港口,期限二十年,港口和铁路的所有权归中国所有。第二,阿尔泰山脉为新疆一部分。第三,苏联只能援助国民党,不能援助共产党。
# U; p6 Q6 A2 w0 i. p  & o! U7 N% P% {+ D( H; f0 l3 N" U3 L- s
  作为这三个条件的交换,蒋介石表示:“中国政府愿在击败日本及上述各项由苏联政府接受后,同意外蒙古独立。”
4 u3 B2 ]& `' S6 J; b  1 L2 o+ e6 j9 U
  蒋经国的回忆录里,对蒋介石的此番指示有补充说明,即蒋介石所说的“同意外蒙古独立”,必须经过公民投票,且是根据三民主义的原则来投票。如果外蒙古公民投票结果倾向于独立,国民政府才能承认。无论如何,脸面总是要的。
8 o7 c6 U( v4 f    . A& f, V4 V  u' h. t
  斯大林同意了蒋介石的要求。1945年8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莫斯科签订,宋子文拒绝签字并提出辞职,王世杰接任外交部长,代表中国签署了这份条约。第二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 n8 _& C9 h* `5 B  _2 S  7 J; u; Y, `( a! B$ p( U6 v
  条约既成,之后的事情就无可挽回了。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举行公民投票,蒋介石派内政部常务次长雷法章前往“观察”。蒋叮嘱雷:“只是观察,不得干预,也不要发表任何言论。”5 N# M2 F1 g0 O5 V8 T% v7 U
  
# U: m) y8 u2 U9 X; I; B  而雷法章事后描述他所“观察”到的投票情况:“此项公民投票据称为外蒙古人民重向世界表示独立愿望之行动,实则在政府人员监督下,以公开之签名方式表示赞成独立与否,人民实难表示自由之意志。”投票结果显示,共计49万选民,98%参加投票,一致赞成外蒙古独立。
/ t* |% D$ }- Z' O5 Z" {, N  
' H; u/ z% j/ n# j  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宣布,承认外蒙古独立。: k; p' a- k, O0 A% a
  
2 ^) L8 h" K# z" D4 g% w2 w  国民党政府在联合国唯一一次反对票
/ `! g3 }! _& L+ p  ?5 O" r( C# f  
& f0 d8 ~: s- v7 s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他对斯大林没有信守“不援助共产党”的承诺耿耿于怀。1952年,蒋介石一纸诉状告到联合国,指责苏联违约,要求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联合国确认苏联违背了条约规定,裁定条约无效。/ R# ~0 p- ~4 n& _+ n& d8 b( ^
  & @* k  |; e  ]3 U4 m
  1953年,在国民党“七大”上,蒋介石宣布不承认外蒙古独立,并就此作出沉痛检讨:“承认外蒙独立的决策,虽然是中央正式通过一致赞成的,但我本人仍愿负其全责。但我在当时,对外蒙问题唯有如此决策,或有确保战果,争取建国的机会。这是我的责任,亦是我的罪愆。”" e! G- V7 f" R' h; U
  % U! I- A5 ?6 m
  可此时的国民党,早已无力收回外蒙古。1950年,毛泽东出访苏联,与斯大林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这份条约也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地位。" I/ `; l3 V' N9 w1 k
  1 c( H2 R4 m2 X/ Z* e* `1 [
  1955年8月,有18个国家申请加入联合国,其中就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这是美苏两国已经达成默契的意见。然而此时,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合法席位仍属台湾当局,蒋介石终于有了“出口气”的机会,投票前他就坚定表示,反对蒙古加入联合国。. f! N5 G6 \9 Y! M, L
  , @3 b3 p% \" C' L: L
  这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赶紧致信蒋介石,建议他不要反对蒙古加入联合国:“可以不投赞成票,弃权即可……这对我们双方都十分重要。”
+ F' N8 _6 W" a% U1 C  
. q; T0 K4 r2 a# k8 ~  蒋介石没有同意艾森豪威尔的建议。眼看投票日期临近,艾森豪威尔再次给蒋介石写信,声称蒋如果“滥用否决权,将是对安理会大多数成员意愿的对抗”。这种警告式的口吻激怒了蒋介石,第二天蒋就发布声明,宣布要投反对票,并且说到做到——在1955年12月13日的联合国大会上,由于中国投下的反对票,蒙古没能如愿加入联合国。[!--empirenews.page--]
+ \2 E7 {2 ?& g: m- H; t4 L  
6 {2 ^" |" _4 i  E( T* a  蒙古“入联”是在1961年。这一年,迫于国际压力,尤其是在与大陆政权争夺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形势下,台湾当局妥协了,没有参加这一年的大会投票。1961年10月2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1630号决议,接纳蒙古加入联合国。
4 w0 E# U: r% \! N9 v  L    5 r. l0 c+ k- y2 ?% e3 O# @
  斯大林道出实情:我们为什么要割走中国外蒙
1 a/ W- K1 ?# V& G% f$ }  
! `8 K8 r7 s6 L  本文系蒋经国对1945年夏随宋子文赴苏联谈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回忆。
0 V* U& p7 `5 M% [9 O" k7 j% u. A3 X# s  
; r* Z$ {) a( M7 Q, ~  1945年2月,美国因为要苏联参战,提早结束对日战争,罗斯福总统与斯大林订了《雅尔塔协定》。我们当时为着要打退压境的强敌——日本,只好委曲求全,根据《雅尔塔协定》,和苏联政府谈判,签订了中苏条约。( g0 Z. M1 z# }! r
  
8 ~! N5 c+ n. H  1945年,美国还没有把《雅尔塔协定》公布以前,我们政府已经派员到莫斯科去进行中苏谈判,我也参加。这次的交涉,是由当时的行政院长宋子文先生领导的。
# L* p& b2 u8 b! a0 r. a/ f+ J2 C  ' U+ `5 i( q& Q
  我们到了莫斯科,第一次和斯大林见面。起初他的态度非常客气,但是到了正式谈判开始的时候,他狰狞的面目就显露出来了。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斯大林拿一张纸向宋院长面前一掷,态度傲慢,举止下流,随后说:“你看过这个东西没有?”4 e! \& W3 `: X0 A6 z$ G3 C: y: @
  
0 M( ]; f- D& W' k  宋院长一看,知道是《雅尔塔协定》,回答说:“我只知道大概的内容。”斯大林又强调说:“你谈问题,是可以的,但只能拿这个东西做根据,这是罗斯福签过字的。”我们既然来到莫斯科,就只好忍耐着和他们谈判了。8 F8 o6 ~, q# k3 _% J4 B
  
" c8 m* I: U2 t2 j. m/ E) ^  谈判中间,有两点双方争执非常剧烈:第一、根据《雅尔塔协定》有所谓“租借”两个字眼。父亲指蒋介石给我们指示:“不能用这两个字。这两个字是帝国主义侵略他人的一贯用语。”第二、我们认为,所有问题都可以逐步讨论,但是必须顾及到我们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F. @9 }! X6 Q+ g5 E0 R' @
  
* c. v% c  M' k( ?' k  后来,斯大林同意不用“租借”两字,对于中东铁路、旅顺、大连这些问题,也肯让步;但关于外蒙古的独立问题──实际就是苏联吞并外蒙古的问题,他坚持决不退让。这就是谈判中的症结所在。谈判既没有结果,而当时我们内外的环境又非常险恶。这时,父亲打电报给我们,不要我们正式同斯大林谈判,要我以私人资格去看斯大林,转告他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外蒙古独立的道理。, s8 U+ p) B( G8 r! L
  0 T/ R: C7 @) s" \6 K9 ~
  当见到斯大林时,他问我:“你们对外蒙古为什么坚持不让它‘独立’?”我说:“你应当谅解,我们中国几年抗战,就是为了要把失土收复回来。今天日本还没赶走,东北、台湾还没有收回,一切失地,都在敌人手中,反而把这样大的一块土地割让出去,岂不失却了抗战的本意?我们的国民一定不会原谅我们,会说我们‘出卖了国土’。在这样情形之下,国民一定会起来反对政府,那我们就无法坚持抗战,所以,我们不能同意外蒙古归并给俄国。”我说完了之后,斯大林就接着说:“你这段话很有道理,我不是不知道。不过,你要晓得,今天并不是我要你来帮忙,而是你要我来帮忙。倘使你本国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废话!”
; ~& d; r' i+ M9 U. Z  , Z" F# E; A# u! ~, ?( K( x) Q
  他当时态度非常倨傲,我也就开门见山地问他说:“你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外蒙古‘独立’?外蒙古地方虽大,但人口很少,交通不便,也没有什么出产。”他干脆地说:“老实告诉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他并把地图拿出来,指着说:“倘使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 r( A0 S0 \) b% X4 \' Y! G& Y
    ' f+ j3 |2 z! |1 G9 l
  我又对他说:“现在你用不着再在军事上有所忧虑,你如果参加对日作战,日本打败之后,他不会再起来,他再也不会有力量占领外蒙古,作为侵略苏联的根据地。你所顾虑从外蒙古进攻苏联的,日本以外,只有一个中国,但中国和你订立‘友好条约’,你说25年,我们再加5年,则30年内,中国也不会打你们。即使中国要想攻击你们,也还没有这个力量,你是很明白的。”
" T+ S( {6 P4 A  2 t. ]7 ~. U" s: m+ w" N
  接下去,他又说:“你说,日本和中国都没有力量占领外蒙古来打俄国,但是,不能说就没有‘第三个力量’出来这样做。”5 {7 ]$ n# m# y
  7 k! H0 E7 Z; f% N: w) w* D$ B
  这个力量是谁?他先故意不说。我就反问他:“是不是美国?”他回答说:“当然!”我心里暗想,美国人订下了《雅尔塔协定》,给他这许多便宜和好处,而在斯大林眼中,还忘不了美国是他的敌人!+ G5 r. V& ^& A6 E, U
  5 G) s% O! {* D
  最后,经过许多次的谈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终于签订了。不过,父亲当时对于签订这个条约,有个原则上的指示:“外蒙古允许‘独立’,但一定要注明,必要经过公民投票,并且要根据三民主义的原则来投票。”这原则,斯大林总算是同意了。
! G! G0 Q/ ]+ y7 Q- r3 n1 q  
" O8 l% D* E6 }( g, G' j# l) O  我还记得,在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时,苏方代表又节外生枝。他的外交部远东司的主管同我商量,要求在条约上附一张地图,并在旅顺港沿海一带区域,画了一条黑线,大概离港口有20海里的距离,在这线内,要归旅顺港管辖。照国际法的观点,公海范围是有一定的规定,就是离开陆地有一定的距离,俄方此一要求,显然是不合理的。为了这一问题,争执了半天,从下午四点半到晚上两点钟,还没有解决。[!--empirenews.page--]# \0 o8 L9 {. ~2 u
  7 i0 }4 m; l1 p4 C
  我很不耐烦地说:“你要画线,你画你的,我是不能画的。”他说:“不画这个线,条约就订不成!”我说:“订不成,我不能负责,因为我没有这个权力。”他说:“我是有根据的。”我说:“你有什么根据?”他拿出一张地图,就是沙皇时代俄国租借旅顺的旧图,在这张地图的上面是画了一条黑线的,并且指着说:“根据这张图,所以我要画这一条线。”
3 s! M3 s8 O) P( Q- v  H5 ]6 I. i    - M0 n9 U8 m2 }: `; `* n( M
  我觉得非常滑稽,因此讥讽他们说:“这是你们沙皇时代的东西,你们不是早已宣布,把沙皇时代所有一切条约都废止了吗?一切权利都全部放弃了吗?你现在还要拿出这个古董来,不是等于还承认为你们所打倒的沙皇政府吗?”他有点着急说:“你不能侮辱我们的苏联政府!”我说:“你为什么要根据这个东西来谈判呢?不是等于告诉全世界说:你们还是同沙皇政府一样吗?”他说:“你不要吵闹,你的火气太大。”我说:“你要订约可以,但无论如何这一条线是不能画下的!”. q7 U, V' L; t: d
  ; m  e5 t( B5 J) s+ z
  经过一番力争之后,这一张地图,虽附上去了,可是那一条线始终没有画出。由这件事看来,我们完全了解,斯大林原来就是沙皇的再世。& q" @8 d# _' E. o; Z
  % P* j' @- _, n1 e% E  k, Q; a
  斯大林立刻批评我的话说:“你这话说得不对。第一,你说日本打败后,就不会再来占领外蒙古打俄国,一时可能如此,但非永久如此。如果日本打败了,日本这个民族还是要起来的。”我就追问他说:“为什么呢?”他答道:“天下什么力量都可以消灭,唯有‘民族’的力量是不会消灭的,尤其是像日本这个民族,更不会消灭。”; M5 V4 K; K3 x: @& u5 ]
  
8 V7 E* ~# G0 l) h) H  o. W  我又问他:“德国投降了,你占领了一部分,是不是德国还会起来?”他说:“当然也要起来的。”我又接着说:“日本即使会起来,也不会这样快,这几年的时间你可以不必防备日本。”他说:“快也好,慢也好,终究还是会起来的,倘使将日本交由美国人管理,5年以后就会起来。”我说:“给美国人管,5年就会起来,倘使给你来管,又怎样的呢?”他说:“我来管,最多也不过多管5年。”后来他不耐烦了,直接地表示:“非要把外蒙古拿过来不可。”: v6 [  }- j8 Z, c, z; z
  
6 N9 W. m0 Y, N' O# w$ }' y  u  [: l  谈话一直继续下去,斯大林又很正经地向我说:“我不把你当做一个外交人员来谈话,我可以告诉你:条约是靠不住的。再则,你还有一个错误,你说,中国没有力量侵略俄国,今天可以讲这话,但是只要你们中国能够统一,比任何国家的进步都要快。”这的确是斯大林的“肺腑之言”,他所以要侵略我们,还是害怕我们强大起来,因此,只顾目的,不择手段,千方百计来压迫、分化和离间我们。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