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东莞企石姚氏上洞古村落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24-3-27 22:47
标题: 东莞企石姚氏上洞古村落
作者:姚惠球,来源:中华姚网
上洞在莞城30公里外位于企石镇东北部。南宋景定元年 (1260年)建村,村落坐东向西,分布于四面山腰,背面是麒麟头、左面是面前岭、右面是铜鼓岭、西面是蜈蚣山,犹似山沟故名言上洞之称。美名蜈蚣山延绵约 1公里,海拔近 100米。
昔日松多而密、伟岸、挺直,松海茫茫、松涛滚滚,乃是一个灵山宝地。何谓人杰地灵,昔日祖辈曾陆陆续续迁徙此处立居,丰考一世祖丰考公次子珊字念丰讳十五郎徙居蜈蚣山头 ;丰考纨裤子弟念丰讳十五郎字珊迁上洞曲围后转居蜈蚣山头 ;丰考三世祖东川公讳楹三郎乃念丰第三子定居上洞围蜈蚣山头;宗辅公后人也分居上洞蜈蚣山头也。
三世东川公是上洞始祖,其次子两庄乃是上洞之祖。
延景门
古村落分为东门、北门、围面三大块,以天官里至东门围门一条约 300 米的红石路贯穿古村,此路名日 “大巷”是村民往返必经之路:从围面前起一条近 300 米的红石路延伸到南门之“正阳门”:由姚氏宗祠左侧弯曲的红石小路经香火堂、玄宇公祠直至北门坊之高第门。由高第门起是一条约 400 米的红石路直通上渡头 : 由围面前至西园之“延景门”也是一条约 200 米的红石路连起来。
整个村落不论道路尽是红石路,各宗祠的门面走廊、石柱都是用红石装配。围面前约 1000 平方米均用红石铺地,许多当时有名气的宅居也用红石砌门面,红石在村落满地皆是。据一些前辈道 :“红”字在那个时代是象征上洞兴盛时,是满天红,红满地吧 !
上洞围门东南西北通,据说姚钿第一次还乡赋闲在家不仅耕耘笔墨,还修缮围门以保护风水古迹,其中修复北门之“高第门”,把单一大门改成五个面朝不同方向的单门,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一直成为上洞古村风水之“贵”门。
景阳门
其次还有东门坊之“景阳门”;围面坊南门之“耀德门”“正阳门”;西园之“延景门”。天官里”门更豪壮,牌匾虽小来头却颇大,是明代吏部天官姚钿 ( 公元1570-1643 年 ) 任太子 ( 崇祯皇帝 ) 太师。
牌匾是属明朝遣迹。那时代不论文武百官入门都要下马步行。
门联是 : 入则孝出则悌,谨于德依于仁。
此门联是一种启示训令,以视出任文武百官、骚客名人返乡必须要孝敬乡亲百姓,出外要面社会族群,勤恳服务善于立德。
古村落过去的庙宇也俱全,虽是残垣灭迹了,但在我们八旬老人确是记忆犹新,乃可作为古村落景物之历史见证吧 ! 如“云幢寺”还可见一些遗迹、北门坊的“马庙”绝迹了、麒麟头石舌的庙宇绝迹了、上渡头的庙宇也灭迹。庙宇残垣灭迹走进历史,只留在人们追忆中。
围门
姚氏上洞古村落苦经千年的霜雪风风雨雨,已是瓦破残垣、杂草野树遍布。昔日壮丽的风貌已无法回首,真可叹可悲矣。
但是古村乃是一位可敬可爱的伟大母亲,她衍生出一代又一代:培育出世代精英人才辈出,也是可敬可喜,永远是上洞的骄傲与自豪。
祖德丰功源流远
宗枝奕叶世泽长
随着时代的变迁上洞也与神州大地乘改革开放的东风迈入新时代。
企石境内的石马河把上洞划成一河两岸,总面积 4.8 平方公里,下辖围面、东门、北门、下围、新围、大丁墟。常住人口 3215 人,1035 户,外来人口 7000 人。在大开发大建设的大好形势下大办工业,有电子、制衣、皮具、塑料制品等工厂,村容村貌大改观,形势大好,事业繁荣。
承沩水之流徽共乐陶鱼耕稼
守历山之遗训丕传诗礼春秋
家谱,不仅仅是一本厚重的书籍,它更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是一个家族的灵魂。它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走向哪里。它让我们明白,我们不仅仅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我们还是一个家族的一部分,我们的每一份努力,都将在家族的历史中留下深深的痕迹。
中华姚网拥有经验丰富的修谱顾问与谱牒专家,为全国各支姚氏提供免费的修谱指导及工具包,力争用我们的家族情怀、卓越品质,为姚家修好家谱,助力每一支姚家实现千年基业传承。
- r' L; b* P3 A8 I3 m- o* [

上洞村WechatIMG143.jpeg (911.94 KB, 下载次数: 98)

东莞企石姚氏上洞古村落

东莞企石姚氏上洞古村落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4-3-29 18:09
! |' n) F, e; _, I& I2 Y, D
( i' n0 `" |1 X) Y9 _
东莞企石镇上洞村,有姚氏宗祠,还有玄宇公祠和香火堂。这3个祠堂未入姚廷明两祠堂集。* K; I7 F: Z/ E1 X

# M0 }( \5 g2 V! p由姚氏宗祠左侧弯曲的红石小路经香火堂、玄宇公祠直至北门坊之高第门。
' n4 Y  n: m% i3 d( C# N7 a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4-3-29 18:31

" s9 o/ J& y( z: A. [0 ~. @4 ]7 o/ \+ ?9 Z3 i

7 L& c2 t; ~! i, _2 K6 ~姚惠球《东莞企石姚氏上洞古村落》+ @" x) ~/ {1 I9 W
你从哪里得到此文?: }. t* l5 }! Q' b/ M4 K
姚惠球是东莞企石姚氏上洞古村人?是什么人?姚东柱不认识姚惠球,不知他是什么人。# c: j  C% ~% i! G) `: ^

: |; F+ Q3 v' o6 k' m* x# w

  X' ]! `; b8 e% D! ~由图1,可知村中还有其他祠堂(甚至2个)。  G& p. {1 e! s/ G* w, O0 T

7 n1 s5 U" z: F2 M
" C' u& C: t; s4 v3 w
下列对联(有1错别字,纠正了。),是你的还是上洞的?
6 ?8 h: ?- e, W  承沩水之流徽 共乐陶渔耕稼;! T* l% W) U' F
  守历山之遗训 丕传诗礼春秋。
. A3 C# Q2 ?. D5 D! S6 _" f; Z! M* ?; Q; E

作者: 姚道荣    时间: 2024-3-30 09:48
由此也可见当年辉煌之一斑。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24-3-30 14:25
当年也是个大家族!
& D7 A( o* E7 Q( I9 x, a. j5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4-3-30 16:26
, y" s3 v- b: |
/ P9 ?( v, `6 |: J

  W9 K/ L$ ?8 \" M3 U# d# k, ^   昔日上洞村围面前祠堂一字摆开:姚氏宗祠座中心,右边是淡庵公祠、东溪公祠,左边是上林公祠、石庵公祠、后衢公祠, “天官里”。姚氏宗祠正对着俗称为塘仔, 其实美称是“天池”。
  q! t, `: G6 C8 @
5 X4 ]8 B5 c* D" _: R, q3 T* `* H' H  c

  v6 }8 d# T$ B+ @# v   现在只存有三座:淡庵公祠、东溪公祠、上洞姚氏宗祠。还可算上一个香火堂。
/ R; [0 f. E+ o( Q; _  x
8 f0 l) ?4 Z3 E  u
4 `  k* k& u7 F6 v) ]
   广东东莞企石镇上洞村姚氏宗祠、公祠和香火堂(4个)都未入姚廷明两祠堂集。- h" a) r  R+ @% ]+ \/ l
- S/ C; b, R# T1 |* E9 n- P

* C- i+ z  F  w东莞企石镇上洞姚氏宗祠楹联
% o$ T% `0 i; |& G+ J/ l      天昨奇峰环拥 召尧允矣历景象;
9 X" u8 Z3 K$ J      池亭绿涨襟涟 浩渺依然沩渊源。$ x! Y4 M5 \& ~; f5 v' h
7 ]* L1 ]! L% h4 E  L) i! t& Y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