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抗日战争牺牲的高级将领--平远姚中英烈士 [打印本页]

作者: 姚伟彬    时间: 2012-8-26 22:49
标题: 抗日战争牺牲的高级将领--平远姚中英烈士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2-8-26 23:06 编辑 3 n9 J0 \7 y4 U+ M& z

' m3 ]1 E5 i+ ?9 c) x* t. H    姚中英
- \8 v* [! j: O9 N# E
* _9 D( {7 N; L& A1 Y( V
$ Q- f1 Z6 o6 p4 n6 |1 F- N姚中英,字若珠,平远县人。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建立战功。后进入陆军大学深造,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时任陆军第156师团长职务的姚中英参加淞沪会战,屡立战功,擢升陆军第83军第156师少将参谋长。 淞沪会战失利后,退守南京,11月初,南京保卫战拉开序幕。12月12日与日军激战于南京太平门,在激战中姚中英率部杀敌,壮烈殉国,时年41岁,抗战烈士。
2 ?4 R6 M6 a7 W6 V$ P" X( j8 q6 i0 f, h# \# K6 E2 A
中文名:姚中英
别名:字若珠
国籍:中国
民族:
出生地:广东平远
出生日期:1896
逝世日期:1937
职业: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毕业院校:黄埔二期毕业
代表作品:“八一三”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

3 x! `& t1 @" ?" e) o/ N
" H5 v2 T( ?1 _4 y! I$ i

      人物生平

  姚中英烈士(1896—1937),字若珠,平远县人。中学毕业后,1924年秋,来到广州,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民主革命。考入黄埔军校第2期学习。后投身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作战勇敢,以战功擢升为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北伐后,进入陆军大学第8期学习。1937年“七七事变”时 ,姚中英任陆军第156师团长,淞沪会战奉命率部由广东韶关奔赴上海抗日前线参加会战,并屡立战功,出色完成任务,被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83军156师少将参谋长。会战失利后,移防镇江。1937年11月初,日军分三路进犯南京,南京保卫战拉开序幕。他所在的156师奉命由沪退守南京,扼守汤山一带。他率部与敌激战,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后为掩护友军,率部冲锋,身先士卒,壮烈牺牲,时年41岁。
+ a/ ~2 F  V# Q& C     投身军旅  姚中英,字若珠,平远县人,1896年生。生于农民家庭,自幼父母双亡,十余岁便沦为孤儿,由叔伯抚养成人。自幼饱受贫寒之苦,在校聪颖好学,勤奋努力,在家热爱劳动。中学毕业后,他目睹袁世凯窃国,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势力横行,于是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以打倒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
7 q, M9 L' S( k2 S) g4 I  1924年秋,姚中英听到孙中山先生在广州成立革命政府并准备出师北伐的消息,激动万分,立即长途跋涉,奔向广州,到汕头在同乡姚雨平部下服役,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学习。 - J4 F8 _2 W, j1 K1 I
      北伐战争  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举行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叛逆军。在校学习的姚中英毅然参加黄埔军校学生军东征,讨伐陈军的林虎、李易标残部。他作战勇敢,深受上峰的赏识。东征结束后,姚中英复进黄埔军校深造, 后考入北平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转回广东,在陈济棠部下任独立第一师第二旅第六团任中校团副,后调任广东燕塘军校任上校教官。陈济棠下野后,在余汉谋部下任第四路军教导旅上校参谋长。
4 u8 p' m7 y& N% Q  r: m     抗日战争  1937年“七七事变”时,姚中英任陆军第156师团长。他听到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消息,愤怒万分,当即上书军事当局,表达自己及部下誓死救国、杀敌立功的决心。为了排除后顾之忧,专心杀敌,他把妻子儿女送回平远乡下居住。送回乡后,只在家居住两日,便急着要返回部队,亲人们都挽留在家多住些日子。他慷慨陈言,劝说家人:“如今国难当头,我作为军人,不能躲在家里,只有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国家才能和平安定,亲人才能团圆。” " a' [' W+ I5 G, v' Z7 B4 m) O
  淞沪会战爆发后,姚中英率部由广东韶关开拔,奔赴上海抗日前线,参加淞沪会战。姚中英凭借简陋的工事和落后的武器,冒着日军陆、海、空猛烈炮火的轰击,率部顽强地阻击敌人。他以作战有功晋升为邓龙光的陆军第83军第156师少将参谋长。
" B$ g# b3 b1 ?$ L! z  11月5日,日本侵略军在杭州湾登陆,淞沪局势急转直下,我方守军陆续撤离上海。中国守军被迫向吴福线和锡澄线既设阵地转移。日军在攻占上海无锡后,分三路向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进犯。南京告急。
: o  U& ]7 u0 L& _- D5 Q  上海沦陷后,姚将军又奉令率部移防镇江。当日军分数路进攻南京时,他所在的156师奉命由沪退守南京,扼守汤山一带,阻止日军沿宁杭路北犯。姚将军与师长亲临前线视察工事,指挥部队调整部署,用保家卫国为军人之天职的道理教育士兵奋勇杀敌,用鲜血和生命保卫首都。 ( {5 @% h( N8 ?
  1937年11月初,南京保卫战拉开序幕。
8 C, Q# \% ^& V! K- i  12月4日,日军主力在飞机、大炮及坦克的掩护下,发起了对南京的猛攻,我抗日将士顽强抵抗,终因实力悬殊,连失要地。12月6日,日军攻破我既设阵地后开始进攻汤山。姚中英等率部与敌激战,多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然而由于力量悬殊,势不能支。8日,汤山一带失守,率部退守紫金山东北一带,日军衔尾而来,攻势凶猛,他指挥官兵连日与日军激战。9日起,姚中英等部在紫金山连日与日军鏖战,由于伤亡惨重,只得退人南京城内,据守太平门。翌日,日军进攻太平门,姚中英率部与112师协同作战。激战多时,部队伤亡过重,阵地动摇,姚中英等将领奋不顾身,亲临前沿督战,终于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保住了阵地。 3 @: Q' z9 z5 Z8 [. b$ A9 D
  1937年12月12日,拂晓,日军用一个师团兵力攻入紫金山东的青龙山。日军攻破中国守城部队阵地,大量涌入城内。南京危急,南京卫戌司令唐生智决定放弃南京,命令各路守军自行突围。当姚中英望着战火中的南京城,听着震耳的炮声,看着节节败退的中国守军,心里感到莫大的痛苦和愤慨,他决计与日军决一死战。他机智地率部往日军兵力薄弱地带突围,不断与日军遭遇,率整师在紫金山东冲锋,杀出一条血路。激战中,姚中英身先士卒,辗转冲杀,连砍数敌,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在抗战第一线。时年41岁。
+ w) v* R' \" F8 K" H; W  i        缅怀英雄  . 姚中英将军英勇抗敌、壮烈殉国的事迹在他的家乡平远大地上广泛传扬。1940年,他的名字人祀平远忠烈祠;1957年9月,被追认为抗战烈士,名字又镌刻在平远县人民政府修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他的名字和事迹流芳千古,浩气长存,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8-26 23:11
中华健儿,姚氏精英;民族之魂,日月映辉!:victory:
作者: 平远姚仕忠    时间: 2012-8-26 23:23
本帖最后由 平远姚仕忠 于 2012-8-26 23:38 编辑
5 Z( W( i: n0 j: G4 Y' v2 W8 c! h7 S5 I4 x0 X3 p: B( X
回复 1# 姚伟彬
  I& i% j+ g( J9 j% C# P8 t4 R3 `; Z* g

- k% ?/ T4 s0 m( w  N  m    姚中英,谱名若珠,大柘墩背村的小地名细墩背,姚家祠即今县三小后面,是东莞市委副书记姚康的伯公,平远四族谱上因为80年代末修的,记载得太少,以后修谱要大书特书赞美一番,让子孙后代知道这位抗日英雄。墩背村出了两个民国将军,不简单。
作者: 【滇】姚强    时间: 2012-8-26 23:46
向中华精英、姚氏宗门杰出的英豪致以崇高的敬意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2-8-27 12:08
这是姚氏的骄傲!
作者: 姚迂    时间: 2013-3-21 10:35
在南京馆里写成广西人,我曾经在平远论坛发表过,姚宗亲能否跟南京纪念馆联糸更正过来
作者: YSL0327M    时间: 2013-3-21 15:00
向中华精英、姚氏宗门杰出的英豪致以崇高的敬意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