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请教“姚忠厚堂”的介绍 [打印本页]

作者: 固始姚炳建    时间: 2012-8-17 17:06
标题: 请教“姚忠厚堂”的介绍
本帖最后由 固始姚氏后人 于 2013-5-3 13:14 编辑 # W  G" R- e& F2 U3 {

' `7 i. J/ i5 y" U4 `此次回乡特意查看了家谱,走访了长者,收获颇丰。% @) r6 s1 K' [! ?
下面为了解的情况介绍:
, E  o- M5 O+ h( `0 L7 f3 m# d' i- M5 Z
1.家谱是根据宗族长者回忆近代编写,近代家谱以我们这一代追述到高祖,家谱显示我的曾祖逝于1874年,同时家谱上写明我们的堂号为“姚忠厚堂”;回京后迅速查找“姚忠厚堂”方面介绍,可没有查找到相关方面的介绍;请有了解“姚忠厚堂”方面知识的宗亲,跟帖介绍一下,非常感谢您。' Y; v' Z7 H% c& f* h2 T
+ A9 q! ^" i) @6 U# ?6 H" ]; L5 C
2.查阅清嘉庆县志发现我们这族居住地姚营村,建村史可追述到明朝,同时姚营村是因为姚姓而得地名,至于明朝以前是什么情况就没有相关史料可查了。
+ W# c9 j# a; S  ?+ K& M
( N/ [2 w! s; `' h0 |8 D( V3.从闽台研究宗亲文化的学者处得知,固始县(唐时)有2支姚姓入闽,这两支姚姓与东南沿海姚姓有很深的根亲源,但此2支姚姓与我族是什么关系目前还没有得到相关可考证的信息。5 m$ g- [. O2 B/ e6 ^5 e$ F* Z$ s

( P: O7 L7 a! `- v我所不解的问题:  e. R% V% \1 }) S1 Y4 X$ X# M0 I: d0 E
0 _+ r, o, R2 k, h% n
1.研究宗亲文化的学者说固始的姚姓起源是姚敬文避难而入固居,姚营村为固始县最大一支姚姓,又经过近代寻亲,寻找到了3支同门同根姚姓,他们分别是枣林支-河西支-黄土崔姓支为过继姚姓,从历史发展看我们姚营姚氏有可能是姚敬文后裔吗?% F  v  G2 u( X6 b8 }
8 g& B: I$ M3 F3 x; j" d  l
2.让我们这族人费解的是姚营属地为什么会有类似古城池的土岛?有心的宗亲可百度下地图看看姚营村,这条信息我想对寻亲有帮助。
% s$ s+ ]4 J, @* v9 s9 H6 a' X3 Y1 i. G
宗上,我很感叹!寻亲看似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实际做起来真的很难,因为历史的尘埃掩盖了太多太多的真相;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总有理清的哪一天!
) i, g* y5 l& k+ n' E9 D1 L6 R1 n% L( c

* K& t& S! {0 ~  S9 }由于我工作较多,不经常上宗亲网,宗亲会如果有活动希望宗亲们发邮件通知我,我会积极参加。* }# x* \! ^& h. X$ w7 S. [. p
我的电邮MACKBROOKS@LIVE.CN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2-8-18 09:17
我们的祖先就是从固始到福建的。
作者: 固始姚炳建    时间: 2012-8-19 11:31
本帖最后由 固始姚氏后人 于 2013-5-3 13:15 编辑
7 N8 e4 t1 h' O; b! i* M2 s, C, d2 V* V% `, M$ t. w1 h+ i  H
回复 2# 闽南姚斌 4 _) Z7 l6 i8 f8 F2 d1 ~% |

2 X' n% u4 r& ^" C姚斌宗亲您好,请问你们祖谱上面有关于姚忠厚堂方面的介绍吗?《旧唐书》-姚寿传,得到下面信息姚寿因堂弟姚敬节参与徐继业杨州叛乱而被贬降职,同时姚敬节同胞兄弟姚敬文为避难而入光州固始居。据史学界研究唐时固始在不同时期有3支可以查明名字的姚姓入福建,暨姚廉洁,姚天明及姚建-姚源,另外福建-广东-台湾-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地区的很多姚氏后人拜天明公为先祖,他们祖谱记载先祖是从光州固始入福建的,而此天明公既为姚敬文后裔。请问你是天明公后裔吗?
作者: 固始姚炳建    时间: 2012-8-19 13:05
查了这么多堂号,怎么偏偏没有姚忠厚堂的介绍呢!真纠结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2-8-20 01:10
宗亲,我们就是姚天明的后代。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2-8-20 01:11
堂号太多了,你只能从河南找起,河南有和组织,你可以跟副会长联系联系。
作者: 固始姚炳建    时间: 2012-8-21 13:08
本帖最后由 固始姚氏后人 于 2012-8-30 13:21 编辑 6 w) O4 `" I: O
. q* u$ V" ]. ~/ n( X
回复 6# 闽南姚斌
8 i/ T7 E7 ^8 P2 q! s  y; ~! V姚斌宗亲,请问我们河南的组织怎么联系,我很想联系副会长,但我不知道联系谁也没有电话!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2-8-23 10:46
本帖最后由 姚寒松 于 2012-8-23 10:58 编辑
3 U6 @" I& n# W# Q! ~4 p: l! d
; {* y2 l9 h0 O固始姚氏后人宗亲;
$ S9 o( |: ?: i1 n0 R- _- A你据说 的情况与我们村的情况差不多,可能我们属同一支系;3 s3 Y* M! b1 R) p6 k6 A8 e( ^5 X
其一;我们村的老年人也说我们是从“枣林庄”迁徙而来
. |# `% z  @4 Y" t+ c其二;我们村的建筑格局也与你所言“类似于古城池”,周围是水,中间突起部分为“寨子”寨子周围是“寨墙”(现在已无法辨认),现在人们对于住址的表示时,都以“寨里”“寨外”表示
; z! s$ C0 t. i1 O* M. e! u其三;我们的村子都以“营”命名,我们是大姚营,附近还有一个小姚营,两村以同一支派来往,关系密切
. O/ g* R" S9 [其四;前年(2010年)在三门峡参加姚姓暨姚崇研究会时,姚本义宗亲曾告诉我“敬文、敬节二公因避黄巢乱世南下固始县定居,后来又南迁福建蒲田定居”7 C' {, v, y/ {2 H
由此看来;我们应该是同支系,与敬文敬节有关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2-8-23 11:32
回复 7# 固始姚氏后人
& F4 \6 m/ S# C0 w- w8 K8 a5 {! n

# [0 B$ R' s/ _; m4 l5 ]  F    河南姚姓组织发展比较好的姚姓组织现在就是三门峡的“姚姓暨姚崇研究会”,
& T  K) p2 _" B* Q: d* j; i6 ~' M每年的五月份举行一次年会,发一期会刊,会期一般为两天(周末进行),
/ c. R. b3 \$ Z3 L会议主题一般为对姚崇家世的研究,姚崇为相时的功绩以及姚崇后人的迁徙等方面和姚姓寻根信息交流5 d- J0 a, C  l6 a6 X9 X
参加人员一般为各地姚姓组织的会长热心人士及经贸人士, q4 }- ?. _; {, Q0 O" E
当地政府对姚崇研究相当重视,每年开会都为会议提供极大方便,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2-8-23 11:47
本帖最后由 姚寒松 于 2012-8-23 11:51 编辑
) j, G7 E7 j6 v9 {
- n2 ?% s# s& T" Z2 E0 I回复 7# 固始姚氏后人 - E6 C! h# n' y! _% L
! T* B& `1 c8 d0 G

/ ^% a; D1 M0 ?  X3 r   “ 固始姚氏后人”宗亲;你可与三门峡姚崇研究会姚学谋联系,他的新浪博客(大唐游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1252998394
5 i4 y8 w* w7 L. F0 T$ _   他的手机号;13525212699
: J' P  E% r2 d' h8 }: Z他工作比较忙,$ _: h" ?9 l4 O3 P
不如直接与姚孝民宗亲联系
) }0 {; D/ r7 i5 R孝民宗亲的电话是;13592001742" ~1 @& p" s! d6 }& W! n
孝民宗亲是个宗亲事业的热心人,一般情况下有问必答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8-23 14:29
回复 9# 姚寒松
, D9 {7 J, T: d  V3 [* ~, Q4 a' u% |
是三门峡的“姚姓暨姚崇研究会”,全称叫“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 }1 y3 U! Z9 n! I' T$ j

! Y, O" Y. \/ `) j" e. I! e9 _ ( d; z* t! {0 I+ S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2-8-23 22:54
回复 11# 卧龙姚建中
/ q3 O3 q7 Q- {7 D; l
0 q, h, T# c) u+ I$ f1 B; l, U2 z
    大概意思如此8 \' c9 C! u" Z% ?' ^

作者: 固始姚炳建    时间: 2012-8-27 11:30
本帖最后由 固始姚氏后人 于 2012-8-27 12:43 编辑
' v0 W- f) L+ R0 ?  C) w: g( Y
7 T3 \! |8 b: Z  w7 W  U8 z回复 10# 姚寒松 . {+ d. V8 d9 J/ D( A
: d8 j! V; H6 h5 o
寒松宗亲您好在姚网我们终于有机会可以互相认识,心情非常激动,同时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回复我所需求的信息,我会尽快联系学谋和孝民两位宗亲。我也保留了您的电话,期待有时间多联系。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2-8-27 12:08
回复 13# 固始姚氏后人 # x& t" p" S  l8 ^  s: g
- ?1 b: b3 K! m5 H* z

) f3 H/ _) B- C$ _    宗亲见面格外亲!!
' {# G" W3 }- t5 @( v# j9 h期待着明年在三门峡相见……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8-27 12:11
回复 13# 固始姚氏后人 ; e# S' w3 \! K( M9 R7 h2 I6 M

2 a# {5 d0 G; G, g3 {) O% ~' X% x! K8 A- z0 i. _
是姚孝民,不是“孝明”。
作者: 固始姚炳建    时间: 2012-8-27 12:30
回复 8# 姚寒松
3 s+ V7 N# f4 O) e
7 n+ P9 M* m( w' w! v寒松宗亲由于这几日公司的事情较多,没有时间上姚网,未及时复您信息深表遗憾。刚才根据您所介绍的情况,我谷歌了一下地图,发现您的居住地和我们大姚营,小姚营还真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实当年寻亲时,我们这族就得到了这方面奇怪信息,所以我们就把您族作为寻亲的第一站,遗憾的是目前很多切入点都还对应不上,我想还是需要时间和史料来补充的。但我们不要悲观,事在人为,相信我们共同努力会有弄清楚的哪一天。
作者: 固始姚炳建    时间: 2012-8-27 12:33
回复 15# 卧龙姚建中 , g; ~+ }' K/ q
0 O5 d( N8 O9 C  a
感谢建中宗亲的纠正,我把名字记错了,非常汗颜!
作者: 固始姚炳建    时间: 2012-8-27 12:34
回复 14# 姚寒松
) w% Y4 A+ s% \
$ D( Q; o7 z' s6 b! A: C0 n我同寒松宗亲您一样,期待在三门峡相见。
作者: 固始姚炳建    时间: 2012-8-27 14:56
回复 5# 闽南姚斌 $ e/ X: G9 l. }1 a2 c$ C! }) [+ n

0 O" M6 ~# a2 W7 L+ z1000年前我们可能是一家啊!:hug: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2-8-27 16:04
回复 16# 固始姚氏后人 . B/ X" w  e, Q" n% W, N

6 ?5 ^" n; p5 Z$ \+ z/ v3 l8 y0 @& b! I- ^/ N6 t9 G2 ?* J& V) ^
    我们寻根,还是要建立在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基础之上。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2-8-27 16:25
本帖最后由 姚寒松 于 2012-8-27 16:26 编辑 8 y6 m$ w) ]) Q: N% o! X

6 e) G2 K1 [1 g( \回复 16# 固始姚氏后人 ; j8 v' R) }  J
5 f8 @, h8 P$ P
; i( L. l; I- M4 k% @
    在村中能搜集到的信息有限;+ z, }5 C8 w/ B( V4 M3 r7 N+ X- E
大致为
0 {, U: }" g2 [5 a# E0 f1)迁出地可能是“枣林庄”;
: p, G' r, r- @: z- o0 J据旭元宗亲查证“枣林庄”既现在山东的“安丘府”历史上也曾是移民迁出地,相当于山西的洪桐县;
  d4 b* b  V: V/ j2)可能是岳飞的队伍;抑或是金兀术的队伍) y) N. x: f, o' W  e5 G/ S% I
理由是;这边的“营”非常多,除了大姚营、小姚营之外还有霍营、牛营等,号称“85营”,因为这边有一个行政村名就是“八十五营”,凑巧的是还有一个“兀术营”,群众叫俗了叫成“母猪营”了。这里离开封(宋朝国都)一百多公里,我们村子前面是十多里的一片开阔地,紧靠沙颖河,河的南岸有兀术营。所以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宋朝抗金战争。* B8 A9 M4 `$ T1 v9 e9 p9 C
同时村里有人家建房时曾经挖出过刻有“大金国”字样的青砖,
# h' u1 T- F9 a1 v7 q另外就是家谱上所书;与固始大姚营子小姚营子的关系6 [8 g) z; P& f  z/ j0 n0 D
我所能了解到的就这些了
" `! D; p8 m0 K. u* w1 l" ]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与固始大姚营子、小姚营子的宗亲联系
作者: 固始姚炳建    时间: 2012-8-27 22:02
回复 21# 姚寒松
8 H5 Q" ^7 e% |4 R" g$ m$ [% ^
4 E8 `! {+ s% ?感觉您分析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依此为切入点进行考究,或者可以找到突破口。因为宋金战争是个影响比较大的历史事件,文史记载方面对于在淮河一线的宋金拉锯战肯定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所以建议寒松宗亲不要急。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2-8-28 14:34
谢谢鼓励!!
% M& b0 f, z: u# e; v0 j4 h3 d, ^我想;既然考证,就得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后人的推敲;所以得认真细致的考证。" |2 @$ g. i% I+ s
并打算一旦查明我们村子的来龙去脉,寻根问祖有了结论。我将自费刻石碑立于村中(现在村中还没有宗祠),向子孙后代明示;我们从何而来、我们的祖先是谁、我们的根在何处、我们的同支宗亲在何处等
% A2 [# K+ n) P* h& N同时也有利于各地宗亲来此寻根问祖……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2-8-28 14:35
谢谢鼓励!!
. z' u$ t2 R# \6 ]8 e+ _6 U2 N- b我想;既然考证,就得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后人的推敲;所以得认真细致的考证。6 A  t: G1 Q; v5 \2 C2 r: x
并打算一旦查明我们村子的来龙去脉,寻根问祖有了结论。我将自费刻石碑立于村中(现在村中还没有宗祠),向子孙后代明示;我们从何而来、我们的祖先是谁、我们的根在何处、我们的同支宗亲在何处等+ Y+ S: A% M0 S# b
同时也有利于各地宗亲来此寻根问祖……
作者: 固始姚炳建    时间: 2012-8-29 09:58
回复 24# 姚寒松
- @2 y8 T8 D& Y5 r1 h; h2 A$ ]- j. j0 L9 [9 ]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寒松宗亲的寻根思源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