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姚勉是姚思廉直系后裔的存疑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1 20:22
标题: 姚勉是姚思廉直系后裔的存疑
本帖最后由 姚双全 于 2012-10-1 22:02 编辑
# q$ s3 M) G. L7 `' Z1 R- @; G+ }' J( s7 k# x7 _
2 ~3 ^, D( t" D! E, R" t
《侄阿钟觅字与诗》
* W. T- R/ g6 h9 a2 T6 j4 w
阿钟五岁已大奇,从我觅字与觅诗。/ u. Z- G7 m; j2 Y
栗梨不爱爱纸笔,此意岂是寻常儿。
( O7 W. |# x% K+ j
吟诗写字非难事,字画是心诗是志。! l' `1 w& r, ^" Q; a4 W B" A
器量充周志气宏,劲笔雄辞皆极致。, u1 p) y6 t) G* ]
吾家鼻祖丰城公,庭叱百万无虓雄。0 n' V$ H6 J8 t% E i4 D3 {
子孙世袭节义风,流传直至江西翁。2 h! f$ f w6 T* x7 f
江西夫子今希有,四经七举为龙首。
- R) q1 E6 k' l# n( r* P+ y0 a9 ~
不作孙弘曲学儒,文章只是宗元佑。
+ m/ Y( M# _2 T2 A: s( W' o8 B8 U
祖宗积善源深长,争奇竞秀生诸郎。( O! c5 H( } `" u4 B
诸郎更有如钟者,引领丹山群凤凰。
, _0 i& D/ l1 ~) O% z$ c! @
晓窗读书肯至午,夜灯琅琅明月庑。, O4 p( |) Y) k
只今小年已勤苦,从此读书到十五。
4 f l. V( a9 P8 n' x* R. z" C7 \8 `
贯经窗史包今古,雪坡痴叔未足多,
十驽骥子一跃过。
1 N p4 X7 l1 ?( e2 _
河南晁氏曾有样,二十子弟俱高科。
# ~: Q0 P1 i8 ?
汝今群从多兄弟,勋业相期各如意。3 ?4 f- j1 |( D) i9 }# z
家塾相师学圣贤,庙堂再拜传忠义。! X7 \' V0 F, d' o, _$ r: q
羲献帖,李杜诗,遗踪虽在不必追。
请赓庆历徂徕颂,更立中兴浯水碑。
0 v K% u5 N3 K' {6 i2 s
# c2 c# ^2 O) a0 \/ N
在姚勉的《侄阿钟觅字与诗》诗词中,“吾家鼻祖丰城公”的“鼻祖”应作以下哪种解释比较符合情理?除此之外是否还有更合理的解释?
鼻祖:祖先;创始人。其详细解释有三种:
1.始祖,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祖先。
2.比喻某一学派或某一行业的创始人。
3.比喻最早出现的某一事物。
! M1 J) h4 Q6 j5 k
“吾家鼻祖丰城公”,一定说姚勉是姚思廉的直系后裔!?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1 20:34
《侄阿钟觅字与诗》
0 q4 ] j) J' K7 n3 P1 N6 k
7 L% ^' j& v2 L0 @7 z; }阿钟五岁已大奇,从我觅字与觅诗。8 H- L: a+ x5 l/ j+ Y
栗梨不爱爱纸笔,此意岂是寻常儿。
$ f3 R3 C, {/ D( d! l/ t9 _- V吟诗写字非难事,字画是心诗是志。
7 W# ^; T0 L. i, f; x6 l: u) y, @器量充周志气宏,劲笔雄辞皆极致。
' W" @8 P" n4 T) t吾家鼻祖丰城公,庭叱百万无虓雄。 F. K. P; g/ B: `
子孙世袭节义风,流传直至江西翁。, M9 a. W: D+ @% E" l
江西夫子今希有,四经七举为龙首。% i2 _( E+ f, |/ k5 t' L- k& B
不作孙弘曲学儒,文章只是宗元佑。) o/ f! S3 ?/ p5 g
祖宗积善源深长,争奇竞秀生诸郎。7 [ m6 g2 f, u2 J, ?2 E
诸郎更有如钟者,引领丹山群凤凰。% ~& Z6 t `7 I1 t* H* ^
晓窗读书肯至午,夜灯琅琅明月庑。1 I- a, F, s# g" y# m! G9 _5 g: M% W
只今小年已勤苦,从此读书到十五。5 Y" q' E) G, F' L# f) G% R1 }
贯经窗史包今古,雪坡痴叔未足多,
$ D* q: E7 l+ ]2 G十驽骥子一跃过。$ n' u3 k3 [9 a. g* O# v* B
河南晁氏曾有样,二十子弟俱高科。
/ r& D7 K7 {( H5 G' w汝今群从多兄弟,勋业相期各如意。* _& V$ a8 {6 P# ?1 G: a+ `
家塾相师学圣贤,庙堂再拜传忠义。
; O* {& s9 L: r7 F9 t( \羲献帖,李杜诗,遗踪虽在不必追。
# p) V: {- E, h9 S请赓庆历徂徕颂,更立中兴浯水碑。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1 22:26
请姚双全先把我的《再疑问》所提问题回答了,不要只取一点,不及其余,此不止一孤证,《舍人集》很多,你如果要推翻此说,必须推翻《舍人集》整个文献。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1 22:35
还有你好好读懂此诗,上下结合读。“流传直至江西翁。”看与“吾家鼻祖丰城公”有不有关系,读懂了你就不会提出上面的常识疑问了。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1 22:37
以上是我对你“仅凭一句“吾家鼻祖丰城公”,一定说姚勉是姚思廉的直系后裔!?”的回答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1 22:54
“仅凭一句“吾家鼻祖丰城公”,一定说姚勉是姚思廉的直系后裔!?”本身你这种说法就有问题,这是不尊重事实,仅我就不是“仅凭一句”就“一定说”,而是提供了我所知的《舍人集》文献,其他的宗亲也不是“仅凭一句”就“一定说”,而是让文献说话,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你是读过所有的资料的人,提出这样的疑问难理解?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1 23:18
我曾今在回答卿芳宗亲时说过这样一个观点:“谁不听了,这是一个平等的学术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只要有足够的证据,不管你是哪里的人和什么样的人,都会信服的,科学问题不分国界、种族、也不重权势,更不重视以感情换真理,只重实证。正方和反方均如此,如果有人违背科学精神和学术平等,大家都会说或心里认为这是一个不懂或不尊重学术思想的人,也是一个不服真理的人,也不是真正要研究问题、搞清真相的人,只能是一个胡搅蛮缠的大笑话,我想我们这个平台里没有。”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1 23:33
上述回答,如有语言过激之处,请原谅,我也支持反诘,但一定要有证据说话,因为我们探讨的目的,就是要搞清事实真相,无个人恩怨,请理解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2 09:18
闻闻宗亲说的好!我完全能够理解你的心情。宗亲们不应存在个人恩怨,更不应语言过激,也不会存在个人恩怨,更不会语言过激。我们需要理性的探讨姚氏族谱的存疑问题,在姚网上应允许持不同的观点,求同存异。在同一平台上探讨问题时,虽然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基础不在同一层面上,大家都应相互理解、包容和尊重,毕竟出发点和动机都是一样的。先求同存异,再针对存疑探讨推论,到结果皆大欢喜,这才是每位宗亲所想要的。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2 14:14
回复 9# 姚双全 8 \( j8 T: h G1 [4 [1 y
* c' k$ d2 p$ i! \
, o- a) ^0 `$ R5 w$ @ 存异必须证据说话,证据说话比你说一千遍给力。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2 14:17
拿不出有力证据,等于白说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2 16:11
如果用“鼻祖”第一种释义解释,结合“祖宗十八代”的释义来看,姚勉应该是姚思廉系第十世,不知是否正确,也不知算不算胡扯。. ` Y; p0 Q' x f- b
祖宗十八代的释义: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 @5 z' L0 K, q( F
# f1 N8 L: J1 k8 \! t 上序依次为:父母,祖,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 F( U7 M2 Q3 {; Q& x
9 J0 U& \, i! x! T5 s! s 下序依次为:子,孙,曾孙,玄孙,来孙,晜(kūn)孙,仍孙,云孙,耳孙。
. m, T& y4 N+ n: o0 ~( X; A& _% L0 I
称谓从小至大:耳、云、仍、晜、来、玄、曾、孙、子、(自己)、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2 17:13
读一读(清)梁章矩《称谓录》就知道了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2 17:33
回复 13# 姚闻闻
3 R( |$ t# g/ c: _* _# U5 p7 g5 N+ ^" S& y
! y! H# \& p# C3 F 闻闻宗亲看过了的话,可以上传分享给各宗亲。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2 19:29
我肯定看过,自己找来看看对你有好处,中国古籍浩瀚无边,每一部书籍都让传传,岂不是永远是我的学问,最好自己去找来看了变成自己的学问,好吗?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2 19:42
回复 15# 姚闻闻
& T$ ` z7 B5 y
/ U) a2 m- B/ Q* \: a+ v我的书多、资料多,一时为你查找确实不易,不信这是我书房的资料,八大柜
-
2012-08-02 19.34.35.jpg
(632.72 KB, 下载次数: 335)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2 19:43
回复 16# 姚闻闻
-
2012-08-02 19.34.45.jpg
(622.78 KB, 下载次数: 341)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2 19:44
回复 17# 姚闻闻
-
2012-08-02 19.35.00.jpg
(605.34 KB, 下载次数: 288)
-
2012-08-02 19.35.00.jpg
(605.34 KB, 下载次数: 320)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2 20:18
我不是象闻闻宗亲那样搞什么学问,我也谈不上什么学问,我只是一个谱牒业余爱好者。我是觉得在讨论姚氏族谱的问题上,应该就象家人一样,大家相互分享和探讨;知识储备较全面的宗亲给知识储备较少的宗亲予以引导和指教,无私分享,让不懂的宗亲也慢慢懂一些,一点一点学习,慢慢爱上姚氏族谱,将来会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姚氏族谱。其实你分享了你的学问,你的学问依然还在,既然你不方便上传分享,也不为难你了,我自己遇到的困难自己想办法慢慢解决吧!谢谢闻闻宗亲的好意!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2 20:44
对的,任何事情都只能靠自己,学问亦如此,自己没有去翻资料,你不知道查资料的艰辛,你一句话可要让我翻箱倒柜一半天,你自己找来细细的读了,也享受了查资料的乐趣,而且知识不是又变成你的学问了吗?这种快乐你让我去享受,何不自己为之呢!何况我早已享受过,其实这都是在为你再考虑。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2 20:53
回复 20# 姚闻闻 6 [2 B2 H) K# b4 ~ e
5 y1 M; c5 X. s! }( C2 m" x: N+ m; p$ _* H
谢谢闻闻宗亲的提醒和教诲!慢慢来吧!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2 20:55
如果就你上面提的问题,确实你应该好好读点书了,我能建议你查看《称谓录》就是看在我们是一个姓姚的份上。不然我是没有这种义务的,都是在关心你,为你好,你要理解。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2 20:57
回复 22# 姚闻闻 * i- I% k' D0 c1 D, K1 h C" y
8 g1 L0 o- P' o2 N! p" `; [1 B0 { H* `: j
现在还没时间去读这些书,以后再说吧!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2 21:00
回复 22# 姚闻闻
1 R1 C* w9 Z3 s7 o
( ?! O: L+ n5 o- T, [- z! V6 J1 z& S6 C& X: S$ u
确实你们搞学问的人思想境界不一样,佩服!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2 21:08
双全:真的是在为你着想,我七九年北大读书时,我的导师都是这样让我这样查资料的,而且还要反复的看并记下笔记,现在我让我的学生也如此,都是在指导他们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2 21:17
回复 25# 姚闻闻 ; d! G) C) {, \8 S# T
) T: F/ A) G1 e
8 }& e/ H3 D- P2 E: e 是的,搞学术研究的应该这样,不然不知道知识的宝贵。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2 21:19
能理解就好。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2 21:22
不过还是请教一下你:“吾家鼻祖丰城公”的“鼻祖”应作以下哪种解释比较符合情理?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2 21:39
此诗后几句是与“吾家”句连贯的,而且诗的主题是写给自己的晚辈阿钟的,且带有述说家族历史的性质,当然肯定是在说自己的祖先了。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2 21:45
你看后面还有“祖宗积善源深长”,这个“祖宗”不是指的包括“鼻祖”在内的祖先吗,所以读书必须上下连起来理解就可判断了,也使自己提的问题更圆满一些。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2 21:47
不知你明白没有。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2 21:49
那祖宗十八代的释义就是错的:
! C' }$ a6 O/ T" W 上序依次为:父母,祖,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 M8 l, r9 u4 n% d+ z 下序依次为:子,孙,曾孙,玄孙,来孙,晜(kūn)孙,仍孙,云孙,耳孙。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2 21:53
还有,这一句里那个“源”,这是常说的“诗眼”,源是什么?源是渊源,渊源不就是历史吗。在说那个的历史呢?祖先呀,祖先谁呢?丰城公呀,丰城公是谁呢?姚思廉呀。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2 21:57
回复 33# 姚闻闻
: [% H, e/ A [5 w* [' Y; e: ~4 p2 H+ w% J, s1 i3 Q
- F2 [9 p$ B2 ]
你鼻祖的释义是正确的,读书不能死板,这里的鼻祖就是带有世系祖先的意思,要不然我会判断出姚勉是他的后人。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2 21:59
不知理解否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2 22:13
回复 34# 姚闻闻
7 l4 [, A( e* `" E- G7 w% {6 M! ]- ~2 @+ E% g! ?
: K/ n: O5 T) z
我理解的句中“鼻祖”是姚勉上面第九代,毕竟他们相差了600多年,所以就有疑问了。另外姚勉会不会称姚思廉是他学术上的“鼻祖”呢?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2 23:15
不会,已有其他资料佐证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3 07:52
如果不能证明姚勉不是姚思廉的直系后裔,部分姚氏族谱世系将会显得扑朔迷离,更加错综复杂。有待宗亲们努力考证。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3 16:28
姚文程个人空间的日记整理的世系姚勉是姚崇的后裔,不知道是否根据他相册中的老谱整理的。
2 n' |: s' M: L* x9 h: x2 o
l. D# b: k: I" \* B9 ^8 B; C7 l+ @
* y3 t% ?, b p9 ~0 O链接地址:http://www.yaogens.cn/home/space-127637-do-blog-id-1612.html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4 10:21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4 11:10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2-8-4 11:29 编辑
0 ^$ L0 j& ]5 o* I+ R
/ `3 R( ~ z0 z, c/ h9 v9 _回复 32# 姚双全
8 E$ |: M z, J# I7 w% |# p7 J4 K1 `, F
双全,我今天找了一上午,把你要的资料找出了,确实很难找% E3 d% o3 {$ D! W4 e v$ w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4 11:17
回复 41# 姚闻闻
) d. C0 {3 [ o! [ |
0 P" ^7 O( l. N$ K4 Q+ l4 M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4 11:21
在尚明宗亲《中国古代姚氏名人录--逍遥随风收集整理》的帖中,有两个姚勉,应作何解释?! S# f! P/ f& Q
# ^" B) @( {/ g/ K% z. q8 A7 _/ U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219&extra=&page=1(1#)) g0 s3 F7 D5 ?/ G' A% w! o" C7 |- A
姚勉[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字述之,一字成一,高安,(一作新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景定末前后在世。宝佑元年,(公元一二五三年)以词赋拨笫廷,对万言策第一。时太学生有因论,丁大全被逐者,勉上书争之,语甚切直遂。归限吴潜入相,召为校书郎兼太子舍人。帝过东宫勉,讲否卦,因指斥权奸。忤贾似道,勉归。勉著有雪坡文集。
7 s: l* ~* J1 j& D: o N0 R7 Q! a" B) b$ Y0 N. S7 i7 S
. R$ d4 r# _- O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219&extra=&page=1(6#)
8 S/ B& o! C' G* k; c% K姚勉[宋](一二一六至一二六二)字成,新昌(今属浙江嵊县)人。官校书郎。工书,尝书龙泉县太霄观扁额。《文山集》。! u2 C9 E/ ]' c3 _1 K
! |7 o5 T5 Z# |1 j6 W9 g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4 11:23
回复 42# 姚闻闻 7 M. O4 W# X( g3 f- u
" M1 K+ m! y8 Q" ^. o9 L9 Y4 m9 H9 c' A# I
谢闻闻宗亲!真是麻烦你了!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4 15:52
回复 41# 姚闻闻 ?* T0 s o6 D/ d4 d% f
* N5 `, }# T& Q8 X/ \( v& V1 _
0 Q! ]: ~. k' j; r: i4 l
上面有这个解释吗? ^2 L) e2 Y2 L' h+ u
祖宗十八代:4 F9 a% J% C4 U/ q) z. J7 f% [
上序依次为:父母,祖,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4 w! n' ]7 f8 ]& ^/ @6 E 下序依次为:子,孙,曾孙,玄孙,来孙,晜(kūn)孙,仍孙,云孙,耳孙。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4 21:06
回复 36# 姚双全
/ F4 Q$ J6 C% o+ {% J5 t% m8 K1 w
- Y/ [' W- X( p$ h; C/ S! E
2 g! W @+ i5 \; M4 w5 } “学术鼻祖”还是第一次听你这样说,我的理解不管在封建时代还是现在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将自己的祖先当成学术上的鼻祖,也没见过这种说法,可能你是第一这样说的,你不是见到现在就有宗亲在说那是对祖先的不敬吗!何况姚勉所处的时代,宗族势力那么强大,姚勉是不会那么没见识的,姚勉也是没有那个胆量的,他是不敢乱认祖先的,乱认祖先更是不敬,从皇帝到庶民都不能容忍的,哪叫“大逆不道”,哪时的人与现在的人是不一样的,对天地君亲师是敬若神明的,封建思想的开化,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不知你读过五四时期的文章否,比如鲁迅的《祥林嫂》《狂人日记》等等,还有你从《红楼梦》里也可知道,封建时代的人都有一个“附身符”,谁是乍样的都知道,你要乱来,官府民间都知道,所以,姚勉他受到官府、宗族、民间的多方监视以及他自己的学养是不会,也不敢乱说的,也就不会有你所说的“学术鼻祖”之说。双全,今天我给你说了这么多,在此网作为一个学人说了学人的话,仅是为了研究问题,解除疑团,但看到现在的此网不是探讨问题的氛围,老姚我也不想多事,也不愿多事,再也不去费哪些神了,请你和宗亲们尽量理解,祈安!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4 21:58
回复 46# 姚闻闻
" O" _+ ~& U; q% @6 |! P
6 Q R' E2 T, e6 T( S
& J* ?/ w# }7 M- U2 ~ j 完全能理解。我觉得姚网的氛围很好啊,可能与个人的想法有关吧。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4 23:30
也就是说今后你不要点名让某某来回答你是真不知或假不知的问题,因为回答这些问题是会触及到一些敏感话题的。我要的是这样的理解,行吗!谢谢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5 00:26
回复 48# 姚闻闻 2 ]2 @9 i2 ~, c8 f8 L; P
9 @# S& H0 Z. O2 z( P% V s7 y+ E2 q6 e: w- R; @
姚网的平台就是用来相互交流的的,怎么会触及敏感话题。就事论事,相互坦诚一点,很好啊!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2-8-6 17:21
两位宗亲的交流,让我长见识了。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6 19:35
回复 50# 姚紫洪 . M5 M# x: M( o# F
) s2 k2 [ ~" T! k) x) } O! E1 g
4 W- F e1 G* P6 V4 K% Z
紫洪宗亲十分谦逊。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6 20:42
在尚明宗亲《中国古代姚氏名人录--逍遥随风收集整理》的帖中,有两个姚勉,是同一人吗?
6 ~% }4 ?5 X5 d* ~. ^. x0 ^3 w
! e7 k7 M# ~+ K5 K1 t& t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219&extra=&page=1(1#)9 G. H, [* H0 k' R4 P; O2 O0 S2 q3 Q6 l
姚勉[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字述之,一字成一,高安,(一作新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景定末前后在世。宝佑元年,(公元一二五三年)以词赋拨笫廷,对万言策第一。时太学生有因论,丁大全被逐者,勉上书争之,语甚切直遂。归限吴潜入相,召为校书郎兼太子舍人。帝过东宫勉,讲否卦,因指斥权奸。忤贾似道,勉归。勉著有雪坡文集。5 \3 G L2 L; i& t8 f
( _% K( x6 W& e. d/ d) f6 T2 `3 I( i6 r" I3 x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219&extra=&page=1(6#)- @5 T5 b" c' z4 n: k
姚勉[宋](一二一六至一二六二)字成,新昌(今属浙江嵊县)人。官校书郎。工书,尝书龙泉县太霄观扁额。《文山集》。% L! v# e5 L9 P3 [/ D( w; R% p
0 `: U& {7 q6 d. y) s7 ~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7 08:22
感谢各位宗亲的参与和支持!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2-8-7 18:18
除自家的家谱稍微有点了解外,其他确实不知,没有发言权,只有好好学习!当然自己得加油。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2-8-7 18:19
回复 51# 姚双全 ; }, p8 F! E% l+ A
谢谢夸奖。不敢当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8 08:03
绍明宗亲!你好!“假设南昌、南垣、方里及三公各谱中相同的部分是正确的、符合历史事实,这个假设如果成立的话,那么只有一谱是真的,其他谱为抄袭相同部分和伪造以上部分。不知是否可以这样推论?”这句话只是一个推论。如果推论不符合情理,可以置之不理;如果推论成立,那就需要各支系提供资料来相互佐证,也没有必要这么早下结论,需要慎重对待。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8-8 09:48
引自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219&extra=&page=1(1#)的关于姚勉的一段话断句有不少错误:
' d [; Q0 e5 K- a- \3 b% q6 R/ k2 b姚勉[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字述之,一字成一,高安,(一作新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景定末前后在世。宝佑元年,(公元一二五三年)以词赋拨笫廷,对万言策第一。时太学生有因论,丁大全被逐者,勉上书争之,语甚切直遂。归限吴潜入相,召为校书郎兼太子舍人。帝过东宫勉,讲否卦,因指斥权奸。忤贾似道,勉归。勉著有雪坡文集。# C' g3 z8 c r
纠正如下:
3 S; B9 D7 A& z. C y) ]5 Q0 a/ Z& A$ J n- F4 v) k
姚勉[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字述之,一字成一,高安,(一作新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景定末前后在世。宝佑元年,(公元一二五三年)以词赋拔笫,廷对万言,策第一。时太学生有因论丁大全被逐者,勉上书争之,语甚切直,遂归限。吴潜入相,召为校书郎兼太子舍人。帝过东宫,勉讲否卦,因指斥权奸,忤贾似道,勉归。勉著有《雪坡文集》。$ u: x! R- p/ [9 J+ o
|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8 11:12
谢谢维侃宗亲纠错,太棒了!佩服!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28 11:38
在尚明宗亲《中国古代姚氏名人录--逍遥随风收集整理》的帖中,有两个姚勉,是同一人吗?
+ D% Y7 l0 J% n5 L' v- k) D
) n9 v) b; V1 s) {* K! |: l# I. Z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219&extra=&page=1(1#)
3 b3 W3 q4 e# L! C z4 r# F姚勉[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字述之,一字成一,高安,(一作新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景定末前后在世。宝佑元年,(公元一二五三年)以词赋拨笫廷,对万言策第一。时太学生有因论,丁大全被逐者,勉上书争之,语甚切直遂。归限吴潜入相,召为校书郎兼太子舍人。帝过东宫勉,讲否卦,因指斥权奸。忤贾似道,勉归。勉著有雪坡文集。& d, @( J( g5 R; V
b' z; r& C# P+ U/ Y( A: q9 t
1 |; h9 m F5 t# s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219&extra=&page=1(6#)& f9 Z# ?' u- T7 v! b
姚勉[宋](一二一六至一二六二)字成,新昌(今属浙江嵊县)人。官校书郎。工书,尝书龙泉县太霄观扁额。《文山集》。
# I9 B2 h# g! F$ k
: d$ ?5 S, Q* U3 \至今还没有宗亲来解答这个疑问。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30 18:17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219&extra=&page=1(1#)
# t1 T+ ]7 {: W+ H) O$ \' n: h姚勉[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字述之,一字成一,高安,(一作新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景定末前后在世。宝佑元年,(公元一二五三年)以词赋拔笫,廷对万言,策第一。时太学生有因论丁大全被逐者,勉上书争之,语甚切直,遂归限。吴潜入相,召为校书郎兼太子舍人。帝过东宫,勉讲否卦,因指斥权奸,忤贾似道,勉归。勉著有《雪坡文集》。
5 f3 Q2 m" W3 w$ K3 X" b; o6 B& h8 D0 T% k6 x& X7 e! `
$ S, L1 U4 V2 ]4 M/ j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219&extra=&page=1(6#)
# k P% K4 T! K5 X, `; ?姚勉[宋](一二一六至一二六二)字成,新昌(今属浙江嵊县)人。官校书郎。工书,尝书龙泉县太霄观扁额。《文山集》。
7 n O& ]: C0 k* P8 q5 p5 J" s) K6 ^0 c. {5 V
以上是尚明宗亲《中国古代姚氏名人录--逍遥随风收集整理》的帖中两个姚勉,应作何解释?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30 18:22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219&extra=&page=1(1#)
! W% ^, q N, p1 \2 P姚勉[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字述之,一字成一,高安,(一作新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景定末前后在世。宝佑元年,(公元一二五三年)以词赋拔笫,廷对万言,策第一。时太学生有因论丁大全被逐者,勉上书争之,语甚切直,遂归限。吴潜入相,召为校书郎兼太子舍人。帝过东宫,勉讲否卦,因指斥权奸,忤贾似道,勉归。勉著有《雪坡文集》。
* ?1 N o [! Y& e3 M& z9 D
* F% ?: J$ s) q$ `2 y ]$ J0 b, ?
5 {) I& o8 V1 y: \3 d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219&extra=&page=1(6#)
3 i9 v2 D, T9 o5 D- G" X) {姚勉[宋](一二一六至一二六二)字成,新昌(今属浙江嵊县)人。官校书郎。工书,尝书龙泉县太霄观扁额。《文山集》。, ]+ e4 Z# D; i% e/ X
* N9 c) Q7 J% }+ D) m
以上是尚明宗亲《中国古代姚氏名人录--逍遥随风收集整理》的帖中两个姚勉,应作何解释?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30 22:36
回复 60# 姚双全
1 s' l; @3 U6 G j- v- P- z) q' g
- B4 i# d; b) k5 ^ Z我看到你这个认真劲,还是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吧。有《文山集》的这个姚勉肯定错了,宋朝只有一个状元姚勉,就是天德乡的这个。在集部中一般都是以作者的名、号、官衔来命名自己的书名的,不像现在出书想叫个啥名就叫个啥名。而且,我知道在宋时人中只有文天祥的著作叫《文山集》。下面是我查的资料:7 }1 B6 q' r/ U5 i, B n: `* X
& f! G) k, u) J4 S/ S
108、《文山集》! D y- R# r% k( c: a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著。文天祥(1236~1283年),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号浮休道人,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签书镇南军(今江西南昌)节度判官厅公事、知瑞州、军器监、崇政殿说书、湖南提刑、赣州知州等职。咸淳十年(1274)九月,元军20万人由元丞相伯颜统领,分两路进攻南宋。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响应《哀痛诏》,召集兵马,起兵勤王。太皇太后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收拾残局。出使元军营垒谈判,被扣留。不久在镇江脱身、历经艰险,辗转至通州,由海路南下,在福建与陆秀夫、张世杰等坚持抗元。端宗景炎三年(1278)在广东海丰五坡岭被元军俘获。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宋末三杰”。2 J4 X/ t8 x# K* a0 \
文天祥诗作可分为两个时期:元兵攻破临安,俘虏恭帝前为前期。这个时段的240多首诗作大都为草率平庸的应酬之作,偶有感时、抒怀佳作,如《题碧落堂》;国破家亡到兵败被俘、从容就义为后期。主要咏歌坎坷身世和坚持民族气节,这正是文天祥诗歌价值之所在。代表作有《过伶仃洋》、《正气歌》、《金陵驿》等。
5 K" H' H2 N+ l1 v 元代元贞、大德年间,其乡人访搜遗作,编为《文山集》前集30卷,后集7卷,世称道体堂刻本,明初散佚。尹凤岐从内阁得之,重加编次,为诗文17卷。明嘉靖三十一年鄢懋卿刻本《文山先生全集》,是文天祥全集最早刻本,另有清雍正三年文天祥十四世孙家刻本,与鄢懋卿刻本卷数、编次皆不同。今日常见的有《四库全书》21卷本以及明万历三年庐陵胡应皋刻本《文山先生全集》,《四部丛刊》即据此影印,合《集杜诗》、《附录》共20卷。商务印书馆《文山先生全集》1936年版亦据此排印。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8-30 22:44
回复 62# 姚闻闻 1 K/ z% O, k) P
c$ ~2 `$ l0 X! A' [0 y如果这个解答不满意,双全只有问此资料的收集者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8-31 10:28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8-31 10:59 编辑 / k) ~# s* d" B% y( Q9 @
; h8 t R' n7 r: Y) n7 k
62楼论证了姚尚明发帖介绍的“浙江新昌(今属浙江嵊县)人姚勉”不可能著《文山集》。
! f% [, G; I5 I6 B: m5 L 是否存在“浙江新昌人姚勉”?
M# \3 p/ K j/ \5 {, @3 A 我的感觉有可能:首先问姚尚明,“浙江新昌人姚勉”的来源。其次问华东片大学的历史专家们,例如张撝之(主编《中国历代人名辞典》),凭什么将江西高安或新昌人的宋状元姚勉说成是浙江新昌人;从另一角度考虑,浙江新昌可能有同姓同名人姚勉。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31 12:03
关注中。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9-1 10:28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2-9-1 10:40 编辑 s8 N+ a, \' F3 b- E+ }5 h+ c. y6 G
4 s, Q& R3 e; k2 u$ ^8 y回复 64# pszyyao 5 Q, w" m1 u- P& e
/ o2 W0 A% s6 h/ n6 u' ]
3 g5 o5 B! ~+ z, r1 N7 }- P( r( [: A我查了二一年商务版《中国人名大辞典》,姚勉条下再无其他姚勉,你说的张氏版我没有也没读过,不好评论,双全只好问收集者或更高知识分子了,我已无法帮你解答此疑难问题,不好意思。% @8 G' V6 e2 i! q5 ^7 L; ^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9-1 11:31
各位宗亲辛苦了!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2-9-1 12:46
一个诲人不倦
9 A5 `1 [- J( T! j一个学而不厌& g4 C( }0 O6 e" J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9-2 12:12
回复 66# 姚闻闻
, G) Y6 L& a! |8 \' d9 n; e
9 r; W# i5 _- @ E" T2 d
, q) J% E! b7 Y. f3 B 谢谢你。
6 Y& T' a; x$ R) V1 }* z7 F* j9 o 民国时期出过重名辞典。有机会你我留意一下。姚尚明帖录两位宋姚勉,不会无缘无故;张撝之辞典说宋状元姚勉是浙江新昌人,虽然错,却也是有引错原因的。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9-2 16:25
关注中。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9-3 18:54
关注61#中。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9-4 21:43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4121&extra=&highlight=&page=7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9-5 20:07
关注此帖。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2-9-10 23:48
没人会愿意在回复此帖,再别唱独角戏。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9-11 00:41
回复 74# 闽南姚斌 0 Z) W* @6 b4 l/ x- l1 n; A
. H, y% N$ [1 p/ A
& ^1 @- k# e* ?! G 能回而不愿意回,就是逃避。
作者: 固始姚炳建 时间: 2012-9-11 08:18
建议您读读《宋史本传》及汤汉的《汤注》,可能会柳岸花明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9-11 08:34
回复 76# 固始姚氏后人 ; G0 B( I, i! H5 ?6 _
, x3 e7 @; m5 U
0 T0 s1 s( O0 Y$ q% x' s
谢谢!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10-9 19:55
姚闻闻 发表于 2012-8-2 21:08 双全:真的是在为你着想,我七九年北大读书时,我的导师都是这样让我这样查资料的,而且还要反复的看并记下 ...
闻闻宗亲的学习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凡事亲历亲为,定有所获。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10-9 20:05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3-10-9 20:21 编辑 1 Y! g7 A0 }9 f" ?5 m% h. G1 @
0 N5 v/ E% {; m+ \: a双全宗亲有些个奇思妙想,也挺有趣的。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10-9 20:28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3-10-9 20:05 双全宗亲有些个奇思妙想,也挺有趣的。
. Q) r/ o" T6 J( v0 A疑问:彦国公和思廉公是否是近支??彦国公任丰城儒学山长,和思廉公被封为丰城公,两者是巧合还是有某种联系?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3-10-9 21:15
双全宗亲:为弄清历史亊实.而百折不挠的精神.直得学习.我希望有关宗亲.约定时间.带着资料前往灵原.与姚行先(他今年八十四岁.对勉公很有研究.也是方里谱主编.)共同研究.
作者: 濮氭 时间: 2017-1-11 16:27
学习啦,辛苦各位宗亲!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