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天下养生网』两句话就可治疗颈椎病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7-31 13:32
标题: 『天下养生网』两句话就可治疗颈椎病
 治好颈椎病第一句话
9 s0 A5 ?2 F, r5 `; o. ]& \6 l2 Y" A  @8 C. J
  你拍一,我拍一,一直拍到七十七2 A7 p) \7 H2 z5 b( @" d5 t
! ^/ q4 `1 D3 g
  就是右手拍左肩,左手拍右肩,能伸多远伸多远,一直拍到七十七次。这个动作,如果是年轻人,从后面拍更好。老人从前面拍也行。这样做,血液马上流畅。
7 i; |9 y( N& }- \% J9 D( H' w0 x- X8 ^
  治好颈椎病牛人第二句话
/ W+ Y) Z! Q5 m
+ A7 s+ P( O8 o5 h& U) G. P  深呼吸,下蹲起,10点10分去看戏$ z  c. j: g, c0 A
: w- S7 k6 @1 ?0 [: n! P2 _
  深呼吸,一种叫胸式呼吸,一种叫腹式呼吸。我们平时呼吸,每一次吸入呼出空气500毫升,一次深呼吸就有2500毫升~3000毫升。这个深呼吸,一次就有7~8次平时呼吸的量。更重要的不仅是氧气多了7~8倍,而且横膈膜一下降,胃、肝、脾、肠等得到温和按摩,改善肠胃功能,什么胆石癌。胆结石全没有了,还能保护内脏。


0 V9 H" e$ I5 s+ ~: d" h  下蹲起就是站起来再下蹲,蹲下去再站起来,要做够5~10次,渐渐做够15~20次。 人在下蹲站起的时候,对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是最好的锻炼。 以后你突然一下站起来就没事了,头晕头疼脑袋发蒙也没有了。5 A7 j& r& G% q# V' k1 E

( G' F$ N4 Z$ ~6 C3 F7 W) n1 q" e  什么是“10点10分”去看戏呢?
) y( |' R9 S* B+ U
6 R; E/ T- T4 e* \2 A5 S6 e# D  双臂向身体两侧伸开,和地面平行,类似钟表9点15分时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然后双臂同时向10点10分的位置抬起,再回落9点15分的位置。重复这个动作,连续做20~30次。腰肌、背肌、胸肌、颈部肌肉都得到锻炼。
; W, m/ `  e. m' Z- e  t7 S" K; Q" o: o' T
  什么是叫“去看戏”呢?! @) J. C& J6 U

+ \8 d: f% v, W0 u; K; z) }  小时候在农村,墙很矮,隔壁在演戏,你想看戏的话就得把脚踮起来,伸长脖子。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之后再反复去做,这样做以后肩部、上肘、颈部、脚部肌肉都能得到锻炼。* Y" C% x: Z+ U7 E$ n

. s+ W/ L. H1 \4 |3 r5 \3 S  听说这位有颈椎病的博士做了一个月,基本告别计算机,打计算机做事脖子都很舒服,不愧是“牛人一句话治好颈椎病”。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8-18 19:18
今年春天,我是刚经历了颈椎病的痛苦经历。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19 08:27
回复 2# 卧龙姚建中
" o, F9 c2 N/ {* @  J2 O1 w" @
& M8 ?9 h9 F+ y3 x6 n
$ e% v- x  k, l$ g* h3 \    现在已康复了啊,平时要多在意锻炼和饮食。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8-19 12:24
回复  卧龙姚建中 $ ?5 l) B# M# `
% {. @7 U" m& i4 a
* A0 h( f- ]' w
    现在已康复了啊,平时要多在意锻炼和饮食。
! v6 }: V/ \7 t姚双全 发表于 2012-8-19 08:27

0 w4 u4 G% _+ K2 Z/ Z) J  y* i
* I0 Q! m1 R. l# ?+ w( S8 R6 k0 v# z9 q. X! F6 \, d# d- J
谢谢双全宗亲,:handshake现在基本康复了。原因主要是长期盯电脑造成的。;P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19 12:58
回复 4# 卧龙姚建中
' r. Q" Y8 z+ v- u/ q3 Q: v8 o* t) V4 m, `8 P' u- o  j: y. U/ `, U

6 |% m2 o8 Q4 c. n7 R: P" c4 Z    那就好。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8-21 14:00
建中宗亲要注意保养好你的身体,你是姚家人的精英,身体千万不要出问题。! o" x% k& J5 D; }
   谢谢双全宗亲阅览。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