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姚文龙和姚勉为什么表述不一样?
[打印本页]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7-25 22:53
标题:
姚文龙和姚勉为什么表述不一样?
姚勉在诗文中称姚思廉是鼻祖,但我一直对此结果是心存疑惑的。前几天,我又通读了《唐太宗传》,确实发现姚思廉一直是唐太宗不离左右的幕僚。七十八岁才授丰城男,两年后去世。因此我认为作为文人的姚勉表述自己的鼻祖是姚思廉,很像是一个冬天里的童话,又像是一个文人讲的一个故事。
姚勉的弟弟是姚冠,姚冠是姚文龙的曾祖父。姚文龙和姚勉相差四代人,几十年时间,血统很近,以姚文龙对姚勉的认知,一般来说,是不可能与姚勉说的不一样。但是姚文龙确实表示自己是姚崇的后裔,完全与姚勉在诗文中的表述南辕北辙。我一头雾水,特提出这个问题,请宗亲们思索并指教。
作者:
洛阳姚孝民
时间:
2012-7-29 07:34
请大家都来讨论。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28 15:32
顶一下贴。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8-29 00:13
我也来瞎想一下:
关键在于姚勉,他在上表朝庭自家世系时,对自家世系了解多少?
在中状元之前学习的功课中有没有世系这一课题?
但又有不有可能他对此只了解一二而搞混或错的可能?
如果后来认为错了,但又已经上表了朝庭,再去更改,那不笑死人了。作为一个堂堂状元将如何立足?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8-29 00:15
我这是瞎猜的,不作更多的争议!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29 11:40
回复
4#
姚中友
我想你猜得有一定的道理。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12-8-29 16:53
本帖最后由 姚寒松 于 2012-8-29 16:56 编辑
回复
1#
姚绍弦
绍弦宗亲的帖子很有意义。
从帖子上看得出绍弦宗亲是一个治学相当严谨人,在当今急功近利的年代实属难得。
我没有读过史书,但是据我知;古人对于门第观念相当看重,对于出身家世很重视,
不但是自己的家世要知道而且还必须知道同窗、师长、友人等的家谱家世必须清楚知道。
要牢记各家的讳(长辈的名、字等)、忌,在谈话中不能用人家的讳字,以免造成对长辈的不尊重。
现代也不例外,如我舅舅家姓赖,这个字一般指人不好时常用。可是我的几个表弟们从来不用,
到了必须用时也是用“孬”字代替,
所以说;古人不但应该知道自己的家世出身,与自己有关系的人的家世与家谱也是应该熟悉的。
昨天远在北京的“固始姚氏后人”给我打来电话,我们在电话中谈到;寻根问祖是一项繁杂而艰巨的工作,
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完全能解决了的事情,说是跨世纪工程也不为过,不能急功近利。我们这一代人做不完,
还有下一代人,姚姓人世世代代是无穷尽的,我们的后人肯定比我们更懂得团结,比我们更加聪明。
所要做的就是;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寻根,我们所走过的每一步必须经得起后人的检验。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8-29 18:16
回复
7#
姚寒松
是的,说得极是。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6 20:48
回复
7#
姚寒松
后辈人比我们会更智慧,翻老贴确实心情不一样。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10-6 21:01
回复
7#
姚寒松
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帖子,我好像是回答谁的问题。没想到放在这里了。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6-5-1 17:48
姚文龙,字号、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元朝官员。于宋末任端州(治今江西高安)安抚使。元
至元
十四年(1282年),升江西道
宣抚使
,兼措置茶法。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