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广州市越秀区杨箕村姚氏大宗祠鳯儀堂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1-11-26 12:04
标题: 广州市越秀区杨箕村姚氏大宗祠鳯儀堂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1-11-26 15:04 编辑

广州市越秀区杨箕村姚氏大宗祠鳯儀堂
来源:姚廷明《中国姚氏祠堂》P089-091,供稿人姚健湛(姚网祠堂微信)


广州姚氏大宗祠“鳯儀堂”坐落在中心城区越秀区扬箕村北面,为扬箕、寺右两村的开基祖祠堂。存耕太祖乃江西临江府新淦县路口司下泉乡人(今江西新干县金川镇路口村),以元世至元中举孝廉成进士,官至广东宣慰廉访司副使,吏治严明,士民爰戴,携家眷来粤。太祖夫人严氏生四子,任满旋籍归田。存耕太祖第四子礼廷始祖留于羊城,随田入籍,在元末明初肇基番禺东门外永泰乡簸箕里(今扬箕村)北面,名老黎园。


礼廷始祖夫人刘氏生二子:长子联菴,次子筠菴。长子联菴生二子“源安”、“源盛”。次子筠菴生一子“源深”。长房四世“万松”于明朝中叶卜居寺右之东。筠菴后人五世“一山”之后,“齐山”之孙迁居寺右之南。故寺右有“东约”,“南约”之称。寺右东约清初又分枝高州梅绿,广州东门外白灰里,龙运里,黄华塘。寺右南约清初又分枝广州海珠区沙园和石溪。长房次子“源盛”的后人居住扬箕之东;筠菴后人“两山”、“中山"、“万山"的后人居住扬箕之南,故扬箕也有“东社”和“南社”之称。
元末明初至今,扬箕,寺右两村约690年又25传,由第十传起字派:认美光庭教;居贞显国维;昌朝隆万纪;敷锡与天齐。长房四世“万松"祖人居寺右之东约,由十二传起字派:尚绍元迪应;宏昭继述垂;传家世有守;经业定良维;杰仕成章远;光/兴,邦/游,广泽扬。凤仪堂于明朝始建,祖祠乃坐午向子兼丙壬,后遇洪水之灾,筹资重建。清初又遭兵燹所毁,雍正九年两房集议,复建大宗祠,祠竣列祖列宗升座。
之后,大宗祠用作学校。时至公元2011年扬箕村城中村改造,大宗祠复建得到省各界人士鼎力支持,得原址复建。公元2015年,大宗祠竣工。公元2015年农历十二月十九日,公历2016年元月二十八日大宗祠重光,列祖列宗升座。
现今扬箕村2500多人;寺右村3000多人。
供稿人:姚健湛
YC粤Y002广州市越秀区杨箕村姚氏大宗祠鳯儀堂  见:祠堂集P089-091,供稿人姚健湛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1-11-26 12:12
   YC粤Y002广州市越秀区杨箕村姚氏大宗祠鳯儀堂  见:祠堂集P089-091,供稿人姚健湛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1-11-26 18:07
扬箕 寺右两村凤仪堂姚氏,始祖姚礼廷。
     至今约690年,扬箕 寺右两村又25传。字派,自第十传起是
     两村姚氏字派,自第十传起是:认美光庭教,居贞显国维,昌朝隆万纪,敷锡与天齐。

     长房四世万松公居寺右之东约。
     寺右村东约姚氏字派,自十二传起是:尚绍元迪应,宏昭继述垂,传家世有守,经业定良维,杰仕成章远,光(兴)邦(游)广泽扬。

扬箕 寺右两村凤仪堂姚氏族谱
    下图是簸箕寺右姚氏族谱卷首第十三页。是清道光二十年庚子岁(公元1840)十四传姚材(寺右姚九之兄)续修谱。
     此页提及:“南宋时有姚君达者,唐姚文献之后,嘗官于粤,葬于白云之麓,冈名狮腹。其子孙留居簸箕里东边,即今之大巷姚是也。礼廷祖以同宗故,遂择居簸箕里北边,名老藜园,即今大宗祠之侧后,转迁南边之大门囗巷。”





尧曰:
    (杨箕村君达姚公祠)姚志鹏或姚绍臻,就是凭簸箕寺右凤仪堂姚氏这一谱页的这一记载认定君达公是唐相姚崇后裔的?
    君达公从哪里来?
    君达公在粤当什么官?
    君达公有几个儿子和孙子?哪些子孙留居簸箕里?
    君达公葬于白云之麓冈名狮腹。墓在今白云山哪里?墓尚存在?你们还拜祭?
    为什么祠堂简介说姚崇的那一小段话有几处错误?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