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烂泥湾,你在哪里? [打印本页]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6-29 20:19
标题: 烂泥湾,你在哪里?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7-11 23:53 编辑 ( B* r4 @, e! q+ b: r& r! ~# L
% a# U( c: l: t7 c: v. s, p
[attach]40970[/attach][attach]40971[/attach]

烂泥湾,你在哪里?

                              姚绍弦

  丰城烂泥湾,姚氏家谱中经常会提到的一个地方,2008,南昌姚卿震,姚卿堂陪同湖南平江伍市鎮白杨村.瑚源村.青林白云洞等地宗亲姚大明,姚先进,姚训青,姚进宝等人在丰城寻找烂泥湾数日未果.毫无疑问,此地更是姚氏三公之后心灵中的故乡。

  端午后第一天,清晨,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我们从南昌出发。卿芳大伯年近八旬,从外表上分明看不出他的真实年龄。他说:“丰城烂泥湾一定要找到,姚氏族谱的许多疑问将迎忍而解。”这个南昌宗亲十分敬重的老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副总工程师,退休以后,本该享清福的他,一心扑到姚氏的公益事业,为全国不少宗亲找到了老家,这一回,老将又出马了,我对卿芳大伯向来是肃然起敬的。

  丰城离南昌七十多公里,我们要去的焦坑还有六十公里。开车的是我的好朋友,南昌电视的副台长文斌,今天我的司机不在,只好由他代劳。春节时,我曾陪文台长去吉安寻祖,瞻仰过文天祥纪念馆。他说:“我们是知根知底的朋友,你去了我老家,我也一定去你老家。姚勉和文天祥可是前后三年状元哟!”说得我们心里乐呼呼的。

  一到丰城,天公作美,雨停了,我们如约见到了焦坑村的书记姚桂保宗亲,他在城里买了房,平时不常回老家,今天特意陪我们下乡。

  一路上,桂保宗亲向我们介绍了整个丰城姚姓的情况,焦坑是最大的聚集地,共27户人家,近200人,90年全市姚姓修了谱,荷湖有十几家,拖船有十几家,零零星星还有一些,估计总数千人左右。

  我的心不觉一颤,原以为丰城如何也应该有三五千姚姓才对。你想丰城从政府公布的居民人数有140人,坊间甚至说突破了150万。在整个江西的县级人口数量中,除了鄱阳就要数丰城最多。如此大的一个人口基数,说有个三五千姚姓,总不算为过吧!“无论如何,不可能超过两千”这是桂保坚持的说法。

  丰城面积大,人口多,王勃的《藤王阁序》上说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实说的就是丰城。一条赣江穿城而过,分为河东、河西。我们要去的焦坑往东方向,与乐安、崇仁、樟树交界,属于山区。

平原土地肥沃,被大姓人家占去了,我们小姓只能向山区发展。桂保说。卿芳老人笑着回答,这有点像我去的贵州,平缓之地往往是汉族人占有,半山腰据说是布衣族,山岭上,才是苗族人,我们姚姓应该是相当于丰城的苗族人。”

  六十公里的路,坑坑洼洼,我们跑了近两个小时,过了紫云山水库,再行几公里,便到石桥村,姚家实际上是石桥村里边的一个村民小组。

  走近村头,映入眼帘的是八九栋,整齐划一的新房,村前一条小溪缓缓而流,背靠的山叫会众山,三面环绕在小村的后面,远远望去犹如一幅山水画。

  桂保先把我们安顿好,我们跟着他环着村庄走了一圈,村庄里靠近马路的新房子贴有瓷砖,是近两年造的,村中的砖瓦房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做的,更老一点的房子,当地叫干打垒,据说超过了一百年的历史。

  接着桂保又带我们参观了村东北角的一条古樟树的防风林带,此防风林带还是姚勉状元出资派人来修的。一说到姚勉,我们兴意盎然。接着我们跟着他爬上小土堆,只见樟树相连,盘根错节,矗立在一条土堆带上,远远望去,枝叶繁茂,密不透风。有几棵要五人合抱才能抱得下,樟树连起来像一条长龙一样,有五六百米长,直接伸进大山的怀抱。煞是好看!

  在村组长姚德辉家里,我们按照南昌人的习惯,燃放了一挂鞭炮,德辉恭恭敬敬的抱出装有家谱的箱子,然后和卿芳卿堂对谱。

  鞭炮一响,引来了村里几乎所有老人孩子。年轻人都外出工作去了,平时宁静的小山村,鞭炮的声音格外引人注目。

  经确认,焦坑姚家与南昌同宗是毫无疑问的。他们的发祖是午公,下五代和下九代与南昌完全相同。有趣的是,谱中的穆公写成木公,和公写成种公,大家哈哈一笑,双方确认,应该是活字印刷时检字时的随意造成的。

  村里人知道我们的来意,立刻准备了花生,豆子,粽子,点心,泡上了他们自产的茶叶,二十几个人围成一团,照相,拉家常。好不亲热。

  村民接着介绍,姚家三面环山,东面低山风很大,于是姚勉状元出资派人来修了防风墙并种了樟树,传说来了很多人,七八天就建好了。看的出他们说起姚勉状元来,内心是很尊敬和自豪的。

   这么大的工程七八天就建好?我心存疑问,又不好当着宗亲的面说出来。刚才我可是细心丈量过的,整个土墙五六百米长,十米宽,十米高。即使动用十台现代的推土机,一星期也是完成不了这么大的土方量的。但是动用如此多的人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却不是这个小山村里的人能够办得到的。

   说到姚勉状元,村里人倍感亲切,仿佛这些事情就像昨天发生一样,他们如数家珍。我心里想,姚勉状元为什么在这里做了如此大的功德呢?原来家谱记载,午公来源于灵源,想必是姚勉的同宗。为宗亲做了功德,宗亲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我向德辉询问,姚家历史上是否叫姚坊或姚元坊村?大家七嘴八舌,确实是这样,并指出这里叫上姚坊。几里路不远,叫下姚坊。如今仅剩三四户人家。

   卿芳和卿堂会意的笑了,这就对了。南昌谱记载的姚坊,上姚坊,姚元坊,其实就是现在的姚家。

   几份老谱,都是清朝修的,再前面的据说遗失了,但发祖公是不会错的。按推算午公应当是中唐时期的人,再往上没有发现姚思廉,姚崇,姚彦国的信息。往下,也没有发现姚尚忠的信息。卿芳大伯一一拍了照,说要回南昌认真研究。

    焦坑谱系中经常提到一个仙音巷的地方,想必也是先祖居住过的地方。但是他们多年寻找已无姚姓居住。

   明朝初,大批的丰城人移民湖南,二十多年以前我曾到过湘西的麻阳县,不少人都说自己是江西人的后代。我的朋友曾到过凤凰县,一个奇特的现象,城里的土著居民几乎有一半说是丰城人的后裔,用丰城土话与凤凰人交流居然毫无障碍。

  广布于湘西以及西南诸省的姚氏三公的后裔不约而同地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从丰城烂泥湾迁出的,这也牵动了我们南昌宗亲的心。

& D  E1 L5 Q0 G: o
    回到丰城我找到县志办朋友、请他务必邦忙查阅唐,,,,清的有关烂泥湾的地名.他答应过几天给我回覆.

  宗亲们,让我们静候佳音.

  烂泥湾啊烂泥湾,你在哪里?

1 g( N2 g; V+ g  {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6-29 21:22
资料宝贵。学习了。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6-29 21:31
绍弦宗亲好文笔,拜读学习分享了。:D" `' F( Y7 b; q% c$ \6 C

! r1 S6 H2 F1 _3 G% D: s/ b你和卿芳老、卿堂老的执着精神令人起敬,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victory:
$ k% W# X( t9 I* I- R3 w* u; B3 T! J, E5 a8 g4 A
! T* A5 V. V5 k7 t
你的好友文斌台长为姚家付出的艰辛,我们姚家人要向他表示感谢!:handshake. [6 ?# J, w3 L
% W  B4 W  V9 ]8 g% j, o- ]% p) u: z

7 }+ A# V0 T: ^. J: M7 X- e期待绍弦宗亲把这次行程的照片发来姚网,让宗亲们饱饱眼福,同喜同乐。:lol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6-29 21:49
期待后面的分享。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6-29 22:14
file:///C:/Users/ASUS/Documents/Tencent%20Files/470242959/Image/U~3T3W9~7@0(SCB%60BOXA_SB.jpg ( i2 Q4 @" ^$ I2 }

! M3 W$ h) g9 {: n[img]file:///C:/Users/ASUS/Documents/Tencent%20Files/470242959/Image/8_R(R[8Y2PR0XJ7L8]]X~[X.jpg[/img]
; `) A& m+ j/ B4 o# ]0 ?2 j" a2 _, M& A* a) x& V
[img]file:///C:/Users/ASUS/Documents/Tencent%20Files/470242959/Image/@[F%605A$$W_0CM8%7D4IIQLN%25U.jpg[/img] 3 g5 o0 x$ X9 E5 b. U3 {
' e& x& \+ q* \: u
这是地标上的烂泥湾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2-7-3 22:12

作者: 403875998    时间: 2014-8-8 10:47

作者: 姚允辉    时间: 2014-8-10 17:48
谢谢姚绍弦让我能够分享你们的寻根之旅。不知姚氏宗亲网页是怎么了, 看文章我是复制粘贴后再完的,因网页看到九秒就跳了变成空白,只有再次打入Enter键才能又看。做事必须在秒九内完成。回复也只有写好了,--复制----粘贴----然后回复。
作者: 姚允辉    时间: 2014-8-10 17:49
谢谢姚绍弦让我能够分享你们的寻根之旅。不知姚氏宗亲网页是怎么了, 看文章我是复制粘贴后再完的,因网页看到九秒就跳了变成空白,只有再次打入Enter键才能又看。做事必须在秒九内完成。回复也只有写好了,--复制----粘贴----然后回复。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n/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